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读红楼梦点评 周汝昌点评红楼梦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读红楼梦点评(一)

晴雯没有写诗

《咬文嚼字读红楼》之一

yh晓风残月

一般人从小喜欢文学,大多都是从喜欢诗歌开始的。少年好幻想,对生活充满无限憧憬,感情强烈而纯真,于是诗歌这种主观性强可直抒胸臆的文体便自然成为首选;等人到中年入世渐深有了些阅历,懂得了生活的艰辛和世事的复杂,此时便容易移情别恋于小说这种能多角度深入反映生活全貌的文体;等到了老年,世味遍尝,繁华阅尽,人生的乐章渐趋平静舒缓,洗尽铅华回归自然,这时候便对不拘形式,平淡自然的散文有了天然的亲近。人生不同阶段会对文学的形式有不同的喜好追求,大致如此。回想我以前喜欢文学时的情形,虽然也追求多样,雄心勃勃地对各种文体都想涉猎,但还是情有所偏,独对诗歌倾心最重,当时对诗的感觉和对初恋的感觉是一样的,诗就像我的初恋情人。我以为,诗是语言的菁华,“诗是语言的利斧,它能劈开心灵的冰河”(一位诗歌烈士如是说)。诗是纯文学里的纯文学,没有诗作为其精神内核的文学就不是真正意义上文学。

我从小能与《红楼梦》结下不解之缘,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因为诗,可以说是对诗爱屋及乌的结果。《红楼梦》里有大量的诗词曲赋,这让当时正与诗热恋的我一头钻进《红楼梦》诗的王国里美美地陶醉,痴迷了一回。记得我当时专门

用一个精美的笔记本抄录其中的诗词,我边读边抄,十分认真。现在的我仍然可以把《红楼梦》里大部分诗词一字不差地背诵下来,多得益于我当时的那份认真。抄了一遍还不过瘾,我又捡自己偏爱的诗词重抄二遍。这一遍我是把诗按人分类,比如我把所有林黛玉的诗抄在一起,把所有薛宝钗的诗抄在一起,等等。我是按我喜欢 的程度来排列他们的顺序的。这时我产生了一个疑问:《红楼梦》里竟然没有一首晴雯写的诗。大观园里众多女性中,曾一度我非常喜欢晴雯这个人物,喜欢的程度甚至不低于林黛玉,可是林黛玉写了那么多诗,而晴雯一首诗也没有写,这是为什么?

后来想想,我这个疑问的产生多少有点钻牛角,我喜欢诗也要一厢情愿地要求我喜欢的人物也要有诗才,也写上几首能让我抄在本子上的诗。这不是强人所难吗?不过我一直坚信晴雯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人物形象,你看她在著名情节“撕扇子作千金一笑”中,她恃宠生嗔,又转嗔为喜的微妙的心态转变过程中,她那风流灵巧的美丽形象跃然纸上,她纯真又自尊的品性给每一个《红楼梦》的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比如第五十二回“补裘”一节,表现了她聪慧,勇敢,急人所急,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和对宝玉的既深藏又真挚的一片感情。她性格中还有干练,锋芒毕露,疾恶如仇,豪爽的一面。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她刚烈的性格使她成了“抄捡大观园”最大受害者,最后她被带病赶出了大观园。书中描写晴

雯的最后一个情节,是贾宝玉独自一人偷着跑出大观园去看已重病卧床的晴雯。这实际上是他们主仆二人的最后诀别,两人都有千言万语却难以开口。晴雯和宝玉之间也有纯真的儿女私情,“哪个少女不善钟情?”不过以她光明磊落的个性,她把对宝玉的一片深情埋藏心底,有人如赵姨娘之流说她专会“扮狐媚子勾引宝玉”,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只不过她太单纯了,不会像袭人等那样善于藏奸。可是好人偏受污,她含冤被除数逐。早知今日何必当初,生死诀别之时她也顾不了那么多了,她要表白她对宝玉的爱,她强忍病痛在被子里(依然不改纯真少女羞涩之本性)脱下自己的贴身内衣背心赠给宝玉作为定情信物,她也要宝玉脱下他的“袄儿”给她穿,并说:“我将来在棺材里独自躺着,也就像在怡红院一样了。”每每读到此,我都愿为晴雯捧一掬同情之泪,我也会又一次感觉到此情当以诗歌之,此人当以诗颂之。

《红楼梦》是一部诗化小说,作者也让众多人物吟诗诵词,黛玉宝钗湘云等锦心绣口的才女们自不必说了,就连又“呆”又“懦”的三小姐迎春也有几首诗,而“两面三刀口蜜腹剑”的王熙凤也有一句为联诗开头的“一夜北风紧”。而贾雨村薛蟠等一些“须眉浊物”也都有几首附庸风雅的歪诗难为作者曹雪芹为他们越俎代庖,特别是薛蟠那两首臭名昭著的“女儿乐”和“一个苍蝇两个蚊子”的诗简直有辱斯文。还有一个香

菱,她的身世遭遇值得同情,可是不论她的相貌才气还是作者对其倾注的感情,均不如晴雯,可是作者却不吝他的千金笔墨为香菱专门安排了大半回文字来写“香菱学诗”。相比之下,作者为什么不安排让晴雯也写一两首,也让她略展诗才?

