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现代诗二首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现代诗二首教案(一)

钱集中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课题:现代诗二首 课时:一课时 备课人:姜建刚 审核人: 时间:2009-9-23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清新的风格生动的比喻,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2、培养学生阅读现代诗的能力

3、诵读欣赏两首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

二、教学重点:了解现代诗歌的一些特点,学习这两首诗以欢快的笔调,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

教学难点:诵读欣赏两首诗,陶冶自己的情操,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少年的你们应该有什么样的朝气?(生讨论回答)

师总结学生的要点并在黑板上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诗人朱湘的《少年颂》,了解诗人笔下的少年形象。

检查预习:

1,尝试背诵

(二)1、简介作者作品

2、跨越障碍:(三)、进入文本

1、请同学们诵读这首诗,能够把握诗歌的节奏。师点评。

2、分组自由朗读,讨论每小节的朗读语气或感情并能够说说其中的理由。生讨论并小组推选代表发言或自告奋勇。

3、师总结学生的要点并板书

4、再读诗歌,尝试圈点每小节的关键词语或语句并能说说其中的依据。

师总结学生的要点并板书

5、 师:诗歌中的关键词语或语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用什么样的语气?(生回答)明确:这首诗表现了少年的活泼与清纯,勇敢的斗争精神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望。所以读的时候要轻快,活泼一些,要符合少年的这种性格。

6、诗人在第一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为什么把我们说成是小羊?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明确:诗人把少年比喻成小羊,跳跃的轻快动作显出了少年们的活泼。提着嗓子的笑,撒开腿的跑进一步写出少年活泼的情态和动作。

7、第二节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二节主要突出了少年的清纯。诗人用山泉、白云来比喻少年的清纯。然后用了一个泾渭分明的典故来说明我们青少年要做纯洁的人。

8、第三节中,两个恨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作者认为青年人应该有什么样的精神?(幻灯片)

明确:第三节诗人直抒胸臆,表现青少年的勃勃生机。两个“恨”字,表达了青少年对包括暮气在内的“一切衰朽的东西”的恨。爱憎分明。突出了青少年的斗争精神。

9、第四节中作者说我们新人?作为新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明确:第四节诗点明我们是新人。我们要携手奔向“灿烂的前程”。朱湘写这首诗时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心情是舒畅的。因此结尾有“我们要翻一阕新声”,语带双关,蕴含着要改造旧中国的理想。

6、 再读诗歌,加深理解。

(四)总结:“少年不知愁滋味”,活泼清纯,追求理想,是历代青少年的共同特征,文中诗人借助了“小羊”“白云”这些意象,勾勒了新一代青少年的形象。作为少年我们应该怎么的对面生活呢?(同学说)好接下来我们学习下一首诗《生活是多么广阔》

(五)、简介作者:学生回答

(六)进行文本:

1、初读课文了解内容,把每个字都读正确。

2、指点朗读第二节,注意朗读速度与其他小节的不同。师点评

3、重点朗读第三节,并体会这些诗句的深刻意义。师点评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第三节的前两句表现了诗人要在平凡的生活中探寻生活真谛的愿望。后两句则表达了革命同志之间互相理解和勉强的真诚心愿。

这首诗共三节,第一节写的是诗人对生活的渴望与歌颂。当时延安生活艰苦,物质极为匮乏,诗人并没有畏难情绪,而是唱出“生活是多么广阔”的激昂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望自己也像年轻人一样充满旺盛的生命活力。

第二节是诗的主体部分。诗人展开想像的翅膀,号召少男少女们去开拓一种未曾有过的紧张而有趣的生活。在艰难困苦中笑着面对生活。

第三节使用环结法结束全诗。生活是海洋,但是生活又是多么芬芳。海洋写出生活的广阔,芬芳写出生活的温馨与幸福,结尾富有新意。

四、总结:这两首诗作者都满怀激情去讴歌生活,讴歌人生。,同学们,作为青年一代的我们,出应该追求活泼清纯,追求理想,热爱生活,更应该积极投身生活的洪流,体验人生的价值。

五、作业:背诵两首诗

教后记:

现代诗二首教案(二)

《现代诗两首》、《致空气》、《樵夫,别砍那棵树》

二、教学重难点:

1、反复朗读,把握两首诗的中心思想和内容,体会诗人的情感。

2、理解诗歌寄情于物、借物抒情的写法。

3、理解诗的象征意义。

4、体会“老橡树”的象征意义,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现代诗两首》

一、《长城谣》

(一)作者简介:

席慕蓉,1943年生。蒙古族女诗人。蒙古名字全称穆伦席连勃,意为浩荡大江河。“慕蓉”是“慕伦”的音译。她是蒙古族王族之后,外婆是王族公主。在父亲的军旅生活中,席慕蓉出生于四川。十三岁起在日记中写诗,十四岁入台北师范艺术科,后又入台湾师范大学艺术系。1964年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艺术学院专攻油画。毕业后任台湾新竹师专美术科副教授,举办过数十次个人画展,出过画集,多次获多种绘画奖。1981年,台湾大地出版社出版席慕蓉的第一本诗集《七里香》,一年之内再版七次。其他诗集也是一版再版。

席慕蓉多写爱情、人生、乡愁,写得极美,清新、易懂、好读也是她拥有大量读者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ài yáo jù diān fn chì

隘口 歌谣 蹲 踞 山 巅 焚起 敕勒川

(三)默读课文,赏析诗歌:

1、概括每节诗的内容:

明确:第一节:诗人以历史的视角,凸现长城的沧桑之感;第二节:抒发诗人对长城的依恋和赞美之情。第三节:诗人借梦境表达自己对故乡的思恋之情。

2、第一节写了什么?

明确:悲欢、恩怨、无情、冷眼。写一部浩浩荡荡的长城史,两千多年的争战和杀伐。长城作为历史的证人历尽沧桑,见证了千古的悲欢离合。使诗歌的气势一下子显得大气磅礴。

3、第二节写了什么?诗人是如何抒情的?

明确:总、一就,抒发作者对长城的依恋之情和赞美。

“总”字写出诗人日夜牵挂故乡;“一就”写出诗人心系长城以及长城在诗人心中的地位和影响。诗人把长城当成自己的根基和灵魂的寄托之所,所以才有魂牵梦绕、挥之不去的情结。

4、第三节写了什么?

明确:(不眠)梦回长城

5、为什么要通过“敕勒”、“阴山”、“黄河”这几个地名来抒情?

明确:“敕勒”、“阴山”是作者的故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由此可见诗人身居他乡,心系故园。诗人希望有梦,好梦回故乡。但好梦难成,因为浓浓的思乡情使诗人夜不能寐!

(四)诗歌主旨:

这是一首咏物抒怀、反观历史的抒情诗。主体意象是长城,但诗中也有对黄河的思念;抒情的主线是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但诗中也有对历史的观照和反思。

二、《一片槐树叶》

(一)作者简介:

纪弦,1913年生,祖籍陕西,生于河北省清苑县。原名路逾,曾用笔名路易士。1928年春开始发表诗作,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自编《易士诗集》。1934年创办《火山》诗刊。1936年东渡日本,回国后与戴望舒等创办《新诗》月刊。1948年赴台,在台北市成功中学任教二十五年后退休。1976年移居美国。1953年创办并主编《现代诗》季刊,1956年组建现代派。

纪弦是台湾诗坛的三位元老之一(另两位为覃子豪与钟鼎文),在台湾诗坛享有极高的声誉。纪弦不仅创作极丰,而且在理论上亦极有建树。他是现代派诗歌的倡导者,他主张写“主知”的诗,强调“横的移植”。诗风明快,善嘲讽,乐戏谑。他的诗极有韵味,且注重创新,令后学者竞相仿效,成为台湾诗坛的一面旗帜。年近九十,健康良好,写作不辍,被誉为“诗坛上的常青树”。著有诗集、诗论与散文二十余部。

(二)写作背景:

《一片槐树叶》写于1954年,当时诗人已经远离大陆故土六年了,思乡之情与日俱增。也许是一次偶然翻检旧书,夹在书中的一片槐树叶赫然映入眼帘,由此触动了诗人感情中最敏感的一根弦。于是诗人感情颤栗了,他的感情掀起了波澜,于是他借这一片槐树叶尽情抒发思乡之情。

(三)朗读课文,掌握生字生词:

huái chán yì mǎng

槐树 蝉 翼 荒莽

(四)朗读诗歌,赏析诗歌:

1、第一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一片“槐树叶”,然而这片槐树叶却使用了极其繁复的修饰语:“全世界”指出范围;“最珍奇、最宝贵”指出程度;“最使人伤心、最让人落泪的”指出它背后的故事;“薄薄的、干的、浅灰黄色的”指出它的形状、颜色。这样的一片槐树叶使诗人睹物生情,伤感之情溢于言表。

2、第二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写槐树叶的来历

3、槐树叶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是作为诗集的书签用的。在这里“一册古老的诗集”有了文化的象征,也许指的是古老的中国文化,虽忘却了它的具体的来历,但它肯定是故土的槐树叶,诗人因此而略感欣喜,因为它使诗人的思乡之情有了寄托,也一下子开启了诗人的浓浓的乡思乡愁之门。

4、第三节诗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对将来的企盼,表达了游子思归的情感。

5、这一节运用了诗歌的什么手法?诗怎么写的?

