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太空一日ppt

写作指导 zuowen 2浏览

【 – 写作指导】

【篇一】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 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    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    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     的国家

↓      ↓

立体感     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六)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 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 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 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 ,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 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太快,交通图每年都要更新,有时一年要更新2次。从1997年到去年年底,河北交通图一共出了7版。”

  对照新旧两张地图,我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步伐跃然纸上:从1996年底的“一横一竖”,到2001年底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石家庄、天津为枢纽,辐射10个中心城市和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4个港口以及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地的“两纵两横”开字型布局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13条(段)。

  省交通厅有关负责同志说,为打破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我省近几年加大了公路建设投资,1997年到2000年几乎每年投资都近130亿元,从1996年到2001年底我省已完成公路投资639亿元,新增高速公路1332公里。1999年全省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2001年,通车里程达1563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交通,正在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省会到全省任意一个省辖市的车程均在6小时以内,目前我省路网平均车速已由1996年的30.2公里/小时提高到53.8公里/小时,“走高速”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

  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带动了公路客运、货运的大发展和水平的提高。“高速直达”的出现,尤其激活了客运市场的一潭死水,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

  这种伴随高速公路而生的新型陆路运输方式,以其及时、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迫使“铁老大”放下了架子,民航降低了门槛。

  截至今年3月我省高级客运班车已达1169辆,客座32520个,配备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施的“豪华大巴”,让人们体验的是先进的客运工具,“航空式服务”的出现,让乘客越来越深地感觉到当“上帝”的味道。 (本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转折) (总分) (并列) (并列)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 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研讨与练习释疑]

解题规律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知识应用自测] 答题向导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失”“躬”“声”这几个字形有误的词都是音近词的错误。虽然音近,但意义有较大的区别,尤其是一些固定的短语(包括成语)里面的词,是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不可随意更改。

2、这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的辨析,最关键的是弄明白其意义,然后把它放入上下文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这几个词都是从课文中抽出来的,又换上了相近的词,看同学们能否理解。当然,近义词的区别,有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了,需要我们通过运用,通过读优秀作品来揣摩其区别。经常这样做,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3、本题考查了引号、分号、书名句、逗号的用法。两个并列的分句,如果分句内部无逗号,分句之间,用逗号即可,如果中间有逗号,则必须用分号隔开。“863计划”是一项计划,不是书籍、报刊名,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4、本题考查的是歧义句。所谓歧义句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让人听不出是说哪一个。这需要仔细揣摩。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面临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籍。当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到她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的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④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的梵高毫不相干。

⑤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5、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2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3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这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这是用了___表现手法。

(2)在文中的作用是(不超过2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

7、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3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答: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3段说“这种画一旦 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病态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B 第5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C 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 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D 古往今来的画家,不可胜计,然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类。

E 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 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阅读中抓重要的语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重要语句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有的是直接关系,如中心语句;有的警句本身就是中心,或是中心的部全思想内容。有的是间接关系,如文眼可以窥视中心;有的精彩语句可以反映中心,甚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过渡句常常可以提示中心。 2、根据语序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的语气与语调,根据修辞手法的运用,根据句子的各成分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等,正确理解关键语句。 3 不同文体的文章重要语句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中交代要素的语句,以及叙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议论、抒情的语句是重要语句;议论中提出观点的语句,论述精辟的语句,以及得出结论的语句,反映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语句等是重要语句。文学作品中那些最能反映生活、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是重要性语句。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基础。

应用自测解析

1、A(B项“转瞬即失”的“失”应为“逝”,C项“洗耳躬听”的“躬”应为“恭”,D项“谈笑风声”的“声”应为“生”。)

2.C(“托举”把火箭推动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则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惊”则是使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法令、政策等)的意思,但它比“实行”更正规一些,它后面往往跟的就是“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3、A(B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发射探空火箭”后,“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后应为分号。)

4、B(A项有歧义“政府颁布法令,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还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的任何做法,加以禁止”。C项也有歧义,是“独联体国家“‘瞧不起’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还是“独联体国家收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D项歧义在于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报案人’”还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围观者’”。)

5、【答案】梵高的艺术无人欣赏,穷困潦倒的他也只好用自杀反抗这不公平的社会【解析】既要答出“他的艺术无人欣赏”,又要答出“自杀”才能得满分。

6、【答案】①反衬②突出他清白无瑕的生活的朴实淡泊的画风(答衬托也对)【解析】既要答出“衬托手法”,又要具体谈作用,切不可笼统去谈。

7、【答案】①取材于平凡事物②感悟真挚自然,决无矫饰③充满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④手法神奇,色彩高妙,构图超绝 【解析】可用分层次的方法,然后归纳。

8、【答案】BD 【解析】B项应为“梵高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安慰,因为人民崇拜他;D项梵高应属第三类。

【篇二】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海边观潮头——从高考改革谈如何加强作文训练

肖保全

从1999年开始,教育部在广东省进行高考“3+X”试点工作,在全国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到了1999年年底,北京、上海等省市又宣布2000年普通高校增加春季招生考试。教育部“3+X”试点工作和部分省市“两考两招”工作无疑是高考制度的重大改革,广大考生及其家长对此非常关注,同时也产生了不少的疑虑:高考到底会向什么方面发展,考生应该如何适应改革后的高考制度?

