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站在,幸福的门口,作文 站在幸福的门口

写作指导 zuowen 1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站在……的门口优秀作文》

请以《站在____的门口》为题写作文。(60分)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并写在答题卡上,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

3)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

4)不少于800字。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我爱项脊轩,更爱站在项脊轩的门口。

爱她那明月下的半墙,爱她那三五之夜的静谧,爱她的窄小且简朴。

每每翻开那充满书香的语文书,扑入眼帘的就是一座低矮但给人心灵以踏实的小轩。这里安居着追求安然、静然的震川先生,这里绽放着一颗泰然、悠然的灵魂。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我的心也已被这安谧的气息所陶冶,我的浮躁也俨然已经荡然无存。所以我只敢站在项脊小轩的门口,仰望那不高但又很高的他,注视着这里的一切一切,聆听着大自然为之演奏的音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那借书满架的场景,听着那偃仰啸歌的狂狷,感受着那种被书拥挤着的幸福感,然后回忆着那充满淡淡忧郁但又美好甜蜜的过去,回忆着父母朋友同学老师甜甜的微笑,沉浸在那种人人有之但又逐渐遗忘的回忆的幸福之中!然后轻轻地哭泣,又轻轻地微笑!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想着冥然兀坐的神情,在那寂寂的庭阶前,学喂食的少女,捋下袖子,挥手洒出谷子,引来那人至不去的小鸟。然后站在那里静静地看着,注视着,融入这片静谧但又有着跳动旋律的院色之中,等待那淡了、暗了的暮霭,等待夕阳西下,庭前花开花落的那一瞬。然后脑中浮现小鸟珊珊可爱的神情,学着小鸟在跳动的旋律中享受这份来自大自然的和谐。

也怪不得震川先生独自钟爱这破落但亦可久居的小轩,也怪不得震川先生可以在庭前在明月下想起那绵绵的爱那天长地久的感动,也怪不得震川先生有如此细腻的心灵写出如此细腻的文章。这份钟爱、这份感动、这份细腻来自那甜美的回忆,来自那大自然的和谐,来自心中的那份安然,悠然!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看着那渐高的月儿,看着那在月色中朦胧依稀的小轩,想起李乐薇的空中楼阁,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又何尝不是我的心灵深处所追求的空中之阁,又何尝不是我冥冥之中享受的荷塘月色。这份静谧,这份和谐!

站在项脊轩的门口,站在回忆的转轴上,站在大自然的琴弦上,站在自我心灵的钟磬旁!

【点评】

文学艺术作品魅力无穷,它可以滋养人的身心,牵扯人的灵魂。孔老夫子听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青年学子品美文,心灵为之感动,情操为之陶冶,想象为之激发,还被它成就了考场美文一篇,这不正是阅读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吗?对于抱怨缺乏直接生活感受的中学生来说,合理利用阅读得来的间接生活为文,不也是路径之一吗?站在,幸福的门口,作文

[优秀作文]

站在老屋的门口

一座低矮的小木房,只在屋顶披着一层灰色的瓦,时光侵蚀了老屋的门。而我徘徊在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

先前是爷爷守着老屋。他喜欢坐在门口,一口又一口优哉游哉地抽着自卷的旱烟,每次呛得满脸通红时,便急急地招我给他捶背。那场景重复了几年。我印象中染红老屋门口的那一抹残阳,落了又起,起了又落。然而不经意中,爷爷便没了。老屋的那扇门吱呀吱呀地在风中摇曳,但摇出的只是一阵又一阵凄凉的心痛,终究,没了坐在老屋门口的人了。

后来迁了新居,奶奶却执意要呆在那所老房子里。她也不解释,只是如爷爷一样沉默地坐着,大家违拗不了她。但稍稍懂事的我想,这老屋的门,承载了太多太多。放学回家,我喜欢伏在老屋门口的小板凳上写作业,一来那儿安静,二来也可与奶奶做伴。奶奶喜欢唠叨,唠叨那些我好奇的往事。偶尔也有三三两两的老婆婆们聚在老屋的门口,谈着那些谁会先入土的事情,平平常常地,如同拉家常一样。但我偶尔也会听到奶奶一个人埋怨,埋怨那个糟老头子去得太早。那时候不知是奶奶倚着门,还是门倚着奶奶。孤零零地,我噙着泪,听着她呜咽,却哭不出声。

