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与分析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调查报告)》

成绩:

湖南工程学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社 会 实 践 调 查 报 告

报告题目: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

学 院 : 年级专业; 学 号: 姓 名: 提交日期:

1

题目: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个人观点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三、调查数据分析

四、调查结论与建议

附:调查问卷

目 录 ……………………………. 1 . 1 ……………………………. 1 ……………………………. 2 ……………………………. 2 ……………………………. 3 …………………………… 7 2 ……………………………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网络是信息的海洋。它不仅仅是人们表现自我的空间,更是人们为学习、工作、生活提取各种有用信息和进行种种交流的工具。网络的能量是巨大的,它带领人类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它既能为人们创造无限的财富,也能诱使人们掉进痛苦的深渊。对于充满活力的我们大学生群体,网络到底是虚拟的伊甸园,还是潘多拉的盒子?大学生作为信息时代最积极最活跃的人群,已经成为网络使用的主要用户。网络对当今大学生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其生活,一方面,大学生通过网络接触到前所未有的广阔空间,能更加有效和广泛地获取信息、学习知识、交流情感和了解社会;另一方面,网络空间又以令人眩晕的色彩诱惑着涉世不深的学生,使得部分学生遭遇到一定的迷茫。那么,网络时代的大学校园,到底对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模式存在着怎样的影响,又是怎样改变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呢?为了具体了解到当前大学生上网情况,我利用这次机会对在校大学生做了一个初步的调查。

(二)文献综述

互联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大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校园网正在“网络”着越来越多的学生.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化。信息化环境建设的高成本投入与信息化教育的目标是否成比例? 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是否充分发挥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 大量调查结果值得我们深思,一方面,聊天与游戏基本上成了目前在校大学生

3

上网的主旋律。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深入,网络中心、电子阅览室、计算中心等信息化部门已融入普通大学校园中,大学生可以在多种场所方便的接触网络;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和科学管理,致使高校中网络强大的教育功能被其娱乐应用给掩盖了。高校中网络设施倘若仅仅用以为大学生们提供游戏、聊天等娱乐活动,这必将远远的偏离教育信息化的初衷。那么,导致大学生“玩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是大学生自身比较浮躁还是我们教育本身出了问题?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在校大学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网名群体,而且他们也是推动高等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力量,研究他们在网络学习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网络学习技能的对策,对于促进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培养,充分发挥网络的教育功能,推动高校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个人观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的必需品。作为当代大学生,需要网络上充足的资源 使我们的视野更加开阔吸收更多有利的信息,进而更加自觉地提高自己,完善自己。然而网络却是一把双刃剑,在我们从中收获知识的同时不乏有一些不良信息侵入我们的视野。年青大学生涉世未深,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能力差,网络传播的弱点以及网络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对大学生学习负面的影响也十分明显。如沉溺游戏娱乐,理解鉴别不够、借鉴依赖多,思考创新不够等。

二、调查研究方法

(一)研究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50份,回收有效问卷50份。

(二)研究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调查人员居住的小区内的部分在校大学生。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4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的选项和主观提问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数据统计,整理出有效的问题,再根据这几个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三、调查数据分析

本次调查中,调查者对上网与大学生的关系阐明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其主要观点如下:

大多数大学生网民都能认识到网络的两面性。对网络这把双刃剑,他们认为应取其所长避其所短,以其之长为我所用。有的同学写道:网络世界虽然虚幻但也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网络行为虽不规范但也是现实行为的反映;网络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网上有灿烂的阳光也有阴暗的角落,只要人们都以一颗平常心看待网络,网络在去掉神秘的面纱以后才会现出迷人的光彩!

许多人认为,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所受到的教育不应仅仅是书本上的一些概念,更应该接受新事物和新信息,而网络就是新事物的代表。网络来了,挡也挡不住,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应该通过网络及时地使自己跟上时代。所以,不能很好掌握或利用网络资源的大学生就不是一个合格大学生。

许多大学生都希望学校能开设网络资源利用方面的专门课程,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建立个人主页,学习相关的流行软件等,以提高上网技能。大学生对目前多数高校网站的现状很不满意,认为其内容枯燥、形式呆板、模式雷同、缺乏吸引力且管理较乱。他们认为,高校网站应在以学生为本、为学生服务中树起自己的品牌形象。建设好高校网站,首先要针对大学生群体,注重对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时事和社会焦点、热点的报道;其次要与学生的学习进程相结合,在网站中设立学习和答疑专栏,介绍课程的学习方法,并有老师在网上高层次地分析和阐述学术问题或发表学术论文;及时

5

篇二:《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分析》

一、 调查目的

旨在通过本次调查,了解大学生的上网情况,包括上网的时间,上网花费等基本信息,对大学生提出指导性建议,帮助大学生绿色上网,健康生活。

二、 调查对象

河北工业大学北辰校区本科生(本次调查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

三、 调查内容

(一)概述

调查基本内容包括(1)网龄(2)上网频率(3)平均每天上网时间(4)上网地点(5)平均每月上网花费(6)上网主要活动(7)网络对本人的影响 (二)分析过程 1、基本信息分析 (1)网龄统计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网龄在三到五年的人数最多,五年以上的次之,一年左右的最少。

(2)每周上网频率:

由上图可以看出每周上网频率五次以上的人数最多。

(3)上网时间

从上图可以看出,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1到3小时的人数最多。

(4)上网地点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宿舍上网的人数最多。

(5)上网花费

从上图可以看出:10元到25元的人数最多,可以推测校园网的使用人数最多。

(6)一般上网时首先打开的是

篇三:《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系别:教育系 班级:教育技术学专业 成员:王瑞,王伟,王旭,潘晓帅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与分析}.