1998年,上海《萌芽》杂志联合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七所大学,举办了“新概念作文竞赛”,通过初赛和复赛,一批出类拔萃的青少年学生脱颖而出,一批在竞赛中成绩突出的学生被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等名牌高校录取。《中国青年报》在1999年8月还专门发了《一知识面要宽,相关专业的知识要掌握,不能剑走偏锋,偏科发展,在全面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形成较强的综合能力。事实上,在“3+X”以前的高考录取实行标准分数就是国家教委要求考生均衡发展的一个手段,只不过未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罢了。

“3+X”试点方案实行一年,北京、上海等省市又变原来的“一考一招”为“两考两招”,打破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每年在秋季7月7、8、9日全国统一考试外,北京、安徽在1月19日、20日、21日,上海在1月24、25日部分高校试行春季招考,学生将有多种选择机会,可以有多种发展方向,这也为中学办出特色和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对于高校也有利于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高校“学分制”的真正、全面实施。

无论“3+X”试点方案,还是“两招两考”,都在强调考生要全面发展,注重能力培养,这无疑是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广大考生努力的一个方向。那么,作文作为高考语文科目中的一部分,理所当然地要从应付考试,猜题、押题中解脱出来,注意写作能力的提高,注意应变能力的培养。

(二)高考作文特点的变化。

1998年,我在准备《备战高考作文》的讲座中,把1977年恢复高考到1997年的21年的高考作文题目集中在一起,进行分析归纳,从中可以明显看出历届高考作文的命题规律和特点:⑴贴近社会。作文题目离不开主流,离不开政治,离不开社会,大多与当前或一个时期以来的焦点、热点问题有关,并且一些年份的题目,在新闻媒体中已经做过广泛的报道、评论;⑵贴近学生。作文题目充分照顾全局,让广大考生在同一个起跑线上竞赛,每一个考生拿到题目,都觉得题目明白,主题清楚,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可较客观地反映他们的观察、记叙、描写、抒情能力,绝少闷题、晕题,让人不知所云的现象。1985年的高考作文题目的主题是关于环保问题,即有专家提出了异议:在偏僻的山区、不发达地区,环保问题尚不十分突出,乡村的孩子与城市的学生在认知和观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样,大家的起跑线、竞争条件就不太一样,对这一年的作文题目的公正、公平性提出了质疑;⑶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可以综合考查学生在阅读、分析、思维、判断及写作等方面的能力,能较好地避免猜题、押题现象的出现。它有利于学生审题,也有利于考出学生的认识能力、思辩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不至于见到题目一筹莫展。若不限定题目、范围,会给批阅作文带来难度。材料作文增加了考生作文的可比性,给阅卷教师在阅卷过程中提供可参考的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判卷。

这些规律和特点,无疑给考生提供了一个公开、公平竞争的条件,同时也引导广大考生要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注意人格修养,懂得观察生活,懂得如何做人。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模式的相对固定,在教学中也随之出现了教条和僵化。教师总是喜欢学生“要写有意义的事情”,“说崇高的话”,时间长了,学生写出的只能是新的“八股文”,不能写自己的真实体验,抒个人的真实情感,有时只能说假话或者套话。生活中,我们写《我的母亲》,无一例外都是写自己的母亲多么慈祥,多么勤劳,我们多么爱我们的母亲,连用的形容词都大致相近,我们已在无形的熏陶中学会了排除个人的经验而服从公共套路。

走公共套路,在考试中很难取得理想的分数。过去,我在作文教学中,一直要求学生在考试作文中要创新,要在“规范”的范围内、前提下,独树一帜,别出心裁,让阅卷老师感觉耳目一新。但在写作中,许多学生不是不愿意创新,大家也非常愿意跳出平常的圈子,写一

1998年的高考作文为: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现今中学生的心理承受力差异较大,有的像鸡蛋壳那样脆弱,有的却很坚韧。那么你是怎样的呢?从后面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适合你的情况的题目,举出实例,写一

⑴把不选的题目划去。也可两个都划去,另拟一个适合表现你的心理承受能力的题目。

⑵可任意运用叙述、描写、抒情、说明和议论几种表达方式中的一种或几种。

⑶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

⑷不少于600字。

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

本来,只要选准和写好造成困难、压力和脆弱的事件,具体刻画和分析好自己的心理状态和思想转变,写出真情实感,就可以了。实在的,这样的作文并不难。

但根据1998年河南省高考年报介绍,一本30份的卷子中竟有十多人举这样的例子:高考临近,父亲或者母亲或者自己最亲的人突然去世,给自己带来了致命的打击,心理一下子就要崩溃了。当然,我们不能妄然断定这些考生都是编造的,但这么多的情况都集中到一起,也有点太离谱了。而另据报载,有的考区,竟有高达20%(?)的考生“制造”了父母双亡、离异或自己有残疾而又奋斗不息的“事实”。

这些考生由于不能从自己的生活中去“选”取合情、合理的合适事件、情节,去表现自己战胜脆弱、追求坚韧的心路历程,只是一味编造、虚构,写出的文章就不真实、不感人,自然也不会有理想的成绩。而且,这种编造、虚构又会落入千人一面、千

随着人体器官移植越来越多的成功,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了研究。据报载,国外有些科学家在小动物身上移植记忆已获得成功。他们的研究表明:进入大脑的信息经过编码贮存在一种化学物质里,转移这种化学物质,记忆便也随之转移。当然,人的记忆移植要比动物复杂得多,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做到的。假如人的记忆可以移植的话,它将引发你想些什么呢?

请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不是脆弱,就是坚韧。《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弱》,“就已经规定了写作的内容,价值取向。这实际上就是要把考生的思维与写作纳入到一个早已预设好的、符合社会公共意志与规范的,几乎没有个人意志、想象、创造空间的模式之中,而且是强制性的。”(钱理群语)而且在写作要求中明确要求“不可写成诗歌、小说、戏剧等文学体裁”。而1999年的高考作文题目只是就记忆移植的研究现状作一客观的表述,并且对人类记忆移植的未来的预测是“也许永远不会成功,但也有科学家相信,将来是能够成功做到的。”假如人类记忆移植成功后,又会引发你想些什么呢?给考生思维、想像的空间极大,没有定论,没有什么限制,也没有什么暗示,而且写作要求只对诗歌文体作了限制外,其他体裁未作限制。1999年高考语文试卷一启封,许许多多的人都感叹作文题目出得巧、出得妙,而作为成人想的大多是人类记忆移植的种种益处,大同小异,成年人的世界太现实,掀不起思维、思想的风暴。而考生的答案则不同,简直是五花八门,光怪陆离,反映出当代中学生非常开阔、灵活、富于活力的思维、思想世界。他们谈记忆移植的益处、弊端,问题涉及伦理道德、政治观念、爱情生活,从地球到太空,从现在到未来,让我们想都不敢想、想都想不到。尽管在写作要求中未对小说、戏剧等体裁作限制,大量的作文实际上就是非常精彩的科幻小说,但以戏剧的形式来写作的文章范例还未见到,而“顶新杯”全国中小学生作文大赛,已经出现了以戏剧形式表达自己情志的作文《寻找戈多》,表现出中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无限的创造力。事实表明,对中学生的限制越少,他们的创造力、想像力越能得到充分的发挥。所以高考作文题目上的趋势,只能是给中学生的限制越来越少,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大。1999年高考作文题目本身就有点新概念的味道!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复赛有三个题目,但获奖的《苹果的想像和我的作文观》、《成佛的苹果》、《可爱的苹果》、《苹果的心》、《20世纪人类的聪明与愚蠢》、《祝福你,苹果》、《缺口》、《苹果的幽默》……这类应试的急救章,在没有任何限制、暗示的前提下,一些关于所有事物、观点、理念的文章,都不为过、不为错,关键在于你要赋于文章以主题、以意义,并以条理、有序的结构,巧妙的手法,自圆其说,自我完善,自我论证。新概念作文中,《苹果的幽默》、《杯中窥人》,非常典型。

