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关于“义”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第一篇:《关于企业的利和义》

关于企业的利和义

来源:价值中国 作者:寇北辰

企业是盈利性组织,经营企业自然是为了获得利益,没有利益,员工工作就会缺乏积极性,企业不能发展,社会物质不能丰富,国家也不能富强。

因此,企业以营利为目的是毋庸置疑的。然而经营企业时,企业管理者必须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对于利益必须取之有道,不义之利不可取,管理者必须树立正确的利义观。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电子界的精英,最初就职于一家不知名的电子公司,虽然是公司中的工程师,但是斯特却时时刻刻以一种主人翁的心态和正确的利义观念来约束自己对待每项事务。他知道自己的公司受到了比利孚电子公司所施加的压力,公司处境变得越来越难,为此他也常常愁眉不展。

有一次,特斯突然收到比利孚电子公司技术部经理的进餐邀请后,怀着不安的情绪答应了赴约。在饭桌上一番寒暄后,这位经理提出要和斯特做一个交易,即用斯特公司里新研发产品的数据资料来换取丰厚的回报。

斯特的性格一向温和,但是这个提议却让他火冒三丈:“或许你已经知道我们公司现在面临着危险的处境,但是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情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即使你给出的条件再丰厚,也不行!你当真是找错了人!想让我背叛我的公司,你们这种想法本身就是阴暗的!” 这位经理平静而耐心地听完了斯特的训斥,他没有丝毫的生气,而是举起酒杯拍拍斯特的肩膀说:“这事情是我不对,来,我敬你一杯酒!以表示我的歉意。”

不久之后,斯特所在的公司因为经营不善而破产,他为此难过极了,放佛是自己事业付之一炬。然而为了生存,斯特不得不重新开始寻找新工作。

有一天,他忽然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的电话,正是该公司总裁打来的,斯特应邀来到比利孚电子公司中,在办公室中他受到了总裁热情的招待,并接到一份正式聘书,上面赫然写着“技术部经理”的头衔。

这让斯特大吃一惊,他急忙问道:“你为什么对我如此信任?”经过总裁的解释他了解到:最初的技术部经理退休了,而该公司正是用人之际,原技术部经理便将斯特推荐给了总裁,斯特的技术在业界是小有名气的,加上上次与技术经理在用餐时的接触,他们都觉得这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人才,尤其是他身上“不义之利不取,不义之行不为”的正直品质。

管理者要树立正确的利义观,首先要明确义和利的关系。董仲舒认为“天之生人也,使人生义与利。利以养其体,义以养其心。体莫贵于心,故养莫重于义”。

由此可见,利和义对人都是很重要的。没有以利代表的物质基础则人们的生存和健康都不能得到保障;而没有义来养心,控制人欲泛滥,就必然会招致严重的后果,因此完全不必将义和利对立起来。

但是又因为体莫贵于心,所以代表道德的义更应当受到重视。其次要明确利义的取舍,这也正体现着人的道德修养。从道德上人们都十分鄙视见利忘义的小人而推崇见利思义、以义取利的高尚之举。

因此,管理者要做到“不义之利不取,不义之行不为”,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违反道德法律,危害社会和损害消费者利益的不义之利是断然不可取的。

树立正确的利义观不仅要正确认识利义的取舍关系,还要在企业经营以及管理过程中正确对待。

1.对员工有义

管理者应当正确处理己利和他利的关系。企业是集体共同努力在运营,因此经营企业并不是为了谋一己之利,也是在为所有员工谋福利,因此管理者必须对员工有义,与之共利,如此才能维持企业内部的和谐,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

2.以义生利

管理者需要正确处理私利和公利的关系。企业的运营离不开社会,企业发展后,在获得巨大利润的同时,也应当不忘回馈社会。

管理者应当有公利之心,多做义举,对社会的建设和需求贡献自己的力量。如农夫山泉的一分钱工程,百事可乐的母亲水窖,汶川地震时王老吉的巨额捐赠,都是商家的义举,不仅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同时也正因为其回馈社会的义举赢得了消费者的广泛支持和满堂喝彩,增加了对其品牌产品的购买和支持。

