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我在倾听中收获快乐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我在倾听中收获快乐(一)

在倾听中收获快乐

七台河市茄子河区中心河中心学校 程丽波

“学会倾听”是新课程赋予学习习惯新的内涵,学会倾听是一种能力,是一种习惯,是其它活动的基础。有关资料表明:人们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听占45%,说占30%,读占16%,写占9%,这一连串的数字告诉我们,良好的倾听习惯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取得外界讯息的关键。而对小学生来说,倾听就显得更为重要了,学生只有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课、同学的发言,才能积极有效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开启思维的火花,获取知识。

两年的课题研究,通过调查问卷、课堂实践、跟踪走访,我觉得课堂存在的倾听问题主要有以下三类:

1.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发现很多学生对其他同学的回答往往不会专心的去听.孩子说的愿望大于听的愿望,当没有被老师叫到名字回答问题时,就发出阵阵叹息声,这时对于别人回答什么内容,根本不关心,以致于第二个同学的回答又是与前面的同学一模一样。

2.当老师在讲授新知时,有的孩子常常坐不住,腿脚不停摇晃,手里不断摆弄东西,刚知道一点皮毛,嘴里就嚷嚷着:“我来,我来""”其实他们根本没有真正弄明白道理,让他起来回答,又说不到重点。

3.有的孩子看似非常遵守课堂纪律,坐得端端正正,其实如果点名回答,他似乎还在云里、雾里,不知老师在说什么""

面对着这样的现状,作为教师的我们该怎么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呢?

一、调动兴趣,乐于倾听

只有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才可以使有目的的教学行为,通过学生本身的积极参与,诱发学生主动倾听的兴趣。

1.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我们应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交谈,用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来缩短师生心灵间的差距,给学生营造一种宽松、活泼的课堂形式,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乐意倾听,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活泼,使我们的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学生在真实、具体、富有情趣的情境里会乐于倾听他人,一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是展示教师艺术的“窗口”。现行的教材中有许多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卡通形象,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教学三年级的《笔算乘法》时,我从学生喜欢看动画片《喜洋洋与灰太狼》引入,再借助三位主人公的话(每句话有12个字),引导学生以此内容提一个有关字数的数学问题,这样把教材中习题的内容加以创新,使相对枯燥的教学问题变得生动而有趣,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于倾听。

3.运用灵活多样化的教学手段

上课要有节奏、有弹性,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学生喜欢挑战、喜欢有趣,所以在教学中,我总是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产生倾听的愿望,使学生乐于倾听。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

运用多媒体,首先让学生看到几个学徒修补椅子的事,分别模拟横着钉、竖着钉、斜着钉的旧椅子承受推拉的情境,在学生个个捧腹大笑的时候产生一个问题:“为什么斜着钉成三角形的椅子不会摇摆,而其它钉法的椅子修补后还是会摇摆呢?”“钉椅子”这司空见惯的事物,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这时要求学生向别人解释自己的想法,倾听别人的想法。由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倾听别人的想法,课堂教学收到了很好的成效。

二、细化训练,学会倾听

倾听是一种意识、一种习惯,更是一种能力。学生有了听的兴趣,但不一定会听,因此,需要我们细化训练,使其学会倾听。

1.指导学生倾听的姿势。

手势或身体动作最能反映学生是否在倾听,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想努力表现自己是认真倾听的,于是把双手放在课桌上,身子挺得笔直,眼睛盯着教师或黑板一动也不动,其实,这是一种假听,如果学生真的在认真倾听,就不可能会有时间注意手应该怎么放,身子应该怎么样。因此,在课堂上,没有必要要求学生必须双手平放,腰挺直,关键要看学生有没有在真听。当学生在听同学发言时,要求做到神情专一,眼睛要注视着老师或发言人,如果同学的回答与自己的思考一致,则以微笑、微微点头表示认可或赞同。学生养成了这样的习惯,老师可通过一目了然观察学生听课的情况,即时得到反馈信息。

