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变态杀人》
搜狐健康:最近虐杀、碎尸、吃人的新闻让网民很“凌乱”,究竟什么样的人才会去做这么可怕的事情?
姬雪松:关于加拿大马尼奥塔的虐杀事件,我们并不了解太多情况,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他的生活经历怎么样,我们并不清楚,但是从他所做的事情来看,这个人可能是个精神病水平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也叫病理型人格障碍。
这一类人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的“良知功能”发育不好。比如对于马尼奥塔来说,他这个人是没有良心的。这个良心不是一个道德概念,而是一种功能。比如特别小的孩子,他会打爸爸打妈妈摔东西,丝毫不会内疚,此时的他没有什么良心可言,但是在养育的过程中,他发展出良心。良心不是与生俱来的,良心发育的起点大概在3-5岁的时候。
良心是一种功能,它包含着很多内容——有良心的人知道什么叫公平,这个人会比较可靠,能够理解道德伦理,让自己遵纪守法,他还有理想和追求,同时他还想要做一个诚实和守信的人。如果上述的这些他没有做到,他会感到内疚或羞愧。
这些都是功能,而不是从道德的角度去评价,就像人们有认字读书、学会物理化学的能力一样,良心也是一种能力。对于马尼奥塔这类用残忍手段杀害别人的人,往往在良心上有缺陷。他们不能够同情别人,他们没有办法让自己去想象对方的情感,他们的意识里也没有什么伦理道德,所以也不会因为自己做了这样的事情而内疚或羞耻。
正常人是不会允许自己做这种事的。就像电影里经常演的复仇情节,面对一个杀了自己全家的坏人,甚至都开不了枪、下不了刀,就是因为那是杀人,正常人会感到内疚感到痛苦。包括战争,在战争开始前都要做战前动员,战争是干嘛的?战争就是去杀人的,但是他们要有足够的理由才能去杀人。而这些严重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人却可以非常容易地去杀人,杀人对他们来说没有内疚、没有罪恶感的阻拦。
1岁以内的婴儿都是“变态”的
杀人狂的心理发育停留在1岁前
搜狐健康:这些人为什么要去虐杀?是为了追求快感?
姬雪松:一个一般的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他们杀人并不是为了追求某种特定的快感,而是为了消除某种愤怒。平时正常人也有跟人吵起来的时候,甚至大打出手,但是我们很难因此去杀人。可是这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由于他们没有内疚感和罪恶感的阻挠,他们就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愤怒去杀人,这对他们来说就像正常人吵吵嘴一样。这些人得到的不是快感,而是一种愤怒的消退。
反社会型人格也分级别,就像奔驰生产小汽车,夏利也生产小汽车,从车型上看他们是一个级别的,但是从车的档次上完全不是一个级别,人格障碍也是一样。有的人格障碍者,虽然他的良心不好,但是其他方面发育得稍微完整一些,比如他能获得性满足的对象,一个成熟的异性,他在这些方面的诉求在正常范围之中。但是如果有人惹到他了,他可能会把这个人杀掉,他的病态病在良心上。
可是有一些反社会型的人,还合并了一些欲望的倒错,其中以性最为突出和明显。比如有人会奸尸,就像这次事件中的马尼奥塔,他不仅奸尸,甚至还把人吃掉,让正常人都觉得恶心,但是对他来说,他对于性的那种追求、性对他的意义和普通人不同。他更像一个非常原始的小孩子的状态:如果按成人标准去看小孩子,所有的小孩子都是变态的,比如1岁以内的小孩子,他们最快乐的事情是不断地吃东西,无论这个东西是能吃的还是不能吃的,他都会塞到嘴里去,他会把喜欢的东西吞掉、消灭掉,他才觉得自己拥有了这样东西,而成人不是。如果我们看到喜欢的东西,我们可以拥有它,但是不一定需要把它毁灭掉才能拥有。
1岁以内的婴儿,他们是把一个东西淹没在自己的身体里、毁掉一个东西,才感觉拥有了这个东西,但是因为他小,所以在正常范围之中。
对于马尼奥塔来说,他对于性的追求就停留在1岁婴儿的水平上,他试图通过一种肉体上的占有和消灭来拥有自己想要的。他虐杀小动物的时候,虐杀男朋友的时候,他可能是有快感的,因为他占有了。
举个例子说,唐僧取经的路上遇到很多想吃掉他的妖精,这些妖精觉得吃了唐僧肉就占有了唐僧十世修行的功德,可以变得长生不老。这是神话,但是神话描写的这个妖精正是人类原始的功能状态。这些妖精是变态的,但由于他是妖精,人们觉得他的变态和妖精的角色正好匹配,但如果他是人,就很变态很可怕。加拿大的马尼奥塔就是这样的“妖精”,他停留在人类心理功能发育的原始阶段。
前一种在虐杀中消除愤怒的人,可能只是良知发育的缺陷,而后一种在虐杀中获得满足或快感的人,除了良知发育不健全,还合并了欲望的倒错。
童年时没人管也是严重虐待
造就心理功能上的“侏儒”
搜狐健康:为什么会产生这种人格障碍?
