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实 习 报 告

课 程 名 称: 工程地质实习 课 程 代 码: 6009689 学 生 姓 名: 顾 伟 学 号: 312011080801211 年级/专业/班: 2011级水利水电工程2班 学 院: 能源与环境学院 指 导 教 师: 徐良芳 实 习 地 点:虹口山门、深溪沟、沙湾、

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紫

平铺水库、磨儿潭水库 题 目: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目录

1实习目的2

2实习任务2

3实习地点和过程2

3.1第一天实习内容2

3.1.1虹口山门2

3.1.2深溪沟4

3.1.3深溪沟大桥4

3.1.4沙湾4

3.1.5白沙河口拱桥处6

3.1.6二王庙后山6

3.2第二天实习内容7

3.2.1紫平铺水库采料场7

3.2.2紫坪铺水库8

3.2.3磨儿潭水库9

4实习总结10

1.实习目的

复习和巩固课堂上学习过的有关工程地质的理论知识,提高对断层、滑坡、裂隙、节理等地质现象的认识识别能力,并在老师指导下学会鉴别页岩、大理石、方解石等矿石和洪积物、坡积物、崩积物等岩层。初步了解水里水电工程勘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通过现场对各种地质现象的了解和认识,合理的将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地的观察加深对课本上知识的理解。

2.实习任务

在王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对龙门山脉紫平铺水库附近的比较直观的、典型的地质现象进行概括描述和初步分析,如滑坡、断层、裂隙等并相互讨论询问得出较为完备妥当的处理措施。

3.实习地点和过程

本次实习为期两天,集中在2013年12月28日和29日两天。其中,28日主要学习地质现象,29日主要到水库坝区近距离观察学习,掌握水利工程勘测和地质现象处理的常用方法。

3.1第一天实习内容

时间:2013年12月28日 天气:晴 温度:1~110C 第一天的预定路线为:

学校虹口山门(虹口)关凤沟白沙河口二王庙后门学校

后因关凤沟山体滑坡,正在进行施工,不便进行教学,故改为深溪沟,调整后的观测点顺序依次为:

虹口山门深溪沟深溪构大桥沙湾白沙河口拱桥处二王庙后山

3.1.1虹口山门

(1)水电站附近的地质条件

入眼可见,闸门及其他导水挡水建筑构筑而成的饮水式水电站:其水源来自

穿流而过的白沙河(是岷江左岸的一级支流),其右坝肩下还有不可见隧洞用作泄洪冲沙等用途。右侧还布置有两条传送带,是将生产水泥的原料自动传送至拉法基水泥厂厂区通过高温煅烧来生产水泥。水电站的上游,是呈V字型的高山峡谷。通过观察少许裸露在外的岩石并结合汪老师讲解,可以知道它们形成于泥盆纪和石炭纪,主要由灰岩、石灰岩和白云岩构成。而水库地基是三叠系的含煤地层、砾岩和页岩,库区地形开阔,且两岸山体不对称。库区的基岩上覆盖着松散的坡积物,而河床上则覆盖着水流冲击而成的冲击物。

(2)建筑物最佳位置比选问题

a: 若建在上游峡谷处,则建筑物的体积变小,变矮,因而工程用于闸门的投资会减小;但由于引水线路置于松散的坡积物上,会导致引水线路的投资增加。 b:若建在峡谷尽头,则会导致同样水头下的库容减小,闸门变高相应的投资也会增加。

综合考虑投资,收益和安全等因素,最终选择了现在的坝址。

(3)建坝的工程地质问题及处理措施

地质现状:库区靠近坝址位置为含煤地层,由水流冲击形成的松散层不厚,且主要由颗粒不大的砾岩和页岩构成,另坝肩和坝基下地基有节理存在 导致问题: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处理措施清理松散层,做一个整体底板,扩散基底压力,防止不均匀沉降

Ⅱ.坝肩和坝基的渗漏处理措施水平方向可用黏土经压实等处理后做隔水层;竖直方向可向下打钻机,再向钻孔内灌浆来堵洞,以防止渗漏。 Ⅲ.引水隧洞旧址处的含煤层瓦斯爆炸处理措施修建通风建筑,内设抽风机等,且严禁烟火(瓦斯浓度达8%遇明火可发生爆炸,而达40%~50%时将引起窒息)

另,在运行发电过程中,发现右坝肩的松散体下游存在渗漏现象,且有加大趋势,相关人员立即采取了灌浆堵洞的防渗措施,后发现效果不理想;又在此基础上加大投入,进行了二次防渗处理。

3.1.2深溪沟(峡谷虹口漂流段)

