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两只青蛙公开课课堂实录》
23《两只青蛙》第二课时详案
前言:
今天比较特殊,有许多老师都来听我们上课。我相信我们二年级4班的孩子都会把自己最聪慧、最可爱的一面展示出来:积极举手、大胆发言,让所有的老师都来分享我们学习的乐趣和智慧。好不好!
真棒,上课!
一、激趣导题,明确目的:1′
1、T:我们已经学习了23课的生字新词,这节课,我们有两个学习任务: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完成课后习题;②能说出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听清楚了吗?好!让我们带着这两个任务走进课文。P124
二、整体感知,提炼中心:8′
1、自由朗读课文,概括大意:
①T: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相机板书:小青蛙 爬出井口
大青蛙 留守井底(启发学生完成)
②T:多聪明的孩子,三言两语就把故事的内容概括出来了。
2、默读课文,感知不同:
①T: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这两只青蛙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学生默读→老师播放CAI,展示默读要求)
②交流T: A、它们大小不同;
B、你真会读书,读出了他们的想法不同;
C、你很会思考,还发现了他们的做法不同。
相机板书:想法不同 小青蛙 爬出井口
做法不同 大青蛙 留在井底
三、以读为本,深入感悟:25′
1、教学二自然段。(训练分角色朗读)详细
①T: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两只青蛙那么多不同之处,那课文哪个自然段是写这两只青蛙的想法完全不同呢?(指板书)
②个别学生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评价
③来,咱们分角色读读这段话,女生读→小青蛙的话,男生读→大青蛙的话,注意要读出他们各自不同的语气,引路归我读。好吗?好,咱们试试。(引导学生互评)T:我们按照小老师给出的点评建议再读读,好不好?
④T:提问:小青蛙,你为什么想出去呀?(指板书)(说的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⑤T:大青蛙,你呢?为什么不想出去呢?
(说的好,唉。人各有志,大青蛙认为呆在井底最安全也不错,请你把大青蛙的话读一读)
⑥“有什么好看的,天不就井口那么大吗?”(S:没什么好看的,天不就井口那么大。)
播:CAI: T:这两句意思相同,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S:第一句为反问句,语气更肯定,强调自己的看法。)
口头训练
T:(我们来挑战一下反句句,考考耳力)
1、有什么好看的,不就是一个小孩在跳舞吗?
2、有什么好玩的不就是一支笔吗?
2、教学第一自然段(次详)
①T:你看,(指板书)小青蛙急着爬出井底,大青蛙却喜欢呆在井底,它们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那它们在井底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课文中有一句话帮助你找到答案,比比看,谁最先找到。)
(展示台:每天,他俩唱着一首老歌,眯着眼睛,欣赏着从井口射进来的一缕阳光。) (点名上台划记读→答案一样的请齐读→全班读。)
②T: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想象游戏: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你就是这只井底的小青蛙,住在一个又深又冷的井底,只有一只大青蛙与你为伴,你俩从早到晚,从春天到秋天,永远唱着一首老歌,只能看见井口那样大的天空,只能欣赏一缕阳光,你会怎么想?
(S:这种日子太难受了,我要爬出井口){两只小青蛙的故事}.
T: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小青蛙也是这么想,小青蛙哪句话与你的想法一样?“为什么不到外面去看看呢!”
(不太强烈——谁再读读),这是小青蛙在向大青蛙征求意见吗?江老师不太明白“为什么不到外面去看看呢!”不打问号呢?
(S:因为小青蛙已经下定了爬出井口的决心)
(T:对,你真聪明,这句话的意思不是询问的语气,他的意思是小青蛙要去外面看看,而且想法很坚定,所以打上了“!”,这是反诘句,以后我们在高年级会学到。)
3、教学三自然段:(重点导读)
①T:有了爬出井口这个决心(指板书),那我们的小青蛙是怎样做的呢?(请拿出笔来打记:小青蛙做法的那句话)。
②T:上台打记,读。其他同学意见呢?你们真会读书。
展示台:小青蛙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他沿着又滑又陡的井壁向上爬去,跌下来,又继续爬。
③T:小青蛙“爬呀爬,扑通一下又掉了下,”唉,小青蛙怎么老爬不上去呢? (S:因为井壁又滑又陡)
④训练反复读“又滑又陡”
(T:有一点陡→再来→比较陡了,扑通一下,小青蛙又掉了下来。)
⑤T:“面对又滑又陡”的井壁,小青蛙害怕了吗?从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S:继续。
T:从“继续”这个词可以看出这是一只怎样的青蛙?
(S:勇敢直前,永不放弃)
⑥T:小青蛙这么拼命地、不顾一切地爬井壁,“扑通、扑通”又不断地跌落,请你想象一下,坐在一旁的大青蛙会说些什么呢?
A.别白费力气,你是爬不上去的。(泼冷水)
B.别再爬了,小心摔死。(劝告)
C.有什么好爬的,外面不好玩,你看我多好(嘲笑、打击)
⑦T:不管大青蛙怎样嘲笑、泼冷水和打击劝阻,可小青蛙始终没有动摇自己的决心。“爬呀爬,爬呀爬,有一天,终于爬出了井口。”
CAI:比较句式
T:哪个句子写得更好?为什么?
