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乡村四月教学设计》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乡村四月》的教学设计
临西县第一完全小学 胡朝英 15100925746
一 设计思想
“授人之渔”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的能力。因而本课在设计时,立足学生已有的经验,先扶后放 ,通过自主、合作的方式读懂诗意。通过想象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最大限度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 教材分析
《乡村四月》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课的一首古诗。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写了江南初夏时节乡村四月美丽的景象。前两行通过描写山原的绿,稻田白茫茫的一片,杜鹃声声啼叫,细雨蒙蒙表现了春末夏初江南大地生机勃勃地景象。后两行描写了乡村四月农民们在田头忙碌,不是插秧就是种桑养蚕。表现了乡村四月劳动的繁忙。整首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乡村风光的热爱和欣赏,也表现出了对江南农民勤劳的赞美。整首诗就像一幅色彩明丽的图画。
三、学情分析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古诗,能基本正确地进行朗读,结合注释内容粗知大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水平。怎样让学生更深入的对古诗词的语言的美和所表现的内容的美去品味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达到的。因此,我把体会诗的意思,想
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热爱乡村风光,赞美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规、闲”等字词
2、有感情地朗诵、背诵、默写古诗
3、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五、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同时进行扎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读懂诗意,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六、教学策略与手段:
以读为本,读议结合、小组合作、适时点拨。
七、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预习古诗 ,了解诗人的相关材料。
八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了解作者
1、师:同学们,你想外出旅游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四月的江南乡村去看一看。(多媒体展示乡村田园风光)
2、师:看了田园风光以后,大家有什么感受?(美)我们看看南宋诗人翁卷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景色的?板书并朗读课题
3、谁来说一说,你对题目是怎样理解的呢?(江南农村初夏时节。)
4、师:你所了解的诗人是怎样的?。
生:翁卷 南宋诗人 今浙江温州人。一生没有做过官。与赵师秀、徐照、徐玑合称“永嘉四灵”(同时课件出示)
二、 感音韵
师:读诗不但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听,边听边画出节奏。(同时课件范读古诗)
1、同学们边听边画出诗的节奏。
2、师出示带有朗读节奏的课件:现在请同学们按着节奏练习朗读吧!
3、指名读诗,纠正字音(蚕桑) 老师范读蚕桑,生跟读。
4、生齐读古诗。
三、悟诗意
1、师:听,你们读得多有诗意呀。但我们还要知道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现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句。读一读,看看有什么不懂的?
生:山原、白满川
师:遇到不懂的怎么办?
生:看注释,查字典 (同时课件出示)
师:那我们来读一读注释。
生读注释。
师:现在,你能结合注释来说一说第一句的诗意吗?
生:山原和丘陵都绿了,稻田的光辉 映着天空的光辉。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读懂第一句的诗意的?
生:先看有没有不懂的,然后看注释,再连起来说诗意。(同时课件出示:结合注释)
师:如果注释没有怎么办?
生:查字典,联系生活实际。(同时课件出示:查字典 联系生活实际)
师:现在大家就按着刚才的学习方法了解第二句的诗意吧。
生按着学习第一句的方法学习第二句。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读懂第二句的?
生:开始我不懂“子规”是什么意思?看了注释以后知道“子规”就是杜鹃鸟。诗句的意思是杜鹃鸟不停地叫着,细雨就像烟雾一样。 师:下面同学们按照学习第一、二句的方法,自学第三、四句的意思吧。
学生自学三、四句。
师:三、四句是什么意思?谁来告诉大家。
生:乡村的四月不干农活的人很少。
生:老师,我不懂蚕桑的意思。
师:我们先来看看画面,看了以后相信你就会知道什么意思了.(课件出示有关采桑养蚕的画面和相关的知识。)
生:老师我现在明白了第四句的意思了,也就是“刚刚忙完采桑养蚕就忙着插秧”。
师:哪位同学说一说整首诗的意思?{乡村四月}.
生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悟诗情。
师(朗读诗):请同学们静静地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仿佛看到山原和丘陵都绿了。(随着生的描述课件出示相应的画面)。
生:小草绿了,树绿了,稻秧绿了。整个山原就像个大绿地毯。 生:整个山原就像披上了绿色的新装。
生:我仿佛看到稻田里的水映着天上的光辉,白茫茫的一片。
生:我仿佛看到蒙蒙的细雨如烟如雾。仿佛听到杜鹃鸟唱着欢乐的歌。 师:是啊,乡村四月的景色多么迷人啊!通过朗读把你的体会读出来吧!