时间久了,老屋也成了摇摇欲坠的危房。村里的人劝爸爸把屋拆了,我没肯,当然,爸爸也执意没有答应。记得他同我一起走到老屋那挂锁的门口,听他喃喃地说:“等我老了,还住在这屋里。”我想我是懂的:爷爷奶奶都在这里去了,爸想是在这门口看到了他们的身影;而人近中年,也想到了自己的归宿。那时候,我天真地应了一句:“爸,等我老了,也住在这屋里。”爸没吱声,摸了摸那扇小木门,转身便走了。我想他是不愿在老屋的门口哭,怕爷爷奶奶瞧见了伤心。

而如今,我站在老屋的门口,不愿去推开它,因为怕触及那些尘封的往事。但有些事物,如同老屋的门,经历了太多太多,却依旧沉默无语。我不敢搅扰这一份岁月的无声与沧桑,但我想,今天与明天之间,也许也只隔着一扇门,我们都站在岁月的门口徘徊,追忆着那些过往的事与过往的人。

我站在老屋门口,想着那些平常小事。老屋的门,被岁月锁着。

【点评】

这是一篇意境优美、感情丰富、意蕴深远的抒情散文。

作者立足于“老屋”门口,追溯往事,回忆与“老屋”相关的人和事,以时间为序,用疏淡的写意笔法,再现了爷爷门前抽烟、奶奶倚门静思默想、爸爸坚守老屋以及我伫立门口感叹岁月的典型场景。画面虽为平常人事、琐碎家常,但寻常中显奇崛、疏淡中见真情。这里既有物是人非、岁月沧桑的沉重感叹,也有血脉相承、追宗怀远的幽邃情思,可谓情景交融。

本文感怀人生,起于“老屋的门口”,随着感受与体验的渐次深入,归结于"岁月的门口",意蕴深远。

站在车站的门口

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着离别与欢聚的舞台。这幕离别与欢聚之戏的主人翁总是在不断的变化,不变的是,这是同一个站台。

戏剧的主人翁在变,有一天,我就成了这部戏里的主角。一个春寒料峭的日子,一个满是喜气和生机的季节,同时,在我眼里,又是一个失意的季节。这一天,爸妈一大早就起床忙里忙外地收拾东西。还处在梦乡与现实的过渡地带的我,忽然依稀听到了一丝啜泣。我睁开朦胧睡眼,发现在昏暗灯光下亲爱的母亲的脸,挂着一些泪水,写着一脸忧伤。我爬到母亲怀里,问她怎么了,她没有说话。倒是一向沉默少言的父亲开口了:我们今天要到外省去打工,一年可能才回一次……我当时就哭了,因为不想爸妈离开。但是这些都于事无补。奶奶拉着满脸泪痕的我,站在车站的门口,和妈妈、爸爸道别。然后便目送他们踏上汽车。汽车缓缓启动,渐渐地成了点,渐渐地消失在大雾的清晨,只留下泣不成声的我和奶奶站在车站的门口……从此,车站便停留在了我的记忆里。我时不时的会站在车站的门口,愿远去的车能带去我对母亲父亲的祝福,愿回来的车能为我捎来父亲母亲的音讯。我会站在车站的门口,继续着我离别与期待欢聚的车站之戏。

