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数学作文600字 叙事作文600字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数学题(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数学题(600字)作文

阳光名媚的下午,我们迎来了黄老师到我们班上课。当我们正疑惑这堂课上什么内容时,只见黄老师慢条斯理的在黑板上写下一道数学题:4+3=()。 我们都疑惑不解:难道这节课上的得是数学课?不是吧,这么简单的题目,一年级的新生都会做,何况身为五年级的我们?到底是什么回事呢?只见同学有的拖着自己的腮帮,好像在思考着什么;有的转过头来,跟周围的讨论;有的正在敲着自己的脑袋,使劲的、努力的想到底是什么&& 班级里鸦雀无声,大家都不知道这黄老师搞的是什么鬼,所以大家都没有说7这个数字,生怕中了黄老师的当。 每个人都绞尽脑汁,就是不知道除了是7,还会是什么呢?这是,黄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数字1。 同学们开始交头接耳,为什么是1?班级里,那些十分积极的人,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始说起话来:不是吧,再怎么样也轮不到这’1‘啊!黄老师,您是不是弄错了?oh my god!黄老师,为什么是‘1’,而不是‘7’呢? 黄老师看到我们二张摸不到头脑的样子,他得意洋洋的公布了答案:应为4+3不就是等于7吗?7正好是一个星期,所以就是数字1了。听了这番话,才知道原来是1啊。 黄老师上的这节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看事不应该单单只看表面,还要看到背后。从表面看到的事是不完整的,所以不能单单只看表面,也要看背后。这就是黄老师这节课要交给我们的知识,也就是让我们要用两双眼睛看事物。浙江台州黄岩区宁溪镇中心小学五年级:潘漪镝

篇一:数学小作文

生 活 中 的 数 学

生活中我们都离不开数学,比如商店铁拉闸门,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买菜的几斤几两、日历上的几年几月几日,还有一些容器体积的计算上都与数学有关。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几件常见的事吧!

早上起床,当我们睁开朦朦胧胧的双眼,

“你是怎么算的?”我笑了笑说:“我先算3斤大白菜×0。8元=2元4角,再算买3斤送1斤=4斤,然后再算2元4角÷4斤=6角,那8角-6角不就等于2角了吗!”这些就是生活中的单价×数量=总价。

我平时都要跟着妈妈乘公共汽车去新华书店,公交车一分钟行驶一千米,大约二十分钟就到了。妈妈问我:“我们家离新华书店距离大约有多少千米呀?”我一边用手指比划着一边对妈妈说:“大约二十千米。”这就是生活中的速度×时间=路程。

“勤动脑+勤动手=成功”这是我通过实际生活所悟出的道理,也是我一般的解题顺序。我总要先读懂题目,掌握其中的关系,列出算式,一步步地解答。有时,还要通过画图的方式,来理解题目。 其实,生活中还有许多奇妙的数学,在等着我们去寻找、去发现。评析:平日里我们总要和数学打交道。外出购物,出门乘车,计算重量等等,同学们应该灵活应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对所需要解决的钱或路程等做出计算。通过上面这位同学的切身体会,应该使我们明白: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它就在每个同学的身边。学习数学并不是为了解题,只要你勤动手、勤动脑,你也能得到数学这个朋友的大力帮助的。

这样既可以有效地避免错误发生,又可以锻炼自己的计算能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所说的:数学是我们的朋友,怎么可以走出课堂就把朋友忘记了呢?多亲近这个朋友,也就会得到这个朋友的大力帮助的。

“雄鹰搏击长空,海燕唱退惊雷”。新课改改变了我们的学习方式,大大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兴趣。希望我们在新课改的阳光下插上理想的翅膀放飞自己的心灵,在课改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小马虎漫游数学王国

