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22课太空一日小练
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漫话探险(网友来稿)
教师
一、活动目标
1.对人类探险及其意义有进一步的认识,学习探险家乐于探究进取、勇于挑战自然与自我的精神。
2.了解在探险过程中必备的生存知识和基本技能。
3.在活动中培养战胜困难与挫折的勇气和信心。
4.在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清晰明确地陈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二、活动指导与建议
1.这三项活动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能力、条件,任选一项,亦可让学生自由组合,分成三个活动小组,每组开展一项活动。三项活动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根据需要相继开展。一般来说,同时进行便于在课时上作统一的安排,除了前期准备外,两节语文连堂即可完成。但相继开展教育面更大一些,在某一小组开展某项活动时,其他两组的同学便可前往观摩,甚至互派“探险小记者”作及时报道。三项活动就其难度和综合程度而言,呈现出由易到难、由相对简单到比较复杂的阶梯性分布。本次活动约用5个课时,其中写作占2个课时。若时间不够,有的活动可放在课外进行。
2.开展“探险家的故事”这一活动,一是要让学生学会搜集资料,挑选资料,培养学生处理、利用资料的能力;二是要让学生把搜集到的“故事”用口语表达出来,培养学生语言复述能力和口头描述能力;三是要让学生在对古今中外的探险家探险故事的追踪中培养开拓创新精神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这项活动以“故事会”的形式来展示,但开故事会不是活动的惟一方式,也就是说,作为“综合性学习”,应该考虑到它的整体性和关联性,如,“故事会”之前,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来比比谁的探险故事搜集得最多;“讲故事”结束时,还可以开个座谈会,各人说说自己“讲故事”或“听故事”的体会、感想以及从中受到的启迪等。这样,这一综合性学习活动就超越了以往的语文课外活动,不再是某一单项语文技能的训练,而是借此可以达成多种教育功能的整合。
3.“七嘴八舌说探险”这一活动,在综合程度和自主性方面比上述活动要更进一步。开展这一主题活动,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设置“辩题”要使辩论双方都有话可说,有理可辩,使双方观点能够交锋。如果一方理据确凿,而另一方理屈词穷,论辩就难以展开和深入。教科书中设置了关于“探险”的正反两种不同的观点,乍一看,正方(“推崇探险论”)的观点更容易找到理据支持,教科书中的选文和教科书编写的价值取向都是对正方的支持。但是,深想一下,反方(“反对探险论”)的观点也不无道理,除了教科书所提示的“消耗了许多时间”“浪费了许多钱财”“有生命危险”之外,是否还可作更深广的思考?比如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启发:从一定程度上说,探险是“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支配下的产物。这种观念认为,面对自然世界及其生物世界,人类无处不可以涉足,只要人类力所能及,便可以“占山为王”“插旗为疆”,据为己有。但是,如果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框架,我们可以质疑:人类的步履就没有限度或限界吗?只要人类足迹所至,那里就必然属于人类吗?就理应由人类来主宰吗?事实上,人类探险的足迹所到之时,也就是那里的灾难发生之日。不是吗?人类飞向太空,太空的垃圾已环绕地球;人类登上“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今天的长江之源已受到污染;人类出入原始森林,那里的“土著”动物、生灵即受到惊扰和侵害,甚至难逃劫难……如同哥伦布探出“新大陆”带来了殖民主义的扩张,当今人类无所自律无所限制的“探险”,也反映了人类中心主义的扩张。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探险也是如此。人类探险在哪里留下脚印,也就在哪里留下了灰尘。
上述观点未必全部正确,也并不完全代表编者的观点,这些都不重要,因为,开展这场辩论的旨趣也并非要弄个谁是谁非,而是借此帮助学生对“探险”有个更全面、深刻的认识。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勇于创新的思维品质。
在开展关于探险的是是非非的辩论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关注有可能在辩论中处于弱势的一方,使辩论双方大体势均力敌,让双方观点激烈碰撞,充分展开,以期达成深度交流。不过,教师的指导和调控,主要是在正式辩论之前帮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而不要在辩论之中“披挂上阵”。
第二,指导学生认清“探险”和“冒险”的联系和区别。探险是指去从来没有人去过或很少有人去过的地方考察(自然界情况);冒险是指不顾危险地进行某项活动。若进一步推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区别:①“探险”是过程,也是目的,之所以要“探险”,就是要解开那些极少有人涉足或人类从未涉足的自然之谜;而“冒险”只是一种手段,之所以要“冒险”,是要通过“冒险”行为来达到预定目的;②探险是有充分准备的漫长之旅,整个过程是考察和研究的过程,是人类认识、探索自然世界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对自我的体能与智能的挑战和考验,而冒险是在某一具体情境之中的不得已而为之或应急性的行为;③探险和冒险常常是连在一起的,冒险并非就是探险,而探险常常需要冒险,因为面对自然界之谜,每前进一步都具有一定的冒险性,甚至可以说,探险的过程就是无数次冒险的联结过程。
第三,“七嘴八舌说探险”的综合性主要表现在:要完成这一活动不仅需占有大量的古今中外探险的材料,而且要从探险的成败得失、经验教训、光荣与灾难、功绩与损害中提炼出足以说服对方的观点,特别要能联系历史与现实、现实与未来来谈论探险的功过得失。总之,通过这一话题的辩论,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辩证的观点和综合的思维能力、思维方法。教师要在这些方面多加引导和启发,而不要拘泥于知识性问题的解答。
4.“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这一活动的突出特点在于“情境模拟”性。如果说,通过“讲故事”“辨是非”活动的开展,对“探险”有了形象感知和理性思考,那么,开展“生存夏令营模拟招聘”活动,则把学生引入具体的活动情境之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体验探险,以此来锻炼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其生存能力和独立精神。开展此项活动,宜分四步进行。
首先,“招聘小组”要设计好情境,即值得挑战的自然环境,并用语言文字或图画具体描述或描绘出这一情境,要描述或描绘得具有神奇的魅力,以吸引挑战者前来应聘,接受挑战。
其次,招聘小组根据不同的情境(或荒野大漠,或荒滩孤岛,或林海雪原等)设计出不同的问题(恶劣的自然环境,意外情况发生,面临生存困境等)。这些问题可以提前发布,让应聘者作好准备。
第三,招聘和应聘。在招聘小组作好“情境设计”和“问题设计”的准备之后,向同学们征聘“挑战者”,鼓励同学们前来应征。应征者先具体指定挑战的地点,接着陈述自己挑战的理由和所做的准备。应征者陈述之后,招聘小组成员向应聘者提出各种问题。这些问题既有已发布的问题,也有根据应聘者陈述而提出一些必须应对的问题。应聘者均应一一予以回答,其回答应既符合情理,又具有胆略和创意。
第四,根据应聘者在应聘过程中的表现和处理复杂困境的机智、魄力、能力等,评出“最佳挑战者”。
有条件的学校,语文教师可以与计算机教师取得联系,协作配合,开发电子探险的游戏课件,让学生利用电脑多媒体来虚拟探险情境,经历探险过程,体验探险乐趣,以此来培养学生在探险过程中处理问题、应付困境、独立决断的能力。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开发、变通、改造某些有探险主题的游戏软件,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开展“电子虚拟探险活动”。
5.关于作文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学生作文“话探险”中的“探险”,其概念应理解得宽泛一点。就学生的经历而言,一次对未知世界的勇敢闯入,就应属于探险。尽管学生所闯入的世界对成人来说已视为寻常,但对初中学生来说,仍具有“探险性”。
作文题目自拟,体裁、字数不限。这给学生写作以较大的自由度,但同时也给教师的作文指导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引导。
第一,记叙类作文。记叙类又可分为记实类和幻想类。记实类可以写“×××探险的故事”“我的一次探险经历”等;幻想类可以写成童话故事,如“小鸭历险记”,“初探神秘岛”等。
第二,议论类作文。可以对某一传奇人物、探险壮举进行讴歌或评价,亦可对人类探险的是非功过加以综述或评说等。
对于这类自由度较大的作文,最好先让学生拟定题目和写作提纲,教师根据学生拟定的写作提纲来分门别类地指导。
三、活动评价
1.这次活动的评价主体是学生,评价的对象也是学生。也就是说,要注意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这次综合性学习的三项活动都具有一定的竞赛性,不仅要让学生自主组织其活动,还应让学生自主评价,对活动进行评价,对同学进行评价,对自我进行评价,让学生们评选出“故事大王”“优秀辩手”“智勇挑战者”。
2.教师也要参与评价,评价从三个维度展开:
第一,评价学生在活动中所表现的积极态度。
第二,评价学生的参与过程(即参与度或曰参与的深度)。参与的形式可以各有不同,有的作为选手参与,有的作为组织者参与等,对每一种参与都应有相应的评价。
第三,评价学生参与的效果。对于在活动过程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的同学理应给予充分的肯定性评价,但要特别关注那些在参与中得到锻炼、正在进步的同学。
四、有关资料
1.漂流长江第一人(郭正刚)
在长江源头起伏险峻的通天河峡谷中,千万年来的寂静被一阵激越昂扬的四川号子打破了。“嘿哟、嘿哟嘿哟,嘿;嘿哟、嘿哟嘿哟,嘿……”从长江上游冲下一只红色橡皮船,船的两舷闪着五个金灿灿的大字──“龙的传人号”。一个身穿红色救生服的青年,手操双桨,严峻的目光注视着前面的激流,镇定自若地驾驭着橡皮船,在奔腾咆哮的江水中左突右奔,飞流直下。两岸峡谷的回声,呼应着高昂、苍劲的号子,让人觉得这不是一叶轻舟在孤行,而像是千舟竞发……
波激浪涌,历经沧桑的万里长江,在中华大地上奔流着四千万年了,它同古老的黄河一样,孕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哺乳着一代又一代勤劳、智慧、勇敢的子孙。人们感谢长江,人们敬畏长江,人们歌颂长江……然而,千百年来,从未有人敢斗胆直下漂过长江。长江是龙,是猛兽,它时疾时徐,洋洋洒洒6 380千米;恶浪惊天,飞奔突泄,落差5 400米。深峡陡峻,暗礁密布,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壮哉!危哉!难怪有人谈“江”色变。但是,中华民族从来不乏乘龙伏虎的英雄,且看江中那位青年,桨破飞浪,舟碾激流,竟从长江源头漂流下来了。
此乃何许人也,敢冒此天险?敢破万古纪录?