叶子绿了又黄,黄了就掉,掉了之后又长。这个世界一直在变,而站台的戏却没变,它依然在上演着。变了的,依然只是主人翁。

十多年前送别的我成了如今远去的人,十多年前远去的父母成了如今送别的人。每一次返校的清晨,母亲总是会像当年远去一样的早早起床,为我收拾行李,为我准备早餐,一切完毕后便送我到车站,来继续这部没有结局的戏。千叮咛万嘱咐:好好学习,注意身体,多吃饭,少喝冷水……总有说不完道不尽的“唠叨”,一种让人心田温暖的唠叨。车走了,透过窗,虽然外面光线暗,但我却分明看到了母亲眼里的不舍,以及泪汪汪的眼眶。离去了,便是无限的不舍与怀念;待到归来时,眼中是一种欣喜若狂的兴奋。但眼睛不管是在离去还是归来时总是湿湿的。

站在车站的门口,祝愿远去的人一路平安;站在车站的门口,等待思念的人平安归来。我的心里有一个车站,一个不断上演离别与欢聚的车站。我会一直站在车站的门口,去送别,去祝福,去等待,去欢聚。

【点评】站在,幸福的门口,作文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离别是一种永恒的人生状态。作者选取一个特殊的场景——车站来抒写生活中真实的离别之情,用这种离别来表现普通百姓家庭的挚爱。为了谋生,当年我送别父母;为了求学,如今父母送我。更可贵的是,离别的心理、动作等细节写得真实、细腻,令人怦然心动。

站在老家的门口

不经意就走到了老家门口,岁月斑白了门上的门神壁纸,消褪了朱红色的门漆,朽蚀了高悬的门檐。叩门的手停在半空,不知该进还是走开。一路的疑问一一跳出,儿时的画面纷至沓来。

我们的胡同院还在吗?那棵高大的槐树还在等着我放学回家吧!那古墙还在焦急地等着我的情书吧!我闭上眼。

“吱呀”一声响,门开了,跨过高高的门槛,踏入,随即悬空,像掉入了一个古老悠远的梦境里,那“吱呀”的声音像一首从远古传来的歌谣。

手指轻轻叩响古墙,发出“梆梆”的声响,如同钢琴键那样钝厚温柔的声响,古墙斑驳的脸上青苔掠过,平添了些许皱纹。我不在的时候,古墙就是借青苔的手为我一笔一画写下思念的文字。记得童年时候的我,笑声溅湿了你的脸,槐花瓣儿簌簌落下,淡黄色的花蕊落地,我总爱捡起贴在你苍老的脸上。

转身拐入小院,古槐还在,恍惚间看见奶奶依然安详地在树下纳着鞋底,总感觉奶奶的鞋底沾了槐花的香味,总爱穿着不肯脱下。恍惚间看见母亲在屋内张望,该是在想今儿贪玩的娃又忘了回家吧!看见父亲弯着腰,将水桶放进水井,担起满满的一个月亮,然后有节奏

第二篇:《作文 站在 的门口》

【文题】请以《站在 的门口》为题写一篇文章。(60分)

站在生命的门口站在,幸福的门口,作文

阳光洒在衔着晨露的桃花上,山,还没有睡醒。

我仰望山巅企图一眼看到遥想已久的奥陶纪石林,可是云遮雾绕远方一片迷离。五亿年前的世界究竟怎样希奇古怪怎样梦幻神奇?生命怎样历经沧桑留下了怎样的生命痕迹?在温暖的春日我怀揣着疑问急切地寻找着,一位山民告诉我:只要沿着山上那条小道往上爬就一定能看见成片的奥陶纪石林。我立刻按照他的指点上路了。

晨雾缭绕的山峦一片静谧,兴奋的我迈着轻快的脚步在小道上前行,刚迈出几步就惊动了山中的精灵,松鼠、野兔纷纷哧溜溜逃窜;蒲公英被我的衣裙一路拂过,朵朵柔绵的飞絮瞬时飘散随山风翩翩起舞。刚刚破土的嫩草、丛丛肥嫩的野菜、低矮无名的野花、遒劲弯曲的古树,还有那猫在洞口的小刺猬,无处不在的生命陶醉在生机勃勃的大自然里。

我边走边看尽情欣赏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小道往上延伸,绿草野花渐渐稀少,只见茂密的荆棘,路好象走尽了。我踌躇着担心不能找到奥陶纪石林。路会在这片荆棘里吗?我伸手轻轻扒开面前的荆棘心里惊喜,荆棘里竟然藏着一个石洞,我毫不犹豫地钻进洞里沿着石洞往上爬,走上了一条细窄陡峭的路。我在的脚步再也轻快不了,每一步都小心翼翼,刚走几步冷不丁滑倒在地,定睛一瞅,咦,这是什么?一只海螺镶嵌在石头里,呀, 五亿年前的海螺化石静静地躺在我的眼前!