(1)岩层产状:入眼可见,河水水位较低,可见底,七、八月份的水位会比现今高两米左右。据王老师介绍,此处岩层形成于泥盆纪、石炭纪或三叠纪。观察裸露在外的河漫滩,可以发现主要由CaCO3构成的灰岩。新鲜的灰岩致密而坚硬,加盐酸会起气泡,在地层上升和河流下切的作用下容易形成峡谷,这也是深溪沟峡谷形成的主要原因。观察可发现岩层的层面走向与河流走向角度较大,几乎垂直,因此深溪沟峡谷是横谷。再观察可发现层面上大下小,尖端指向老岩层,又可确定岩层存在泥裂现象。仔细观察,会发现岩石有浅灰、深灰。灰白三色,这都是灰页岩。灰页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是方解石,新鲜的灰页岩质地坚硬,用榔头划动会起白痕,敲击其边角溅起碎星、脆性大。砂岩、泥岩和页岩发生强烈错动,形成方解石脉;泥岩全风化形成软弱夹层;CaCO3的页岩、灰岩形成夹砂岩,这样的岩层向上一直延伸到紫坪铺水库,一路观察,只看到溶孔溶系,未发现较大溶洞。且岩层的延续性不是特别好。

根据岩溶形成的条件:a、可溶性岩石;b、岩石的裂隙性要足够高;c、水的溶蚀能力要足够大;d、岩溶水的运动与循环需满足要求。这里的前三个要求都以满足,但因为是静水,所以不满足第四个要求,因此不会渗漏。

龙门山的飞来峰构造:上层是灰岩,下层是含煤地层,都有不同程度的风化剥蚀。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3.1.3深溪沟大桥

岩层产状:横谷:延伸方向和层面方向夹角大于80度,近于垂直。适于修坝修桥。倾角小于300时,坝基和坝肩易在在上游的水推力下产生滑移,稳定性不够。而深溪沟大桥附近的裸露基岩是中到薄层状的灰岩,且倾角很陡,不易滑坡。形成了V型河谷。

3.1.4沙湾

此处主要是认识滑坡现象,我们站在白沙河左岸的一级阶地上进行观测。右侧的弧形小山体,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滑坡形成的。

篇二:《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大学城工程地质调查报告

调查时间: 调查地点: 姓 名:

学 号:

班 级: 小组成员:

撰写时间: 成 绩:

评阅评语:{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一、 前言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大学城周边边坡、危岩、滑坡、基坑等一

系列地质现象,让我们从感性上认识了工程地质,加深在课堂学的理论知识,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效果。了解岩层产状及其形成过程和发展情况,分析沿途所见的岩石的性质以及该地区的地质发展、演变简史,学会野外观察地质现象和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初步能力。

调查时间:2013年6月3号——2013年6月6号 调查地点:大学城虎溪片区

调查人员:陈尹新、陈诚、程新波、连晖、孙文武

调查分工:初期的实地勘测由陈尹新、连晖完成;最终的踏勘由小组全体人员完成,程新波、孙文武负责拍摄图片;实习报告初稿由陈尹新、陈诚完成,修改由程新波,孙文武完成;用于汇报的ppt主要由连晖、程新波、陈诚完成;文档的编辑修改由孙文武完成。

二、 调查区地质地貌概述

调查地点1:大学城东一路,科苑大酒店附近

调查地点2:虎溪街道办万年坡

勘察地点均在大学城虎溪周边,该地区位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区,地形起伏较大,丘陵和丘间洼地相间,我们分别在丘陵和丘间洼地取点,进行了勘测。其中1号勘测点处在洼地之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我们了解到该处地层有第四系坡残积层、中侏罗统沙溪庙组泥岩(J2S-MS)和砂岩(J2S-SS),需要指出的是其中的不等厚互层状的砂岩、泥岩。砂岩(J2S-SS):灰褐色,粉细粒~细粒结构,厚层状构造,微层理发育,钙质胶结。主要矿物成分为长石、石英,含有云母,含泥砾和泥质条带。局部夹有薄层砂质泥岩。砂岩总体较完整,亦较均匀泥岩(J2S-MS):紫红色、砖红色。泥质结构,厚层状构造,微层理发育,成分以粘土矿物为主,含有砂质但分布不均匀,局部夹有青灰色砂质条带。另外在2号勘测点丘陵地形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砂岩以及大量的土石方、粘土。其中的砂岩占了主体,形成了诸如断层、裂隙、节理、褶皱等一系列地质现象。

三、 调查内容

3.1大学城所见的岩石的类型

大学城的岩石以砂岩和泥岩为主。砂岩是一种沉积岩。主要由砂粒胶结而成的,其中砂里粒含量要大于50%。由于砂的颜色有多种,所以砂岩的颜色取决于当地的实际条件,大学城附近的砂岩主要以棕色、黄色见多。绝大部分砂岩是由石英或长石组成的,石英、长石等碎屑成分占50%以上。砂岩是源区岩石经风化、剥蚀、搬运在盆地中堆积形成。岩石由碎屑和填隙物两部分构成。碎屑除石英、长石外还有白云母、重矿物、岩屑等。填隙物包括胶结物和碎屑杂基两种组分。此外,泥岩也是一种沉积岩。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大学城的泥岩以红色、黄色见多。

砂岩 泥岩

3.2 大学城所见的地质构造

(1) 水平构造

岩层产状近于水平的构造,较新的岩层总是位于较老的岩层之上。水平岩层的宽度与形状主要与地形特征及岩层厚度有关。水平岩层的形状一般与地形等高线相同;在地面坡度相同的情况下,厚度越大,露头宽度越大。在上图中我们选取得是修路时剩余的岩体,较好的观察到了比较明显的岩层产状。

