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第一篇:《4年级古诗(一)》
4年级古诗诵读竞赛卷(一)
班级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
同学们,我们每天都在诵读中华经典诗文,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精神受到洗涤、熏陶……现在就请大家把平时的积累展示出来吧!
一、选择题(10分)
1、《七步诗》的作者是( )。
A.曹操 B.曹丕 C.曹植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 )
A、洞庭湖美景 B、太湖美景 C、 西湖美景 D、镜湖美景
3、下列诗篇中王昌龄写的有( )。
A、《凉州词》 B、《出塞》 C、《鹿柴》 D、《敕勒歌》
4、“劝君更尽一杯酒”出自王维的( )
A、《芙蓉楼送辛渐》 B、《送元二使安西》 C、《鹿柴》D、《乐游原》
5、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尽,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指哪个风景区?
A、泰山 B、 黄山 C、 庐山 D、华山
6、“停车坐爱枫林晚”中“坐”的意思是( )
A、坐下 B、因为 C、座位 D、停留
7、“少壮不努力,老大徒( )”出自《汉乐府o长歌行》。
A、悲伤 B、悲戚 C、忧伤 D伤悲
8、龚自珍《己亥杂诗》“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句中,“究”是指( )。 A、究竟 B、毕竟 C、研究
9、下面文学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竹枝词》——刘禹锡——唐朝
B、《江畔独步寻花》——杜甫——唐朝
C、《所见》——袁枚——元朝
D、《村居》——高鼎——清朝
10、下面各句朗读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B、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D、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1
1、“我家洗砚池头树”是王羲之的诗句。( )
2、《江上渔者》的作者是范成大。( )
3、人们常引用李白的诗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来形容某些人 思想工作做得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人,教育人。( )
4、“可怜九月初三夜,”下句是“露似真珠月似弓”( )
5、“诗圣”指的是唐代大诗人杜甫。( )
6、爱国诗人陆游是我国历史上留下诗篇最多的诗人。(
7、岁寒三友指的是松 竹 梅。( )
8、堪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诗人是李白。( )
9、《秋夕》《清明》都是杜牧的诗作。( )
10、李白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三、名句接对(38分)
1、 ,千树万树梨花开。
2、停车坐爱枫林晚, 。
3、春种一粒粟, 。
4、不要人夸颜色好, 。
5、月落乌啼霜满天, 。
6、 ,天下谁人不识君。
7、草长莺飞二月天, 。
8、千磨万击还坚劲, 。
9、生当作人杰, 。
10、白毛浮绿水, 。
11、 ,总把新桃换旧符。
12、小时不识月, 。
14、昼出耘田夜麻, 。
15、清明时节雨纷纷, 。
16、我自横刀向天笑,
17、人有悲欢离合,
18、黑发不知勤学早,
19、 ,柳暗花明又一村。
2 )
1.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 )桔( )时。
2. ( )箬笠,( )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3. 千里( )云( )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4. ( )云翻墨未遮山,( )雨跳珠乱入船。
5. 两个( )鹂鸣翠柳,一行( )鹭上青天。
五、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写诗句(20分)
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 》“ , 。”
2、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 ,旁观者清。”宋朝诗人 在《 》中的诗句“ , ”说明的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3、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 朝诗人王维在《 》中的:“ , ”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4、在《登鹳鹤楼》《江上渔者》《望庐山瀑布》《塞下曲》这四首诗中,
描写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的诗句是 , 。 常用来说明“站得高,看得远”的诗句是 , 。运用夸张手法描写的诗句是 , 。形容“箭法高超”的诗句是 , 。
5、爸爸对小胖说:“你想吃什么?我带你去个地方,那儿有青青的山,有白鹭飞翔,有粉红桃花,还有一种鱼,让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春天是吃这种鱼最好的季节。请用一句诗:( )来回答是什么地方的风景,答对了,你就可以去。”
6、爱国诗人陆游去世时对儿子说,我去了,只求你一件事:( ), ( )。( )。
7、表面写雨过天“晴”,实写人间有“情”的古诗是:( )。
9.孟郊写孩子们报答不完母亲养育之恩的诗句是( )。
10.时值清明,客居外地的人难免生出思乡之情,绵绵的春雨,更惹起行旅之人的愁绪”相对应的诗句是( ),( ) 。它出自( )代诗( )写的《 》。 3
七、写诗句体诗情。(12分)
人们都说“舞文弄墨”之人皆是“风花雪月”之辈,意思是说会写文章的人,感情都十分丰富。而且很多诗句里都有“风、花、雪、月”这些字。试各写出3句来。
有“风”字的诗: ,
, ,
有“花”字的诗: ,
, ,
有“雪”字的诗: ,
, ,
有“月”字的诗: ,
, , 4
第二篇:《苏教版九上古诗欣赏-李春友》
苏教版九(上)诗词鉴赏
( 一.《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1.诗歌表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简要评析一下本诗的表现手法
3.诗的五六句写出了战士怎样的生活?前六句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
4.整首诗表现了戍边将士怎样的精神面貌?
