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想象类作文》
假如·丫历险记
在蔚蓝的地球上,在美丽的森林中住着可爱的假如一族,它们因自身的原因终生不能离开森林,然而调皮的假如·丫不愿被世俗所捆缚,它违背族人的意愿只身一人开始历险……
独自一人出来的它,刚出森林就迷失了方向。夜晚的森林太过于安静,原本存在的风声,蝉声都彷佛已销声匿迹,只有在空荡荡的带有血腥味的空气中不时扩散着几声鸟的呜咽声,似乎是生命最后的挣扎,似乎也是临死前的求救。乌云将月亮遮住,在进行最后的酝酿,整片大地被笼罩在黑暗之中,一切都毫无生机,显得那么颓然无力。假如·丫胆颤惊心的走着,突然,一阵莫名的叫声转入假如·丫的耳朵中,在耳边徘徊,假如·丫放慢了脚步,有一步没一步的走着,想要找到声音的源头。阴风撩起假如·丫鬓角的刘海,脚下好像有什么在蠕动。突然,假如·丫脚下踩到一堆不明物体,近处看是一堆动物遗骸,吓得假如·丫转身快跑……
渐渐地假如·丫慢慢的停下了步伐,映入眼帘的一座神秘的古堡,在众多荆棘和蔷薇的环绕下,矗立着一座古老的古堡,它没有精美的饰品来装修,更多的是一丝丝阴森和恐怖,古堡的年代好像很久远了,它永远都不会想到在森林的深处竟有着的古堡。假如·丫走进了古堡,这庞大的古堡中竟没有丝毫,假如·丫一步步深入古堡,它再一次听见那莫名的声音,仿佛它越深入这声音越清晰,渐渐它的眼前出现一丝丝微光,顺着这微光假如·丫来到一片不知名的森林,这里没有一丝丝的阴森恐怖,这里没有嘈杂的声音。然而假如·丫并没有因此停下,突然,天空刮起一阵带着光芒、带着美味食物朝假如·丫刮来,渐渐地它失去了知觉……
假如·丫被带到一座孤岛上,它慢慢的睁开眼睛,7个大脑袋映入眼帘,它站了起来,发现自己被7个巨人包围着,假如·丫再一次害怕了,它试图想和他们交流,“你们好,我是被一阵风刮倒这里,并不是有意侵犯你们的领土的。”这群巨人并不知道它在说些什么,他们便转身离去了,看到他们的离去 假如·丫松了一口气,然而没过多久,7个巨人再一次回来了,但他们的身边却多了一个人,她身穿洁白的连衣裙,乌黑的头发用鲜花捆扎起来,头顶带着一个美丽的花环“你不用害怕,它们都是我的恩人,我也是被一阵奇怪的风带到这里的” “你是谁呀”“我原本是森林中可爱的假如一族的人,因为不停族人的话独自出来冒险,谁知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便留在这里,后来就遇到它们了。”“哦,原来你也是和我一族的人,我叫假如·丫,你呢”“不可能,你怎么会也叫这个名字呢,我也叫假如·丫”
突然,真正的假如·丫醒了过来,原来这一切都只是一场梦。
篇二:《2016届二模作文选》
标准应服务个人
“一个由缺乏个性化的标准化个人组成的社会,是毫无发展前途的悲哀的社会。”爱因斯坦这样警戒世人。确实,在一个新鲜活力的社会中,永远应该是标准适应个人,绝非个人服从于标准。 就像是飞行员不可能总以平均身高生长一样,社会中的一个个存在亦精致得如同永不重复的小花。所谓的标准不应也不能作为衡量一切的模具。
诚然,制定标准可以省去大把的麻烦,如同有了平均身高,制造商便免去了量体制造的烦恼。可是免去了麻烦,亦摒除了可能。一个没有可能的社会,一个要让人扭曲着身姿摆出适应姿态的社会,如何能够拥有光明的未来?
