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
第一篇:《动物喻人的三字熟语》
动物喻人的三字熟语 1.瓮中鳖:指落入绝境,难以逃脱的人。
2.跟屁虫:指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毫无主见的人。
3.糊涂虫:指糊里糊涂,不明事理的人。
4.可怜虫:指受人鄙视的可怜的人。
5.应声虫:指随声附和,没有主见的人。
6.寄生虫:指有劳动能力而不劳动的人
7.人中凤:指出类拔萃的优秀之人。
8.落水狗:指失势的坏人。
9.癞皮狗:指死皮赖脸,卑鄙无耻的人。
10.看门狗:指讨好主人,甘当奴才的人。
11.哈巴狗:指驯服的奴才。
12.缩头龟:指胆小怕事的人。
13.吸血鬼:指残酷欺压榨取人的人。
14.纸老虎:指貌似强大,实则软弱的人。
15.笑面虎:指外表和善,心地凶残的人。
16.母老虎:指凶悍泼辣,蛮横无理的妇女。
17.拦路虎:指制造障碍,阻挡前进的人。
18.铁公鸡:指爱财如命,一毛不拔的人。
19.落汤鸡:指浑身湿透,十分狼狈的人。
20.狐狸精:指专事迷惑人的女人。
21.白眼狼:指忘恩负义,以怨报德的人。
22.老狐狸:指阴险狡诈,老奸巨猾的人。
23.变色龙:指见风使舵的投机分子。
24.独眼龙:指瞎了一只眼睛的人。
25.癞蛤蟆:指肮脏丑陋的人。
26.千里马:指才能出众,有所作为的人。
27.三脚猫:指技艺不精,一知半解的人。
28.偎灶猫:指无精打采,萎靡不振的人。
29.出头鸟:指表现突出,才能出众的人。
30.比翼鸟:指恩爱夫妻。
31.笼中鸟:指身受束缚,失去自由的人。
32.孺子牛:指甘愿为人民大众服务的人。
33.老黄牛:指勤恳工作,任劳任怨的人。
34.丧家犬:指失去靠山,到处乱窜的人。
35.蓬间雀:指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的人。
36.地头蛇:指独霸一方,欺压人民的人。
37.美女蛇:指外貌美好,内心奸诈的女子。
38.过街鼠:指人人痛恨的坏人。
39.井底蛙:指目光短浅,孤陋寡闻的人。
40.丑小鸭:指外表丑陋,实际大有前途的人。
41.替罪羊:指代人受过或替人受罪的人。
42.领头羊:指居于领先地位,率领别人前进的人。
43.无头蝇:指行动忙乱,目的不明的人。
44.旱鸭子:指不会游泳的人。
45.夜猫子:指喜欢晚睡,深夜工作的人。
唱白脸:指扮演反面的角色,对事情采取尖酸苛刻的态度。
和稀泥:比喻调和纷争,多指无原则地调和折中
炒鱿鱼:鱿鱼一炒就卷起来,像是卷铺盖,比喻解雇、撤职。
吃小灶:比喻享受特殊照顾。
闯红灯:比喻超越法现有的规则办事
打边鼓:比喻从旁帮腔、助势。
打官腔:指说些官场上的辞令,或用冠冕堂皇的话来应付、推托或责难别人
挤牙膏:比喻说话不爽快,经别人一步一步追问,才一点一点地说。
赶浪头:指跟在大众后面做一些适应当前形势的事。
露马脚:比喻暴露了隐蔽的事实真相。
泼冷水:比喻挫伤别人的兴趣和积极性。
捋虎须:比喻触犯有权势的人或冒着很大的风险。捋:抚摸。 敲竹杠:比喻利用别人的弱点或以某事为借口进行讹诈。
打水漂:比喻白白投入而没有收获{借动物喻人}.
