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5.16广饶系列惨案 山东广饶5 16系列惨案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广饶县大营学校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广饶县大营学校七年级(下)历史第三单元测试题

(及答案)

出题人:项树华 审阅人:李红光

班级 姓名 总分

第一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题后的答题栏内。)

1、明太祖朱元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有( )

①废除丞相 ②设立锦衣卫 ③设东厂 ④设立军机处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

2、历史兴趣小组的四位同学分别概括了1368—1840年的明清时期的特点,正确的是( )

A、繁荣与开放并存 B、多元文化膨胀与经济高度发展

C、繁盛与危机并存 D、政权分立与民族汇聚

3、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 )

A、唐诗 B、宋词 C、元曲 D、四书五经

4、明朝建立是在

A.13世纪60年代 B.13世纪80年代

C.14世纪60年代 D.14世纪80年代

5、右边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对八股取士的评价,你认为八股取士与焚书坑儒的相同之处是 ( )

①为了加强思想统治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统治

③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④摧残了文化控制了思想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6、从明太祖朱元璋废除宰相到清雍正帝设置军机处,所反映出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社会秩序动荡 B.边疆防御巩固

C.军政实现合一 D.皇权高度膨胀

7、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A《牡丹亭》 B《水浒传》 C《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8、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⑴诗歌 ⑵词 ⑶曲 ⑷小说 ( )

A ⑴ ⑵ ⑶ ⑷ B ⑴ ⑶ ⑵ ⑷

C ⑵ ⑴ ⑷ ⑶ D ⑶ ⑴ ⑷ ⑵

9、京剧被誉为我国的“国粹”,它初步形成于( )

A 18世纪 B 19世纪初 C 19世纪中期 D 20世纪初

10、作品兼有“颜骨赵姿”之美的明代书法家是( ) [来源:Z+xx+k.Com]

A董其昌 B 徐渭 C汪士慎 D 郑板桥

11、下列人物中,善于泼墨画的是( ) A徐渭 B 郑板桥 C 董其昌 D 欧阳询

12、郑和能够七下西洋的最根本的条件是﹙ ﹚

A、明朝国力雄厚 B、船队配有航海图和罗盘针

C 、明朝航海技术十分先进 D、郑和本人具有勇于开拓的精神

13、郑和下西洋的出发点与最远到达的地点分别是﹙ ﹚

A、福州 印度半岛 B、刘家港 印度洋上的波斯湾

C、福州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D、刘家港 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14、印度尼西亚的爪哇有三宝垅,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的马六甲有三宝城。上述国家以 “三宝”为地名是为了纪念中国古代历史上

A.高僧鉴真出使日本 B.戚继光抗击倭寇

C.华侨对南洋的开发 D.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15、图片是历史学习的重要资料,小丽在自主学习中搜集到以下一组图片,她要为这组图片拟定一个共同的标题。最恰当的应是

张骞通西域 鉴真东渡 玄奘西游 郑和下西洋

A.祖国统一 B.民族团结 C. 中外交往 D.抵抗侵略

16、努尔哈赤的事迹包括

①统一女真各部 ②改女真为满洲 ③建立后金 ④设军机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17.清朝文字狱最严重的是在( )

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 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C.乾隆、嘉庆二朝 D.雍正、乾隆、嘉庆三朝

18、下列对应关系是加强思想控制的大事,正确的是( )

①秦始皇——“焚书坑儒” ②明朝——八股取士 ③东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清朝——“文字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下列哪几项措施有利于我国古代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

①西周行分封制 ②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③明朝设厂卫特务机构 ④清朝设军机处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

20、据考证,“南海1号”古沉船是一艘明代晚期的商船,船上发现了大量当时瓷窑烧制的瓷器,其中最容易找到的瓷器应该是

A.越窑的青瓷 B.邢窑的白瓷

C.哥窑的冰裂纹瓷器 D. 景德镇的青花瓷

21、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商品经济发展后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的需要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22、 “北京王麻子剪刀”是享誉海内外几百年的中华老字号,其生产技术曾在“中国17世纪工艺百科全书”中被详细介绍。该书是

A、《齐民要术》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徐霞客游记》

23、“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 周杰伦在今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一曲《青花瓷》,唱出了浓浓的中国风,瓷器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一个伟大贡献。你知道下列瓷器中,哪一件是那“传世的青花瓷”?

D A B C

24、回部贵族大小和卓兄弟属于( )

A、维吾尔族 B、回族 C、蒙古族 D、契丹族

25、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伟大民族。电影《东归英雄传》讲述了清朝时期我国的一支少数民族不远万里,历经千险回归祖国的故事。请你说说这支少数民族是

A.东突厥 B.蒙古族土尔扈特部 C.回族 D.吐蕃

第二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26题8分,27题6分,28题9分,29题14分)

26、“三农”发展关系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和政府历来都很重视。在中国古代社会更是以农为本,在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的基础上,我国古代商业也非常活跃。阅读下列

材料并回答有关问题:

苏州盛泽镇上,有个小户人家施复夫妇俩口。他们有一张织机,织的绸光彩润泽,人们争相购买,他们赚了很多银子。十几年后,他们购买了两所大房子和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他们由小手工业者发展成为织户。那时的机工大都来自破产的机户和农村失去土地的农民,他们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一天不干活,就得挨饿。

————–《醒世恒言》

请回答:

⑴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什么时期?(l分)

⑵材料中的“机户”和“机工”各自的身份是什么?(2分)

⑶机户和机工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2分)

⑷出现这中关系的的前提是什么?(l分)