我轻轻抚摸海螺化石,石头潮湿阴冷。我感到吃惊,宜都的丛山俊岭在遥远的奥陶记时代曾是茫茫大海!这里曾经是大海里的生命乐园!毋庸置疑,斗转星移生命在这里刻下了永远的印记。静,太静了,能够听见风在石缝里呼哨而过的声音。

前面还会有什么奇迹?我用相机拍下海螺化石后继续前行,心随着我的脚步越来越急切。灿烂的阳光下站着的卧着的横着的竖着的斜着的全是灰白色的石柱,石柱构成了一片巨大的石头森林,我找到奥陶纪石林了!我一阵狂喜。我的目光在石林上缓缓扫过。石林不妖媚不张扬,没有溶洞也没有飞瀑,各式石头敦厚质朴老老实实穿越了五亿年的时光隧道,历经风霜见证日月似水年华在不知不觉中逝去,好似山脚下一代又一代的山民。有的石柱高大魁梧似田里劳作的汉子,有的石柱小巧而丰满像山下茶园里手指翻飞的采茶姑娘。石柱或独自耸立或簇拥成林,或牵手或依偎,或清秀飘逸或粗犷豪放,牵引着我在石林中留连,我仿佛从二十一世纪一步跨到了五亿年前,穿越时光隧道的快感兀地溢满周身,我心神荡漾笑出声来。

已是正午,阳光无遮无掩地倾泻在石头上泛出荧荧的反光,山风在石林里穿梭送来缕缕清香,置身石林的我醉了,恍惚置身于人间仙境。我遥想着,如果我是五亿年前的生命会怎样呢?那时的我也许是一条自由自在的小鱼,无忧无虑地在深海里与伙伴们嬉戏,沉醉在墨绿的海藻那时的我也许我是一只快乐的三叶虫,在浅海里亲吻海藻在泥沙里挖掘迷宫也许也许

沉睡五亿年的奥陶记石林,人们探访你是不是为寻找生命的痕迹?五亿年沧海桑田五亿年风生水起,你藏有多少生命的秘密?石林,你是不是无数坚忍不拔的生命幻化成的?我站在生命的门口问石林,石林寂然无语

站在地狱的门口

2009年5月23日清晨,韩国前总统卢武铉在住宅后山坠崖身亡。此前,卢武铉因涉嫌受贿被调查。面对父老乡亲和新闻界,卢说“无颜面对国民”,“让大家失望,很抱歉”。据悉,卢武铉在任期间只是和一个制鞋商人有瓜葛,受贿数目并不大。卢武铉的自杀固然有保护家人不受干扰的用意,我们又何尝不可以看作是维护自己清白人格的一次努力,维护自己在公众心目中完美形象的一次悲壮谢幕呢?卢武铉的纵身一跳让全世界瞪大眼睛,惊异于东方耻感文化的伟力。这一跳也成就了卢武铉的伟大。他以生命为代价向世人上了最重要的一课:什么叫廉耻。卢武铉站在地狱的门口,一定看到了死神的微笑。 卢武铉死后,前往吊唁和参加葬礼的人数以万计。这表明卢武铉深得人心,韩国国民对这个靠自学成才走上领袖岗位的平民总统持肯定态度,也表明世人对卢武铉竭力秉持的道德人格的钦敬。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地狱的入口,我们看到了卢武铉不惧怕死神的风骨!因为坦荡,也因为敢于承当!

