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小学生中高年级阅读现状调查报告》
关于小学生中高年级课外阅读现状的
调查报告
目前,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学生的课外阅读越来越受到重视,:因为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知识,开阔视野。但通过对我校四、五、六年级117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学生课外阅读存在诸多问题,经过分析、讨论提出几点思考和建议。
一、 现状透视
1、学生的阅读时间。调查中,80%学生认为自己只有在双休日里偶尔看点课外书,在学校里几乎没有安排课外阅读;认为在课余时间看课外书仅占3%,但也不是天天看。
2、学生的阅读数量。通过调查,一学期下来能完整的读完两本书的很少,大部分只是看些支离片段。书籍的来源也很贫乏,大部分都是学校的,自己的书籍很少。
3、学生的阅读习惯。学生的习惯不大好,读后写感想的仅占20% ,阅读中思考的仅占10% 。课外阅读时学生多数只注意故事情节,无语言积累意识,更谈不上情感熏陶,实践运用,思想启迪和审美乐趣。
4、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对4至6年级学生进行了一次课外阅读情况调查,调查显示:95%的学生是在老师要求下读课外书, 4%的学生是在家长要求下读书的,自己自觉读书的很少。其中好些学生
还读的是“卡通故事”和“脑筋急转弯”“作文选”之类;90%学生表示家里没有什么课外书,大部分都是学校图书室借来的。
5、家长支持度。通过调查,100%的学生都选家长支持,但现实中家长只是语言上支持,真正为孩子行动的很少。
二、原因分析
1、教育评价机制
虽然课改进行得轰轰烈烈,但考试评价制度没有改革,依然存在用分数衡量学生,评价教师,就难免会使教师在课余时间采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学生,占用了学生的许多时间。沉重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在校的时间都被老师们占有,回到家中后又被沉重的作业占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时间很少,哪有什么时间来阅读。
2、家长方面
农村的孩子课外书少是不争的事实。而这,一是由于家庭经济不富裕,家长没有能力为孩子购买太多的课外书,买的又都是“作文”的书;二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陈旧,还是以分数为主,认为看课外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三是家长对课外读物缺少了解,不懂购买哪些书籍才有益于孩子。
3、教师方面
老师们在应试教育的压迫下只关注学生的分数,大量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题,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忽略了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和习惯的培养,只有在改作文时才抱怨学生:知识面窄,语言贫乏……然后在考试前拼命挤时间让学生看作文选,背优秀作文……久而久之,学
生的阅读兴趣就一点一点被磨灭掉了!
三、对策建议
1、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课外阅读纳入评价体系
前面已经指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少,课外阅读量少的根本原因是教学中的“题海战”。为此,学校在<<教师考评细则>>中,要要求教师布置作业须适量。 另外,高年级每周用一节语文课作为课外阅读课,或分组开展读书交流活动或检查阅读效果等。同时,要把学生课外阅读纳入评价体系,每学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两次评价,期末进行一次总评。每次评价都做到师评、生评、学生互评、家长评相结合。根据评价结果,每学期对课外阅读成绩突出或进步大的学生进行奖励。这一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2、做读书笔记,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重在积累,这是古今中外的读书经验,也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要“丰富语言积累”的原因。同时,要提高农村小学生习作水平,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抓好“阅读积累”这一块。为此,要让学生人人都备读书笔记本,每周完成一篇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有如下一些栏目:书名(篇名)、作者、阅读时间、美词、佳句、读书心得,旨在避免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只注意欣赏故事情节,引导他们积累语言。要建立读书卡,每周都填写,一月一次总结评比。好的作品贴在学生自己设计的墙报上,并给于奖励。对于背诵名言,可以利用早读课随机抽查,对能坚持的、记得多的,就颁发“名言积累高手”奖状。
总之,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应该要常抓不懈,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将来。而作为老师,我们有义务也完全可以在情感上感染学生,使他们对阅读产生兴趣,通过多读、多体会、多思考,逐渐培养起终生受益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们觉得读书是一件快乐光荣的事情,而不是繁重的学习任务。对孩子而言,能够从小就体味到读书是一桩快乐的事情,从而终身享受书籍所带来的无穷乐趣也许是社会、学校、家庭所共同给于他们的最好的童年礼物。