5.试从某一个角度,赏析本诗表达技巧上的特色。
6.对李白的《塞下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诗歌开头两句,抓住环境、气候的特点,描写边塞生活的艰难困苦,为下文作了铺垫,表现诗歌的主旨。
B、第五、六句运用对仗,选取了一天的军旅生活进行具体描写,反映了边塞军旅生活的紧张和战士奋勇杀敌报国的精神面貌。
C、皑皑的白雪,凛冽的寒风,幽怨的笛声,惨烈的厮杀,一幅幅形象鲜明的画面,表达了诗人的反战态度和对戍边战士的同情。
D、这首诗借用戍边战士的身份和化用“楼兰”这个典故,抒发了诗人渴望为国杀敌的满腔豪情和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
答案: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对戍边战士的赞扬和战士杀敌报国的决心。2、手法是反衬和用典。用典,就是指用“折柳”一典。所谓反衬,在本诗中有两处 :①用环境的荒凉来反衬战士的杀敌报国的英勇精神;②用战士的思乡之情来反衬战士的戍边为国的情操。 3、写出了战士们紧张的战斗生活。在全诗中起到反面烘托的作用,没有那样艰苦的环境则不足以显示出如此之精神。4、 表现出戍边将士积极奋发、昂扬向上的爱国激情。5、颔联用典,也使用了反衬手法。“笛中闻折柳”,听到有人吹起了曲子“折杨柳”,自然引人想起家乡的春色和亲人,但眼衣春煞费苦心全无,亲人遥遥不能相见,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将士积极奋战,英勇杀敌。颔联言简意赅,对表现战士们对国家的忠勇,起了有力的衬托作用。6、C
二.《凉州词》 [唐] 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1]杨柳:汉横吹曲辞名《杨柳枝》的省称。又名《折杨柳》。唐俗,赠别常以柳枝,取其“丝长”(与“思长”偕音)之意。故《杨柳枝》也多用作送别曲。
1.这首诗借景抒情,写出了边城征戍将士难以排遣的怨离别、怀家乡的深沉的思想感情。
2.首句写诗人眺望黄河的特殊感受。这一句的观察顺序是由远及近(或自下而上);使画面具有动感的关键词是 上;第二句写塞上“孤城”及环境。从表现“孤城”的角度看,这一句运用了反衬的修辞手法。
3.这首诗如一幅画卷。如果说“孤城”是“画卷”的主体部分,那么首句与“孤城”是什么关系?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诗的意境。
5.描述“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的画面,并说出其表达作用。
6.如何理解“何须怨”三字?
7.“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如何理解?
8.“一片”与“万仞”对照,明写了什么?暗写了什么?
