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 《 最后一课》有感
汾阳市杏花中心校东堡小学六年级 :郝晓萱
指导教师:闫汾春
以前的我,总想妈妈抱怨作业太多,课太无聊,上学太辛苦。但是在读了《最后一课》之后我被深深感动了,更被震撼了。对于他们来说,这短短的一堂课是多么的珍贵。
那是场法国与普鲁士的战争,那场战争以法国战败,“亚尔萨斯”被占领结束。但更悲惨的是,这里的人将不能再学习他们的母语—法语,被迫转向学习德语。就在那样的环境下,哈迈尔先生坚持引领学生上完最后一堂法语课。
在这堂课上,哈迈尔先生说了这样的两句话:"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是—法语;但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他好好的保住它的语言,就好比掌握了牢房的钥匙"从他身上我感受到了一股强烈的爱国情怀。虽然他们的国家战败了,但是只要他们的民族精神—国家的灵魂依然存在,那么,这个民族就永远不会倒!
教室里十分安静,只有笔尖在纸上划过的声响,那是他们上的最后一节习字课。在老师的带领下,那些学生们在纸上一遍遍写着“法兰西*亚尔萨斯”那种丧失家乡的痛苦在他们身体里蔓延着,他们清楚的明白,再过几分钟他们就再不能上法文课了.也许这是有生之年的最后几分钟了!他们集中所有注意力,拼尽全身力气也要写好这伟大的七个字.
当霍塞老人捧着一本厚厚的拼音入门词典,用发颤的声音领读拼
音时,我哭了.那是多么悲壮的一幕.在他们心中深深的爱着他们的祖国,爱着他们的语言–法语.
在那天之后,在这所学校里,那个庭院,那个教室里的座椅板凳,乃至那颗哈迈尔先生亲手种的胡桃树这些也许根本不会发生改变,而唯一变的只有那堂刻在学生心里的最后一节法语课.正因为那堂法语课,让学生永远忘不了法文,永远铭记"法兰西万岁"让深深的爱国情怀,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永远溶入他们骨子里.
当哈迈尔先生在黑板上写下"法兰西万岁"这几个字时.作为一个中国人不由想要高呼一句"中国万岁"因为我们祖国,我们民族也有过被列强侵略的悲痛历史,但伟大的中华儿女从未屈服,我们团结一心,自强不息,终于将列强赶出中国获得独立与解放!我们的伟大成就不正来源于我们中华儿女对祖国深深的热爱,我们是自强不息的炎黄子孙吗?{读《最后一课》有感}.
我们作为祖国的希望, 未来的接班人,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培养责任感,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励志修德,勤奋学习,做名优秀的四好少年。
2012-6-4
第二篇:《读《最后一课》有感》
读《最后一课》有感
叶落归根
——读《最后一课》有感
初二(14)班 蔡俊仪
叶子凋零了,会落在树根旁,因为那儿是它的起点,也是它的归宿。 ——题记
语言。Languagee有着特别的含义,像一条纽带,从出生就将我们和民族和祖国联系在了一起。《最后一课》就是这样的纽带即将断裂时,一个无奈的爱国者真实情感的艺术写照。
《最后一课》内容简单,一目了然,但却让人读了忍不住再读一遍。字字触目,句句惊心。内容大致就是法国沦陷后,学校禁止再教法语前的最后一堂课所演绎的令人痛心的>故事。
禁教法语,仅四个字,却意欲阻断一个国家的文化、智慧和民族情感。这是要从精神上使人们屈服的一种标志。好比用一把剪刀剪断了纽带。用法术吸去了灵魂,一个国家的灵魂!语言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寄托品,灵魂的寄托品。语言让我们在社会上立足,是人生这一棵树的根,是民族这一颗树的根,是国家这一棵树的根!没有人可以阻止根的生长。
中国的过去和法国一样,令人同情,令人心碎。而今,中国早已在一片血泊中重新站立起来了,她用血的教训深沉地告诉了我们'勿忘国耻'.是的,勿忘曾经失去语言的悲痛。于是,我开始更刻苦地学习汉语,学习我的母语,留住我的根。
但真正让我失望的并不是过去,而是现在。不是吗?如今,过多的学生开始重视外语,忽略了母语,仿佛'A,B,C,D'永远要比'一,二,三,四'高上一等,它们真的更华丽,更圆润,更洋气吗?汉语真的一日不如一日了吗?英语会将我们的母语替代?我很迷茫。
迷茫时干什么?看过去,看过去是为了拔开云雾;看未来,看未来是为了坚定信念!我生在中国,我是中国人,我爱汉语,我爱之深切;而且我永远会爱它,爱它到天荒地老。为什么?因为从出生起,它就在我心中扎了根,它把我和我脚下的这片土地联系在了一起。
如果国家是一颗大树,那我就是一片叶子。倘若有一天,我将落下,那么我定会落到我的根——汉语身旁。因为我身体左侧,有一颗火热的,跳动的东西在告诉我,我永远属于这儿。
——叶落归根,爱到永恒。
盛夕武老师点评:
