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累的散文 忙与累的散文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励志美文:苦的甘心,累的值得》

励志美文:苦的甘心,累的值得

昨天听到这样一句话:“人,活的很短,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死的很长,可以几亿年,甚至十几亿年不等,所以我们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里不干出点事情来,冤枉来人世间走一趟。”

是呀,当我们呱呱落地,父母就给我们前20年制定了一整套方案,读书、学习、考大学、找个好工作""

金榜题名也好,石沉大海也罢,后面的路呢?也要靠父母的搀扶吗?当然不是,当我们踏入社会,步入茫茫人群时,几时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大多数人都在打工与经商中来回徘徊着,为了争一份脸面,一份荣耀,辛苦半生。在我们军工企业里父辈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献了青春献子孙”。那个年代,考不起大学以后能继承父业在工厂上班就很不错了,也就是有了人们常说的“铁饭碗”,后来呢,又是一样孩子结婚生子,子再承父业""就这样循环若干年后,随着社会的进步,商业的发展,廉价的打工仔已不再是人们的目标,大家都在追求着另外一个梦想,那就是:做个有钱人!说出来只是简单的几个汉字,实际做起来却要付出很多很多""

还有句老话:选择不对,努力白费。大多数人都是在选择于放弃中慢慢找到适合自己的舞台,并不是所有的探索都能发现鲜为人知的奥秘,并不是所有的跋涉都能抵达胜利的彼岸,并不是每一滴汗水都会有收获,并不是每一个故事都会有美丽的结局。因此,我们应该学会放弃,放弃曾经错误的选择,明白这点,也许你就会在失败、迷茫、愁闷、面临“心苦”时,找到平衡点,找回自己的人生

坐标。放弃其实就是一种选择。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你必须学会放弃不适合自己的道路;面对失败,你必须学会放弃懦弱;面对成功,你必须学会放弃骄傲;面对老弱病残,你必须学会放弃冷漠。

那怎样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完成自己的心愿呢,又为什么很多人明明选择到合适的舞台最后却都以失败告终呢?为什么在经过一次次的选择于放弃后,不得不重新返回过打工的日子,在那种付出与回报不能成正比的岁月中煎熬?为什么很多人吃尽了苦受够了罪,累的要死到头来也只有带着深深的遗憾,百般的无奈躺在床上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有人说命由天定,但命运却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哪个人不想风光的享受人生,哪个人没有自己的理想?哪个人不想成为一位“成功”人呢?一位“前辈”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来自个人的激情,而激情来自一种欲望,只要把“坚持”写在心底,那么“成功”就在明天!

第二篇:《优秀抒情散文》

一纸红尘,半世明媚

2013-11-24 15:17 作者:花谢无语1013人读过 | 10条评论 相关文章 | 我要投稿

人生,诸多精彩,在记忆里回放,又一一闪过,我只站成一树独有的风景,但求微波不兴,荣辱不惊。

—–题记

当我再一次用键盘敲打出一行字,那些字,就在我的指间开出一朵朵花。就好似萦绕心头,再也抛不开的那抹牵念。即便,是以无关风月的文字形式出现,也是或深或浅的想起。当繁华落尽,凝神,伫足,梳理那些素笔勾勒过的痕迹,用眷眷柔情,反反复复的默数,时光微恙,喜悦,终是多过忧伤。

那个灵魂深处给予温暖的人,已然是篆刻进心里的字,于各种情绪重叠之时,念起,一半欢颜,一半眷恋,是岁月无与伦比的馈赠。情,不论深浅,醉,便是这一眼的缘,萍水相逢也可用一生去书写。就如一只蝶,极尽风韵的舞蹈,不奢求,会在一朵花间皈依,只张扬美丽,舞出一程入骨相思。

那朵花儿,就依着光阴生长,风起时,摇曳出淡淡的香,将心事静静释放,是一抹清浅的芳菲。有云朵,化作蝶,幻做叶,在青天悠然的起舞,极近的婀娜,也只是跟随风的足迹,天涯海角,落满了心的期许。人生的种种际遇,忧伤和喜悦,如桃花流水,空谷清音,并不值得炫耀。

都只若是萍水相逢,是岁月深巷中一抹禅意的时光,无需倾城,但求倾心。光阴缓步而行,只将寒凉与温暖,轻握在手,用心体会就好。乐而不极,逆不生悲,是悠然入世,淡然迎对的美丽。( 散文网:/retype/zoom/c4b8b8ec284ac850ad0242c9?pn=4&x=0&y=577&raww=379&rawh=500&o=png_6_0_0_233_119_426_562_892.979_1262.879&type=pic&aimh=500&md5sum=1b40d7306b7d9b4aab9361b36429ac27&sign=6603f6f7ee&zoom=&png=57447-156027&jpg=0-0″ target=”_blank”>

