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二年级课外古诗计划》
二年级课外古诗“诗文苑”实验方案
二年级组 庄宁
一、实验措施:
1、每天晨读15分钟,老师都和学生一起诵读古诗。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的原则,让孩子们朗读背诵,学生们天天有内容,周周有反馈,月月有主题,年年活动。
2、传统的每节课前的“课前一歌”换成“课前一诵”。
3、采取灵活多样的吟诵形式。如:古诗新唱、诗配画、古诗表演。 4、组织古诗擂台赛、古诗新唱赛,诗情画意展等活动。
二、实验计划:
三、具体操作步骤
古诗新唱:
在古诗吟诵、新唱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吟一吟,唱一唱”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要求学生以普通话读古诗,明白古诗的声调,读正确,能够掌握古诗的朗读方法,读出一般词语停顿的节奏,并用这种方法指导自己吟诵古诗。
①教师范读。
②借助拼音读准古诗
③听录音,感受朗读节奏,自己练习朗读。
(2)吟一吟:教师以平仄相间的规律来指导诵读中抑扬顿挫的节奏变化,教学生体会古诗的韵味,按“平长仄短,半念半唱”的方式读出古诗的韵律。
(3)唱一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跟着优美的乐曲学着吟唱古诗,在感受优美的旋律的同时能够唱出古诗的味道,通过唱来欣赏古诗,感受语言的美和旋律的美。在教学中通过播放古诗的吟唱录音,让学生欣赏。对低年级的学生不要求在课堂中就会唱,只要会跟唱即可,主要是在学习中构成一个浓厚的古诗学习氛围。
古诗配画:
在古诗配画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思一思,画一画”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朗诵古诗,感受古诗的韵律。
2、思一思: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诗中描写的意境的理解,在脑海中展现出一幅幅迷人的画面,再把头脑中形成的画面用画笔再现出来。
3、画一画:当学生把抽象的语言文字变成具象图画的过程,往往就是一个对阅读内容回顾、加工的过程,绘画作品的完成,也就把自己在阅读中的收获表现了出来。考虑低年级学生绘画能力基础和学生间的差异,我们准备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一诗一画,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可以是临摹,也可以是创作,来为自己喜欢的古诗配画。
古诗表演:
在古诗表演的教学中,我们主要采取的是“读一读,背一背,说一说”的基本方法。
1、读一读:采用各种形式诵读古诗文,如:指名诵读、接龙诵读、男女对读、集体诵读等,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文欣赏。
2、背一背: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让他们在背诵古诗时,加上适当的动作,边背诵边表演,不苛求动作的精确和同一,目的在于增进对古诗的理解,帮助记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通过动作表达自己的感受。同时可以以此种表现手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表演。
3、说一说:根据有些古诗的部分内容故事性、可表演性强的特点,鼓励学生们把古诗改编成简单的故事说一说,再现古诗文的意境并展开丰富的联想,理解诗意,充实内容。
篇二:《餐台主题渔歌子》
主体名称:《渔歌子》
主体设想:根据唐朝诗人张志和的诗词《渔歌子》而设计,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蕨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其诗句优美,景致鲜活生动,我们之所以以该诗为题,主要是想让用餐的客人在入席一刻,能够体会到诗景画境,吸引顾客的眼球,该台设计细节着手有几点:
1、 我们的主体色为淡绿色,所以选用了清淡的绿纱布草。
2、 口布全折成白鹭,形色各异,并采用双色口布,一大一小。
3、 骨碟,汤碗,汤勺采用各色古陶色异型盘,古朴典雅,每套餐具均有不同,更便于顾客
清晰的辨认出自己的餐具。
4、 玻璃杯则选用同一款式、统一尺寸的杯子,酒杯以透色为主,主要能够从外看到酒水的
纯度,故选用透光度极好的光生杯。
5、 牙签,采用异型小陶瓷罐,按位摆放,牙签粗细、长短不一,方便女士和男士根据不同
需要所使用。
6、 筷子,采用毛笔象形筷,外形与毛笔一致,但只象形。
7、 筷架,采用笔架,支撑筷子。
8、 烟缸,选用鱼篓状器皿。
9、 主体插花,采用桃花、小菊花、红掌、枝梅、满天星等。造型桃园,中间设置象形鱼池,
池内几尾小鳜鱼,姜太公垂钓,头戴斗笠,身披蓑衣。
10、 椅子,制作椅背靠垫,垫面写满诗句。
11、 菜单,采用卷轴国画,或挂签筒。
需购物品:
3.4米底布:一条 2.5米面布:一条 50口布:10条 25口布:10条 异型异色骨碟:10个 异型异色汤碗:10个 异型异色汤勺:10个