刚刚公布的《高中语文(试验本)》、《高中语文实验课本》目录也印证了这一特点、这一趋势。新的语文教材注意文化熏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为目标,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21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依据,培养学生的语文实用能力。人民教育出版社的负责同志还指出,旧的教材过分强调语文的工具性,内容上还有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痕迹,实际教学中又往往把语文当成了“纯工具”,这实际上与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目标相背而驰。

教育部在1999年年底宣布了2000年9月入学的高中学生不再使用沿用20年的现行语文教材,允许各学校自主选择新教材。2000年年初又宣布,从今年9月1日起,我国初中和小学起始年级的学生使用修订后的语、数、外新教材。

这一系列的举动,实际上将今后教育的发展趋势、要求披露得淋漓尽致。

正因为如此,北京四中语文特级教师顾德希先生将这20多年高考作文规律归纳为:

“从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教育界在高考作文题目方面做了很多探索。第一阶段是探讨‘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实际应用,像1978年作文题目考缩写,1979年考改写,都反映了当时的针对实际工作、生活需要的认识。但考缩写、改写也有问题,答卷基本上千文一面,要区别谁写得更好难度更大,这是始料不及的。”

“第二阶段是为便于考生个性发挥,恢复给材料命题作文。如1980年的《画蛋》有感,1982年的《先天下之忧而忧》,这对应试教育中的猜题、压题、背范文是很有‘打击’效果的。但带来的新问题是考试评分误差大,这个问题到80年代中期尤为突出,同一份作文在全国各考点以可从一类文落到四类文。当时语文教育工作者反复考虑的问题是:1、怎样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让他们写作文有话可说;2、怎样减轻学生负担,不在审题上设置障碍,以利于学科改革;3、如何控制评分误差,以利于公平选拔人才。1988年还专门成立了控制评分误差课题组,我也参加了这个课题组,当时做过各种试验,但都不太成功。”

“第三阶段是90年代后进一步控制评分误差,作文变成一大一小两议论文论点一定要在文章开头,一目了然,便于阅卷,容易得分等等,以至于很多有想法的考生不敢在高考时创造,只能按部就班写一鼓励考生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才华,展示自己独有的能力,并尽可能利用有效的形式来进行考察。但是,高考作文题目与阅卷是一对矛盾,题目要求给考生更大的空间、更大的自由,而阅卷则是空间越大,可比性越小;自由越多,越难把握。那么如何解决这对矛盾呢?高考作文又如何发展呢?

二、关于高考语文试题的争论及趋势推测

自1997年年末肇始,整个中国的舆论界对中学语文教育投以了极大的关注,各种媒体纷纷采取各种形式予以评说、指摘、批判。

随着语文教学讨论的逐步深入,我们似乎逐渐形成一个共识:高考语文标准化考试是产生当前语文教育诸多弊端的症结所在。它捆住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手脚,窒息了语文教学的生机,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展,使语文教学越来越走入死胡同。

于是,人们对语文教学的议论又转到了高考语文标准化试题上。

1999年4月26日《中国青年报》以整版的我们今天高考的弊端与暴露的教育危机,并不在于对知识、能力的训练本身,而是我们走向了“科学主义”的极端。一方面知识、能力的训练陷入了繁琐哲学,另一方面又忽略、排除了作为教育的根本的对人的心灵、智慧的开发,对人的性格的陶冶,人格与个性的教育,独立、自主精神的养成,甚至有可能走向窒息与控制受教育者的心灵的反面……

在语文教学模式的讨论中,有一点是非常清楚的,大学教授与中学教师的观点有着明显的差异。大学教授重在理论、远景,中学教师重在实际,重在操作。大学教授为了人的发展、提高,中学教师则为了学生的出路、升学,出路、升学是发展的前提。

在对语文教学、高考语文试题的争论、评说的同时,一些教师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改革与探索。一些教师把语文教学改为“能力语文”、“报摘语文”、“自由语文”,语文课就是指导学生自由阅读各类文章、进行说不出文体的文章的写作,让学生自由学习、自由发挥。如深圳中学语文教师薛安康,语文教学“重在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看《南方周末》、《北京青年报》、《读者》等报刊,写体育评论,写杂文,搞辩论赛,从来不布置命题作文。”后来,一些中学在语文期中、期末考试中干脆只考一一素质,就是在多年以后,将你所学的各种知识遗忘净尽后的能力。所以,有不少有识之士在“新概念”之后提出“新概念”始于旧概念,语文是一门靠积累的学科,它的发展是有规律的,从来没有空中楼阁,新概念不会横空出世,而是在漫长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及“顶新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中写出优秀文章的学生,表面上并看不出在语文基础知识、写作基本常识上进行训练的痕迹。但是,这些学生无疑在这方面都受到过非常严格、扎实的训练,有些可能是不自觉的、无形的训练。这些训练之于写作,犹如盐融于水,观之无形,察之无色,味在其中。