小马虎,是德育小学四年级的小学生。他样样都好:脑子好、身体好、体育好??.唯一的不好就是很马虎,瞧,就因为这个原因,

他的数学成绩老是上不去。

一天晚上,小马虎由于数学考试考到了96分而非常高兴。他的

父母带着他去商场逛了一圈后,他回来后很快就进入了梦乡。这天夜里,一个头发剃光的老头出现在他的梦中,对他说:“亲爱的小马虎同学,我是数学王国的知名博士,听说你的数学很不好,我想带你到数学王国去看看,好吗?”小马虎满口答应。可是,博士刚把小马虎带到城门口,马上就不见了他的踪影。小马虎刚想进去就被士兵们给拦住了。“你们为什么不让我进去?”小马虎急了,他气得直跺脚。“让你进去也行,就是你先得回答我们的问题,答对了才行。”士兵说。小马虎很爽快地说:“好的。”只见士兵拿出一块板子,上面出了一道题:一个杯子向空瓶倒入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瓶重440克,如果倒入5杯水,连瓶重600克。请问,一杯水和一个空瓶各重多少?”“这可难不倒我!”小马虎又开始自吹自擂了, “一杯水重200克,空瓶重80克。”“小马虎呀,小马虎,你可真马虎。”他忽然看见城里有博士的身影,为了进城,他在沙上重新算了一变,呀!原来是水重80克,瓶重200克。他又跑过去,陪着笑脸对士兵说:“士兵大哥,您看水重80克,瓶重200克,对吗?”士兵听到正确答案,才放他进去。 来到数学王国后,小马虎看到了许多与数学有关的地方。如“125+8超市”,“1+1童装”,“48-6水果店”。他刚进去不久,就被两位士兵给捉走了。原来,这两名士兵是奉国王之命来请教小马虎一道数学问题的。

小马虎来到国王面前,国王马上迎接了小马虎,还把他冥思苦想数月的题目告诉了他:一只平底锅上能煎两只饼,用它煎一只饼需要2分钟。问煎3只饼最少需要多少分钟?小马虎思考了一会儿,说:

“先把两只饼放在上面煎,一只饼的一面煎完正面后把

下页 余下全文篇二:数学文化考试作文题

1.数学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谈谈自己的感想。

1纳税问题。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有所规定,公民每月工资低于一个数值时,不需交税,超过这个数值就要其超出的部分缴纳所得税。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需要交税的。所以会计算税额是每个人必须的。

2储蓄问题。当一个人把一笔钱存入银行时,就会产生利息税。只有会计算○

利息税,才知道自己每个月会得到多少利息税,准确的了解自己存款的动态。以及电信问题、水电问题、股票问题、旅游问题,都是要运用数学知识计算出自己要通过哪一种方式对自己最为有利。

数学是一门丰富多彩的源于生活而又应用于生活,扎根于数据而展现于抽象形式之中,通过揭示现象中隐藏的模式来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科学。数学是现代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正确应用数学理论,就能估计各种风险,就能够对问题提出各种变通的解决办法,从而使人们能够生活在充满信息的世界。现代数学的气息已作为一种技术渗透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之中了,新的世纪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具备数学的思考的方式是公民必备的素质之一。由此可以得出,我们每一个人,天天都在跟数字打交道。而我所学的“数学文化”这门课是从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观点等角度切入,并以它们为线索来组织材料,正真的来源于生活,回归到生活中。激发了我们对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和对生活中的数学的关注度。一个人不识字完全可以生活,但是若不识数,就很难生活了;一个国家科学的进步,可以用它消耗的数学来衡量。现代科技进步,对数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我觉得“数学文化”这门课程为我们剖析“数学”这门神秘而又与我们息息相关的科学,对我们来说是获益匪浅的。首先,了解了数学的发展史:数学,起源于人类早期的生产活动,为中国古代六艺之一,亦被古希腊学者视为哲学之起点。让我记忆最深的就是数学史上的三次数学危机三次数学危机,这三次数学危机每一次都是数学探索者们在进行对数学这门学科的探索时产生的问题,每次出现了数学危机后,数学家们都努力地对其进行探究,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把这些问题解决。让我了解到数学的世界是时时刻刻都会有矛盾的世界,研究数学就是在研究把这些矛盾解决掉或者用正当的理论把矛盾解释清楚的方法。了解数学发展史、数学基本问题等知识对我们以后学好“数学”这

门课程或者说研究这门科学有很大的帮助。也让我体会到学数学这门课程,不单单是学习数学的公式定理,更要学习数学家们坚持不懈、开拓进取的精神。

2.关于对无穷的认识。

无穷是数学中一个基本概念,不仅是几乎所有大学生都学习的高等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更是 数学类大学生课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概念:几乎所有的数学专业课程都离不开无穷概念。无穷是一个数学

