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爱 是一种传递 爱一传递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爱 是一种传递(一)

爱是一种传递

各位同仁大家好,我叫徐炳旺,来自于岩瑞中学,我演讲的题目是“爱是一种传递”。

这是一张五年前收到的请帖,上面写道:“徐炳旺先生,西坳村爱心桥将于本月28日建成通行,特邀先生为其剪彩嘉宾,望届时出席”。 作为一名普通教师,怎么会得到如此的殊荣呢?这得从三十五年前说起。

我1980年师范毕业,当年分配到一个山村小学任教,那时乡村条件十分艰苦,孩子们上学要走一段崎岖的山路,而且还要过两里外的小河,当时小河上没有桥,只有一排大石头,平常天气好还好,但只要稍下大点雨,漫上的河水便会漫过石头一二尺高。小孩过往是十分危险的,当时我所在的小学只有三位教师,另两位老师都上了一定的岁数,所以背学生过河这项学校日常工作,自然就落在我这位年轻人身上了。

记得当时我最关心的有二件大事,一是找女朋友,二是每天的天气状况。只要稍下大一点雨我务必早起床,赶两里咱守在河口。当时我最讨厌的是下雨,最喜欢听到一句“明天白天晴天”。年轻人总想睡个懒觉。

我在那工作三年,背孩子过河这项工作也负责了三年。在现在的同仁们想起来这事或多或少有点高尚和伟大。其实当时只是工作、任务和责任。说不辛苦是假,但期间也有很多甜和乐。有时背到小河中

间吓唬他一下也很逗乐,和这些小孩接触多了自然很亲近,和家长也走得很近。无论哪家长一有客人,我是非去做客不可,家长走几里山路专程来学校邀请,说邀请倒不如说像是绑架,如你坚持原则他更有原则非去不可,动文不行动武拖,盛情难却。山里老乡的憨厚、朴实、热情,有时会让你接受不了。在饭桌上,主人会把巴掌大的猪肉挟到你碗里,如你不想吃挟回去,他认为你是客气,再次挟到你的碗里,并把肉和米饭绞在一起,其目的定是让你非吃不可,那也是一种“无奈”。

三十多年过去了,当年的孩子已是孩子的爸爸了,其中有几位很有出息,前几年他们几位同学合计捐资60多万元,就在那通往学校的小河上建成了一座桥。

剪彩前一天,几位学生一同开车到县城接我,晚上我们在一起聊得很开心。闲聊中有位学生考起我来,老师你知道为什么这座桥命为“爱心桥”?我说是你们给乡亲父老的爱心。几位学生摇头说不完全对。我们是要把老师的爱心传递下去。我感动了,被我的学生感动了,学生让老师明白了个道理:“爱是种子,可以开花结果,爱是电波可以传递。”

还有一件事使对“爱的传递”深信不疑。 去年我接到了一个来自于北京的电话,当时我认为是有人打错了,印象中我在北京并没有熟人。接通后我才知道,原来是我的一个学生打来的,他叫吴清华,博士毕业,现在在财政部工作。还挺有出息,小小年纪已是正处级了。他要老师帮他一个忙,找两位好学上进的特

困生做为资助对象。他说前几年资助两名学生已毕业了,他想继续。我问他现在的经济条件如何,他没有正面回答我的问题。倒问我记不记得当年在我班读书时,给他买的那双回力鞋。他说那双鞋他一直保留着,高中、大学、工作一直带在身边,经常拿出来看一看,以此鼓励自己上进。现在看到它大都想到的是和他当年一样贫苦的学生。他这一提倒勾起了我的回忆。

那是1999年初秋,天气转凉了。学生都纷纷把凉鞋换成了布鞋或运动鞋,唯独他还穿着那双破旧的凉鞋,每每看到,总感觉自己的脚也冷起来。我知道这孩子的家境很困难,没多想,知道他的脚码后花了8元买了双回力鞋,在当时这鞋还是比较高档的,而我的工次当时也只有六七十元。其实当时这种行为并没什么高尚思想的支配,只是同情而已。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仍记得并把这鞋视为上进的动力,又把它转化成爱传递给社会。

三十多年的教育生涯,同清贫、普通、平淡结伴而行,更有很多的情感和无奈。细细回味其实也得到了许多的欣慰和快乐。当被学生评为“最受欢迎教师”称号时;当我住院收到全体学生署名的祝福卡片时;当我初愈回到讲台,听到雷鸣般的掌声时。我真正理解了什么是“富有”和“幸福”。从春天走到了秋天,看到了自己辛勤播种的收获。我在教学随记上曾写过这样一段话:用农家肥料种出来的蔬果肯定是健康食品,同样用爱教育出来的学生一定充满了正能量,一定是有益于社会的。爱是种子,可以成百上千倍放大,爱是星火,可以燎原,爱是电波,可以传递。