他的名字叫尧茂书。
尧茂书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长江支流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宛若三条白练在乐山交汇,著名的乐山大佛就矗立在波澜壮阔的三江合流处。沿岷江南下不足200米便能与长江相会。在这片土地上,曾经诞生过伟大的文学家苏东坡和郭沫若。丰腴的泥土、优美的景色和悠久淳厚的历史文化风情培育了他,使他从小就有一颗热爱大自然的纯净心灵。茂书生长在长江边,自幼喜欢在激流中追波逐浪,对长江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年龄在增长,阅历在加深,他对长江的认识步步深化。他感到人们对长江了解得太少,他总想为长江做点什么……
1979年,尧茂书在美国地理杂志上,看到关于日本著名探险家植村直己只身探险北极和漂流亚马孙河的报道后,对这位探险家的那种冒险开拓的勇敢精神钦佩不已。就在这时,他萌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漂流长江,探索长江!
尧茂书漂流长江的决心下定了。他马上投入到漂流的准备工作中:掌握有关长江各段的地质、水文、气候、风土人情的资料。翻阅、研究了上百本有关长江和长江流域的书籍、地方志。他多次去长江沿途徒步考察,了解水情,适应气候,确定漂流路线,筹建接应站……
1985年春节的前夕,他再次来到云南金沙江,准备对世界闻名的大峡谷虎跳峡进行试漂。他艰难地爬上玉龙雪山和哈马雪山,对整个峡谷进行观察了解,选定漂行的路线,然后在虎跳峡的最窄处,拦江拴上一根尼龙绳,然后开始下漂。虎跳峡长12千米,坡陡浪急,暗礁密布,浪花有五米多高,落差极大,连续有几个陡坎、大跌水。皮筏飞流直下,左冲右撞,尧茂书拼命划桨也无济于事,船冲向一个大礁石翻了,幸亏凭着一身好水性和一根大浮木,才算保住了性命。这次虽然遇险,但他对虎跳峡的水情有了了解,知道该怎样对付它。
他的详细计划渐渐成熟了。他决定于1985年8月中旬到达长江源头,开始万里长江的漂流探险。
就在尧茂书有条不紊地按计划准备漂流长江的时候,他从有关部门听到了美国探险家沃伦·肯要在1985年8月来中国考察长江的确切消息。他真急了,“在中华大地上奔腾了千年万年的长江,竟要由别国的人先来征服?不,不能!”再说他已经做了长达六年的准备,他也不愿使自己多年的心血付诸东流。他心中不断重复着这样的念头:“我应该走在外国人的前面!”他激动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四个大字:“提前行动!”
1985年6月12日10时,尧茂书和他的哥哥尧茂江,在藏族同胞的帮助下,穿过布满沼泽的草甸,越过雪峰山岗,在万里无人的高寒区行进五日五夜,经过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万里长江的源头。6月20日下午4点多钟,茂书将两边写着“龙的传人号”五个大字的橡皮船推下了水。万里长江自古无人漂流的历史从此结束了。一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朴实而勇敢的青年,一位深深爱着祖国、爱着长江的人民的儿子,开始了他震惊世界的漂流长江的创举。
茂书坐在船上,用双手掬起一捧长江源头清冷的江水喝下去,然后操起双桨。他故意用力拍击水,溅起一团团好看的浪花……这便是尧茂书“自费”漂流万里长江的下水仪式。
橡皮船缓缓漂动了。茂书弟兄俩仔细地分辨着水流,日夜轮换着向前划行。
第二天上午他们到达一个名叫桑地的峡谷,水大起来。江水在此转了一个弯,扭头向东流去。茂书下船拍摄,他对茂江说:“这里应该是长江第一湾。”下午,他们漂行到一座石头山。山上有许多嶙峋怪石,石和草都是黄色的。茂书不听哥哥的劝阻,坚持要上山去拍摄,说:“越是危险的地方,越有拍头儿。不会有大问题的。”茂书上岸拍摄,不一会儿,在船上放哨的茂江就发现在离茂书不到100米的地方有个黄色的东西,仔细一看,是一只棕熊,吓得茂江大叫起来。当茂书发现棕熊时,熊已离他很近了,他拿起摄影机便跑,等他上了船,划到江心,熊离他们只有十几米了,站在岸边不住地对他们狂叫,把茂江吓出了一身冷汗。
经过三天两夜的漂流,行程375千米,他们在23日中午到达了长江源头地区的第一个小村镇──沱沱河沿,完成了漂流计划的第一阶段。
24日,哥哥尧茂江的假期已满,弟兄俩在江边拥抱着,洒泪相别。
7月2日,尧茂书再次下水,独自一个向长江通天河段行进。
他划船驶过通天河大桥,行不多远,下起雨来,久久不停。他冒雨前进,浑身湿透了。通天河水浅滩多,又是顶风冒雨,划船相当吃力,不时还要下水拖船而行,速度缓慢。为加快船速,他驾舟在急流中行驶。几天中,他连闯几个小峡谷,翻过波浪,顺利地漂下来。
7月6日,他在途中休息后,又划船前进。转过一个弯,忽闻前面水声大吼,但见白浪滔天。茂书急忙将救生衣系好。此时,橡皮船已陷入陡浪跳波,如离弦之箭,冲向峡口的惊天骇浪。茂书奋力划桨,越过波峰,又陷入浪谷,只觉得疾风掠耳,头晕目眩,他的脑海里只有一个念头:冲过去。一个几米高的大浪铺天盖地般向船首劈来,橡皮船被大浪吞没了,一会儿又从浪里钻了出来,茂书借着大浪的余势,迅速划动双桨,终于冲出了峡口。
下午,继续漂流,他又设法闯过了烟障挂峡谷。山谷渐渐开阔,两岸山青树茂,绿草茵茵,岸边野生动物很多,有羚羊、野驴和白唇鹿。茂书拿起摄影机拍摄。白唇鹿不怕人,有的竟在岸上追船相送……
7月7日晚,他宿在江中的一个小洲上,前几夜的阴风苦雨,衣、被全被打湿了,还要受到熊瞎子和狼的袭击。他常常是手持藏刀,用手电光和点燃的鞭炮声驱吓野兽。寂寞的黑夜中,熊吼狼嚎,使他心惊肉跳,彻夜不眠。而今夜,繁星满天,明月格外皎好,四面深阔的江水又隔绝了野兽的骚扰。在广阔无际的苍穹下,空旷荒寂的田野中,江水粼粼,泛着星光,多么难得的一个平静的夜呀!茂书在心中默默地思念着远方热切盼望他平安消息的亲人。
几天来,茂书漂流经过的地方,都是无人区。这天黄昏,始见藏民。河岸、山坡、陡崖上的藏民,在朦胧的暮色中,看到长江上游漂下一只红船,一个人身穿红色救生衣,头戴金色的帽罩,脸前挡着黑色防浪板,不知是何物,以为是活佛转世,江神下凡了。于是纷纷往茂书的船上扔糌粑、牛羊肉,还不住地向江中磕头。搞得尧茂书不知所措。
7月10日,他漂到七渡口。七渡口以下便是通天河的下游了。江岸山峰并拢,江中峡谷险滩甚多,水势更大。茂书的漂流更加危险和艰难了。
7月16日下午4时,茂书终于闯过了通天河,胜利完成了长江上段人迹罕至、气候极为恶劣的1 187千米的航程,到达了青海省玉树州的直门达。
7月23日上午10点47分,尧茂书告别了直门达,驶入了波涛汹涌的金沙江。
这一天,尧茂书闯过了十几个激流峡谷险滩,晚上8时收船上岸,宿在一山崖上。临睡前,他写下了最后一天的漂流日记。
茂书终于闯进金沙江了。金沙江是尧茂书整个漂流的重点。在上游1 300多千米的漂流中,他积累了丰富的过险滩的经验。他怀着百倍的信心、强烈的拼搏渴望,要到虎跳峡这世界著名的大峡谷中去击水搏浪,向全世界显示中国人的非凡智慧和勇敢……
然而,意想不到的事发生了。7月24日,我们的漂流勇士尧茂书,在漂流金沙江上游的通珈峡时,因水流太急而翻船身亡。
中国五千年历史中,第一位乘龙的英雄,中华民族又一位忠诚勇敢的儿子,为了祖国的尊严,为了“龙”的骄傲,献出了他年轻的生命。
尧茂书离开我们去了,他在万里长江中找到了他的归宿。他就像万里长江冰川源头上最初融化的一滴春水,汇进千流百川,变为滚滚波涛,以排山倒海、摧枯拉朽的不可阻挡之势,冲向大海,冲向世界……
(选自《报告文学》1986年第8期,有删改)
2.余纯顺徒步走中国(郑石平)
6月中旬,已经在神州大地上走了整整8年的徒步探险家余纯顺,在穿越素有“死亡地带”之称的罗布泊时,突发急病而死,噩耗传出,使得无数关心、钦佩他的人们扼腕长叹。
自强不息,迈出“壮行中华”第一步
余纯顺生于1951年12月5日。他同所有的“老三届”一样,经受了无数的风雨坎坷。他曾在安徽军垦农场干了10年,1979年返城后当过临时工,后来顶替父亲进厂工作。一天,他在电视上看到自学考试的招生启事,第二天就去报名,决心要把以前失去的受教育的机会夺回来。他自强不息,利用业余时间拼命苦学,硬是自修完初中到大学中文系的全部课程,以优异成绩获得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四个毕业证书。
余纯顺从小就崇敬张骞等中国古代的探险家。他常常坐在山顶上忘我地遐想,感到远天的底下有许多他迟早要去的地方。1985年,尧茂书只身漂流长江,不幸翻船落水遇难的故事激励了许多热血青年,曾掀起了一股连续数年的漂流长江、黄河的热潮,还有人骑自行车或摩托车环行中国。住在长江之尾的余纯顺,他的心也被尧茂书打动了,他很想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有生之年有所作为,但他不想重复前人的行动。
一天,他偶然从杂志上看到一位美国人为了一扫当时流行于欧美的颓废的嬉皮士风气,孤身徒步走过美国西海岸的事迹。他受到启发。他想,我为什么不能成为第一个徒步环行中国的人呢?他想给处在改革开放中的中华民族多注入一些阳刚之气,展示中国人生命价值的崇高与博大。他想以自己的行动来告诉大家,社会不但需要政治家、企业家,还需要奋发向上的、勇敢的探险家。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渴望创一番事业的念头,使他果敢地迈出了“壮行中华”的第一步。
一双铁脚,走南闯北履危历险
1988年7月1日,余纯顺经过充分准备后,背上二三十千克重的行囊毅然上路了。他每小时走5千米,一天通常走40~60千米,一般连续走五六天后休整一两天。7月15日,当他进入江苏北部新沂县境内,受到第一次磨难:中午,酷暑难当,骄阳似火,柏油路面被晒得软乎乎的,路上行人很少。走着走着,由于几小时没喝上水,他双腿打颤,胸口发闷,嗓子冒烟,突然眼前一黑,中暑栽倒在地,昏迷了很长一段时间。幸好被一老农发现,将他背往一个桥洞下,用草帽不断给他扇凉,他才慢慢苏醒过来。老人告诉他,再迟发现一会儿他就没命了。