3.企业之义于民族之利

管理者要正确处理小利和大利的关系。任何企业都有向国家纳税的义务,按时按数纳税既是维护企业之义,也是保障民族之利,这是每个企业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逃税等违法行为不仅会葬送了企业的前途,也大大的损害了国家的利益。

企业的经营,其实就是义利二字。只有管理者树立了正确的利义观,才能正确处理二者的关系,见利思义,以义生利,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的长远发展和兴旺。

第二篇:《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

3、孔子关于“仁、义、忠、信、恕、勇、智、礼、孝”的学说整理。(李歌、傅丹娜)

孔子“仁”的思想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范畴,也是儒家学说得以确立其主流地位的主要根据。

一、《论语》中“仁”的基本涵义。

(一)孔子对“仁”有诸多阐释,仅在《论语》中就有一百零九处,而“仁”的基本内涵浓缩在他与樊迟的问答中。【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二十二章》】一个人必须对别人存有仁爱之心,才能完成他的社会责任。为父之道就是由爱子之心出发去对待儿子,为子之道就是由爱父之心出发去对待父亲。冯友兰认为,孔子的“仁”以同情心为本,本同情心以推己及人,故曰爱人为仁。

(二)有时候,孔子用“仁”不是仅指一种特定的品德,而是泛指人的所有品德,这便是“仁人”一词的含义。在这一场合下,“仁”的含义是品德完美。

二、《论语》中“仁”的诠释。

(一)真性情的合理流露。

实践“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它是我们真性情的一种合理流露。仁在我也,因此孔子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述而·三十章》

1、 性情为真。

孔子认为,巧言令色矫饰以媚悦于人,非真性情的流露,故“鲜矣仁”;“刚毅木讷”之人,质朴有真性情,所以“近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第三章》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论语·子路·二十七章》

2、“合礼”流露。

孔子认为,人的真性情或有所偏而为过,所以不但要有真性情的流露,还要合理。如何合理?即合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所以仁为人之性情是真的,而又须合礼流露。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论语·里仁·第七章》】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论语·颜渊·第一章》】

(二)能推己及人。

仁的实践包含了为人着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尽己为人谓之忠。仁的含义并不仅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还有另一方面“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两方面加起来,称作“忠恕之道”,孔子认为,这就是把仁付诸实践的途径,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仁之方”。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第二章》】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三十章》】

(三)“大而化之之谓圣”。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

也·三十章》

(子贡说:“如果有人能够做到博施恩惠给百姓,又能周济大众,能怎么样呢?可以说是达到仁了么?”孔子说:“怎么会只是仁呢?一定是圣啊!尧舜对此事或许还感到为难呢!至于仁,自己想要成功,也让别人能够成功;自己想要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能够在近处找到这样的例子,推己及人地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德的方法了。”)

此外,要正确了解孔子“仁”的思想,还要认识到仁是“为己”和“为人”的统一,是“自爱”和“爱人”的统一。《论语》中仁与诸德(义、忠、信、恕、勇、知、礼、孝)之间有着重要的联系。

三、如何做到仁?

仁的实践在于真性情的合理流露和一颗仁爱的心,但要真正做到仁、达到仁的境界却是不易的。孔子明白,仁虽然是“在我”,但是人并不生而好仁,至少不像对声色之好那样。所以要成为仁者,需要一定的修为。【“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论语·卫灵公》】【“克、伐、怨、欲不行焉,可以为仁矣?”子曰:“可以为难矣,,仁则吾不知也。”《论语·宪问》】。

{关于“义”}.

