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月考,让我 月考让我明白了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第一篇:《月考试题及答案》

黄洼学校2015-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

温馨提示: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或按要求默写(6分)

① 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② 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④ ____________________,谁家新燕啄春泥.

⑤ 《望岳》中表明作者雄心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4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9分)

田野里,冬季的冰冷刚刚过去,春季就来了。花儿草儿们用色彩渲.

染着土地,那迎春绽放的花蕊.

,吐纳着香甜的空气,那翠绿欲滴的淘浪,拥顶着希望的甜蜜;那冰雪销融的小河,流淌着生命的脉动。阳光灿烂的春季拨弄着大地,把地上的生灵变得生机àng然,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字注音。(3分) 渲.( )染 花蕊.( ) àng( )然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它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翠绿欲滴”在文中的意思是,“吐

纳”在文中的意思是。(2分)

(4)将“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改为被动 句:。(2分)

3.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分)

(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脍炙人口的世界名著。读完后,能谈谈你对书名的理解吗?(2分)

我的理解:

(2)《农夫和蛇》《龟兔赛跑》等故事出自(国别)的寓言故事集《》。

4.寒假临近,越来越多的同学和他们的家庭打算选择出游的方式度假。为此,某班级举办了题为“文明旅

游”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任务,请你参与并完成。(12分) (1)请设计一个宣传标语,提醒大家要文明出行(不超过20字)。(2分)

(2)某班几位同学家庭拟定于2016年1月26日外出到蚌埠嘉年华旅游,早上7点整先在黄洼学校大

操场集中,然后乘车前往蚌埠,现在请你根据以上要求,在1月25日发一则通知(署名为“老班”)。(3分)

(3)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要向旅客朋友们介绍我们省安庆天柱山海拔1488.4米的天柱峰,请结合下图

写一段介绍文字。(要求:语句通顺,使用一种修辞手法,40字左右)(4分)

(4)假如你的好朋友小明要在旅游景点刻下“到此一游”,你打算怎么劝说他停止这种不文明的行为?请将你说的话写下来。(3分)

二、阅读(5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

《苏州园林》(节选)(17分)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磷峋的技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予。有墙壁隔着,有廊予界看,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楼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5、这两段文字说明的内容分别是什么?文段中加点的“这”具体指代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对文中“中国的审美观点”如何正确理解?(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划线句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是什么?(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根据审美感受,你认为第一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段说明对象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二】拾馒头的父亲(23分)

十六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

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好大学。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搬到省外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的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了,一来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可以顺便照顾一下我。

等我在高中读了一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仔。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的时候,就去父亲那里过夜,帮父亲照料一下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猪渐渐长大了,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个精光。亲戚送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很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很好吗。

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地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我为自己解决了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即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到父亲头上。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我是一个从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但是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一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大家知道了,会嘲笑我。”

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说:“我看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

我的泪就落了下来。对不起父亲,我是真心爱你的,可你偏偏是在学校里拾馒头,我怕被别人看不起啊!来源@:%^中教网#]

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试成绩排在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很多文章,一下子声名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来源:z#zstep%.&c~om^]

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拾馒头的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病了……”

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究竟没说什么。

第二天,我冒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进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蔫蔫呆呆,心里冰冷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户。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的眼泪就哗哗的落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的父亲。”一下子掌声雷动。

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

1997年金秋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所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

9.文章第七段,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我” 的烦恼是(4分):

10.按示例填写,“我”在开家长会时的心理变化。(4分)

————

11.结合语境,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具体含义。(6分)来源@:z*zstep^.c%om]

(1)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3分)

(2)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3分)

12.下面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来源中教&%^网

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13.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馒头,你认为还拾起什么呢?(6分)

【三】小石潭记(15分)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月考,让我}.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4.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5分)

(1)乃记之而去. ( ) (2)不可久居.( ) (3)水尤清洌.. ( ) (4)以.其境过清( ) (5)心乐.

之( )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②段描写的是水,但作者并未直接写水,而是描写和,以此表现水的特点,从栩栩如生的描写中可以看出作者愉悦的心情。(3分)

17.文章第①段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写了发现小石潭及小石潭的景物。试以第①段为例,具体谈谈随着景物的变化,作者的情绪(心情)发生了怎样的改变?(3分)

三、写作(55分)

18.以“难忘那_______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答案

1.略{月考,让我}.

2.(9分)(1)xuàn ruǐ 盎(共3分。每空1分) (2)销魂 消融(共2分。每空1分)

(3)形容颜色绿的好像要滴下来一样 呼吸(共2分。每空1分) (4)每个角落都被春天的气息充满了(共2分) 3.略

4. (12分)(1)示例一:文明旅游,文明相伴;示例二:文明旅游,离不开大家的参与。 (共2分。围绕“文明旅游”,符合要求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标语的书写一要注意其本身特点,那就是简洁、醒目,有号召力。二要注意其针对性,就是紧扣“文明旅游”的主题,提醒大家文明出行。第三注意字数限制,不超过20字。 (2)示例:

(共4分。有“通知”字样1分;写清活动的时间、地点,主题,2分;正文有称呼、开头空两格、右下方有具名和日期,1分)

【解析】此题考查拟写通知。解答时要注意格式、内容两方面。“通知”两字写在首行居中 ,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写上通知的内容,正文右下角分行写上署名、日期。正文一定要把握其关键要素:通知的对象、时间、地点。署名要写在右下角日期的上方。