10月下旬,余纯顺经山东、河北、天津、辽宁,来到吉林长白山下。他不顾大雪封山的禁令,急匆匆地盘山而上,攀登海拔2 691米的主峰白头山。天暗下来了,黑色的夜幕铺天盖地般笼罩下来,而距山顶还有5千多米路程之遥。冰风刺骨,他想穿上一件羽绒服,再将脚上的运动鞋换成皮靴。但手指已冻僵了,老半天也拉不开背包带子,鞋与袜子也已冻在一起……很快,气温从-20℃降到-30℃,他的力气几乎耗尽,耳朵、鼻子都已严重冻伤,嘴里不断呼出的热气又将上下睫毛冻得粘在了一起,使他无法看清前方。也不知过了多少时间,在又一个峰回路转之后,他忽然望见了建在顶峰上的天池气象站。他心中不由一阵狂喜,在10级大风中艰难地挪动着,终于站到了房子面前。他敲墙,厚厚的双层砖墙没有一点动静;他想喊,却张不开早已冻僵的嘴。他彻底绝望了,身体倾倒在铁门下……巧的是,这时有一条外出觅食的大狼狗回到气象站,它看见倒地的不速之客,狂吠着、扑跳着,叫声惊动了屋里的人。气象站站长披衣而出,看见满身是雪的余纯顺,大吃一惊,赶紧把他拖进屋内,用冷水擦了一个多小时,他才渐渐苏醒了过来。
在前往黑龙江珍宝岛的途中,他再次遇险──竟两番撞上饿狼。尤其是第一次,五六条狼成扇形向手无寸铁的他逼来,他只得稳稳地站着,使出猎人教给他的第一招,用那双寒气逼人的双眼逼视着龇牙咧嘴的狼。听说夜间人的目光会使野兽逃避,但此时这一招却似乎有些不灵了。眼看就要丧生狼口,突然他的身后响起了边防驻军军车驶来的轰鸣声,未能得逞的狼群只得恼怒而又无可奈何地逃入密林深处。
九死一生,全方位征服世界第三极
在黑龙江,余纯顺还考察了我国领土的最东端──抚远县的乌苏镇和最北端的“北极村”──漠河。随后他穿越大小兴安岭、内蒙古的呼伦贝尔草原和腾格里沙漠,跨过山西、河南、陕西、宁夏、甘肃等省、自治区。在攀越贺兰山时,他差点摔下悬崖送了命。从天水到宝鸡,他沿铁路线走,钻过138个黑咕隆咚的隧道,多少次急驶的火车与他擦肩而过。最后他又翻过秦岭山脉,沿着“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到达四川境内。
1991年4月13日下午,胸前衣服上印着“徒步环行全中国”几个字的余纯顺,从川藏公路零千米处出发,开始了他更为艰苦卓绝的青藏高原之行。途中他曾被泥石流包围,7天后才脱险。7月22日他抵达拉萨,首先走完了全长2 151千米的川藏公路。拉萨一位德高望重的活佛为此赠给他一个藏名:格萨尔扎西,意思是“英雄吉祥”。8月1日至10月20日,他又一口气从拉萨走到西宁,完成全长1 900余千米的青藏公路之行。
然后他越过祁连山,沿兰新公路进入新疆。他一直向西,踏上我国领土的最西端──帕米尔高原,直至喀喇昆仑山上的红其拉甫山口。初夏,他走在通向喀什的路上,突然急性阑尾炎发作,倒在地上,被人急救,送他坐飞机往乌鲁木齐医院开刀。但他出院后仍回到原地,一步一步走向喀什。随后他从叶城开始走新藏公路,第二次挺进西藏。这段路程必须经过高寒缺氧、狼群出没的藏北高原无人区,特别在翻越海拔6 700米的新疆和西藏交界的山口,以及令古往今来旅人视为畏途的死人沟时,他曾经多次遇险。9月,当他坚持着到达阿里地区的首府狮泉河镇时,他的脸色青紫,呼吸困难,腹胀如鼓,原先85千克的体重也已经降至605千克。他在狮泉河镇养好病之后,正准备再抵拉萨,中央电视台邀他赴北京拍摄专题采访片。接着11月上海家中又发生火灾,他母亲也在火灾中丧生。余纯顺不得不中断新藏公路之行,回家奔丧,这也是他出门4年半来第一次回上海。
1993年3月,余纯顺重踏征程。他暂时放下新藏公路,先到昆明走滇藏公路,顺便访问滇西的少数民族聚居地。5月12日,当他攀过海拔3 620米的高黎贡雪山丫口时,因大雾而迷路,只能循着电话线走,岂料又回到出发地。他实在不甘心,次日再翻雪山,一定要去采访居住在山下独龙江河谷的独龙族。这次他花费了整整4个月时间,走完滇藏公路全程,直至与川藏公路会合的芒康。之后他经川西和甘肃,于1994年春再入新疆。
7月,他重返狮泉河镇,这已是他第四次进西藏了。他从8月3日开始接着走前年已走完一半的新藏公路,向险恶程度不亚于藏北的阿里高原进军。一路上要经过荒芜干旱的戈壁,在普兰至仲巴两县之间也有一大片无人区,听说还发生了鼠疫。当天他走到下午,水就喝光了,但到天黑还没赶到预定的宿营地。他极度干渴,处在脱水状态,每走500米左右就要躺在地上喘一会儿气。他间歇性地感觉恶心和胸闷,这是因海拔高、空气稀薄引起的高山反应,持续久了随时会致人暴死。很快,他每前进200米便要躺下休息一会儿了。后来总算在夜里10点多,他在路旁发现一个浅水坑。尽管水面上散发出牲畜屎尿的腥臊味,他仍不顾一切地放开肚子喝了个够。他恢复了体力,决定就地搭起帐篷。等他钻进睡袋时已近午夜。风在荒原上呼啸,远处不时传来群狼凄厉的嚎叫声……第二天他还是睡在帐篷里。半夜里风雨交加,为了防止帐篷被风吹垮或被雨水压塌,他手、脚、头并用地顶住两端的撑杆,并不时泼去积在篷顶上的雨水,但雨水仍滴答滴答漏进来。早上起来,他还得把湿透的行李晒干了才能走。8月6日,他在路上又遭到成群的小黑虫的袭击。他不得不戴上帽子和风镜,再将毛巾中间搭在头顶,两边垂挂在脸颊处,借走路时毛巾的不断摆动来驱赶小黑虫。接着数夜露营又连遭铺天盖地的大风雨……他就这样吃尽千辛万苦,于9月24日到达新藏公路的终点──拉孜。同年10月5日~11月10日,他又走完自樟木至拉萨的中尼(泊尔)公路全程,再抵圣城。这样,他已走遍了进入“世界屋脊”的全部5条天险公路,在人类史上首次孤身徒步全方位地征服了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生命禁区”的青藏高原(南极和北极是地球的两极。8 848.13米的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是人类难达之极,叫做地球第三极)。他创下的这项世界纪录已报请英国吉尼斯总部以待批准。
壮志未酬,英雄魂断罗布泊
1995年,余纯顺补走了广东、福建、浙江和苏南等地。至此他已经走过了全国2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途中11次过长江,17次跨黄河,穿破56双鞋,总行程达4.2万千米,成为迄今中国徒步旅行距离最长的人。他还完成59项探险项目的考察,采访过30多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他经过公路上每一个道班、邮局、兵站,都要请人签名或盖邮戳,并坚持写日记,记录行踪和住宿地点。他留下了1 300多个邮戳、400万字的日记和1万余张照片。他在全国各地报刊上发表了近40万字的游记,还在沿途大、中学校、企事业单位、部队作了150场题为《壮心献给父母之邦》的演讲。
1996年春节期间,他应朋友之邀赴成都赶写书稿,后来决定暂回上海处理一点事情。这时他又为自己拟定了一系列新的探险计划:他将今年列为他的“沙漠年”,准备实施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孤身徒步穿越塔克拉玛干、库木塔克、毛乌素、腾格里、巴丹吉林、古尔班通古特六大沙漠,以及罗布泊的行动;1997年打算徒步抵达长江、黄河源头,并走完万里长城和丝绸之路全程;1998年继续走完余下的数省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包括港澳台,全面完成步行走访全中国的壮举。届时他的总行程将远远超过迄今被列为世界第一的阿根廷人托马斯·卡洛斯(生于1942年,曾用10年时间走遍五大洲,行程4.8万千米)。
5月,他计划首先征服令人生畏的罗布泊,上海电视台摄制组随他前往。应该说,这一次行动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准备充分。他先随车队走一遍,每隔7千米埋下一些矿泉水和食物。6月11日他与摄制组人员告别,独自一人向地面温度高达70℃的罗布泊纵深地带走去。
罗布泊早在50年代末已经干涸,一路上尽是荒芜不毛的戈壁和盐漠,热气蒸腾。谁料到余纯顺此行竟是“壮士一去兮不复返”,他在12或13日突然发病死去。
余纯顺的遗体直至18日才被搜寻的直升飞机发现。人们根据他生前的遗愿就地埋葬,在他墓前竖起一块碑,上书“余纯顺壮士遇难处”8个红字。
他生前常常喜欢引用印度大诗人泰戈尔的一句诗:“天空不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他大无畏的探险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各行各业的人们。
作者邮箱: lkex@inhe.net
【篇二】22课太空一日小练
飞向太空的航程 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一)
[学习目标导航] 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掌握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即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
2、能力目标:能够准确分析本文的清晰的层次结构,提高分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中国人在航天事业中做出的巨大贡献,树立为祖国的繁荣和发展努力学习的信念。
分析本文的叙述层次应作为学习本课的重点,注意段和段之间的衔接。另外,本文的导语很有特色,应着重学习,并模模仿写作。
[背景知识互动]
一、写作背景
2003年15日上午9时整,一艘中国的载人火箭,从酒泉的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经过21个小时、60万公里的绕行任务后,成功返回地球,降落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这个行动的圆满結束,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事实:继雄霸太空40年的美国、苏联之后,中国已经成为第三个太空科技国家。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与回收,终于圆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飞天梦。在“神五”载人飞船研制的浩大工程中,陕西多家航天科技单位做出了重要贡献。诸如飞船的火箭发动机由航天六院提供,飞船逃逸塔动力系统由航天四院研制,航天时代公司的电子设备则为“神五”提供了“眼睛和耳朵”……可以说,飞船的升天,可以说祖国的航天事业是千千万万献身航天科技事业的幕前幕后英雄集体智慧的结晶,正是他们共同铸就了共和国“神箭”,是他们共同托起了华夏“神舟”。