(一)自律 “欲仁而得仁”《论语·尧曰》

(二)他律 即礼求仁,以礼养仁 学礼——约之以礼——自觉地循礼行事

关于“义”的思想阐释

“义”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最基本的观念和范畴之一。

“博爱之谓仁,合而宜之,之谓义”。义者宜也,即一个事物应有的样子。它是一种观念形式的规范,一种绝对的道德律。社会的每个成员必须做某些事情,这些事情本身就是目的,而不是达到其他目的的手段。如果一个人遵循某些道德,是为了不属于道德的其他考虑,即便他所做的客观上符合道德的要求,也仍然是不义。用孔子和后来的儒家常用的一个贬义词来形容,这是图“利”。儒家认为“义”和“利”是截然相反的。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后来的儒家常常强调“义利之辨”,认为这是道德学说中最重要的一点。

一、“义”的内涵和性质。

(一)孔子关于“义”的思想。

“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

跟对其他概念一样,在《论语》中孔子并未对“义”的内涵和性质作出明确的定义和界定,但从他关于义的“义之与比”的论述中可以看出孔子认为义是判断衡量事物的标准,其对“义”的认识主要在重义轻利方面。

(二)孟子对于“义”的阐释。

孟子把“义”概括为人的思想和行为之路,而且是必由之“正路”。如:

仁,人心也;义,人路也。《孟子·告子上》

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弗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孟子·离娄上》 居恶在? 仁是也;路恶在? 义是也。居仁由义,大人之事备矣。《孟子·尽心上》

(三)义的思想的发展。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

行而宜之之谓义。”(韩愈《原道》)

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朱熹《孟子集注》《梁惠王上》注)

这样,“义”就成了“宜”的等义词,而“宜”就是正确、恰当、合理的意思,意义上与孟子所谓必由之“正路”是相通的。

二、小结。

义”和“道”、“德”、“仁”等概念范畴不同,它没有确定的内涵,而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的性质进行判断的标准,是划定的一条界限。所以当代学者匡亚明先生说“义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道德规范,它是指一般的当然准则,亦即道德律令”。

金景芳先生则结合当代的现实说,“遵纪守法就是义”。按我们的说法,它乃是孔子根据自己的思想体系提出的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拿这个标尺衡量人的思想和行为,合于其要求者就是“义”,不合者就是不“义”。

“义”这个概念范畴,在孔子思想体系中之所以非常重要,不只在于它是对人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价值判断的标尺或准绳,尤其在于这个标尺或说准绳实际上浓缩了孔子在政治上、道德上、伦理上的整体上的要求,并且涵盖了其政治道德伦理体系中每一个具体的方方面面,它实际是孔子思想价值观的集中体现。

儒家思想中“忠”的思想

一、“忠”的含义。

许慎《说文解字》“忠,敬也,同心曰忠。

王弼:“忠者,情之尽者也;恕者,反情以同物者也。”

孔颖达:“忠者,内近于心;恕者,外不欺物。”

朱熹:“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

二、《论语》中“忠”的三类出现形式。

(一)交友

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二)事君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

(三)治民

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为政》)

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颜渊》)

三、小结。

儒家中“忠”的思想经常与“恕”的思想一起合称为忠恕之道。尽己为人谓之忠,即“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这是“仁”的积极方面。忠恕之道又称絜矩之道,是对儒家“仁”的哲学的具体践行,其思想精髓为推己及人。

《论语》之“信”及其当代启示

一、“信”的含义。

所谓信,《说文解字》中说:“信,诚也”,又说“诚,信也”,以诚与信互训,这表明“信”的基本含义是诚实可靠。从信的字体构成来看,信从人从言,由“言”和“人”组成,即“人言为信”,其基本内涵是诚实不欺,守言行诺,亦即“言必信,行必果。” (《子路》)

二、关于《论语》中“信”的解读。

在孔子看来,“信”是言行一致、行必求果的伦理常规, 是道德主体对自身和客体的价值判定后的实践规约, 它更是一种普遍实在, 贯穿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离开它, 所谓的德、仁、政、行将无从谈起。

