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观董存瑞有感 读董存瑞有感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观董存瑞有感(一)

观《董存瑞》有感

今天下午,我和妈妈看了一部50年代的电影——《董存瑞》,影片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故事讲述的是1945年春,董存瑞参加了当地的抗日自卫队,又在这一年中参加了八路军。在队伍中,董存瑞不满20岁,但却有着惊人的胆识和魄力。在与日军的战斗中屡屡立功,让连长对他刮目相看。

故事的高潮发生在1948年5月25日,进攻隆化县的战斗打响,董存瑞所在的6连负责攻击敌人的核心阵地——隆化中学,出发前,董存瑞代表大家表决心:我就是化为泥土,也要填到隆化中学的外壕去让大家踩着我们把隆化拿下来!他带领同志们炸毁了敌人三个炮楼,五个地堡。在打开隆化中学的外围工事后,敌人藏在干河道上的碉堡向部队发起进攻,部队损伤惨重。

董存瑞再次请战,这时,他的左腿已经被敌人的机枪打断,他两次安放的火药都因没有木托而滑了下来。此时,冲锋号响起,董存瑞用身体做支架,左手托起火药包,右手点燃了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暗堡被炸毁,我们胜利了,而董存瑞却用自己的生命,为革命的胜利开避了一条道路。

看完电影,我的心中感慨万千,他的胆量、勇气、思想都是我所敌不上的,我打针时都会害怕,而董存瑞却为了革命的胜利,做出了壮举,牺牲时只有19岁!董存瑞——一个顶天立地的革命战士!

观董存瑞有感(二)

观电影《董存瑞》有感

黄花店镇甄营中心小学

六年级一班

井翔宇

观电影《董存瑞》有感

自从看了电影《董存瑞》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董存瑞不怕敌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不屈的精神让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当电影演到董存瑞手拿炸药包,高声的喊道:“为了新中国,前进!”时,我的眼睛湿润了,这是一个多么伟大的壮举呀!从此,董存瑞那英雄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我的心中。中国历史上有多少这样的壮士呀!他们不惜自己宝贵的生命来换取今天的美好生活,但是,今天的人们有时怎样做的呢?

现在大部分的人都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父母的娇生惯养下养成了许多的不良习惯。比如:乱花钱、缺少生活的独立性、懒惰等等。我想,如果那些先烈们还活在世上的活,他们一定会为我们叹息。所以,我们要努力的学习,以良好的社会风气打造我们的新社会。

但是,事实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有一些人非但不悼念革命先烈,还在说动催瑞等人的故事是有人故意编造糊弄人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这样想,他们为什么不想一想是谁打出了我们的新中国?是谁不惜自己的生命迎来了这美好的今天,这不正是那些革命烈士吗?我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这也正体现出现在某些人的狂妄。

总之,董存瑞一生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国家。他是人民的英雄!从此我们也要明白:今天祖国的繁荣昌盛是祖辈们换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刻苦学习。将来为建设伟大祖国,保卫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观董存瑞有感(三)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董存瑞”这个名字,我只知道他是英雄是烈士,但是对他的事迹之类了解得甚是模糊。不过在昨天,军理课上我们观看了一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电影《董存瑞》,让我对这位烈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这部电影没有像那个年代大部分电影那样,神话虚构英雄的束缚,而是遵循革命现实主义创造原则,使我们看到董存瑞不是脱离生活实际的完美无缺的英雄,而是一个在党的培养教育下不断克服自身的缺点,逐步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先锋战士,是一个普通人的伟大的形象。

当我们看到一个戴着瓜皮帽,刚满十六岁的董存瑞,倔强勇敢、积极要求参军时,我们会被他的极大的革命热情而感染。

当我们看到一个单纯勇敢一个心眼打鬼子的董存瑞,在部队党组织的培养教育下,迅速成长为一个英勇机智、主动灵活的好战士时,我们会从董存瑞的思想境界飞跃中受到启迪。

当我们看到他大胆违背墨守陈规的班长的命令,毅然带领几个战士前去支援,有效地打击了敌人,战后收到了嘉奖,我们会为他的有个性有主见的性格所钦佩。

当我们最后看到董存瑞在攻打隆化的战斗中,在关系着战斗全局的关键时刻,手托炸药包,打开导火线,高呼:“为了新中国!前进!”把年轻的生命献给了壮丽的革命事业时,我们会被英雄气壮山河、光照日月的行动而感到无比激动。