篇二:《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调查研究报告》
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调查报告
贵州省岑巩县龙田镇中心小学 邓本纯
内容摘要:小学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字词,适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句子对事物和情感内容的描述和表达,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必要途径。
关键词:中高年级 学生作文 现状 调查
小学作文教学,是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字词,适当的运用修辞手法和生动的句子对事物和情感内容的描述和表达,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必要途径。本人有幸成为一名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师,岑巩县教育和科技局语文兼职教研员。曾经多次担任过我镇小学期末检测高年级的语文评卷工作。近几年来,在我校中高年级的期末检测试卷中,不难发现虚假作文,凑拼作文,甚至雷同作文等不良现象,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一直赶不上兄弟学校,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此,我带着这些问题,于2012年3月,对我校进行了一次为期3天的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调查研究。
一、调查时间:2012年3月12—15日。
二、调查方法:问卷调查
三、调查对象:六年级、五年级、四年级学生。
四、调查目的:了解我校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分析所形成的原因,从 而改进我校中、高年级课堂作文教学,为我校语文教研和中、高年级作文教改为依据。
五、 调查过程。
调查表一:
1、通过调查,从表一中可以看出,三个年级的学生对作文的兴趣都不高。六年级共87人,喜欢作文的只有18人,仅占学生总数的20%,讨厌作文的有58人,约占全年级总数的70%,无所谓的约占10%;五年级56人,喜欢写作文的14人,占全班人数的25%,讨厌作文的38人,占全班人数的64.8%,无所谓的作文的6人,约占全班人数的10.2%;四(1)班共有41人,喜欢作文的12人,占总人数的29.2%,讨厌作文的21人,约占总人数的37.5%;无所谓的8人,约占总人数的14.3%。
2、从表二中看出,学生在平时作文和各种检测作文中,内容具有真实性的作文数据小于虚假作文数据。六年级共87人,仅20篇是真实作文,约占30%,44篇虚假作文,占50.6%,其它渠道来的23篇,约占26.44%;五年级共有56人,真实作文15篇,约占26.8%,38篇虚假作文,占67.9%;其它渠道来的3篇,约占5.3%;四(1)班41人,真实作文10篇,约占24.2%,20篇虚假作文,占48.8%;其它渠道来的3篇,约占7.0%。
3、在表三中,对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作文现状调查,我向学生提出了三个问题,要求他们用表格的形式做出回答。
⑴你认为好作文必须做到的几点要求是什么?
⑵作文中你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⑶你希望作文得到提高的途径是什么?
通过归纳整理,得出下列结果:
①好作文必备的要求是:材料真实,语句通顺,用词恰当,段落层次清楚,中心明确,内容生动,文字工整,标点正确。
②学生在作文中遇到的困难:不会审题,没有材料可写,开头困难,写事情的经过搞不清头绪,抓不注事物的特点,不会用好词好句等。
③希望作文提高的途径是:多看课外书;希望老师有一个好的办法对他们进行指导;希望老师带他们到大自然中去观察事物,采集到真实的材料;希望老师考试出题的范围宽一些,让他们在作文上尽情的发挥。
三、解决措施
(一)培养学生的作为兴趣
1、任何一种兴趣,是人积极探索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是学生活动的推动力。而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对作文的兴趣不高。有的学生甚至对作文产生了畏惧心理。所以,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不同现象进行情感培养,让学生放松精神,努力拓宽语文学习的渠道,上好中高年级开设的各科课程,让学生走出单一的、封闭的课堂模式,去接触大自然,去了解社会,使他们在广阔的天地中学习语文,学习作文。也让作文回归原来的本质功能。让学生在真是的生活中去进行作文,从而,培养出学生的作文兴趣。
2、我个人认为,教师对学生少用命题作文,因为,不合理的命题作文,定式作文,模式作文,都会束缚学生的自由发挥的空间,能使他们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感知,材料写出最理想的文章,这也是培养学生作文兴趣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培养学生写真人、真事、实际见闻的良好习惯
1、通过调查,大部分学生在写作文时没有素材,这是导致学生写虚假作文、拼凑作文和背作文等的主要原因。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对小学生而言,又怎能写出好作为呢?其实,农村的小学生有很多生活材料。如:常见自然山水,对亲朋好友,同学、老师的深刻印象,在生活中的见闻等都是作文的好素材。这些素材需要老师们在平时的语文课上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将这些用日记的形式记下来,为作文时做材料。