2.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要求学生认真听,可到底怎样才算认真听呢?首先要让学生做到心静,这是倾听的前提条件,还要强化听的意识。新接到一个班级,在上第一节课时,我就会告诉学生:听与说同样重要,说——是让别人明白,听——是尊重别人、弄懂别人的意思。在班级中,我对学生提出学会倾听要做到三心:一是专心听,无论是在听老师讲课,还是同学发言,都要听清老师同学所讲的每一句话,脑子里不想其他事。当一个学生回答后,教师可以问其他学生,刚才他(她)讲的你们听明白了吗?他讲的是什么意思?再请一位同学复述;二是耐心听,不随便插嘴,要听完别人的话,再站起来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细心听,当别人发言时,要求学生学会评价同学的发言,你觉得他说的怎么样?有没有道理?谁还有补充?谁还有更好的意见?你能帮他解释得更清楚吗?"" 用这些问题去唤醒学生应该注意倾听,并把同学的发言经过选择、转化成自己的东西,还要对不同方法进行比较、梳理、归类。例如我们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三角形的面积为什么要除以2 ?

生 1:因为三角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师:谁听清楚他所说的?你认为他说的怎样?

生2:我不同意他的说法,应该说三角形面积是拼成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

师:谁能解释的更清楚一些呢?

生3: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了一个平形四边形,其中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这个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也可以说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等底等高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所以要除以2。

在这里,通过让学生补充同学的想法,评价同学的想法来训练学生学会倾听,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3.持之以恒

常言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它是一个长期的任务,需要我们坚持到每一堂课中。倾听作为人的一项基本技能,可通过教师长期坚持训练,得到不断的提高与完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听问训练、听记训练,听后复述训练等等,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三、榜样示范,善于倾听

学生的许多习惯都能从老师身上找到影子。不知大家有没有发现,目前课堂上学生不愿或不会倾听,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教师没有学会倾听而引起的。在平时,我们总是要求学生要认真倾听老师的发言、同学的发言,但教师却不一定能用同样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学生的话还没有讲完,我们就抢口强说;学生的话还没听清楚,我们就迫不及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作为老师自己首先要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做一位专心、耐心的倾听者。

1.洗耳恭听,捕捉教育契机

随着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大大增多,这一切都需要教师耐心倾听学生的心声,成为学生的忠实“听众”。因此,教师自己要先学会倾听,倾听学生的发言,欣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课堂上无论学生说对了还是说错了;无论是说明白了还是语无伦次,教师都要专注地倾听,不能有半点不耐烦,更不能打断他们的话。努力在倾听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力的偏差、创新的观点、有价值的批评。如一次教学“乘法分配律的应用”练习“25×48 ”一题时,我说了一句:“25×48可以看成25×(40+8),计算很简便。”马上就有学生说:“把25×48看成25×4×12不是更简单了吗?”当场我高兴地表扬了他,并且对大家说:“教学相长,他想的比老师的好,老师应该向他学习。”这一教育契机的捕捉,盘活了整个课堂教学,学生受到了很好的启发,积极竖起小耳朵,认真听讲。

2.察言观色,帮助学生解惑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倾听习惯,还必须具备敏锐的分辩能力和细致入微的观察能力。这样才能捕捉到教学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极有开发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动态生成资源。比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学生在选择信息后,通过猜想、验证得出: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同时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这时有一学生提出:“老师,我们发现这个规律不对,24÷5=4""4 (24×2)÷(5×2)=4""8,这两个式子就不相等。所以24÷5≠(24×2)÷(5×2)”学生一个人的问题通过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酝酿后,质疑了教师和另外同学,学生们的兴趣更浓了,他们感受到集体的伟大力量:提出这么一个惊人的问题。这时,学生就会通过小组合作,不断交流,不断提炼,不断展现自己。从中学生不但学会了“猜想——验证”的探究方法,而且还会拥有一种“心中悟出始知深”的感觉。

冰尝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光,相击而发火花,只要我们去做有心人,一定能成为“荡水、击石”的高手。让我们共同来关注学生的倾听习惯吧!