(3)示例:天柱峰,海拔1488.4米,它凌空耸立,一柱擎天,如柱、如锥、如剑又如生花妙笔石下怪松丛立,或直如旗杆,或曲如苍龙,或枝如铁骨,或冠如华盖。让人不得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共4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结合天柱峰的图片拟写一段介绍文字。解答时要根据图片内容,抓住天柱峰山峰的高耸挺拔、石头形状千奇百怪的特点进行阐述即可,语言要通顺流程,语意完整即可得满分。

(4)示例:小明,在旅游景点涂写和刻字是不文明行为,我们是中学生,要爱护旅游景点的环境。(共2分。话语得体,1分;内容有针对性,1分)

【解析】此题考查口语交际中的劝说。首先要看清劝说对象,语境设置是要求对小明劝说。其次找到劝说的问题,劝说小明停止在景区刻字的不文明行为。劝说要有理有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围绕“提升文明道德素质,避免不文明旅游行为,保护景区环境,做文明的中学生”展开即可。

5.第一段说明的内容是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的特点。第二段说明苏州园林花墙和廊子的特点。 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6.画面切忌呆板单调。

7.主要说明苏州园林修剪树木着眼在画意。 8.着眼在画意,层次丰富、景致幽深。

9.文章第七段,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我” 的烦恼是:父亲的形象成为同学们取笑的对象,甚至给父亲取了侮辱性的绰号,我担心同学们知道是“我”的父亲而歧视“我”。(意思对即可)(4分) 10.按示例填写,“我”在开家长会时的心理变化。(4分){月考,让我}.

11.6分)来源@:z*zstep^.c%om]

(1)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也是一筹莫展....

。(3分) 一筹莫展:我没有帮爸爸解决猪饲料问题的办法。(1分)作为16岁的高中生自身是没有能力的帮父亲解决无饲料养猪问题,但也为此事着急,说明他很为家里着想,想为家排忧解难。也为下文拾馒头喂猪做个铺垫。(2分)

(2)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3分) 表示事实跟所希望或期待的恰恰相反。(1分)这两个词连续运用强调要是父亲不是农民就好了,即使是农民,不在学校拣馒头就好了,体现了极度的自卑感。(2分)

12.下面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简要分析其作用。(3分)来源中教&%^网

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窗外,一丝不苟地聆听着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已经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景物描写。(1分)渲染寒冷的气氛。暗示父亲站在窗外已经很久了,突出父亲是多么关心自己的孩子。同时为后文我不再自卑介绍父亲做铺垫(2分)。

13.标题《拾馒头的父亲》,拾起的不仅仅馒头,你认为还拾起什么呢?(6分)

①拾起自尊。付出努力赢回尊严。②“我”的父亲虽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农民,却用自身的人格给了自卑的孩子一个再好不过的教育,从而让自己的孩子捡回人应有的自尊。③拾回自信。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自己也会有。(答出两点即可)

14.略15.略16.游鱼 日光 清澈 欢愉(或欢快、愉悦、高兴、快乐等)(4分)

17.“如鸣佩环”——心乐之,下见小潭,水尤清冽——惊喜,卷石底以出,为坻、屿、嵁、岩——惊奇、惊叹,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沉醉、陶醉。 18.略

第二篇:《初中的第一次月考让我难忘》{月考,让我}.

初中的第一次月考让我难忘

刚升入初中的我,对一切新事物都很好奇。而初中的学习也改变了很多。政治地理以及小学从未接触过的生物历史,也变成了主要的科目。 还记得上学大概一个多月了,我们要进行一次月考,老师一周前就对我们说了,可我的“读书”方法,只是大概的浏览一边,作业写完了就睡觉了。 上课的时候,老师讲的一切重点知识,我只记在了一个本子上,大概意思不是很明白。地理课,我是一点也不明白,老师留作业,我都是照同学抄的,除了地理外,别的课都还行。

一周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在月考的前一晚,我先看了看语文书,看了古文部分,每篇文章的作者朝代都是没什么问题的。例如《木兰诗》作者是宋代郭茂倩等等,这些文学常识我都会背。所以,由只会文学常识的语文有转向了数学。英语可以说是我的强项,,所以英语我没总复习,只是翻了几页。该到数学了,数学我是一点也不会,可以这么说,数字认识我,我不认识数,在这种情况下,我只背了公式法则定义。之后的时间我看了看小说等。月考的前一天我是这么度过的。

到了月考这一天,我有一些紧张。有什么我会的题也答错了,可能因为紧张的关系,也可能因为我没复习好啊。英语题我太过自信,而语法出了不少问题。

月考完毕,成绩全部出来了。我被眼前的成绩吓到了,都不敢相信是我自己考得。语文数学英语满分120的卷子,语文93数学85,看完这个成绩,我差点就休克了。怎么可能啊?英语117,不会吧。英语是我强项,这张试卷还那么简单,怎么说也要120吧。副科。。。。我就不说啦!

我的总成绩是5xx,,年级300多人我排100多。哼,小学年级100多人我也在前15啊。······这次怎么搞的。排名都出来了。哎,眼看又要期中考试了,地理生物都没听懂,怎么办啊?

总结后,我发现了不少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月考,让我 月考让我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