所以我们在作文训练的过程中,还要多拿出点物理的时间和心理的空间,在欣赏、研究、创作中获得精神的愉悦,也获得能力的提高。

新概念作文大赛,上海地区获奖人数最多,这与该赛事在上海举办有关,但与上海地区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严格的训练有关。同时,也与上海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文化积淀有关。

从另一角度来看,“新概念”之类的作文竞赛,目的是为了选拔“精英人才”,而普通高考则是为高校挑选大量合格的学生,其参与人数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样,卷子的审阅方式、认真程度也非常悬殊。1999年5月6日北大中文系研究生张智乾在《中国青年报》撰文《难忘去年高考阅卷》,除了对阅卷者因观念陈旧、思想僵化而戴着有色眼镜,以固有的观念、模式去阅卷、判卷,而使一些本来语文基础较好、技能较强、具有灵活语文表达能力的考生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进行抨击,对大部分考生表现出的造假虚构、矫柔造作,千人一面、千‘决不错过一个好学生。’但是那么多的考卷(将近50000份),那么短的时间(7天),却安排了那么少的判卷老师(只有100多人)!如果这是一个无关紧要的考试也就罢了,可这是高考,决定考生一生命运的高考!四、五分钟批完一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给个中不溜的分数,反正出不了问题。”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阅卷如进食。进食多了,即让是精馔,也会厌食;阅卷多了,即便是精彩的文章,也人倦怠的时候。读书,读读、想想、歇歇,不可能把大量的内容一下子读完,但阅卷是一项工作任务,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不能有间断。试想,这样的阅卷方法,这样的阅卷过程,一“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事所蔽翳,昨日闲卧,闻搅林风雨,欣然起题于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止此一句奉寄。”(转引自《钱锺书论学文选》)作家也一样常常有败笔,并非全部为得意之作。目前中国文坛因赵忠祥的《岁月随想》、《岁月情缘》,倪萍的《日子》,杨澜的《凭海临风》而闹得沸沸扬扬。近日,赵忠祥又因《岁月情缘》的发行与《岁月随想》的评价,意欲与《北京青年报》公堂相见。就连曾公认是散文名“昨日,天上飘着余秋雨;今日,地上流着余秋雨。/警惕余秋雨!”

而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作文只有一个题目,不管对你来说是否熟悉,是否有兴趣,是否具有这方面的体验,具有这方面的积累;不论你是否处在最好的创作状态,是否具有创作灵感,你都一定要写这个题目,写这加强语文基础知识学习,努力掌握基本技能,重视作文基础训练,提高写作能力;尽可能参加社会举办的各类作文竞赛,积极参与,勇于竞争,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表现自己的才能,增加受挑选、受关注的机会。

(一)加强常规写作训练。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晚会上,王蒙先生说:“没有老概念,就没有新概念。”“新概念”作文由于没有课堂作文、高考作文的束缚和限制,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和灵活写作的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但教育是一门科学,语文教学也有其必然的内在规律性,作文的写作训练就是遵循教学规律让学生对写作的不知到知之,从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使学生掌握观察、思辨、表达等多种能力。这些基本技能的规范化训练是使学生能最终以无模式的形式畅所欲言的基础。也就是说“新概念”不是空中楼阁,不是横空出世,而是从必然走向自然,所以,在“新概念”的声音日益响起来的时候,我们不能忘了“旧概念”的背景音乐,正是旧概念浑厚、深沉的合声,才衬托出“新概念”声音的优美、宏亮。

1、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基础知识的积累,可以通过教师课堂的讲解来掌握,来学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大量的报刊、杂志、文学作品,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甚至通过网络、信息高速公路,去接触、熟悉各种文学文本,了解各种信息,以增强自己的积累,陶冶自己的情操,培养自己的习惯,在默移默化、点点滴滴之间训练自己、提高自己。

在重视基础的积累上,广大中学生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通过阅读,来开阔自己的眼界,使自己熟悉各种文学文本、热点问题,甚至社会言语习惯;通过阅读,使自己了解作家写作的方法,以期对自己的写作有所帮助;通过阅读,锻炼记忆,积累写作的素材,使自己笔下流出的东西生动、鲜活、引人。

在1999年6月,我曾写过《井蛙的劝告》,劝告中学生及其家长,要丢掉老习惯、老观念,让学生多看看课本、练习、试题等“正书”之外的“闲书”。在很多时候,是考试一过,“正书”就没用了,而恰恰是那些“闲书”是你终身受用的。

就在准备今天的讲稿的时候,我在写到关于催租人敲门打断诗人的灵感一节,诗人唯一的一句诗是什么,我怎么也想不起来。我想了两天,也未想起来。我问一个同事,同事说:你想了两天,没想起来;那我就是想十天,也想不起来。没有办法,我只有靠自己,再想,再找,终于在舒展编的《钱锺书论学文选》中找了出来。之所以找出来,还得益于我的阅读,我读过这个掌故,我在钱先生的书中读过这个掌故,于是就找出来了,于是我的稿子中就有了“满城风雨近重阳”的掌故。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咏诗也会吟”的古语,应该给我们以启示,唐诗读多了,读熟了,尚且会吟呢,何况一般的文章呢!

现在中学语文教学的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教师讲得太细、太死,而学生的阅读面太窄,阅读量太小。而就要面世、为2000年9月入学的高中生所使用的《高中语文(试验本)》即一改过去语文教材的结构体系,注重文学教育。大部分课文是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从季羡林的《世界散文精华序》到余秋雨的《道士塔》、从《西厢记》到《桃花扇》、从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到雨果的《巴黎圣母院》……精品迭出,美不胜收。《高中语文实验课本》则完全打破现行教材的格局,将教材分为《古文读本》(高一)、《文学读本》(高二)、《文化读本》(高三)。

但教材无论如何改,怎样变,终不能囊括丰富多彩、浩如烟海的文学作品。所以,我们尽管处在新时代,使用新课本,还是要阅读、阅读、再阅读。

如果你读了《道士塔》,不读《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就不能了解余秋雨的全貌。课本以外,还是要读读其他书。