记得看过一首词《临江仙 ·观董存瑞烈士陵园》

昨夜秋风萧瑟,

萦思殷忧难平。

一桩夙愿在心中,

青山绿水外,

丽日照英城。

前夜分明似梦,

忠魂栩栩如生。

血洒大地半天红,

丰碑同泰岳,

伊水鉴平生。

这首词十分动人地把董存瑞的忠魂,董存瑞的不屈向世人倾诉。但是毕竟董存瑞也仅仅是无数烈士中的一员。新中国的诞生,归功于那千千万万为人民牺牲的共产党员。

血可以流,泪可以洒,但头不能低下。这就是中华民族的本色,中国人的血脉流淌着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少荣辱,多少艰辛,多少奋斗,多少牺牲,我们的先辈用血,用汗,用宝

贵的生命铸就了东方大地上不屈的中华魂!

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现在感到了自己的使命,也许前方路途多舛,但我仍会奋勇向前!

观董存瑞有感(四)

附件2:

苍溪县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观后影评活动学生参评作品申报表

观《董存瑞》有感

苍溪县高坡镇初级中学校 七年级一班 向林桦

今天,我看了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电影《董存瑞》,电影讲述的是:1945年,16岁的董存瑞参加了八路军,他在激烈的战斗中逐渐锻炼成为一个机智勇敢的战士。在这期间,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董存瑞在解放隆化的战斗中,和战友们一道接到命令,去炸掉碉堡,以确保大部队前进的步伐。在两名战友牺牲的情况下,董存瑞他们化悲痛为力量,将剩下的碉堡全部炸掉。但他们没发现,在干枯的河床上,还建筑了一个更隐蔽的桥型暗堡,许多战友都牺牲在这个碉堡下,董存瑞看到这个情景,将个人生死置之度外,再次向连长请命,在机枪的掩护下,他机智勇敢的躲过敌人的子弹,并在左腿受伤的情况下,凭着坚强的毅力来到暗堡下,可怎么也找不到炸药包的地方。总攻时间到了,冲到前面的几名战友牺牲了,董存瑞心急如焚。为了战友们的安全,董存瑞决定用手托炸药包,炸毁敌人的暗堡。董存瑞突然身子向左一靠,左手托起炸药包,紧紧贴住桥形碉堡,右手猛地一下拉开了导火索。他高喊:“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啊!”忽听一声巨响,桥形碉堡被炸毁了,董存瑞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当我看到董存瑞站到桥下时,也在替他着急,然而,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年纪轻轻的他为了战友、为了新中国,毅然地用手举起了炸药包,让自己的肉身去做支架,用自己的生命换了部队的胜利。这样的壮举怎不让人感动!

这让我想起了很多我们当代的英雄:“90后最美学警”李博亚、舍身救学童的李学生、舍身救人的魏青刚、舍身救出4名学生的女教师靳伟杰、舍身救人的王建设""有太多的英雄,他们和董存瑞一样都有颗“金子”般的心,在危难之中,挺身而出。早已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我想到了上学期的一件事:那天放学回家,天有些冷,还下着小雪。我快步的往家走,快到十家路口时,我看到有位老奶奶不小心滑倒了。她躺在地上,起不来了,刚想过去扶她。我忽然想到那些做好事反被老人诬告的人,他们被大家猜疑还惹上了麻烦。所以,我犹豫了,赶快从老奶奶身旁走了过去。走了很远了,我回转身来看到有两个小女孩儿,早已扶起了老奶奶,她们搀扶着老奶奶走了很远了。

我感到很惭愧,我为自己的胆小感到懊悔。举手之劳的小事,我却没有去做。今天看了董存瑞烈士的电影,感动之余更多的是对英雄的敬佩!