红酒杯、白酒被、啤酒杯:各10个 古陶牙签罐:10个 象形筷子:10双 象形烟缸:5个 笔架:10个 鲜花:若干 花泥:若干
椅垫:10个 菜单:2个 盖碗:10个 饰品:若干
梦 君 子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设计的主题是“梦君子”。 唐代诗人张志和曾有诗云“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很形象、很生动的描写了尤若梦境般的山野生活,让我们联想到了大自然的恬静与纯美,这让我们欲有逃离水泥钢筋的都市而想置身于大自然之中的一种冲动。接着是梅兰竹菊,被称之为四君子,历来是被文人墨客把弄的趣雅之物,一景四物却有两种美,即有返璞归真之感又有以文会友之意。
当代筵席不再是僵硬的白瓷餐具,人们追求雅俗共赏,将美食与
美景、美器、美物全然结合。因此主题插花我选择了侍竹梅、春兰、观音竹、雏菊。就连椅子被也成了设计内容,我将梅兰竹菊四扇屏与八个餐位进行结合,这使用餐的顾客从内看风景,从外看心情,椅子靠垫采用药藤作底,且有去湿镇痛之效,外观古朴,上下有景,内外有意。
台面的主题景观轻舟蓑笠,白鹤仙姿、俊山秀美、碧水荡漾。细节上充分体现出用餐的第二种含义,餐具我选用了彩釉陶瓷质朴却有深含品味,筷子选用了象形毛笔,筷架则选用笔架,烟缸选用了文房四宝中的砚台,菜单则采用中国画最常见的卷轴来进行表现,我把顾客的渴望与需求结合起来,产生极强的使用性和记忆点,风景与人文,花与意形成了今天的主题《梦君子》。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三:《《渔歌子》、《江雪》对比教学》
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言情言志也!
——《渔歌子》、《江雪》对比教学
十堰市广东路小学 刘勇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教学,引导学生在两首孤立的诗——《渔歌子》、《江雪》中找寻相似之处,在相似之中探索其不同之处,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强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宽度与深度,帮助学生掌握对比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对比鉴赏经典作品的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生平的角度来感悟经典作品寓情于景中所折射出的作者的心境。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读诗,感知诗意
1、鼓励学生选择一词一诗中的一首来朗读。
2、鼓励学生选择一词一诗中的一首来谈谈对其理解。
3、告知本节课学习内容——了解这一词一诗的异同。
【设计意图】:《渔歌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课文,学生已经学习过。《江雪》是《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的小学生优秀古诗文必背推荐篇目之一,学生已经熟读成诵。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这一词一诗在“流畅朗读”与“字面理解”上都不成问题。因此,笔者直奔主题,干脆利落了将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抛出——探究这一词一诗的异同。
二、对比景物,走近诗境
1、引导学生从对比景物开始探究这一词一诗的异同。
2、出示《渔歌子》中写景的句子,让学生描述词所描绘的画面。引导感知画面所呈现的悠闲自在且充满生机的美感。
3、让学生在优美抒情的音乐中带着理解及感受品读写景的句子。
4、教师多次引读写景句子,将学生带入到词所描述的画面之中。
5、出示《江雪》中写景的诗句,让学生描述诗所描绘的画面。引导学生感知画面给人带来孤寂与寒冷并存的感受。
6、在低沉悲凉的音乐中用朗读来表达自己从诗中体会到的感受。
7、教师多次引读写景句子,将学生带入到诗所描述的画面之中。
8、通过对比,让学生说说这一词一诗中写景的不同。顺势点出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品读诗词中写景的句子,感受《渔歌子》中写景的句子给人带来的勃勃生机的感觉及《江雪》写景的句子给人带来的空灵孤寂的感觉。并让学生将体会到的不同感受分别送进两处写景的句子中反复品味,带学生走近诗词所描绘的环境中,为接下来走近诗人的内心感受及进一步体会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做铺垫。
三、对比渔翁,感悟诗情
1、让学生说说在两种截然不同的环境中,两个渔翁是怎样钓鱼的?
2、让学生感受这是两个怎样的渔翁?并说说从哪里感受到《渔歌子》中渔翁的悠闲自得及《江雪》中渔翁的孤独寂寞?
2、将自己的感受送进诗词中,反复品读,将两位渔翁的不同情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引导孩子质疑渔翁为什么“不须归”,为什么“独钓寒江雪”?