后来终于有一次我恍然大悟了,其实答案再简单不过了:晴雯是个丫环,社会地位低下。我之所以会产生那样的疑问,是因为我没有注意到晴雯的身份,或者说我没有把身份和写诗这两个事物联系起来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贵族大家庭里的事,封建社会的一切特征都要在这个大家庭里得以体现,而礼教和等级制度是封建社会最主要的特征之一。《红楼梦》里上至贾母下至无名奴仆,他们都有着各自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等级森严。我们经常反映历史的影视剧里见到“作乱犯上”这个特有的罪名,就是封建社会为维护其统治而要严格礼教,等级制度。越是富贵,越要讲究礼教等级,只有下层人民才会有“穷不拘礼”一说。而像贾府这样的贵族之家,当然要极其讲究礼教等级。我们知道,曹雪芹就出身于这样的贵族之家,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罪恶之后,他背叛了他当初所属的那个社会,他出污泥而不染,他以蘸满血和泪的如椽之笔来抨击封建礼教。但是思想上的反封建并不违悖笔下的尊重客观存在,这并不矛盾,冷静,客观地描写现实,“不敢稍加穿凿”,言外却蕴含着深

深的爱与恨,这正是作者的高明之处。

《红楼梦》里描写了许多晴雯那样的丫环奴婢,她们虽然也有高低贵贱三六九等,但她们都是奴隶,没有社会地位和人身自由,她们是专门侍候小姐贵妇的,如果小姐贵妇们在一起“雅集”吟诗附庸风雅,如果这时候丫环也在一旁插嘴吟诗,那就是不顾身份的“越礼”,在礼教等级森严的封建大家庭里是被禁止的。至于她们私下里也会吟诗写文,在没有多少人身自由和人格独立的环境里这样的想象是不现实的。自幼缺乏受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一些出色的丫环被归入“金陵十二钗副册”里,只有香菱是个例外,她不是丫环,但也不是小姐贵妇,她的身份有点特别。我们知道,香菱是大观园众多女性中第一个出场的,作者在第一回就写到了她,其父为甄士隐,香菱也算出身天官宦之家。可是她命途多舛,自幼丢失,第四回“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写她被人贩子拐卖,最后被薛宝钗之兄人称呆霸王的薛蟠抢去,沦为妾。所以香菱的身份就是妾,妾的社会地位低于小姐贵妇却高于丫环。还有一方面,香菱的小名英莲,谐音“应怜”,寓意大观园中众女儿都“应怜”。正是由于这两方面的原因,作者才专门为她安排了一节“香菱学诗”,让其也参与上流社会之雅事,而其他丫环是享受不上这样的“待遇”的,这里也包括晴雯。这不是作者嫌贫爱富,而是作者下笔要尊重客观现实。还有一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个问题,“龄官画啬”一节里,龄官

读红楼梦点评(二)

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对《红楼梦》有一个非常精辟的评价:“至于说到《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底小说中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其要点在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大不相同,所以其所叙有人物,都是真的人物。总之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鲁迅是把《红楼梦》放在中国小说创作的历史长河作出高度 评 价的。现在《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最高峰,——不光学术界达成了共识,广大读者一般也是这么看的。

评红有个非同一般的现象,象攀登云梯那样,你有多大本事,多高境界,能在学术上攀登得多高,它就能给你多高的层次。比如说一般的小说很难上到哲学层次的分析,但《红楼梦》却可以经得起哲学分析。1995年浙师大梅新林教授就写了一本《〈红楼梦〉的哲学精神》,由专门出版一流学术著作的学林出版社出版,在红学界影响很大。我自已也有点体会。1994年夏天,写《〈红楼梦〉虚实论——兼谈〈红楼梦〉以小说创构意境》,思考不断深入,认识不断攀升,几乎是一天上一个台阶,进入一个新境界,最后认识到曹雪芹首先是个大诗人,然后才是大作家,他用诗的虚实结合的方法写小说,是中国文学史上以小说创构意境的第一人。 评价《红楼梦》还有个非常奇怪的现象,这个人本人文化素养越高,见识越广,对《红楼梦》研究得越深入,对《红楼梦》的评价就越高。毛泽东对《红楼梦》很有研究,他的评价就很不一般。他在《论十大关系》中说我国“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毛泽东视野开阔,他 从中国历史文化长河中,在浩如烟海的文史典籍中,独独提出《红楼梦》。在他看来,中国有“很多地方不如人家”,但《红楼梦》可以胜过人家。