我来,穿过千年守望的风月,手捧一百零八颗舍利子,用如水的心思做弦,串成沾满岁月尘香的念珠,赴一场花草满径的相约。你可知,那随风起舞的绵柔曲线,就是前生一朵花于烟火中瘦尽,只将精魂幻化成颗颗圆润的相思骨,刻满了轮回的救赎。

—-题记

一直想做一个简单而安静的女子,闲来品茶,写字,梳理心情,打扫尘埃,只恐心事积怨太久,会郁郁成愁。字写好了,用微笑装裱成画,悬于心墙之上,日日守,夜夜访,直到相思渐生,想念,又发新芽。流年,如一盘散沙,即便所有心思用尽,也拉不近那一重一重的天涯,只得将清影藏于月光下,听一首老歌,反复到连思绪都沙哑。

或许,可以将脚步走得清浅些,再清浅些,刻意绕过那半程烟沙,就如同墙角的紫藤花,总于夜半开的无声无息,谁人敢评说,那不是清喜。可否,也学紫藤花,守一处光阴禅意的栖居,让心灵可以沾满了浮生的醉意,掬一抹微笑兀自的开,兀自的落,而后,只伴着时光安静的老去。

从不曾埋怨,时光在眼中渐次搁浅,纵使千帆过尽,你的记忆仍在心里,翻卷出一幅画面,影射流年。往事,已如烟。曾有水墨青花般的句点,纷飞在指间,回眸,也只是刹那芳华的流转。只一个转身,思念,就定格永远。问青天,借慧眼,将万千纷扰看穿,情来情去,且让情随缘,得一念安然,无需感叹。

错过,皆因情深缘浅,若微笑,心无苦寒,若向暖,亦可明媚生烟,若无悲无怨便可换得朗朗晴天。红尘有爱,心存感念,笑看风月,淡则坦然。用心的脚步,穿行于风尘俗世,过往的繁华与疏离,都可淡淡随风。我所在意的,不过是这清浅于指间的一抹葱茏,只随着心情,便可轻吟出一段平仄的流年。每每在轻舞霓裳处,倾听来自灵魂的呼唤,心里轻触的时光,总会油然而生,荡漾成温软的微笑。( 散文网: )

纵使光阴模糊了容颜,却也是仅用一笔倾心,就典藏了生命里最至真的厚重。风起的日子,我静卧晨曦的光中,静静守望,默默聆听,用水润的心剪出一段过往,盈一抹淡然,笑看青山绿黛暖融,远雨微凉。又把思念落笔成行,和着深深的感悟凝结成笑语,轻拥流年沧桑。{累的散文}.

喜欢静享晨起的这段时光,平复所有的杂乱,转换成一种安逸的语言。无非,是为寻一个明媚的出口,以解万事烦忧。可是区区蝇头小字,只言片语,又怎可压制住万顷波澜的汹涌。所以也学友人,闲来读韵,默颂千风,只是落笔,仍旧花团锦簇,沾满了流年的浮尘。

第三篇:《优秀散文推荐》

优秀散文推荐

繁华落尽,寂寞成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素什锦年,稍纵即逝,半载青春年华,似沙漏般,弹指间,流在昨天。苦涩与喜悦,都不再去回忆,依然埋在时光的烟尘里。只知青丝变白发,冥冥之中,注定青春与那寂寞有染。{累的散文}.

春去秋来,潮起潮落。往日里,天庭空旷,时光静谧;闲看云雾,静听风雨;可谓悠闲自得,其乐无穷。转眼,又至寂寞时节,秋风抚叶,泛成黄色,落了一地的沧桑;鸟落廊前,轻声一吟,留下几世的凄凉。如花美眷,敌不过似水流年。一切美好,都会悄然褪色,暗自凋零,最后落入尘埃。化作孤独,上了心头。

繁华落尽,乱世成殇。人生似列车,几经周转,穿行了多少过往。世人都是过客,到了青春驿站,转身何去何从。亲人,已挥手离去;朋友,也渐行渐远。风无定人无常,聚散两茫茫,留下寂寞的你我,来来往往。看遍了人间繁华,城市的余辉,再美也终将落幕。远方飘来忧伤的夜曲,难得此生相逢,怎料寂寞如歌。待到繁华落尽,在这乱世,成殇。