姬雪松:造成这种人格障碍可能有先天的因素,但是这个不能确定,人们只是在观察,现在可以看到有共性的就是后天的经历。为什么正常人从一岁到两岁到三岁,不仅年龄增长,他的功能也在增长?因为我们有父母的养育,伴随着这种养育我们在成长。而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在养育的过程中都遭遇了非常严重的剥夺,包括关系的剥夺、爱的剥夺、关注的剥夺、生活料理的剥夺——他可能有妈妈,但是这个妈妈他似乎永远得不到,他的妈妈可能会定期喂养他,让他身体不死,可是在情感需求上,妈妈根本不存在。妈妈不能只是奶瓶,但这个人的妈妈可能只是个奶瓶,他的情感从来没有人去关注,所以他也没有机会去了解别人的情感,也不会介意别人的情感,因为他从来没被介意过。
也许每个人生活的具体形态不同,但是他们往往在童年早期都遭遇了这种严重的剥夺。这种严重的剥夺是一种非常严重的虐待:虐待有两种,一种是阳性的虐待,包括肉体上或者精神上的虐待;还有一种是阴性的虐待,就是没人管他,这种虐待更可怕。所以他的发育停滞了,这种人是心理功能上的“侏儒”。我们看到侏儒患者虽然年龄在长但是个子不长,身体始终像个小孩子一样,而这种反社会人格障碍者年龄在长个子也在长,可心理功能不长,一直像个小婴儿一样。{关于杀人的作文}.
有变态倾向的人很会隐藏
细微迹象识别反社会人格障碍者
搜狐健康:怎样识别出这些有变态倾向的人?
姬雪松:这种人虽然有欲望上的倒错,但他并不是傻子,他的智商是正常的,他知道这样的事可能不被别人接受,所以他会隐藏自己,所以这类人并不那么容易被识别。当我们没有深入了解的时候,很难从他的脸上、从言行上识别出一个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关于杀人的作文}.
但是可能会有一些迹象,比如很小就有虐杀小动物的经历,或者有特别明显的性的混乱,或者非常早的性经验,早年有非常明显的对社会规则的破坏——比如旷课、逃学、骗钱、说谎""因为那时候还小,他还不太会隐藏。一些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是可以通过这些经历检索出来的,但这种人是不可被治愈的。
正常人不会因为某些刺激就变态
就像人们会看毛片但不会学毛片{关于杀人的作文}.
搜狐健康:正常人偶尔也会有很愤怒、很变态的情绪,这些人会不会因为某些事件而慢慢发展成为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姬雪松:正常人可能经常有很多变态的想法,但这些变态的想法只不过是在脑子中略有浮现而已,当这些变态想法浮现出来的时候,正常人会觉得“我在想什么呢!”,他们自己能批判自己,也不会因为这种东西而过度烦恼,更不会去实践这些想法。
就比如看毛片,毛片里经常有很变态的情节,但他们是在做戏,作为正常人可能会幻想,把自己代入到那种场景里去,但是真的让你尝试你会去吗?可这个马尼奥塔本身就是个毛片演员,他很渴望那些幻想能实现,但是他也知道有些可怕的幻想代价太大,所以他把自己变成了一个毛片演员,部分地实现了这些幻想,但是这些不足够,他要真实地实现。 搜狐健康:会不会有人去模仿?