二、作家作品
贾永、曹智、白瑞雪,新华社记者。
解题
本文用生动流畅的语言和翔实的材料,用充满自信的笔调,叙述了“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的壮观场面和中国的航天人为了圆中华民族的飞天梦而做出的不懈努力,热情的讴歌了为飞天梦做出贡献的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
识记要点
新华社记者
三、重点字词
耸入云天 翌年 扭转乾坤 横亘
字词巩固
注意这几个词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优化全析]
一、 结构内容
本文是一“画龙还须巧点睛。”如果把写文章比作“画龙”,那么拟题就是“点睛”。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新闻通讯的标题非常重要,因为读者拿起来之后会先看标题,然后才决定看还是不看。所以记者在写新闻标题时下力气很大,新闻界有个“三分之一时间写标题,三分之一时间写导语,三分之一时间写主体”的说法,可见对新闻标题的重视。
按照通讯报道的一般结构可把本文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导语。点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场面,具体说“神舟”五号飞船发射的时间是2003年10月15日,地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事件是中国发射载人飞船成功。
本文的导语用了两种写作方式:描述式和评论式。
写发射的环境是“朝阳辉映”,发射架是“耸入云天”,“神舟”五号是“乳白色”,而写到杨利伟则是“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发射时,“随着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橘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这些都是细致的描绘,把中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送入太空时的情景精雕细刻的描写出来,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这样的描写还把读者带入了一种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去,同学们请想一想,中国人在几千年前就已经有过飞天梦想了,就在我们这一代人中实现了,怎不让每一个中国人激情澎湃?这就是描写式导语的写法。
本文的导语不仅于此,作者还对这个壮举加以评论,是谓评论式写法。在描写发射情景之后,又对其意义作了阐释:“它标志着中国从此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力量将航天员送入太空的国家。”他表露的不仅是作者个人的感情、倾向、观点,而是代表了整个中华民族对这件大事的倾向、观点。
这样,文章一开始的导语就把读者引到了这样一个宏大而激动的场景中,同时,又对这次发射的意义作了评论,大张了中国人的志气。所以说,这个导语写得很到位,很精彩,既把最重要的东西用不多的文字告诉了读者,又写得生动感人,应该说收到了很好的新闻效果。
第二部分(第2~26段),主体。叙述半个世界以来中国人的飞天“航程”。
主体部分要有充实、丰富并能回答有关问题的内容,导语写完后,就要展开或阐发新闻事实。中国人的飞天梦实现了,而实现这个梦的航程则是漫长的,是几代人心血凝成的。本文的标题也揭示了主体的内容。事件通讯要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等事件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那么作者是如何组织好“飞天梦”这样复杂多样的材料的呢?主要是采用了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方式来组织材料。
第4段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由导语部分引出主体部分。文中说:“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几百年”是针对梦想说的,大约是从明代万户开始,因为万户是世界上第一个想利用火箭飞行的人;“半个世纪”是从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主席发出“我们也要靠人造卫星”说起。漫长的岁月,摧灭不了中国人的航天梦想。
第5、6段,写背景,是激励中国进入航天领域的大背景。时间推到了1957年苏联发射人造卫星的那一刻,由于我们过去中国的贫弱,科学技术已远远落后于人了,但这个消息却震动了从来不服输的中国人,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我们只有迎头赶上,才对得起我们先人创造的辉煌文明!这一段虽是简略地谈背景,但写来仍然使人荡气回肠:我们现在落后了,但我们不能永远落后。
第7~10段,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就。先写毛泽东主席的号召,激励无数的航天人去实现千年梦想;接着写我们的计划,上天毕竟是一件天大的事情,不是谁一句话就能吹上去的,需要有周密的计划,这计划的第一步是研制火箭,成功了,而从毛主席发出号召开始到火箭成功发射才用了1年零9个月;又用了不到10年的时间中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又上了天,“宣告中国进入了航天时代”。由号召,到计划,到成功,一步一步写来,紧张的任务,紧凑的文章,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第11~13段,人造卫星上天了,下一步就是载人飞天,圆千年梦想。我们也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是航天材料、食品等的准备,一是航天员的准备,已经挑选了19位优秀的飞行员,他们是航天员的预备军。看来实现中国人的航天梦已为时不远了。可是在科学上是没有坦途的,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计划搁浅了,我们的飞天梦想“只能尘封在一张张构思草图中”,这是多么遗憾的事啊!
历史记载:“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的第二年,一个乍暖还寒的4月间,在有全副武装军人把门的北京京西宾馆里,聚集了全国80多个单位的400多名专家学者。虽然大家都身着便衣,但保密的气氛却让人感到这里是在开什么军事会议。此时,专家学者们正在讨论着中国未来的飞船该是什么样。由于时值1971年4月,因此,飞船便有了一个代号:“714工程”。代表们兴致勃勃地品尝了我国自己研制的航天食品:高热量的巧克力、压缩饼干和美味的鸡汤等。有一种牙膏状的食品名叫鸡蛋炒米饭,挤入口中还真有鸡蛋炒米饭的味道,这让专家们也感到了新奇。一切似乎都很顺利。“714工程”还诞生了一个全尺寸的模型,它的名字非常动听,叫“曙光号”。“曙光号”是一个类似美国第二代飞船“双子星座号”的飞船,外形像个倒扣的大漏斗,由座舱和设备舱两大舱段组成,座舱里放置两把宇航员坐的弹射座椅。客观地说,当时科学家们对中国飞船的选型是很有见地的。由于当时国家的经济基础薄弱、科技水平低下,1975年中央决定“714”工程下马,“曙光一号”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周恩来总理实事求是地专门就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讲了几条原则,其大意是,要先把地球上的事搞好,要搞国家建设急需的应用卫星。自此,中国暂时停止了对载人航天的探索,而把精力和重点放在了各种类型的应用卫星方面,这一停就是10年。
第14~16段,10年后,“863计划”出台,科学家们达成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把那尘封了十年的草稿又拿了出来。1992年9月21日,是个振奋人心的日子,当时的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要下决心搞载人航天”,新的航天征程又开始了。
从第17~26段,新的航天史。先提出我们的计划,找出我们现存的困难,然后一一解决,就像当年第一颗卫星上天一样。第一、二个难题不难解决,第三个问题也在“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手里解决了,接着“神舟”一号发射成功,“神舟”二号又发射成功,接着是第三、第四,一直到“第五”,五战五捷,“标志着中国已具备了把自己的航天员送上太空的能力”。这几段以叙述为主,但字里行间透露出航天人的艰辛和自信。由此,航天征程已充分展示在了读者的面前,半个世纪坎坷的旅程,寄托了多少代人的希望,融注了多少中国人的心血。
第三部分,结尾,回到导语重点内容。
时间:金色的秋日,9时10分。人物:杨利伟,一个勇敢的中国人。事件:发射、升空,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发射成功。
评论:一个民族迎来了飞天梦圆的辉煌时刻!