我在倾听中收获快乐(二)

我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上帝赋予了我们一双耳朵,就是为了让我们倾听人世间的美好的声音。在我们不经意间,耳朵会一直辛勤工作,倾听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可是现在人们只追求人世的嘈杂与喧嚣,又有谁愿意敞开心扉去倾听那份宁静与美好?

法布尔倾听大自然的心声,完成了举世瞩目的《昆虫记》一书;贝多芬虽然双耳失聪,却能用心去倾听音符的美妙,创造了许多震惊的世界的作品。

伟人们在倾听中创造了许多文明财富,而我也在倾听中获得了不少快乐。

我与朋友坐在长倚上,她的头靠着我的肩,诉说着自己一天的苦楚。沉默了一阵,她慢条斯理对我说:今天因为她弟弟不听话,把爸妈搅的心烦意乱,她便把弟弟教训了一番,弟弟觉得委屈极了,把事情告诉了爸妈。本以为爸妈会批评淘气的弟弟,没想到爸爸认为大人教训弟弟就够了,她不应该管,反倒把她斥责了一顿。她把不愉快全部向我吐露,作为一个好朋友,我细心地劝说她,为她擦着眼泪。她的心情在倾诉之后好多了,我终于把她劝回家。我默默的倾听,让我们之间的情谊也更深了。

这一刻,我才知道在倾听中可以帮助他人,也可以获得快乐。 山谷间,泉水泠泠激打着岩石,蜿蜒地伸向远方,鸟儿在枝头叽叽喳喳地唱着欢快的歌,昆虫正在合奏一支交响曲。这些声音无疑是时间最美丽动听的音乐,不懂得倾听的人是永远体会不到的!

我又想起了一个小故事,讲的是一位非常喜欢拉小提琴的青年,由于技术太差,人们受不了那声音,他便每天跑到小树林里去演奏。有一天,他拉了很久,突然身后想起了掌声。原来是一位老妇人,妇人微笑地说听他拉琴是一种享受。从此青年更加痴迷于拉琴,老妇人就成了他唯一的听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听着他拉小提琴。凭着自己的刻苦,他的琴技越来越好,成名后去报答老人的时候,才得知她是一位聋人!老妇人用心灵倾听青年的琴声,铸就了一位小提琴大师。

倾听是快乐的,用心去倾听婉转动听的大自然,用心去倾听朋友曲折的心声,我们将收获很多。但愿世间能多一点倾听!

指导老师:胡凯

我在倾听中收获快乐(三)

我在倾听中得到快乐

金川中学 杨禹

看过无数赏心悦目的景色,读过无数构思精巧的书籍,而后才发现,倾听也是人生之中一种美妙的姿态,因为它让你在自我的静默之中,感受着另一个世界,获得者纯粹而完全的快乐。岁月如诗,如画,如茶······ 这是人们对人生、年华的评价,但是,时光飞快,14岁,花般的年华似水清纯,却让我在倾听中得到了快乐。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也成为一个时髦的人,我也加入了“追星酷一族”的行列,我也拥有了自己的偶像——她既不是什么作家,伟人,也不是什么球星,影星,她就是一个阳光、青春、健康、自信、坚强的一个20多岁的大女孩——张韶涵。

张韶涵的一首《香水百合》,让我从倾听中知道她是一个阳光自信的人,遇到;乌云”的她,总能化;乌云”为彩虹;她的一首《隐形的翅膀》,让我从倾听中知道她是一个乐观,坚强的人,遇到挫折的她,总能让自己找到希望的方向;她的一首《感动时刻》,让我从倾听中知道她是一个会品味人生的人,遇到伤害的她,总能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我在倾听中收获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