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l数学小故事 数学小故事大全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适合小学生的数学故事》

小学生数学故事: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

在图1中,十二生肖里有七个出场,每种生肖代表一个数字,不同生肖代表不同数字,组成如图所示纵横交错的若干等式。这是些什么样的等式呢?

从横看第一行的等式马猴-鸡=牛,得到马=l。

再从竖看最左边的算式,得到猴=0。

从竖看中间一道等式鸡=兔×兔,知道“鸡”是平方数,因而是4或9。

因为牛≠马,所以只能是鸡=4,兔=2。进而得到牛=6,羊=3,狗=9。

横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4=6,

l+2=3,

11-2=9;

竖看的三个等式,分别是

10+l=11,

4÷2=2,

6+3=9。

1

有位渔夫,头戴一顶大草帽,坐在划艇上在一条河中钓鱼。河水的流动速度是每小时3英里,他的划艇以同样的速度顺流而下。“我得向上游划行几英里,”他自言自语道,“这里的鱼儿不愿上钩!”

正当他开始向上游划行的时候,一阵风把他的草帽吹落到船旁的水中。但是,我们这位渔夫并没有注意到他的草帽丢了,仍然向上游划行。直到他划行到船与草帽相距5英里的时候,他才发觉这一点。于是他立即掉转船头,向下游划去,终于追上了他那顶在水中漂流的草帽。

在静水中,渔夫划行的速度总是每小时5英里。在他向上游或下游划行时,一直保持这个速度不变。当然,这并不是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例如,当他以每小时 5英里的速度向上游划行时,河水将以每小时3英里的速度把他向下游拖去,因此,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仅是每小时2英里;当他向下游划行时,他的划行速度与河水的流动速度将共同作用,使得他相对于河岸的速度为每小时8英里。

如果渔夫是在下午2时丢失草帽的,那么他找回草帽是在什么时候?{l数学小故事}.{l数学小故事}.

由于河水的流动速度对划艇和草帽产生同样的影响,所以在求解这道趣题的时候可以对河水的流动速度完全不予考虑。虽然是河水在流动而河岸保持不动,但是我们可以设想是河水完全静止而河岸在移动。就我们所关心的划艇与草帽来说,这种设想和上述情况毫无无差别。

既然渔夫离开草帽后划行了5英里,那么,他当然是又向回划行了5英里,回到草帽那儿。因此,相对于河水来说,他总共划行了10英里。渔夫相对于河水的划行速度为每小时5英里,所以他一定是总共花了2小时划完这10英里。于是,他在下午4时找回了他那顶落水的草帽。

这种情况同计算地球表面上物体的速度和距离的情况相类似。地球虽然旋转着穿越太空,但是这种运动对它表面上的一切物体产生同样的效应,因此对于绝大多数速度和距离的问题,地球的这种运动可以完全不予考虑。

2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孙悟空一看,挠挠头,不一会儿功夫就算出来了,并且喝到了这杯牛奶。同学们,你知道答案吗?试试看。

答案解析:

孙悟空很聪明,因为牛奶只有一杯,而每次加的都是水,所以他知道只需要计算所加入水的总量就可以了。而所加水量是1/2+1/3=5/6(杯)。所以应该是喝的牛奶多。 小学生数学故事:狐狸开公司

狐狸在森林里开了一家服装公司,生意日渐火红起来。可是公司的员工却十分不满,原来雇用的员工们每天的工作强度很大,但工资却很低。员工们每天从早忙到晚上,得不到休息,而得到的工资又不多,所以它们集体罢工,要求减轻工作量,增加工资。

狐狸想:与其给原来职工加工资以求保住员工,还不如招一批新工人合算。因为即使给它们低工资,一时半会也不会闹事。于是马上印了许多广告到处张贴,说:“本公司平均工资1800元,名额有限,欲报从速。“

小老虎听说了以后,心想一个月1800元工资还不错,于是到公司报名。狐狸对小老虎说:“我们公司的平均工资是1800元,你愿意到我们公司工作吗?“小老虎表示同意,狐狸马上录用了它,合同期为1年。