我记得<<浪潮>>中那个特立独行的女孩卡罗,只是因为拒绝穿制服而被集体拒于门外。当<<浪潮>>中的孩子们向着所谓的团结,所谓的一致,所谓的标准看齐,逐渐磨平那些闪着个性光芒的棱角时,蒂姆自杀的枪声惊醒了众人。人永远无法把自己调成标准,而在那些磨去个性的痛苦时刻,一个不慎便会是无法弥补的过失,亦如坠落的战斗机。
要想避免诸如此类的悲剧,社会首先得允许个性化的存在并主动为其开方便之门。这要求社会拥有良好的弹性与张力,拥有必要的包容力。这样的社会不应是《1984》里的那个冷漠的国度,用规章与制度冷却人们火热生活的念想。这样的社会应该尊重个体的差异,并不断鼓励这些差异性的个体去实现自己的价值,而非是简单的适应标准。
“我们一起躺到草坪上,我想让你猜猜星星离我们有多远。”绝望枯乏的米格尔大街尚允许诗人布莱克沃兹灵动的存在,于是米格尔大街的绝望中亦透露出了星星点点璀璨的信念。有多少种存在,便有多少种标准。每一个人本应该在社会中轻盈如蝶翅般旋转展示自己的美好与独特,而社会所要做的就是让标准去适应个人,给标准括上区间。唯有如此,才能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样的社会才会在爱因斯坦睿智的瞳孔中间升腾出希望的光芒。 少一些标准,多几分宽容,少一些束缚,多几分自由。别让《1984》里那一群冷漠麻木的人迈着整齐的步伐进入2016。
【点评】
本文由分析材料入手精准点题,开门见山地阐述观点。接着又从社会的角度分析了标准对个人的束缚,并进一步论述了如何在两者中形成共鸣。
在论述意义时可尝试从个人角度和社会角度两方面递进式去分析。
本文所选的论述材料颇为新颖深刻,富有借鉴意义。
别忽视那“个”
王开岭在参观完犹太大屠杀纪念馆后写出一篇文章,意思说,所有的悲剧,应降落在“个”上才有其惨烈性。一篇文章,唤起了对人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重新思考。
如今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我们生活的点滴,都被手机起来,汇入数据的洪流中。每一个鲜活的生命,那承载了欢笑泪水,纠结与感动的生命,都只能化作机器的样本,数值的平均。洪流涌动,冲淡才了社会对生命应有的记忆。
所有的生活,只有当落实到个体身上时,才有意义。史家常赞汉唐之极盛,却不见少妇断肠,征人回首。不闻万户捣衣。秣陵砧声,胜利的欢呼,盖过了战死者的鲜血与失怙者的哀嚎,致使我们这些后辈中,有多少叫嚎着征战杀伐,扬言踏平岛夷!
佛家说,生命是介子,但介子之小却包含万千世界。是啊,每个人的日常生活,都是国民生活的缩影;每个人的呐喊和语丝,都可以推动社会思想的潮流;每个个体,都可以诠释生命的精彩和伟大。刘亮程的茶籽沟是“个”,却流淌着人对自身存在追求的湍流;牛汉的鼻尖是“个”,却书写着中华的困难和时代的斑驳。而那更大的宇宙,应将这些来自小宇宙的讯息接纳包容,而不能随便取些共性之后就把其他的部分砍了去。只有共性而忽视“个”的宇宙必将黯淡无光,以至坍缩灭亡。
要将这世界之万千落实到“个”,必须得先尊重生命本身,倾听每一个人的呐喊和语丝。汪曾祺之所以成为泰斗,不是因为他“溶奇崛于平淡之中”的构思,而是他对每一个社会个体细致入微的刻画,快手刘,侯银匠我们读者在他对生命的倾听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让心灵随着这些呐喊和语丝共鸣,方找到“柳梢影依稀入梦,热土炊烟缭绕成文”的怅然。从远处看开花的草丛,看到的只能是一片红红绿绿的斑点。只有附身细嗅,来自泥土的芬芳才能侵入脾胃,偶尔出现的满天星亦会赐我以惊喜。那时,这片草丛上的每个生命的脉搏才能汇入心中,将春日的画卷徐徐展开。国家,社会的森林中,亦是如此。
别忽视那“个”,展开机械的数据,细细体察,每一个生命竟是如此美丽。
【点评】
“个”,是个体,更是个性,本文开篇即点出“个”指对人作为个体生命意义的思考。接着将话题引向现实。然后,点出个体的丰富内涵和其意义。再者,论述落实到“个”必须得先尊重生命本身。最后,呼应文题,再次强调别忽视那“个”。文章行云流水,提出看法也解决问题,文字诗意,但不乏深度。主旨突出,自然而有意识地强调论点。 本文的许多素材都来源于我们平时所做的阅读,作者巧妙地将其用于自己的文章,契合文义。也启示我们如何有效积累素材。
做一座特立独行的塔
中国佛塔差不多都是一式的——都那么匀溜挺拔,都那么方圆得宜,美得匀称和谐,也美得面目不清——把武夷山的塔移到北京去,也没有丝毫不协感。并非由于他们都出于同一工匠之手,而是塔们的高度层数,肥瘦宽窄,早已有一个均一标准——或说是平均值规定了。 均一标准源自人们的统一“意识”,社会人道德的均值,即所谓“道德底线”,人们身高体重眉眼比例的均值,往往便是“选美标准”。均值最不出错,均值最给人以安全感——可是那也只是四平八稳的时候,一旦风浪陡生,均值便让你头破血流,人毕竟不是统一生产的流水产品,不可能毫厘不差,嵌进均值的框子。
更有那棱角突出者,还会因此被迫磨平锋尖,以期合于众意;至于冥顽不化者,只好作废品了——屈大夫“自令放为”,不正为了“深思高举”?