姬雪松:如果一个人看到了这样的事情去模仿,那这个人本身可能就有人格障碍,一般人不是想模仿就能模仿的。
正常人不会从虐杀视频中得到享受
即便去看也是咬着牙看的
搜狐健康:这么多的虐杀事件出现,网络上也传播甚广。人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关注这样的悲剧事件?
姬雪松:面对虐杀事件,正常人的普遍反应都是恐怖、可怕、厌恶、恶心、不可理解、无法相信""但同时,因为这件事离人们的生活很远,也可能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但是虽然人们在谈论这件事,可人们很难在这样一个故事里得到享受。比如毛片的例子,毛片是人家在享受,跟看的人没什么实际关系,但是为什么人们愿意看它,甚至还感受到兴奋和享受?因为人们会把自己想象成里面的某个人物,会通过那种认同得到某种象征性的享受。但是这种虐杀事件,正常人不会把自己认同成任何一个角色,并且从中获得享受,无论是那个被杀者还是杀人者。
虽然有很多人喜欢点开链接看这条新闻,会找出这段视频播放,但他也是咬着牙看的,未必是爱看,可能只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看看,这是我们人类的一种猎奇心理。{关于杀人的作文}.
搜狐健康:但确实有很多人喜欢看虐杀的影片。比如中日韩拍恐怖片大多是鬼片,但欧美的很多恐怖片大多是虐杀的影片,居然有很多人喜欢看,为什么?
姬雪松:不管是鬼片也好,虐杀影片也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让人们感到恐怖。恐怖片提供了人们这样一个心理过程——你通过一个电影让自己陷入一种非常恐怖和无助的境界中,然后伴随着电影的结束,紧张消除,我们重新感到自己还活着,我们正常人追求的是在恐怖的刺激之后所产生的安全的体验。比如像锻炼,不管是爬山跑步,本身做起来都是很痛苦的,但是痛苦过后的放松感会让放松的效率明显增强。所以人们爱看恐怖片,并不一定是认同那个恐怖的满足,而是对恐怖解除之后的那种情感的追求。
当然也有极少数人看恐怖片是对那个情节感到享受,看恐怖片对他来说就像看毛片一样有快感,这些人就是所谓的变态。
悲剧不是不可以被消费的
幸灾乐祸是人的一种常态
搜狐健康:现在很多人在议论这件事,甚至似乎很多人在消费这个悲剧?
姬雪松:人们不是不可以消费悲剧,人们消费的悲剧还少吗?
搜狐健康:但人们会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
姬雪松:我们也可以觉得这样做是不对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谈论它,人们并不是只可以谈论对的事情。幸灾乐祸是人的一种常态,但这种幸灾乐祸是有限度的,幸灾乐祸不等于这个人没有良心。{关于杀人的作文}.
我们爱看朝鲜的新闻、爱看朝鲜的照片,我们享受别人的痛苦,感慨于我们的生活不再水深火热。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良心,因为他距离我们很远,所以有些痛苦的东西被隔离掉了。如果这件事就发生在自己的邻居身上,人们就不会像发生在异国他乡的事一样轻松地谈论它了。同样是你,同样的事情,发生在邻居身上和发生在异国他乡,你的态度和你允许自己做的事情就不一样了。因为这种地理上的距离有会激起你更多情绪,而由于时空的差距,我们悲伤和痛苦的情感被隔离掉了。{关于杀人的作文}.