切记,通过阅读,我们要掌握基础知识,了解基本常识,学习基本方法,积累基本素材,将知识、方法、技巧,转化为能力,服务我们自己,提高我们自己。

2、重视基本技能的训练。基本技能表现在语文科目,并不单单表现为写作能力,它还包括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辩能力,统筹运思能力,同一联想能力,对立联想能力等等,只有全面提高自己的基本技能,才能具备较强的写作能力。写作能力在某种程度上,是各种能力、素质的综合、有机结合。所以,我们在平常的学习中,就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使自己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当我们拿到一我要写什么,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分几个层次表达,每个层次、每个小论点用什么材料、事实来支持,这样,整个文章的结构成竹于胸,自然就会较好地表述于外。

通过一系列科学、实用的训练,我们把自己的写作过程由一个艰难生涩的过程,变为一个得心应手的过程;由于一个自由散漫、信马由缰的过程,变为一个自然理性、老马识途的过程,这样,我们的写作能力不敢说是炉火纯青,起码也算是游刃有余。写文章,参加竞赛,参加高考,自然不成问题。

3、重视社会生活体验。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曾告诫我们:课堂,决不仅仅在教室里,社会和生活是一个更大更丰富的课堂。我们要注重在社会和生活的大课堂里学习、体验,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

“外处留心皆学问”,做学问,必须留心。我们在讲历年高考作文题目特点时说:过去的作文题目与政治、与社会、与生活有关,是引导我们关心政治、关心社会、注意人格修养,懂得观察生活,懂得如何做人。尽管现在的高考作文题目有它自己的变化,给考生的约束限制少了,并不意味着考生就可以不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相反,在没有了暗示与限制后,考生自由发挥,自然表露,更容易考察一个考生的综合素质。“得意忘形”,老祖宗早就精当地总结了。

我们在社会生活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对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要有属于自己的观点、判断,要做一个正直的人、高尚的人,有理想、有报负的人。仅仅为了一己之利,决不会成大器,成大事业。“取乎其上,仅得其中;取乎其中,仅得其下。”如果只为蝇头小利,为着应付高考而学习,其结果决不会让人满意。而只有正直的人,有正义感的人、高尚的人,面对崇高、面对高尚才会感动,才会激动;面对罪恶、面对丑行才会愤怒,才会义愤填膺、拍案而起;也只有激情之手,才能写出富有激情的诗章。正因如此,《我的1919》,顾维钧在巴黎和会上“我很愤怒”的声音使许许多多有正义感、爱国的热血青年热血沸腾。

1999年上半年,受社会习惯的影响,我曾很消沉,很无助,但有一天,我看《湖南卫视·新青年》,主持人问一登山运动员:登山,不能给你创造任何财富,也不能提供任何出名的机会,你为什么还要坚持登山呢?登山运动员回答:说一句笼统的话,就是因为山就在那里!山就在那里,使我非常震动,也非常感动。从此我又振作起来,读书、写作,参加社会活动。

但是,如果我内心没有想创业、想奋斗,心有不甘的思想准备,心如止水,任何语言恐怕都不会打动我、激动我、感动我。一个冷血动物,面对什么事情都会无动于衷,自然也写不出什么来。即让写出来了,也是矫柔造作,虚假作伪,是“文章硬如铁,读得满嘴血”。

我们每一个人,在社会里,在生活里,做一个好人,一个高尚的人,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社会和生活就不会亏待你,终究会回报你,给你一个意想不到的惊喜。

总之,我们在学习中要坚持向书本学、向社会学、向生活学,在学中练,练中精,每一个人都会成为一个富有才华,富有情趣,富于正义的精灵。

(二)积极参加各类作文竞赛。

我曾与一个获河南省赛区奥赛物理一等奖、被北大附中录取,后被保送清华大学的学生的家长一起聊天,他说:我的孩子,主要得益于参加竞赛。

这位学生家长说:孩子参加竞赛,一可以开阔眼界,学习比一般学生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技巧。二是增加了许多的机会,许多的机遇。三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所以,在“新概念”作文大赛举办之初,人们有这样的疑问:今天,各种名目的作文比赛不少,特别是应届高中毕业生,面临“一分定终生”的高考,要写的命题作文更是不堪应付,为什么还要举办这样一次作文比赛?这些考生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

由于“新概念”作文大赛主办者在举办之初即承诺:“优胜者,参加主办的大学在文科招生中予以重点关注”,这样,“新概念”作文大赛实际上就是现行高考制度的一种补充形式,对于中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中学生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意味着只要你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就会受到相关部门、相关大学的关注,也就意味着你比一般中学生多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受挑选的机会。其他大赛也一样,尽管竞赛规则、结果运用不尽相同,但大同小异。上海复旦大学附中的姚瑶在赛前也一定听过这样的教诲。所以,她在《苹果的幽默》中,“一个熟悉的苹果对我说:好好写。今年能得奖,明年就更有希望了。”姚瑶将人演变成了苹果,将苹果演变成了人。

正因如此,我觉得中学生,尤其是优秀的中学生应该积极参加各种正规的作文大赛,展示自己的非凡才华。

参加“新概念”、“顶新杯”等正规的作文大赛,与参加一般的高考有诸多的不同:

1、尽管“新概念”作文大赛的参与人数众多,但据主办者介绍,也只有4000多份应征文章,而1999年仅北京地区参加高考的人数即近50000人。由于应征作文卷相对较少,竞赛的评委能够有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认真评阅参赛的试卷,把真正的优秀者挑选出来。

2、“新概念”、“顶新杯”一类的作文大赛,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商业特点,所以无论它的竞赛结果如何应用,其中一条,文章要公开发表、公开展示,最后甚至要结集出版。由于要公开,透明度高,所以评委在评选过程自然比高考作文评卷要细得多,要严得多,谨慎得多,决不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这样,特别优秀的稿子决不会被忽视,评阅者也不敢去忽视。

3、正规的作文大赛,从发启事,到截止投稿,中间有相当的一段时间,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有体验的主题,以自己擅长的体裁,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示自己优秀、出色的一面,可以使你有更充分的时间去构思、写作你的文章,然后加以修改、润色,真正展示出你的才能、才华,而不象高考作文属于急就章,构思的时间极短,几乎没有时间修改。

总之,优秀的中学生,有着一定的思想,一定写作能力的学生,应该积极参加正规的作文大赛,这种活动有百利而无一害。

相信广大中学生通过认真学习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不断提高写作能力,无论通过高考还是正规的作文大赛,都会取得满意的成绩,表现出非凡的才智,

祝福大家!