他们的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他们不怕危险、勇于奉献的精神,赢得祖国和人民的尊敬。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用实际行动向他们学习。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应该记住古人的教诲。

观董存瑞有感(五)

缅怀英雄先烈丰功伟绩

铸就过硬的战斗精神

——观《董存瑞》后有感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在这样的一个日子里,重温那段血与火的悲壮历史,缅怀抗日先烈的丰功伟绩,弘扬中华民族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观看了《董存瑞》这部经典抗日战争影片,我感触颇深、震撼很大。 《董存瑞》这部影片讲的是董存瑞从一个地方青年成长为一名抗日英雄的故事。1948年,19岁的董存瑞,时任原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十一纵队三十二师九十六团二营六连六班长。在部队向隆化开进途中,他亲眼目睹一座座被国民党军队烧杀抢掠后的村庄,怒火中烧。他在枪托上写下誓言:天下穷人心连心,人民战士为人民,坚决讨还血债,誓把敌人消灭在隆化城。在解放隆化的战争中,他在紧急关头手举炸药包完成了党交给的艰巨任务而英勇壮烈牺牲。他的这种精神,不仅是建立在对敌人的仇恨的基础之上,更是来自内心深处对祖国的无比热爱。

在解放隆化城的最后关头,敌人的桥形暗堡伸出的几挺机枪,给攻城部队造成很大伤亡。董存瑞急切的向上级请求完成炸掉敌人的桥形暗堡,连长看他那急切求战的眼神最终把艰巨的任务交给了他。当他好不容易爬到桥下时,可桥底离地2米多高,伸手还够不着,两旁是光溜溜的墙壁,没边没沿无处放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怕炸不毁暗堡。时间一分一秒不容耽误,冲锋的时间马上就要到了!如不炸掉暗堡,冲锋部队将付出极大的伤亡。情况十分紧急。一个崇高的信念在董存瑞心中升起:为了胜利,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敌人的暗堡炸掉!最终手举炸药包与敌人同归于尽。 “朔风怒吼,大雪飞扬,征马踟蹰,冷气侵人夜难眠。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壮士们,精诚奋斗横扫嫩江原。伟志兮,何能消灭。团结起,赴国难,破难关,夺回我河山!”他的这种抗战精神,蕴含着临危不惧的心理品质和前仆后继的牺牲精神。在面对野心勃勃、欲壑难填的侵略者和敌对势力,在武装到牙齿的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敌对势力的杀戮面前,像董存瑞英雄先烈们的胸中理所当然地激起气节之魂、豪迈之气,愤然而战,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抵御敌人的枪炮,保卫神圣的家园。以气吞山河的气概、沧海同深的志量,在中华民族史册上谱

写了辉煌璀璨的一页:或沥血孤营,或横刀敌阵,或裂身银汉,或碎首沙场,或毁家纾难,或宁死不屈。死事的惨烈,慑匪寇而泣鬼神;人格的崇高,动苍穹而震寰宇。董存瑞他们的英雄气概和战斗精神,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放光彩,他们的英名与日月同辉、与山河同在。

董存瑞表现出来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为党和国家的利益坚持革命斗争,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一往无前,坚持斗争,英勇不屈的精神,有着“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的英雄气概 和“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革命情怀。而如今,长期的和平环境,容易使我军官兵滋长和平麻痹思想,淡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的意识。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缅怀先烈和英雄,学习他们的这种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新时期的革命军人,就要做好新时期军事斗争准备,我们不仅要努力改善武器装备,而且要继续发扬我军革命先烈留下的光荣传统,大力培育战斗精神,培养适应战场残酷环境的良好心理素质,遇险不惊、遇扰不乱、遇变不惑,心坚如铁,志强如钢。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不辱使命,开拓创新。60年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观董存瑞有感 读董存瑞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