和开头一样,结尾也是新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写新闻事件的必然结局,是意尽言止时的自然收笔。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结尾是主题思想的主要显示,是读者领悟文章内涵的一把钥匙。因而古人有“行文看结尾”、“一“我要等到想出一个跟开头一样好的结尾才写它。”可见人们对结尾的重视。本文的结尾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能突出中心,深化主题,增强感染力,使文章锦上添花,应该说是一个很不错的结尾。
结构网络
通讯报道
好的新闻标题能起“画龙点睛”作用。
时间
导语 地点
场面
导语的写作方式
描述式 评论式
↓ ↓
环境 世界上
发射架 第三个
飞船 能把航
发射时 天员送
火箭 入太空
↓ 的国家
↓ ↓
立体感 意义
现场感
主体部分
时间为经
写作顺序
事件为纬
等待了几百年
承上启下
努力了近半个世纪
背景材料:苏联卫星上天
↓
惊醒了中国人
突 毛泽东:我们也要搞人造卫星
出 周密的计划
成 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射成功
就 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
材料试验食品等
载人飞天准备
挑选了航天员
遗憾:计划搁浅
714工程
历史镜头
曙光号
最终尘封在一张张的构思草图中
863计划→中央政治局
↓
实施载人航天计划
周密计划
“神舟”一号
“神舟”二号
新的航天史 “神舟”三号 五战
“神舟”四号 五捷
“神舟”五号
结尾:
“神舟”五号进入预定轨道 千年梦圆
二、写作技巧
1、文章层次清晰,有条有理,转折起伏,引人入胜。
文章的导语、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清晰明确,让读者一目了然。导语写中心事件,采用描写式和评论式的写法;接着是主体,加以阐发历史事实。这一部分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结构的,把一个一个的事件贯穿起来。从1957年前苏联发射成功人造卫星说起,作为事件的背景,这个背景是与所报道的事件有着密切关系的诠释性材料,因为苏联的发射成功才惊醒了刚刚建国的的新中国,才惊醒了有着千年梦想的中国人,也可以说是后来事件发展的最直接的原因。当时英国的《卫报》曾有文章写道:“1957年苏联的第一颗人造卫星成功发射让英、美、中三国领导人大跌眼镜。当时的中国领袖毛泽东在得知确切消息之后,不无失望地说:‘我们怎么能算得上一个大国?中国连一颗土豆都弄不到太空里去,更别说卫星了。’”接下来是叙述中国研究载人航天的征程:1960年2月19日先研制成功了太空火箭;1970年4月24日再发射成功第一颗人造卫星;再设想载人航天,可惜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搞下去;时间又到了1986年春天,“863计划”实施,推动了航天事业的探索;1992年9月21日正式确定航天计划;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发射成功;2000年1月9日,“神舟”二号又飞上了天;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发射升空;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又成功发射;又回到了现在,2003年10月15日,真正意义的载人飞船“神舟”五号载着第一位宇航员杨利伟进入了预定轨道。时间、事件交待的清清楚,把中国人探索太空的历程细致的叙述出来,了解了我们在太空探索中的艰难与曲折。总之,主体部分运用时间为经,事件为纬的交叉方式,以时间推进等手段来切割事件,构成若干侧面,经过作者的精心组合剪辑将事件完整而利落地呈现于读者面前。
2、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
表现为两点:一是借用文学手段,如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采用描写方法,在导语和结尾部分表现的最为突出。如导语部分:“2003年10月15日清晨,朝阳晖映着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耸入云天的发射架。乳白色的‘神舟’五号飞船内,杨利伟——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正静候着一个举国关注的时刻。”“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托举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再现了当时的情景,增加了新闻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人以立体感和现场感。结尾部分:“在这个金色的秋日,这一刻终于到来了。在万户的飞天尝试过了600多年后,又一个勇敢的中国人——杨利伟,向太空飞去……”而在这形象的描写中又融入了作者深深的情感,面对着这千年梦圆的时刻,作为一个中国人谁不感到自豪和心情澎湃呢?我们在读这些文字时,随着文字的跳动,我们的心情也在跳动,这就是文章抒情的效果。不单是导语和结尾这些描述性文字如此,在其他段落,照应能体会出这种情感的存在。如第4段:“为了这个飞天梦想,一个古老的民族已经等待了几百年,一代又一代航天人已经努力了近半个世纪。”自豪感,苍桑感交织在一起,让人不禁回想那半个世纪中国航天人的曲折而不懈的努力。
二是语言富于韵味。如“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在航天时代到来之际,中国,不能再一次落伍。”第一句用整句,第二句用散句,整散结合,抑扬顿挫,把中国的历史和中国人的精神融合起来,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技巧拾零
新闻导语写作技巧(六)
1.拉近时间法
对于已经发生了一段时间的“新闻”,使其“翻新”的办法就是:寻找时间要素的最近点,写出最新的新闻根据。
1956年初,上海市政府发出公告,要求取消人力车,到2月25日,当最后两辆人力车被送进博物馆时,新华社却发出了一“上海市交通局今天把上海的最后两辆人力车送给了博物馆。原来的人力车工人曾为此自动集会庆祝,感谢政府替他们挖掉了穷根,帮助他们走上了新的生活。”
2.提问作答法
在导语中,把广大读者普遍关心的、感兴趣的、新闻报道里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先用疑问句式鲜明地提出来,而后用事实加以回答,使之更加引人注目,发人深思。
“8点上班的钟声响过之后,中央国家机关多少人迟到?”这是1987年6月15日新华社电讯《一些中央国家机关的情况表明需要加强劳动纪律》的导语,提出的问题非常敏感、突出,一开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
3.有意重复法
新闻导语最忌重复,颠三倒四地重复一句话,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版面,还会使读者云里雾里。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题材,有意识地重复一些关键词语,反而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
请看下面这条导语:“85秒!拳王泰森击败挑战者。85秒!历史上最短的拳王卫冕战。85秒!1300万美元尽入腰包。”(1989年7月21日新华社华盛顿电《泰森:85秒卫冕成功》)
特意重复使用了3个带感叹号的“85秒!”加深了读者的印象。
三、体裁知识
通讯的写作
通讯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将具有新闻价值的人物或事件及时、具体、生动地予以报道的新闻体裁。
一、通讯特点
通讯作为报刊、电台等媒体最主要的体裁之一,新闻性显然是基本的特征。而新闻性中,真实、时效、思想性及典型意义构成了它的不同层面。就报道对象言,或是人物、事件,或是 经验、成果、工作情况、社会风貌等,都必须是真实的,不允许虚构或“合理想象”,而且报道对象应该具有必须的思想性和典型意义。就报道时效言,通讯虽不及消息这般快速敏捷,有时为将人物、事件报道细致完整需时较长,但也必须及时,仍须有很强的时效概念。除去真实、时效的新闻性特征,通讯的主要特点有:
1、生动性。通讯尤其是人物通讯具有一定的文学色彩。消息在表达上主要是平面的叙述,语言追求简洁、明快、准确。通讯则较多借用文学手段,可以描写、抒情、对话,可以用比喻、象征、拟人等修辞。因此通讯在语言和表达方法上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它在报道真实的人和事的过程中,善于再现情景,平添许多生动和形象,给人以立体感、现场感。
此外,通讯虽然一般以第三人称叙述为主,但在“见闻”、“采访记”一类的通讯中,也采用第一人称。不过其中的“我”主要起见证人或采访线索的作用。在效果上第一人称的使用 也增加了一些亲切感。
2、完整性。通讯须相对完整、具体地报道人物或事物的过程。消息侧重写事,叙述简明扼要,一般不展开情节。通讯可写人物也可写事件,其材料比消息丰富、全面,其容量比消息厚实、充足。它要求详尽、具体地报告事件的经过、演绎人物的命运,充分展开情节,甚至描写细节和场面。这些既是生动性的表现,同时也是内容完整性、具体化的要求。
3、评论性。通讯须运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对人或事作出直接的评论。消息是以事实说话,除述评消息一般不允许作者直接发表议论。通讯则要求在报道人物或事件的同时,表露记者的感情与倾向。然而通讯的评论不同于议论性文体的论证,它须时时紧扣人物或事件,依傍事实作适时的、恰到好处评价点拨。因此这是一种通过描写、叙述、抒情等表达手段进行的议论,它的特点是以情感人,理在情中。
二、通讯写作
1、关于选材与提炼主题。占有材料对通讯写作来说就是通过扎实细致的采访广泛搜集第一手材料。随后在纷繁的直接 材料中剥离出典型材料、背景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要求真实,而且要有意义,具有典型性、指导性,同时还要有意味,具有具体、完整、感人的生动性、情节性。在这般基础上根据深 和新的原则提炼主题,通讯才可能呼应社会关注热点,反映时代风尚特点,宣传党的路线方针,从而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先进的人物激励人,以真实的事件震撼人。然而通讯写的是真人真事,其主题必须从实际生活中提炼而来,不能随意“拔高”,更不能虚构夸大,它永远不能违背新闻的真实性原则。
2、关于写人。事因人生,人以事观。人与事虽不可分,但在人物通讯与事件通讯中的确有以人为主和以事为主之别,为叙述方便故而分之。写人在文学创作中已积累丰富经验,在“非虚构”的原则下,我们不妨可借用其多种手段,并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形与神兼备。即不仅要写出人物的行为和事迹,更要展示其精神世界;第二,言与行统一。人物语言、行为表达、传递出人物的思想,而不同的语气、句 式、词汇及动作表情、神态等是极富个性色彩的内心表露形式。写好了人物的言与行,无疑是写活了人;第三,画龙必须点睛。如果说言行、事例、情节勾勒出人物的整体形象称为“龙” ,那么揭示人物行为意义,指出人物个性特点的评点便是“睛”。“画龙”用的是纪实的叙述、描写,“点睛”则是超脱的议论或抒情。
