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教案设计

山后乡中心小学 宋占美 教学内容:教科版语文教材4年级下册,能说会写《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习作指导课。

教材分析:这是教科版语文教材4年级下册的一篇命题作文,是安排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炭翁》等之后的习作。本单元围绕着“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爱”来编排内容。在学习课文的同时,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这篇习作,就是想通过学生的想象,再现奶奶在世的时候,可怜的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更衬托出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的悲惨命运,唤起同学们对她的同情和关爱。

设计理念:找准“读写结合点”,训练“合理想象”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教学理念。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作好充分的文前准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抓住描写“每一次幻象”的语句来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处境和对奶奶的依恋。此外,还要积累重点词句,如:可怜、又冷又饿、哆哆嗦嗦、赤着脚、蜷着腿缩在……为习作奠定基础。同时,在学习本单元其他课文时,分析作者的“写作留白”,体会他们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爱,培养学生正直善良的写作动机。因为习作下方的图示与课文中“只有一个屋顶的房子”描述不符,所以,不建议看图想象。只为学生提供:小女孩生病了奶奶会怎样的情境假设。

教学目标:

1、展开联想,说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要合情合理,培养联想能力。

2、要把故事说完整、具体。

3、培养学生具有同情弱者的人文精神。

教学重点: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情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把想象的情节说得生动、具体。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回顾原文,营造氛围。

1、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位老朋友,看看她是谁?(出示《卖火柴的小女孩》图片)她是谁?

2、这个小女孩给人留下的印象太深了,现在让我们再来重温课文,再来感受小女孩命运带给我们心灵的撞击。(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二、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同学们,听完《卖火柴小女孩的故事》,你现在想说什么?有什么感觉吗? (学生发言,师给与评价)

2、是呀,小女孩的命运太悲惨了,死对她来说,怎么样?(不可怕,反而让人感到幸福)为什么?

3、小女孩现在活着面临的问题是吃不饱,穿不暖,没有快乐,没有人关心。那么奶奶生前和小女孩在一起的时候,他们富有吗?(贫困)。同样吃不饱,穿不暖,但有奶奶疼她,所以,令小女孩生前最怀念,感觉最幸福的是什么?(板书: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写一写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当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她们家贫困的生活条件。

相信你在写的时候,会给予小女孩真诚的同情和关心。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抓主干。

师:请同学们自读习作要求,看看这篇习作让我们写什么。

生:写“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

师:“情形”,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场面。

师:我们知道,小女孩的奶奶已经去世了,那么这篇习作就是——

生:想象作文。

师:既然是想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合理的想象,怎样才能想象得合理呢?请同学们再读习作要求找出相关内容,看一看该“怎么写”。

生: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她们家贫困的生活条件。

生:还要写出对小女孩真诚的同情和关心。

2.重点指导,回归文本找线索。

师:同学们会从哪些方面去想呢?

生:小女孩在大年夜还要卖火柴,说明她家很穷。

生:她没有自己的鞋子,穿着妈妈的鞋,而且是拖鞋,寒冷的大年夜穿着拖鞋,她很可怜。

生:她穿着旧围裙,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还不敢回家。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家里只有一个房顶跟街上一样冷…… (师板书:生活困苦。)

生:小女孩卖不出火柴,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不在了。说明家里不仅房子不温暖,还没有人关爱她。

(师板书:亲情不在。)

生:小女孩在临死前出现了4次幻觉:第1次看到大火炉,说明她很冷;第2次出现烤鹅,说明她很饿;第3次出现圣诞树,说明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过节;第4次看见奶奶,说明她渴望亲人的关爱。

(师板书:渴望幸福。)

师:根据刚才大家找到的线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奶奶在世的时候,小女孩卖完火柴回到家之后,奶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板书:线索一、卖掉火柴。)

生:因为她家的房子只有屋顶和街上一样冷,所以奶奶一定会给她捂一捂冻得通红的手脚。

师:因为她的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奶奶会怎样给她捂?奶奶也许还会……(启发学生说出:拉、捧、捂、抱、揣等连续动作的句子,并配以适合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

