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备课簿范本》
备 课 簿
版 年级第 册
科 目
班 级 教 师 学年 学期
1
2
篇二:《备课范文》
篇三:《怎样备课和编写教案》
怎样备课和编写教案
备课:“备”可以理解为准备、预备。“备课”就是教师课前所做的的准备工作。备课是整个课堂教学工作的起点,是上好课的重要前提与保证。没有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没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
完整说,备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认真钻研教材,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
备课的意义: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它是加强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预见性,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备课与写教案
备课:是教师在授课之前对教材内容、结构、情感、道理等的深入理解,以及针对所教学生,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联系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教学方法的思考与选择、确定。 写教案:只是对上述理解、思考、选择这一备课过程的书面记录。
初上讲台的新教师将会面临哪些问题
问题1——满堂灌
问题2——照本宣科
问题3——不会把握课堂时间
出现这些问题,我们该怎么办? 唯一的做法就是,当你准备登上讲台时,就应该想到如何尽快让学生领会新知识、如何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如何教会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方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有一个怎么样的备课。
一、备课的主要内容
备课程标准 备教材 备学生
备方法 备过程 备资源
做到:心中有目标 眼中有学生 手中有方法
(一)备教材
广义的教材泛指教学所用的一切材料,包括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亦称课本)、练习册、课外习题集、课外读物以及教学挂图、卡片、幻灯片、投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狭义的教材即指教科书。我们所指的“教材”都是狭义而言的。
1.认真钻研教材。
2.研究教材的步骤
(1)浏览全套教材 (2)通读某一册教材 (3)细读某一单元的教材
(4)精读即将施教的具体教材(5)精心组织教材、处理教材 (6)阅读有关参考资料 (二)备学生(学情分析 )
1.学生需要什么样的课堂?
学生们在课堂上需要的是什么?专家们调查结果显示:
①学生课堂上最快乐的事是交流。
②学生课堂最感兴趣的内容是新奇而富有挑战。
③学生课堂上最喜欢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
④学生对未来课堂的向往是“在线学习”。
2.备学生,明确教学难点、深广度和容量。
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教师的教学效果,最后都要落实到学生身上。所谓备学生,即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是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学生的实际,主要指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计算和实验能力等。有些问题,教师主观认为学生是应该懂的,备课和讲课时不大重视,但
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恰好在这方面有缺陷,造成教学效果不好。有些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因而引起混乱,是教学上的难点,教师在备课时应充分了解并估计到,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突破。
【案 例】
小学一年级学习“a 、 o 、 e”的课堂片段,
上述案例中,尽管教师精心创设了导入情境,但整个设计还是把学生当成一张“白纸”,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状态熟视无睹,甚至学生都说出了“a”,教师却急于回避,让学生“懂装不懂”,只注重了教师的教,而忽视了学生的学,真是应了“心中有书、目中无人”这句话。这样的课堂乍看,是学生不听话,教师没有灵活控制好课堂,可仔细分析,根本原因是教师备课出了问题:忽视了教学对象的已有知识基础分析,所设定的教学起点只是教材的逻辑起点而非学生的现实学习起点。后经调查发现,此班学生在幼儿园时,大部分都已经学过拼音,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假如教师备课时能了解这一情况,因势利导,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加以改进,如变教师领着齐读为会的学生领读,既承认了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又利用了一年级小学生愿意表现的心理特点,教学效果定会比上述案例好很多。
(三)备教法、学法
何谓“教法”,它是指老师为完成教学任务的采用的工作方法。学法则是学生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方法。教法是解决教师教的问题,学法解决的是学生学的问题。
教学方法有许多种,常见的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练习法等,还有一些特级教师所创造的独特的教法,如魏书生老师的“六步教学法”,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学法”等。
一、备课的要求
(三)备教法、学法
学生常用的学习方法有:观察法、学思结合法、读写结合法、学练结合法、合作探究法、发现法、质疑法等。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不少教师忽视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大搞题海战术,重复性作业,虽然学业成绩也能有所提高,但这种以牺牲学生生理及心理健康为代价的短效行为,从长远意义看,得不偿失。{备课的范文}.
作为教师,怎样对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呢?
教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可以从学习计划、预习、听课、复习、作业、考试、检查、总结、课外学习等方面进行指导。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又如何备好教法、学法呢? 首先,要在头脑中建立教法及学法体系,做到运用时心中有数。
其次,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均要以研究教材和了解学生为这前提。
第三,教法运用和学法指导要具有艺术性和可操作性 。
第四,努力探索并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法。
一、备课的要求
(一)备教材
【案 例】比较53( )48+15
一、备课的要求
(一)备教材
案例分析:虽然53<48+15的比较结果是一致的,但学生思维的过程却精彩纷呈。通过比较方法的交流与展示,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的多样性。如果把案例中的方法进行分类的话,生1和生2的想法可以看作“直接比较法” ,生1采用精确计算,生2采作估算,估算方法更方便。生3、生4、生5的方法可以看作“间接比较法”,采用了假设的策略,思维含量更高。一道平常的比较题,正因为关注了学生的思维过程,总结出不同的思维方法,大大地促进了思维能力的培养。{备课的范文}.
