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福报散文 人间福报

话题作文 zuowen 2浏览

【话题作文】

第一篇:《(转)缺乏福报——无比震憾的一篇文章!》

(转)缺乏福报——无比震憾的一篇文章!

缺乏福德,你会生活得非常好——那种世俗的幸福——你会很幸福,你会一直都很好,你的生命中不会出现任何突发事件击碎你的世界观、价值观,把你推到佛法这里。没有任何事情出现把你唤醒。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现有的世界有任何怀疑,你会认可现有的一切,从不思索是否真的如此。你接受现有的一切,尊重现有的规则。从不怀疑世界的真实性。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轮回很精彩。你会沉溺其中。你会每天忙着体会不同的人生,忙着毫无意义却自以为有意义的事,你会认为苦是人生的要素。你无法想象无苦的状态。缺乏福德,你不会接受烦恼有可能被彻底根除的观点。你甚至想一下没有烦恼的人生就会抓狂。你对证悟缺乏向往。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想要了解一下佛法的念头和机会。即使偶尔有,也是昙花一现。很快就被你纷乱的生活和念头淹没。

缺乏福德,你无法发现自己的无知。你对自己的无知一无所知。缺乏福德,你不会发现人类的局限。

缺乏福德,即使你开始阅读一些佛法书籍,你也不会向佛法投降,你会挑剔地审视佛法,你会试图和无常作战,和无我作战,然后被打的灰头土脸。

缺乏福德,你会崇敬那些不值得崇敬的人,你会赞叹那些不究竟的世俗智慧。 缺乏福德,你会满足于看书学习佛法而不是找个老师。你认为凭借自己的智慧足以理解佛法。

缺乏福德,你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有上面的想法。你会认为老师是多余的。 缺乏福德,直到你看到这段话时,还是不以为然。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你读懂了《金刚经》。你会认为那些资深佛教徒都不真的懂佛法,你会认为你不需要去制造福德,因为《金刚经》里说:福德是不存在的。 缺乏福德,你不会认为自己需要老师。

缺乏福德,就不会有人抢走你的家产,让你有机会思索无常,从而走进佛法。 缺乏福德,你不会遇到真正的老师。

缺乏福德,你会满足于现状,你会认为给佛教老师写几封电子邮件讨教就能得到佛法的真谛;缺乏福德,你不会认为自己需要一位看得见摸得着和你面对面的人类佛法老师。你更缺乏花费大量时间金钱去亲近老师的动力。你会认为过去的那些大师们为了求法所做的努力永远不会发生在你身上,你会认为那些都是神话。

缺乏福德,即使伟大的上师曾经和你面对面,你也会错过。

缺乏福德,即使你遇到真正的老师你也不会喜欢,因为他不是那种会满足你“自我”的人。而精于满足你“自我”的人通常都是骗子。那些对你微笑的都是想从你兜里掏钱的(譬如你去珠宝店,那些店员绝不会说你不爱听的话,因为她们希望你买最贵的珠宝),而真正的老师只关心你的证悟不关心你的钱包。所以,他只说你该听而非你爱听的话,但你该听的话你一定不爱听。所以,缺乏福德,你不会有勇气和这样的老师共处。

缺乏福德,即使你有机会接触最伟大的上师,你也只会希望从他那里获得一点加持,而非佛法。你会祈求他摸一下你的头,然后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你甚至不会有请他为你开示佛法的念头。缺乏福德,你会认为这就是佛教的全部。 缺乏福德,你会以是否吃素而不是以他是否具备佛教的见地,做任何事情是否以佛法为唯一的考量,来判断一个人是否佛教徒。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佛法应该是免费的。你会认为你应该不付出任何东西而得到珍贵的佛法。谢天谢地,不是每个人都有这样荒唐的想法,如果每个人都认为佛法应该是免费的,那么最后将没有任何人能免费得到佛法。

缺乏福德,你会以为头衔和学养修证是挂钩的,如果某人有仁波切或法师头衔,你就会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很有修证。你会尊敬那些有头衔的人而忽视那些没有头衔的人,事实上,头衔并不证明任何问题,它既不能证明一个人的修证,也不能证明他有菩提心。