试想,假若万历皇帝动动指头,松松枷锁,李贽何苦在狱中以剃刀自刎——“和尚痛否?”“七十老翁何所求!”他终被毁灭,而明王朝亦错失了一个精密而充满活力的头脑,也许李贽本能帮明朝划开一个新的历史岩层,也许他能逃过朱子的阴影。但万历帝无动于衷于是他不能。
为什么我们总迷恋于均一和统一?它确实是“最不坏”,但坏起来最致命。社会本因人而存在,现在却要人对均值的社会俯首称臣,如此,则创新之灵智失,老朽之暮气重。于机械,则机毁人亡,于社会,则人文散尽。
木心的作品初被引回大陆时,一石激起千层浪,赞誉者有之,批评者更有之,因其不符大陆的语言体系。但终有人说了句诚实化:“木心是个‘文章学家’,他的文章更近于六朝文章。”稍微调整一下,你看,木心的作品就活了下来,给大陆吹来一缕清风。
亦可见均值不同于中庸,中庸是海中鱼,相忘江湖,均值是岸上鱼,相濡以沫,可若是通达《易》“通则久”之理,仍有望成为池中之鱼哩!为僵化的平均值巧辩的诸君,可以休息了。
可是对均值的变通,也可只为“局部调整”,决不可妄覆乾坤。普罗泰格拉言“人是万物的尺度。”辉煌的雅典遂物欲横流;苏格拉底连忙补天:“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他比前者伟大就在于此,无论做什么塔,总归是要建一座“塔”,不能造成民居、窑洞、吊脚楼。
世上有些人想做教堂,尖顶高高,有人想做神庙,低矮些,但壮美。我只愿做一座塔,
一座特立独行的塔,祈愿教堂,神庙和特立独行的塔,都不被毁掉。
【点评】
开篇很有特色,引人思考平均值与特立独行的关系,但中国古代的建筑必然带着不同的地方特色,而佛塔这种源于他国的建筑样式由于人们本来的接触就不多,所以创造也相对较少。这种非典型案例未免不足以说明论点。文章第二段中心句将均一标准和伦理道德联系起来,很有新意,但细细想来未免有逻辑不够通顺强行相关的嫌疑。对平均值的分析层层递进,逐步深入,值得学习,但文章中多次出现“均值”相关的关键词,有唯恐别人不知道自己立意的嫌疑,是对自己论述不自信的表现。文章第八段中引例像是对历史教科书如数家珍,将身边的素材融入作文,读起来令人有熟悉感,更加能体会到平均值对创造的扼杀。结尾升华且回到文题,回味悠长又引人深思。
关于“个性时代”的演讲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好!
众所周知,工业革命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完成了第四次科技革命,真正进入“个性时代”!
今天是22世纪的第一天,请大家记住这个伟大的时刻!从今天起,一切商品实现个性化,你将成为世界的中心——当你有需求时,只要登录互联网,全世界的工厂时刻准备着按照你的要求生产,打造出仅属于你一个人的产品!