打冷枪:在人没防备时开枪射击,比喻暗中伤人。
吊胃口:用好吃的东西引起人的食欲,也比喻让人产生某种欲望或兴趣。
翻老账:指发生矛盾时提起从前发生的事情,纠缠对方过去所犯的错误。
滚雪球:比喻事物在原来的基础上数量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
过电影:形容对过去的事情一幕幕地回顾。
交学费:泛指为某项事业付出金钱或其他代价。
打闷棍:乘人不备,用棍打昏,掠夺财物。
比喻攻击别人且使人无法申辩。
跑龙套:比喻在人手下做无关紧要的事,起次要作用,充当配角。
挑大梁:指在一个单位担任重要职务、任务,发挥重要作用。 挖墙脚:从竞争对手那里弄走人才或抢走生意。
捂盖子:比喻利用职权掩盖内部存在的矛盾斗争或坏人坏事。
走过场:比喻做事敷衍了事,搞形式主义。
撂挑子:比喻甩下应负责的工作,不干了;主动辞职。
留尾巴:比喻事情做得不彻底,还留有问题。
露馅儿:比喻暴露了不愿意让人知道的事情。
跌眼镜:指事情的发展出乎意料,令人感到吃惊。
第二篇:《以物喻人习作-杨柳》
杨 柳 (借物喻人)
杨树是一种常见的、极其普通的树,我十分喜爱。
它不像樟树那样,需要肥沃的土壤,又不像果树那样,需要人精心照料,更不像楠木以自己的名贵而孤傲脱群。然而它不选择环境,插在那就在那生根、发芽、成材的特性却赢得人们的推崇和喜爱。古往今来,多少人都赞美它,咏叹它。
我爱柳树,我更爱具有柳树品格得人。
在小时候,我去姥姥家,舅舅带我到河边玩。看到有几十颗杨柳,体态婀娜,姿态万千,它的身影倒映在水中,随着那涟漪的水波轻轻飘荡。舅舅情不自禁地说:“春天来到了。”我好奇地眨着眼睛问:“舅舅你为什么这么喜欢杨柳?”舅舅说:“长大你就会明白的。”我是懂非懂地点点头,随手折了一根柳条,插在外婆家的后院。
不久,我回到学校上学了,我还常常想起那棵杨柳。一天外婆发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告诉我那棵杨柳活了,我高兴的连蹦带跳。终于放署假了,我来到外婆家,还没放下书包,就去看杨柳。啊,我亲手栽的杨柳真的活了!我抚摸着杨柳嫩绿的叶儿笑了。杨柳为什么不选择环境,插到哪里都能活呢?我去找舅舅解答。外婆告诉我舅舅毅然报名支边去了,临走时还带着一支杨柳。舅舅走了,我还在想着——{借动物喻人}.
一转眼几个月过去了,舅舅给我寄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有很多人,都戴着红花,舅舅也在其中,似乎在对我笑,上面还有一行醒目的字:“我要像杨柳那样,无论在哪里,都能生根、发芽、成材!”啊,我
明白了——{借动物喻人}.
每当我看见照片,就想起了外婆家后院的杨柳,我似乎觉得,它不是栽在外婆家的后院,而是栽在我的心里。
我爱杨柳,我更爱具有杨柳品格的人。我愿做一颗杨柳!
