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考场作文》

考场作文

全命题作文,

半命题作文,

自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全命题作文技法

一、 认真审题,明确题意。

命题作文是最传统的作文试题类型,要写好全命题作文,审题是关键。

1、审清写作内容,确定写作对象和范围,

例如:“一个刻苦学习的人”,题目中共有“一个”,表示数量,“刻苦”(吃苦、不怕难、肯钻研)、“学习的”(要写的内容范围)。“人”(要写的人物)这样四个词。其中“刻苦”是关键词,说明学习的特点和程度。这个题目要求我们写的是“刻苦学习的”“一个人”,也就是:“谁是怎样刻苦学习的”。

2、审清写作体裁

例如:“一个刻苦学习的人”—写人的记叙文

“我心中的榜样”—值得人们学习的人,判断是写人记叙文

“第一次学会做饭”—做饭是一件家务事,应是些学做饭的事,因此是写事的记叙文

二、 列出写作提纲,确定写作的顺序与方法。

考场作文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节课,打草稿的时间十分有限,甚至没有时间打草稿,所以,我们在下笔之前,可以先给作文列一个简短的提纲,拟好写作顺序,确定详写哥略写的部分。

比如:我最后悔的一件事(记事,记叙文)

记叙方法:倒叙

1.回想起小时候打碎邻居家玻璃窗逃跑的那件事,我的心里就十分后悔。(倒叙)

2.和小伙伴在楼下踢球,玩的很开心。(事情的起因)

3.踢球时不小心弄坏了邻居家的玻璃窗后逃跑了。(事情的经过)此处是重点段,分两小段:

a. 我不小心把球踢到邻居家的玻璃上,玻璃碎了。

b. 我很害怕,逃跑了,还对妈妈撒了谎。

3.结果邻居自己换上了新玻璃。这件事让我后悔不已,我决定要向邻居道歉。

我来练一练

1.下面哪些题目是以写人为主,哪些是以写事为主?

可爱的班主任 第一次走夜路 我的妈妈 一位值得尊敬的老人 今天,我很开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题目 :好玩的一课,从“好玩”的角度审题:可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以“这就是我的妈妈”和“母爱”为题,想想下列材料各适用于哪个题目。 a. 早晨醒来,妈妈上班去了。晚上,大家吃完饭后妈妈才回来。

b.晚上我做作业,妈妈在一旁打着毛衣,不时深过头来看看我的作业完成的怎样。 c.“只要你好好学习,妈妈就算再辛苦,也要供你上大学。”

d.妈妈做什么事都是风风火火,她自己做生意,进货、运货、送货全是一个人。 如果写“这就是我的妈妈”可以____________;如果写“母爱”,可以选_______________.

4.读文题“一件小事启发了我”,抓住题目的关键词,分析作文的重点。

题目的关键词是__________,写时要围绕________这个动词展开。

这个题目要求写________件事,而不能写两件事或更多,而且这件事不能是一般的事,而是能够对“我”有所________。

1.认真审题,说说“我家的喜事”这个题目要求的写作对象、写作主题和写作重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2.给“我最敬佩的人”列一个写作提纲

3.顺序和方法:先概括后具体的方法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段分三小段: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半命题作文技法

一. 写好半命题作文的第一步:补题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题目补充完整,把半命题作文变成全命题作文,而且,{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因为我们补题的时候是按照适合自己下笔的角度去补的,写起来可能比全命题作文还简单。

1.选好角度,确定好写作范围和中心

例如:“_______的苦和乐”

从学校生活的角度,可选上课、竞赛、体育活动等:从家庭角度,可选取公公、婆婆、父亲、母亲、哥哥、姐姐……

2.研究原题,全面捕获题中信息

半命题作文的题目中,一般都有提示性的导语,对这些导语要认真理解,反复推敲。

例如:“我不再__________”

请根据你想写的内容,选用恰当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骄傲、任性、天真、痛苦……

此题重在写自己的变化——我不再怎样。空白处可选填骄傲、任性、天真、痛苦,也可以另用相仿的词语,如自卑、孤独、沉默、贪玩等,要写出自己的“不再”的前因后果。

二.确定文章的内容和写作重点,写出真情实感

半命题作文的好处是可以填充自己理解的、熟悉的词语,可以选择自己生活中经历过的事情来写,如“_______的爱”,有同学补题为“铃声里的爱”、“唠叨的爱”,从一些我们厌烦的东西中感受到亲人对自己的爱,让读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可见,文章要写得有感情,打动人、感染人、就要从自己的经历、感受去写那些最常见、最贴近生活的事情。