母语是民族的根,也是一个人的根。小作者的这一理解深刻而感人。他不仅很有说服力的阐述了自己的这一看法,而且把自己对汉语母语的真挚的爱毫无掩饰的表达了出来,令人鼓舞。
第三篇:《我和我的祖国作文:读《最后一课》有感》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读《最后一课》有感
我和我的祖国作文:读《最后一课》有感
呷一口香茗,捧一卷唐诗宋词。一颗赤心,一方净土。是谁羽扇纶巾,笑看名山大川,吟出“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乐观?又是谁“寻寻觅觅”,却徒增“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百感交集于简简单单的几个方块汉字,神奇。元曲的音律仍不绝于耳,明清小说俨然成为世界文学的舞台的凤毛麟角!文字因祖国的悠久历史而繁荣,祖国因文字的繁荣而更加兴旺发达。
可是现在,现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有些学生认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真的是这样吗?在我眼里,数理化好比毛发,语言文字好比皮肤。皮之不存,毛发焉附?一个黑头发黄皮肤的中国人,走出去张口闭口“A,B,C”,埋下头一片复杂的理化公式。好聪明的中国人把好优美的中国话放在什么位置? 《马关条约》签订后,台湾被实行文化侵略,学生们被强迫学习日文。为什么日本要这么做呢?因为只有通过语言文化的殖民化才能实现对一个民族真正的占领和征服。显而易见,文字的魅力的是无穷的,文化的统治力量是高于一切的!“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最后一课》中说得好——语言是一个民族的标志,就算亡国,如果我们牢记母语,强大的凝聚力将势不可挡!
母语,母语,语言就像是母亲,汉字浇灌了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填补了中华儿女精神中的空白。抗日战争的战场上,我们的战士高唱《义勇军进行曲》,奋勇杀敌;陈毅元帅疾书“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鼓舞士气。思想的战场上,老舍用一个大茶馆,反映了中国近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化;鲁迅以书为药,呐喊出对明天的无限希望。
浩瀚宇宙,“神七”自由穿梭;华夏大地,奥林匹克精神熠熠生辉。环顾世界,“汉语热”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升温。我们的祖国作为一名强者屹立在民族之林,悠久的中华文化位于世界巅峰灿烂地微笑。
看,那只昂首傲立的雄鸡在嘹亮地歌唱!
第四篇:《观《最后一课》有感》
爱与责任
————观《最后一课》有感
高一03班班主任:向 达
11月29日,学校德育处、团委组织学生、老师观看了关于谭千秋老师事迹的电影《最后一课》。我的心灵也受到了强烈的震撼和洗礼,谭千秋老师的事迹感动着我,激励着我。
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一瞬间,地动山摇。正在上课的他,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一样,护着他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5月13日22时12分,当搜救人员从四川省德阳市汉旺镇东汽中学教学楼坍塌的废墟中搬走压在他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所有抢险人员都被震撼、落泪。他就是谭千秋老师。
谭千秋老师1978年3月,以优异成绩考入湖南大学政治专业学习,1982年1月毕业后,主动要求去山区中学任教。从教26年来,谭千秋老师教学成绩卓越,被评为特级教师,被同事们誉为“最疼爱学生的人。”
在地震发生时,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老师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谭千秋老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什么是人民教师的职业高尚情操,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体现了教师的良知和勇敢,以及生命的尊严与伟大。他无愧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是这个时代最可爱的人!