如果缺乏福德,不会有人告诉你,修行人的衣服是否破旧与修证不存在任何必然联系。你也不会被告知,是否触摸金钱也跟修证毫无关系。你不会知道,一位菩萨可以很有钱;一个破衣烂衫生活清苦的修行者,并不必然是个具足出离心没有贪欲的人,很可能他只是为了迎合大众的审美。因为大众对佛教的错误理解,让很多人认为这样的人才能被称为修行者。同样,如果一个人拥有十辆奔驰,每天出没于声色场所,也不表示他一定不是个大修行者。曾经在释迦牟尼佛为大众说法之时,有个身着华服的人走了进来,他径直走到释迦牟尼佛身边,然后直接坐在佛旁边的垫子上,其他人都很不平。但是释迦牟尼佛告诉大家:那是文殊菩萨。缺乏福德,你会以表象来做判断。

缺乏福德,如果你的佛法老师来到你所在的城市而你又没见到,你会把它归咎于某人的自私——他因自私而未通知你——而非自己福德浅薄。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有些不该发生的事情发生了,如果你是佛教徒,你应该了解没有事情会脱离因缘果。一切事情都是有条不紊地按照因缘果运行。当条件具足,就会有结果。如果你说:“怎么会发生这种事?”那表示你认为有某些事不符合因缘果,有某些违背因缘果的事情发生了。这相当于你认为在咖啡里倒了一包糖,却得到一杯咸咖啡。

缺乏福德,你会相信自己而非老师。你会以怀疑的心态检视老师的话。当老师说你应该这么做的时候,你会按自己的喜好删改他的话,只留下那些对“自我”没有威胁的部分。

缺乏福德,你只会关心上师是否具德,而从不关心自己是否是具德弟子。你会{福报散文}.

要求老师像玛尔巴那样杰出,但你却不想做密勒日巴。你只想得到密勒日巴得到的东西,却不想付出他所付出的。

缺乏福德,你会很没时间,因为你的时间都用来做那些你认为比佛法更重要的事了。你会忙完所有重要的事之后,把最后的一点时间留给不重要的佛法。如果没时间,那就不留了。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和家人吃饭比和上师的碰面更重要。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修法比为老师的弘法服务更重要。事实上,舍弃自己的修行的人才能最快证悟。对于一个修行人来说,他舍弃的是自己最重要的。

缺乏福德,你会以错误的动机修行佛法,并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毫无意识。你会误以为自己拥有出离心,甚至菩提心。如果福德匮乏,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知道自己其实根本不想出离,你非常热爱轮回。

缺乏福德,你不会认识到自己的自私,你会认为自己的动机确如你所描述的那样美丽。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胆量面对真实的自己,你不会有胆量看那个没有任何修饰的你。

缺乏福德,你会和“自我”沆瀣一气,你对他的转化你修行的行动完全不知情或假装不知情。事实上,能够知道“自我”在转化自己的修行也是需要巨大的福德的。大部分佛教徒对此完全不知情。

缺乏福德,老师只是稍微触碰你的“自我”,你就会跑掉。

缺乏福德,你会希望找个从不触碰你“自我”的老师,你希望你的老师只满足你的“自我”。

缺乏福德,你不会有机会了解真正的佛法。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真正的佛法有兴趣,你只会对那些不痛不痒的看起来像是佛法的东西感兴趣。佛法是切肤之痛,而非隔靴搔痒。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只要知道佛法就足够了,无需修持。认为知道佛法就足够了,就如同认为去餐馆只是看看菜单就可以填饱肚子一样。

缺乏福德,你会把生病、违缘视为魔障,把一切都很顺利的视为加持。而事实恰好相反。

缺乏福德,你会向佛陀祈求“一切都很顺利”一百次而祈求“取得证悟”只有一次。甚至可能一次都没有。

缺乏福德,你不会把身边频繁发生的死亡视为对自己的提醒。当看到新闻上说某处死了很多人的时候,你只会说:“这些人太倒霉了。”你不会认为这是你的老师在提醒你。

缺乏福德,你不会认为自己会死,你会认为自己还会活很久,尤其是你还是个修行人,你还刚修了长寿佛的法。

缺乏福德,你会以为你还拥有大量的时间,因此可以把修行放到以后再说。放到未来的某一天——你准备好的那一天——但那一天永远不会到来。

缺乏福德,你会幻想在未来的某一天,一切条件都已经具足,你开始修行。缺乏福德的人经常这么告诉自己:“等我完成了某件事我就去修行。”你会认为有很多事情等着你去做,你要把那些事情都做好了再去修行。如果你这么想,那表示你已经没有可能去修行了。你会在忙碌中死去,进入下一个轮回。