我来练一练

1.把题目补充完整

_________的星期天 _________的星期天

2.把题目补充完整,使之具有时代气息

难忘的_________ 其乐无穷的_________

3.读清题目及提示,然后选择:

题目:那是一次_________的尝试

提示:“ 尝试”也就是试一试,这是非常有意思的实践活动。它可能成功,也可能失败。然而,不管怎样,它都会使你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请选取你生活中曾经历的一次尝试,写一篇记叙文。

从提供的文题记提示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在后面的对勾

a. 空白处可填入成功、失败、有意义、有益、勇敢、值得骄傲等词语

b. 这是一篇记事的记叙文,要围绕这样几个要点写:尝试了什么,这次尝试的

结果如何,自己有什么收获。{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c. 可以用第一人称或第三人称来写。

d. 这是一篇想象作文,可以根据自己想象的尝试活动来写。

4.题目:记一次_________活动

提示:在几年的小学生活中,学习肯定组织你们参加过许多活动,如参观访问、出游、文体活动等,请你把感受最深的一次活动用一段话记叙下

自命题作文技法

一、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一个好的标题能开拓作者的写作思路,显示文章的文采,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比如同样写热爱家乡的作文,“童话世界-七星岩”就比“我爱七星岩”要形象得多。

二、确定中心,围绕自己最熟悉的、最有新意的内容选材

1、先选亲历的,后选听到的,

亲身经历的印象深,感受深,稍一回忆就历历在目,容易写具体,写生动,也更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2先选时间近的,后选远的

越是眼前的事情印象越深,精彩的细节也容易再出,写起来当然也就得心应手 3先选新鲜的,后选陈旧的。

4先选典型的,后选一般的.

一、 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分好次序;哪些详写,哪些略写,分个主次。 例如:写一次比赛

赛前、赛后的主要内容(略)

比赛过程中最精彩,最激动人心的场面(详)

参赛队员的表情、动作(详)

拉拉队、围观的观众(略)

我来练一练

1.根据“命题”的不同方法连线。

《江姐》 地点型

《夏夜荷花》 抒情型

《拔河比赛》 理念型

《游香山》 人物型

《弄潮儿》 事件型

《再见了,亲人》 时节型

2.题目是“我的家乡”的作文,文章中心可以确立为( )

a. 我爱我的家乡

b. 家乡景色美

c. 我就要离开家乡了

d. 家乡的人热情

1.考考你选材的能力

a. 这星期,你最高兴的事是什么?最不开心的是什么?最新奇的是什么?请你{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在五分钟内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选择一位你喜爱的老师,在五分钟内选择三件事,突出你喜爱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小强去学校阅览室借了伊索寓言这本书,拿回家后发现……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展开合理想象,加以补充(最少两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围绕“今天真快乐(游海洋馆)”这个题目选择了几个材料,请你帮他安排一下哪个材料要详写,哪个要略写? ( )

a.海洋馆很大,很漂亮。 ( )

b.海豚表演。 ( ){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c.潜水员与鲨鱼。 ( )

d.参观水族馆。 ( )

5.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或亲身经历一些感人的事情,这些事情会令我们十分感动。想一想,你有没有这样的时候,想好以后,把事情经过写清楚,写具体。题目自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二:《作文 读《学》

读《学·勤奋好学》有感

大庆第四十二中学

初一六班

徐桐

今天读完了学校发给我们的书——《学·勤奋好学》。我深深的被书中动人的故事所感动,跟这些勤奋的人相比,我觉得自己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所学到的知识,真是不值得一提。当下,生活条件极大丰富,学习条件无比优越,可读可用书籍汗牛充栋,可勤奋好学的人有多少呢?{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苏秦引锥刺股,孙敬悬梁苦读,为的是不让惰性干扰自己的学习。最终,他们的付出,创下了伟业。苏秦因博识和能力超群,被六国君王重用,佩带六国剑印。孙敬后来在江南以北颇有名气。回看自身,不可能悬梁刺股,自然学习之勤不如苏秦、孙敬。

在学习、生活条件上,如今的社会不知超越古人所处的环境多少倍,可我们不懂得珍惜。想当初,匡衡凿壁借光,侯瑾燃薪夜读,承宫隔篱偷学……这些人家境、学习条件、物质生活,包括最基本的学习用具,都不如我们好,可学习效果却有天壤之别。他们读书过目不忘、出口成章,作文写书,样样精通。为什么我们就差那么多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学习不勤奋、不刻苦。缺乏悬梁刺股的学习精神。