青蛙爬呀爬,爬呀爬,有一天,爬出了井口。
青蛙爬呀爬,爬呀爬,有一天终于爬出了井口。
“终于”写出了小青蛙爬井口很艰难。
T:你有没有经过努力,也“终于”完成一件事,请用“终于”说话。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⑧T:经过艰苦的努力,小青蛙,终于爬出了井口,它惊奇地瞪大了眼睛: 它看见了什么?(呀,多大多大的天啊,多美多美的地啊!)
板书:天大地美
⑨T:谁能读得更惊奇!点名读,请你们想想,小青蛙还会看到什么?(用
多 多 说话)
(S:多绿多绿的草啊!多高多高的山啊!
多香多香的花啊!多清多清的水啊!)
4、教学四自然段:(略处理)
T:是啊,广阔的天地让小青蛙惊奇,美丽的大自然更让小青蛙陶醉。它东看看,西瞅瞅,渐渐地,夕阳西下,月亮出来了,小河那边传来了阵阵蛙声。小青蛙兴奋得边跳边喊:“兄弟们,我来了!”
(T:不够兴奋,谁再来试试!个别读→男生读→全班读)
5、教学五自然段(略处理)
①T:唉,我们这么久都在为小青蛙呐喊加油,都在替小青蛙爬出井口而兴奋,那我们的老朋友大青蛙呢,它在干什么?
(T:请后面二排同学读读→T:不够头昏脑胀,谁再来试试!)
相机板书:头昏脑胀
四、拓展延伸,情感渗透:5′
①T:通过同学们有滋有味地读书,我们知道了这是两只想法、做法完全不同的青蛙,顺利地完成了第一个学习任务。
T:(指板书)。那我们第二个学习任务呢?
(S:从课文中悟出一个道理。)
②T:真是认真听讲的孩子。再来看看《两只青蛙》这个童话故事,边看边思考:从这两只青蛙身上,你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播CAI
(做什么事,只要有决心,永不放弃,就会成功。有志者,事竟成,天道酬勤。) ③T:说的真好,如果你给这两只青蛙写评语,你会怎么写?(尽量使用四字词语) 相机板书:想法不同 小青蛙 爬出井口 天大地美 永不放弃
做法不同 大青蛙 留在井底头昏脑胀 井底这蛙
五、家作:1″
T:今天同学们表现很棒!现在请看家作
回家给家长讲讲《两只青蛙》的故事,与家长交流对两只青蛙的看法。
篇二:《小青蛙的故事》
小青蛙的故事
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它们站到一个坛子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里面.里面装的是黏糊糊的油,它们想跳出来,油太黏;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青蛙A边游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反正也没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
而青蛙B呢?它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还是继续游游看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它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它几乎划不动了的时候,后腿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它不停搅动下凝固了.后来,青蛙B踩在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人们为什么喜欢自信的人
小青蛙的故事是我多年前看的,总不能忘怀.我喜欢青蛙B,因为在它身上散发着自信的魅力.很多时候,我遇到困难,失去信心,几乎绝望地要放弃,一想到它,我总能轻松地笑出来,并做些什么来改变现状.如果你不坐以待毙,结果常常是曲径幽通,柳暗花明.
生活中,人们大都喜欢自信的人,因为绝大多数人都了解自己有这样那样的弱点,有或重或轻的自卑心理.在面临困难和险境时,自信的人常常是值得信赖并能给人以希望的,即使他们不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至少也总是带给你信心和希望,与自信的人在一起,困难只是生活中一次不同的体验而非大祸临头.
