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让孩子喜欢作文》

让孩子喜欢作文

作者:蒋礼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4年第09期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关键词:作文;观察;活动

一、培养兴趣,喜欢作文课

孩子们最喜欢什么课?可能大多数孩子都会回答体育课,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孩子的各种爱好是在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课堂教学的最优化就是多样化。”因此,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大胆地将游戏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学生玩得开心了,印象就颇为深刻,然后把起因、经过、结果写出来就不觉得难了。我们应根据作文教学的目的来创造活动、展现情境,调动他们的感官去含英咀华,捅捉写作素材,触发写作灵感。其活动有游艺活动、实践活动、表演活动。

例如,在一次描写水果的作文课前两天,我就布置孩子们在作文课那天把喜欢的水果拿到学校,孩子们立刻欢呼起来,十分期待两天后的作文课。在作文课时,充分调动孩子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尽情地看、闻、摸、剥皮、品尝,并且互相交流,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非常开心,觉得作文课十分有趣。

这样一次次精心设计的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孩子们对作文课的兴趣,之后,每次作文课,大家都十分期待。

二、学会观察,有内容可写

观察是学生获得作文材料的主要来源,也是写好作文的基础和前提。观察练笔范围广,形式多,它对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有着深远的意义。

教给观察方法,要选择好观察对象。我让学生从感兴趣的事物写起,让学生知道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有顺序。这学期新增了科学课,孩子们十分喜欢这门学科,刚好科学课上有一节是观察蜗

牛,孩子们一下课就到后花园捉蜗牛,并且有的还把蜗牛装在瓶子里,寸步不离。在一节作文课上,我让孩子们继续观察蜗牛,在孩子们观察之前,我让孩子们有顺序、有重点地观察,让学生掌握了一定的观察方法,就能举一反三。在写作时,因为有内容可写而轻松

愉快。

三、喜欢写,想写好,有自信

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每次作文本发下以后,孩子们都迫不及待地看自己的作文评语,看完自己的又看周围小朋友的,教室里十分热闹,每个孩子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世上成功的事例,无论大小,都是人在充满自信的前提下取得的。针对学生作文时的畏难情绪,一是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让学生相信自己一样可以写出出色的文章。这就要求教师作文评改时多肯定、少批评。要尽可能地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尤其对平时作文较差的学生,努力发现他们写得较好的,哪怕是一句话、一小段,都加以肯定、表扬。

每一位学生的作文总有优势的,教师对学生的作文应该肯定

其在这次作文中发挥得比较好的地方,教师也应该用一双会发现

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势。

我们在批改作文时应多肯定学生的优点。其实,每个人从心理上都渴望得到肯定。

平时教师改作文,碰到好的作文不仅要及时表扬,而且要在全班同学面前读一读,激发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其他同学听一听,感受一下同学的能力,更好地促进写作的发展。然后在班内的学习园地里展示出来,有条件的甚至可以在校内展示出来,让更多的同学看看。这样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为以后写好作文提供巨大的动力,比一般的鼓励性语言要好多了。对其他同学来说,更是一副激发写作欲望的良药。因为这不是遥不可及的事,自己也可一试,或许也因此争荣。

四、会修改

有不少学生,把作文写好之后,很少认真的修改,老师就应该注意引导学生勤修改,教给学生修改的方法,并让学生积累写作经验,在以后的写作中,知道怎么样修改。并把有些字、句、结构在未写之前就在脑子里修改完成,这样,才会有一些“自然天成”的好文章被写出来。写完之后老师及时找出学生成功的地方,并鼓励学

生,因为鼓励能给学生带来成就感和喜悦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优秀习作通过在班级上念或张贴在光荣榜上,提高学生的习作

兴趣。

参考文献:

张慧.让孩子喜欢上读书.华人时刊,2012(05).

作者简介:蒋礼,女,本科,就职于重庆市合川区久长街小学,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第二篇:《让孩子的习作天性得以张扬》

让孩子的习作天性得以张扬

一、作文本质的原点扣问:作文是心灵的产物

作文是什么?有人认为作文就是“审题-立意—构思—下笔”的成文程序,有人认为作文就是记叙、描写、抒情、议论等技巧的运用,有人认为作文就是将文章浓妆艳抹,推荐发表,有人认为作文就是博取分数应付升学考试的敲门砖