3、关于叙事。通讯离不开写事,事件通讯更须完整地叙述事件的起因、人员、场面、结果等,以交待事件 的复杂性和社会影响度。叙事要注意两点:第一,理清主线、丰满细节。一个新闻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因有果,有人有事,头绪多而关系复杂,作者须理清主线,按事件原貌将其完整地、动态地、立体地呈现给读者。而为实现这一目标,就须选择典型的细节。一“近几年,我省公路建设,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速度太快,交通图每年都要更新,有时一年要更新2次。从1997年到去年年底,河北交通图一共出了7版。”
对照新旧两张地图,我省高速公路飞速发展的步伐跃然纸上:从1996年底的“一横一竖”,到2001年底初步形成以北京为中心,石家庄、天津为枢纽,辐射10个中心城市和秦皇岛、京唐、天津、黄骅4个港口以及大同、阳泉两个煤炭基地的“两纵两横”开字型布局的高速公路主骨架,我省已建成高速公路13条(段)。
省交通厅有关负责同志说,为打破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我省近几年加大了公路建设投资,1997年到2000年几乎每年投资都近130亿元,从1996年到2001年底我省已完成公路投资639亿元,新增高速公路1332公里。1999年全省高速公路突破1000公里,跃居全国第二位,2001年,通车里程达1563公里,继续保持全国第二。交通,正在成为我省国民经济的先行官。
省会到全省任意一个省辖市的车程均在6小时以内,目前我省路网平均车速已由1996年的30.2公里/小时提高到53.8公里/小时,“走高速”成为人们驾车出行的首选。
高速公路的快速延伸,带动了公路客运、货运的大发展和水平的提高。“高速直达”的出现,尤其激活了客运市场的一潭死水,也彻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观念。
这种伴随高速公路而生的新型陆路运输方式,以其及时、快捷的优势,吸引了大量客源,迫使“铁老大”放下了架子,民航降低了门槛。
截至今年3月我省高级客运班车已达1169辆,客座32520个,配备空调、电视、卫生间等设施的“豪华大巴”,让人们体验的是先进的客运工具,“航空式服务”的出现,让乘客越来越深地感觉到当“上帝”的味道。 (本1970年,“长征”一号火箭首发成功至今,“长征”系列火箭已经形成五大型谱,成功发射了60多次,其中“长征”二号丙火箭的发射成功率达百分之百,“长征”三号乙火箭可以把5吨以上的卫星送上3600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早在70年代,中国就掌握了卫星返回技术,1980年发射的返回式卫星已经和原苏联的飞船重量相当。
④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一关横亘在中国科学家面前:载人飞船上所必须具备的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和工作环境。尽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但对于中国航天人来说,这一切,几乎是从零开始。
⑤飞天路上的重重困难,难不住富于智慧与创造的中国人。从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开始,中国航天人在短短7年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一道道难题:在北京建立了航天员培训中心;研制出了高安全性、高可靠性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建立了体现尖端和前沿科技集成的飞船应用系统;新建成了载人飞船发射场、陆海基载人航天测控通信网和飞船着陆场。
问题:试分析文段的结构层次。(文字表述、图表方式均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课文的段落都比较短,节选的这五段文字也都不长,但叙述层次相当清晰,这也是本文学习的重点。第①段叙述中国又开始进行载人航天研究,第②段用一个“然而”转折说明在航天研究中所碰到的三大困难,第③段说明已解决了第一、二个问题,第④段说明第三个问题最难解决的问题,第⑤段说明第三个问题已经解决。
答案:
文字表述:第①②段文字是总括,说明航天研究中碰到了三个难题,第③④⑤是分说,依次说明这三个难题都一一解决。
图表方式:① / / ② / ③ // ④ /// ⑤
(转折) (总分) (并列) (并列)
思路点拨
划分语段层次的方法:
(1)根据句意归类。一个语段由许多句子组成,准确把握句子间的意义关系,将各个句子分别归于几个意义点中,根据句子联结的紧密程度,从意义疏松处断开; (2) 把握体现思路的重要语句,如抓中心句或提挈句,这些句子在语段中起着领起下文或收束上文或承上启下的作用。依靠它们,我们便可弄清某层次开头、结尾的界限。
[研讨与练习释疑]
解题规律
一、本文的题目是“飞向太空的航程”,非常醒目,又非常简约,同时又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限定了写作的范围。
二、见<写作技巧1>
三、 中国航天大事记
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
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中国空间科学探测迈出了第一步。
1968年4月1日,中国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成立,开始选训宇航员和进行载人航天医学工程研究。
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5年11月26日,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
1988年9月7日,长征4号运载火箭在太原成功发射了风云1号A气象卫星。
1990年4月7日,“长征3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美国研制的“亚洲1号”卫星,中国在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1990年7月16日,“长征”2号捆绑式火箭首次在西昌发射成功,为发射载人航天器打下了基础。
1992年,中国载人飞船正式列入国家计划进行研制,这项工程后来被定名为“神舟”号飞船载人航天工程。
1999年11月20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宇宙飞船“神舟”试验飞船。
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成功发射“神舟”2号试验飞船。
2002年3月2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3号试验飞船。
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4号飞船。
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5号飞船。
一、好的标题要做到六个字:准确、简约、传神。
二、新闻也可分三部分:导语、主体、结尾。按教材的说法,是把结尾放入主体部分中。
三、从文中能总结出大部分内容,大家再查一查资料,了解地会更详细些。这道题的目的是掌握本文的整体结构,加深对载人航天事业的研究意义的认识。
资料:对于中国来说,进行航天活动尤其是载人航天活动不失为一种提升国家形象,增强政治影响力,建立强大而可靠的国家威慑力的好方法。首先,中国成功地进行载人航天发射,象征着我们这个曾经贫穷落后的农业国正在向先进的工业国家转变,这对提升中国的形象有很大的好处。其次,和其他显示力量的方法相比,进行载人航天活动在道义上无懈可击,在政治上能争取主动。第三,载人航天发射活动对其他国家的领导层、普通民众和本国民众都有很大的心理影响。对于本国民众来说,国家成功地将宇航员送入太空将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而且这种航天活动是无比生动的科学普及课程,十分利于培养民众尤其是孩子们热爱科学的精神。
[知识应用自测] 答题向导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辉煌 嬉戏 耸入云天 眉目传情
B 枯竭 忌讳 转瞬即失 活灵活现
C 横亘 伶俐 扭转乾坤 洗耳躬听
D 翌日 引擎 不可逾越 谈笑风声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实词,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午9时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型运载火箭喷射出一团桔红色的烈焰,__着载人飞船拔地而起,直刺九霄……
②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的消息,__了最早具有飞天梦想的中国人。
③1992年9月2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召开会议,作出__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④ 1970年,19位优秀的飞行员被列入了预备航天员的名单,他们都经过了近乎__的各种身体测试。
A.托举 震惊 实行 苛刻
B.带着 震动 实行 苛求
C.托举 震动 实施 苛刻
D.带着 震惊 实施 苛求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是嫦娥的故乡,火箭的发源地,是诞生了人类“真正的航天始祖”万户的国度。
B、科学家们研究了许多防热材料;做了许多大型试验;甚至连飞船运输车和航天员吃的食品都做了出来。
C、这年3月,由4位著名科学家联名上报党中央的“国家高新技术发展建议”被邓小平批准,这就是著名的《863计划》。
D、由钱学森等专家学者负责制定的人造卫星发展规划草案,提出了分三步走的设想: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第三步,再发射几千公斤重的卫星。
4、下列新闻标题中语意明确的一项是()
A、政府有关部门明令禁止取缔药品交易市场
B、真正优秀的教师无一不是道德修养的模范
C、独联体国家看不上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
D、警方对报案人称围观者坐视不管表示愤慨
1、“失”“躬”“声”这几个字形有误的词都是音近词的错误。虽然音近,但意义有较大的区别,尤其是一些固定的短语(包括成语)里面的词,是多少年来约定俗成的,不可随意更改。
2、这是考查近义词的辨析。近义词的辨析,最关键的是弄明白其意义,然后把它放入上下文中,看是否符合语境。这几个词都是从课文中抽出来的,又换上了相近的词,看同学们能否理解。当然,近义词的区别,有些在字典上是查不到了,需要我们通过运用,通过读优秀作品来揣摩其区别。经常这样做,才能有更深的认识。
3、本题考查了引号、分号、书名句、逗号的用法。两个并列的分句,如果分句内部无逗号,分句之间,用逗号即可,如果中间有逗号,则必须用分号隔开。“863计划”是一项计划,不是书籍、报刊名,所以不能用书名号。
4、本题考查的是歧义句。所谓歧义句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让人听不出是说哪一个。这需要仔细揣摩。
阅读下文,回答5-8题
梵高的坟茔
范曾
①冬天来到了巴黎,寒风料峭,木叶尽脱。顺着塞纳河北行,便是一片冬天的萧瑟。我们驱车向瓦兹河上的欧维尔城疾驰,去瞻仰我心灵深处的艺术殉道者梵高的遗踪。