德:第一,“信”是为人处世之基本准则之一。“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逊以出之,信以诚之,君子哉。”(《卫灵公》)在孔子看来,“信”是达至“君子”境界的基本道德标准之一。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之哉?”(《为政》)就是说人若离开信,就不复为人。就像大车没有輗和小车没有軏就套不牢牲口而无法行进一般,这个生动的比喻更是说明,人若无信,就无法做人,就不能立身处世,“信”是人之为人的基本品格,是为人的道德起点。所以,孔子把“信”列为教育学生的主要内容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述而》)说明文化技能、生活实践、忠诚待人、信实办事对学生的发展是最为关键的。而当学生子张问行时,孔子更把“言忠信”( 《卫灵公》)放在首要位置。在人际关系上,孔子主张与朋友交往办事要守信用。在《论语·学而》中,其弟子曾参就认为“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应是个人每天检测反省自身的必修课之一,因为人只有讲诚明信才会取得朋友和别人的信赖,行事才会通达,孔子更把“朋友信之”(《公冶长》)即取得朋友的信任与支持作为自己的为政志向和人生理想之一。

政:第二,“信”是治国为政之要道之一。孔子看到了道德与政治的密切关联,强调道德在治理国政中的显要作用,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思想原则,同时认为“信”是为政的重要手段之一,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在君民关系中,“信”是相互的。首先,统治者必须要诚实守信,以取得民众的信任。当权者必须做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尧曰》)。否则的话,老百姓不信任不支持,国家就难以生存和发展。《论语·颜渊》中有这样一段话:“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就是说,在足够的军备、足够的食品、民众的信任三者之中,民众的信任对政权的存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民众对政权是不信任的态度,这个政权就难以存在长久。其次,民众也要讲求诚信,并取得当权者的信任。“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子张》)。只有取得当权者的信任,建议才能被听取。但是,民众的诚信是以当权者的诚信为前提的。如果统治者不能做到诚实守信, 就不能取信于民:“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子路》)里谈到了一个政府合法性认同的问题,当权者要取得民众的合法性认同,取信于民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仁:第三,“信”是“仁”的形式表征,是个人修身原则的表现之一。在孔子的整个道德体系中,“仁”是中心范畴和灵魂所在,是德之根本,但它的外显要借助于现实社会生活中“信”的表现程度和状态。因此“信”与“仁”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孔子的“信”真正把“信”作为一个独立的道德范畴,与其“仁”的理论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见于《阳货》的记载,摘录如下: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由此可见,“信”和恭、宽、敏、惠一样,皆为“仁”的表现和展示。孔子还进一步指出:“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学而》)这就更清晰地表现出孔子把“守信”与“尊老”、“和善”等一样都归于“仁”的思想。这些都足以说明“信”是个人思想道德素质高低的重要评判标准和表现形式,一个人失信就会“失仁”,从而就会失去在社会中立身的基石。对于“信”与“仁”的这种表里、形质关系,成中英先生也给予过精彩的论释:“信具有内发性与推展性,是基于仁与诚而来的个人和社会的凝聚力,可视为仁的推展、仁的凝聚。信也可说有提升性,因人之立足于社会就在其信之有无,可信度之大小。故孔子有言:‘民无信不立。’在整体性和连续性上,信不能没有仁和义的引导,故信之为信就是仁和义在人的实际行为中的表现和效应了。”

行:第四, ; 信” 是知与行的有机统一。践行是道德自身的目标指向, 是其内含的本质要求。; 信” 德作为一种道德规范, 其基础是; 知” , 即明确什么是; 信” 德, 哪种行为符合; 信” 德,也就是说要具有认识能力和评价能力, 在此基础上, 还必须转化为具体的道德行为。当孔子看见弟子宰予白天睡觉, 发现他言过其实, 于是得出了一条重要的识人经验;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 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孔子认为一个人言不虚妄、说到做到才是真正有德性的人。宋代大儒朱熹也说; 知行常相须, 如目无足不行, 足无目不见。论先后, 知为先论轻重, 行为重。” 可见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的归属和终极目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