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的故乡宁城 我的故乡晋察冀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我的故乡宁城(一)

我的故乡

我的故乡在宁城,那里有上有水,非常美丽。

春天来了,大地披上了绿色的新装,小草偷偷地探出了头,树木也发出了嫩芽,花苞在春风的吹拂中绽开了花瓣,燕子在天空中一边飞一边欢快地唱着,仿佛在祝贺春天的来临。这时河水也叮咚叮咚""的作响,像是在呼唤大地母亲,又感谢春天的到来。

夏天,小河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常常三五群的孩子来到小河边,下到河里捉鱼,常常是满载而归;热了便欢快地跳入水中,水面上溅起一朵朵欢乐的浪花。大伙无忧无虑的笑声、击水声交织成了一首美丽动听的乡间小曲。

当树叶由青转黄时,秋天已经不知不觉地来到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稻谷垂着头像是在对土地妈妈说心里话:“谢谢您土地妈妈,您养育了我,我马上就要离开您了,再见。”

冬天大雪纷飞,既像仙女散花,又像数不清的蝴蝶在空中飞舞,还像许多柳絮漫天卷来,大有铺天盖地之势。房屋、树木银装素裹,整个世界都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我爱我的故乡,它一年四季如仙境一般,我更喜爱故乡的山和水,因为它给我们带来了无限的欢乐。

宁城县天义三中初一:迟敏

我的故乡宁城(二)

我的故乡宁城(三)

我的故乡宁城(四)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初一历史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证明“北京人已经会使用天然火”的最可靠证据来源是

A.神话传说 B.文字记载 C. 考古发掘 D.影像资料

2.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火的使用 B.原始农业的产生 C.建造房屋 D.使用陶器

3.记好笔记是学好历史的前提,下图是一同学的笔记片断,指出其试图探索的历史主题是

A.禅让制 B.王位世袭制

C.分封制 D.科举制

4.公元前21世纪比公元前16世纪

A.早5000年 B.晚5000年 C.早500年 D..晚500年

5.“周幽王烽火戏诸侯”、“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家喻户晓。与“诸侯”、“列国”的产生相关的制度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6.下列图片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胡人汉服图 汉人胡食图

A.民族交往 B.中外交往 C.国家统一 D.经济发展

7.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先生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8.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中最能反映商朝社会生活的是

:

A.兵马俑 B.司(后)母戊鼎 C.竹木简 D.青花瓷

9.著名学者余秋雨的生花妙笔,给人们留下一段优美的文字:“就在秦始皇下令修筑长城的数十年前,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起的工程。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长城的社会功能早已废弛,而它至今还在为无数民众输送汩汩清流。”请判断,余秋雨笔下的“它”是指

A.都江堰 B.郑国渠 C.大运河 D.灵渠

10.《史记》记载,秦孝公死后,守旧的贵族诬告商鞅“谋反”,商鞅也因此遭遇了车裂的命运。下列选项最能导致商鞅悲剧的是:

A.国家承认土地归私人所有

C.根据军功授予爵位和田宅 B.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D.迁都咸阳建立县制

11.商鞅变法中主要为了加强君主权力的是

A.建立县制 B.奖励生产 C.奖励军功 D.承认土地私有

12.读下图,根据所学判断,在地区④产生的代表性著作是

A.《春秋》 B.《孟子》 C.《荀子》 D.《离骚》

13.下列关于“好国君应该怎样作为”的表述,主要体现了春秋战国时代哪家思想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 D.法家、道家

14.《淮南子·人间训》中有“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样一则寓言,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最早提出类似观点的思想家是

A. 孔子 B. 老子 C. 孟子 D. 韩非

15.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

过程中,做了相应学习摘要(右图)。这些信

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大变革的时代

B.统一国家的建立

C.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民族关系的发展

16.《全球通史》中描述:“新皇帝废除此前的王国和诸侯,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所述制度是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17.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杰出的帝王,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但他们在处理以下某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儒家思想问题 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 D.国家统一问题

18.人们用“伐无道、诛暴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来赞扬右图中反映的革命首创精神。右图中的事件发生在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东汉

19.“大丈夫当学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长驱数十万众,纵横天下。”材料中的“卫青、霍去病,立功沙漠”打败了

A.鲜卑族 B.犬戎 C.匈奴 D.山戎

20.关于“昭君出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当时向汉朝提出和亲的是呼韩邪单于 B.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

C.是汉朝迫于匈奴压力的一次和亲 D.为汉匈的友好相处和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21. 古人常用“学富五车”来形容学问渊博,但也反映出当时书写工具的落后。在古代的中国从什么时候开始,读书人外出游学时,不用带五大车的竹简,也可以达到“学富五车”呢

A.西周 B.秦朝 C.汉代 D.唐代

22. 曹操家族DNA是复旦大学的课题研究成果,于2013年11月11日正式发布,该研究成果证实曹操并非西汉丞相曹参的后代,同时推翻了曹操为夏侯氏抱养而来的说法。曹操是

A.魏国人 B.东汉人 C.吴国人 D.蜀国人

23. 图示法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的展示出来。下面哪幅图直观反映了三国鼎立的形势

A B C D

24.为了接受汉族的先进文化,北魏孝文帝要求采用汉姓,学说汉话的少数民族是

A.匈奴族 B.鲜卑族 C.契丹族 D.女真族

25.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记载,胡人的兽医术、相马术,制作毛毡、奶酪、油酥的技术,逐步为汉人所接受。形成这种现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 B.民族征服

C.民族战争 D.民族压迫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50分)

26.(9分)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国家名称。(4分。注意:只填写在下列横线上,不用填在图上。)

A B C D

(2)图中赵、魏、韩三国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1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的故乡宁城 我的故乡晋察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