中广泛使用的概念:高等数学、数学分析极限论中有无穷大量、无穷小量之无穷。

早在远古时代,无限的概念就比其它任何概念都激动着人们的感情,而且远在两千年以前,人们就已经产生了对数学无穷的萌芽认识。在我国,著名的《庄子》一书中有言:“一尺之棰,日取其半,而万世不竭。”从中就可体现出我国早期对数学无穷的认识水平。以及刘徽得出徽率,而其后继者祖冲之更是得出了圆周率介于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的领先国外上千年的惊人成果。在国外,早在毕达哥拉斯关于不可公度量的发现及关于数与无限这两个概念的定义中已孕育了微积分学的关于无穷的思想方法。德谟克利特和柏拉图学派探索过无穷小量观念。欧多克索斯、安蒂丰、数学之神阿基米德所运用的穷竭法已备近代极限理论的雏形,尤其是阿基米德对穷竭法应用之熟练,使后人感到他在当时就已接近了微积分的边缘。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数学无穷思想发展之初,古人就已在这个领域开创了一个光辉的起点。

十七世纪后期,牛顿、莱布尼兹创立微积分学,成为解决众多问题的重要而有力的工具,并在实际应用中获得了巨大成功。然而,在当时它还遭到了许多人的强烈攻击和指责,原因在于当时的微积分主要建立在无穷小分析之上,而无穷小后来证明是包含逻辑矛盾的。并且引发了数学史上的

3.经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谈谈你对数学素养的认识和看法。

“数学素养”包括通俗说法和专业说法。“数学素养”的通俗说法是,“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例如,从数学角度看问题的出发点;有条理的思维,严密的思考、求证;简洁、清晰、准确地表达;在解决问题时、总结工作时,逻辑推理的意识和能力;对所从事的工作,合理地量化和简化,周到地运筹帷幄。“数学素养”的专业说法,摘自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项目结题报告“数学学科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篇三:数学小作文

chenghong 发表于 2007-6-19 20:20:00

亲爱的孩子们,这儿有几篇数学小作文供你们看看,若是你们也有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写哦! 数学文章一

小 猴分 草 莓 宁波市实验小学502班 葛灵

小猴跟着小牛学数学。正当它们边走边说的时候,突然看见兔子、松鼠、刺猬围着一堆草莓又蹦又跳。好奇的小猴立刻跑上去问:“你们吵吵闹闹的,干什么呢?”兔子说:“我们在分草莓呢!我们说好的,我分得的草莓数是松鼠分得的2倍。”松鼠听见了,过来说:“大家说好的,我比刺猬多分10个。”刺猬说:“我分得最少,可是我该分到多少个呢?”小猴问:“你们到底采回多少草莓?”兔子说:“我刚刚数过,一共有110个草莓。”小牛见了,低声对小猴说:“你帮它们算算吧!我看看你数学长进多少!”小猴硬着头皮答应了。它骚骚脑袋说:“恩,应该把草莓数作总体1,也就是1份的意思。既然兔子分得的草莓是松鼠的2倍,那么兔子要分2份。” 兔子不解地问:“这110个草莓算1份,我应该分2份,可是另外一份在哪儿呢?”松鼠和刺猬则气愤地说:“兔子把草莓都拿走了,我们吃什么?”“这个??”小猴回答不上来了,急得抓耳挠腮。小牛说:“你看你,平时不好好学习,这下可不行了吧?”小猴听了,连忙恳求:“小牛,你就帮我算

算吧!”“好吧!”小牛说:“你既然已经知道草莓有110个,那就不用再设总数为1了。可以设兔子分得的草莓数为1,这样松鼠分得1/2,刺猬分得比1/2还少10个。”小猴疑惑:“少10个可怎么算呢?”“如果给刺猬增加10个,刺猬也分得1/2了。”

小猴听完,就马上跑去摘草莓。小牛一把拉住了它,说:“你不用真的去找,这只要假设一下就可以了。”于是,它接着说道:“假如给刺猬加10个草莓,兔子、松鼠所占的份数不变,刺猬也能占到1/2份了。所以,先可以这样算:

(110+10)÷(1+1/2+1/2)

=120÷2 =60(个)”

小牛在地上写了个算式说:“我先求出1份的草莓是60个。这就是说兔子分得60个,松鼠分得30个,而刺猬分得20个。合起来正好是110个。”兔子、松鼠、刺猬又高兴又感激。小猴和小牛又往前走。路上,小猴问小牛:“你真聪明啊!你能不能把你的数学秘诀教给我呢?”小牛生气了:“哪有什么秘诀?要靠自己多动脑筋!”说完,便疾步往前走去。小猴在后头大叫:“等等我!不要丢下我呀!”

