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30课《棉花姑娘》。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地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这篇课文的篇幅较长,要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让学生读好课文,还要完成识字的任务,这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在课堂上,我抓住重点词进行指导,比如
第一段中的“可恶、盼望”,第六段中的“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等词语,抓住重点词,以读带讲,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课文。在处理教材时,我将结构和内容都比较相似的2-4段组合在一起进行学习和指导,采取老师扶助学习第2段,再放手让学生自学第3、4自然段的方式,这样做既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同时解决几个难点,又突出了朗读的重点,还扩大了课堂的容量。在这节课中,我还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比如:齐读,个别读,分组读,师生对读,分角色读等等。每一次读都有明确的指向,既达到了让学生多读多练的目的,又体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良好的互动与配合。
纵观整节课,我认为课堂气氛还是比较融洽的,基本能够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但是在这堂课中凸现出来一些问题却是值得我深思的。 问题一:学生的整体朗读水平不高。
【问题的分析及启示】
虽然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读出一些感觉,但是还停留在模仿的层次,还尚未激发出学生真实的情感体验,因此,有一部分学生还未能全身心的投入,教师指导朗读的技巧也显得比较单薄。
如果能将课文的插图很好的利用起来,让学生在欣赏图画的同时,自然而然的进入情境,在特定的情境中去自读自悟的话,相信学生的朗读将不会仅仅停留在模仿的层次上。同时,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己朗读的优势,用自己充满感情的范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带动所有的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朗读中来。
在阅读的过程和方法上,低年级强调要加强朗读能力的培养。其目标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进行朗读”,同时要求注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和情感体验。因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只有在阅读中引导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他们才会对课文所描写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才会有自己的心得,自己的思考。
要让学生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培养他们的语感,教师必须指导学生朗读。
在深入读文过程中加强朗读指导,使学生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 首先,要扎实细致地落实读,做到以读为本,把读书的权力还给学生,给予充分时间学生能读通课文,读好课文,朗读时要体现层次性和读的不同要求。其次,
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教师范读引路,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模仿。而教师是孩子们最乐于模仿的对象。他们常常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教师一段精彩的示范朗读,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能调动他们学习课文的积极性。教师范读时,学生可以视其人,闻其声,直接领略老师的语气、语调和表情进而仔细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感情基调。
二、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引导迁移
低年级的学生虽然生活经验不丰富,但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一定的生活积累。低年级的课文浅显易懂,有些内容比较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共鸣。在教学中,教师注意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迁移到课文的指导朗读上来,
三、运用表演,辅助朗读
低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的指向性较差,这样,表演的手段正好适应了他们的心理特点。在感情朗读时,让学生恰当、合理地进行表演,能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四、利用体态语言,辅助朗读。
体态语言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来丰富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得到各种信息。体态语言不光是教师的教学语言,也可以作为学习语言。在朗读时,让学生恰当地、合理地配上一些动作,能更好地辅助理解课文,读出感情。
五、引导想象,激情诵读
想象是最具创造性的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合理想象,激起情感的火花,以情诵读。
问题二:教师在课堂上未能很好地与学生交流和沟通,致使课堂生成的东西相对较少,整个教学的节奏显得不够紧凑、流畅。
【问题的分析及启示】
教师能否灵活的驾驭课堂,往往取决于他是否能在自己和学生之间搭建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互动的平台。在今天这堂课上,我就有两个地方处理得不够好。
一个是我让学生夸夸七星瓢虫的时候,连续三位学生说的都是:“七星瓢虫,你真棒!”。这个时候,正是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说话能力的好时机,但是,我却没有引导学生有其他的方式来夸奖,错过了训练的好机会。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课前的预设不够充分,没有预想到学生可能给出的答案,并想好对策。