(2)倾斜构造

篇三:《《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书

专 业

年 级

姓 名

广西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土力学教研室编

一、主要造岩矿物的鉴定与认识

1、实验的目的、要求

岩石是矿物集合体。认识造岩矿物的目的在于识别工程中常见的各种岩石,并为今后学习其他章节打下基础。本次实习要求如下:

(1)通过对造岩矿物标本的观察,认识常见造岩矿物的形态(单晶、聚晶)、晶面条纹、光学性质、力学性质、碳酸盐类矿物的“盐酸反应”等主要特征。

(2)学习根据造岩矿物的形态和物理特性,用肉眼鉴定常见造岩矿物的技能和描述矿物的方法。

(3)熟练地掌握几种常见造岩矿物的鉴定特征。

2、实习的准备工作

实习前认真预习教材的相关内容。检查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条痕板、稀盐酸等实验用品是否齐全。

3、实习内容{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1)矿物特性的观察;

1)矿物单体形态的观察。六方双锥(或六方柱)一石英(水晶);菱面体一方解石;菱形多面体一石榴子石;长柱体一红柱石;长柱状或纤维状一普通角闪石;短柱状一普通辉石;板状一板状石膏、长石;片状一云母。

2)矿物集合体形态的观察。晶簇状一石英晶簇;粒状一橄榄石;致密状一黄铜矿;鳞片状一绿泥石;纤维状一石棉、(纤维)石膏;放射状一阳起石、红柱石;结核状一(鲕状、豆状、肾状)赤铁矿;土状一高岭土、蒙脱土。

3)晶面条纹的观察。有些晶体的晶面具条纹状,如:黄铁矿三个方向的晶面条纹彼此垂直;斜长石的晶纹相互平行;有的石英具横向晶纹。

4)光学性质的观察

矿物的颜色

白色—方解石、石英;深绿色—橄榄石;铜黄色—黄铜矿;褐色—褐铁矿;铁红色—赤铁矿。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矿的的条痕

观察方解石、角闪石、斜长石、橄榄石的条痕。观察对比黄铁矿、黄铜矿、赤铁

矿等矿物的条痕与颜色之间的关系。

矿物的光泽

拿到标本,对着光线,看其反射光线的性质来确定它属于哪种光泽。黄铁矿、黄铜矿—金属光泽;赤铁矿—半金属光泽;石英(晶面)—玻璃光泽;叶腊石、蛇纹石—腊状光泽;滑石、石英(断面)—油脂光泽;高岭土—土状光泽;石棉、(纤维)石膏—丝绢光泽;白云母、冰洲石(透明方解石)—珍珠光泽。

矿物的透明度

手拿标本,注意观察矿物碎片边缘的透明程度。白云母、石英(水晶)—透明;蛋白石—半透明;黄铁矿、磁铁矿—不透明。

5)矿物力学性质的观察

矿物的解理与断口

解理是矿物受到外力后自然断开的光滑平整的面,要注意在同一方向上对应侧面解理的一致性,又要观察解理面光滑平整的程度。如:云母——组极完全解理;方解石—三组完全解理;长石——组完全解理,一组中等解理;石英一极不完全解理(贝壳状断口);黄铁矿一参差状断口。矿物的解理与断口是互为消长的。

矿物的硬度

利用指甲(硬度2.5)、小刀(硬度5.5)和摩氏硬度计测定和比较石英、方解石、长石、黄铜矿、黄铁矿、白云石的硬度。具体测定方法是(以摩氏硬度计为例):取摩氏硬度计中一种标准矿物,用其棱角刻划被鉴定矿物上的一个新鲜而较完整的平面,擦去粉末,若在面上留有刻痕,则说明被鉴定矿物的硬度小于选用标准矿物的硬度。反之,若未在面上留下刻痕,则说明被鉴定矿物的硬度大于或等于选用标准矿物的硬度。经过多次刻划比较,直到确定被鉴定矿物的硬度介于两个相邻标准矿物硬度之间或接近二者之一时,即已测知被鉴定矿物的硬度。如云母不能被石膏(硬度2)刻动,而能被方解石(硬度3)刻动,故其硬度介于2~3之间,用2.5表示。

若被鉴定矿物难于找出平整的面,而标准矿物上有较好的平面时,也可以用被鉴定矿物的棱角去刻划标准矿物的平面。

6)矿物其它特性的观察。

云母—弹性;蒙脱土—遇水彭胀、有崩解性;碳酸盐类的矿物具“盐酸反应”。 碳酸盐类矿物,如方解石(CaCO3)、白云石(Ca、Mg[CO3]2),与稀盐酸(HCI)

会产生化学反应,逸出二氧化碳(CO2),形成气泡,以方解石为例,其反应为

CaCO3+2HCI→CaCI2+H2O+CO2↑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工程地质实验报告 工程地质勘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