缺乏福德,你会认为禅宗是很简单的修法,你甚至会认为那是最简单的修法。你认为“生活就是修行,做好自己的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缺乏福德会导致你遇到很多与你持类似观点的人,因为你们有相似的业。

缺乏福德,你只会是个近乎佛教徒。

缺乏福德,你甚至没机会积聚福德,宗萨仁波切说过:“福德仰赖于福德。”由于福德匮乏,你根本不会认真对待那些能够让你积聚福德的方法。你没有足够的福德推动你去做这些能够积聚福德的事。

缺乏福德,你会乐于搜集佛法,你会为自己又学习了某个菩萨的论或接受了某个殊胜难得的灌顶而沾沾自喜,你会收集很多法教却从不实修,你会把佛法当做知识,当做摆在客厅的战利品,你告诉别人的佛法也完全来自书本而非自身的体验,你会陶醉于收集更多的法教和灌顶。你的“自我”也非常鼓励你这么做。因为这样对它没有威胁,知识性的佛法对“自我”毫无威胁,它可以在你丧失觉知的时候,把这些全部转化为它所用。

缺乏福德,你会在了解显宗之前接触密法,并且在接触密法之后还不懂显宗,比这更糟的是,你丝毫也不认为有了解的必要。

缺乏福德,你会缺乏虔诚心。

缺乏福德,你会缺乏信心,即使释迦牟尼佛来到你面前,你也生不起丝毫的信心。

缺乏福德,你会缺乏悲心。

缺乏福德,你甚至不能真正听懂老师的一句简单的话。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无常有感。

缺乏福德,你不会对老师的悲心有任何触动。{福报散文}.

缺乏福德,你甚至不会被感动,不会悲伤。

缺乏福德,你无法看懂也无法认同上述内容。

第二篇:《福报和命运》

有人说自己运气非常差,也有人说自己的命不好,也有人说自己天天行善却没有什么改变…

下面我对福报和命运打一个浅显易懂的比方,你就明白原因了:

人的福报好比一个盛水但又有漏洞的杯子,人从一生下来,他的杯子大小和水的量是定好的,而且这时杯子漏水比较少。这时,只有这时,可以说这个人的“命是注定的”。

每个人的命运和福报不同,就是因为杯子的大小不同,水的多少不同。

有的人做了很多的坏事,还活的很好,是因为他的杯子非常大,而且水又多,做坏事是在往外漏水,虽然漏了很多水,由于他水很多,还没有漏完,所以你看他还是活的很好。等他继续行恶,杯子的水漏完了,恶报就现前了。

{福报散文}.

有些人做了很多善事,情况还是很差,是因为他杯子可能比较小,水又非常少,虽然做善事是往里面加水,但同时也在漏水,杯中的水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福报还没有现前。等他坚持行善,减少漏洞,水逐渐增多后,福报就现前了。任何事情都是由量变到质变的一个过程。 这称为“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所以,看一个人不能看表面,不能看一时,不能看一世。

从上面的一个比方大家应该能够理解了:杯子是指人的心量:心量越大,杯子越大

水的是指人的德行(最初的水是由前世或更前世累计下来的):行善积德是往杯中加水。 漏洞是指人的缺点:缺点越多,做坏事越多,漏洞就越大,流出去的水越多。

要想掌握自己的命运,就看你是加的水多还是漏的水多了。

说“人的命天注定”是不正确的,至少是不准确的,人的命运和运气随时都在随着你的行为和言语在做小的调整。(大善大恶才有大的调整)

现在非常多的人都不屈服于自己的命运,积极的改命,是非常值得赞叹的,但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只注重往水杯中加水,不注重把杯子变大和减小漏洞。加的水还不够漏的,什么时候是个头!