师:当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用小女孩卖火柴赚的钱买的食物的时候,奶奶会怎样夸赞她?(启发说出带有:微笑、欣慰、快乐、幸福等词语的句子。){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师:如果小女孩没有卖掉火柴,爸爸打她,疼爱她的奶奶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板书:线索二、没有卖掉。)

生:爸爸瞪着眼睛大声呵斥……奶奶会把小女孩紧紧地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脊背挡住爸爸的巴掌……

生:小女孩饿着肚子躲在奶奶的怀里委屈地哭泣,在漆黑的房子里,她从屋顶的裂缝里看到天空中的流星滑落,奶奶给她讲星星的故事。

生:她和奶奶盖着一床破棉絮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过了一会她幸福地进入了梦乡,梦到奶奶故事里的火炉、烤鹅和圣诞树……{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师:同学们能按照课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能巧妙地运用文中的段落,这样会使我们的文章内容既丰富又有说服力。在落笔的时候,还要注意详略安排得当。哪些内容该详哪些内容要略呢?

生:因为这篇文章是写《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把奶奶的语言、表情、动作写详细。

生:尤其要把奶奶对小女孩关爱的事情写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奶奶怎么做的。 生:家里的环境描写也要交代清楚,只有这样,才更能衬托出奶奶的爱对小女孩来说有多么温暖多么重要……

师:非常好!老师再给你们点提示:

(1)、你可以在板书的两条线索中任选其一来写。

(2)、要在字里行间表达出你对小女孩的同情,也可以在文章末尾抒发感想,语言一定简明扼要。

(3)、请同学们注意,把段落分清楚,每一个自然段重点写一个意思。

(4)、在描写人物语言的时候,注意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在动作描写时要注意用上连续动词,更容易把动作写得准确、形象……

(5)、在引用文中内容的时候,不要原文照搬,要用自己的话、换一种说法来表达。

3、师小结:请同学们课后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习作,不低于300字。下课。

篇二:《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小女孩在大年夜冻死了,她手还握着一把烧过的火柴梗,“她想给自己暖和一下”人们说。谁也不知道她临死前看到了最疼她的奶奶。想起了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小女孩的家里并不富裕,虽然房顶最大的漏洞已经被破布堵住了,还有风可以灌进来,但小女孩躺在奶奶的怀里一点都不感觉冷。

一天夜晚,小女孩一连打了三个喷嚏,奶奶一见吓坏了,连忙拿出放在小盒子破旧的体温计小心翼翼地放在小女孩的胳膊下。过了五分钟,奶奶又拿出来,仔细地看了看,小女孩烧到了38度5。奶奶急忙把家里的破旧的棉被盖在了小女孩的身上,一会儿帮小女孩洗脸,一会儿又给小女孩喂饭。一直到深夜,小女孩的病才好。奶奶的背更弯了,脸色更苍白了,但奶奶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

小女孩快过生日了,奶奶说要给小女孩惊喜。小女孩日思夜想—–会是什么惊喜呢?她高兴得好几夜都没合拢眼。奶奶也连夜给小女孩织从垃圾箱里捡来的破线,好几夜都没睡觉,终于有一天,奶奶安静地睡了一觉,奶奶身边还有一件织了一半的毛衣,毛衣里还有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对不起孙女,奶奶没办法给你过生日了。”这件

