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四语下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1、2课时_2009040310224193》
电子备课教案
1
2
3
4
5
篇二:《苏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一课时)
主备人:康钦敬 参与者:四年级语文组 审核:教委业务组 班级::姓名: 。 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词。 3、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导学过程:
一、读课文,按要求完成预习(相信第一个精彩属于我)
A、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不加字、不漏字、不回读,注意标点符号,长句子会停顿)
B、默读课文,标清段落序号,并勾画生字词。 C、借助工具书及课下注释解决生词。 1、会读、会写、会用。
龄 搬 稠 繁 瞻 樟 衍
2、我理解(联系上下文、查工具书、联系生活理解) 故居 庭院 稠密 蓬蓬勃勃 繁衍 寄生 崇敬 瞻仰 3、我感知
课文介绍了________故居的两棵樟树,描写了樟树的 ________ 、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 。 二、合作交流(协作、互补、成长)
全文共______小节,可以把课文分成_______部分。 一句话概括出段意。
三、展示平台(相信自己一定行)
1、我能把课文读好,选取几个小节读给大家听。
2、把生字正确工整地写到黑板上,加上拼音(说说掌握生字的方法,如换偏旁、组合法,还可以讲讲易混淆的字)。 3、板书自己理解的词语,展示自己理解的方法 4、自己抓住了课文主要内容。 5、自己理的课文脉络。
提示: 每组选择一个学习内容作为主要的展示内容。 小组全员参与。
注意倾听。精彩之处会欣赏,错误处宽容纠错,及时补充点评。 四、达标测试 1、辨字组词{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稠( ) 般( ) 纪( ) 做( ) 绸( ) 搬( ) 记( ) 作( ) 2、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狭窄( ) 深刻( ) 成功( ) 拒绝( ) 稠密( ) 永久( ) 3、我会说
只要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论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第二课时)
主备人:康钦敬 参与者:四年级语文组 审核:教委业务组 班级::姓名:【教学目标】
1、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本文的写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
二、复习回顾:课文主要内容: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是一篇以物喻人的叙事性文章。文章具体描写了宋庆龄故居的两棵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以及它具有拒虫的香气且能永久保持的高贵之处。既表达出作者对这两棵樟树的赞美之情,又在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对宋庆龄的深深怀念之情。 三、出示学习任务:
1、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两棵樟树?(外形特点;可贵之处) 2、宋庆龄的伟大人格和樟树所表现的特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3、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五、展示交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1、请根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试着圈画出文中有关的语句。 2、小组内交流:试着说一说。
3、小组长在小组内讲一讲。组员认真倾听,做好补充和更正,组长找好发言人。 整理好等待展示交流。 点拨
1、宋庆龄为什么舍不得离开两棵樟树?
(1)读4自然段,作者是从哪几方面写樟树的外形和生长特点
的? (樟树的外形是枝干粗壮,树叶稠密;其生长特点是四季常青。可结合观察课文插图,让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粗壮、稠密、蓬蓬勃勃等词语。)
(2)读5自然段,樟树有什么可贵之处?讲别的树木有易招虫的缺点有什么作用? (文章主要是写樟树,但同时写别的树木有容易招虫的缺点,特别是写了石榴树,这是否多余?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点拨,这是一种反衬的写法,随机板书:反衬) 2、宋庆龄的伟大人格和樟树所表现的特点有什么相似之处? (出示:她的美德就像樟树一样四季常青,芳香四溢,播洒在人们的心间!)
3、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为什么爱在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 预设:如果学生只从樟树的外形特点与可贵之处来说,还要引导学生将“樟树——故居——故居主人”紧密联系起来思考,再结合樟树的可贵品质与宋庆龄的可贵品质的相似之处来回答。
4、再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总结提升、拓展延伸
这两棵樟树与宋庆龄奶奶一同度过春夏秋冬,一起走过风风雨雨。这不再是两棵普通的樟树,樟树的高贵品质和宋庆龄奶奶的崇高人格融为了一体。正如在人们的心目中,红烛是老师的化身,青松是陈毅爷爷的化身,这樟树就是宋庆龄奶奶的化身,在它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宋庆龄奶奶的影子。
作者写樟树,其实就是在写宋庆龄奶奶;作者赞美樟树,其实就是为了赞美宋庆龄奶奶。
这样的写作方法就叫“借物喻人”(板书)
小练笔:
课下我们仿照着这篇课文“借物喻人”的写法,选择一种事物,抓住它的特点,赞颂一个人或一类人。
篇三:《《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参与式导学案》
22宋庆龄故居的樟树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分
一、导入 1分
二、精读33分
课文。
3.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并概括大意
4.全班交流
四、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1.再读课文,思考:⑴由课题可知课文应该重点写樟树,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樟树。
⑵如果把写樟树外形特征和高贵之处的四、五两个自然段看做一段的话,那么,在它之上的三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在它之下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又写的是什么?(第一至三自然段:写宋庆龄故居有两棵樟树。最后一个自然段:写瞻仰宋庆龄故居的人也喜欢着两棵樟树)
⑶那么,课文可以分为几段?
