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二年级上学期必背古诗十首》
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
1.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有神仙在此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广陵:即扬州。 5.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
6.烟花:指艳丽的春景。 7.尽:消失。
8.唯见:只见。 9.天际:天边。
[简析]
李白是一位热爱自然、喜欢交游的诗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迹几乎遍及整个中国,留下了许多歌咏自然美、歌颂友情的作品。《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历来传颂的名篇,这首诗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无限依恋的感情,也写出祖国河山的壮丽美好。 诗的起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紧扣题旨,点明送行的地点及自己与被送者的关系。“故人”一词说明了两位诗人的深厚情谊。“黄鹤楼”是天下名胜,是诗人墨客流连聚会之所,又是传说中仙人乘鹤升天之处。而今两位潇洒飘逸的诗人在此道别,更带有诗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紧承首句,写送行的时令与被送者要去的地方。“扬州”是东南都会,自古繁华,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争艳的季节。诗人用“烟花”修饰“三月”,不仅传神地写出烟雾迷蒙、繁花似锦的阳春特色,也使人联想到处在开元盛世的扬州,那花团锦簇、绣户珠帘,繁荣而又太平的景象。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时间也选择得恰当。李白对友人的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羡。“烟花三月下扬州”这清丽明快的诗
句,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愉快与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诗人,当友人扬帆远去的时候,惜别之情油然而生。从《李太白集》里,我们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间有着不少赠答诗。在《赠孟浩然》中,李白写道:“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可见李白对孟浩然是多么敬佩,两人的情谊是多么深厚。
诗的第三、四句正是写李白送别诗友时的惜别深情。“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表面看来这两句诗全是写景,其实却有着诗人鲜明的形象。“孤帆”绝不是说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写诗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诗人在黄鹤楼边送行,看着友人乘坐的船挂起风帆,渐去渐远,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点影子了,最后终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处,而诗人仍然久久伫立,目送流向天际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随行舟,将友人送到目的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多么深挚的友情,然而在诗句中却找不到“友情”这个字眼。诗人巧妙地将依依惜别的深情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将情与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无穷。
另外在诗歌的用韵上,诗人也颇具匠心地选择了“楼”“州”“流”三个声调悠扬的韵脚,吟诵起来余音袅袅。这与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送神驰、情意绵绵的神态十分吻合。再加上语言清丽自然,意境雄浑开阔,这首诗真是令人越读越爱,百读不厌,无怪乎千古传颂。 清人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品评李太白七绝的艺术特色时说:“七言绝句以语近情遥,含吐不露为贵。只眼前景,口头语而有弦外音,使人神远,太白有焉。”李太白的七绝在诗 坛上的确是独步了。 作者简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2、早发白帝城
李 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1.白帝:四川省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处长江上游。
2.江陵:湖北省江陵县,处长江中游。
3. 啼:叫。
[简析]
这是一首传诵千古的七言绝句。
公元758年春,李白因参加永王李璘幕府事被牵连,流放夜郎(今贵州省西部),行至白帝城才得赦免。在返回江陵途中,写下了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朝辞白帝彩云间”,首句写诗人的回想,点出开船的时间是早晨,地点是白帝城。“彩云间”是写白帝城的高。彩云缭绕与诗人遇赦的喜悦之情十分和谐。 “千里江陵一日还”,次句写诗人的意愿,形容船行之速,千里江陵只要一天即可到达。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了长江一泻千里之势,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
第三、四句形象地描绘轻舟快驶的情形。“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岸猿猴的叫声还没停止,可那轻快的小船已经驶过了千山万岭。这两句诗人先写猿声,继写轻舟,用一个“已”字把“啼不住”和“过万重山”联结起来,借猿声回响衬托轻舟的快捷,这种修辞手法是十分巧妙的。诗人急欲东归的心情,洋溢于诗的明快的节奏之中。
全诗写景抒情,写的是轻捷明快之景,抒的是轻快愉悦之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地步。
3、望天门山
李 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注释]
1.天门山:位于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形同门户,所以叫“天门”。
2.楚江:即长江。古代长江中游地带属楚国,所以叫“楚江”。
3.至此回:长江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
4.回:回旋。 5.出:突出。
6.日边:天边。
4、别董大
高 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简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送别的对象是著名的琴师董庭兰。盛唐时盛行胡乐,能欣赏七弦琴这类古乐的人不多。崔珏有诗道:“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终怜得董庭兰。”这时高适也很不得志,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他在《别董大》之二中写道:“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但在这首送别诗中,高适却以开朗的胸襟,豪迈的语调把临别赠言说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
前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北风呼啸,黄沙千里,遮天蔽日,到处都是灰蒙蒙的一片,以致云也
似乎变成了黄色,本来璀璨耀眼的阳光现在也淡然失色,如同落日的余辉一般。大雪纷纷扬扬地飘落,群雁排着整齐的队形向南飞去。诗人在这荒寒壮阔的环境中,送别这位身怀绝技却又无人赏识的音乐家。
后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是对朋友的劝慰:此去你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哪个不知道你董庭兰啊!话说得多么响亮,多么有力,于慰藉中充满着信心和力量,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作者简介]
高适(700?-765),唐代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xiu)(今河北沧县)人,曾做过散骑常侍。有《高常侍集》。
5、绝句
杜 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注释]
1. 鹭:一种水鸟名,鹭鸶。 2. 西岭:指岷山。
3.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4. 泊:停靠。
[简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成都浣花溪草堂闲居时写的,共写绝句四首,本诗是其中的第三首,描写了草堂门前浣花溪边春景。
本诗由两联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前两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写的是动景。首句堂前黄鹂鸣于翠柳间,是近景;次句白鹭飞上青天,是远景。这些景物的画面,色彩艳丽:嫩黄的小鸟,翠绿的柳林,雪白的鹭鸶,蔚蓝的青天,四种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不仅有色还有声,有那婉转动听的莺歌,真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明丽的景象。
后两句“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写的是静景。前两句两个动词是“鸣”“上”,后两句是“含”“泊”,一动一静。第三句写西
篇二:《关于桥的诗句》