篇三:《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习作指导课教学实录及点评

肇州县丰林中学小学部 李 雪 指导教师:孙全红 教材分析:这是教科版教材4年级下册的一篇命题作文,是安排在《卖火柴的小女孩》《卖炭翁》等之后的习作。本单元围绕着“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爱”来编排内容。在学文的同时,培养孩子对他人的关爱之情。《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这篇习作,就是想通过学生的想象,再现奶奶在世的时候,可怜的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的“幸福时光”,更衬托出小女孩冻死在大年夜的悲惨命运,唤起同学们对她的同情和关爱。 设计理念:找准“读写结合点”,训练“合理想象”是本节习作指导课的教学理念。在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作好充分的文前准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抓住描写“每一次幻象”的语句来体会小女孩悲惨的处境和对奶奶的依恋。此外,还要积累重点词句,如:可怜、又冷又饿、哆哆嗦嗦、赤着脚、蜷着腿缩在……为习作奠定基础。同时,在学习本单元其他课文时,分析作者的“写作留白”,体会他们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爱,培养学生正直善良的写作动机。因为习作下方的图示与课文中“只有一个屋顶的房子”描述不符,所以,不建议看图想象。只为学生提供:小女孩生病了奶奶会怎样的情境假设。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对人真诚的爱心。

2.培养学生合理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学会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对小女孩同情和关心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合理地想象。

2.在叙事过程中表达自己对穷苦人的同情和关心。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习作欲望

师:同学们,本单元一共有哪几篇文章?你最喜欢哪一篇? 师:从这些文章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生:同情、关爱他人。{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师:虽然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如果可以穿越时空的隧道,你愿意为他们做些什么呢?我给大家提个建议:帮助卖火柴小女孩回到唯一疼爱她的奶奶身边,让她再一次享受家庭的温暖好不好?想一想:她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生活会是什么样呢?我们本次习作的内容是: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评析:回忆课文,反复读课文,让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体会贫苦人生活的艰辛,使学生、教师与主人公产生情感共鸣。

二、指导习作,提供想象依据

出示习作要求:读了课文《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们已经知道,她曾经和慈爱的奶奶在一起生活过。奶奶对小女孩肯定十分关爱,给了小女孩许多温暖,所以在大年夜,小女孩被冻死之前,还渴望和奶奶在一起。

现在让我们展开想象,写一写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当然,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她们家贫困的生活条件。

相信你在写的时候,会给予小女孩真诚的同情和关心。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抓主干。

师:请同学们自读习作要求,看看这篇习作让我们写什么。 生:写“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

师:“情形”,可以是一件事,也可以是一个场面。

师:我们知道,小女孩的奶奶已经去世了,那么这篇习作就是—— 生:想象作文。

师:既然是想象作文,我们必须做到合理的想象,怎样才能想象得合理呢?请同学们再读习作要求找出相关内容,看一看该“怎么写”。 生:我们还应该考虑到她们家贫困的生活条件。

生:还要写出对小女孩真诚的同情和关心。

评析:审题是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因此在读习作要求时首先要引导学生清楚写什么,怎么写,使学生心中有数,写时有路。长期坚持就会突破审题这一难关。

2.重点指导,回归文本找线索。

师:同学们会从哪些方面去想呢?

生:小女孩在大年夜还要卖火柴,说明她家很穷。

生:她没有自己的鞋子,穿着妈妈的鞋,而且是拖鞋,寒冷的大年夜穿着拖鞋,她很可怜。

生:她穿着旧围裙,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还不敢回家。{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生:她又冷又饿,哆哆嗦嗦地走;家里只有一个房顶跟街上一样冷……

(师板书:生活困苦。)

生:小女孩卖不出火柴,唯一疼爱她的奶奶也不在了。说明家里不仅房子不温暖,还没有人关爱她。

(师板书:亲情不在。)

生:小女孩在临死前出现了4次幻觉:第1次看到大火炉,说明她很冷;第2次出现烤鹅,说明她很饿;第3次出现圣诞树,说明她和其他孩子一样喜欢过节;第4次看见奶奶,说明她渴望亲人的关爱。

(师板书:渴望幸福。)

评析:回归文本,引导读原文找线索。教师没有进行大量的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感悟小女孩生活的困苦,体会小女孩渴望亲情与关爱,为下文合理想象奠定基础。

3.梳理线索,跳出文本善想象。

师:根据刚才大家找到的线索,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奶奶在世的时候,小女孩卖完火柴回到家之后,奶奶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她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板书:线索一、卖掉火柴。)

生:因为她家的房子只有屋顶和街上一样冷,所以奶奶一定会给她捂一捂冻得通红的手脚。

师:因为她的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的,奶奶会怎样给她捂?奶奶也许还会……(启发学生说出:拉、捧、捂、抱、揣等连续动作的句子,并配以适合人物性格特点的语言。)

师:当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用小女孩卖火柴赚的钱买的食物的时候,奶

奶会怎样夸赞她?(启发说出带有:微笑、欣慰、快乐、幸福等词语的句子。)

师:如果小女孩没有卖掉火柴,爸爸打她,疼爱她的奶奶会怎么说、怎么做?