不过,现在虚心好学,立志勤学还不晚。苏洵二十七岁才立志刻苦攻读,最终她的文章被奉为典范,人们争相抄诵。王守仁天生笨拙,

智力一般,六岁才治好了哑病,可他却毫不气馁,凭借笨鸟先飞和刻苦勤奋的学习精神,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也就是说学习不在于早晚,而在于勤奋刻苦。所以,任何人只要能深知这个道理,现在就奋发图强,将来就一定能有所收获。

看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许多关于学习的道理,学习应该从小做起,立志好学,不虚度年华。应该有勤奋刻苦,立志勤学的精神。哪怕生活条件差,身体不好,那又怎样,困难是阻挡不住学习的脚步的。我发誓,定要效仿古人,刻苦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

篇三:《勤奋学习》{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

“虽然我们没有改变过去的能力,但是我们每个人都有改变未来的机会。” ——小奥利弗

时间是世界上最其妙的一样东西,他极快又极慢,在极其富有耐心的同时又不间断地赶着我们前进,每个人都与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每个人都多多少少从他那里获得过什么,也失去过什么。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人活一辈子,不过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我们都拥有相同的起点——从父亲母亲那里获取生命,终点也离奇的相似,正如范伟所说:“这个小盒才我们永久的家。”

那么,既然我们的起点和终点都离奇的相似,那么,人活一辈子,不就是活一个中间的过程吗?

这个过程指的是:人总要疯狂一次:为青春、为人生、为家人、为理想,在这个疯狂的过程当中,我们努力进取,我们不懈拼搏,我们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创造数不尽的社会财富,我们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浇灌自己脚下这片热土。当我们老去,我们回首曾经的青葱岁月,我们会由衷感叹:青春真好,我们更会怀念那段积极进取的时光,并为之兴奋,是的,天地浩大,“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只有我们曾经创造过的,奉献过的,仍然存在。这不仅仅是我们存在的意义与价值,更是我们存在的证据,我们的后人不必从荒草枯冢中努力辨认我们的陵墓,不必连我们的名字都叫不出来,

这,就是人生的意义。

既然人生的意义如此之广泛,那么就决定了,我们每个人要实现人生的价值都是由一件一件小事开始的,初中三年已经过去了,迎接我们的,是九百多天后的高考,在迎面而来的高中生活中,每一件小事,至关重要,而今天,离我们最近的一件小事就是:周末自习。

周末早自习时间至关重要,别小看一点一滴的时间,因为有时候,成败就在于一点一滴的时间。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应是我们每个人所努力达到的境界。

篇四:《勤奋学习20150112》

同学们:

上午好,上星期我们举行了学科竞赛,有的同学平时努力,得到成绩也很理想,有些同学则需要反思自己的学习行为,或者学习方法是不是正确。学科竞赛是一次小结,但不是终点,它是一个新的起点,是新征途的开端。新的起点,新的征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更多的热情。

现在,我们每个家庭,生活条件都优越了,无需再为温饱而到处奔波,无需再为生存而频生烦恼。在这样的生活条件下,一部分学生养尊处优,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忘记了艰苦朴素,忘记了勤奋求学,忘记了自立自强,甚至家长、老师的要求稍稍严格一点儿便叫苦怕累,于是倦于思考,懒于学习,甚至荒废自己的学业。这情景实在令人痛心!

同学们,小学阶段是人生求学的基础阶段,科学知识的把握,良好素质的养成,不仅关乎个人的前途命运,也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希望紧紧相联。设想一下,再过二三十年,当我们的父辈老去,我们将承担起一个民族前进的重任,如果只靠那些不学无术、好吃懒做、庸庸碌碌之辈,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该往何处去?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对于我们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冰心曾说过“成功的花,人们只惊慕她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她的芽儿,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遍了牺牲的血雨。”命运从不垂青无准备的头脑。现在的每一分懈怠,你以后将会用成倍的付出来偿还。少一点庸懒,多一点刻苦;少一点彷徨;多一点执着;少一点浮躁,多一点严谨,你未来的人生道路也将会更精彩。孟子说过:“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求学的道路从来都没有坦途,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成长的道路上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唯有积极思考、刻苦勤奋才能留下坚实的成长足迹。

同学们2015年才刚刚起个头,让我们勤奋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上好每一节课,学好每一点知识,在学习中培养自己,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能成为一个对社会真正有用的人。

篇五:《作文训练》

作文训练教参:叙述结合描写

教学目的

一 初步了解叙述和描写的关系。

二 初步掌握描写的基本要求。

教学设想

一 为了使学生在具体写作中恰当地运用描写这一表达方式。可先引导学生读知识短文“叙述结合描写”,弄清描写与叙述的关系,再以范文引路,指导学生构思、作文。

二 教学重点:运用叙述结合描写的方法写人记事。

三 安排两教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 引导学生读知识短文:“叙述结合描写”,从中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1.什么叫做描写?

