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我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端午节》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五单元作文:我爱我们的传统文化——端午节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深厚的传统文化,尤其有许多传统节日。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是因为可以上好吃的棕子,糯米里有香肠、有枣子、还有肉,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楚国有个爱国诗人屈原,公元前340年楚国灭亡了。屈原很痛心,在五月初五这一天投江自杀了,人们怕小鱼小虾吃屈原的身体,他们用竹筒把米装起来投进江中,可是被蛟龙偷吃了,后来人们知道了蛟龙最怕苇叶和五色线,人们用这些东西把糯米包了起来。蛟龙看见这些东西就吓走了,这样小鱼小虾不吃屈原的身体了。于是到了这一天人们把包好的棕子投进江中,一年又一年就成了习俗。
我最喜欢端午节了,我最喜欢吃棕子了,我最敬佩屈原了。 安徽省固镇县王庄镇中心小学三年级:张冉旭
篇二:《端午节征文》
端午节
耿桥联办小学 四年级一班 耿梓萌 指导教师 毕春丽 18353318368
今天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一大早,妈妈就收拾好东西准备去超市买粽子。一进超市,进入眼帘的是货架上各式各样的粽子,栗子味的,蜜枣味的,八宝粽子,还有猪肉咸蛋粽子。我问妈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妈妈告诉我:“战国时期,楚国有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由于受到奸臣所害放逐到汨罗江,五月初五这天,抱石投江。老百姓为了防止鱼儿吃他的尸体,就包了很多粽子扔到江中,为了纪念屈原,我们每年五月初五都会吃粽子。”
爸爸还告诉我:“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老百姓还会在门窗上插上艾草,来祈求一家平安,驱邪避鬼。南方有些地区还会举办大型的划龙舟比赛呢!”
端午的风俗可真不少,今天不仅品尝了美味的粽子,还了解到了不少历史知识,这个端午真快乐。
篇三:《快乐的端午节征文》
端午节
耿桥联办小学 四年级一班 安忠森 指导教师 毕春丽 18353318368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很有特色的节日。听老师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为了防止鱼虾啃食他的躯体,便往江中投米团子,这米团子就是我们现在吃的粽子啦!每当端午节到来,南北方家家户户都吃粽子,只是咸甜不同。
今年端午节,妈妈早早起来包粽子了。妈妈包粽子时,我最喜欢当妈妈的小助手啦!给妈妈加水,搅拌大米,递粽叶,扯麻线,可是妈妈总是笑着说我笨手笨脚把麻线扯得长长的。包好的粽子是一个立体的三角形,绿绿的粽叶包裹着白白的糯米,咬下一口就会看到软糯的红豆和甜甜的蜜枣,好吃极了!我一口气能吃八九个呢。还真是自己动手做的格外美味。
端午节除了好吃的粽子,我也乐于一项活动,插艾草。把现拔来的艾草插在瓶子里,分别放在大门口。浓浓的艾香味能防蚊虫,驱邪避鬼。保平安。
端午节真是一个有意义的节日,好期待明年的端午节啊!
篇四:《端午节征文文档》
电话那头的浓浓粽香{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
又到了一年中充满温馨,飘满粽香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记得小的时候,我最喜欢过端午节了。因为我非常喜欢吃包有红枣的粽子。每年临近农历五月,母亲就开始忙活。她把父亲从集市上买来的糯米捡了又捡,把红枣洗了又洗。我们姊妹五个跟在母亲后面跳着,笑着,有时候问目不识丁的母亲根本答不上来的问题。母亲随手把洗好的红枣一个两个塞进我们嘴里,还用“小馋猫”、“小家雀”等亲昵的词逗得我们咯咯直笑。每当这时,母亲也会露出幸福的笑容。
就这样,记忆中不知过了多少年。只记得父亲和母亲利用家里每年十几亩地的微薄收入,在小麦还是一斤两角五分钱的时候,供大姐二姐上了大学,供我上了师范,供两个弟弟上了技校。再后来,我们姊妹五个都有了工作,有了自己的家庭,住在远离父母的城市。父亲和母亲仍然住在农村老家,仍然守着那十几亩地。虽然我们常常打电话给父母,但总以工作忙为理由很少回去看望二老。每当父母听到我们说忙,他就会说:“忙点好,忙点日子过得才有劲儿。我和你妈都老了,想忙也忙不动了,也不用你们惦记,我们都好”还常常听到他俩抢电话的声音。一直觉得不回去看望他们也没什么,他们活得自由、幸福。