另一个遗憾之处就是在最后的拓展练习时,让学生用“我是 ,我要感谢 ,因为 。”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时,学生所说的动物仅仅局限于老师给出的四种动物,思维没有打开。但此时,教师也没有提示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一说别的益虫益鸟是怎样捉害虫的。这个环节处理得不够理想,是因为教师不够灵活,思维局限在教案之内,被教案所束缚。
因此,教师在课前除了备教案外,还有一项就是要根据学生情况备学案,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上对课堂进行预设。教师在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从学生出发,明确教学目标,再根据教学目标进行问题及情境设计,同时设想课堂上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并做出应对预案,让教师、学生、文本和情境等诸多因素融为一体,协调作用,从而将课堂行进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情况有条不紊、不露痕迹地解决。当然,课堂上的精彩不可能完全预约,但充分的预设一定能迎来课堂上更多的精彩,而且充分的预设也是化解课堂突发情况的良药,一个进行了充分预设的
教师踏上讲台时必定是胸有成竹的,他的教学机智才能行到充分的发挥,课堂上的突发情况很可能又会变成了下一个没有预约的精彩。
除此之外,我还深切的体会到教案只是执教者对教学内容的预期计划,并非一成不变的,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灵活运用,根据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出来的不同情况,灵活处理,运用学生适用又非预期到的学习方法和活动方式。
篇二:《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兴庆区第二十五小学 唐霄霄
《棉花姑娘》是一篇蕴含常识知识的童话故事,课文借助形象化拟人的手法,通过棉花姑娘请燕子、啄木鸟、青蛙为她治病,最后由七星瓢虫为她治好病的故事,讲了啄木鸟、青蛙、燕子、七星瓢虫不同的捕虫本领,揭示了“每个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这样一个道理。这篇课文讲的是我们身边的科学,语言符合儿童特点。通过学文,让学生知道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激发热爱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文章生动有趣,符合一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是向学生进行科普教育,发展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我教学的是第一课时,学习课文的第一至四自然段,理解课文内容,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并从中了解不同动物消灭害虫的本领。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课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我制定了四个教学目标:1、在阅读过程中独立认识本课9个生字。2、读课文,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顿读,按标点停顿。读句子,读好带点的词语,读出请求的语气。3、能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的捕虫本领;能初步感受每个动物都有各自的本领。4、了解一些有关小动物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能主动去了解小动物、保护益虫和益鸟。结合自己的感觉和老师们的指导,做如下总结:
一、字词教学不够扎实。
本课要求认读的生字不多,我采取了集中识字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课题导入时,就出示“姑娘”两个生字,先让学生知道这两个字分开与合在一起不同读法,再让学生比较这两个字,通过举例明白姑娘是对女孩子的称呼,所以都是女字旁。“棉花姑娘”是本文的主人公,轻声“花、娘”是本课朗读中的一个难点,一开始学生就能注意到拼音中有两个是要念轻声的,虽然有些学生可能念不好,但有了这么一个第一印象后,就方便了对轻声的指导朗读。后来,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学习了其他生字词。其中,我抓住了“蚜”和“啄”两个字,引导学生明白偏旁和字义的关系,组织学生有重点地掌握生字的音、形、意。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全面发展 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五小学
一年级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但不能脱离语言环境去识字,我把识字教学落实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创设不同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阅读中识字并掌握不同的识字方法。本课的识字教学,我遵循“有侧重点,不面面俱到”的原则。对一年级第二学期末的学生来说,已基本掌握了识字的方法,具有自学生字的能力。所以,我根据字的不同特点,来设计学法。我又出示了有关蚜虫的资料,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蚜虫的了解来理解“可恶”一词,并随机指导学生在朗读时读出蚜虫的可恶来。但在教学时,这一环节的落实不够到位。
二、没有注重课堂实效,没有做到顺学而导。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二期课改的方向,自主学习是这一理念的主题,让学生自觉、主动、积极、创造性地学习,在自我意识发展基础上的“能学”;在学生具有内在学习动机基础上的“想学”;在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学习策略上的“会学”;建立在意志努力基础上的“坚持学”。总认为,学生在课堂上就该圈圈划划,但没有考虑过学生动笔的实效性。经老师的指点,豁然开朗。是啊,把棉花姑娘和燕子、青蛙、啄木鸟的对话都划了下来,几乎把整篇课文都划下来了,失去了划线的意义,淹没了文中的关键词。通过这节课,我学到了,教学设计不能人云亦云,不能光讲求形式而忽略了课本身的实效性,一定要多研究文本,根据文本的特点来设计教学。
三、学习方法的迁移没有落实到位。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理解、体会,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
