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上海市青浦区201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即一模)语文试题》
青浦区201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高三年级学业质量调研测试
语文试题
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纸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纸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50分。
一 阅 读(80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17分)
公共空间与公共意识
①众所周知,“公”是相对“私”而言的,公共空间自然应该不同于私人空间。一家人坐电梯下来,电梯就是你的私人空间,一到大厅,有了外人,马上就进入了公共空间,应该小声说话。为什么?怕干扰到别人。这是对他人基本的尊重。 ,即便在文明程度很高的今天,我们还是到处可见抽烟、吐痰, 在公共场合大声讲话,大声打手机……餐馆里的众声喧哗就更不用说了。对于这种现象,我们总是将其归因于未能把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区分开来。
②这诚然是没错的,但还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也不是我要强调的重点。
③所谓“公共空间”应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日常公共生活的“公领域”,在这一领域中“私”是无所作为的,只要遵规矩、按常理、循旧俗就行;还有一层更重要的意思,就是一个将各种各样的私人意见、看法、观点等汇集为公意的地方。没有这样一个“公共空间”,就不会形成真正的“公共意见”。当然,在这一“公共空间”中,需要的是理性,要让人说话,同时要辩论。
④中国人的古训是在公共场所“莫谈国事”,而康德却说只有在公共场所,你才应该把自己的真实想法和盘托出,在私下里,你倒真应该执行你作为一个合法公民应尽的义务,要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但所有的不满与意见都应该在“公共空间”得到发泄与表达。有学者指出:中日甲午战争后,中国人就开始意识到了自己是“国民”,“盖国家者,成于国民之共同心”,再以后,到1897年,就有人提到了“社会”这个词,专指国家之外为某种目的自行形成之组织。于是“社会”就成了“绅士”表达其个人意愿的公共空间。而立宪运动一开始就存在着“皇帝”和“绅士”两个主体,正是这两个主体之间日益尖锐的冲突,导致了清王朝的崩解灭亡。
⑤对“公共空间”的意识就叫“公共意识”。有了“公共空间”的意识,也就是有了公民的意识,知道我应该遵守公共秩序,知道我可以也应该在公共场合表达出我个人的不同见解,因为只有在这样的场合,我个人的想法才能形成公共意见,获得别人的承认。“公民”,按其本意,指的是一个人意识到了他对这个国家所承担的义务及所享有的权利。一旦“意识到”,就可以在这个公共空间里把本属“私”的东西变成“公”。
⑥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学校篇》中也曾提出了以家族为本位的公共空间的设想。他主张设立学校,并且认为,设立学校,不仅仅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而是使学校成为议政的场所,从而起到限制专权的功效,使学校成为绅士的公共空间。有意思的是:他心目中的公共空间还是以家族为本位的,“私”所指的并不是独立的个人,而是家族,家族的代表就是绅士。
⑦这当然很有中国特色,但我个人对此还是心存疑虑,害怕家族完全取代了个人,害怕家族中的“家长制”蔓延为全社会的行为规则,然后又成为国家统治秩序的正当性依据。家国一体,社会的伦理秩序就是国家的政治秩序,这是一种人们业已习惯了的生活态度。
⑧但不管怎么说,有了公共空间,有了对公共空间的意识即公共意识,中国的社会变革才有了根本前提。
1
1.联系上下文,第①段两个空格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 。(2分)
A.因为 所以 B.当然 而且
C.可是 甚至 D.其实 然而
2.第③段的划线处“说话”一词的含义是 。(2分)
3.依据文意,“公共意识”具体表现在: (2分)
(1)
(2)
4.下列对文章理解正确的一项( ) 。 (3分)
A.开头列举“一家人坐电梯”,把电梯作为“私人空间”,显然判断有误,电梯也应该是公共场所。
B.文中所说的“公共空间”就是指需要遵规矩、按常理、循旧俗的公共生活场所。
C.第④段画线句指出,私下里要你怎么做你就怎么做,强调在私人空间做一个合法公民是很难的。
D.对第⑦段画线句中人们把社会伦理秩序与国家政治秩序混为一谈的“生活态度”,作者并不认同。
5.第④段和第⑥段都援引与中国历史有关的材料,但目的不同,请联系上下文简要分析。(4分)
第④段:目的是
第⑥段:目的是
6.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中国人在公共场所“莫谈国事”这一“古训”的看法。(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第7—12题(21分)
今夜,我想再喊一声娘
(1)独步枯凉的夜街,淋着稀疏的淫雨,落叶固执地飘零在身后,如昏暗的灯光拖长了我的影子,沉重的思绪久久不能散去。
(2)这是一个可怜又落寞的夜晚。母亲的影子若有若无地跟着我,随我沉思,随我飘浮,随我入梦。总认为时间的推移会让一些事情淡忘,但是,在母亲去世9年后的今天,她的音容笑貌倒越发清晰,入脑入髓的情感是不可能忘怀的,原来,母亲一直活在我的心里。此时,我真想,真想,手捧苍天,双膝跪地,对着远方真真切切地喊一声“娘,我的亲娘。”
(3)母亲离我而去整整9个年头了。这些年来,一直想写点有关母亲的文字,却发现是散乱又困难的。很多辛酸生活的点滴中,她好像是苦难的化身,又好像是菩萨再世,哪一件事都可以写,又都是那样的简单。可每每下笔,有关她的情感一古脑地窜出来,想整理一个头绪都难。
(4)母亲的童年没有故事,是在姥姥的怀抱中长大的。她刚刚出生几个月,姥爷夜袭鬼子据点,倒在了秋雨中。姥姥带着两个孩子过日子,早早地累垮了身体,等到把大姨嫁出去,给不满16岁的母亲订了婚,就撒手找姥爷去了。
(5)大姨坐在我们面前,含着眼泪说着与母亲的过去时,正是深秋时分的傍晚。大姨看了看像小鸟等待喂食般排在一起的兄弟三人,说着,你们爸爸是个书呆子,你娘进了家门,他就在外地工作,一年才回家一回,家里的三个老人四个孩子地里的活都是你娘一个人忙里忙外,没有享过一天的福。
(6)大姨说着话,在屋里玩耍才五岁的妹妹哇地哭了起来,母亲发话了:“老大,你快去看看妹妹是不是尿裤了。老二,你坐到我身边来,边干活边听大姨说话,老三,你别捣乱,到外面玩会去吧。”母亲看看大姨苦涩地笑了笑说:“姐姐,那些伤心事就别提了,日子总得过不是?”