(自评:我把同学们平时作业中经常容易错的倍数关系应用题的逆向思维题用童话的形式写出来,同学们爱看,也容易理解,你们认为呢?

同学的话: 小作者能通过童话故事的形式来写。涉及了许多数学知识,掌握得很不错,想象力也相当丰富,语言幽默风趣,不错!

老师的话:. 这篇文章,作者用一个童话的体裁把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步骤写了出来,告诉大家应该怎样算这类应用题,也指出了一些同学的错误,引导他们正确做题。也使我们重新复习了一遍分数应用题。)

数学文章二

宁波市实验小学502班 郑奇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数学随处可见。可是,有一天,我碰见了一道难题,如下: 妈妈在“三江公司”工作。1998年每月可以拿工资1500元;1999年每月可以拿工资1700元;2003年每月可以拿工资2000元。爸爸问我“1998年的工资是1999年的工资的百分之几?2003年的工资是1999年的工资的百分之几?1998年的工资是2003年的工资的百分之几?“什么是百分之几?”我的脑海里起了个大问号,“该怎么算呢?”

正在我犹豫不决的时候,爸爸走了过来,说:“你瞧,不会做了吧!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用除法计算。(如果除不尽,就保留三位小数)至于百分之几嘛,就把算出来的得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加上‘%’(百分号)便可以了。”“啊,原来如此,我知道了!”于是,我埋头算了起来:问题(1)1500÷1700≒(约等于)0.882=88.2%,问题(2)2000÷1700≒(约等于)

1.176=117.6%,问题(3)1500÷2000=0.75=75%。“哈哈,终于完成了”我十分高兴,便把算

篇二:《写数学老师的作文600字》

写数学老师的作文600字 教学有方的数学老师 这个学期,我们班换了一个数学老师,他姓梁,是我们班的副班主任,也是学校的副校长。 梁老师长着一张瓜子脸,脸上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他剪了一个小平头,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就像一位知识渊博的大教授一样。 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梁老师兴致勃勃地走进教室,样子非常神秘哦!只见他笑容满面,大声说:“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上数学课,很高兴认识你们!”紧接着,老师就发话梅给大家品尝,我是第一个拿到老师发的话梅,竟然有些疑惑不解,到底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大家都把话梅含在嘴里品尝。梁老师微笑着问:“同学们,话梅的味道怎么样呢?”同学们顿时像炸开了锅一样,有的说话梅是甜的,有的说话梅是咸的,还有的说话梅是酸的。这时,老师和蔼可亲地总结道:“孩子们,你们说的都对。数学就像话梅一样,真有味!” 接下来,更有意思的是:梁老师拿出一副扑克牌,跟我们玩起了加减乘除二十四的游戏。同学们绞尽脑汁地计算着,而聪明的小皓子一下子便答出了两道不同的式子。

篇三:《数学论文(600字)作文》

精选作文:数学论文(600字)作文 数学小论文 寒假,我参加了数学兴趣班,教我们的是一位年轻漂亮的女老师陈老师。 陈老师教我们的第一节课很独特,首先她问我们的第一个问题是:数学是什么?,这个问题虽然简单,但是却充满着奥秘,我回答不出来,但是也有很多同学踊跃举手回答问题数学是生活中经常运用的知识数学是我们思维的一种表达方式。数学是&&陈老师似乎比较满意,说:同学们的回答很精彩,但是,还不完全正确,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额一门学科。通过抽象画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陈老师告诉我们的是数学,数学存在的意义,她说,数学不是烦躁的拼命做练习,而是锻炼我们的思维,使我们的思维越来越强,使我们对于某一件事时,可以迅速的判断。数学是一门学科,如果你对数学有兴趣,那么你的思维已经很强了。 没错,通过陈老师的教导,我们已经渐渐懂得数学的含义,数学题目中,也许有些很难,但是每解一道题,就能锻炼我们的思维。比如,陈老师让我们花半个小时去做一道题,这道题是一道初三的题目,即使你会做,也要做到半小时: 某同学在a、b两家超市发现他看中的随身听的价钱相同,书包单价也相同。随身听和书包单价之和为452元,且随身听的单价比书包的单价的4倍少8元。 (1)求该同学看中的随身听和书包的单价各为多少元?这道题虽然很难,但是只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写出来,也可以。我们要锻炼自己的思维,提高数学能力!浙江湖州安吉县安吉天略外国语学校初一:康渝涵 篇一:小学数学论文范文{数学作文600字}.