掌握了学习方法,学生才能更好地自学。《棉花姑娘》这一篇课文的二~五自然段结构相似,句式也一致。抓住这个特点,我花时间指导学生重点学习第二、三自然段,然后小结学法──“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接着,我就让学生用学习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同桌合作自学四、五自然段。自学以后再让学生进行汇报。这样设计,不但能节省课堂学习时间,而且还能让学生认识课文结构的特点,懂得自学的方法,达到我会学。事实证明,在后面拓展教学中,大多数学生能根据课文内容,进行语言训练。
在教学课文中重点语句:“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通过请学生看图,体验蚜虫的可恶。通过谈感受读,在读中悟、在悟中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让学生在读中去体验故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全面发展 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五小学
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在读读、议议中了解一些科学常识。比如,在指导学生读好棉花姑娘的请求语气时,我让学生就把自己当作棉花姑娘,让他切身感受到棉花姑娘急切求助和痛苦的心情,从而能够更到位地读出棉花姑娘请求的预期。然后通过提示语进行引读,扩大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带着自己的感觉去读,会有不同的效果。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悟。而在指导燕子、啄木鸟和青蛙的话时,分两个层次,先读懂话中的意思,再想想用什么感情读。另外,由于本课的人物角色鲜明,对话较多,加上一年级孩子又非常爱表现,所以在指导学生充分朗读、感悟文本时,我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情景,在口语交际中有效地指导朗读,使学生进一步深入文本,获得了更深层次的感悟。但在教学时,没有把每个环节很好的联系在一起,导致课堂层次性混乱。
四、缺乏教学机智,乱了阵脚,问题抛出不明晰。
有时在教学中,由于紧张而疏漏了教学环节。在这节课上,我漏了整体感知的环节,一会儿让学生找找棉花姑娘和燕子、青蛙、啄木鸟的对话,一会儿又让学生交流棉花姑娘请谁来为她治病。弄得学生不知所措,影响了学生的情绪,导致整个课堂气氛不够活跃。一方面反映出我教学时还不够投入,另一方面说明我的教学经验缺乏,还要在今后的教学活动中多磨练。
《棉花姑娘》这一课感觉自己对教案已经比较熟悉了,但实际操作起来,现实与理想之间还是存在着差距,但对我本身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最后的写字环节没能得以很好地落实,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同时每个环节分配的时间过少,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过于仓促,目标落实不够到位。好的课堂应该要有所舍弃,有所侧重。想面面俱到最后只会落得个“面面不到”。在这一节课上,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注重生活体验,是对某些特殊天赋发展的肯定,也是培养学生自信的一个前提条件。
不过在课堂驾驭上,我较之以前更自如了,会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感受,而不会仅仅关注着让自己的教案实施下去;在朗读上,我的指导方法较以前丰富且有效了。总之,每一次的公开课都能找出自己教学中的弱点和进步的地方,对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以人为本 和谐共进 全面发展 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五小学
篇三:《优质课棉花姑娘教案与课后反思》
《棉花姑娘》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棉花姑娘》是一则适宜低段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情节生动有趣。通过棉花姑娘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的故事,告诉学生燕子、啄木鸟、青蛙和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课文寓生物常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故事之中,语言简单易懂,在教学中适宜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之中引导个性化朗读。另外针对课文的对话特点,采用不同角色的扮演让学生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重体验,轻说教,从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学情分析
课文语言简单易懂,学生读懂比较容易。故事情节生动有趣,角色扮演容易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同时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轻松了解各种有益的鸟类和益虫的不同作用。识字写字是一年级教学的重点,这篇课文需要识记的生字有“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只、雪、星、请、帮、就”6个要求会写的字学生之前已经全部认识。学生已掌握一定的识字方法,这篇课文的生字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识字方法进行记忆。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识记“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生字,并会写“请、帮”2个字。
2、借助各种朗读形式使学生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使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引导学生运用形声字、换一换、猜字谜等方法识记“姑、娘、蚜、盼、治、啄、斑”7个生字,并会写“请、帮”2个字。
2、使学生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分别吃什么地方害虫的科学常识,激发学生对学习科学常识的兴趣。
教学方法
情境朗读
教学用具
白板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认识一位新朋友,她叫——棉花姑娘。(花、娘轻声正音)
2、姑娘是什么意思?揭示姑娘是形声字。
二、初读,学习第一自然段
1、现在我们和棉花姑娘是好朋友了,最近我们的好朋友心情不太好,你们瞧她(出示棉花生病图)愁容满面,下面请同学们赶快去读读课文,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吧?