沿着这样的“认为”,很多的作文教学观点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金言玉语,但多的是简单地把作文仅仅变成一种教学,一种训练,从事物外围求证论述的较多,技术性的指导较多,探索到作文内部心理机制的却很少。于是学生对作文是畏之、苦之、厌之、弃之,又不得已而为之,于是假话、大话、空话连篇的作文比比皆是。

在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我深切体会到:作文是一个人生活的表达,映射着作者生活的充实与干涩;作文是一个人认识的反映,映射着作者对事物、事情的理解与见识水平;作文是一个人阅读的展现,是阅读经验积累的沉淀倾吐;作文是一个人思维的显露,映射着作者思维的广阔性、灵活性、敏捷性、深刻性、批判性;作文是一个人情意的投射,映射着作者的喜怒哀乐,对假、恶、丑或真、善、美的憎恨与热爱;作文是一个人思想的映照,映射着作者发现与创造的能力一句话,它是一个人心灵的产物。其心灵空间的大小决定了语言驰骋空间的大小。心灵原野越广阔,语言施展的舞台才会越大。反之,言语空间必定狭窄。

二、小学生习作的应有追求:以学生的视角看世界

如果认同了作文是心灵产物的理念,那么以学生的视角看世界应成为小学生习作的追求,因为那是在学生心灵原野上绽放的言语鲜花。

1、学生习作应张扬丰富的想象——形象、奇特,甚至离谱。

学生的世界是一个奇妙而梦幻的世界,一个充满灵性的天地。他们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念和游戏规则生活着,有着与成人完全不同的快乐、哀愁、憧憬、期盼与体验方式。在他们眼里,社会百态、世间万物都是那么趣味盎然、诗意葱郁:绿叶肥了,红花瘦了,大树会唱歌,小鱼会说话,桌椅会交谈,晚霞就是太阳公公刚刚脱下的衣裳,小雨就是一块块透明亮丽的橡皮,乌云就是做了错事的小顽皮,萤火虫就是月亮姐姐的好伙伴,种子就是一个春天的故事习作理应尊重并保护好儿童想象的这一独特视角。

2、学生习作应尊重儿童的表达——纯真、自然,甚至稚嫩。

学生的言说是天性的流露,纯真感情的直率表现。因此小学生习作不一定要追求立意的高远,词语的华丽,结构的严谨,不应过早地被矫揉造作、拿腔作调、规矩法则所俘虏。这样,才能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所说的“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才能少一些成人化了的“小学生作文”,少一些八股习作,无论从词语选择、句式结构甚至到语气、语调不仅都具有儿童的特征,而且具有儿童一定的自我角色意识的童心之言、童真之言、童趣之言、童性之言,从而让习作成为儿童表情达意、书写真我、洋溢灵性、激发悟性、张扬个性的生命活动。

3学生习作应宽容儿童的思想——诗意、天真,甚至离奇。

明代的李贽说过:“天下之至文,未有不出于童心焉者也。”老舍先生也特别珍视儿童的天真,认为这是天下最可贵的,万万不可扼杀,最害怕看见“小老人”、“小老头”、“少年老成”。学生习作,就是我笔抒我心。因此不要总以“思想健康”为由去压制他们,学生真的在作文中流露出不健康的思想比压抑在心里而口是心非要好,真的有不健康的想法流露出来,老师更便于引导。卢梭说:“大自然希望学生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学生的样子。”

这“样子”就是学生的天性、学生的思维、学生的生活。就让我们的孩子在习作里童心焕发、自鸣天籁吧!因为学生的习作是学生心灵的歌唱!

三、小学习作教学的应有策略:丰富孩子的心灵

如何写出有学生视角的作文来呢?就是让习作回归学生的心灵,让丰富学生的心灵成为小学习作教学的应有策略:丰富孩子的生活、拓展孩子的阅读、培育孩子的思维、提高孩子的认识、陶冶孩子的情怀、提升孩子的思想。只有生活充实了、体验丰富了、情感细腻了、眼光敏锐了、思想深刻了,一句话,心灵丰富了,写作主体强大了,才有可能使习作展现出活力、个性、风采。

1、拨动心弦,让习作与情感相随

情感是作文的动力,只有情深,才能文美。恰如近代学者王国维所言:“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言为心声,情动辞发”是习作的应然之态。本教学中,教师营造情境,找准动情点,拨动学生的心弦,激活了他们的倾吐欲望。于是学生动情勃发,文思泉涌。