⑸机户和机工之间的这种关系是否是占当时中国社会的主导地位?(l分)当时占中国主导地位是什么?(l分)

27、据新华社日喀则2002年6月15日电 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今天来到五至九世班禅合葬灵塔,向灵塔叩拜,虔诚地献上哈达。班禅喇嘛是藏传佛教的两大领袖之一。按照宗教仪轨和历史定制,1995年11月29日,西藏嘉黎县六岁男童坚赞诺布在拉萨大昭寺释迦牟尼像前,经金瓶掣签被认定为第十世班禅转世灵童,并由国务院特准继任第十一世班禅德尼。

请回答:

⑴新闻中提及的五世班禅被哪位皇帝册封为“班禅额尔德尼”封号?(l分)班禅喇嘛是藏传佛教的两大领袖之一,另一个领袖的称号是什么?(l分)

⑵“金瓶掣签”的主要工具是什么?(l分)确定“金瓶掣签”制度的皇帝是谁?(l分)

⑶“由国务院特准继任第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的历史原因是藏传佛教二大领袖的转世灵童都必须得到中央政府的册封,才具有合法地位。这个具有法律性质的规定开始于哪个朝代?(l分)这一规定说明了什么?(l分)

28、中国封建社会历代统治者都注重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管理等措施来巩固统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直属中央的三司,分管民政、刑狱和军政。在中央,废除丞相,撤消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理朝政,直接对皇帝负责 ——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l)材料一图示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个朝代开创的政治体制?(l分)该朝代为巩固统治采取的经济措施是什么?(l分)

(2)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源于材料二图示反映的元朝首创的哪一制度?(1分)为实行有效统治,元朝还注重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请写出元朝突出加强管理的两处边疆地区的名称。(2分)

(3)材料三记载的是哪朝的官制变化?(1分)这一变化出现在哪一皇帝统治时期?(1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官制的演变可以看出皇权和相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9、(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的信函

材料二:“洋船至宁波者甚多,将来帆船云集,留住日久,将又成一粤省之澳门矣”

──《粤海关志》

材料三:“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

──《清高宗圣训》

请回答:

⑴上述材料分别反映出清朝统治者怎样的思想?(4分)产生这种思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⑵在上述思想的影响下,清朝统治者实行了什么政策?(2分)实行此政策造成的严重危害是什么?(2分)

⑶请联系当前对外开放的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篇二:《山东省广饶县一中2016届高三10月阶段质量检测地理试卷》

高三10月份地理调研试题

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建设的海南航天发射场预计将于2013年完工并投入使用。结合下图,回答1~2题。

1.我国在文昌建设发射场的最明显优势是( )

A.地形平坦,利于发射场的基础建设 B.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利于发射 C.温度较高,发射时期长 D.濒临海洋,有利于卫星的回收

2.10月1日北京时间12点时,文昌的太阳位于( )

A.南偏东 B.南偏西 C.北偏东 D.北偏西

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公布:“将在北京时间2012年7月1日7:59:59和全球同步进行闰秒调整,届时会出现7:59:60的特殊现象”。自1972年至今共闰秒24次,都是“正1秒”,还没有些现过“负1秒”。据此回答下题。 3.上述现象,反映了地球( )

A.全球变暖加剧 C.公转速度加快

B.地壳运动减缓 D.自转速度减慢

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4~5题。

4.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①昼夜的更替 ②四季的更替 ③运动物体偏向 ④地方时差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5.图中P地( )

A.位于晨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

B.位于昏线上 D.当地时间8时日出

下图中D地此时是2012年12月21日的正午时刻,此时一艘轮船从A地出发,航行6天后到达B地,然后又继续航行10天,到达目的地C地(32°N)。据图回答6~7题。 6.轮船出发时,与A地处在同一天的日期范围约占全球的比例(

)

A.等于1/2 B.大于1/2 C.小于1/2 D.全球同在一天

7.轮船到达C地时,该地的时间为( )

A.2013年1月6日16时 B.2013年1月5日8时 C.2013年1月5日16时 D.2013年1月6日8时 读世界地图,回答8~9题。

8.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区时为( )

A.6月21日6时 C.12月21日18时

B.6月22日6时 D.12月22日6时

9.若DF为晨线,则东半球内属于22日的范围可能是( )

A.20°W向东至160°E之间 B.0°向东至180°之间 C.160°W向东至20°E之间 D.0°向东至160°E之间 下图所示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10~11题。 10.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丁→甲

11.2013年2月10日,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

A.甲点 C.丙点

B.乙点 D.丁点

下表是北京和M地同一天中的天空状况观测记录,完成12~13题。

12.A.春分日前后 C.夏至日前后 13.M地位于( )

A.赤道附近地区 C.北极地区

读下图,完成14~15题。

B.副热带地区 D.南极地区 B.五一劳动节前后 D.冬至日前后

14.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则图中字母L和S代表的角的度数为( )

A.20° C.30°

B.23°26′ D.66°34′

15.PQ表示地球公转轨道上的两个特殊点,当地球越过P点后的一段时间内,太阳直射点( )

A.在北半球向北移动 C.在北半球向南移动

B.在南半球向北移动 D.在南半球向南移动

2012年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量角器一个、重锤一只(系有细绳)和手表一块(已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校准时间),开展测定当地经纬度的活动(如下图)。当手表显示12时16分时,β角最小,为63°26′,读图完成16~17题。

16.在测定经纬度的活动中,运用到的地理知识有( )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5.16广饶系列惨案 山东广饶5 16系列惨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