(师板书:线索二、没有卖掉。)

生:爸爸瞪着眼睛大声呵斥……奶奶会把小女孩紧紧地搂在怀里,用自己的脊背挡住爸爸的巴掌……

生:小女孩饿着肚子躲在奶奶的怀里委屈地哭泣,在漆黑的房子里,她从屋顶的裂缝里看到天空中的流星滑落,奶奶给她讲星星的故事。 生:她和奶奶盖着一床破棉絮紧紧地依偎在一起,过了一会她幸福地进入了梦乡,梦到奶奶故事里的火炉、烤鹅和圣诞树……

评析:丰富的想象是写好作文的前提,因此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本环节教师为学生提供两条线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4.起草习作,立意谋篇重详略。

师:同学们能按照课文提供的线索展开合理的想象,并能巧妙地运用文中的段落,这样会使我们的文章内容既丰富又有说服力。在落笔的时候,还要注意详略安排得当。哪些内容该详哪些内容要略呢? 生:因为这篇文章是写《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一定要把奶奶的语言、表情、动作写详细。

生:尤其要把奶奶对小女孩关爱的事情写具体:在什么情况下,奶奶怎么做的。

篇四:《《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教案》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教案设计

东宁县实验小学 管晓菲

教学目标:

1.展开联想,写出小女孩生前和奶奶在一起的情形,要合情合理,培养联想能力。

2.要把故事写完整、具体。{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

教学重难点:

1.根据课文内容展开合情理的想象。

2.把文章写完整、具体。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解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第一课时(作文指导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童话故事吗?你读过哪些童话故事?在众多故事中,有这样一位小女孩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命运深深触动了我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她就是安徒生笔下的——卖火柴的小女孩(出示图片)。

你能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这是一位怎样的小女孩吗?

生:家境贫寒、生活困苦、可怜、缺乏亲情、渴望幸福 师:多么可怜的小女孩,但是,她也曾经有过快乐、幸福的时光,那就是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从小女孩擦燃整把火柴要把奶奶留住我

们不难看出,在她缺少爱的世界里只有奶奶最疼爱她,她们在一起的时光一定很快乐幸福。今天,我们就来想象一下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时的事。(板题)

二、理清思路

1.齐读标题: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哪些习作信息?

(从时间和人物上作了限定。)

2.师:同学们都和奶奶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吧!那么你们在一起时发生过哪些让你感到快乐幸福的事呢?你能用简练的语言说一说吗?

3.从你们一张张快乐的笑脸上,老师感受到了奶奶对你们的关心和爱护,其实,这样快乐的时光小女孩也曾有过,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完成的习作内容。写的时候还应该注意些什么呢?(指名读79页提示)生汇报,师板书:展开合理想象

考虑贫困条件

给予同情关心

三、口头作文

1.师:想象来源于生活,我们和奶奶在一起时的幸福时光是你想象本次习作的主要依据,但终因年代不同,我们也要考虑到小女孩家贫困的生活条件。现在,就请同学们静静地想一想小女孩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会有哪些令她感到幸福、温暖的事。想好以后说给组内的同学听一听。

2.小组交流,互相启发、评议,师参与指导。

3.全班交流,集体评议,教师点拨。(板书方法)

(1)细节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以及周围环境等。

师:写细节,就像慢镜头回放一样,把人物一连串的动作、丰富的表情变化、富有个性的语言和细腻的心理活动都写出来。还可以写写周围的环境、自己的感受,这样故事就具体了。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和奶奶在一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