通过观看电影,我深深地体会到“责任”二字的重大意义,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对学生大爱无私的奉献精神。大爱无言,大爱无私,大爱是不求回报的。谭老师正是用自己的爱谱写了一曲壮烈的诗歌!让我们这些教师为之感动和感叹。 联系自己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点滴,需要向谭老师学习的还有许多。我会牢记他那永恒的瞬间。当大灾到来时,那双手臂不是急于寻求自身的安危,而是坚强不屈地担负起保护学生的职责。
像谭千秋老师那样,做一个勇敢的、恪尽职守的、大爱无声的人民教师。学习谭千秋老师爱岗敬业、爱生如命的高尚品德,积极宣传谭千秋老师的先进事迹,要把向谭千秋老师学习活动同自身的工作、学习实际结合起来,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以人为本,扎实工作,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勤奋学习,勇于开拓,为学校的蓬勃发展、祖国的繁荣富强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认真学习谭千秋老师舍己救人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真正履行自己的职责,做一位令人敬佩的好老师。在平凡的工作中以一个人民教师的良知书写无悔的人生。
第五篇:《观看杜朗口中学《最后一课》有感》
观看杜朗口中学《最后一课》有感
罗洪中心小学 李红
2012年11月18日,在隆回进修学校进行骨干老师培训,和许多老师一起观看了杜朗口中学《最后一课》。我们总是讲新课改,新课标。但之前在脑海中的概念很糊模,也曾拿过碟子来看,但看着看着,脑海中想起所教学生的现状,就觉得提不起劲,看一会儿便看不下去。这次不同,因为大伙儿一块儿看。人说,众人一起吃饭香。这观摩实习也是人多热闹,互相学习.本来刚看到录相的时候也怀疑自己会不会又是走过场。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到最后发现自己观看完了还意犹未尽似的。 “阿尔封斯·都德的短篇小说《最后一课》在1912年被首次翻译介绍到中国,从此,在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它被长期选入我国的中学语文教材,超越了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阻隔,成为在中国家喻户晓、最具群众基础的法国文学名篇之一,它甚至可以作为都德的代名词,作为“爱国主义”的符号,融入近代中国人百年的情感之中!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读者,通过《最后一课》,了解到“法语是世界上最美丽、最清晰、最严谨的语言”,懂得了“当一个民族沦为奴隶时,只要它好好地保存着自己的语言,就好像掌握了打开监狱的钥匙。”这段内容是我观看完影片后去百度百科里补习来的。虽然以前学习过这篇文章,但也年数为久,对内容记忆得已很模糊了,在观看时只能回想起这是一篇跟爱国有关的文章。
让我吃惊的是:杜朗口中学的孩子们的表现。导学案中的环节有写生字词语,根据课文你认为韩麦尔先生是个怎样的人?本文的主题是什么?每一个环节,孩子们的行动非常的迅速,或者说每一次行动都既迅速又到位。包括写生字词又快又好。而主题思想也抓得很准,每个学生都真正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了,发言非常的积极,踊跃。并且形式也是多彩多样的。总结时有用朗诵诗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有以唱歌表达{读《最后一课》有感}.