(7)大姨没有再说爸爸的事,也不敢说了,因为母亲脆弱的心再也无法承受,这一天是爸爸刚刚去世后的第五天。四个孩子,三男一女,大的十五岁,小的五岁,还有一个近80岁的老人。 2
(8)是夜,母亲倚在炕沿,一针一线缝补我们穿过的衣裳。大的改成小的,小的改成背心,一直是我们兄弟穿衣的传统,尽管打了不少的补丁,但是我们兄妹的衣服从里到外都是干干净净。{一件让我潸然泪下的事(清洁公)}.
(9)借爸爸人情的余温,东挪西凑借钱,曲膝弯腰求人,八间新房盖起来了。房子上梁的那个飘着雪花的中午,母亲把颤颤悠悠的奶奶扶到了房子前面,哥哥、我和弟弟站在母亲的身后,噼里啪啦的鞭炮在房梁上响起,母亲拉着奶奶的手笑了。一朵朵的雪花飘飘扬扬地落在母亲的身上,落在新添的白发上,缓缓化了,如春雨般融进了母亲的心里。调皮的小妹抓起房顶上扔下的喜糖,皮也没有剥开就迫不及待地给母亲塞进了嘴里,母亲扬起头有滋有味地尝了尝味道,又低下头吐到了小妹的嘴里,乐得小妹又蹦又跳。
(10)奶奶哆嗦着双手,端起敬灶神的八宝粥,吹了吹粥上的纸灰,送到母亲面前,“孩子他娘,你喝了吧,这是咱家的香火呀!”
(11)母亲在乡亲们的注视下,浅浅地喝了一口,又双手捧给奶奶。奶奶知道母亲的脾气,无奈地接过来,把头扭过去擦了擦眼,递给了哥哥,哥哥递给我,我又不知所措地递给弟弟,弟弟端着粥呆呆地愣在院中央。
(12)雪花飘得更密了,遮住了整个大地,周围传出了乡亲稀疏的哭声。
(13)我上高中住校,妈妈一次给我带一周的饭,一次蒸一锅搀了白面的窝窝头,到小河沟里捞几条小鱼与咸菜一起炖好,给我装到瓶子里,味道出奇的鲜美,把同班同学的馋虫都勾了起来。可在一个不是周末的中午,我才知道母亲的日子比我想像得更加艰苦。
(14)麦收后的一个中午,我回家拿课本,正碰上母亲与奶奶争夺榆钱饭的一幕。
(15)“孩子他娘,你不能吃这些东西了,天天干活太累,身体受不了。”
(16)“娘,你就别管了,卖了这次公粮,我们家的债就差不多还清了,我喜欢吃这种味,别让您和孩子受委曲就行。”
(17)“你吃我也吃。”
(18)“娘……”
(19)“再苦也不能把身子累坏,这个家没有你不行,孩子长大了,不用愁了……”
(20)“……嗯,娘,好日子在等着我们呢。”
(21)站在窗外的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泪潸然而下。
(22)几年过去了,她的孩子们逐渐走出了她的视线。母亲的腰板弯了,头发几乎全白,而且她又得了不治之症。
(23)我不知道天性乐观的母亲是如何知道自己得了病,也不知道为了让我好好工作如何让哥哥隐瞒自己的病情毅然走向了手术台。从苦难撑过来的母亲有着超乎寻常的生命力,手术后第八天就谈笑风生回家了。其实,多年后,我跟哥哥才知道,母亲私下里曾求过医生,她不想住院,不想花太多的钱,更不想让儿子们跟着自己受累。当我从部队载誉归来,跪在母亲的床前任她那枯瘦如柴的手抚摸我的头发时,眼泪流个不停。
(24)母亲去世的那天早上,哥哥的电话来了。他哭着说,娘想见你,快点回来吧。等我心急如焚赶到家中时,母亲已安静地闭上眼睛,哥哥说,母亲走的时候,轻轻地喊了两声你的小名。
(25)送别母亲的时候,我没有哭。当纸钱燃尽,墓碑立起时,我双膝跪在乡村泥泞的土地上,久久没有动,趴在地上听着母亲的呼喊声。
(26)这么多年,我一直沿着母亲铺就的路走着,义无反顾。
(27)今夜,秋雨纷纷,内心深处的思念情结一层层一束束积聚,把我从沉睡中唤醒,让我用心灵,用生命呼唤着她,踏踏实实响响亮亮地喊了一声娘……
7.本文题为“今夜,我想再喊一声娘”,文中第⑵段和最后一段中两次出现“喊”娘的话,采用了 手法,其效果是: 。(3分)
8.开篇的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3分)
9.第(3)段中“她好象是苦难的化身,又好象是菩萨再世”,综观全文,具体是指哪些内容? 3
苦难的化身:①父母早逝;② ;③ ;
菩萨再世:① ;② 。 (4分)
10.第(9)段画线句在文中的深层含义是 。(3分)
11.对文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第⑻段中的“传统”即“习惯”,是一种大词小用的手法,可产生出含泪微笑的奇妙效果。
B.第⑼段中“抓”、“塞”、“吐”等动词的精妙运用,展现了母女之间母慈女孝的温情。
C.第⑽段中的“香火”一词语带双关,既指灶神的福祉,更指母亲是全家传承的有力支柱。
D.第(23)段中母亲之所以能手术后“谈笑风生”回家源于她超乎寻常的生命力与天性的乐观。
12.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赏析文章第(27)段。 (5分)
结构上:
内容上:
(三)默写 (6分)
【任选六空,超过六空,按前六空评分】
13.⑴ ,尽西风,季鹰归未? (辛弃疾《水龙吟》)
⑵ ,清辉玉臂寒。 (杜甫《月夜》)
⑶谢公宿处今尚在, 。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⑷何当共剪西窗烛, 。 (李商隐《夜雨寄北》)
⑸不应有恨,。(苏轼《水调歌头》)
⑹ ,师不必贤于弟子。 (韩愈《师说》)
⑺ ,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一件让我潸然泪下的事(清洁公)}.
⑻君子不以言举人, 。 (《论语》)
(四)阅读下面诗词,完成14—16题 (8分)
浪 淘 沙① 欧阳修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②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 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