相形之下,陈水扁的作派就让人大跌眼镜。陈水扁涉嫌犯有洗钱、收贿等多项罪名,本人及家人贪污受贿数额特别巨大,情节特别恶劣。 获悉卢武铉跳崖自杀,陈却泰然自若地表示,“绝对不会自杀”,还扬言“要活着出来,看着害他的人得到报应”。廉耻丧尽,让人瞠目!陈水扁在任期间,支持率每况愈下,在陈水扁上台6周年纪念日更是创下5.8%的新低,这在民主国家恐怕是绝无仅有!天怒人怨,人神共弃,做领导人做到这份上,真是可悲之极!

阿扁的恋生情结绝非偶然;贪生怕死似乎是一切贪官的共性。原江西省副省长胡长清听说判了死刑,叩头如捣蒜,恳请法官高抬贵手,让他能够发挥余热,卖字为生。原安徽省副省长王怀忠看到死刑执行书,两膝瘫软,跪在地上,请求法官饶命。真是丑态百出!在他们心目中,性命高于一切,全然忘却礼义廉耻;享乐就是一切,全然罔顾公众利益和民族大义;他们的灵魂早已被骄奢淫逸掏空,活着也是行尸走肉。在他们眼中,死神一定狰狞恐怖。他们找阎王报到,一定会被打入十八层地狱,被压在巨石之下,被抛入油锅之中,经受永世的煎熬。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创立了“舍生取义”说,以后历朝历代都有践行这一信仰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夏完淳“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陈毅“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他们为了民族大义,为了追求真理,为了人民的幸福,视死如归,至死不渝,他们用他们的行为也用他们的诗歌把人的精神追求、信仰灵魂唱响在天地之间,犹如洪钟大吕,永远警示着后人。他们站在地狱门口,看到的是天使的微笑。难道阿扁之流就不曾听闻雅言而徒有一副臭皮囊吗?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泰戈尔如是说。

生如阳光之磊落,死如流星之壮烈。我如是说。

站在百草园门口

每当我读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就仿佛站在鲁迅的百草园门口,看到了鲁迅的百草园。鲁迅的百草园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看到这些景物,我仿佛看到少年鲁迅在菜畦间和小伙伴嬉戏的身影;在光滑的石井栏玩耍的情景。令人羡慕的是,少年鲁迅能爬到高大的皂荚树上摘皂荚。我妈妈曾告诉我,我们村头曾有一个高大的皂荚树,她小时候曾爬过。她说皂荚豆下在锅里可好吃了,皂荚洗衣服赛过任何洗衣粉,皂荚洗洗头也是那些高档洗发剂望尘莫及的。更令人羡慕的是鲁迅能爬到桑树上摘桑葚,父亲说,他们那时候的桑葚又红又甜,红透了他们的童年和少年,也甜透他们童年和少年。妈妈还说现在集市卖的桑葚,远没有他们小时候的桑葚甜。爸爸也说,不能爬到树上吃桑葚有什么乐趣,只在地上吃桑葚是索然无味的。我真羡慕爸爸妈妈那一代,他们的童

年和少年有桑葚、有皂荚、还有石井栏,我们什么也没有。石井栏我没见过,爸爸妈妈也没有给我讲过,但从鲁迅笔下的“光滑”二字我就感到了无穷的乐趣,觉得那是一个很好玩的地方。鲁迅和他的伙伴儿一定经常到那里玩,否则石井栏为什么会是光滑的。光滑的石井栏记载着鲁迅那一代人幸福的童年和少年。