【篇三】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太空一日》教学设计

太空一日

【导学目标】

1.学习人物心理、动作描写方法。

2.领悟杨利伟严谨、科学的态度。

3.激发爱国热情,探索宇宙奥秘的求知欲望。

【学习重点】

1.品味文中富有诗意和饱含激情的语言。

2.学习闻一多先生严谨、刻苦的治学精神和敢说敢做、表里如一的人格,做一个高尚的人。

【课时计划】2课时

教法指导:

1.自主学习 让学生围绕“自学互研”中的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

(1)学生带着导学目标,认真阅读课文及相关参考资料,捕捉课文中的关键段落、句子、词语,尽量独立完成步骤二中的思考题,准备展示交流。

(2)记录疑难问题,将自主学习没有解决的问题记录下来,用于合作探究时解决。

2.合作学习

(1)每个小组派1~2名代表展示步骤二中的答案,同小组内其他成员在小组长的统一安排下合作完成步骤三中的思考题。

(2)同桌之间互相讨论,有分歧不能达成一致的,小组讨论;小组内不能达成一致的,组长记录下来,以备全班讨论时交流。

(3)全班讨论时,教师不能一下子给出答案,在学生思维的火花充分碰撞后,再点拨引导,达到启发思维的目的。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中的第五艘,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它于2003年10月15日9时发射,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这个飞船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将人类送上太空的国家。

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

步骤一 知识梳理 夯实基础

1.生难字词

(1)字音

炽热(chì) 轮廓(kuò) 模拟(mó nǐ) 遨游(áo)

严谨(jǐn) 稠密(chóu) 瞬间(shùn) 概率(lǜ)

(2)词义

概率:又称或然率、机会率、机率(几率)或可能性,它是概率论的基本概念。 烧灼:是指高温炙烫。

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瞬间:形容刹那间、须臾、一眨眼的工夫。

稠密:又多又密;数量多密度大。

严谨:形容态度谨慎、细致、周全、完善,追求完美。

遨游:漫游,游历。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2.作者名片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他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 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3.背景链接

2003年10月15日09时整发射升空,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返回地面,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一面联合国国旗、人民币主币票样、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纪念邮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纪念封和来自祖国宝岛台湾的农作物种子等。这次的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成为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步骤二 整体感知 走进文本

1.指导朗读

(1)老师领读重点段落: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让学生听读;

(2)请朗读能力强的学生读“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部分,让其他学生模仿。

2.整体感知

听读课文,思考: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1.文章有哪几个小标题?

【交流点拨】(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2)我看到了什么

(3)神秘的敲击声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2.太空一日,充满紧张与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哪些意外?相应的又有哪些心理活动或举止?

【交流点拨】(1)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2)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3)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4)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5)接着飞船“嗵”的一下落地了。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

3.画出文中体现航天员严谨科学态度的句子。

【交流点拨】(1)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2)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

(3)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

(4)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

(5)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

步骤三 精读课文 深层探究

1.近地时,飞船靠什么摆正的?

【交流点拨】主伞变成双吊摆正飞船。

2.描写飞船落地时,哪三个短语准确写出了落地顺序?

【交流点拨】(1)离地面5公里;

(2)飞船离地面1.2米;

(3)飞船停住了。

3.“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这句话用了哪一种写作手法?有何作用?

【交流点拨】环境描写,写出了我经历生死攸关后内心的平静、沉着。

4.历尽艰难的飞船成功返回,少不了“我”的操作。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

【交流点拨】我是一个冷静、沉着、勇敢、有毅力的中国优秀航天员。 步骤四 总结课文 拓展延伸

1.总结课文 通过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与返回,表现了航天员杨利伟不仅沉着、冷静、勇敢、有毅力,而且严谨。赞扬了我国航天技术的飞跃发展。

2.拓展延伸

(1)结合课文内容,请你向杨利伟写一段颁奖词

【交流点拨】向杨利伟勇敢的行为敬礼,他用自己的行动让我们看到了更精彩的世界,用自己的脚步带领我国航天载人技术攀向了更高的山峰,是他们这些勇敢的航天员,让我们明白,生命也许真的需要冒险,是去征服自然,也是为了挑战自我。

(2)写一句励志语句送给自己、勉励自己。

【交流点拨】①自己打败自己是最可悲的失败,自己战胜自己是最可贵的胜利。 ②每个人注定都要经历一番失败的煎熬和且行且上的痛苦。

③只要经历,即使是失败,也从不会是无益的。

④人可以失败,但不可以被打倒

(3)查阅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

【交流点拨】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成功发射。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

2005年10月12日,中国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

2008年9月25日,中国第三艘载人飞船“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将依次发射“神舟八号”“神舟九号”“神舟十号”飞船。

“神舟十一号”飞船已于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在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板书设计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我看到了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沉着冷静

勇敢有毅力

【篇四】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太空一日》示范教案(附板书)

太空一日

单位:民族中学 备课人:李朋飞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熟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积累字词句。

过程与方法

了解“神舟五号”飞船升空、遨游太空、回归地球的不凡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航天人所具有的科学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爱国热情。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习快速浏览课文,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难点

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对祖国、科学的热爱。

教学方法:

速读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飞向太空,漫步太空,一直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嫦娥奔月、夸父追日、女娲补天、屈原呵壁问天人类用口耳相传诉说着对神秘太空的向往。2003年10月15日9时,神州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航天英雄杨利伟成为我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宇航员,飞行过程中他又遇到哪些惊险呢?今天就让他来为我们讲述我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的情况。