第三篇:《借物喻人》
借物喻人”、“融情于景”和“托物言志”的区别
“借物喻人”中的物与人有相似点,写物的目的是为了表现人的某一性格特征。如杨朔的《荔枝蜜》中蜜蜂的品质和劳动人民的品质就有相似之处,“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这和在田里插秧的劳动人民的品质是极像似的。
“融情于景”的直观对象是“景”,“融情于景”通常写一系列景物内容,“融情于景”中景物,情绪化明显,主要传递作者的情绪与感情,
“托物言志”的直观对象是“物”;“托物言志”一般抓一个重点领起全篇,如“海燕”、“落花生”“焟烛”;“托物言志”中的事物,人格化明显,主要表现作者的感情与哲理。托物言志第一要着就是要努力描绘出事物所具有的外部特征,为展开联想做准备。当然,“物”的外部特征可能很多,在描绘它们时,只能选择那些对言志有用的特征,绝不能不分主次。同时,在自然界,“景”或“物”的自身并不带有感情色彩;景物被写入了作品,就会烙上作者感情的印记而获得了生命,并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要揭示“物”、“志”的相通点,就要选好“形”与“神”的“结合点”。《白杨礼赞》,“物”——白杨具有坚强、挺拔的特点,“志”是抗日军民坚强、朴质,不屈不挠的精神。托物言志,用笔大多在“物”,描绘外部特点不难,关键是要由此写出内部特征,只有写出物的内部特征,才能突显出“志”。
“融情于景”也好,“托物言志”也好,都是含蓄抒情
但是,作者在具体处理的时候,有时候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把所要说的心声倾吐出来,所以又转向了直抒胸臆。也就是说,“融情于景”实际上也有“写景论情”的时候;“托物言志”也必须经过“托物寓志”的过程。一般先“融”情于景与托物“寓”志,后写景“论”情与托物“言”志。 有人将托物言志又看成象征手法,说托物言志就是借物喻人,就是象征,它们是同一个东西在不同层面的不同显现。这是有道理的。托物言志的思维基础是相似联想。 我认为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和比喻修辞手法有相似之处。正如比喻要求喻体和被喻事物之间要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一样,象征也要求象征之物与被象征之物之间有某种相似的特点,从而可以让人引起由此及彼的联想。
借物喻人自然也有一个“喻”,二者在这点上是相同的。
所不同的是范围,后者只是以物喻人,而象征则可以涵盖形象、精神、品质等范畴。如,我们可以用延安的宝塔山象征中国人民抗御外侮不屈不挠的精神,这就不能叫借物喻人了。
所以,象征的范围大于借物喻人,或者说是包含了借物喻人。
大家看看这种理解恰当托物言志就是通对物品的描写和叙述,表现自己的志向和意愿。 采用托物言志法写的文章的特点是用某一物品来比拟或象征某种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写好这样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与“志向”,“物
品”与“感情”的内在联系。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点要与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有某种相同点和相似点。其次,描述时,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点为核心。物品要能表达自己的意愿。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拟人、象征等。 托物言志指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 托物言志,即将个人之“志”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成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个人之“志”,借助于这个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如“松、竹、梅”岁寒三友,常用于表示高洁的志向;“泥土”常用于抒发谦逊的情怀;“蜡烛”常用于颂扬无私奉献的精神。与借物喻人相似,都是借别的事物,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表达内容
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文学手法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托物言志是借富有特征的自然景物来寄托情思的一种表现手法。如季羡林的《清塘荷韵》,通过记述荷花艰辛的生命历程,表达出对生命顽强、坚韧的赞美。作者寄情与物,将纷繁复杂的人生感悟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
予以体现,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所谓“一花一天国,一沙一世界”。
[双调]殿前欢·观音山眠松①
徐再思
老苍龙,避乖高卧此山中②。岁寒心不肯为梁栋,翠蜿蜒俯仰相从。秦皇旧日封③,靖节何年种④,丁固当时梦⑤?半溪明月,一枕清风。
【注释】①观音山:指今扬州的观音山。②避乖:与世迕离,避离世乱。乖,抵触。③秦皇旧日封:秦始皇曾登泰山,在松下避雨,封其树为五大夫。④靖节:
指陶渊明,私谥“靖节”。其《归去来兮辞》有句:“三径就荒,松菊犹存。”⑤丁固:三国吴人,任尚书时曾梦到松树生其腹上,后封大司徒。
题目是:这首元曲整体上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答案是: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赞颂隐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洁情操和淡泊情怀。
但学生的答案有的是象征,那么二者的异同点何在?