上海华东师大有位学者,写了一本《历史文化的全息图像——论〈红楼梦〉》,其中谈到《红楼梦》对于中国历史具有开天辟地的界分性:。“也即是说,所谓中国历史,就文化意味而言,可简明扼要地划分为《红楼梦》之前的历史和《红楼梦》之后的历史。”“《红楼梦》问世,既标记着对以往历史(帝王将相的历史)的颠覆,又标记着一种人文精神的崛起。” 可见《红楼梦》在中国文化史中的突出地位。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毕生研究《红楼梦》,著有《红楼梦新证》等二百多字的红学著作。他对《红楼梦》更是推崇备至。他说:《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 有 的“文化小说”。“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代表性最强的作品” “它是我们中华文化史上的一部最伟大的著作”。曹雪芹“是惊人的天才,在他身上,仪态万方地体现了我们中华文化的光彩和境界。他是古今罕见的奇妙的“复合构成体”——大思想家,大诗人,大词曲家,大文豪,大美学家,大社会学家,大心理学家,大民俗学家,大典章制度学家,大园林建筑学家,大服装、陈设专家、大音乐家、大医药学家……。他的学识极广博,他的素养极高深。这端的是一个奇才、绝才。这样一个人写出来的小说,无怪乎有人将它比作“百科全书”,比作“万花筒”,比作“天仙宝境”——在此镜中,我中华男女老幼一切众生相,毫芒毕现,巨细无遗。这是何等慧 眼,何等神力!”“虽然雪芹像是只写了一个家庭,一个家族的兴衰荣辱,离合悲欢,却实际是写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万紫千红的大观与奇境。”

就《红楼梦》的典型意义而言,著名红学家吴世昌用一句诗来概括:“红楼一世界,世界一红楼。”这么说古往今,五洲四海的人都是《红楼梦》中人。

著名的作家王蒙不仅非常喜欢《红楼梦》,还写过《红楼启示录》,作过《红楼梦》评点。他在评点本的《序》中说:

“《红楼梦》令你觉得汉语汉字真是无与伦比。”

“它似乎已经把汉语汉字汉文学的可能性用尽了,把我们的文化写完了。”

“《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

“几乎是,你的一切经历经验喜怒哀乐都能从《红楼梦》里找到参照,找到解释,找到依托,也找到心心相应的共振。”

“《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活了一次,至少是活了二十年。” 著名作家宗璞先生在王蒙《红楼启示录》一书的序言中说:“《红楼梦》是一部挖掘不尽的

书,随着时代的变迁,读者的更换,会产生新的内容,新的活力。它本身是无价之宝,又起着聚宝盆的作用,把种种的睿思,色色深情都聚在周围,发出耀目的光辉。”

对红楼梦评价极高的几个名人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一文中这么写道:“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王朔:刘心武说那贾宝玉和秦可卿打一炮,那叫什么玩意?明明没有的,没有就是没有,人家那不需要改编,你就拿人家那120回一章一章地拍。叶京就拿我那小说一章一章地拍,台词就那么写的,你们都没本事改,就按人家那原台词念,怎么给人念顺了。红楼梦里大量的台词,加上关于风景的描写,心理活动都藏在台词里了,上来就是一个电视剧本,你就老老实实一页一页地拍,拍出多少算多少。

王朔:“我国过去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不是帝国主义,历来受人欺负。工农业不发达,科学技术水平低,除了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历史悠久,以及在文学上有部《红楼梦》等等以外,很多地方不如人家,骄傲不起来。”

王蒙:中国的文学作品,能够做到从总体上反映人生的只有《红楼梦》。外国作品中,就我所读过的来讲,能够和《红楼梦》相并提的,不好找。托尔斯泰很伟大,著作比曹雪芹多得多,《安娜·卡列尼娜》、《战争与和平》、《复活》,卷卷是精品。但托尔斯泰在自己精致的天才的笔端,有着过多的取舍,写舞会,写一群贵妇人在说无聊的话,用法语在不断地对话,很精致。但是不像《红楼梦》那样,滋味是如此地难以咂摸,难以拿捏,难以掌握。我个人愿意非常谨慎地低调地说,到现在为止,《红楼梦》是唯一的一部这样的小说:能从总体上逼近人生的一切方面,酸甜苦辣咸、美丑善恶、空无实在、情与政、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读红楼梦点评 周汝昌点评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