明确:运用了联想的手法。由槐树叶联想到故土的泥土,进而联想到淡淡的槐花香的季节。

(五)诗歌主题:

作者借一片槐树叶抒发了游子怀乡之情。

(六)小结:

本诗以“一片槐树叶”为意象,寄托了诗人思乡盼归的情感,开头以槐树叶起情,结尾以企盼重回槐花飘香的季节收尾,首尾呼应,一气呵成。和上一篇诗歌一样,都使用了咏物抒怀的艺术手法。

《致空气》

一、作者介绍:

邵燕祥,当代诗人,1933年出生于北京。50年代有影响的青年诗人。1951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歌唱北京》。1955年出版《到远方去》,在当时的青年和诗歌爱好者中有广泛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出版诗集多种;1990年起主要从事随笔杂文写作,有组诗《五十弦》、《金谷园》发表。近年来时有新诗见诸报刊,总题《母语写作》。文革期间遭到迫害后被平反,这首诗就是作者在平反之后,有感而发,抒写而成的。

二、读准下列加点字的音:

y shuò hān sī jiá zhì xū

摇曳 闪 烁 鼾息 厮守 面颊 窒息 嘘

三、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整体感知,理解全诗内容:

第一节,总括空气的特点。以第二人称开头,像是面对知心老友真诚的诉说。

第二至五节,从几个方面对空气进行歌颂,表达了对空气的赞美之情。

1)空气帮我战胜黑暗和孤独。(2节)

2)空气陪伴我呼吸,给我生命。(3节)

3)空气给我以关怀和对未来的信心。(4节)

4)空气给我带来自由和美好的希望、青春的朝气。(5节)

第六节,是全诗的总结。前两句概括了空气的特点和它与人的关系。最后两句,诗人直接抒发了人类和空气永不分离的感慨。

2、诗歌以空气为歌颂对象,诗人是不是仅仅歌颂空气?这里运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实际上,是对人世间忠贞不渝的感情的歌颂:无论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

3、“你轻轻嘘着我的面颊,许我以湿咸的海风,森林草野的青气。”这句话仅仅是在写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海风味和草的味道吗?还暗示了其他的什么?

明确:除了写海风吹送来的清新气息,还可以理解为朋友或亲人给予我的无微不至的关心、鼓励和安慰。

4、“我还疑是布景和道具。”如何理解?

明确:主人公获得自由之后,他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怀疑自己在看戏。

5、“这才是真的,真的春天的气息。”有什么深刻含义?

明确:这里的春天不仅是指自然界的春天,也指人生的春天,在人生的春天里,作者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6、诗歌总是表达一定的情感的,这首诗中作者表达出来什么情感?

明确:对空气的赞美。

7、这首诗在抒情方式上与一般的诗歌比较,具有明显的不同,说说这个不同之处。

明确:全诗以第二人称“你”作为叙述的角度,就像是诗人面对

一个知心朋友在真诚地倾诉。

8、那么采用第二人称来表述情感,又有怎样的好处呢?

明确:便于直抒胸臆,读起来也觉得十分的亲切。

四、诗歌主旨:

作者在对空气这一须臾难离的自然现象的讴歌中,寄寓了诗人对友谊,对真情的赞颂。

《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作者及写作背景介绍:

《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自1830年第一次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乔治·珀金斯·莫里斯(1802—1864)是个记者、诗人和戏剧家。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他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是他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

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这首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表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二、检查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zhē bì cān xián zhěng 遮 蔽 参天 心弦 拯救

2、解释下列词语:

遮蔽:掩藏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之心。

拯救:救。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三、赏析诗歌: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第一节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明确:“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

3、第一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中起了什么作用?——开篇入题。

5、第二节写了“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哪些原因呢?

明确:“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6、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动情地责问。

7、第三节诗中,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明确:恳切的哀求。因为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

8、第四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这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四、诗歌主题:

这首诗本身是写自己对一棵老树的感情,实际上他所唤起的是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在这棵老树身上,寄托了诗人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40分钟)

一、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 隘口ài 歌谣yáo

B. 蹲踞jù 山巅diān

C. 焚起fn 敕勒川sh

D. 槐树huái 蝉翼chán yì 荒莽mǎng

二、下面多音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A. 尽管jǐn 尽头jìn 用尽jìn 尽量jǐn

B. 勒索l 勒紧lēi 悬崖勒马l 敕勒川l

C.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现代诗二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