【设计意图】:渔翁的心情从他们所处的钓鱼环境中折射出来,进一步带领学生感受借景抒情的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渔翁的心情,深切感受《渔歌子》中渔翁悠闲自得与《江雪》中渔翁孤独寂寞的不同情感。引导孩子质疑渔翁为何“不须归”,为何“独钓寒江雪”?牵引学生由感受渔翁的心情到理解诗人创作心境过渡。
四、对比诗人,深化意境
1、介绍“知人论世”的古诗词学习方法。
2、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张志和的资料。
3、教师结合学生介绍的资料引导学生体会张志和的仕途之路对其后来生活态度所产生的影响。
4、提问学生,张志和借渔翁钓鱼在表达他自己所“钓鱼”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5、指导朗读:用不同的节奏读出张志和悠闲、快活等情感的微妙不同。
6、学生介绍课前搜集的有关柳宗元的资料。
7、教师结合学生介绍的资料引导学生体会柳宗元在政治仕途上受到的迫害及他的抗争精神。
8、提问学生,柳宗元借渔翁钓鱼在表达他自己所“钓鱼”的真正意图是什么?
9、指导朗读:用不同的情感分别读出柳宗元孤独寂寞、不屈气节的情感。
10、一词一诗放在一起对比朗读。教师总结朗读方法:同一首词用不同的节奏可以读出作者不同的心情,同一首诗带着不同的理解去读就会读出不一样的味道。
【设计意图】:知人论世,只有带领学生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才能让学生明白,这一词一诗不仅仅是在单纯的借景抒情,表达渔翁钓鱼之意,而是借渔翁钓鱼来表达自己生活态度、政治思想等方面的情感与志向。正所谓“钓翁之意不在鱼,在乎言情言志也!”只有当学生感受到这些之后才能有感情、有味道地读好诗词,此乃诵读的更高意境。
五、课堂总结,掌握方法
1、教师总结将古诗词放在一起鉴赏的方法。
2、教师提出希望,今后学生能够在课外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时候用上本节课所介绍的这种方法。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本节课鉴赏古诗词的方法,并让学生在今后课外学习鉴赏古诗词的时候能够有所运用。
篇四:《苏教版小学语文(国标本)第12册第三单元》
8、三打白骨精
预学 一、用“√”划出正确的读音。
拎(līng līn)着 脊 (jí jǐ) 梁 蒙(mēnɡ ménɡ)骗
嘴馋(cán chán) 斋饭(zāi zhāi) 传(chuán zhuàn)记
二、初知课文。{将《渔歌子》编故事}.
《三打白骨精》一文中妖精三次分别装扮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但都被孙悟空识破了。我从中认识______ ________的孙悟空,也知道了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这个故事选自中国四大名著____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 ,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 )写的________________、( )写的______________ 、( )写的______________。
共学
1、为下面一段话,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将序号写在横线上。
A、齐天大圣 B、除恶务尽 C、千变万化
D、调兵遣将 E、腾云驾雾F、大闹天宫
话说石猴随仙师习得一身本领, ,来去无踪自不必说,竟还
会 ,大显了一番神通。在花果山自封为“ ”,惹得玉帝大怒, ,前来捉拿,却不料反被石猴 。后经观音点化,拜唐僧为师,一路不避艰险, ,最终取得了真经。
2.例:蔷薇花起先只是不起眼的一两朵,躲在绿叶间,素素妆,淡淡笑。
赏析:这句话运用拟人手法,“素素妆”与“淡淡笑”还运用对偶,句式整齐,对
仗工整。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蔷薇花的不张扬、素雅,抒发了“我”对蔷薇花的喜爱之情。
她(枫叶)耐得住风霜交加,经得起秋之摧残,战西风而不怯,披严霜而愈丽,显
露出无畏无惧的神采。
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
延学
1、“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当中的一个小故事,你还知道哪些小故事呢?请写出两
到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填空:
古人很喜欢用“三”字,比如李白就曾写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中国古典小说也经常用“三”字来编故事,比如《水浒传》有“三打_______________”、“三碗____________”。《三国演义》中有“______________”。
9、词两首
预学
1、熟读两首词。
2、你还知道哪些词牌名,写出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了解两位词人的背景资料。
共学
1、把诗句补充完整。
(1)常记溪亭日暮, 。兴尽晚回舟, 。争渡,争
渡, 。
(2)西塞山前白鹭飞, 。 , ,斜风细雨不须
归。
2、《如梦令》是我国_____朝著名女词人________的作品。“误入藕花深处”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词人张志和在《渔歌子》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江南春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习古诗词,要注意想像,如学到“兴尽晚回舟, 。”我想到描写荷花的诗,如 (诗人)的 “ , 。”学到“ ,斜风细雨不须归。”我又想起 的一句诗:“沾衣欲湿杏花雨, 。
延学
1、、请用美的语言,将《渔歌子》扩写为一篇景美、情美的美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积累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背一背。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