②梵高这位荷兰籍的天生奇才,一百年前来到法兰西后,面临他的是贫困与饥饿。梵高一生卖不出一张画,人们也根本不知道梵高,艺术界汪洋大海般的平庸在压抑着他。他曾在一张画上描写了一个最粗糙的木椅,在破烂的藤座上放着他的烟斗和一张纸包的些许烟草,它似乎向我们唱出一首凄凉的身世之歌。艺术既然不能提供面包,那就让需要面包的艺术家速朽,而自裁便是最简捷的方式。梵高拿起了手枪,走到萨都的草坪,向心窝射了一枪,他在华贵的建筑前对这不公平的社会用生命作了一次壮烈的抗议。
③梵高过着清白无瑕的生活,他没有金钱的刺激,没有女人的诱惑,没有鲜花的慰籍。当丰腴清丽的模特儿们在画室翩然起舞时,当莫提格里昂尼面对妩媚而慵懒的美女,在画到她的脸“令人愉快地拉长”时,梵高在哪里?他正对着一片平常的农田,一张破旧的靠椅,一双踏遍人间含辛茹苦的皮鞋,画这些巴黎的大师们不屑一顾的事物;在他的画笔下,野地里的摘来的向日葵燃烧着一把火,蓝色野花临风摇曳,这哪里是在依物描像?这是在倾诉爱情,但是他的情人却在大地的草木盛衰中,天穹的日星隐耀中,看他画的所有自画像,那眼神没有一幅不咄咄逼人,那其中闪现的光芒有坚毅,有不平,有尊严,充满了对人生的批判和对自己命运的抗争。梵高在美术史上的出现确实是一个奇迹。他远离了传统审美的藩篱,以神奇的手法、高妙的色彩、超绝的构图,一扫艺术界的平庸、浅薄和惰性。这种画风一旦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正是梵高撒向人间的一个永恒的谜。
④梵高死了很多年以后,评论家才像天文家发现新星一样仰望他,赞叹他。今天所有豪华壮丽的画馆,都以一展梵高的杰作为荣。当一幅《没有胡须的梵高》最后以七千一百五十万美金卖出时,举世震惊,欢声雷动。 而这一切和寂寞的梵高毫不相干。
⑤我们来到梵高的坟茔,它坐落在一所平凡的公墓里,梵高和他心爱的弟弟德奥合葬,两块墓碑,方身圆顶,没有任何纹饰,没有花岗岩的墓室,碑前只有一抔黄土,覆盖着长青的蕃藤。公墓寂然无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然而梵高墓上的碧草却在刺骨寒风中颤动着不屈的生命。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不禁使我想起鲁迅先生的《坟》,总有一些人是不会被人们忘却的。
5、为什么说梵高是一位“艺术的殉道者”?阅读第2段的有关内容,作出简明的回答。(不超过3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第3段中,作者提到罗丹和莫提格里昂尼这两位艺术大师的创作情况,这是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1)这是用了___表现手法。
(2)在文中的作用是(不超过25个字)___________________
7、梵高的作品有哪些特点?仔细阅读第3段,用简要的语言归纳。答:__________________
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文章第3段说“这种画一旦 问世,美术史就必须重写,色彩甚至美学就必须修正”,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的画风填补了病态美术史的空白,开辟了色彩学和美学的新领域。
B 第5段说“堪告慰于九泉梵高之灵的,不是拍卖场的呼啸,而是一束束的鲜花,放在坟茔的四周”,这句话的意思是梵高坟茔远离城市的喧嚣,他的灵魂可以享受这里的一片宁静与芬芳。
C 文章最后提到“所有体面的、稍微精致的坟茔前都空无一物”意思是说一个人身前的荣耀不过是过眼烟云,等待他的往是死后的寂寞,而伟大的艺术家 永远被人铭记和景仰。
D 古往今来的画家,不可胜计,然而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画社会认为最好的画;第二类画自己认为最好的画;第三类则置好坏于度外,被冥顽不朽之力驱动着画笔作画。梵高属于第二类。
E 梵高用自裁的方式来抗击命运固然不值得称道,但他对艺术的执著与真情却给后来的艺术家们带来无尽的启示。
F 梵高死后的荣耀说明真正的艺术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就像好酒一样,存放越久,味道越醇。
阅读中抓重要的语句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重要语句与文章中心的关系。有的是直接关系,如中心语句;有的警句本身就是中心,或是中心的部全思想内容。有的是间接关系,如文眼可以窥视中心;有的精彩语句可以反映中心,甚至起画龙点睛的作用;过渡句常常可以提示中心。 2、根据语序和词与词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的语气与语调,根据修辞手法的运用,根据句子的各成分各分句之间的关系等,正确理解关键语句。 3 不同文体的文章重要语句有不同的侧重点。记叙文中交代要素的语句,以及叙述中穿插的精彩的议论、抒情的语句是重要语句;议论中提出观点的语句,论述精辟的语句,以及得出结论的语句,反映被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的语句等是重要语句。文学作品中那些最能反映生活、刻画人物形象的语句是重要性语句。抓住这些语句是理解不同文体文章的基础。
应用自测解析
1、A(B项“转瞬即失”的“失”应为“逝”,C项“洗耳躬听”的“躬”应为“恭”,D项“谈笑风声”的“声”应为“生”。)
2.C(“托举”把火箭推动飞船飞上天的状态很形象地表达出来,而“带着”则应是火箭在前,飞船在后,这不符合实际情况,用词不准确;“震动”(重大的事情或消息等)使人心不平静,“震惊”则是使大吃一惊的意思;“实施”虽也有实行(法令、政策等)的意思,但它比“实行”更正规一些,它后面往往跟的就是“法令”“政策”等;“苛求”后面往往有宾语,而“苛刻”一般没有。)
3、A(B项分号改为逗号,C项书名号改为引号,D项“发射探空火箭”后,“发射一二百公斤重的卫星”后应为分号。)
4、B(A项有歧义“政府颁布法令,取缔药品交易市场”还是“政府颁布法令,对取缔药品交易市场的任何做法,加以禁止”。C项也有歧义,是“独联体国家“‘瞧不起’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还是“独联体国家收看2002年世界杯足球赛”。D项歧义在于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报案人’”还是“警方愤慨的对象是‘围观者’”。)
5、【答案】梵高的艺术无人欣赏,穷困潦倒的他也只好用自杀反抗这不公平的社会【解析】既要答出“他的艺术无人欣赏”,又要答出“自杀”才能得满分。
6、【答案】①反衬②突出他清白无瑕的生活的朴实淡泊的画风(答衬托也对)【解析】既要答出“衬托手法”,又要具体谈作用,切不可笼统去谈。
7、【答案】①取材于平凡事物②感悟真挚自然,决无矫饰③充满对人生的批判和对命运的抗争④手法神奇,色彩高妙,构图超绝 【解析】可用分层次的方法,然后归纳。
8、【答案】BD 【解析】B项应为“梵高的灵魂”已经得到了安慰,因为人民崇拜他;D项梵高应属第三类。
【篇三】22课太空一日小练
教育部新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最新同步练(含答案):第22课《太空一日》课时练习
第22课《太空一日》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炽( )热 赫( )兹 舷( )窗 烧灼( ) ....
遨( )游 严谨( ) ..
2.解释下列词语。
本末倒置: 耐人寻味: 惊心动魄:
3.下列选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
B.人体对大约10赫兹以下的低频振动非常敏感,它会让人的内脏产生共振。
C.飞船飞行的速度比较快,经过中国、某地乃至某省上空的时间都很短。
D.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就只是淡淡的红色。
4.本文的作者是 ,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课内精读
阅读“9时整,火箭尾部发出巨大的轰鸣声我激动得说不出任何话来”,回答问题。22课太空一日小练
5.作者为什么详细描写共振?
6.选文中出现了很多科学术语,有什么作用?
7. 1960年,中国登山健儿历尽艰辛最终完成人类历史上从北路攀上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创举;2003年,杨利伟作为第一名造访“天宫”的中国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想。请结合选文,谈谈我们民族精神的内涵。
【答案】
1.chì h xián zhu á jǐn
2.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本质和非本质的关系弄颠倒了
耐人寻味:意味深长,值得人仔细体会琢磨。
惊心动魄: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3.A
4.杨利伟
5.突出杨利伟的痛苦,说明当时的情况很危险,为下来的研究打下基础。
6.突出材料的真实性,体现了作者的科学精神。
7.中华民族勤劳智慧,敢想敢做,富有创新精神,极大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言之有理即可)
第17课《紫藤萝瀑布》课时练习
基础达标
1.给下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
伫立( ) 依傍( ) 伶仃( )( ) ....
酒酿( ) 忍俊不禁( ) 仙露琼浆( ) ...
2.结合语境理解词语。
(1)仔细看时,才知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挑逗:
(2)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
忍俊不禁:
(3)花朵从来都稀落,东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挂在树梢,好像在试探什么。
伶仃:
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
(1)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 )
(2)只是深深浅浅的紫,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 )
(3)“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 )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课文写看紫藤萝花是按花瀑、花穗、花朵的顺序来写的,即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的顺序。22课太空一日小练
B.文章把紫藤萝比作瀑布,在描写时使用了“垂下”、“流动”、“迸溅”三个既形象又贴切的动词。
C.文章中回忆十多年前的紫藤萝稀落是为了说明那时候人们生活贫困,无暇顾及花木。22课太空一日小练
D.开头写“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设置悬念,结尾用“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做照应,文章结构完整紧凑,线索清晰明了。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第8—11段,完成问题。
5.第8段首句有什么作用?结句又该怎样理解?