想快速改变命运,你是不是知道采用什么方式了?扩大心量 + 多行善事 + 改正缺点 = 快速改命

扩大心量就是加大杯子:“量大福大”,量大才能福大,小肚鸡肠的人,永远是没有福报的人,因为他的杯子小,装的水少。“厚德载物”,心量大才能厚德,厚德才能载物,这里的“物”是指你的财富,你的福报,你的官位,你的学历等等。看别人都不顺眼,或者遇到一个不如意的事,或者别人说一句不中听话就生气,就怨天尤人,也是心量小的表现。如果没有大的心量承载,突然间来一个大的福报,会把你压死。有些人不改变自己的德行,天天去买彩票,期望能中500万。中大奖如果没有厚德来承载,招杀身之祸的人非常多,例子很多,这叫“本末倒置”。

赠给大家一些扩大心量的方法:

1. 吃亏:“吃亏是福”,吃亏就是赚看不到的大便宜,经常吃亏,就能扩大心量。如果吃亏后又后悔,又抱怨,那不算,白吃亏了。

2. 布施:布施对治吝啬、贪心,悭贪的人心量不会大,多做布施,多帮助人能扩大心量,布施是一门大学问,可以多学习。

3. 转念:有时候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心里面就会生烦恼。这时就要学会转念。比如你的钱包丢了,马上转念:这肯定是我什么时候偷拿别人东西或者占别人便宜了,现在报应来了,由于我信佛了,就重罪轻受,否则说不定是丢更多的东西。比如别人骂你,马上转念:他骂我是帮我消业,我要感恩他,愿他骂过后能解除我们之间的恩怨,发菩提心,求生净土…。

你每转一次念,你的心量就扩大一点。

4. 放生:随缘并有智慧的放生,不论多少。以慈悲的心,感恩的心,看着众生从自己的手中回到差一点就生离死别的家,你的心会慢慢的融化,心量慢慢的就会扩大。

5. 突破:有时候你特别讨厌某件事,根本无法接受,就要学会突破自己,狠下心来去做一次,在做后你就觉得,这个困难根本就是自己相象出来的。比如刷马桶,有些人看一眼就恶心,更不用说去刷,甚至直接用手去掏了,这时就要突破心量了,狠下心来,就是用手摸到又能怎么样,能死吗,这些东西不都是从人身上来的吗!做过之后你会发现,其它这个并不算脏,真正脏的是自己的身体和自己的心。如果这个突破过来了,再去观察其它的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你的心量扩大了。

6. 拜佛:佛就是智慧,就是觉悟,就是慈悲,就是大爱,用你刚强难化的心,傲慢不肯低下的头颅,慢慢的弯下有点肾虚的腰,用心感受佛陀的慈悲,用心接纳佛陀的加持,你的心会变的柔软无比,慈悲无比,你慢慢就能体会什么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你的心量就会慢慢的与佛一样无量无边。

7. 学习经典,开示:每天用心读诵经典,接受佛陀的教育;用心聆听高僧大德的开示,接受他们的智慧;用行动向高僧大德学习,学习他们的“难行能行,难忍能忍,难舍能舍”,你能坚持学着去做,就会发现你是“站在巨的人肩膀上”,登高望远,心量无边。

8.孝敬父母:父母是你生命的给予者,没有他们就没有你。不孝父母的人,做什么都不会成就。家庭就是一颗大树,父母、祖宗就是树根,浇水浇在正确的地方:树根,这颗树才能枝叶繁茂。再想一下,佛陀以大智慧告诉我们,一切众生皆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我们的父母皆在遭受苦难,我们怎么能够忍心不管,我们要尽力让我们的众生父母觉悟,学习佛陀正法,才能离苦得到乐,但我们现在还没有能力,没有智慧,只能是一心求生净土,去极乐世界深造,有能力了再回娑婆世界度众生父母。一心求生净土就是大菩提心。

行善积德是往杯中加水:行善积德,是你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一,生命的种子如果没有德水浇灌,就开不出智慧的花果;生命的水杯如果没有德水注入,就会干涸。行善要注意的就是“善欲人知,不是真善”,就是说行善要随缘,不要为了行善而行善,做善事不求回报,这样得到的福报就多。行善过后要放下,就当没有发生一样。