2、在日常工作中,语文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了解周围的人和事,去领略大自然的景和物,去采集生活中的传奇故事""这样做,就会解脱在教室里上作文课的单一模式。比如:要上中年级的关于了解季节特征的作文,可以带领学生到课堂外去找春天。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到哪里,就在哪里作指导的方法,学生就可以找到春天的特征。如:我们走在路上,发现小草变绿了;我们走在河边,看见河水变清了;我们来到山岗,山上的桃花红得像火,李花白得像雪;我们来到田间地里,叔叔阿姨们正在忙着翻田松地,为来年的丰收做准备""又如:高年级学生写见闻,因为农村的学生见到的人和事较少,所以,可以带领他们去赶集或有意识的布置学生去观察赶集的场面,并且把观察到的和听到的内容记下来,然后,再来按一定的顺序组合,这样,就写成了见闻。这些问题,只要我们针对出现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一定会有妥善的办法解决。
3、在中、高年级学生作文现状调查表中,我们发现学生作文中遇到的困难,归纳起来有“不会审题,内容写不生动,开头难,写事的文章不会写经过等。
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教师教学生写作文,必须先教学生怎样审题,俗话说:“未先学艺先学法”,只有学生明确聊题目的写作的范围和内容,才能为写出生动的内容做好铺垫。开头难,是中高年级学生写作文普遍存在的现象。要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首先是要消除学生习作中“开头难”的心理障碍,消除“言之无物”的心理恐惧。语文老师在口语交际课上,多让他们表现自己,让他们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和感受到的,有序的说出来。这
样,多指导学生练习,会将开头难的问题得以解决。
对提高学生作文的途径问题,解决的办法较多,需要老师认真指导。我个人认为:一是要指导学生坚持阅读,从他人的作品中获取精华;二是指导多练笔,熟话说:“读得多心中有本,写得多笔上生花”,三是指导学生修改。我个人认为,好作文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要认真指导学生修改。只要我们坚持指导下去,会将使我们所教学生的作文水平得到提高。
篇三:《《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阅读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阅读教学研究》
研 究 报 告
泗阳县众兴镇中心小学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的建议,非常具有时代特征和深远的社会意义。多年来,国内外对阅读教学的研究著述甚多,主要围绕教师“教”的行为,而涉及到小学生个性化阅读行为的却不多,也就是说忽视了学生的“阅读实践”的行为。我之所以提出“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阅读教学研究”这一课题,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时代发展的需要。现代化的实现有着很多因素,其中人的现代化是不可缺少的,终身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当今时代已逐渐进入以人为本的时代,人的个性化、人性化再次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时代的发展呼唤着学生个性化阅读,其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学生的阅读参与意识较之于过去更浓厚了;其次是今天学生的知识比之于过去要丰富得多、现代得多;再次是未来社会对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阅读空间,学生除了掌握一般的阅读技能技巧外,还必须要掌握阅读的策略,这样才能满足学生能够做到终身学习的需要。
2.学大于教的需要。“教”与“学”之间有着复杂的关系,在现有的课堂阅读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教大于学”或者“教等于学”的现象,遏制了学生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阅读水平的低劣。根据“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理念和“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要求,必须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只有学生具备了个性化的阅读行为,才能让学生终生受益。
3.传统教学的反思。中国的传统教学思想,整天围绕着考试的指挥棒,重成绩,轻能力,出现了高分低能现象,特别是偏远的农村小学,对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更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仅仅把学生看
作是教学的对象或客体,重教师而不重学生,重传授而不重自学。阅读现象千人一面,一样的阅读方法,一样的阅读感受,一样的阅读结果,甚至连考试的答案也一样的标准,对个性差异的学生从没考虑要去创造条件,或者去营造培植的土壤。这样做会极大地抹杀学生能动性,与当今课程改革的要求不相一致。
4.课程标准的需要。《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已经明确提出了个性化阅读的概念。现在的《语文课程标准》把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阅读的方式、阅读的品质,从而形成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行为,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概念的界定
1.小学高年级:在这里是指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1-6年级的第三学段。