4.指导交流
四、布置课堂作业。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生谈感受
二、精读课文。
(一)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1.思考探究第4自然段 (1)观察课文插图一,引导观察樟树的样子。 要求按顺序仔细观察,抓住特点说一段话。 (2)默读第4自然段,找出最
一、复习导入:{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二、精读课文。
(一) 细读第二段(第4~5自然段) 导入:在这篇课文中,大家都认为重点写的是樟树,那么课文第二段是怎样描写樟树的呢? 1.第4自然段自学提示
PPT课件
学习卡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樟树的可{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能概括樟树特点的一个词。 理 解“蓬蓬勃勃”的意思。
贵之处,领会樟树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宋庆龄的崇敬和怀念之情。
(3)再读课文,画出具体表现 樟树蓬蓬勃勃的词语。 (枝干: 粗壮、伸向四面八方、伸得远远 的 2.生交流汇报 3.朗读。 4.小结
2.巡堂指导
3.指导朗读。(提示:“粗壮、稠密、远远的、四季常青、勃勃生机”等词语应重读。) 4.小结:第四自然段主要写樟树的样子,作者抓住它“蓬蓬勃勃”的外形特征,按由分到总的顺序描写的。
5.背诵。先理清叙述顺序,弄清5.指导背诵。 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再练习背诵。
6.学习第5自然段。 生默读课文,思考
6.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出示学习提示
(1)生读第5自然段画出有关句(1)用“—”画出写别的树子
(2)品读重点句:
①找出句中的一对反义词》(招――拒)
木的句子,用“~~~”画出写樟树的句子。 (2)出示重点句: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
“招”和“拒”可组成哪些气。更可贵的是,这种拒虫词?在这句中“招”和“拒”的香气能永久保持。 当作什么讲?(招引使虫不敢接近)
“永久保持”是什么意思?{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为什么说它的香气永久保持?(即使仍然)
思考品读句子②:“本身”这个词说明什么?(说明拒虫香
②句子: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
气是樟树内在的,固有的,不是樟树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外加的。)
③生思考、交流(因为当它
而樟树却不招虫,因为樟树本身有一种拒虫的香气。
③比较一下“枝枯叶
枝枯叶落时,当它已经作为木料落”与“枝繁叶茂”,作者制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为什么不写它枝繁叶茂时的不变,这才说明它本身有香气,浓郁的香气呢? 能“永久保持){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3)轻声读第五自然段,讨论交流。
⑷生谈体会。
⑸学生朗读。 ⑹背诵。
(二)扣题牵动第一、第三段,再探究象征意义。
学生思考交流1.(宋庆龄不
(3)轻声读第五自然段,思考最后一句“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是说樟树的高贵之处在什么地方? ⑷结合宋庆龄的生平说说自己学习第五自然段的体会。 教师引读第五自然段。 (5)指导朗读。 (6)指导背诵
(二)扣题牵动第一、第三段,再探究象征意义。
导入:这樟树生长在什么地方呢?
问题:1.第一段写了周
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棵樟总理,还写了宋庆龄,那么树)
主要写谁的事?主要写宋庆
三、总结全文 2分
2.生联系课文里的有关词句,联
龄的什么事?(宋庆龄不肯搬家,是因为舍不得这两棵樟树)
问题2.宋庆龄为什么对
系老师介绍的宋庆龄的生平,联长在她家院子里的这两棵樟系课外读到的宋庆龄的故事,展树有这么深厚的感情? 开合理想象,描述宋庆龄在樟树下的活动和她的所思所想:
每当接见客人后_________ 每当少年儿童来探望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朝阳初升时_________ 每当夕阳西下时________ 每当___________________ 3.轻声朗读第一至第三自然
3.指导朗读第一至第三
段。“我舍不得这两棵樟树”这自然段。 句话说明宋庆龄对这两棵樟树 非常喜爱和深深的眷恋。读时, 要表达出这种思想感情。
4.生思考,交流。(因为樟树问题4.来宋庆龄故居瞻仰的不仅长势蓬蓬勃勃,具有拒虫的人为什么总爱在宋庆龄故居香气;而且更因为宋庆龄也像樟前的两棵樟树前留影纪念?树那样,一身正气,令敌人畏惧,想一想,议一议,再告诉大人们为了表达对宋庆龄的崇敬家。 和怀念之情,总爱在樟树下留影纪念) 三、总结全文。
三、总结全文。
课文以樟树为线索,先写宋庆龄舍不得这两棵樟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全文共有(,,)个自然段,可以分为(,,)部分 宋庆龄故居的樟树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