永远改不了的老习惯是,每年端午节前夕,接完父亲的电话母亲又打过来,问的都是同一件事:端午节放假哪天回去,几点出门,几点下车。所以,结婚十几年来,端午节都是带着孩子回老家和父亲、母亲一起过。每年都是老一套:母亲做好各种各样的粽子等我们回去。到家后,父亲和母亲微笑着看着我们围着桌子吃粽子。两张满是岁月痕迹的脸上堆着无尽的欣慰和满足。这是我后来才懂得的。
今年端午节放假,我执意带孩子出去旅游了。父母打电话,我找了许多理由推辞。这一次我没有听到电话那头争抢的声音。端午节后的第二天我和女儿带着疲惫回到家。女儿打开冰箱拿饮料时,发现冰箱里放着几十个系着不同颜色毛线的粽子。当女儿和我不解的把系着彩色腰带的粽子摆满餐桌准备大吃时,电话响了,传来母亲欣喜的声音:“三儿,你们回来了。一定累坏了吧。粽子别凉着吃,放在锅里蒸热了再吃,不然吃了会闹肚子的。”父亲抢过电话:“系红毛线的是你最爱吃的红枣粽;系绿毛线的是孩子爱吃的含葡萄干的粽子;系紫毛线的是放了桑葚的;系兰毛线的是有牛肉的。你们先吃着,不够家里还有,打个电话来我就给你们送过去”我的眼泪早已涌了出来,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原来,今天下午,父亲顶着三十五度的高温天气,赶在我和女儿回来之前坐了几十里的公共汽
车来送粽子,为的就是让我们能吃上母亲做的粽子。看着餐桌上鲜亮的粽子和那一道道系着父亲、母亲爱的牵挂的各色毛线,我仿佛看到父亲戴着老花镜,母亲拿着剪刀,在灯下仔细的包粽子,系毛线
放下电话,我立刻决定带着女儿回去看望父母。车上女儿不解的问我:“家里有姥姥做的粽子,干嘛一定要回去吃呢?”“姥姥那儿的粽子香啊,我通过电话都闻到香味了。”女儿不解的看着我。我知道女儿此时不懂我的心。但我通过电话已读懂了父亲和母亲的心。
这么多年来,我们五个儿女的声音已成为父母生活的调味品。他们常常抓着电话不放只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多几分味道。我们五个儿女的笑已经成为父母生活的调料。少了这一味调料,父母吃什么粽都不会香。父母堆满皱纹的笑容也将成为我今后吃粽的调料。那牵挂的爱,那欣慰的笑,无论我离开父母多远,都会传递给我。如同今年端午节那浓浓的粽香传过来一样,一年又一年,永远永远
篇五:《【端午征文15】 那年端午节》
[端午征文] 那 年 端 午 节
那年端午节,记不清是哪一年了,1970年代吧。年年端午,其实也没什么特别,就是一个翻一页日历就过了的普普通通日子,原本是不会在脑海留下什么印记的,几十年过去了,那年的端午印象,却像是刚过去两三年一样,忆念犹新。
节前几天,日子便有了节味儿,菜市熙熙攘攘,那年月物质匮乏,许多人(尤其是小孩)都盼着平淡的日子有一个节日到来,节日来了,首要的事是餐桌上得变变花样,即便是极普通的人家,也得加一两个荤菜喜庆喜庆。
端午时节,我们这地方多数人不习惯包粽,也没有鼓声激浆的龙舟竞赛,河倒是有一条,但小得憋一口气就可潜过去。肉粽是冬至佳品,端午节少数人会包几个凉粽,就是那种黄澄澄的淋上糖油吃的那种。{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
没有粽子和龙舟,似乎少了点佳肴美景,但节日的氛围一点未少,家里有在外工作的人,多数都会赶回来和家人围着餐桌聚一聚,端上一只香喷喷的禾花鸭,那股亲情仿佛全是融进了美味里。{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
端午节间,我们这里几乎家家都做禾花鸭这道菜。这时令,田间的禾苗刚窜花,新鸭也正好长到两斤重左右,喜欢在田间觅食,肉质鲜嫩而不腻。鸭子宰好后,切上大把姜丝笋丝,红枣香菇也切成丝状,加葱花配料一起拌匀,再塞进鸭肚里,蒸笼放好,旺火蒸上二三十分钟出笼,切好,配料在下,鸭肉在上,再浇上鸭肚里焖出的酱汁就算做好了。
对于小孩来说,节的概念更多是因为节而有更多的美味,我和玩伴一如往日在外玩耍,等待家人唤叫回吃节日大餐,忽来一邻居对我说,你妈叫你回去。
我想,大概是父亲回到家了吧,于是径直跑回家。
家里却没有父亲的影子。母亲手中拿着一张纸,带点失望的情绪说,你父亲来电报了。部队有突发任务,取消所有假期。回不了。
对于父亲的临时决定,我并没有太多不解,虽然还是不太懂部队上的规矩,但多少还是知道那里不同于一般的地方,叫你向东你不能往西的。往年也见过,父亲回来探亲,到家不几天,部队一封电报又把他召回去了。
不回我们就自己吃吧,我只是随便说了一句,母亲却瞪了我一眼。{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
晚餐我们终究吃得不太快意,盘子里的禾花鸭也剩了很多。{我爱我们的节日端午征文}.