第一个月,小老虎干得非常卖力。到了月底,小老虎高高兴兴地去领工资,等钱拿到手后,一数钱怎么才800元呢?小老虎气呼呼地找到狐狸责问为什么不是1800元,而只给了800元?狐狸狡猾地一笑说:“我说的是员工平均工资是1800元呀!既然是平均数,那自然就有高有低了。”狐狸像变戏法一样,从桌里拿出一张表格:

3

本公司职员平均工资:(10000×1+3700×2+800×12)÷(1+2+12)

=(10000+7400+9600)÷15

=27000÷15

=1800(元)

狐狸指着这张表格说:“看见了吗?本厂的平均工资确实是1800元。”小老虎迷惑了:“难道平均工资1800元,不是每个工人1800元吗?”小朋友,你能告诉小老虎是什么原因吗?

答案从狐狸提供的工资表中可以得出,全体职员的平均工资确实为1800元,但是员工的工资只有800元,而经理及副经理的工资大大高于员工的工资。这表明极高的数值对平均数有影响,可以将其提高。同时,也说明平均数值不具有当然的确定性,不能反映员工的真实收入水平,这也是平均数的一个缺陷。

4

第二篇:《数学小故事》

经典小学数学课堂故事:自然数记趣

一些国家和民族对某些自然数有特殊的情感,表现出不同的好恶,反映出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背景,真是一件趣事。

1. “从无到有”与“黑暗”的“一”

中国古人认为,万物均由天地阴阳交感而成,形成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地,天地生阴阳,阴阳生万物的数学关系观。“一”的意义成了“从无到有”,而在3000年前的巴比伦数学中,“1”是一个不祥的数字,1万称为“黑暗”,1万万则是“黑暗的黑暗”。

2. 走向成功的“三”

中国古人认为,“二三”是一个成功的数字。史记云:“数始于一,终于十,成于三”,《老子》则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亚里士多德说:“人类所需要的知识有三:理论、使用、鉴别。”法国生物学家巴斯德说:“立志、工作、成功是人类活力的三大要素。立志是事业之门,工作是登堂入室的旅程,旅程的尽头是成功。”法国天文学家戴布劳格林总结自己经验有三大原则:广见闻,多阅读,勤实践。法国文学家卢梭把读书分为三个步骤:储存、比较、批判。陈景润说:“学习要有三心:—是信心,二是决心,三是恒心。”郭沫若期望青年必须具有“三大基础”即思想基础、科学基础和语文基础。

孙悟空喝牛奶

唐僧师徒四人走在无边无际的沙漠上,他们又饿又累,猪八戒想:如果有一顿美餐该有多好啊!孙悟空可没有八戒那么贪心,悟空只想喝一杯水就够了。孙悟空想着想着,眼前就出现了一户人家,门口的桌上正好放了一杯牛奶,孙悟空连忙上前,准备把这杯牛奶喝了,可主人家却说:“大圣且慢,如果您想喝这杯奶就必须回答对一道数学题。孙悟空想,不就一道数学题吗,难不倒俺老孙。孙悟空就答应了。那位主人家出题:倒了一杯牛奶,你先喝了1/2加满水,再喝1/3,又加满水,最后把这杯饮料全喝下,问你喝的牛奶和水哪个多些?为什么?

{l数学小故事}.

孙悟空一看,挠挠头,不一会儿功夫就算出来了,并且喝到了这杯牛奶。同学们,你知道答案吗?试试看。

(答案)

孙悟空很聪明,因为牛奶只有一杯,而每次加的都是水,所以他知道只需要计算所加入水的总量就可以了。而所加水量是1/2+1/3=5/6(杯)。所以应该是喝的牛奶多。

小学数学趣味小故事之疯狂的艺术家

有一位疯狂的艺术家为了寻找灵感,把一张厚为0.1毫米的很大很大的纸对半撕开,重叠起来,然后再撕成两半再重叠。假设他如此重复这一过程,撕了25次,这叠纸将会有多厚?下面有四个答案,你觉得哪个更接近?