关于桥的诗句
1、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宋之问《灵隐寺》
2、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韩翃《相和歌辞·江南曲》
3、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虞世南《和銮舆顿戏下》
4、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杜甫《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月下散步的诗句}.
5、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李隆基《初入秦川路逢寒食》
6、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徐氏 《玄都观》
7、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骆宾王《畴昔篇》
8、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上官仪《安德山池宴集》
9、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卢照邻《咏史其二》
10、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张旭《桃花溪》
11、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温庭筠《相和歌辞·常林欢》
12、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张谓《早梅》
13、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卢照邻《还京赠别》
14、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刘元淑《杂曲歌辞·妾薄命》
15、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董思恭《感怀》
16、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温庭筠《舞曲歌辞·屈柘词》
17、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王建《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
18、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李峤《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
19、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宗楚客《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
20、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祖咏《江南旅情》
21、题桥贵欲露先诚,此日人皆笑率情。应讶临邛沽酒客,逢时还作汉公卿。 –汪遵《升仙桥》
22、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王维 《晓行巴峡》
23、谁知桥上思,万里在江楼。 –李频《东渭桥晚眺》
24、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陆游《沈园》
25、山步溪桥又早秋,飘然无处不堪游。–陆游《秋思》
26、若耶北与镜湖通,缥缈飞桥跨半空。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陆游《五云桥》
27、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陈子良《游侠篇》
28、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骆宾王《送吴七游蜀》
29、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任希古《和长孙秘监七夕》
30、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王勃《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
31、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魏徵《赋西汉》
32、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刘希夷《采桑》
33、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崔颢《相和歌辞·相逢行》
34、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王维《燕子龛禅师》
35、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李世民《帝京篇》
36、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宋之问《送赵司马赴蜀州》
37、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刘禹锡《杂曲歌辞·竹枝》
38、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刘禹锡《杂曲歌辞·壮士行》
39、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宋之问
40、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张说 《东都酺宴四首》
41、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张说 《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
42、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苏颋《长相思》
43、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
44、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45、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张昌宗《游石淙山》
46、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李百药《安德山池宴集》
47、横截春流架断虹,凭栏犹思五噫风。今来未必非梁孟,却是无人断伯通。–陆龟蒙《和袭美咏皋桥》
48、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陈子昂《春日登金华观》
49、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杨师道《阙题》
50、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王维 《送杨长史赴果州》
51、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李颀 《放歌行答弟墨卿》
52、皋桥依旧绿杨中,闾里犹生隐士风。唯我到来居上馆,不知何道胜梁鸿。 –皮日休《皋桥》
53、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宋璟《蒲津迎驾》
54、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55、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冯延已《鹊踏枝》
《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李白
江城如画里,山晚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洛桥晚望》 孟郊
天津桥下冰初结, 洛阳陌上人行绝;
榆柳萧疏楼阁闲, 月明直见嵩山雪。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姜夔《扬州慢》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春游湖》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绿阴来。
《乌衣巷》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温庭筠《商山早行》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阿房宫赋》
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
桥形通汉上,峰势接云危。(帝京篇)李世民
渭水长桥今欲渡,葱葱渐见新丰树。(初入秦川路逢寒食)李隆基
步黏苔藓龙桥滑,日闭烟罗鸟径迷。(玄都观)徐氏
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横吹曲辞·后出塞其二)杜甫
春楼不闭葳蕤锁,绿水回通宛转桥。(相和歌辞·江南曲)韩翃
妾年初二八,家住洛桥头。(相和歌辞·相逢行)崔颢
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相和歌辞·常林欢)温庭筠
杨柳萦桥绿,玫瑰拂地红。(舞曲歌辞·屈柘词)温庭筠
夜夜愁君辽海外,年年弃妾渭桥西。(杂曲歌辞·妾薄命)刘元淑
明日长桥上,倾城看斩蛟。(杂曲歌辞·壮士行)刘禹锡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杂曲歌辞·竹枝)刘禹锡
扬州桥边小妇,长干市里商人。三年不得消息,各自拜鬼求神。(杂曲歌辞·江南三台其一)王建
金谷园中柳,春来已舞腰。那堪好风景,独上洛阳桥。(杂曲歌辞·祓禊曲)
驱传渭桥上,观兵细柳屯。(赋西汉)魏徵
汉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桥万里平。(阙题)杨师道
乘星开鹤禁,带月下虹桥。(和銮舆顿戏下)虞世南
北去横桥道,西分清渭流。(文德皇后挽歌)朱子奢
日暮河桥上,扬鞭惜晚晖。(游侠篇)陈子良
雨霁虹桥晚,花落凤台春。(安德山池宴集)上官仪
悠悠天下士,相送洛桥津。(咏史其二)卢照邻
一去仙桥道,还望锦城遥。(还京赠别)卢照邻
虹桥分水态,镜石引菱光。(安德山池宴集)李百药{月下散步的诗句}.