(二)备课的形式
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备课参与的人数、备课的先后时间,我们把备课形式分为以下几种:
A.根据备课把握的内容来分,一本教材要划分出合理的小单元,就必须了解整册教材的大框架;要制定出每个具体的单元,又必须深入到每个具体的课文中,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对教材的宏观、中观、微观这“三观”备课。即1.学期备课 ;2.单元备课;3.课时备课。 B、根据参与备课的人数来分,可以分为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
C 根据课时备课的时间先后来分,可以分为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和矫正课。
5、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
备课要体现预设与生成的统一
备课要体现尊重差异性的理念
备课要体现课程资源整合的理念:
目标整合,以学生发展作为指导思想;
内容整合,学生经验,兴趣和需要相结合;形式整合,多种教学活动、各种资源的整合。 备课要体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的理念
第二部分
如何编写教案
一、教案的定义
教案 ,是教师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理论结合实际地处理教材,组织教学过程的具体计划。
教案是具体的课时计划,是实施教学目标,开展教学活动的具体方案,是课堂活动的备忘。 教案是使教学系统化、条理化、科学化的体现,是克服教学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的措施。 写好教案是教师使自己具体地形成现实的教学能力,提高自己,完成教学任务的途径。 教案是教学“设计”的反映,是集体和个人备课的归纳。
教案的质量 ,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优劣。即使是从教多年的老教师,要想获得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必须充分重视编写教案。一份优秀的教案。凝集着教师的心血与智慧,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
二、新课程理念下的教案
(1)教案既要有教师教的方面,又要有学生学的方面。
(2)教学的本质是学而不是教,要重视学生活动的设计,教的设计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开展
(3)教案的设计必须遵照特定的教学规律来进行设计。
(4)教案的设计也要针对各
三、教案的呈现形式(分详案和略案)
表格式 记叙式 提纲式
四、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教案编写框架:
(一)、课题(说明本课名称)
(二)、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应体现三维目标)
(三)、教学重点(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教学难点(教学中可能产生的困难或障碍)
(五)、课时安排
(六)、教学方法
(七)、教具(说明辅助教学手段使用的工具)
(八)、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步骤以及活动内容)
(九)、板书设计(准备写在黑板上的内容)
(十)、作业处理
(十一)、教学后记(对教学有价值的内容作记载和反思)
编制教案(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1)教学目标
①以“知识与技能目标”为主线 (立足于让学生学会)
②充分体现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立足于让学生会学)
③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立足于让学生乐学)
《项链》教学目标设计:1. 知识目标: 2. 能力目标: 3. 感情目标:
编制教案(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2)教学重点、难点
从确立的目标出发,认真钻研教材,分清每项具体内容的主次,确定闪光点,放在突出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找准疑点、难点和关键,优化教学过程。
○一堂课的教学重点不可太多(1-2个);
○教学重点的确定方法——能够显示文章主旨的精华所在。如:《师说》中对师的作用、择师标准的论述;《祝福》中对人物肖像的描写;《孔乙己》中关于咸亨酒店的环境和各种人物的笑。
○教学难点的确定方法——有关文章的主旨而学生的能力难以达到,需要教师着重加以指导的地方。 如:《鸿门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文言句式、文言词语、词类的活用;《赤壁赋》中作者复杂的情感、人生观、宇宙观。
○教学难点与教学重点可以相同。
○难、重点的确定因不同的学生水平而不同;因不同的教师水平而确定;
编制教案(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3)教学准备
为创设情境,保证教学效果,教师要根据现有条件,恰当选用教具,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必要的演示、操作、实验,教师要提前试做,并依据教学活动需要布置(检查)学生准备相应的学具,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要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编制教案(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4)确定课的类型::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过程和内容
4.1课的类型:
新授课、实验课、复习课、习题课等等,教案的写法可以不同,但教案中要体现教学要素和各个环节。
4.2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不同的教学对象,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是实现目的要求的关键。常用的教学方法有: 讲授法、演示法、合作教学、探究式教学、启发式教学、诱思引导法…
编制教案(教学设计)的方法和步骤
(5)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的核心部分。教师在设计教学过程时要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①创设情境 导入课题环节
②自主探究 合作交流环节
③联系实际 拓展应用环节
④自我反思 总结评价环节
⑤布置作业
教学步骤和内容,这部分是教案的主题内容
(一)导入环节
1、诱发兴趣。例:对和平、安宁、幸福生活的渴望,是老百姓世世代代的诉求,但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由于统治者的暴政,政治的腐败,政权的更迭,战乱的频繁,社会的动荡,人民的这一理想很难得以实现,对世外桃源的梦想应运而生。陶渊明就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情景悠然,生活从容的理想乐土,这就是历来为人们广为传诵的《桃花源记》
2、激起疑问。例: 石钟山是我国的一座名山,这座山形状奇特,结果复杂,关于它的得名历来众说纷纭,大文学家苏轼曾经亲临现场,实地考察,那么他的结论是什么?实际情况确实如他所说的那样吗?请看《石钟山记》
3、设置悬念。例:古希腊的悲剧是命运悲剧,莎士比亚的悲剧是性格悲剧,易卜生的悲{备课的范文}.