小学数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

摘 要:小学数学不会自发产生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需要采用切实可行的方法。本文围绕小学数学生活化策略展开,旨在进一步拓宽小学数学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生活化策略 研究

数学作为小学生感知世界的重要方式,不会孤立于生活之外产生作用,也不能从教材和课堂教学中与现实生活自发产生直接的联系。显然,对《数学课程标准》的解读,不能只是明确“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是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而是要从这样的教学目标定位中,寻找切实可行的方法。如何真正让数学贴近学生生活,让数学与学生生活触觉碰撞和交融,让他们真正的在生活中学数学,在学数学中了解感触生活,这是数学教师应该探究的课题,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我们数学教师采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因此,笔者结合长期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和当前教改的要求.提出以下设想以求教于方家。

一、依托教材,促进学习材料生活化

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指数学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把数学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学习数学的一种教学方式。这里所指的学生实际生活并不单是单纯学生生活情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完全再现,而是一种数学化的生活情境。小学数学教材是实现课程目标、实施教学的重要资源,也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本线索。学习材料生活化可以依托现行教材,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为的状态。和许多研究者的认识一致的是,目前小学数学教材内容仍然缺乏时代气息和生活色彩,缺少学生喜闻乐见的内容。

学习材料生活化就是要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将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建构属于学生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一般应用题时,笔者这样重组材料:一是收集信息。上课一开始就请学生描述学校周边道路环境状况。二是选择信息。在学生所列举的众多信息中选择出一条“为绿化道路环境,在校外公路栽种树木,一共栽了500棵,成活了490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三是自主探究。学生提出问题中很多是学生已知领域,让学生自己解决。四是教师引导。告诉同学们“这批树木的成活率是98%。”从而提问“成活率”和“98%”的含义,让同学们先独立思考后小组交流讨论。这样重组,贴近学生所关注的现实生活,学习材料来自师生的熟知信息,体现了生活数学的现实性。这样就能很好地解决“死知识”适应“对话教学”之间的矛盾。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处理教材、调整教材。重组教材内容,给数学课本增加“营养”。让教学根植于生活,将枯燥乏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有价值的案例,从而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学习过程,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

二、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

数学知识最终服务于生活,回归于社会生活。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我积极鼓励学生收集、整理、加工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获得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感受到生活与数学知识间的联系,不断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数学教学不应该是个只注重求知过程、只注意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训练数学技能,而应该积极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认识世界、掌握分析问题的方式方法。在学生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使每一个学生拥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角观察生活的眼睛,让学生带着数学问题接触实际.加深对数学问题的理解,进而懂得身边处处有数学。数学总能找到与人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抓住了联系,就能把活学到的知识进行活用。但这种思维习惯也需要我们一步一步地培训。如学习比例应用后,我们设计了一个将配液加水或加盐的实验操作活动:“要把10%盐水50千克,配制成20%的盐水。该怎么办?学生通过精确计算,动手测量得出使盐变多(加盐)或使水变少(蒸发)的规律。再如在学习“百分数意义”后,我出示了这样一道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我们班有30%左右的学生在家使用电脑上网,其中2/3的学生是利用网络进行学习,而1/3的学生却在玩网络游戏。看到这一现象,谈谈你的看法。这样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思考、解决身边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了思想教育。适当地进行一些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使学生自觉地把所学到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情感,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的意识。

三、关注日常生活,捕捉学生的兴趣点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到处存在数学问题。数学的身影在生活中每个角落,数学的价值来自日常生活。数学教学重视学生的生活体验,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景相结合.通过生活问题的解决达到巩固数学知识,提高数学技能.技巧的目的。对小学生而言,在生活中形成的常识、经验是他们学习数学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拓展学生认识数学,发现数学的空间,重视学生对数学体验的积累。让学生在数学知识之前尽早感受这种做法,在课堂中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厘米、米等

长度单位时,可以从比高矮实际事例人手使学生明白了长度单位对于精确测量的意义,再让学生通过测量工具认识这些长度单位.然后动手测量图钉的长度、食指的宽度、书本长度、平伸两臂的长度、给爸爸妈妈测量坐高,黑板的长度、教室的长度等。

这些知识是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在不知不觉中学习了数学,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了原来数学就自己的身边,身边就有数学,数学不再是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而是充满魅力与灵性.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同时也增强了数学的亲和力,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课堂教学焕发了生命的活力。