爱 是一种传递(二)

爱是一种传递

作者:

来源:《黑河教育》2013年第11期

尤永菊是北安市通北第三小学的教师。从教二十多年来,她始终担任小学班主任工作,致力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的改革与探索,并以孜孜以求的精神,在教育的百花园中传递着爱心,收获着喜悦。

一、用爱滋润学生

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是爱的化身,自从参加工作以来,尤永菊就把整个身心交给了学生,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田。

1.爱,从营造和谐温馨的班级氛围开始

2005年,尤永菊送走了毕业班,又迎来了一个新班。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她与学生们约定,让师生间的爱从共同营造自己的快乐家园——班级开始。她在教室正前方的墙壁上画了一颗优点树,树上张贴着每个学生的照片和自己写的优点,左边墙上挂了一个知心朋友信箱,右边墙上写上学生的快乐妙招:越看自己越可爱,越瞧自己越亲切,越想集体越温暖,使班级处处充满了温馨与和谐。同时,针对班级学生天真可爱的特点,开展了“心情墙”活动。她亲自辅导学生制作了三张卡片,分别涂上红、黄、绿三种不同的颜色:红色代表喜悦,黄色代表烦闷,绿色代表平静。学生每天到校后把代表自己心情的卡片挂在“心情墙”上,一天中如果心情发生变化可以换卡。这样,她只要看卡片就可以知道哪个同学高兴,哪个同学不高兴,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以便随时做好思想工作。为了使学生感觉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励学生上进的信心,尤永菊在班级开展了“夸伙伴”活动,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每个学生都能重视自身的优点。这种浓厚的互相尊重、互相理解的同窗情、师生谊,这种团结友爱、携手共进的良好氛围,对学生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尤永菊用爱开启了学生的智慧,用爱滋润着学生的心灵。

2.爱,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相融

在班主任工作中,尤永菊平等、民主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她秉承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尊重学生提出的合理化建议,采取班干部轮流制,对班级实行民主化管理,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在实践和体验中张扬个性,完善自我。同时,让学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成长中收获快乐和幸福。记得一位女生曾向她提出班干部轮流制的建议,以便给有能力的同学以展示的机会,给缺乏自信的同学以锻炼的机会。当时尤永菊很犹豫。她想:现在的班级管理已经井然有序,如果重新选举,会是什么结果?班级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可转念又一想,学生的建议有道理。于是在精心的准备之后,班级进行了一次现场投票选举班干部的活动。学生们经过认真选举,新的班干部队伍产生了。这一做法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参与班级

管理的积极性和责任感,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真正体会到作为一名班级主人的自豪感,班级里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人人争当好助手的良好风气。

3.爱,在关注孩子的内心中延伸

尤永菊在工作中谨记一句话,那就是“假如我是孩子”。这样的想法,使她对学生多了一份理解,多了一份宽容,多了一份尊重:少了一份苛求,少了一份埋怨,少了一份指责。几年前的一天,班里小峰同学的母亲焦急地来到学校,原来是在胶合板厂干活的小峰的父亲被突然飞起来的板子打伤面部,伤势很重,必须马上赶到哈尔滨去治疗,否则就会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家里没有别的亲人,只能由母亲去医院陪护,这样只能扔下十岁的小峰一人在家。一边是重伤的丈夫,一边是年幼的孩子,令这位母亲手足无措。还没等和老师说完家庭的不幸和无助后,她已是泪流满面。看到这种情形,尤永菊的心感到震颤,她主动提出照顾小峰的建议。那一刻,这位母亲脸上现出的是惊讶与惊喜。当时,尤永菊家的条件也比较差,一家好几口人都挤在狭小的房间里。由于居住空间有限,尤永菊就临时搭建板床,让小峰睡炕上,她住在板床上。二十多天里,她悉心照顾小峰的饮食起居,认真为他辅导功课。他的父母归来后看着白胖、活泼的孩子,眼里噙着激动的泪花,几番拿钱来酬谢尤永菊,都被尤永菊和她爱人婉言谢绝了。也许是这件事触动了小峰的心灵,从此后,他学习异常刻苦,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佳木斯大学,而他的每一次问候,都成为尤永菊最大的幸福和快乐。