担心害怕可以让人提高警惕
但被“吓坏了”说明有心理障碍
搜狐健康:有些人看了这样的事情之后觉得很恐怖,觉得2012真的来了。有人去幼儿园杀小孩,有人杀医生,有人自焚,现在又有人吃人碎尸,有人会担心这样的事情会不会有一天在自己身边发生。
姬雪松:这种担心首先有一种积极的功能,让人们提高警惕,防范这种事情的发生。但是正常人会根据事件发生的几率,匹配一种相应程度的情绪和警惕级别。对于这次的事情,可能刚听到的时候、想象的时候会短暂地感到可怕,但是有的人却不是,他们会对一些小概率事件报以高级别的警惕,这常常是一种病态,但这种病态的严重程度并不高,比如神经症、强迫症、疑病症,都是对小概率事件的高度警觉和高情绪匹配,这本身也是一种不正常的状态,俗称心理障碍。比如有的病人怕得艾滋病,其实得艾滋病人人都有机会,但这种几率很小,你只需要注意那些特定的渠道。但是有心理障碍的病人就会觉得染上艾滋病就像得一场感冒那么容易,那么防不胜防,这种匹配上的误差反应了一个人心理的功能。
搜狐健康:看了这样的虐杀视频,会不会对网友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
姬雪松:有这种可能性。比如我曾经看过美国校园枪击案的视频,那不是演电影,每一声枪响之后就真的有一个人死去了,那么真实。我还看过一个基地组织的视频斩首,虽然那个片子最后一段被模糊掉了,但是你知道那不是闹着玩的,那不是演戏,你会觉得很可怕。但正常人会明白这个事情离自己有多远,究竟有多大的概率,因此而匹配一个近似的情绪。如果他被这件事情吓坏了,吓得影响工作和生活了,那他一定不是被这件事吓坏的,他之前的心理功能就有问题,只不过借此机会被发散出来罢了。
这个世界就是充满着幸福的、光明的、美丽的
可怕的、阴暗的、猥琐的东西,它们是并存的
搜狐健康:最近如此多的虐杀事件,也引发了人们对这个社会的诸多感慨。
姬雪松:这个世界就是充满着幸福的、可怕的、光明的、阴暗的、美丽的、猥琐的东西,它们是并存的。不是每天只发生恐怖的事情,每天还发生着感人的事情,不是只有马尼奥塔这种让人害怕的人,还有像吴斌那样让人感动的人。
篇二:《杀人的回忆》
《杀人的回忆》
—冷漠如同昏暗的墙
单就电影的海报可以看出,两名笑容满面的主角背后,是一堵昏暗灰黑的墙,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王老师讲到,墙,是用来遮挡的,它就象征了当时的冷漠黑暗的社会。我觉得它就像天上的阴霾,给人压抑,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与无情可由此旁衬出。
电影以八十年代韩国发生的一系列真实奸杀案为背景,通过纪录的方式模拟了当时的事件,该事件至今仍未破案,故影片最后,导演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谁是杀人凶手。但我相信,这也是影片吸引我们的点,就一般犯罪片而言,结果无非是警方通过如何如何努力,最终破案,成功抓获犯罪嫌疑人……而本部影片不同,它的一个个起伏不平的故事情节让观众更加想看到谁是最后真正地凶手,而凶手作案只在雨夜,且在电台播放音乐的时间也耐人寻味,这些极大地增加了电影的价值。 影片中小女孩说道,那个人只能用普普通通来形容,在此点出了电影中很重要的一点,即其实任何一个我们身边看似普通的人,都存在他背后所不为人所知晓的一面,做坏事的也并不都是那些看上去就面目狰狞的人,而很可能是那些“看似普普通通的人”。我们可以知道,在当时韩国那种社会背景下,韩国正处于民主化前期,社会矛盾十分深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不和谐,在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不断显露出具有时代特征的符号:警察不守程序有罪推定,抗议民众的集会游行示威,空袭警报连学生也要排演,军警被拉去镇压民众抗议,这一系列的社会现象正是当时韩国社会的真实反映,人与人之间充满冷漠导致奸杀案的悲惨结局。在社会处于急剧变革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纯真也正在逐渐消失,我们唯有把守住人类心灵最初最真的那份情,社会才更温暖。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杀人的作文 作文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