A. 像山一样高 B. 像一栋高楼一样高 C. 像一个人一样高 D. 像一本书那么厚

答案

答案是:A。因为每撕一次,这叠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撕25次后纸的厚度相当于2×2×2×2(25个2相乘),厚度约等于3355米,相当于一座大山的高度。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的情况,没人能把一张纸撕成这样的。

狐狸的诡计

狐狸、小熊、小鹿、小猴正在分它们得到的一千克饼。怎样分好呢?狡猾的狐狸说:“饼不多,我少分一点吧!先把饼的20%给我,小猴从我分剩的饼中分25%,小鹿从小猴分剩的饼中分30%,小熊再从小鹿分剩下的饼中分35%,最后剩下的一点点给我,怎么样?”大家觉得狐狸分得最少,就同意了。可最后发现狐狸分得的饼最多,差不多一半了。同学们,你算出狐狸、小猴、小鹿、小熊各分多少饼,戳穿狐狸的诡计么?

(答案){l数学小故事}.

20%就是0.2,狐狸分走0.2千克饼后,剩下0.8千克饼了。我们就从小猴分得的饼算起。

{l数学小故事}.

小猴分得的饼为:

0.8 ×0.25=0.2(下克)

剩下0.8—0.2=0.6(千克)

小鹿分得的饼为:

0.6×0.30=0 l 8(千克)

剩下0.6—0.18=0.42(千克)

小熊分得的饼为:

0.42×0.35=0.147(千克)

剩下0.42—0.147=0.273(千克)

狐狸分得的饼为:

0.2+0.273=0.473(千克)

结果狐狸分得的饼最多,差不多有一半了。

诗词里的数学

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

明代林和靖写的一首雪梅诗,全诗用表示雪花片数的数量词写成。读后就好像身临雪境,飞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飞入梅林,就难分是雪花还是梅花,妙趣横生。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无数片,飞入梅中都不见。

清代纪晓岚是著名的才子,据说乾隆皇帝南巡时,一天在江上看见一条渔船荡桨而来,就叫纪晓岚以渔为题作诗一首,要求在诗中用上十个“一”字。纪晓岚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橹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

一俯一仰一场笑,一人独占一江秋。

无独有偶,清代的女诗人何佩玉擅长作数字诗,也连用了十个“一”,生动地勾画了一幅高僧晚归图:

一花一柳一点矶,一抹斜阳一鸟飞。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黄叶一僧归。

北宋王安石关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虚设的官员,饱食终日,于是写道:

一窝二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家千钟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把他们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讽刺了他们贪污腐败、反对变法的丑态。

解放前,法币天天贬值,物价一日数长,一位教师这样描绘饥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价布,两袖粉笔灰。

三餐吃不饱,四季常皱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发饷,十家皆断炊。

下面还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数字入诗的佳句: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奇数和偶数

宋代邵雍是数理大家,写过一首朗朗上口的数字诗,描写一路的景物,全诗共20个字,把10个数字全用上了:

{l数学小故事}.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l数学小故事}.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这首诗用数字反映远近、村落、亭台和花,通俗自然,脍炙人口,也是我们小时候可能就听说过的一首诗,让人难忘啊。

第三篇:《小学生数学故事》

生{l数学小故事}.

1

小学生数学故事:疯狂的艺术家

有一位疯狂的艺术家为了寻找灵感,把一张厚为0.1毫米的很大很大的纸对半撕开,重叠起来,然后再撕成两半再重叠。假设他如此重复这一过程,撕了25次,这叠纸将会有多厚?下面有四个答案,你觉得哪个更接近?

A. 像山一样高 B. 像一栋高楼一样高 C. 像一个人一样高 D. 像一本书那么厚

2

答案解析:

答案是:A。因为每撕一次,这叠纸的厚度就增加一倍。撕25次后纸的厚度相当于2×2×2……×2(25个2相乘),厚度约等于3355米,相当于一座大山的高度。当然这只是一个假设的情况,没人能把一张纸撕成这样的。

3

小学生数学故事:动物会认识数字吗?