寂寞流年,染泪红颜。 灯火阑珊,最难将息。下玄月,西风凉,此夜何人眠;别时易,见时难,相思系红颜。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梦有万千,只梦一朝。衣带渐宽,为得伊人憔悴;千年等待,只求揽你入怀。泪如烈酒,灼人心肺,谁知相思,已成灾。

往事成烟,宿命依旧。青春染指流年,流年染指红颜。画地为牢,锁我几春秋,染予寂寞。无奈拾起青春的记忆,等一阵清风扑面,挥挥衣袖,又是潇洒一片。

寂寞的美丽

寂寞是心灵的慎独,若开放在高山之巅上的雪莲花,美丽、静肃!在独处的岁月流中,悄然绽放在自然界的天地间,孤寂,傲然!

寂寞的魅力很大,有时候完成任物的同时你必须与寂寞同行。在我初二的时候,我买了一本书,这是一本很有味道的书,但是它并不厚,所以当时在学校里用了两天就看完了。之后,在一个多月后,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在寒假中读这本书,当时读完这本书也用了两天,但是感受却完全不同,第一次只是感到书中的主人公死的有些可惜,但第二遍时感受到了主人公死的伟大,死的值。这是两种浑然不同的感受,带给我心灵所受的震撼也不同。这两者的差别就在于一个名词,寂寞。它的力量是伟大的。寂寞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更应是一朵开放在心灵深处最美丽的花,它扎根于孤独的土壤,自我生发,自我妍丽。花开绝世的美,花谢也凄寂的风流,在流过的心海上徜徉。

人应该是需要点寂寞的,在专注于一项事业或研究成果时,寂寞和孤独便是日子的从容。淡然处世,潜心于自己的学术之中,这样的孤独和寂寞如盈育着的花蕾,也经受着失意的风雨,承载着攻克的喜悦,一步步的迈向成功的彼岸! 寂寞着的人总细数着生命漫漫的风流,歌者便从此印象于心灵的颂扬之中,寂寂的风华于无限的意境和神往中,灿燃生发!

寂寞是精神领域最为素雅的一笔,当追求事业的坚贞自心灵深处溢于钻研之中,自我的孤芳自赏便如花开的幽香,诠释着人性的美。与生俱来的所有浮躁被模糊淡忘成弃后,重现芬芳的心灵花香,便细细的品,细细的孤独风流!

寂寞的美同时也散发着太多的绪动,诱惑着我们的情感。只有真正做到寂寞与美与孤独共有,才会拥有我们自己数载人生培育的花,且愈长愈香愈浓。 寂寞的价值很大,它的大远超出你的想象,有时候它并不属于人与人之间的一种陌生,而是一种升华人内心的丹药。你若想学会怎样欢笑,不如学会怎样寂寞,这不是说在作比较,而是学会一种品质。心灵的寄托不能只在表面,而学会寂寞就是一种很好的承担。不需要太多言语上的表达,只是不要少了心灵上的体验。

老屋听秋

久居城里的喧嚣,对季节的感觉本来迟钝,加之每天从睁眼到合眼都在为饭碗忙碌,是不会有什么过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偶尔像“诗人”一样,激活几颗悲喜愁怨的细胞,往往是在回家,走近那百里之外,送走我童年、青年,伴着母亲六十、七十、八十越来越旧的老院子、旧房子和弯枣树。

这次回家两件事:一是“十月一”要扫墓上上坟;二是冬天马上要来了,给老母亲平安越冬做做准备。一阵寒流,几行雁阵,给周围的一切都染上了浓浓的秋意,回家的路自然也不例外:农家秋播的繁忙早已过去,棉田的颜色已变得暗紫,几垄懒割的玉米棵,叶子在秋风中飘摇,路边的杂草已全部失去水泽,白杨树上的叶子在一片一片地飘落""唯一的例外,是那片片刚播种不久的麦田,已经有了许多绿意,似乎在对季节进行着顽强抗争和挑衅——其实是无助的,冀东南这片操劳了多半年的土地行将冬眠,不过是早天晚天而已!