2、棉花姑娘怎么了?出示第一句话。引导学生用形声字的方法来记忆“蚜” 3、(显示蚜虫图片)这些和芝麻粒一样大小的虫子就是蚜虫,它们专门吸植物身体里的水分和营养,植物们会被它们吃得又黄又瘦,有的甚至枯萎死掉。了解了这些,你觉得这些蚜虫怎么样?(可恶的蚜虫)
4、可恶的蚜虫使棉花姑娘生病了,棉花姑娘会希望什么呢?希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引出“盼望”,引导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记忆“盼、治”
5、小朋友们生过病吗?你们生病的时候,是不是也很难受?想想你生病的时候,一起再来读读这句话。
三、整体感知,把握内容
1、棉花姑娘盼望着,她盼来了哪些医生?读课文,反馈(出示图片) 2、你能用这句话来说一说吗?
棉花姑娘请( )、( )和( )帮她治病,最后( )治好了她的病。
3、出示答案,随机学词。{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啄木鸟(出示图片,啄字显红带拼音):大树里有只小虫子,啄木鸟用它的嘴把虫子啄出来。
七星瓢虫(出示图片):七星瓢虫的身上有什么?出示斑点(显红斑,带拼音)前鼻音,谁来读好它?个别读,出示班——斑,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全班读。
四、再读,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出示小燕子与棉花姑娘图)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可难受了,终于把小燕子盼来了,她迫不及待地请求她。(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帮上忙了吗?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贴:空中飞)小燕子帮不上忙,它又是怎么回答的呢?
3、棉花姑娘忍受着蚜虫的啃咬,只好继续找医生,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它们能帮上忙吗?请大家自己读读3、4自然段并用横线画出原因。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
(学生回答,教师板贴:啄木鸟——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青蛙——只会捉田里的害虫)
三位医生虽然有不同的病人要治,但它们说话的时候都很有礼貌,我们的棉花姑娘虽然着急,但也是很有礼貌的。我们要学习它们的这种好品质。我们再来读读它们的对话吧,注意棉花姑娘请求的语气。{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五、课中操
同学们读得真棒,老师要奖励大家来玩游戏啦!
1、 猜字谜:(1)王家两兄弟学文化。(斑)
(2)水珠落在舞台边。(治)
(3)睁着眼睛分开。(盼)
(4)言来互相尊重。(请)
六、写字指导
出示“请、帮”。重点指导帮字结构。
1、 谁来说说请?左右结构言字旁。这样的字要怎么写好它呢?左窄右宽。 师范写,生边说边书空。生描红书写,师点评反馈。
2、 帮是什么结构?上下结构。上下是一样宽窄吗?在白板上用线把上下部分的宽窄显示出来。上宽下窄。生说笔画,师范写,生描红书写,师点评反馈。
给孩子一方天地,让课堂充满生趣
作为一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课,今天我在执教《棉花姑娘》的过程中,非常注重生字的识记。在学习生字的过程中,我积极引导学生用已学的识字方法来自己尝试记忆。在整个识字过程中,孩子们用到了“形声字、加一加、换一换、猜字谜以及编故事”等多种识字方法,非常主动积极地识记生字。课堂氛围比较融洽,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识字兴趣。在指导课文朗读的过程中,我采用了情境体验的方法,带着孩子们一起认识了蚜虫,让孩子们对于蚜虫有了深刻的体悟,很好地激发了孩子的阅读情感。
当然,执教这堂课我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对于课文内容的分析过多,师生间双向交流的机会被过多的单向把控取代。课文二、
三、四自然段的朗读,我紧紧把控,步步引导着孩子们朗读,朗读的趣味性一直无从体现,读就有了流于形式之嫌。从文章的结构来看,这三个自然段的语言结构是一致的,根据课后的教学建议,这三段完全可以采用表演的形式让学生读读演演。而老师的朗读指导则应该是渗透在学生表演的过程中,让孩子在更为自由自主的氛围中体会朗读。又如在进行信息筛选的过程中,为了达成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对于学生寻找信息的能力没有进行耐心地引领,而是忙于给出答案,的确是忽略了学生的实际学情。如果能够在第一位学生没有给出正确答案的情况下,我能够带领着孩子们一起来寻找答案,让大家都对于这样的寻找过程有方向性也有方法,那么长此以往,孩子们筛选信息方面的能力一定能得到锻炼并提高。