姓 名:潘晓帅

E – mail :1443122827@qq.com

电 话:15056561831

调查时间:2011年11月26日-2011年12月22日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

一.问题的提出

一. (一) 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21世纪,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已成为我们日常生活最抢眼的词汇。

据统计,我国互联网使用者的平均年龄为35岁,上网人数中45%为

25岁以下的青少年,而大学生又首当其冲地成为网络冲浪的主力军。

互联网络象一把“双刃剑”,在开启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空间的同时,

也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这无疑对高

校教师特别是大学生思想德育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对此,我

们对本校的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希望能从调查的数据当

中得到一些启示,为网络时代如何改善高校思想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有

益的参考。

(二) 调查背景

达目前全国在校大学生约有2000万人,从学生成长面对的文化环

境来看,各种文化相互激荡是全球化趋势的一个重要特征,特别是西

方文化的冲击力对于青年人往往带有极大的诱惑。网络时代,西方发

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和网络基础设施上的绝对优势,在有限的时空投

放密集的信息容量,进行信息轰炸。面对密集的信息,青年学生好奇

猎趣,无所适从,无法正确选择信息,驾驭信息,如果不及时提高信

息素质,就将会成为信息的奴隶。语言是特定文化的载体,是民族文

化的标志。目前国际互联网上使用的通用语言是英语,英语在网上的

统治地位,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以其信息量的绝对优势对其他国家尤

其是发展中国家进行文化倾销、文化覆盖和文化封锁,使非英语国家

的民族文化沦为网络时代的边缘文化,随时都有被英语文化淹没或吞

噬的危险。此外,当网络给人类带来新的文化文明曙光的同时,网络

信息垃圾和信息毒品亦同步而至。暴力、迷信、色情充斥网络,污言

秽语俯拾皆是,网络垃圾泛滥成灾,严重污染了网络文化环境。在大

学生网民中,因沉湎于网上聊天、交友、色情浏览而导致学习成绩急

骤下降、精神萎糜颓废、以至精神分裂失常等现象的为数不少。校园

精神文明环境受到严重威胁。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始多方面的。社会

变革最为突出的影响,便是社会利益的空前分化与公民独立意识的增

强。作为社会最为敏感、最为活跃而又富有文化知识的青年群体,大

学生较之其他群体对社会变革有着更大的热情,这种激情使得他们容

易成为接受、复制乃至创造新文化的先锋。总起来说,社会变革给校

园文化注入了一股健康、清新和鲜活的血液。但同样不容忽视的是,

也正是这种激情潜存着激情与浮躁同存,成功期望目标与自身总体素

质不相适应,许多尚未形成稳定的价值评价体系的青年学子一时很难

适应,甚至出现了一定程度的行为无序、道德失范与思想困惑、混乱

的状态。

社会变革也使青年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的影响。大学生脆弱的心

理难以适应社会冲击所带来的困惑与阵痛,于是产生了许多的心理困

惑与障碍,从而导致了一系列的浮躁化、世俗化甚至庸俗化的言行。

大学生的心理需求是复杂多样的,其心理特征是动态多变的,而且很

容易受一些社会不良文化因素的误导。与传统文化相比,校园非主流

文化为青年学生提供了更多展示个性、表达情感的机会,但其对形式

和感觉的过度追求,容易导致大学生对社会的参与被限制在最直观、

最感性的层面上,从而使大学生的道德认同变得困难,道义约束趋于

松懈。

随着社会变迁的加剧,新的社会现象、社会冲突的涌现,整个社

会心态也随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置身于校园的大学生在商品经济大

潮的不断冲击下,心态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特别是现在大学生毕业

分配制度的改革,实行了个人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 “人才产品”

被迫去接受“市场选择”,难免就会产生“有好文凭未必能找到好工作”

的失重偏常心理。这对于每一个都曾一度辉煌的大学生个体来说,都

极易产生心理上的不安,致使行为高度个性化.受了“挫折”的大学生

们普遍感到社会生活、校园环境乃至家庭空间都很“压抑”,便又倾向

于厌世,最终导致严重心理失衡和变异表。

二、调查方法的介绍

(一)调查设计的介绍

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了200份,预计大

概回收180份左右,调查范围是大一至大四的学生。

(二)调查对象的介绍

由于受人力资源和资金的限制,本次问卷主要集中于巢湖学院学

生进行调查。

(三)资料收集方法的介绍

本次问卷的收集方式送发问卷。在进行收集资料时,根据客观题

的选项和主观提的回答来判断调查对象的主要观点。

(四)资料分析的方法

通过进行数据分析,整理出有效的问题,然后再经性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参考文献

[1] 谭福强. 论网络文化对我国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影响及教育对策[D]

武汉大学 , 2005 .

[2]庄宇. 大学生网络游戏成瘾动因分析及其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

学 , 2007 .

[3]夏俊. 大学生网络交往问题及教育导向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

学 , 2003 .

[4]雨秋. 少年黑客莫尼柯[J]法律与生活 , 1999,(08)

[5]曹如中,郭华. 网络文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长沙

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01) .

[6]刘世清. 关于教育信息传播增值的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 ,

2001,(12) .

[7]王晓春. 论网络技术对个人社会化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 1999,(03) .

[8]刘利萍. 网络道德与网络安全[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04)

[9]郭忠志. 政府行为与网络交往规范化[J]桂海论丛 , 2001,(04) .

[10]杨克平. 试论互联网的挑战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创新[J]湖

北社会科学 , 2003,(05) .

[11]代显华. 上网成瘾对大学生行为的影响[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 2002,(04) .

[12]南国农. 信息技术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上)[J]电化教育研究 ,

2001,(08) .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大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与分析 学生上网情况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