回首历史,我们从蛮荒时代走向“蒸汽时代”,从此世界紧密联结;我们从“蒸汽时代”走向“电气时代”,从此交通和生产实现飞跃;我们从“电气时代”走向“信息时代”,从此互联网和新兴通讯使我们化天涯为咫尺;而如今我们从“信息时代”走进“个性时代”,再也不会出现百年前大批量生产导致的种种问题。
再见了,个人适应世界的时代!诸位恐怕早已在现代史上了解到百年前的人类社会了吧,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了满足社会需要,一个个削尖了脑袋向着名牌大学、百强企业钻。或许少部分人能够成功并且创造价值,但他们早已在跻身上流社会的过程中磨去了个性,成为模子里刻出来的“标准”成功人士。
我们创造出各式各样的机制、系统,不应让它们成为主宰来改造我们!人文主义精神发展至今,已经踏上一级新的阶梯——不仅仅“人”是世界的中心,还有“个人”是世界的中心!
我们为何要强调个人、个性的重要呢?无非是因为“人”的价值被进一步发掘。每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一个全面发展的社会需要各式各样的人才。倘若我们只选拔出一些在学业考试中突出的人,那这个世界只会向着“学习”型发展。人人想着学习前人,将过去的价值观强加于自己,殊不知自己失去的是最宝贵的创新精神。
个性时代的来临宣告着全人类新的解放,从此我们不必拘泥于一个方面,我们可以自由伸张个性,用自己最擅长的方面为人类社会做出贡献。
最后,让我们一起吸入“个性时代”的自由空气,共同高呼:“再见了,个人适应世界的时代!”
【点评】
文章以演讲稿为形式,新颖而夺人眼球。运用想象的手法,以22世纪科技革命完成为背景,隐含了个性化发展的时代趋势,贴合当下大数据发展的情况,紧扣现实。文章中“让系统机制适应个人”的主题很突出,符合材料含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很明确,但 “回首历史”段有些累赘。(谭雯昕)
留一片瓦尔登湖
美国空军探寻战斗机失误频繁原因,最后通过改变设计,让统一的战斗机能根据飞行员个体做局部调整而解决了问题。这看似寻常,其实难能可贵。
因为他们认识到系统必须给个人留下一定的自由空间。
毕竟人是汲着自然风露成长起来的,不是工厂用同一模具压出来的。人在组成群体时会被或多或少地磨去棱角,以便更好地融入群体。但群体不能放任这种打磨继续下去:失去了个体差异,人也会慢慢失去自己作为独立个体的意识。
这个问题在教育系统中尤为突出。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以“兼容并包”的思想而被社会称誉。当时的北大校园中有拖着长辫的辜鸿铭,坚持旧制的黄侃,也有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陈独秀。蔡元培并没有按照统一的标准来选择,而是给每一位教员留下了一定的自由空间,让他们的思想生长,碰撞,最终酝酿成万马奔腾的“五四”风雷,推动中国历史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那一代的学生也大多成为后来的社会领袖。
反观现在的教育,虽然官员们口口声声说要重视综合素质,却仍在把学生按统一标准塑造。所谓的课外探究,自主探索大多成了堂皇的资料堆砌。学子们的入学就像是上了流水线,在题海的冲刷下磨成式样一致的理工人才,输送到各高校,这样的体制怎么可能培养出那一代激荡风雷的人物,那一代有大气度的大师?
教育系统其实是公共生活的一个缩影。在如今的社会体制下,人们大多按部就班地升学工作,人生轨迹早已画好,不能旁生枝节,不能有片刻喘息。在这样的系统重压下,人们要么沉默着溺毙,要么选择反抗。从前段时间女教师辞职“想去看看世界”来说,反抗已经开始了。 但个体的反抗是远远不够的,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唯有系统本身做出努力,尊重个体差异,留下自由空间。
海子想要“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可是挣扎失败了,以卧轨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了这个世界。梭罗执着追寻,终于找到了瓦尔登湖这个小小的自由空间:
我是它的圆石岸
飘拂过的风
它的最幽深僻远处
高高地躺在我的思想中{想象作文:迷失在森林中}.
若系统不能给梭罗们留下一片瓦尔登湖,他们怕是要面对海子的命运了。
【点评】
开篇引用材料简洁明了,引出“系统要给个人留下自由空间”这一论点,然后列出社会现象指出失去个体差异的危害。接着大题小做,从教育入手。例子新颖生动具有说服力。又由教育说回社会现象,强调论点。以梭罗的小诗结尾颇具诗意。整体思路还是很清晰的。
可是反面现象的列举过多了些。对于总重个体差异的解决也未论述透彻。“瓦尔登湖”的材料在结尾出现略显突兀。
美丽新世界
我时常会想象赫胥黎《美丽新世界》中这样的一幅场景:密密麻麻的试管,婴儿整齐划一地朝你走来,他们有一样的步伐,一样的面庞,一样的瞳孔,甚至一样的皱眉。这足以令任何一个常人窒息,但更为可怕的:假如他们中出现了不同寻常的一名个体呢?