老家老屋,一院树、一群鸡和一只比读高中的女儿年龄还要大的老鹅是其典型的生态特征。每趟回家,离门口很远的时候老鹅那嘶哑的叫声就隔墙传来,然后是微抬着翅一晃一晃,领着耳聋眼花的老母亲走出门来""院落,在晚秋时节有几分萧条:那棵弯枣树,叶子已稀疏发黄,枝杈上长长地吊了两串母亲自种的红辣椒;西窗台前的石榴树,无精打采的叶间还挂着五六个红得发紫的石榴,是奶奶给孙女专门留下的,这次就要摘走;母亲用篱笆圈起的小菜园,葱葱郁郁的景象已经消失,茄棵、柿棵还在那儿勉强地长着;挂在篱笆上的扁豆秧,细细的蔓子已经裸露出来,间或有一两小扁豆顶着发蔫的紫花;半院子的西胡蔓,叶子已全部落尽,只有两个干黄的老瓜种还连在上边,院内的其他物种,在晚秋夕阳下都无一不疲态尽显。

老屋也进入它存续过程的“晚秋”:初建于清光绪年间的几间老屋,距今已有120多年,期间上世纪70年代虽然返修,但一应物料,包括梁檩铺材、砖瓦门窗,除少许补充,俱都没变,重建格局也一如往昔。这样的房子,目前农村已经少有,使用价值几乎尽失,剩下的也许只是“20世纪中叶之前平原农舍”这样的“建筑学意义”。可是,老屋的“晚秋”之于我,毕竟不是平常,是硕果累累之后的“晚秋”:在它悉心守候100多年的院落里,粗大了无数弯枣树、老槐树,肥壮了无数牛马羊,猪犬鸭;当年宽畅的大门洞下,迎来过一个又一个媳妇,出嫁过一个又一个女儿,屋内的土坯炕上,诞生过一代又一代子孙;特别是春节家谱两侧挂的那幅配联——“礼仪早树克勤克俭、书香传家唯耕唯读”,更是几代人守业治家、求索进取的凝华!而今,老屋的门窗、梁檩已旧得漆黑;房顶上的老草,陪伴岁月不知枯荣了多少回;西窗棂上挂的蜘蛛网,随风摇摆;房根下的滴水砖,深浅不一地打上了滴水的印记;正堂屋内,房梁上的燕子早已不知去向,挂在窝窠下的,是被灶烟薰黄的燕屎痕迹——这样的场面,的确给人带来几许失落:想来难怪,这初冬一样的晚秋,昭示着一年一度的春色已远不可及,轰轰烈烈的夏日也已化作过去,于这春夏秋冬的演化中,人的皱纹平添了,物的刚性变散了,院前当年那湾波光四射、菱荷满塘的水塘干涸了——总之,“一的一切”和“一切的一”都已经和正在化为消失!

自古以来,文人雅士多以见凋花而落泪、望冷月而伤感,在他们那儿所听之秋,多是“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把自己种种失意定格于一个“秋”字,以至感染得多少后人一想起“秋”就仿佛听到季节的哭泣。然而也不尽然:唐刘禹锡曾有“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潮”的高吟,宋辛弃疾亦有“沙场秋点兵”的豪放——婉约也罢,豪放也罢,在文人雅士、达官显贵那儿,我想,“际

遇”永远是制约他们观照周围世界的桎梏,这一点,他们也许远远不如目不识丁的老母亲!

母亲在我心目中,不像季节的变化,永远是那个样子:头发全白,一脸皱纹,耳朵依旧聋,脑袋不住摆,如果说一年四季有什么变化,主要是衣服的薄厚。这次我进家来,母亲正在斜阳下戴着老花镜,整叠她那套送老的衣裳——那套衣裳是母亲72岁那年做就的,当时她老人家还很健壮,我并不赞成她这样预备,但母亲执意要做,说“明年七十三闯头年,不预备好怎么行!”又12个年头过去了,母亲依然健壮。自从有了那套送老衣裳,在母亲的心里除我们这些儿孙外,又多了一份凝重和牵挂:每至春秋末季,老人家就要瞅个晴好天气把它从箱子那半截平端出来,小心翼翼地解开包,取走樟脑球,铺开边晒边一个一个地数线拘,晒好后再放上樟脑球,整整齐齐地叠好珍放原处。

在母亲那里,我仿佛又听到了这样的秋:世上万物都像一出戏,是有头有尾、有始有终的。是季节就得春归夏至,秋去寒来,有春天的盎然,夏天的葱郁,秋天的收获,冬天的沉积;是人,就得有生有老,苦乐年华,有孩提的烂漫,成年的有为,老年的思考,终年的无悔!至于季节变了,晚秋带来寒意,更没必要大惊小叹,加件衣服足矣——如此看来,也许母亲才真正是超凡脱俗,直面人生、无悔人生的。