二、作者简介

杨利伟,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是中国

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三、文本链接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是“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简称“神五”,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五艘飞船,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射的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飞船搭载航天员杨利伟于北京时间2003年10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次日返回,降落于四子王旗着陆场。它的成功发射与返回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四、字词检测

1.正字正音

弧( ) 炽热( ) 轮廓( )

俯瞰( )模拟( ) 遨游( )

严谨( )稠密( ) 概率( )

五脏六腑( ) 千钧重负( )

耐人寻味( ) 屏息凝神( )

2.词语解释

千钧重负:比喻很重大的责任。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

五、整体感知

1.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本文展现了我国宇航员首次太空飞行的经历。

2.根据课文的小标题,梳理宇航员的飞行历程。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1)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起飞阶段

(2)我看到了什么——太空飞行过程中所见

(3)神秘的敲击声——太空飞行过程中所闻

(4)归途如此惊心动魄——返回阶段

六、课文精读

1.太空一日,充满紧张和意外,阅读课文,找找看,杨利伟遇到了哪些意外情况?他当时有怎样的反应?

(1)起飞阶段:飞船共振带来的痛苦

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共振。

——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的形式变化着,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 ——我几乎无法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飞行阶段:失重、神秘的敲击声

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令人难受,明明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

——靠意志克服。

时不时出现敲击声

——自己很紧张。

(3)返回阶段:归途险象环生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

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说不恐惧那是假话我的汗出来了

左边的舷窗也开始出现裂纹

——我反而放心一点了。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向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对身体的冲击非常厉害。

2.杨利伟最终克服了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出色地完成了太空飞行的任务,从中你看到了杨利伟怎样的精神品质,你有什么感想?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杨利伟坚韧,一丝不苟,心理素质好、不怕牺牲、敢于牺牲的无畏精神和拼搏勇气,正是这种精神和勇气,印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与坚毅果敢。在杨利伟身上凸显出来的中国载人航天精神,将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可或缺的、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

3.你认为“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及返回对我国有怎样的重大的意义?

“神舟五号”的成功发射和胜利返回,标志着我国成为俄、美两国之后第三个进入太空的国家。这是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及综合国力强大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日益强大的标志,是中国人民对世界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我国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做出更多努力的强大基础。

七、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1~17),在飞船升空过程中,共振带来的痛苦感受使“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第二部分(18~29),在飞船上,“我”看到的事物。

第三部分(30~39),写“本末倒置”的错觉和神秘的敲击声。

第四部分(40~47),惊心动魄的返航。

八、写作特点

1.思路清晰,层次分明,惊险迭出。

全文运用四个小标题,按照时间顺序安排,思路清晰,层次分明,重点突出。惊险与意外交替出现,扣人心弦。

2.语言准确,生动严谨。

本文语言准确,科学性与人文性巧妙结合,生动严谨。作者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地描述了在太空中一天的所历所感,读来如身临其境;叙事的同时,又用准确严谨的语言向读者普及了航天知识。

九、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十、 布置作业

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起飞阶段: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航天精神:太空所见:我看到了什么太空所闻:神秘的敲击声返回阶段:归途如此惊心动魄坚韧仔细、不怕牺牲、 敢于拼搏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天地九重》整本书,下周举行一次读书报告会。

【篇五】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太空一日原文(七年级下册22课)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2课《太空一日》原文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① 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几百吨高能燃料开始燃烧,八台发动机同时喷出炽热的火焰,高温高速的气体,几秒钟就把发射台下的上千吨水化为蒸气。

② 火箭起飞了

③ 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④ 开始时飞船缓慢地升起,非常平稳,甚至比电梯还平稳。我感到压力远不像训练时想象的那么大,心里稍觉释然,全身绷紧的肌肉也渐渐放松下来。

⑤ “逃逸塔分离”,“助推器分离”

⑥ 火箭逐步地加速,我感到压力在渐渐增强。因为这种负荷我们训练时承受过,变化幅度甚至比训练时还小些,所以我的身体感受还挺好,觉得没啥问题。

⑦ 但就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⑧ 人体对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而这时不单单是低频振动的问题,是这个新的振动叠加在大约6G的一个负荷上。这种叠加太可怕了,我们从来没有进行过这种训练。

⑨ 意外出现了。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⑩ 当时,我的脑子非常清醒,以为飞船起飞时就是这样的。其实,起飞阶段发生的共振并非正常现象。

11 共振持续26秒后,慢慢减轻。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服,如释千斤重负,如同一次重生,我甚至觉得这个过程很耐人寻味。但在痛苦的极点,就在刚才短短一刹那,我真的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2 飞行回来后我详细描述了这种难受的过程。经过分析研究,工作人员认为,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聂海胜说:“我们乘坐的火箭、飞船都非常舒适,几乎感觉不到振动。”

13 在空中度过那难以承受的26秒时,不仅我感觉特别漫长,地面的工作人员也陷入了空前的紧张中。因为通过大屏幕,飞船传回来的画面是定格的,我整个人一动不动,眼镜也不眨。大家都担心我是不是出了什么事故。

14 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15 就这一下,指挥大厅有人大声喊道:“快看啊,他眨眼了,利伟还活着!”所有的人都鼓掌欢呼起来。

16 这时我第一次向地面报告飞行状态:“‘神舟五号’报告,整流罩打开正常!” 17 当我返回地球观看这段录像时,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

我看到了什么

18 从载人飞船上看到的地球,并非呈现球状,而只是一段弧。因为地球的半径有6000多公里,而飞船飞行的轨道离距离地面的高度是343公里左右。我们平常在地理书上看到的球形地球照片,是由飞行轨道更高的同步卫星拍摄而来。

19 在太空中,我可以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因为飞船有预定的飞行轨道,可以实时标示飞船走到哪个位置,投影到地球上是哪一点,有图可依,一目了然。

20 即使不借助仪器和地图,以我们航天课程中学到的知识,从山脉的轮廓,海岸线的走向以及河流的形状,我也基本可以判断出飞船正经过哪个洲的上空,正在经过哪个国家。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21 经过亚洲,特别是到中国上空时,我就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飞过。