然而,赫胥黎的预言并不只是在遥远的未来得以应验,这般“平均主义”,“反个性主义”的闹剧正在当下如火如荼的上演。
其实这样的习俗在中国是由来已久的,大可从《齐民要术》的前两字一窥究竟。近现代文革时期的红色革命文学也不例外。我们有理由相信,无论是“齐民”,还是“革命”,推行
者的出发点都是好的,因为齐心协力的力量总归优于一盘散沙的威力,用平均值量化整体实力仍不失为最优的措施。但许多时候,我们都矫枉过正,把优化整体的目标忘得一干二净,上演起克隆的闹剧。正因此,齐民的后果是一旦社会中出现黄宗羲等人的异端邪说,国家便动荡。而红色文学时代的知识分子适逢改革开放,就惊觉自己习得的一套文字体系无用武之地。其结局,都是可悲的。
不过,一切矛盾在尚未放大之前都是可以调解的。正如美国空军飞机的座舱一旦启用个性化的设计,其战斗力就大幅提升,这个时候重视起个性的因素,让整体为局部让路,其带来的全局优化效果也是十分可观的。
私以为,头脑精明的商家在这一点就占足了先机——他们再三推出各式各样的“私人订制”服务。迎合了众多挑剔的消费者的胃口,也化解了不少具有独特需求买家的心头之虑。肥胖症患者再也不必对标准统一的亚洲码束手无策,左撇子也不必费尽心思去练习右手操纵鼠标,一切的不寻常以及让消费者心生被歧视的特殊感都随着平均之外的个性定制涣然冰释。 不过,商人的目的终究是盈利,从社会,人文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尚有一大段荆棘坎坷之路要跋涉。例如学校如何在义务公平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的学子,从而避免少数学生被冷漠,歧视,拖着畸形的外壳步入社会?自主招生又如何从高考郁郁不得志的偏才怪才中选拔出各行各业的专业领军人才?以上种种,都是我们亟需思考的问题,而解决症结的良药恰恰是让整体为个性做出调整。
我祈祷一个美丽新世界,那里没有量产的阿尔法或贝塔,那里闪烁着个性的光芒。
【点评】
优点:用《美丽新世界》巧妙引入论题,显得十分自然。论据选用《齐民要术》与红色文学,论据时间跨度大,从古到今更有说服力。倒数第二段点明论点——让整体为个性作出调整,直接明了。个人认为本文最好的是地方是具有现实意义,自然的提及当今教育制度,自招存在的困境,引发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真正做到“文章合为时而著”。
不足:《史记》曰:"齐民无盖藏。"如淳注曰:"齐,无贵贱,故谓之齐民者。齐民和平均值并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强调平等,论据选用有断章取义之嫌。第五段的焕然冰释很显然是为了让文章显得高端才选用的,然而却是错的,改为“烟消云淡”或“一扫而空”更为合适。(黄文昊)
“我”与“我们”
想起当年柴静进入中央电视台之前,陈虻问起她做新闻最关注什么,她毫不犹豫答:“我关注新闻中的人。”
很多情况下,我们都喜欢将事情大而化之,就像美军战斗机以平均值设计的驾驶舱那样,将个体模式化,将具体概念化、标准化。我并不否认这样做的合理性,因为它能使原本复杂的流程变得清晰且规范,但是,当一件具体的事情来得猝不及防,这样的设计似乎显得有些苍白无力。
个体虽然渺小如微芥,但是别忘记,再大的宇宙,也是由一个又一个看似微小的存在组成。
当年白岩松离开央视,去做历史纪录片《我的抗战》,他说过的一句话至今令人记忆犹新:“我建议少用‘我们’,多用‘我’。我们总希望国家体面,然而当国家中的一个个人活得灰头土脸,这样的国家不见得有多体面。”作为新闻工作者,若是只能看见电视上描述的那些大好盛世,那么又有谁再去看见百姓平日生活中的柴米油盐与苦辣酸辛?
只注重整体与概念,而忽视个体与局部,这是这个时代的通病。将具体的事物一律标准化,这似乎也映射出了当代人思维的简单狭隘,正如于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