生自由练习朗读。
指名朗读 女生读 男生读{乡村四月}.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江南初夏乡村那美丽的景色。作者这样写,表达了自己怎样的感情呢?
生:对乡村风光的喜爱(板书:喜爱)
师:让我们再把自己的喜爱之情读出来吧!
生齐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齐读第三、四句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师:从这两句诗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
生:我仿佛看到农民伯伯在雨中插秧。
篇二:《乡村四月说课稿》
《乡村四月》说课
塘西小学:洪园园
古代教育学家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这句话在今天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古诗语言精炼,情感强烈,节奏鲜明,意境优美,引导学生学些古诗,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四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中的《乡村四月》。
一、说教材。
《乡村四月》是新课标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
文章选入课本,主要意图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讲诗情画意的田园美景,体验洋溢着泥土气息、自然质朴的乡村生活,并由此产生热爱与向往之情。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同时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根据精读课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古诗的特点,我确定本课的知识技能目标为:
1、会认“蚕”字,会写“蚕”“桑”两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诵、熟练地背诵诗歌,并能准确无误地默写。
3、能领会诗的意思,并能说出一、二句诗的大意。
4、积累其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
德育目标为通过本诗的教学,让学生热爱富有情趣的乡村。美育目标为通过对本诗的阅读,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乡村田园风光的美丽。
二、说教法
作为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古诗,能基本正确地进行朗读,结合注释内容粗知大意,具备了初步的认知水平,怎样让学生更深入的对古诗词的语言的美和所表现的内容的美去品味和体会,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教师要引领学生达到的。对本首诗的内容来说,乡村生活对我们农村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心理切入点。本首诗描写的是江南水乡初夏的独特景色,与我们生活的环境有相同的特点,这是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出来的。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读、猜、想、悟,便是我的教学方法的一条主线。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从开始接触古诗时要求学生回忆以往学习古诗的方法,然后告诉同学这节课我们仍旧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古诗。读通顺,读正确,然后调动孩子游戏的天性,动起小手,踏起小脚为诗配上节奏,把诗读成琅琅上口的童谣,接着,通过对诗人潜字用词的体会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然后又进一步提出要求,要求孩子们在诗中读出画儿来,通过调动孩子们的想象去领悟诗歌内容,写诗中的画面,从而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学流程
激情导入;懂诗题;作者简介;整体感知;知诗情、悟诗意;感悟升华;拓展阅读。以上就是本节棵的教学流程,让同学们在循序渐进中学会这首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学会这首古诗。
篇三:《乡村四月教案》
乡 村 四 月{乡村四月}.
教学目标:
(1) 认识生字,正确读写“蚕、桑”等字词
(2) 有感情地朗诵、背诵古诗
(3) 体会诗的内容,想象诗中所描绘的景物,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 培养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诗的内容,抓住重点词句,感悟诗歌的魅力。
(2)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得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课前交流:(学生背诵田园风光的古诗词)
一,引入新课,{乡村四月}.{乡村四月}.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我们从小就生活在诗的世界里。春天,“草长莺飞二月天”,中秋,便情不自禁地吟诵“每逢佳节倍思亲”。古人语: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你喜欢读诗吗?(学生背诗)
师:“我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今天我们就走进如诗如画的乡村四月。板书课题。诗人的名字比较特别,看谁能读正确?(找学生读)然后介绍诗人翁卷(让学生来说对于诗人的了解)
师:齐读题目,看到题目,你来猜猜,诗的内容是什么?(学生猜猜) 二,初读诗句,
1,同学们读诗,读准生字词,读通顺诗句,
2,找学生来读,
A,说明多音字“了”。
B,说明“蚕桑”这两个会写的生字。
3,学生再读诗,读出诗的节奏,(绿遍/山原/白满川,)
三,品读诗意
1,品景美
(1)读诗意
师:读古诗不仅要读正确、读出节奏,还要读出韵味,读出诗的意境来,更要从诗中读出一个一个的景物来,你有信心吗?