2.描写可分哪几类?

3.叙述结合描写要注意些什么?

讨论后小结:

1.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事件、景物存在与变化的具体状态作精细的描绘、摹写,使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2.描写可分两类:一是人物描写,包括肖像、语言、行动、心理活动;一是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3.在记叙中描写,要服从中心意思的需要,做到恰如其分;不论描写人物还是景物,都要抓住特点,突出重点,给人们鲜明的印象。

4.描写必须以叙述为依托。

5.叙述和描写都必须以观察为基础。特别是描写,观察更要细致,不仅要把事物的一般性状搞清楚,还要会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进行动态描写,或采用静态描写。

6.描写要掌握分寸,恰当地运用比照物和比喻词,切忌形容词泛滥。

二 回顾本单元的四篇课文的写作方法

讨论后小结:

《荔枝蜜》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通过叙述、描写、抒情,揭示文章深刻的主题。《小麻雀》生动细致地描写了小麻雀的外形、动作和神情,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倾注着强烈的爱憎感情,读来楚楚动人。《海滨仲夏夜》抓住了夕阳落山不久──月到中天这段时间的光线和色彩的变化,描绘了夏夜海滨特有的景色和劳动者闲适、欢愉的休憩场面,由生动的描写,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赞美之情。《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桃源的美景和桃源人们安居乐业的情景,曲折回环,悬念叠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

三 作文练习

参考题目:

1.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

2.班里的一场小风波

从以上参考题目中,选定一题习作。

要求:

1.可根据亲身经历,记叙一件事情,把它的曲折变化写出来。

2.注意在叙述中结合描写。

四 提供几篇叙述结合描写的范文和学生习作,启发学生进行描写。

[范文1]《波折》(初一第二册教材课文)(略)

[范文2]《家庭风波》浙江云和二中肖迎春

家庭风波

今年暑假,我去丽水舅舅家度假,心想:紧张的高考结束了,表哥这回该玩个痛快了吧!平时,表哥很珍惜时间,学习刻苦,听说他这次高考也考得不错;望子成龙的舅舅、舅妈这回该满意了吧!我暗暗为自己这次丽水之行的适时而自喜。

表哥破天荒地在车站接我,我一阵高兴。寒暄之后,他拎起了我的行李。路上,表哥突然问我:“如果你考大学,报什么学校?”我不假思索地说:“报警校,当一名女侦探!你不是刚考完吗,报考什么学校?”“我想报师范大学,可我爸妈不同意。”表哥怅然地说。“为什么?”疑惑顿时涌上了我的心头,回答我的却是沉默。

表哥从小就想当老师,记得童年时,他常召集我们几个小伙伴“上课”。鼻梁上架着舅舅的近视眼镜,握着树枝,用几个粉笔头在柜子上写字,那一本正经的模样,俨然是一位小老师。

正想着,不觉已到舅舅家门口。

对于我的到来,舅舅全家自然高兴了一阵子。然而,我总觉得舅舅、舅妈并不像我想象中那么高兴。

晚饭时,舅舅对我说:“明天让小宁陪你去公园玩。”舅妈朝着表哥说:“表妹来了,别那么不高兴,我们还不是为了你好?刚考试完,明天去玩玩吧!”

“当老师有什么不好?我们还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表哥耿耿于怀,委屈地辩解道。

“当老师不是不好,工作辛苦,待遇又低,你如果报考工学院,以后大显身手的机会可多了,何必去吃粉笔灰呢?”舅舅摊开双手,一副无可奈何的神情。

“人各有志,报师大这是我的意愿!”表哥憋气已久,很快便忿然。接着,便“啪”的一声摔开了碗筷,赌气地冲进了房间,关上了门。舅舅恼怒地追着上前,冲着里间说:“以前宠坏了你,什么都依你,现在这样的大事不能由你胡来!”还重重地捶了一下房门。

第二天,我们还是去了公园。我看表哥那愁眉苦脸的样子,就为他出主意。“哎,你不会去李老师那儿搬救兵吗?他是你的班主任,一定会说服舅舅、舅妈,同意你的选择。”我正为自己的计策得意,不料他却说:“班主任也让我考虑考虑,也不赞成我报考师大,他说他自己有体会,认为当老师有碍于我的前程。”此时,我像坠入了五里雾中,眼前一片迷蒙。

唉,大人们可真复杂!