四、学以致用,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数学最终目的就是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创造生活情境,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研究、探索,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增进对知识的理解,了解知识的价值,而且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信心。例如,在讲授“利息”的知识点后,笔者安排了这样的课外作业“自己做一次小小会计员”,让学生去银行了解现在的利率,然后让他们把积攒的零用钱存起来,怎样存最合算?这样的作业学生极有兴趣。在这一系列的调查、分析、计算、反复比较的实践中,学生对利率、利息这一知识的理解更为深刻。而且此次活动.还可以是对学生不乱花钱的思想教育,实现教知识和育人的统一。这样联系实际的教学,将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返回到生活中,又从生活实践中弥补课堂内学不到的知识。自然满足了学生求知的心理愿望,产生了强烈的教与学的共鸣,同时在生活实践中学会了解决问题。

综上所述,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策略必须能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能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于实践,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使学习变得通俗、有趣、生动,使数学教学实践变得更有活力。

小学数学与生活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进一步促使数学生活化,数学与生活进一步接轨是指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过程。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着数学。因此,数学教学内容应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设计数学问题,让学生真正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关系,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为此,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提供他们所熟悉的经验,充分利用学生现有的知识经验和他们所熟悉的事物组织教学,把学生的生活经验课堂化,将抽象的数学转化为有趣、生动、易于理解的事物,贴近生活,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学要与生活进一步接轨。

一、数学情境与生活 教师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问题作为数学活动的切入点,能让学生感到数学来自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好奇和兴趣,从而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在日常教学中,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教学实例,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数学知识。

如:在教学《分桃子》一课时,我创设情境:先要求每个学生拿出9个桃子放在盘子里,每盘放的个数一样多,有几种放法,可以放几盘?当学生操作完之后,从中选择五种:(1)每盘放3个,9÷3=3(盘);

{数学作文600字}.

(2)每盘放9个,9÷9=1(盘);(3)每盘放2个,9÷2=4(盘),多1个;(4)每盘放4个,9÷4=2(盘)多1个;(5)每盘放5个,9÷5=1(盘)多4个。接下来引导学生观察上面五个除法式子,并提问:可分成几种情况;学生于是很快的观察到:一类正好分完,另一类分完后还有剩余的。于是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正好分完的除法和除法算式,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分了以后还剩余的算式,我们就把它叫做“有余数的除法”,这样创设生活情景,可以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身临其境,轻松的接受新知识。

二、数学理解与生活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更是充满着数学问题。善于捕捉生活现象,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使之产生学习需要的有效方法。新的课程标准更多地强调学生用数学的眼光从生活中捕捉数学问题,探索数学规律,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分析生活现象,自主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从学生的生活中抽象数学问题,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数学无处不在,生活处处有数学。 如:在教学两位数乘法后,安排这样一个数学问题,学校组织师生去公园游玩。老师28人,小朋友150人。公园门口写着:门票成人每人30元,学生每人15元,团体30人以上每人20人。请同学们设计一种你认为最好的购票方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设计方案:

1、全买团体票:(28+150)×20=3560元

2、不买团体票:28×30+150×15=3090元

3、一部分买团体票,一部分不买:(28+2)×20+(150-2)×15=2820元

通过不同的方案的比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理财的意识。

三、日常生活“数学化”

孩子们的知识应该是在对话中形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在今天的“课堂超市”环节中,这一切体现得淋漓尽致。如:我先出示了文具价目表:篮球95元/个,排球50元/个,之后出示了一个数学问题,“买4个排球和6个篮球共要多少钱?”。这样的数学问题,没有用新教材的学生一般的解题思路只有这一种“95×6+50×4”,可是使用了新教材的孩子们却出现了多种解决方法:(1)95×6+50×4;(2)(95+50)×4+95×2;(3)(95+50)×6-50×2

通过“课堂超市”展示,使我们的数学走进了生活,使我们的孩子们体验到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促使了孩子的思维开放性,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总而言之,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现象,发现数学问题,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接轨,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数学素材,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处处有美感,缩短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扩大了学生的认知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既满足了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何乐而不为呢?为了使数学更接近生活,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刻不容缓的教育使命。