人天福报的善在佛法上称为“有漏”,因为行善过后如果后悔或者生气,你的福报就没有了,漏掉了,所以称为“有漏”。小诀窍是行善后马上回向极乐世界,就变成无漏了。

改正缺点就是减小杯子的漏洞:改正缺点,是你改变命运和运气的关键之二。漏洞不减小,就会造成漏的比加的多的情况,你做再多的善事,不改正缺点,发一次脾气,水一下子就漏光了,何谈改命。甚至一个小小的恶念也是在漏水。“不怕念起,就怕觉迟,念起是病,不续是药”,要想恶念不形成恶业,就要学会快速的觉悟,一个恶念来了,马上觉悟,用念佛代替,不让恶念相续,就不会形成恶业。因此随时随地提起佛号也是一种功夫。

有很多人做错事或者做坏事他不认为是错,因为标准没有了,其实善恶的标准就是五戒十善,不让众生起烦恼,不引起众生的邪念。简单地说:利益众生就是善,利益自己就是恶。

“命由我造,福自己求”,与别人没关系,与老天没关系,“天道无私”,“行有不得,反求诸已”,“一切皆是你的业力感召来的”,千万不要抱怨,千万不要怨天尤人,千万不要发脾气,忍得住,看得开,放得下,就是功德。

多行善事多积福。“莫小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第三篇:《如何积累福报》

如何积累福报?

第一、孝亲

百善孝为先,所以孝亲为修福第一要务,人间第一福德。文昌帝君曾作《元旦劝孝文》称孝为人间第一事,舍此一事,并无功业。

孝亲有三个层次:低等的是在经济上使父母生活无忧,现在这最低等级的有许多人都做不到,做不好;中等的是养父母的精神,使父母精神愉悦,开心,让父母吃得饱,穿得暖之外,诸如陪父母说话,让父母或同父母一起参加喜爱的活动,聚会、旅游、走亲戚,恭敬对待父母的亲朋好友等等;高等的是养父母之志,父母希望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努力实行,朝着这个目标去做,努力做到,扩充父母的德行。但这仍是世间之孝——小孝,出不了六道轮回。大孝要劝父母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此乃真孝,彻底的大孝。 要在孝亲上下功夫,才能得福报。

第二、戒邪淫

万恶淫为首,人从淫欲生。《法苑珠林》云:「佛言邪淫有十罪:一者常虑彼夫所杀;二者夫妇不睦;三者恶增善减;四者妻子孤寡;五者财产日耗;六者恶事常被人疑;七者亲友诽谤;八者广结怨家;九者死入地狱;十者报尽为男,妻不贞洁,报尽为女,多人共一夫。」若能坚持不邪淫,所谓难行能行,必得福报。

第三、素食

素食就是戒杀,不与众生结怨仇。若素食之外积极放生,则功德不可思议。放生花钱可量力而为,可用「积沙成塔」之方法,只要有恒心和信心,日久必获校验。 第四、持戒

持戒就是守法,遵守社会道德、国家法律、单位规章制度,乃至一切行为准则。持戒是防非止恶,是内求,修种种布施供养是外求,求人不若求己。

第五、常怀恭敬心

世法佛法都从恭敬中来,一分恭敬得一份利益,十分恭敬得十分利益。无论对人对事对物都要恭敬。对好人善人,要常常亲近、学习,自然得利益;对坏人恶人恭敬,要远离,把他看作佛菩萨的化身来教化我们,不让我们导其覆辙,所谓敬而远之;对事恭敬,就是务求竭尽全力,尽善尽美,不留遗憾;对物恭敬,就是要珍惜、爱护、小心使用,惜物就是修福。 第六、念佛、拜佛

佛的功德名号不可思议,念佛一声,可消八十亿劫生死重罪。唐代善导大师说,念佛,持名念佛,是释迦牟尼佛所说救度末法时期众生的唯一法门,应以念佛为正业,他还说:「八万四千法门皆是助行,唯有念佛法门一项是正行。」善导和尚领导大众以念佛为主。持名念佛是往生的正行,念佛成佛,不念佛纵修种种布施供养,不能成佛。每天要把念佛名号列在第一位,专念的时间至少要保证一小时以上,能够有更多的时间最好。恭敬心拜佛可消业障,古人有拜佛开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福报散文 人间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