通过这节课,对于以生为本的理念我有了进一步的感受。以生为本的课堂应该是为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给予学生充分感受的空间,为学生提供更多听说读写锻炼机会的课堂。显然,我的课堂这些都做得还不够。我想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要适应自己成为课堂的隐形牵线者,把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的课堂上感受更多的乐趣,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徜徉。
篇四:《《棉花姑娘》教学设计、说课稿、教学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认识“姑、娘”等7个生字。会写“只、星”等6个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请求的语气。
3.认识一些对人类有用的鸟类和益虫。
二、教学重点、难点:
本课教学重点在引导学生了解一些科学常识,让学生有热爱科学的兴趣。
三、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文中的任何一种动物头饰。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二、整体感知课文。
1、棉花姑娘盼望有人给她治病,她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最后是谁治好了它的病?请同学们把全篇课文读一读,找到答案告诉你的同桌。
2、棉花姑娘请哪些动物给它治病了?(学生回答,教师板书动物名字)
3、过渡:最后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呢?燕子、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给它治病?还是让我们仔细地来研究研究吧。
三、朗读理解课文。
1、同学们,身上长满蚜虫的棉花姑娘看到小燕子时,心里是怎么想的?谁来当一回棉花姑娘,读一读她此时跟燕子说的话。(指导学生读出急切地、充满希望的语气)
2、小燕子有没有答应她?为什么?请找出原因并在下面用横线画出。(教师板书:燕子——只会吃空中飞的害虫)
3、棉花姑娘不灰心,她又找了啄木鸟和小青蛙,结果是怎样的?请大家用刚才学习第二自然段的方法自学三、四两段。(学生用划一划,读一读的方法自学)
4、反馈:啄木鸟和青蛙为什么不帮她治病?(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答案: 啄木鸟——只会捉树洞里的害虫;青蛙——只会田里的害虫)
5、感情朗读1——4自然段。
四、学习课文5、6自然段。
1、同学们,老师上节课让你们在课后读课文,找找是谁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你们找到了吗?(生答:七星瓢虫)
2、课文哪一段写了七星瓢虫给棉花姑娘治病?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齐读第5自然段)
3、这么快就吃光了蚜虫,你们想,棉花姑娘会有什么表情?课文中用哪个词语告诉我们?(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惊奇)
4、你能学着棉花姑娘的表情来问一问这句话吗?(请学生做惊奇的表情读:“你们是谁呀?”这句话。)
5、(课件放大七星瓢虫图片)通过今天的学习,你认识七星瓢虫了吗?它最明显的特点是什么?(学生回答)
6、(出示:斑)谁来说说“斑”字你会怎么记?它还有其他朋友吗?(斑马、斑白等)
7、不久之后,当我们再次看到棉花姑娘的时候,她是怎样的?我们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来朗读最后这一自然段呢?(学生讨论后读)
8、出示词组:碧绿碧绿的叶子,学生练习: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五、分角色表演读。
1、同学们,在这篇课文学习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地方让你感到比较着急,哪些地方又会让你感到轻松而高兴?(学生小组讨论并反馈)
2、我们今天都选择了自己最喜欢的角色,把你们的头饰戴上,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看看哪种小动物读得最有感情。(教师读旁白,其他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角色读)
3、请一组较优秀的学生上台展示。{棉花姑娘教学反思}.