浅 谈 数 学 与 生 活 的 联 系

沈闸中心小学—–李清莹

“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的认识不仅要从数学本质的观点去领悟,更要从数学活动的亲身实践中去体验”。这充分说明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面向21世纪的数学教学,我们的理念是“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的数学”,“数学教育应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新课标》又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与操作的机会,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把枯燥的数学变得有趣、生动、易于理解、让学生活学、活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与实践能力呢?通过反复思考,我就从课堂教学入手,联系生活实际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应充分挖掘数学知识本身所蕴含的生活性、趣味性,调动学生善于质疑、自主研究,主动寻觅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探索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课堂生活化的教法,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数学。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就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将学习任务与情境相联系,可以激起儿童浓厚的兴趣和情感,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一般是通过游戏、故事造境,环境营造,媒体辅助等来联系生活、模拟生活。

1.巧用游戏、故事造境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和故事情境中,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生学得有趣、学得愉快、学得主动、学得深刻。如在教学《猜数游戏》一课中的“想一想”时,教师引导学生讲《小老鼠背土豆》的故事,通过拓展故事情节,很自然地引出了许多的数学问题。教师让学生互相提问、解答,要求学生把问题说完整,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学生在生动活泼的实践中亲身经历了探究知识的过程,始终体验着学习的成功和乐趣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数学知识。

2.环境营造,媒体辅助

心理学告诉我们,生动、具体、形象的事物,色彩鲜艳的对象,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生动、形象的特性,能把抽象的内容变得生动、形象,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充分利用电教媒体来模拟或再现生活场境,营造氛围,能够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体验。如在教学《青蛙吃虫》一课时,教师利用媒体播放青蛙在稻田里吃害虫的过程,学生被生动、形象的生活画面深深地吸引住了,他们从大青蛙和小青蛙的对话中知道了大青蛙吃了56只害虫,小青蛙吃了30只害虫。这时教师让就“青蛙吃害虫”提数学问题,学生由于有了“兴趣”,思维一下就活跃起来,很自然地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学习更为主动、

篇四:《我的数学老师作文600字》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600字

我的数学老师作文600字

作者:肖沁沅 广东省实验中学

'孩子们,你们一定会成功!我,静等花开。'陈老师忍不住转过身,用手迅速抹去脸上的泪。

陈老师,是我初中的数学老师,也是我初中的>班主任。初二的广播操比赛,我们仍像初一一样,分冠军失之交臂。

课室里五十六位学生,都各自安静地坐着。他们被汗水浸湿的校服,在旋转的风扇下微微飘动。大家沉着脸,用沉默宣泄心中的愤怒。

课室里如一潭死水般沉静!

'孩子们。'陈老师推开教室门,快速地走上讲台。'你们今天的比赛,无可挑剔!'许多同学渐渐抬起了头,望向她。'这次我们没得到冠军,我认为,这并不重要。'……'你们要永远记得,我爱着大家。有问题找芝芝!我,静等花开。'陈老师的声音颤抖着。 她毅然转过身,面对黑板,左手迅速地抹干泪水,右手大力地在黑板上写下一班最棒。她高高的马尾随着手中挥动的粉笔而摇曳,'孩子们,要有能耐。我,看好你们!'她哽咽的声音刺入我们的心底。

带着陈老师对我们的鼓励和信任,初三的八班,又走向了广播操赛场。

'上次我们班,没关注细节。这回,女孩们得把头发盘起来,全班同学比赛时穿长袖,遮住弯曲的关节……'陈老师带领着同学们,落实每一个细节。

烈日骄阳。

比赛当天,空气异常燥热。田径场上,大家都穿着短袖短裤,轻装上阵。全年级十二个班级里,唯独我们班的同学们,穿着长袖长裤,整齐划一。女孩们的发髻盘得高高的,精神饱满。光凭气势,我们班就较其他班级更胜一筹了。

陈老师在赛场下,热泪盈眶。她与每同学相拥击掌。最终,我们班赢得了三十年来梦寐以求的冠军。

正是陈老师,让我们班突破了自己,走向另一个高峰。她,是我们班每位同学心目中的榜样。

她就是我的数学老师,在失败的时给我们鼓舞士气,在实践时关注细节。信任学生,支持学生,这种榜样的力量,将支撑着我们克服困难,突破自我!

我的数学老师

于艺豪

我的数学老师——张继飞老师,是我们大家最喜欢的,最帅气的,最多才的一位男老师。

在我的印象中,数学老师都是佩带着高度近视镜,呆板的要命的老师,课上只有那些没有生命的数字,讲话干巴巴,还非常严厉的样子。但张老师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数学老师的武断看法,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数学作文600字 叙事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