主题的。也有续写《最后一课》故事的。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连我这个观看的人都觉得若自己是其中的一员,也一定会跃跃欲试上台展示一番。而其中不乏激烈的辩论,但在整中学习过程中,却是热烈中井然有序的。令我在心里想,若是我的学生也是这样的能既紧扣课文学习又思路开拓该多好。诚然 ,我所教的小学生与中学生在思维方面还差一些,但他们亦有可爱之处。比如:他们会问我,为什么月亮有时候是圆的,有时候又是弯的,是不是被天狗吃的。而结合万和实验学校的小学公开课,我发现原来小学课堂也可以那么生动,那么活泼有趣。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确实能达到高效的课堂。回来后,对我自己班级学生进行了一些调整,如:分为8个小组,每组每次课堂发言加分。虽然才进行了短短几天,但是从我的观察,孩子们能比以前更积极,更主动的思考问题了。
学习生涯无止尽,我想我会铭记《最后一课》,在今后的教学中,真正让孩子们学得开心,而我亦教得幸福。
第六篇:《《最后一课》观后感》
师 爱 无 价
——观《最后一课》有感
黄山市实验小学 五(3)班 詹博雅
这是一位英雄的老师,当救援人员发现他时,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讲台上,身下死死护住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活了,他却永远离去了。他就是谭千秋。
当我坐在影院里流着眼泪看完《最后一课》时,“谭千秋”这个平凡而又伟大的名字已让我深深铭记在心。谭老师生前是一位优秀的教师,他悉心教育学生,给予学生慈父般的师爱。为了防止学生在跑步时摔跤,他亲自捡走操场上的每一个大石块;为了教育好叛逆期的孩子,他忍气吞声用自己无私的爱感化着他们。当地震到来之时,他沉着地指挥学生逃离教室,并在楼房倒塌的最后一刹那,张开双臂护住讲台桌下的四名学生,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顶起沉重的房梁……在他身后,黑板上他写的“人生的价值”五个大字格外醒目,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生命诠释了什么样的人生才是有价值的人生。谭老师走了,但他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瞬间在我们心中塑造了一座丰碑,他用生命捍卫了为人师表的最高道德准则。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谭老师的无私形象不正是千千万万个老师的缩影吗?父母给予我们身体,老师塑造我们的灵魂。为了学生的成长,多少老师坚守清贫,在三尺讲台上耗尽青春。在朦胧的泪光中,我想起了我身边的老师,他们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引导着同学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一步步前行。不记得有多少个华灯初上
的夜晚,当我散步路过学校时,老师的办公室依旧是灯火通明。不记得有多少次缺课后,老师利用下班时间细细为我讲解。
记得去年夏天,我们的数学老师程老师生了重病,头部动了手术,手术后医生叮嘱程老师要修养三个月。可程老师担心我们的学习,才休息了一个月,就强撑着为我们上课。当看到程老师拖着虚弱的身子,在炎炎夏日里讲课的身影,我们感动得热泪盈眶。程老师对我们的忘我的爱不就像谭老师一样无私,一样伟大吗?
有一首歌,他的名字叫红烛;有一首歌,他的名字叫园丁;有一首歌,他的名字叫教师。我要永远为人民教师而高歌!
第七篇:《最后一课的读后感#3》
When I read page 80-104 in Pauschs (2008) The Last Lecture, I wasinspired and
touched because of his toleration and supports of his families. When he heard his wife crashed another car, he was not angry. However, his wife was worried about the car and
feelings of her husband. Her husband forgave her. He wrote, “well, you cant have just some of me, Jai,” I told her. “You appreciate the part of me that didnt get angry because two things we own got hurt. But the flip side of that is my belief that you dont repair things if they still do what theyre supposed to do. The cars still work. Lets just driveem” (p.86). This event inspiredmebecause it let me understand what toleration is. It is to forgive mistakes. In lives, if you have this spirit, you will be successful. Moreover, I was touched because of supports of his families. He liked to throw his clothes anywhere. Before he got cancers, his wife would be angry and quarrel with him. But now, his wife would not because his wife was supporting him to beat the cancers. He wrote, “Im a spreader. My clothes clean and dirty, are spread around the bedroom, and my bathroom sink is cluttered. It drives Jai crazy. Before I got sick, shed say something. So now Jai kicks my clothes into a corner and moves on”{读《最后一课》有感}.