6.仔细揣摩第9段的含义。
7.找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
8.结合全文意思品味最后一段的含义。
【答案】
1. zhù bàng líng dīng niàng jīn qing
2.(1)逗引 (2)忍不住要发笑 (3)孤独,没有依靠
3.(1)比喻 (2)排比、拟人 (3)拟人、反复
4.C
5.首句从内容上看写出了花的香;从结构上看,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自然引起下文的回忆。结句为十多年前人们伤害花而感慨,同时说明生命中一切美好的东西将永存心底,也为下文花盛开做铺垫说明生命是永恒的。
6.花又开了,开得这样“密”,使“我”感到生命是永恒的,生命力是旺盛的,它给人强烈的震撼力量。
7.“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8.作者凝望盛开的紫藤萝花瀑布,驱散了心中的悲痛和焦虑,感悟到生命的永恒、顽强和美好,并以乐观精神投入生活。
【篇四】22课太空一日小练
22 太空一日 配套教案
22 太空一日 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整体感知课文,掌握文章中的生字词语,积累成语,体会杨利伟太空一日的惊险经历。 过程与方法
了解小标题的作用,学习细节描写方法体会其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巨大成就,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体会并学习细节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航天员为国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法学法:复述法,语言揣摩法,合作探究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猜猜他是谁
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
播放 视频 感动中国2003-杨利伟
二、介绍杨利伟
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男,汉族,辽宁省葫芦岛市绥中县人, 大学文化程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军衔,特级航天员。他历任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副主任,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是中国培养的第一代航天员,在中共十七大上当选为中央候补委员。杨利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之久。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象征着中国太空事业向前迈进一大步,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
那一刻当我们仰望星空,或许会感觉到他注视地球的眼睛。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 的梦想,他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作为中华飞天的第一人,作为中国航天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名字注定要被历史铭记。成就这光彩人生的,是他训练中的坚韧执着,飞天时的从容镇定,成功后的理智平和。而这也正是几代中国航天人的精神,这精神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还将成就我们民族更多更美好的梦想。
揭示课题 《太空一日》
三、检查预习
读准字音
炽热 ( chì ) 负荷 ( hè )
赫兹 ( hè zī ) 五脏六腑 ( fǔ )
聂海胜( niè ) 拍摄 ( shè )
轮廓 ( kuò ) 俯瞰 ( kàn )
舷窗 ( xián ) 遨游 ( áo )
褐色 ( hè ) 稠密 ( chóu )
砰 ( pēng ) 拽 ( zhuài )
步骤( zhòu )生命无虞 ( yú )
四、感知课文
1、 速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2、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第二课时
五、研读课文
第一部分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 解决了吗?
并非正常现象。
“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 ”
3、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第二部分 我看到了什么
1、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1、地球只是一段弧
2、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3、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 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4、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5、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2、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长城
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
3、你认为“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会是什么?
4看了杨利伟的太空所见介绍,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
第三部分 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 。
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情景,眼睛
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第四部分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 ……”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
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3“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临危不惧,沉着镇定
六、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杨利伟叙述自己在太空一日所见所感的过程,表现了我国宇航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勇于牺牲的精神。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七、探究写法
生动的细节描写
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这个声音是突然出现的,并不一直响,而是一阵一阵的,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说不准什么时候就响几声。既不是外面传进来的声音,也不是飞船里面的声音,仿佛谁在外面敲飞船的船体。很难准确描述它,不是叮叮的,也不是当当的,而更像是用一把木头锤子敲铁桶,咚咚咚咚
但随后发生的情况让我非常紧张——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飞船急速下降,跟空气摩擦产生的激波,不仅有极高的温度,还伴随着尖利的呼啸声;飞船带着不小的过载,还不停振动,里面咯咯吱吱乱响。外面高温,不怕!有碎片划过,不怕!过载也能承受!但是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心想:完了,这个舷窗不行了。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页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随着一声巨响,你会感到突然一减速;引导伞一开,使劲一提,这个劲很大,会把人吓一跳;减速伞一开,又往那边一拽;主伞开时又把你拉到另一边。每次力量都相当重,飞船晃荡得很厉害。让人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太空的神秘,激发读者对太空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
写法归纳
列小标题
生动的细节描写
八、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准备为祖国航天事业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杨利伟时会说些什么?
九、作业
1、想象作文《我的太空一日》。
2、观看我国神舟飞船发射升空视频或有关通讯。
板书设计
太空一日
勇于牺牲
杨利伟 临危不惧
沉着镇定
小标题
细节描写
课后反思
【篇五】22课太空一日小练
最新版本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2 太空一日 同步练习
22 太空一日 同步练习
一、填空
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 奖。
二、加点字注音
炽热 ( ) 负荷 ( ) ..
赫兹 ( ) 五脏六腑 ( ) ...
聂海胜( ) 拍摄 ( ) ..
轮廓 ( ) 俯瞰 ( ) ..
舷窗 ( ) 遨游 ( ) ..
褐色 ( ) 稠密 ( ) ..
砰 ( ) 拽 ( ) ..
步骤( ) 生命无虞 ( ) ..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22课太空一日小练
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2、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 解决了吗?
3、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3、第二部分 我看到了什么
1、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2、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3、你认为“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会是什么?
4、看了杨利伟的太空所见介绍,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
4、第三部分 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5、第四部分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3“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四、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 ,表现了 的精神。
五、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六、拓展延伸
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想?你准备为祖国航天事业做些什么?
如果你是一位小记者,采访杨利伟时会说些什么?
参考答案 一、1、杨利伟是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2014年9月15日,太空探索者协会第27届年会在北京闭幕,杨利伟被授予列昂诺夫奖。
二、加点字注音
炽热 ( chì ) 负荷 ( hè ) ..
赫兹 ( hè zī ) 五脏六腑 ( fǔ ) ...
聂海胜( niè ) 拍摄 ( shè ) ..
轮廓 ( kuò ) 俯瞰 ( kàn ) ..
舷窗 ( xián ) 遨游 ( áo ) ..
褐色 ( hè ) 稠密 ( chóu ) ..
砰 ( pēng ) 拽 ( zhuài ) ..
步骤( zhòu )生命无虞 ( yú ) ..
三、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说说小标题的作用 让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概括性的了解;层次清楚,结构鲜明。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第一部分 我以为自己要牺牲了
1在这一部分中出现了什么意外?
“在火箭上升到三四十公里的高度时,火箭和飞船开始急剧抖动,产生了共振。这让我感到非常痛苦。 ”
“共振以曲线形式变化着,痛苦的感觉越来越强烈,五脏六腑似乎都要碎了。我几乎难以承受,觉得自己快不行了。”
2、这种共振是正常现象吗?这种现象后来 解决了吗?
并非正常现象。
“飞船的共振主要来自火箭的振动。随后他们改进技术工艺,解决了这个问题。在“神舟六号”飞行时,情况有了很大改善;在后来的航天飞行中再没有出现过。 ”
3、这一部分中表现了杨利伟什么精神?
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的精神。
3、第二部分 我看到了什么
1、杨利伟在太空看到了什么?
1、地球只是一段弧
2、准确判断各大洲和各个国家的方位
3、中国上空仔细辨别大概到哪个省了,正从哪个地区的上空 飞过,祖国的各个省份我大都看到了。
4、我们的首都北京,白天它是燕山山脉边的一片灰白色,分辨不清,夜晚则呈现一片红晕
5、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
2、杨利伟在太空没看到的是什么?为什么看不到?
长城
因为“在太空,实际上看不到任何单体的人工建筑,我询问过国际上的很多航天员,没有谁能拿出确凿的证据说看到了什么。即使是巨大的城市,在夜晚看到时也只是淡淡的红色。 ”
3、你认为“类似棉絮状的物体 ”会是什么?
4看了杨利伟的太空所见介绍,引起你什么样的遐想?
4、第三部分 神秘的敲击声
1、当飞船刚刚进入轨道,会出现什么错觉?
飞船刚刚进入轨道,处于失重状态时,百分之八九十的航天员都会产生一种“本末倒置”的错觉。
2、这种错觉对杨利伟来说感受怎么样?他是靠什么来克服的?
这种错觉很难受,明明是朝上坐的,却感觉脑袋冲下。如果不消除这种倒悬的错觉,就会觉得自己一直在倒着飞,很难受 。
没别的办法,只有完全靠意志力克服这种错觉。想像自己在地面训练的
情景,眼睛闭着猛想,不停地想,给身体一个适应过程。几十分钟后,我终于调整过来了。
3、你猜想一下“神秘的敲击声”会是什么声音?
5、第四部分 归途如此惊心动魄
1、归途中让我紧张以致惊慌的原因是什么?
“右边的舷窗开始出现裂纹。窗外烧得跟炼钢炉一样,玻璃窗开始出现裂纹,那种纹路就跟强化玻璃被打碎之后那种小碎纹一样,这种细细的碎纹,眼看着越来越多……说不恐惧那是假话,你想啊,外边可是1600—1800℃的超高温度。”
“看到舷窗玻璃开始出现裂缝,我紧张了 ……”
2、舷窗玻璃出现裂缝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
飞船的舷窗外做了一层防烧涂层,是这个涂层烧裂了,而不是玻璃窗本身出现问题。
为什么两边没有同时出现裂纹呢?因为两边用了不同的材料。
3“ 飞船停住了。此时是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杨利伟为什么要强调飞船停住的时间?
表明飞船安全着落,“神舟五号”出征成功归来,表现了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了伟大的成就。
4、从这一部分可以看出杨利伟什么精神?
临危不惧,沉着镇定
四、归纳主题 本文通过杨利伟叙述自己在太空一日所见所感的过程,表现了我国宇航员为了祖国的航天事业临危不惧、沉着镇定、勇于牺牲的精神。
五、请你从文中找出细节描写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细节描写的好处。
如:后来,整流罩打开,外面的光线透过舷窗一下子照射进来,阳光很刺眼,我的眼睛忍不住眨了一下。
在太空中,我还看到类似棉絮状的物体从舷窗外飘过,小的如米粒,大的如指甲盖,听不到什么声音,也感觉不到这些东西的任何撞击。
这是一个剧烈的动作。能听到“砰”的一声,非常响,164分贝。我在里边感觉被狠狠地一拽,瞬间过载很大,对身体的冲击也非常厉害。接下来是一连串的快速动作。引导伞出来后,紧跟着把减速伞页带出来,减速伞让飞船减速下落,16秒之后再把主伞带出来。
这些细节描写一方面表现了太空的神秘,激发读者对太空的向往之情,另一方面表现了杨利伟为祖国航天事业勇于牺牲、临危不惧、沉着镇定的精神。
六、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