2、展现心智,让习作与智慧共舞

3、拓展心空,让习作与想象齐飞

想象是舒展学生心灵、放飞思维的最好形式。因此想象习作得到学生的无比青睐。在小学阶段,低段的想象习作要大力提倡写放胆文,让学生练习用自己的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想法。到了高段,则要提升想象中思考的含金量,包括思维的多向性、思想的深刻性等。

4、丰盈心泉,让习作与生活相融

教育家叶圣陶说过:“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盛而不枯渴,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可见,习作与生活是相融的。

首先要丰富学生的生活。家长和老师要把孩子引向多姿多彩的生活,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以活泼、开朗、热情的人生态度去直面生活,从生活中积累生活经验、丰富生活阅历。记录生活最好的方式就是写日记。其次是安排有意义的习作活动。

5、滋养心田,让习作与阅读相拥

每一位语文教师对自己班孩子的阅读都要有一个整体策划,引领孩子在小学阶段“吃”到必要的精神食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在六个学年中课外阅读总量达到145万字——学生果真达到了这个阅读量,就会有比较丰厚的知识、文化、语言的储备,为将来语文素养更好的发展打好基础。而课外阅读应以经典名作为主,不要以功利性的作文选阅读填埋了孩子童年阅读的空间。据研究表明,人的4—6岁是神话传说期,对没有时间空间限制的空想世界所出现的生命与生物的神话传说发生兴趣;6—8岁是寓言故事期,对将人类生活的法则寓于传说故事中的寓言发生兴趣;8—10岁是童话故事期,对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经过想象构成的故事发生兴趣;10—13岁是传记及传奇故事期,对人类谋求生存的紧张冒险故事或传记故事发生兴趣;13—15岁是文学起始期,开始对与情感发展有关系的如爱情故事发生兴趣。阅读是有年龄优势的,如果孩子错过了与童话、寓言、古诗、惊险故事等经典阅读的黄金期,以后是再也补不回来的。

6、倾听心声,让习作与思想相约

习作是思想认识的映射,因此要尊重、宽容、保护、丰富儿童的思想,同时要提升儿童的思想认识水平。——激发思考 长期以来,我们的习作教学重技术训练而轻思想养成,这是一种本末倒置:有了思想才会有表达的欲望,有表达的欲望之后才会思考如何表达会更震撼人心;反之,思想的空心人没有表达的欲望,一味加强技术的说教,要么产出一些无病呻吟、人云亦云的伪美文,要么手足无措不知所云进而憎恶表达。因此习作教学首先要建立学生思考的勇气,养成思考的意识,学会思考的方式,独特思考的角度,即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形成优化的文化心理和高尚人品,如此,思考力便强大了。

思考力是纲,纲举而目张,也就是说,思考力具备了,技术是水到渠成的事。

综上所述,小学阶段应充分地 保护孩子习作的天性,让孩子的心灵丰富起来,才有可能将生活和阅读的体验以及心灵的感悟结合起来形成表达上的创造,以学生的视角和言说方式写出真实之文。正如诗人布莱克在《小学生》一诗中发出的呐喊:“为了欢乐出世的鸟,怎能坐在笼中歌唱?”

第三篇:《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有的家长因孩子不爱作文而深感苦恼,每次写作文孩子就跟受刑一般难受,家长也跟着着急上火。有的孩子挤牙膏似的勉强用一些文字凑成一篇,也有的依赖家长说一句他写一句。这不禁令一些家长叹息:写作文咋这么难呢?

我家儿子也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有时两个小时,甚至半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一篇作文。我戏谑地称之“难产”。而现在儿子越写越得心应手。有时还主动写点东西,用他话说那是灵感来了。

回首儿子走过的这段历程,我发现其实让孩子爱上作文并非难于上青天。

首先,要引导孩子留意生活,学会观察。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学会积累。离开了观察与阅读,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孩子在观察中发现,在阅读中感悟,这样就具备了写作的前提。慢慢地,孩子就会成为生活的有心人,就能发现很多别人发现不了的现象。同时,家长及时地和孩子进行交流。在思想碰撞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智慧的火花,对孩子的思想也是一种引导。

在孩子写作入门的时候,要降低要求,不要让孩子觉得那是一道跨不进去的门槛。文章其实就是“我手写我心”。只要孩子能真实地记录自己的生活,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就应该肯定。有的家长每次面对作文的时候都是正襟危坐,讲一堆作文的技巧,其实这让孩子对作文更惧怕。作文是自然的流露,最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内容与情感。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建议孩子写日记。哪怕每天写一段话,甚至一句话,能坚持写下来就会收获很多。儿子小学阶段写了大大小小三十多本日子。日记是对生活素材的积累,也会引导孩子在潜意识中留意生活。并且写日记的这种片段练习能为写作文打下基础。