100年前,德国有一匹马,叫汉斯。它就很厉害,它的数学水平让全欧洲的人震惊。它会的数学题可多了,比如说12减3等于几?它还会分数的加法减法,它还会因数分解呢?(因数分解是五年级下册的内容。)

后来,人们发现,如果它的主人不在,它就不会了,原来是聪明的小马汉斯其实并不识数,但是它会看人的眼色和表情。值得一提的是,它的主人也是位数学老师哦。于是,人们很失望,大家觉得,动物并不认识数。但是100年过去了,人们对动物有了新的认识,于是,科学家进行了研究,啊,果然有了新发现。

科学家们先试验动物会不会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和人比,代表动物王国出场的是猴子,看电脑画面上的两堆物体哪堆多。结果科学家发现,学生和猴子的水平差不多,两个数差得比较多的时候,反应比较快,差得少的时候,就慢多了。比如说,10和5反应快,10和9就慢多了。 不光是猴子这样的高等动物,连小娃娃鱼这样的爬行动物都可以成功地区分开差别较大的两个数。比如说,装有8只和16只果蝇的管子,娃娃鱼不能区分开装有3只和4只、4只和6只、8只和12只的管子。科学家发现, 4

要想让小娃娃鱼辨别两个较大的数,较大的那个应该至少是较小那个的两倍,比如说5和6分不清,但5和10就能分得清楚了。

不过,当数字小于等于3的时候,上面的结论就不适用了。小娃娃鱼可以区分开装有2个和3个果蝇的管子,以及装有1个和2个果蝇的管子。所以,我们的结论是,在辨别两个较小数字的大小方面,人类和动物的水平是类似的,即辨别两个较小数字的大小的能力都比较强,而数字比较大的时候,就要相差得多一些。

人的数学能力,毫无疑问要比动物强得多,这是怎么来的呢?就要归功于学习了,是学习和思考带给了人类强大的数学能力。所以,请热爱学习吧。

那么动物为什么要认识数呢?

5

第四篇:《数学小故事》

数学小故事:动物中的数学“天才”

蜜蜂蜂房是严格的六角柱状体,它的一端是平整的六角形开口,另一端是封闭的六角菱 锥形的底,由三个相同的菱形组成。组成底盘的菱形的钝角为109度28分,所有的锐 角为70度32分,这样既坚固又省料。蜂房的巢壁厚0.073毫米,误差极小。{l数学小故事}.

丹顶鹤总是成群结队迁飞,而且排成“人”字形。“人”字形的角度是110度。更精确地计 算还表明“人”字形夹角的一半——即每边与鹤群前进方向的夹角为54度44分8秒!而 金刚石结晶体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是巧合还是某种大自然的“默契”?

蜘蛛结的“八卦”形网,是既复杂又美丽的八角形几何图案,人们即使用直尺的圆 规也很难画出像蜘蛛网那样匀称的图案。

冬天,猫睡觉时总是把身体抱成一个球形,这其间也有数学,因为球形使身体的 表面积最小,从而散发的热量也最少。

真正的数学“天才”是珊瑚虫。珊瑚虫在自己的身上记下“日历”,它们每年在自己的体壁 上“刻画”出365条斑纹,显然是一天“画”一条。奇怪的是,古生物学家发现3亿5千万 年前的珊瑚虫每年“画”出400幅“水彩画”。天文学家告诉我们,当时地球一天仅21.9 小时,一年不是365天,而是400天。

数学岛历险记3(农家谣)

欧拉和马克都出生在城市,他俩决定跟随种葡萄的大伯到农家去看看。他俩走进大伯家 的园子,看到大伯的两个儿子正在园里摘黄瓜,马克看到满满一篮子的黄瓜问道:;你 俩摘了多少根黄瓜?”顽皮的小儿子没有回答却拍手唱起了童谣:;兄弟二人摘黄瓜,一 共摘了七十八,哥哥多摘整八根,二人各摘多少瓜?”欧拉一听笑道:;哈哈,小朋友考 我们呢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l数学小故事 数学小故事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