鲁迅他们的童年和少年太幸福了,幸福得不必说鸣蝉在树里长吟、黄蜂在菜花上酿蜜、云雀从草间蹿向云霄。这些都是幸福的情景,怎能没有必要说呢?我们的校园只有低矮的风景树,很少有高大的树木,鸣蝉的长吟是很少听到的。校园里更不会有金灿灿的菜花,黄蜂是不会光顾的;校园了只有零星的草坪,云雀是不会从中飞出的。鲁迅童年和少年时代不必说的幸福太多,我们却没有可说的幸福。 鲁迅不必说的幸福,并不是说这些幸福不值得一提。而是说这些幸福是不言而喻的,谁都能想象得出的幸福。他还有许多我们想象不出的幸福。他给我们极力描写的就是那些我们想象不到的幸福。短短的泥墙跟一带,有什么趣味,但他在这里却找到了无穷的乐趣。他在这里聆听油岭的低唱、蟋蟀的弹琴,认识了蜈蚣、斑蝥还看到了斑蝥从后窍喷出烟雾的情景,这是多么有趣啊!孔子早就告诉我们,要多识鸟兽虫鱼之名,认识好多鸟兽虫鱼之名的鲁迅是多么幸福啊!他从鸟兽虫鱼的身上发现了无穷无尽的乐趣,而我只见过蟋蟀,其余的油岭、斑蝥、蜈蚣都没有见过。从广播电视里还听过蜈蚣,油岭和斑蝥连听说过也没有。我们认识鸟兽虫鱼太少了,甚至听说的鸟兽虫鱼之名也太少了。我们在高考后一定要走向大自然多识一些鸟兽虫鱼之名,从鸟兽虫鱼身上寻找无穷无尽的快乐。

鸟兽虫鱼有无穷无尽的乐趣,花草果实也有无穷无尽的乐趣。木莲的果实大得可爱,像莲房一般。何首乌不但形状奇特,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据说吃了像人形的何首乌可以成仙,这引起了童年和少年鲁迅的美好的憧憬和向往。为了找到人形的何首乌,他不停地拔、常常地拔、牵连不断地拔,虽然没有找到像人形的何首乌,有点失望、有点惆怅,但他在憧憬和寻找过程中享受了极大的快乐。鲁迅还告诉我们,要摘到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的覆盆子必须勇敢,必须不怕刺。我们在高考后要找到无穷无尽的乐趣,也必须勇敢,必须不怕泥泞坎坷、不怕荆棘丛生。世间绮丽的风景都在险峻遥远的地方,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我们要寻找自己的百草园、寻找自己的乐园,必须勇敢地去远方。

站在鲁迅的百草园门口,我浮想联翩。鲁迅有自己的百草园,有自己的乐园;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百草园,自己的乐园。让我们在高考后去远方寻找自己的百草园,自己的乐园。多识鸟兽虫鱼之名是一种幸福,让我们在高考后的假期,在自己的百草园多识一些鸟兽虫鱼之名吧,在自己的乐园获得真正的幸福。

站在天堂门口

孔子说过:“未知生,焉知死?”关于死亡,连孔子这样的圣人都避讳,当徒儿问到了关于死的问题就用反问的方式来避开。至于芸芸众生,更是竭力不说死,即使万不得已说到死也会用“去世”、“老了”、“不在了”等词语来替代。只有毛主席一向不忌讳谈论死,他老人最为著名的论断是:“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

在我看来,谈不谈死,怕不怕死,死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每人都在天堂门口徘徊着。纵然你位高权重,纵然你富甲天下,纵然你学富五车,纵然无敌天下,最终还是要到天堂报到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兵败乌江,拔剑自刎,固然可悲。他的老朋友、老对手刘邦也不过多活了十几年,多享受了一点儿荣华富贵,附带还因为废立太子的事情跟吕太后生了几场气,因为防范韩信等人叛乱而少睡了许多夜好觉,最后他躺到病榻上才悟出了人生终有一死的道理,以至于拒绝医治,一命归天。在天堂门口,除了像刘邦这样达观的皇帝外,也有很多非常怕死的,有的信佛,有的炼丹,有的吸露,还有的派

出团队去东海里寻仙,结果都是徒劳无功,最终都乖乖地躺进陵墓安息去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离天堂只有一步之遥。据我父亲说,在我一岁多的时候,一天正在屋檐下爬着玩耍,生产队修路放炮飞来一块石头,打在屋檐上落了下来,紧挨着我的头皮落地,差一点儿要了我的小命儿。听了这事,我常想,我这条小命儿是捡回来的,无论宠辱富贫,我都得好好珍惜,好好活着。如果说这事儿发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站在,幸福的门口,作文 站在幸福的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