1、象征(“以物征事”的简称)是借助物象来表现某种概念、思想、精神、品德等。如以“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朴素;以“菊”象征高洁与傲霜斗雪的坚强。托物言志是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胸怀心志。
2、象征分为整体象征和局部象征;托物言志都是整体的。
3、象征具有文化意义上的不确定性,如“海燕”,说象征“革命者”可以,说象征“春的使者”也可以;而托物言志具有文化意义的确定性,如“梅”、“菊”的意义具有确定性。
4、象征重在表现事物的客观意义和精神实质;托物言志重在言志,表现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
通过从四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发现托物言志必须是整体的,重在表达作者的志向和情感,物也仅仅是作者言志的借代物。
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抑扬结合、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细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简言之,写作手法包括:叙事手法,抒情是手法,修辞手法。托物言志,是间接表现主观主题思想的方式之
一。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描写或刻划,间接表现出作者的志向、意愿。采用托物言志,关键是志与物要有某种相同点或相似点,使物能达意而志为物核。托物言志常借用比拟、象征等手法。
托物言志属于作文的整体手法,是以物写人,通过赋予意象某种人格化特征,来寄托作者的某种情感。托物言志(广义的托物言志应该包括象征,这里所说的是狭义的托物言志)是作者通过对物象描写和刻画(托物)来表达自己的某种志向(言志)。如李忱的《瀑布联句》:“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作者以不贪恋溪涧而冲奔大海的瀑布表达自己“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 的豪情壮怀。
分享
0 顶
1 顶
第四篇:《《农夫和蛇(两则)》(2课时)》
《农夫和蛇(两则)》(2课时)
课前预习:
整理生字词,尝试复述课文中的故事。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目标:
1、了解伊索寓言的有关知识。
2、体会寓言写作特点,理解作品所揭示的深刻哲理。
3、培养学生辨析词语的能力,能学写简单的寓言故事。
评价任务:
1、课堂练习{借动物喻人}.
2、课堂讨论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寓言。其实同学们对寓言并不陌生,大家从小学到中学,家长、老师经常用寓言故事对我们进行教育。同学们能举几个你听过或读过的寓言吗?(中国的寓言大多凝成四言成语:同学们熟悉的如《拔苗助长》《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外国寓言如《狼和小羊》《乌龟和兔子》等。)
世界上最著名的寓言家是被后人誉为“寓言之父”的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伊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则他写的寓言。{借动物喻人}.
(二)了解寓言、伊索及《伊索寓言》的知识。
1.寓言的特点
文学体裁的一种。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它的结构大多简短,具有故事情节。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动物,也可以是无生物。多用借喻手法,通过故事借此喻彼,借小喻大,通过虚构的故事,表现作家或人民关于某种生活现象、心理和行为的批评或教训。
寓言原是民间口头创作,后为文人作家所采用,发展成为文学创作中的一种体裁。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寓言相当盛行。有讽刺急于求成、按主观办事的《宋人揠苗》,讥讽只管吹嘘,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以及只相信尺码,不相信自己的脚的《郑人买履》,还有《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都是中国古代优秀的寓言作品。
2.《伊索寓言》简介:
伊索寓言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伊索寓言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对后代影响很大。
《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这些小故事主要是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和奴隶的斗争经验和生活教训的总结。寓言通过描写动物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当时的社会关系,主要是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寓言作者谴责社会上人压迫人的现象,号召受欺负的人团结起来对恶人进行斗争。例如,《农夫与蛇》的故事劝告人们不要对敌人仁慈;《狗和公鸡与狐狸》告诉人们要善于运用智慧,战胜敌人。在《狮子与鹿》、《捕鸟人与冠雀》、《两个锅》等故事里,作者揭露出,当政权掌握在贪婪残暴的统治者手中时,贫苦的人是不可能平安地生活下去的。
《伊索寓言》中有些故事还总结了古代希腊劳动人民的生活经验,其中有的长期被后人引用,成了人们熟知的典故。如《龟兔赛跑》、《狐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