二、用实践丰富自己

从走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尤永菊就注重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她阅读相关的书籍,查找相应的资料,在教学中边摸索,边实践,一次次的锻炼让她逐渐成长起来。她利用“勤思善问,合作学习”的方法开展公开课和竞赛课,均取得了优异的成绩。2004年, 尤永菊有幸参与教育局组织的全市第一批课程改革学习。课改像一扇门,为了观赏到门后的阳光和鲜花,尤永菊倍加努力,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2008年,她撰写的《关注情感体验,提高朗读时效》一文发表在《黑河教育》上; 2008年,她撰写的文章《新课程中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被评为北安市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同时,她的付出也得到了社会、学校和家长的认可,收获了种种殊荣:北安市新课改试验工作先进个人,县域优秀人才,北安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等等。这些荣誉对尤永菊来说,既是无言的肯定,又是莫大的激励。

花落无声爱有声。和学生心贴心的交流,让尤永菊体会到了为人师的幸福与快乐。她常说:爱是一种传递,当教师真诚地付出爱时,收获的是更多的爱!她愿将自己的真情和爱化为养料,去滋润、培育每一颗灵魂的种子,让每个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责任编辑 付淑霞)

爱 是一种传递(三)

原来,爱也是一种帮助,也是可以传递的呀!它可以让人努力,振奋精神,温暖人心,多好呀!而现在人们正在进行爱的传递:人们向红十字会捐款,抗洪战士在洪水中英勇救民,人民为灾区送水救助,这都是爱,对社会的爱,对广大人民的爱!

在家庭中,有人为你拿包,有人为你梳头,有人""这些人就是你父母,这是父母对你的爱!

在你献血时,是对生命的爱,当你将垃圾投入箱子时,是对地球的爱""

爱无处不在,我们要珍惜它,也要将它传递给地球上的每一人,每一物,这就是爱的传递!

如果说,爱是一把火,那么传递就是那支火炬;如果说,爱是一舀水,那么传递就是一支大勺;如果说,爱是一颗种子,那么传递就是从远方飞来的投下种子的鸟儿。没有传递,爱不能像阳光那样普照大地;没有传递,爱不能像春风那样轻拂万物;没有传递,爱就如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将要失去它的生命和价值。这个世界不能没有爱,更不能没有爱的传递。

我看过一个真实故事,发生在06年8月黎以冲突的以色列阿卡古城,一颗炮弹准确无误击中了莫迪的家,他的两个兄弟不幸被击中,含着热泪,怀着对这个家的无限眷恋,慢慢合上了眼睛。在众人复仇的高呼声中,莫迪却说:“战争把亲人们都带走了,唯独留下我,也许就是为了告诉我:爱比仇恨更长久,只有爱,才能重建家园。”一盏灯,突然被点亮了。它,穿过战争的阴霾,照亮了当地人们那颗被战争糅躝,痛苦愤怒的心。看了这篇报导,我的心被莫迪宽容所感动,更被他那种放弃仇恨,誓将爱传递下去的行为所折服! 一个人的爱心并非与生惧来的,莫迪也一样。从三兄弟深厚感情可以看出,莫迪的家,是一个充满着爱的家。而莫迪就是从他的家庭得到爱的传递,并将这个爱传递下去。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看见爱的传递:一位母亲笑眯眯地把削好的梨子递给老人,一位小男孩亲切地为母亲送上一杯清茶,笑得像一朵菊花似的老奶奶爱怜地抚摸着小孙子的头。爱就是这样,一代代地被传递下去;爱,就是这样,在传递中得到了无穷的发展。爱,从一开始就成了人类文明的基石,而传递,让爱成为了一栋标志着高度人类文明的高楼大厦。 从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到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从《诗经》的"投我以桃,报之以礼"到《战国策》的“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们可以深深地感受到爱和爱的传递。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2006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获奖者之一的青岛爱心群体--微尘。微尘起初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他的事迹被传递开来,越来越多的“微尘”出现。成为了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为了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这就是传递的力量。这个世界上所有微细如尘的爱,经过传递,都会成为滋养人们心灵的一方净土。

朋友,请伸出你的手,接受前辈递给你的那支爱的火焰,用它去点亮世界每一个角度;朋友,请肩并肩,手牵手,向对方传递爱的信息,让彼此间心灵的荒漠变成爱的绿洲。让爱的传递把世界妆点得更加灿烂美好! 爱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只要你去发现,去领会,就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爱 是一种传递 爱一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