第四篇:《散文诗有三个特点》

散文诗有三个特点

散文诗有三个特点:1,篇幅短小;2,具有浓郁的诗意;3,形象生动又蕴涵哲理。

由此看来,这是一种短小精悍,自由灵活,便于描绘,长于抒情,具有浓郁诗情画意的文体。

那家伦先生认为:散文诗不象一般新诗那样有较严的格律(?),它不分行、不压韵,可既然是诗,必须具备诗的最主要的基质:感情必须强烈,想象必须丰富,意境必须和谐。

二、散文诗特征:

茅盾先生认为,散文诗是“散文型的诗”。散文诗舍弃了诗和散文的一些拖累,汲取了两者的优点而发展起来、丰富起来,独立于散文和诗之外,兼有散文和诗的最佳美学特点。 散文诗的美学特点:通过意绪、情感、境界,来形象地、独特地传达和塑造,以揭示深刻的思想和时代感,这就是所谓的诗意和诗意美。

散文诗能够灵活自如地、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并具有丰富的音乐感、节奏感,这便是所谓的散文美。

三、散文诗的分类:

1,接近散文的散文诗,如叙事体、报告体、情节体、寓言体。

2,接近诗歌的散文诗,主要是抒情的散文诗。

四、散文诗的表现手法和技巧。

1,通感:把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互相沟通起来描绘事物。

2,象征:借助某种具体事物来体现某种抽象的思维及情感。 这是最主要的表现手法,这当然必须以基本手法为基础,如结构、选材、立意、描写、议论、抒情和修辞等等。 散文诗的选材范围十分广阔,大至宇宙小至尘砂,人物、动物、植物……凡大千世界所具有的一切都可以抒写。 散文诗的写法非常灵活,可以记叙描写,可以直抒胸怀,可以议论风生;可以如童话,如寓言,如散文,如诗歌,如格言……可以使人尽情发挥。

散文诗的语言十分精练,要求以简洁、准确、生动的文字,抓住事物的特点、本质、内涵,进行叙述、描写、抒情和议论。

散文诗注重联想,常常用象征和通感的手法,表达思想情感,使文章蕴涵哲理,充满深情,给人以启发和感染;散文诗要求创造优美的意境,通过具体生动的形象,使人如临其境,拨动心弦。

五,例举说明:

柯蓝的《海上的灯光》通过形象,蕴涵生活哲理,启示人

们要具有谦逊、勇敢、忠实、坚定的品质。

海上的浮标灯,很谦逊地站在最远的地方,第一个迎接凶险的风浪。

海上的浮标灯,永远沉默地埋头工作,日夜不停地指示方向。

天色愈暗,浮标灯的灯光愈亮。

要是谁能够象浮标灯,他将会有一颗不灭的心!……

鲁迅的《螃蟹》近似于寓言,抓住螃蟹蜕壳时的特定险境,通过形象的描述、尖锐的对话,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人心的险恶,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沈尹默的《三弦》以简略的笔法描述了中午一个人弹三弦的情景,没有一句议论,但却创造了一种极为凄凉的意境,曲折地反映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劳动人民的苦难。

李耕的《足迹》并不去描写第一个脚印,也不去描写留下第一个脚印的人,而是通过一连串的猜想,最后揭示“造桥的人,是北上的红军”。从昭示人们要饮水思源,不断奋进。 刘湛秋的《蚕上山了》,描绘了养蚕中的一个劳动场景,表现劳动者的辛劳与喜悦,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风貌,充满着作者的热情和生活的情趣。

李昆纯的《雪地上,有一滩雪》抓住一个特写镜头,用四五句话,便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大问题,结尾尤其感人,

也是对危害鸟类、破坏生态环境者的愤怒鞭挞。

樊发稼的《英雄碑》描绘了瞻仰人群的神态、行动、感情,没有空泛的议论,却深入地表现了人民的崇敬之情,显示了烈士献身的意义和价值。

流沙河的《草木篇》犹如哲理诗,通过对形象极简练而又极本质的描述,揭示出生活的哲理,真可谓短小隽永、耐人寻味。

羊翚的《磨坊》写于上个世纪的三四十年代,通过磨坊的衰败,来表现人们经受的长期苦难,非常深沉苍郁,十分感人。

通过以上作品的阅读,我们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

1,散文诗形式非常灵活,便于我们叙事描写、抒情言理,表达我们的思想感情,易学、易用、易于提高。

2,在进行散文诗创作时,必须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善于揭示事物的本质;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必须善于观察、善于发现。

3,散文诗的文句必须精练,语言必须准确生动,这就要求我们扎扎实实地练好文字运用的基本功。

4,要富于想象,善于联想,灵活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累的散文 忙与累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