剧是社会悲剧。人们看到悲剧往往会流出同情的泪水或感到很悲伤,而读了鲁迅的小说《孔乙己》,人们的眼泪不是往外流,而是感到内心的刺痛。那么《孔乙己》又是什么样的悲剧呢?学了课文就会知道。{备课的范文}.
4、鼓舞情绪。例: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唱《好汉歌》。
5、联系旧知。例,将《阿房宫赋》联系《过秦论》。
6、介绍相关材料,例:讲《鸿门宴》,介绍有关的历史背景。
【教例】《祝福》导入设计,《装在套子里的人》导入
(二)研读对话(以一系列相关问题为中心,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对话活动,感悟、理解、欣赏评价、分析解剖、概括归纳、结尾总结)
选择恰当的切入点,通过几个带动全篇的问题,构建对话平台,创设民主、平等的、和谐的对话情景,引导学生自主的吟诵涵泳,品味课文的内容、语言和写法。开展创造性的探究活动。 课例:《上枢密韩太尉书》是苏辙19岁刚中进士时所作,是写给韩琦的一封求见信。但作者并没有从求见写起,而是先从如何作文写起,先阐述了自己的文学主张–养气说,接着写自己养气的情况,将结识韩琦纳入丰富个人阅历的话题之中,称赞韩琦定国安邦的杰出才能,对至今尚未见面深表遗憾,然后进一步申述了求见的强烈愿望,点出写作本文的目的。最后,重申自己“生好为文”初衷,再次表明求见的心意。文章言辞委婉,脉络清晰,文辞畅达,凝练雅洁,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古典散文。如何激发学生兴趣,开展探究性的阅读活动呢?首先,老师推出两个话题:我认为课文写的内容是 ,表现的主旨是 。这两个问题学生可能一下子回答不出来,这样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在具体的多边对话中,还可以把这些问题给细化。1、文章开头提出了什么文学主张?是怎样论述的?2、作者写离乡远游和交友的目的是什么?第二段的写法有什么特点?那些词句生动传神?文中是否有吹捧韩琦之嫌?吹捧的目的是什么?在学生深入阅读的基础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在探究性对话中解决。
课例:《福楼拜家的星期天》可以以文中作家的群像为切入点开展探究性阅读。这篇文章写了四位作家,阅读时首先要把握作者所写的四位作家的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作者善于抓住四位作家在肖像和性格上的特点,各有侧重的描写他们的肖像、行为和语言。谁在哪方面最有特点,就着重描绘哪一方面。但文中刻画的是人物的群像,所以既要有共性,也要有个性。 教学设计时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一、进入情境,感知氛围。通过诵读让学生进入情境,感知这个家庭聚会浓郁的学术人文氛围和艺术生活色彩。让学生用一句话表述所感知到的环境氛围。这是一个—————–的聚会。这是一个轻松的家庭聚会;这是一个充满学术气氛的聚会;这是一个充满了心灵内在欢乐的聚会;这是一个志同道合者的聚会。
二、把握群体形象的共性。文章刻画了那些人物形象?福楼拜、屠格涅夫、都德、左拉。人物形象的共性是什么?对文学有共同的爱好和执著的追求,都有高尚的理想和对生活的激情,都是思想深刻而又博学多才的。
三、认识个体形象的个性。通过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和性格特点,加以概括。福楼拜:热情奔放,容易激动,和蔼可亲,博学睿智。屠格涅夫:怀有狂热的理想,博学多才。都德:生性活跃,健谈,厌恶腐朽的生活方式。左拉:温和,寡言,坚毅,聪慧。
对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必须要有一条明确的思路,例如《社戏》一文,文章之美在于真诚自然的人性,美在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这些都是在乡愁蛊惑之下所绘制的理想故乡的图景。设计时可以通过整体感知—局部探究–回到整体的教学思路,教给学生一种以整体感知为主的阅读方法。
(一)、整体感知,把握文脉。让学生归纳文章围绕着社戏写了几件事?这个问题,不但可以理清文脉,而且可以明白作者处理材料的匠心。1、文章写社戏的文字确实不多,但所有的内容都与社戏有关;2、文中真正有趣的不是看戏本身,而是与看戏相关联的人与物。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备课的范文 备课笔记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