(p.98). This event touched me because it let me know how important Supports of your family are. If you have them, you will beat difficulties. Overall, although I was inspired by his toleration, I was touched bysupports of his families.{读《最后一课》有感}.
[285 words]
第八篇:《0918班《最后一课》观后感3篇》
给最敬爱的您
——观电影《最后一课》有感
0918班 张颖
运动会第二天的晚上,我们观看了一部感人至深的电影——《最后一课》。 2008年5月12日,我们记住了汶川!在地动山摇时,您为了学生而忘记了个人的安危:您弓着身子,张开双臂紧紧地趴在课桌上,伴着雷鸣般的响声,砖瓦、灰尘、石块纷纷坠落到您的头上、手上、背上,热血顿时奔涌而出;您咬着牙,拼命地撑住课桌,如同一只护卫小鸡的母鸡,您的身下蜷伏着四个幸存的学生,而您张开守护翅膀的身躯定格为永恒……您就是谭千秋老师,为了4个学生鲜活的生命,您义无反顾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您用自己的英雄壮举,诠释了什么是为人之师;您那在突发灾难来临时的瞬间造型,塑造了一座在人们心中永不倒塌的丰碑!您以师者的本色展示了人民教师的职业操守,以自己的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
如今,您离我们远去了,您张开爱的羽翼奋不顾身保护学生的“姿势”,已定格为一种言简意赅但威力无穷的符号——无私无畏!这种感人的壮举,不仅是对中华民族舍生取义伟大精神的生动诠释,更是爱学生胜过自己生命的崇高师德的生动写照。您用生命捍卫为人师表的道德准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多么神圣的职业。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北川教师刘宁在地震时先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都江堰聚源镇教师在地震时为疏散学生而放弃了逃生的机会;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广安的特岗老师为救一个被绊倒的孩子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正是由于这种神圣的职业感,平通中学的化学老师乔广平在地震时呼喊所有的人快跑,自己却跑到了最后。还有向倩、袁文婷……你们用自己的行动乃至生命,向我们阐释了什么是师德,什么是爱!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千百年来,千言万语凝成一个字——“爱”!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动人的诗句来讴歌教师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喉来赞美教师的岗位,但是,我要用我满腔的热爱写下我一生的承诺:日后,我要做一个对学生充满爱的老师!
风雨飘摇,日月如梭。灿烂如花的岁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人民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她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从琐碎的工作中细细地理出一些的思路;她没有惊险的飞跃,只有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与学生的风雨兼程。
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是亘古不变的:一是,高悬在我们头顶上的日月星辰;一是,深藏在每个人心底的高贵信仰。一灯如豆,四壁青辉。物欲横飞与我无关。尽管日后我们的门外就是繁华,尽管日后我身边就是喧嚣,但我定会固守一方的宁静与安详,在琐碎和平凡中慢慢变老。这是一种坚定的守望,守望着鹿邑教育的明天,守望着这个民族和国家的未来和辉煌,守望着心灵深处的那方净土。
《最后一课》观后感
0918班 陈俊霖
“谭千秋,论万古。”
地震摧毁了一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在一瞬间离我们而去,高楼大厦一瞬间化为平地。可是地震摧毁不了的,是想谭千秋老师那样无私奉献,爱护他人的伟大民族精神。!
他走了,三尺讲台下,庇护的是三个鲜活的生命;他走了,水泥墙板下,压着的是一代人民教师不朽的灵魂!
最后一课,教会同学做人;最后一课,教会同学珍惜;最后一课,教会同学感动;最后一课上的他,用小小的一束光芒,照亮了整个灾区,整个中国。 千秋万代,永世相传。谭千秋老师让我想起了中国的教师。教师的一生很短,在平凡的岗位上失去的人生更短。教书育人,代代轮回,这是教师的使命;兢兢业业,恪尽职守,这是教师的品德。当教师的头发里多了几根银丝,当岁月掠走青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