A学生反复读诗,想一想透过诗句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B,学生来汇报看到了什么?(多找学生来充分汇报)
(2),想画面
师:刚才同学们从诗中看到了这么多,也听到了这么多,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吧?(出示前两句诗,学生读)读着读着,你脑海里仿佛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学生畅谈感受)课件出示图片
A、山陵和原野都是绿的。
那是怎样的绿色呢?从哪里看出来?(在大好的春光下,到处都是绿色,有深有浅,有明有暗,绿得鲜亮、耀眼,充满生机。)
是啊,山陵原野上什么绿了呢?树木、小草、竹叶绿了这么多,真是——(生)
绿遍山原。
师:这就是古诗的魅力,一个“遍”就把四月乡村那绿的世界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师:这么多的绿,这么广的绿,层层叠叠,从大树到小草,从山坡到田野,无不充满着我们的视野,也浸染了我们的心灵,让我们通过读来表现这种美吧! B、(稻田的水色映着天空的光辉。)
师:要是觉得只有绿色会显得单调的话,那在绿色的原野上还有(一道道是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就不会让你们失望了。) 这就是——(生)白满川
把这美的画面通过你的诵读表达出来吧,——(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C、师:还有哪里让你感受到美?“子规声里雨如烟”
读了这一句,你仿佛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杜鹃鸟的叫声” “春雨沙沙的声音”雨大吗?用你的语言形容一下那是怎样的雨?(蒙蒙细雨、像牛毛、像花针)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散文《春》中写到: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师:我们明白了,
正因为雨洗草木,树叶郁郁葱葱,才让山原铺上了绿色的地毯,才会有 ——(生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四月的江南,山坡绿了,水天茫茫,,鸟声悠远,细雨如烟,
这是——(指名读: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天空飘起了蒙蒙细雨,,如烟的细雨笼罩这整个原野,稻田,真是宛如仙境,此时此刻杜鹃鸟也叫起来了。看杜鹃鸟来了,它会吟唱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师:是呀,它仿佛在赞美江南的风景真美呀!(板书景美)
乡村四月,有声有色,有静有动,色彩鲜亮,充满生机,多美的田园风光!我们来读出这种感受,(找学生读前两句)
现在闭上眼,想象着这样优美的画面,读出你的感受吧。(齐背)
2,品人勤
A,师:在这样的美丽的乡村中,那里的人们在忙些什么呢?我们到下面两句诗里去找答案吧,(学生自由读诗,)
思考:读完诗句你感觉那里的人们怎么样?(很忙)
从哪里看出来?(闲人少)
他们在忙什么?(学生自由说)
B,师:古人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年四季都不闲着,一直勤勤恳恳的劳动着,乡村的人们一年四季都会忙些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师:看来呀村里的人呀从大人到小孩,谁都不闲着,都很忙碌,真是: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学生读)
师:那我们也学着诗人一样来赞美赞美他们吧
学写诗: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又—-。(说给同桌听听)
C,师:同学们了解了这些,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你觉得这里的人们如此的忙碌{乡村四月}.
为了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D,师:虽然他们如此劳累,如此辛苦,但他们还是怀揣着希望忙碌着,那你感觉他们如此忙碌,那他们的心情会怎样呢?是呀,劳动是忙碌的辛苦的,但也是快乐的,
在这样忙碌的愉悦气氛中杜鹃鸟又叫起来了,看到如忙碌,如此勤劳的人们,它似乎又对劳动人们说什么呢?(学生自由说)
师:小结,是呀,乡村的人们多么勤劳呀,这里不但景美,勤劳的人们更美。板书(人勤)。
师:从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景美,也看到一种美,那就是农民身上那朴实的美,勤劳的美!让我们带着这种赞美之情、敬佩之情读这首诗。
四拓展延伸学习《四时田园杂兴》
师:乡村的人们在四月都这样忙碌,那么其他时间他们在忙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范成大笔下忙碌的人们。出示《四时田园杂兴》
1,自读诗歌,想想:诗中写了哪几种人物,他们在干什么?
生:我读懂了写了村庄儿女和童孙。
生:我读懂了村庄儿女白天耕田,晚上织麻。
生:我读懂了童孙学种瓜。
2、品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1)最有趣的是谁?(孩子)从哪些词看出来?(也傍学)(引导想象,体会乡村儿童的天真、勤劳、可爱。)
(2)创设情境,师生对话,深化理解。
诗中写的是夏日农忙时节农户一家繁忙的景象,也是一位老祖父眼中的农忙景象,你从哪些词可以读出来。
生:我知道了,难怪叫那么大的人为儿女、管小孩叫童孙。
师:你真机灵!诗人晚年隐居故乡石湖,以老农自居,以老祖父的眼光爱怜地看忙碌的农户,想象范成大会和种瓜的孩子说什么呢?(师扮老人,学生扮童孙) 情景再现:师:孩子,你为什么不去放风筝,非要学种瓜呢?学生:..
3、情景读
真是懂得体谅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乡村四月 乡村四月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