2.个性和个性化:个性在《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比较固定的特性”。在心理学上指的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语言和行为方式,是一种个人特质”。在个性之后加上“化”,则构成了动词,表示转变某种性质或状态。
3、个性化阅读:根据个人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兴趣爱好对文本进行某个角度或多个角度探究的过程。
4、小学生个性化阅读:就是在遵循阅读鉴赏的一般规律的前提下,充分顾及每个学生的阅读心理,以学生自己的阅读、研读为主,体现以学生为本的阅读思想,所达到的不仅仅是感受和理解,还是有创造和有批判意识的阅读实践,形成可持续发展阅读习惯的目的,并且使其得到长足发展的个性阅读行为。
5、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它和个性化阅读并不是一回事,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个性化阅读实际是指阅读的个性化,而个性化阅读教学,我们认为则是指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注意弘扬学生主体意识,努力拓展学生学习时空,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
堂多项对话,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注重学生语言实践活动的教学。
二、过程与方法
研究时间:2013年4月——2014年4月
研究对象:小学四、五、六年级学生。
研究方法:①文献研究法。②调查研究法。③个案研究法。④经验总结法{关于小学生中高年级阅读情况研究报告作文}.
1.准备工作
在平时工作中发现,现在的学生阅读能力下降,阅读量偏少,缺乏自主读书的习惯。我时常在想,造成这种现状,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有没有责任?我们应该怎样引导学生进行主动阅读呢?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让他们终身受用。据此,经过归纳、梳理、总结,确定了课题名称:《小学高年级学生个性阅读教学研究》。
2.研究实施步骤
本课题的正式研究工作从2013年4月——2014年4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开展。
第一阶段:开题论证阶段(2013年4月)。2013年4月,在我校综合楼会议室召开了开题论证会议。泗阳县教育局教科室王通主任等专家到会,并且对课题实施计划讨论稿提出了具体论证意见。这使我对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理论上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而且,也懂得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步骤,最终形成了本课题研究计划书。
第二阶段:调研阶段(2013年5月)。根据课题研究计划书,采取调查法对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了解学生阅读状况和现有的阅读水平。同时对课题研究的下一步工作开展进行了细致的研讨和安排。
第三阶段:展开阶段(2013年6月至2014年1月)。这是课题实施的攻坚阶段。
(1)2013年6月,根据课题研究方案,积极开展工作。
(2)2013年9月,,进行课题实验中期总结,就课题实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出应对措施,进而更好地做好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
(3)2013年11月,向校领导汇报课题实施情况,开展好下一阶段的实验工作。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这是课题的结题阶段。采取归纳总结法,整理研究材料,完成课题研究报告;接受课题研究的审核鉴定,并进行成果推广。
三、研究成果的概述
经过1年的实践和理论探究,本课题取得了如下初步研究成果:
(一)促进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年来,我结合我所研究的课题,始终本着“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这一核心理念,开展扎实有效的实验研究。把六年级6个班分成两组,每组3各班,分别为实验班和非实验班。我们对实验班的学生和非实验班的学生进行了大量的比对研究,情况如下:
1、从课堂反映观察,实验班学生学习热情高,兴趣浓,表达的欲望强,语言运用能力较强。
2、从问卷调查情况看,实验班学生喜爱上语文课,喜欢说话、写话练习的高达93%以上。
3、从测试情况看,实验班学生组词、补充句子、阅读借鉴、看图写话、作文及讲故事、回答问题的能力明显优于非实验班,实验班的即使同一话题的作文也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语言特色,表现出较强的创新思维优势。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小学高年级个性化阅读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自觉学习的意识,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了创新意识,实现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调控、个性评价、个性发展,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和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关于小学生中高年级阅读情况研究报告作文 研究报告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