一场风波算是平息了,但我的思索并未终止:教师,这崇高的职业,为什么“名”和“实”相距得这么远呢? 简析:

本文作者叙述了因高考志愿引起的波折的始末,着意刻画了“表哥、舅舅、舅母”的形象。笔触细腻,人物形象鲜明。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使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例如中间的插叙部分对表哥小时学做老师一段的描写,廖廖数语,可谓妙哉。更精彩的是文章主体部分对“表哥”和父母间“舌战”的一组对话描写,形象、生动、细腻地刻画了性格特征。

通过描写,使文章内容一波三折,人物呼之欲出,点睛传神,读来很有兴味。

作文训练教参: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教学目的

一 通过习作指导和训练,要学生明确在记叙文写作中确定文章中心的过程是“材料──中心──材料”。

二 在习作中学习运用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的一般写作方法。

三 使学生懂得习作前认真审题、构思的重要性,并强调“先列提纲后动笔”。

教学设想

一 写作记叙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是教学的重点。

二 采用巩固课文有关内容和学习写作知识相结合;讲授有关写作知识和列举实例相结合;教师讲解和学生习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三 安排两教时。

作文训练步骤

一 引导学生阅读《围绕中心选择材料》一文,思考下列问题。

1.什么叫文章的中心意思?

2.怎样确定文章的中心意思?

3.怎样选择材料?

4.中心和材料是怎样的关系?

可引导学生复习本单元所学的几篇课文是怎样围绕中心选材的。(学生回答后老师小结)

作文要有一个与题目相符的中心,这是作文的灵魂。确定中心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比如写“一个勤奋学习的人”,很显然,根据题目的意思要表现这个人“勤奋学习”的精神,而不是别的什么。中心确定后,就要根据表达中心意思的需要来选择相关的材料。选材时,一要注意严格取舍,凡是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无论有多生动)一律不要;二要注意分清主次,最能表达中心意思的内容详细写,其余的则略写;三要安排好所选材料的先后顺序。材料与中心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上述内容实际上就是我们常说的审题立意的过程。我们有不少同学不习惯于列提纲,怕麻烦,结果写出来的作文或者是没有明确的中心而东扯西拉;或者是没有具体的材料泛泛而谈;或者是滥选材料轻重不分。(可分别列举学生的习作为例)

参考示例之一:

有位同学在写《野炊》这篇作文时,开头用了大段文字描述一路上的情景,包括天气情况,一路上见到的花草树木以及同学们的心情和自己的感受,好不容易才来到了“野炊”的目的地。同学们砌灶的砌灶,拾柴的拾柴,淘米的淘米,浇菜的烧菜。大家欢聚一堂,吃了一顿别具风味的野餐。太阳快要落山了,同学们都高兴地回来了。这篇文章从头到尾成了一本“流水帐”。去“野炊”的路上的情景只需一笔带过,而文章却花了大量的笔墨,似乎此行是观景赏花的。中心内容“野炊”却写得平淡而笼统。在“野炊”时,那有趣而有意义的人和事只字未提。根本就没有表现中心的具体材料,就更谈不上突出中心了。

二 引导学生阅读习作《手》(见课本),指出这篇文章在中心意思与材料方面的毛病。

三 要求学生列出“参考题目”的提纲。

参考示例之二

题目:《×××二三事》

分析:“×××”指某人,通过二三件事表现某人的一种品质或精神。“二三事”表明不止一件事。要注意的是:“二三事”之间必须有密切的联系,写的时候又不能平均用力,最好只详写最重要的一件,其余的适当略写就可以了。

提纲:

中心:通过×××的二三事,表现其助人为乐的精神。

1.总写×××的情况。(略写)

2.事例①扶盲人过马路。

②送生病的同学去医院。

③积极为灾区人民捐款。

(以上事例详写一件,略写一到两件)

3.×××所做的事得到了周围人的赞扬。(略写)

四 作文练习。

从“参考题目”中任选一题。先列好提纲后再动笔。

引导学生读例文《钟表小记》。

参考示例之三:

杨军轶事

钟建华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围绕勤奋学习写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