什么样的人有自信
所谓人格,指的是人的稳定心理特征的总和.听起来有点高深,实际上,稳定性的含义是,人们在不同情况下所表现的同样的、常规的状态,比如,有人不管在顺境和逆境,都能保有坚定信念,充满信心,而有人即便一帆风顺,也总是自怨自艾。
很多人对自己的自卑心理深怀遗憾,并羞于示人,其实,从生物学角度看,人不自信是必然的。人出生时,比任何其他生物物种都要孱弱。除了能哭并四肢乱动外,婴儿几乎什么都不会,甚至有的婴儿连吸吮母乳都不会,完全要依赖别人才能活下来,所以他完全是不自信的,没有谁能逃脱这个规律。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人的一生又是在不断积累着自信的。一个小小的婴孩,学会了爬行,学会了说话。每一次成功,都给他带来一点自信。所以,每个人的身上都混合着自卑与自信。
有一种错误的认识,以为那些具有健康人格的人是没有弱点的人。其实,他们也同你我一样,有很多不如人的方面,只是他们了解自己的局限并能坦然接受它。自信的人,认识自己的局限,并接受自己的局限;了解自己的所长,并发挥自己的所长。不去做力所不及的事,但要把力所能及的事做好,这才是充满自信魅力的人。
自信的人,并不是处处比别人强的人,而是对事情有把握,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知道自己对环境有影响力。他具有较强的自我管理功能,懂得如何安排自己的优势与弱势,而且在自信的心态下,他的优势更容易激发出来。这样的人自我认识接近客观,又怀有积极情绪,人的整体状态会得到最佳组合。
而自卑的人处处要和别人比较,但总觉得比不上别人。自信的人,把眼光放在已有的进步上;而自卑的人,时时把焦点聚在自己的缺陷上。自信的人总是对做什么充满期待和希望,不自信的人总认为做什么都没有用。
那么,自信的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他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了不断鼓励,并学会自我接纳。不自信的人是怎么成长起来的?他在每天的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否定和责备。生活
中,怎么对待不自信的别人或自己呢?给自卑的人以成功的机会,给自卑的人每个微小的进步以鼓励和真诚的祝福。告诉自己,也告诉别人;只要做些什么,就会有所不同。
小青蛙故事的另一个结尾
小青蛙的故事有另一个结尾.两只青蛙还没有等到黄油变成固体,就累死在坛子里了.两个哲学家为此而争论.甲说:“看,自信有什么用,一样是死亡的结局.”乙说:“的确,它们都死了。但是直到死亡的那一刻,青蛙A是悲哀而绝望的,而青蛙B,则是充实的,至少是不悲哀的,不绝望的,因为它没有时间去悲哀和绝望。”
每个人的结局难道不都是一样的吗?那么,人与人的不同,就在于过程的不同。
我最喜欢的结尾
青蛙A疲惫地划动着四肢,青蛙B还在奋力地游。它想,虽然我现在情况很糟糕,但我还要做些什么。它游到了A的旁边,发现A四肢的动作缓慢而机械,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它对A说:“我们两个排成队,我在前边,你在后边,动作一致,然后我们互换位置,这样就能节省很多体力。”A在它后边,按照它的方式游,果然轻松了许多。
B边游边继续说话,虽然有些费力:“我从来没有在油里游过,今天算是知道了其中的滋味,这到是健美的一个好方法。如果每天在里面游一刻钟,我们就能成为最健美的青蛙。”说着说着,便唱起它最喜欢的“呱呱”歌。A虽然很累,但听到这熟悉的歌,不由得忘记了疲劳,一同唱起来了。
农妇循着歌声发现了它们,轻轻地把它们捞起来了,洗干净,送它们回家。
篇三:《湘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23课《两只青蛙》教案》
《两只青蛙》教案
毛沟小学 彭亚玲
教材说明:
《两只青蛙》是湘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23课,是一篇讲读课文。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充分体验青蛙坚持不懈的精神和生活态度,学习小青蛙坚持不懈的精神。
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字词,理解词语内容。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看问题不能太片面,做事情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就会获得成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中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方法:讲授指导法、朗读指导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准备:课件、一大一小两只青蛙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师:咱们班谁是故事大王?
生:自由发言
师: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当当故事大王。
[出示课件蝌蚪变青蛙图片]生观察
[故事大王会观察:我发现________是蝌蚪变成的。]
生:我发现青蛙是蝌蚪变成的。
师:大家都是会观察的故事大王,接下来请听:有两只小蝌蚪游啊游,游啊游,游到一口老井里,变成——
生:两只青蛙
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自由读故事,完成要求
出示课件[1.标出自然段;2.不认识的词语多读几次。]
生自由读故事并完成要求。(师画井)
师:故事有几个自然段?{两只小青蛙的故事}.
生:5个。
师:那咱们就来检查你们是不是把词语都读会了吧!
[认读词语:欣赏 一缕阳光 危险 舒服 井壁 又陡又滑 终于 夕阳 井底 头昏脑涨 哈欠 兄弟]
①指名读
②小老师带读
③齐读
师相机指导理解“井壁”“又陡又滑”“头昏脑涨”的意思,“一缕阳光”的“缕”的读音,“舒服”、“哈欠”的轻声。
三、理解课文,指导朗读
(一)师范读课文,生边听故事边动脑筋想:这个故事说了什么?
生1:一只青蛙大,而另一只青蛙小。
师:是的,它们的大小不同。
生2:小青蛙想出去,而大青蛙却总想睡懒觉。
师:你真会读书,读出了他们的想法不同。(贴两只青蛙)
生3:小青蛙爬呀爬,爬出了井口,而大青蛙却没有出去,还在井底睡懒觉呢!
……
(二)一起讲故事,了解它们的想法不同
1.师:你们可真了不起,听见了这两只青蛙这么多的事儿,现在让咱们一起去讲讲这个故事吧!
齐读第一自然段,通过“唱……眯……欣赏……”体会两只青蛙生活的清闲。
2.师:它们是一直过着这么清闲的日子一直到死吗?
齐读第二自然段
师:两只青蛙的表现有什么不同?
生:小青蛙觉得闷,想出去看看,大青蛙觉得“天不就井口那么大吗?”井里很舒服 师:那你们能读出小青蛙的“闷”,和大青蛙劝告他的口气吗?
生有感情朗读(板书“闷”“舒服”){两只小青蛙的故事}.
师:来,咱们一块演一演这段话,请女同学读小青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