家长在孩子写作文的时候往往会充当教练的角色,告诉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写。其实,教练的感受和下水游的孩子感受是不同的。教练可以给孩子一些建议,但应先听听孩子的构思,尽量尊重孩子的想法。家长不做过多的干涉,放手让孩子自己游。这样才能慢慢摆脱孩子的依赖。

作文并非写完就万事大吉,修改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孩子的作文完成后,家长首先要抱着欣赏的态度来看,肯定孩子作文的亮点。你想,孩子辛辛苦苦好不容易写篇文章,结果被家长说得一文不值,那心里啥滋味?下次没准就不让你看了。中肯地评价了孩子作文的亮点后,还要指出文章的不足,这样才能不断进步。具体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和孩子进行交流,也听听他自己的看法。在修改的过程中,孩子的作文其实就有了升格。

家长还可以和孩子进行同题作文赛,鼓励孩子和同伴进行同题pk。大家可以取长补短,互相学习。这也是激发孩子斗志的一个方面。

生活中蕴藏着无穷的素材,让孩子养成随时动笔的习惯。因势利导,让孩子抓住灵感火花,轻松作文。

总之,作文应该是绿色的、快乐的、精彩的。多一点尝试,多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一点努力,也许让孩子爱上作文并不难。

我的心愿

我真想

拥有一双翅膀

飞到天空中

去摘星星

可是

我又担心

让太空警察

抓住了我

下午,收到了校讯通的家庭教育彩信,其中有一栏内容是给小朋友推荐的一本绘本故事,名字叫《妈妈的红沙发》。在介绍故事的内容之前,编辑就问了这么一句:“小朋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那么你的心愿是什么?”

我把这个问题原原本本地念给默默听,于是,默默说出了上面我录下来的她的心愿——拥有一双翅膀。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我接着给默默念彩信里的内容:“也许你的心愿是有一个新玩具,也许你的心愿是考上大学,也许你的心愿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也许你的心愿是……

“有一个小女孩,她也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她的心愿是买一张漂亮、柔软、又大又舒服的沙发,还要套着布满玫瑰花图案的绒布套。小女孩怎么会有这样的一个心愿呢?原来一场大火烧光了他们家所有的东西,她多想再有一张舒适的沙发可以让妈妈脚酸的时候休息一下,可以让外婆一边哼歌一边削马铃薯。于是她开始打工存钱……

“这本书献给辛劳的妈妈和孝顺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愿,或大或小,有的也许只想到了自己,但是相信看了《妈妈的红沙发》,你会有小小的感动,也许你又有了新的愿望,也许你也想象这个小女孩一样为你最爱的家人做点什么,那么把心愿写下来,然后努力去实现她吧!”

彩信里的内容念完了,默默黑亮的眸子里蓄满了晶莹的泪珠,她有点哽咽地说:

我有一个心愿

拥有一台七彩的机器

按红色的按钮时

它就会给妈妈捏捏脚

按绿色的按钮时

它就会给妈妈捶捶背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如果有一天

妈妈的背弯了

一按黄色的按钮

妈妈的背马上直了

如果有一天

妈妈的脸上长满皱纹

一按白色的按钮

皱纹立刻消失

妈妈又变得很漂亮

这次,是我的双眼模糊了……

【妈妈的感悟】

一、珍视孩子的每一句“诗”

写完上面的话,回过头来我自己看了一下,有一个有趣的发现,就是怎么看默默的两个心愿都像两首可爱的小诗,而且充满了童真的想象。 摹地想起来一位教育专家说过的一句话,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诗人。孩子的心理和思维充满了好奇的想法,他们无所顾忌地表达出来,就是孩子无意识的创作。家长应该用自己的“有意识”去记录孩子的“无意识”,成就孩子的“无意识”。我们常说写作的灵感不易捕捉,稍纵即逝,孩子的“诗句”如果不能及时变成文字,那也会消散不见无觅处。

所以,我们家长应该做有心人,在和孩子每天的朝夕相处中,善于发现孩子“妙口偶得”的精彩语言,及时给孩子记录下来,并辅以适当的鼓励,或者在他有着一个新奇想法的时候加以适时的点拨,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想象力,使孩子的思维更活跃,为培养孩子的创造力打下基础。

二、重视故事对孩子的教育作用

默默的第二个心愿真把我这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作文 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