9.诗歌讲究炼字,你认为本诗中哪个字用得好,
答案:3、首句是“孤城”的背景画面。 4、意境雄阔,悲壮苍凉,表现了盛唐诗人广阔的胸襟。5、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巍然屹立。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6、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何须怨”三字不仅见其艺术手法的委婉蕴藉,也可以看到当时边防将士在乡愁难禁时,也意识到卫国戍边责任重大,方能如此自我宽解。
7、运用了双关手法,诗人的真意并不在于夸张塞外的荒寒,说那里没有春风,而是借自然现象来暗喻安居于繁华帝都的最高统治者不关心征人的生活,对于远出玉门关戍守边境的士兵不给予一点温暖。8、答:明写了玉门关的扼居险要,暗写了守关将士孤寂的处境。
9、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怨”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
三.《塞下曲》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2两句极富暗示性,你从中体验到什么,请分点写出。
2.诗后两句写法独特,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1、(1)暗示敌人可能趁机出逃;(2)暗示已有敌情;(3)暗示敌人被围已久,已无力夜袭;
(4)暗示将军极富作战经验,雪夜严密注视敌情。
2、后两句不正面描写轻骑远追赶及其辉煌战果,却用“大雪满弓刀”烘托跃跃欲追赶的场景,所谓“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扣人心弦,引人联想,言有尽而意无穷。
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诗人从哪些景物感受到春天就要来了?
2.诗的最后一句是画面上的景物吗?“正是河豚欲上时”从画面上看得到吗?
3.读了这首诗,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4.“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了怎样的哲理?
答案:1、桃花刚开,鸭子戏水、蒌蒿长势很旺、鲜嫩的芦芽从土里钻出。
2、不是,是作者依据画面景物展开的想象。这是作者通过观察岸上、水面之物所进行的联想,它在告诉人们:桃花开放、春江水暖、蒌蒿满地、芦苇冒尖,也就是河豚上游产卵繁殖的季节。
3、作者抓住了画面上几枝桃花、嬉戏的鸭子、满地的蒌蒿、短短的芦芽,向我们展示了一幅活生生的江南水乡春景图。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4、这句诗不仅写出了富有诗情画意的早春景色,而且强调了实践精神,也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探索精神.{形容环境艰苦的诗句}.
四.《诗经·关雎》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
.本诗写一个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可分为三个部分追求 、
思慕、迎娶。
2.《诗经》常用赋、比、兴手法,本诗所用起兴句是:_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_。 3
.出于此诗的成语有:窈窕淑女_、__
优哉游哉_、_
辗转反侧等。 4.诗中思念情人使人历历在目的一个细节是:
辗转反侧_。通过反复写男子对爱情的执著追
求且细心呵护的词:采之、友之、芼之、乐之。 5.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
B、“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 C、“悠
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分生动形象。 D、“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 6.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
7.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 8.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 关关睢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9.参照相关链接,简析《关雎》的意境美。 ●相关链接: [“赋、比、兴”] 赋、比、兴,是《诗经》主要的表现手法。“赋”是铺陈的意思,对事物直接陈述。“比”就是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兴”就是联想,触景生情,因物起兴。这种艺术表现手法是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至深至远的影响。 [意境]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经》中的许多诗歌都采用了赋中见兴的笔法,通过对眼前景物的描写,描绘出一个个优美的意境。 10.(1)统领全诗的句子是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诗中抒发“求之不得”的忧思句子
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1
.形容青年男子热烈追求爱情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12.形容对爱情的思慕和对问题的烦扰因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觉的诗句:求之不得,
寤
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3.《关雎》: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慧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
关关雎鸠,在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就是佐证。
答案: 5、A 6、由爱情引起的相思之苦 比兴手法 7、君子:品行端正有修养的人;淑女:端庄娴静、美丽勤劳、善良纯洁的女子 9、《关雎》从触动情怀的景物写起,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那成双成对的雎鸠在沙洲上嬉闹戏逐,华羽流光,声音婉转。听着它们悦耳的叫声,不禁引发了年轻人的联想,拨动了心中爱的琴弦,于是有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感慨。赋中见兴,景中见情,意境优美。{形容环境艰苦的诗句}.
五.《诗经·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蒹葭》选自《诗经o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 B.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 C.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 D.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
2.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 3.“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能印证“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的寻找追求的诗句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