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作文勿忘我》
作文勿忘我
先看一则笑话:从前有一监差押送一个和尚,长途跋涉,辛苦异常。但他忠于职守,成天念叨他带的公文、衣包、雨伞以及和尚颈上带的枷,防恐这些东西遗失。一天晚上,和尚趁监差熟睡之际,把他的头发剃了,再把自己颈上的枷移戴在他的颈上,随即逃走。第二天一早,和尚醒来,看公文、衣包、雨伞、枷锁俱在,摸摸自己的头顶,感觉和尚也在,于是放心地笑了。
这个监差可笑,可笑他忘记了自我,忘记了那个押送和尚的监差。生活中,我们也常犯类似的失去自我的错误,为人处世,忘记自己的身份地位,说话作文,忘记自己是谁、自己在哪里。我们有的同学,常常在作文中回避自我,远离自我,甚至迷失自我,似乎就是那个可笑的和尚。
旧时学生写作是“代圣贤立言”,现在学生写作是“替他人说话”。如写“必须跨过那道坎”,跨去跨来跨的都是成人的坎、名人的坎,古人的坎,就是不跨那道属于“我”的坎。又如写“用双眼看世界”,不少考生大写特写成人如何看世界、名人如何看世界、古人如何看世界,就是不写自己如何看世界,等等。下面那篇文章(《回到原点》)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类似的问题。
叶圣陶老人早就发现这一弊端,语重心长地说:“写作必须剔除那些普普通通的材料,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剔除的越干净,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成分越多,那越是成功的东西。”作文是个体情感和认识的表达,要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好的文章,总是离不开作者的真知灼见,离不开作者的喜怒哀乐。叶老提倡“单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道理就在这里。“因此,我们主张中学生作文要自觉突出自我意识,要勇于表现自我,学会坦荡为文;要善于表现自我,学会借我为文生色。”(陈钟梁先生语)
命题作文有的直接以“我”入题,如“我生活的世界”(2011年天津市高考作文题),“我的时间”(2011年浙江省高考作文题),“我眼中祖国的发展”(2011年陕西省高考作文题),但更多的是隐含着一个“我”,如“(我)期待长大”(2011年全国高考作文题),“(我)情有独钟”(2011年重庆市高考作文题),“(我)拒绝平庸”(2011年江苏省高考作文题),“(我)总想有一种期待”(2011年四川省高考作文题),“(我)长大”(2011年河南省高考作文题)等。由此可见,作文总是离不开“我”,没有“我”的存在,就几乎无法作文。
有不少文学作品,也常常采用“我”的视角来展示生活场景和故事情节。有的作家甚至坦言:“我只写我的生活。”三毛作品就只写自己的故事,一切从“我”出发,由“我”展开叙述,以“我”为中心,以“我”为归宿,独抒性灵,特色鲜明。朱自清先生后期的散文之所以少情味,据说是它有意隐藏甚至隔离真我所致,余光中先生对此曾有过尖锐的批评。 陈钟梁先生认为,作文不能忘“我”,写作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现自我、表达自我,进而塑造自我、发展自我。没有“我”的存在,作文的意义就会大打折扣;没有“我”的存在,作文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勿忘我花的作文}.
【原文展示】
回 到 原 点
广东某考生{勿忘我花的作文}.
生活就像一个画在坐标轴上的圆,圆心在原点。我们顺着这个原点轨迹转啊转,有的人半径越走越小,离生活的原点越来越近;有的人却把半径越走越大,离生活的原点越来越远。这个原点是什么?是情感。我们不断奋斗与拼搏,获取知识、财富、健康等等,不都是为了让自己在情感上多满足一点,多点幸福感吗?{勿忘我花的作文}.
情感是原点,是坐标中心,可生活怎么就离它越来越远呢?学生埋头苦读,眼里充斥着数学公式、英语单词,对他人与社会却渐渐变得冷漠;父母拼命赚钱,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与孩子的交流却少得可怜;白领日夜加工,为事业拼搏,却快要连回家的路都忘了
太多的欲望让我们有了太多的渴求,太多的渴求给我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沉重的负担让我们只顾埋头前行。或许我们连回转身看一下原点的勇气都没了,因为我们恐惧于发现我们离它是多么的远!{勿忘我花的作文}.
但是,当家变成只供休息的旅馆,当朋友变成只是过节时互相问候的对象,当家人变成同一屋檐下的“室友”,当关爱只意味着给钱,当成功只意味着升职,当我们把一切的情感都物化时,我们与机器人何异?或许我们可以用楼房车子暂时掩盖自己的空虚,或许我们可以用灯红酒绿的生活暂时藏起自己的孤独,可总有一天,远离原点的生活失去了向心力,便会把我们甩得远远的。所以,还是回到原点吧﹗还是关注一下自己的情感吧!
回到原点,不是放弃一切名利,不是退出所有奋斗,而是让我们谨记追名逐利、拼搏奋斗的目的,当物质的东西与情感相冲突时,应注意生活的原点是情感而不是物质。学生埋头苦读时,应带有社会责任感,对他人与社会具有人文关怀;人们工作奋斗时,应关注亲情、友情、爱情,真正让自己的心饱满和充实起来;甚至人们准备在犯错时,也应明白之后的愧疚所带来的痛苦,是多少物质都无法掩盖的。这样,我们才能回到原点,回到生活坐标的中心,回到生活的根本,这样,我们才不致于生活得那么痛苦。
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广东提出要建设幸福广东,在经历了GDP的迅速增长后,广东开始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关注人们的情感,这样,也正是回到生活的原点啊!