母亲眉宇间锁着一丝愁绪,其实母亲如此也并非无缘,我们前一天从收音机里听到了一
条新闻,父亲驻地所在的潮汕地区又发洪水了,估计部队的任务是和洪水相关。
潮汕地区地势低洼,洪水一来往往伴有海潮,,遇上台风灾情会更重。几年前,那里的牛田洋地区便因台风遭到了一次海潮的劫洗,那次灾难,卷走了好几百条生命,包括数百驻地的救援解放军官兵和数十位来此支援建设的大学生及技术人员。母亲一位同事的爱人,便是在那次救灾中牺牲的一位解放军军官,据说找到遗体时,已变形得令人不忍目睹。
晚饭后,我们手拿一把蒲扇坐在屋外聊天乘凉。那些年,除了偶看一场电影或一场普通的球赛外,聊天就是晚上的主要乐事。
那天晚上,母亲似是少了许多话。我不解母亲的心情,还说了一件不应在此时说的事。
端午那天,学校为了让学生开心过一个节日,就放了半天假,几个跑得快的学生,脚刚迈出校门,就跑到河里游水去,结果有个一头扎下去就起不来了。我们几个好久才从学校出来的学生,回家路上碰到大人把他从水里捞上来,但已没了气。
不知是真是假,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说法,每年端午前都会有几条命留在水里,那是水中的水鬼要收新魂了。
这件事我还未讲完,母亲就把我叫停了。外婆好像是若有所思,她把话题岔开,让我点燃一根黄麻秸秆,她说唱个儿歌吧,就唱了一首我们都懂的儿歌:
夜光虫(萤火虫),
夜夜来,
我担豆腐你担柴。
老人都说,夜光虫是吉祥的,它给黑夜带来光明,这儿歌也是吉祥的。我和外婆反反复复地唱着,唱着,忽然,我发现母亲也跟着唱起来。
一个月后,又接到一封父亲的电报,他说重新请了探亲假,七月节回来。我们这地方农历七月十四也是一个节。外婆但对母亲说,七月十四想鸡不想鸭,买只鸡回来自己养些日子吧,好吃些。母亲说她会去买。这时,原来留下的另一只鸭也“嘎嘎”叫了两声。我好像有所新的期待,不知是期待能见到父亲,还是期待仍有禾花鸭和鸡肉吃。
几十年过去了,外婆、父亲和母亲都已去了另一个世界。那年端午节的旧事即使最终也会成为记忆的碎片,但每逢端午来临,我相信它仍会时不时在我眼前闪现。
篇六:《【端午征文01】又到端午节日时》
又到端午节日时
文/千颗珠
端午节又到了,不论电视节目里,还是街头巷尾的闲聊中,总可以听到一句话,包粽子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看来已成了俗定的规矩。每年的端午节前后,人们总是忙活着买粘米、买红枣、买苇叶。每到这时,看到市场上的人们围着买苇叶,我便不由自主地想起小时候在老家撇苇叶来。
老家是个半丘陵的农村,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很大的芦苇地。小时候的我,每年到了这个时候,总喜欢跟着一帮大人到芦苇地里撇苇叶。芦苇荡绿油油的,很大很宽。一棵棵芦苇高高地站在浅浅地水里,哗啦哗啦地摇着,自由自在地长着。我钻进芦苇荡,我矮的好似侏儒。因为芦苇下半截的叶子很短、很厚、很窄,还发硬,而上半部的叶子,则又长、又宽、又软,最适宜包粽子。那些大人们告诉我,芦苇的叶子一晚上就会窜一个,撇苇叶要撇长的、宽的,靠上边的。所以,我总是把芦苇扳弯了才够得着。
按照大人们的嘱咐,在芦苇荡里边走边挑拣着撇,瞅瞅这个摸摸那个,不一会儿就是一大把。随便找根草藤把他绑起来,夹在胳肘窝里继续撇,不到半晌就是一大抱。
回来后交给母亲,母亲便将苇叶冲刷干净,放进大铁锅里煮,袅袅地炊烟沸腾着,虽然没有包成粽子,可那苇叶特有的清香味道,就扑向了鼻腔。
撇苇叶包粽子,在那个时候,并未觉得苇叶怎样,要包粽子就去撇,很正常,就好似3+2=5一样,并不觉得苇叶有多么的金贵。而今天的苇叶却成了市场上的紧俏货,而且不是论把卖而是论斤卖,价格贵的让人瞠目。我几次站在购买苇叶的摊点,几次把我的思绪带回儿时,总是不可思议地踌躇,最后空手而归。
粽子,谁不爱吃,可我是爱吃却不会包。小时候在家吃母亲包的粽子,后来吃婆母包的粽子。每年的端午节,婆母总是包几十个粽子,托人捎到市里,让她的儿女们吃。去年端午节前婆母走了,没有人再为我们包粽子了,左邻右舍的乡亲们便一家三个、四个的送,我们和着心里的泪水,吃着乡邻们送的粽子,度过了婆母去世后的第一个端午节。
而今,端午节又到了,又该包粽子了,可我依然是不会包。可那粽子的清香之味确实引诱馋虫。几天来节日气氛的渲染,不由得思念起亲人来……。
注:发个小文,以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