4、拓展:当读到最后一句话时,我们小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表情,那就是“笑”,请你们想想,此时棉花姑娘会笑着说些什么?(学生想象发言)
板书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棉花姑娘》说课稿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 《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 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 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 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需、帮”两个字。理解课文内容,知道七星瓢虫是益虫。
2、在各种方式的朗读中主动体验故事中角色的心灵世界。 在读读议议中了解益虫的一些科学知识。
3、 阅读、朗读童话故事。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欲望。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三、 教学的重难点:
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让学生通过认识“七星瓢虫”和“蚜虫”,了解益虫和害虫的概念。并树立保护益虫的意识。
四、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学科间的沟通,课内课外的紧密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二) 品读课文
1、 文中是怎样描写棉花姑娘的呢?找一找,读一读。
2、 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不久,棉花姑娘的病好了,长出了碧绿碧绿的叶子,吐
出了雪白雪白的棉花。她咧开嘴笑啦!”在出示这一自然段后,先让学生自由读悟,再指名朗读体会棉花之美,读出“碧绿碧绿、雪白雪白”。随后再追问:“她为什么笑了?”由果溯因,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
3、 在 学生探究的答案中:因为棉花姑娘不久前得了一场大病。出示病中的棉花姑娘图,引导学生认识蚜虫。由于学生对蚜虫比较陌生,生活中接触较少,所以教师简单介 绍蚜虫的大小(跟芝麻差不多),生长繁殖特别快,再启发学生想象体验成千上万的蚜虫待在棉花姑娘身上会怎样?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随后出示句式“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指导朗读。
4、 到底有哪些医生来给她治病呢?围绕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感知故事内容,学生在通过读文中很快就有了答案:燕子、青蛙、啄木鸟、七星瓢虫。这些医生都能帮助棉花姑娘治病吗?学生的答案是肯定的。不能。棉花姑娘的病越来越严重。她一次又一次的呼救,引导学生个性朗读,读好三次呼救“请你帮我捉害虫吧!”(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5、 棉花姑娘终于盼来了能给她治病的医生,那就是七星瓢虫。
(1)出示课件图片,听七星瓢虫的自我介绍。在学生看与仔细听后,问:你想和七星瓢虫交朋友吗?刚才你听到了它有什么特点?(这样设计,借助课件直观地认识七星瓢虫,通过听自我介绍培养学生仔细听的习惯,也使学生在了解七星瓢虫的基础上喜欢它,产生保护益虫的意识。)
(2)找找七星瓢虫与棉花姑娘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6、七星瓢虫能治好棉花姑娘的病,那其他三位医生为什么不 能呢,找找文中句子读读,再课件出示
燕子只会捉__,所以它__。
啄木鸟只会捉__,所以它__。
青蛙只会捉__,所以它__。
(以填空的形式来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科学常识,认识益虫、益鸟)
7、回复最后一个自然段,现在她的病好了,棉花姑娘在干什么呢?你来说说看。(这一环节设计,不仅仅是让学生着眼于棉花姑娘因为病好而笑,更主要是借棉花姑娘的笑引导学生明白她学到了许多知识,知道了有关益虫的科学知识。
(三)拓展延伸
1、今天我们从故事中知道了很多知识?你还知道身边哪些益虫、益鸟?推荐读《十万个为什么》(这一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沟通课内外,从更多的科普课外书中去了解科学,喜欢科学,探索和发现身边科学。)
2、小结:齐读“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要去探索,去发现。”
六、说板书设计、
30、棉花姑娘
燕子 空中飞的害虫
啄木鸟 树干里的害虫
青蛙 稻田里的害虫
七星瓢虫 棉花叶子上的蚜虫
本课板书分两部分组成,以捉为中心,左边是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右边是空中、树干、田里的害虫以及蚜虫,这样设计力求体现故事内容,凸现科学常识,一目了然。
篇五:《棉花姑娘教学设计及反思》
《棉花姑娘》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以的吸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长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