但愿在这样的潮流下,普罗大众也能开始关注自己的情感生活,把自己生活的半径越拉越小,最终回到生活的原点吧!
【病情诊断】
这篇考场作文,被广东省高考语文阅卷组设为一号标杆作文,评58分。阅卷组的点评是:“本文观点明确,提出生活的原点是情感而不是物质,对生活的认识与体验较深刻。事例真实、丰富,语言表达尤为出色,合于情,合于礼,颇有感染力。比如第二段,善于恰到好处地使用排比‘太多太多’,表达的内容准确、深刻;再如第三段,使用‘当当’的铺排法,写出了当下抛弃情感的状态,不仅句子优美,而且感情深厚,认识深刻。当然,本文也存在瑕疵,如倒数第三段,有三处语言表达不恰当或不符合逻辑。”
阅卷组的这个点评,我是完全赞同的。这篇应试之作,写的是对原点的呼唤,对原点的回归,扣题紧,主题明确,内容有张力。特别值得一提是,作者在写回归原点的过程中,有一个颇有质量的反思,他认为:“回到原点,不是放弃一切名利,不是退出所有奋斗,而是让我们谨记”这个反思,防止了思维的片面性,同时也彰显了过人的识见,为本文增色不少。
但是,这篇考场作文也有明显的不足,这不仅仅是语言表达以及事理逻辑上还有一些瑕疵,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这位考生在写作过程中,多次联系实际,但就是没有很好地把
自己摆进去,他的喜怒哀乐,他的真切感受,我们还看得不清楚,模模糊糊,若即若离,这才是影响文章质量的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现代散文大家刘半农在他的《〈半农杂文〉自序》中说:“我以为文章是代表语言的,语言是代表个人思想感情的,所以要做文章,就该赤裸裸地把个人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我是怎样一个人,在文章中就还他是怎样一个人,所谓‘以手写口’,所谓‘心手相应’,实在是做文章的第一条件。”这位考生在文章中几次提到学生,但都没有“赤裸裸地把个人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缺憾。{勿忘我花的作文}.
在这里,我要提请同学们注意的是:“联系实际”要彻底。不要认为在文章中提一提“学生”“我们”之类的字眼,就是把自己摆进去了。我们觉得,这离“我”还很远,离“赤裸裸地把个人的思想感情传达出来”还很远。群体与个体是有差距的,个体与个体也是有差距的,作文必须把“的确属于自己的东西写进去”。任何文章都应该是一种生命的体验,都应该是一种人生经验的表达。因为体验生命,文章才有灵魂;因为经验人生,思想才有根基。中学生作文,要勇于表现自我,也要善于表现自我。{勿忘我花的作文}.
【去疾升格】
回 到 原 点
生活就像一个画在坐标轴上的园,圆心在原点。我们顺着这个原点轨迹转啊转,有的人半径越转越小,离生活的原点越来越近;有的人半径越转越大,离生活的原点越来越远。这个原点是什么?是情感。我们不断奋斗与拼搏,获取知识、财富、健康等等,不都是为了让自己在情感上更丰富一点,生活更幸福一点吗?所以,我认为,生活的半径离原点越近越好。
情感是原点,是坐标中心,可生活怎么就离原点越来越远呢?学生埋头苦读,与公式、定理、英语单词越来越亲近,与他人与社会越来越冷漠;父母拼命赚钱,为孩子提供更优质的生活,与孩子的交流却少得可怜;白领日夜加班,为事业拼搏,却很少走上回家的路
太多的欲望让我们有了太多的追求,太多的追求给我们带来了太大的压力,太大的压力逼得我们埋头前行。多少次,我连转身回看一下原点的勇气都没了,因为我发现我离原点已是那么的遥远!
但是,当家庭变成只供休息的旅馆,当朋友变成只是过节时互相问候的对象,当家人变成同一屋檐下的“室友”,当关爱只意味着给钱,当成功只意味着升职或高分,当我们把一切的情感都物化时,我们与机器人何异?或许我们可以用楼房车子暂时掩盖自己的空虚,或许我们可以用灯红酒绿的生活暂时驱散自己的孤独,或许我们可以把登书山、游题海当做我们的生活,可总有一天,远离原点的生活失去了向心力,便会把我们甩得远远的。多少次,我在心底里呼唤,还是回到原点吧﹗还是关注一下自己的情感世界吧!
回到原点,不是鄙弃一切名利,不是放弃所有奋斗,而是让物质的追求与情感的培育和谐发展,不断回顾原点,回归原点,而不是背离原点,远离原点。学生埋头苦读时,要关心国事、家事;大人拼命工作时,要关注亲情、友情、爱情,竭尽全力守望自己的情感家园。我这个失去了家庭、离开了原点的孩子,正在考场上奋笔疾书,与我的同辈们比拼。此时,我多么羡慕那些有家长在考场警戒线外守候的考生,他们与幸福同行,他们与原点同在。
迈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广东提出要建设幸福广东,在经历了GDP的迅速增长后,广东开始关注人们的幸福感,关注人们的情感家园,这样,也正是回到生活的原点啊!
但愿在这样的潮流下,我们广东人在最先富裕起来之后,更多地关注自己的情感生活,把生活的半径越缩越小,最终回到生活的原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