[注释] ①此词为明道元年(1032)春,与友人梅尧臣在洛阳城东旧地重游有感而作。②紫陌:泛指郊野的大路。
14.从题材看,是一首 (1分)
15.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句“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暖风吹拂,人物内心轻松、愉悦。
B.“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句回忆去年与友人同游的欢乐,引出后面的感叹。
C.“今年花胜去年红”句以乐景写感伤之情。花虽美,但赏花之人还是要别离。
D.“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语言通俗直白,情感真挚强烈。
16.赏析“游遍芳丛”之“遍”字,谈谈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内容。(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7—21题(16分)
《鸿门宴》节选
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臵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4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杯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臵之坐上。亚父受玉斗,臵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17.写出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2分)
(1)沛公则置车骑( ) (2)闻大王有意督过之( )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公为我献之 B.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乃令张良留谢。
C.与樊哙、……等四人持剑盾步走 D.为之奈何?
玉斗一双,欲与亚父。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伶官传序》)
19.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2)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20.文末“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中“立”字表现了沛公处事事2分)
21.《史记》中的人物语言个性鲜明,凸显出人物的身份、性格等。请以张良为例作赏析。(4分)
(六)阅读下文,完成22—26题。(12分)
蚊 对 (明)方孝孺
⑴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①中,童子持翣②飏于前,适甚就睡。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噆③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大愕,不知所为。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臵火于端,其烟勃郁④,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⑵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
⑶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⑤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噆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噆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⑷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5
篇二:《一件令我记忆犹新的事》
一件令我哭笑不得的事
人们常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话说得可一点不假。
童年的我对一切事物充满了好奇,都想去摸一摸,尝一尝。特别是在家里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太多了,因此别人不允许的我就偏要去做。
记得5岁那年,姐姐过生日,请我们全家到她家吃饭。我便在姐姐家里,东瞧瞧、西摸摸。突然,我这个调皮的女孩,搜索到一个目标。那是一盆与众不同的花!这盆花啊,它绿叶茂密,还结了几个可爱的红果果,看得我心痒痒。正当我准备抓它时,我停手了,心想万一是我玩的弹珠,可怎么办?那可不能吃!我就先用手捏了捏,嘿!软的,这次肯定了,它一定是街上卖的糖葫芦。糖葫芦那甜津,酸溜溜想到这里,我似乎口水都要流下来了。这时,阿姨来了,她看见我那谗样儿,说:;这可不能吃。”阿姨以为我会听她的话,嘿,没门。我要抢先一步,把它吃光! 等她一走,我抓了一颗就往嘴里塞。怎么没有甜味?我就索性咬开它,没想到一股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