22 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某省、某地乃至中国上空的时间都很短,每一次飞过后,我的内心都期待着下一次。

23 我曾俯瞰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那里有我的战友和亲人。

24 飞船绕地飞行14圈,前13圈飞的是不同的轨迹,是不重复的,只有第14圈又回到第一圈的位置上,准备返回。在距离地面300多公里的高度上,俯瞰时有着很广阔的视野,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25 但是,我没有看到长城。

26 曾经有个流传甚广的说法,航天员在太空唯一能看到的建筑就是长城。我和大家的心情一样,很想验证这个说法,我几次努力寻找长城,但没有结果。“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我曾嘱咐航天员们仔细看看,但他们也没看到长城。

27 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28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29 不知道那是些什么,我认为那些也许是灰尘,高空可能不那么纯净,会有一些杂质,也可能是太空垃圾。那些物体悬浮在飞船外面,我无法捕捉回来,我至今还没弄清那到底是什么。

神秘的敲击声

30 作为首飞的航天员,出了一些小难题,其他突发的、原因不明的、没有预案的情况还有许多。

31 比如,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严重时还可能诱发空间运动病,影响任务的完成。

32 在地面没人提到过这种情况,即使有人知道,训练也无法模拟。估计在我之前遨游太空的国外航天员会有类似体会,但他们从未对我说起过。

33 在这个情况下,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34 “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升空后,航天员都产生了这种错觉,但他们已有心理准备,因为我跟他们仔细讲过。而且,飞船舱体也经过改进,内壁上下刷着不同的颜色,天花板是白色的,地板是褐色的,这样便于帮助航天员迅速调整感觉。

35 我在太空还遇到另外一个至今仍然原因不明的情况,那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 36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37 鉴于飞船的运行一直很正常,我并没有向地面报告这一情况。但自己还是很紧张,因为第一次飞行,生怕哪里出了问题。每当响声传来的时候,我就趴在舷窗那里,边听边看,试图找出响声所在,却没能发现什么。

38 回到地面后,人们对这个神秘的声音做过许多猜测。技术人员想弄清它到底来自哪

里,就用各种办法模拟它,拿着录音让我一次又一次听,我却总是觉得不像。对航天员的最基本要求是严谨,不是当时的声音,我就不能签字,所以就让我反复听,断断续续听了一年多。但是直到现在也没有确认,那个神秘的声音页没有在我耳边准确地再现过。

39 在“神舟六号”和“神舟七号”飞行时,这个声音又出现了,但我告诉航天员:“出现这个声音别害怕,是正常现象。”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40 5时35分,北京航天指挥中心向飞船发出“返回”指令。飞船开始在343公里高的轨道上制动,就像刹车一样。

41 飞船先是在轨道上进行180度调姿――返回时要让推进舱在前,这就需要180度的“调头”。

42 “制动发动机关机!”5时58分,飞船的速度减到一定数值,开始脱离原来的轨道,进入无动力飞行状态。

43 6时4分,飞船飞行至距地100公里,逐步进入稠密的大气层。

44 这时飞船的飞行速度仍然很快,遇到空气阻力后,它急剧减速,产生了近4G的过载。我的前胸和后背都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我们平时已经训练过如何应对这种情况,因此身体上能够应付自如,心理上也没有为之紧张。

45 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另有原因。

46 首先是快速行进的飞船与大气摩擦,产生的高温把舷窗外面烧得一片通红;接着在映红的舷窗外,有红的白的碎片不停划过。飞船的外表面有防烧蚀层,它是耐高温的,随着温度升高,开始剥落,并在剥落的过程中会带走一部分热量。我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看到这种情形,知道是怎么回事。

47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48 我的汗水出来了。这时候舱内的温度也在升高,但并没到让我瞬间出汗的程度,其实主要还是因为紧张。

49 我现在还能回想起当时的情形: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还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50 当时突然想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不就是这样出事的吗?一个防热板先出现一条裂缝,然后高热就使航天器解体了。现在,这么大一个舷窗坏了,那还得了!

51 先是右边舷窗出现裂纹,当到它裂到一半的时候,我转着头一看左边的舷窗,它也开始出现裂纹。这个时候我反而放心一点了:哦——可能没什么问题!因为如果是故障,重复出现的概率并不高。

52 回来之后才知道,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53 以前每次进行飞船发射与返回的实验,返回的飞船舱体经过高温烧灼,舷窗黑乎乎的,工作人员看不到这些裂纹。而如果不是在飞船体内亲眼目睹,谁都不会想到有这种情况。

54 此时,飞船正处在“黑障”区,距离地面大约80公里到40公里。当飞行到距离地面40公里时,飞船飞出“黑障”区,速度已经降下来,上面说到的异常动静也已减弱。

55 一个关键的操作——抛伞,即将开始。

56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

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57 6时14分,飞船距地面10公里,飞船抛开降落伞盖,并迅速带出引导伞。

58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页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59 其实最折磨人的就是这段过程了。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60 我后来问过俄罗斯的航天员,他们从不给新航天员讲这个过程,担心新手们害怕。我回来却讲了,每一个步骤都给“神六”和“神七”的战友讲了,让他们有思想准备,并告诉他们不用紧张,很正常。

61 我们航天员是很重视这段过程的:伞开得好等于安全有保障,至少保证生命无虞。所以我被七七八八地拽了一通,平稳之后我心里却真是踏实——数据出来了,速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我知道,这伞肯定是开好了!

62 离地面5公里的时候,飞船抛掉防热大底,露出缓冲发动机。同时主伞也有一个动作,它这时变成双吊,飞船被摆正了,在风中晃悠着落向地面。

63 飞船离地面1.2米,缓冲发动机点火。接着飞船“嗵”的一下落地了。

64 我感觉落地很重,飞船弹了起来。在它第二次落地时,我迅速按下了切伞开关。 65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66 那一刻四周寂静无声,舷窗黑乎乎的,看不到外面的任何景象。

67 过了几分钟,我隐约听到外面喊叫的声音,手电的光束从舷窗上模糊的透进来。我知道:他们找到飞船了,外面来人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太空一日的写作背景 太空一日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