鹊桥波里出,龙车霄外飞。(和长孙秘监七夕)任希古
星桥他日创,仙榜此时开。(安乐公主移入新宅侍宴应制)宗楚客
洛桥瞻太室,期子在云烟。(使至嵩山寻杜四不遇慨然复伤田洗马韩观主…赠杜侯杜四)宋之问
桥寒金雁落,林曙碧鸡飞。(送赵司马赴蜀州)宋之问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灵隐寺)宋之问
泉声喧后涧,虹影照前桥。(上巳浮江宴韵得遥字)王勃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春日侍宴幸芙蓉园应制)李峤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其二)杜审言
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感怀)董思恭
防拒连山险,长桥压水平。(蒲津迎驾)宋璟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正月十五夜)苏味道
驻马西桥上,回车南陌头。故人从此隔,风月坐悠悠。(留别杜审言并呈洛中旧游)崔融 画桥飞渡水,仙阁涌临虚。(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刘宪
今夜可怜春,河桥多丽人。宝马金为络,香车玉作轮。(上元夜效小庾体)陈嘉言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长相思)苏颋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畴昔篇)骆宾王
日观分齐壤,星桥接蜀门。桃花嘶别路,竹叶泻离樽。(送吴七游蜀)骆宾王
涧险泉声疑度雨,川平桥势若晴虹。(游石淙山)张昌宗
回首渭桥东,遥怜春色同。青丝娇落日,缃绮弄春风。(采桑)刘希夷
鹤舞千年树,虹飞百尺桥。还疑赤松子,天路坐相邀。(春日登金华观)陈子昂 绿渚传歌榜,红桥度舞旗。(清明日诏宴宁王山池赋得飞字)张说
遇圣人知幸,承恩物自欢。洛桥将举烛,醉舞拂归鞍。(东都酺宴四首)张说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桃花溪)张旭 岩腹乍旁穿,涧唇时外拓。桥因倒树架,栅值垂藤缚。(燕子龛禅师)王维
官桥祭酒客,山木女郎祠。别后同明月,君应听子规。(送杨长史赴果州)王维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晓行巴峡)王维
剑留南斗近,书寄北风遥。为报空潭橘,无媒寄洛桥。(江南旅情)祖咏
徒尔当年声籍籍,滥作词林两京客。故人斗酒安陵桥,黄鸟春风洛阳陌。(放歌行答弟墨卿)李颀
过河拆桥、
修桥补路、{月下散步的诗句}.
过桥抽板、
舌桥不下、
过桥拆桥、
篇三:《苏轼咏月诗两首》
课题: 《苏轼咏月诗两首》(2课时)
课型:精读课型
上课日期:2013年3月20日
作者: 枣庄七中 梁举昌
苏轼咏月诗两首(2课时)
枣庄七中 梁举昌
课前预习:
1.反复诵读两篇诗文,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2.搜集材料,了解作者写作这两篇咏月诗文时的背景。
相关课程标准:
“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 教学目标:
1.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对作品的感情基调有初步认识。
2.反复朗读和背诵诗文,理解诗文中所蕴含的不同情感。
3.知人论世。了解作者的相关情况,深入理解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评价任务:
1.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意思。
2. 仔细研读课文,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深意。
3.文中“闲人”的含义。
4.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
5.学生朗读《水调歌头 中秋》,可多次多种形式朗读。理解词的意境,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6.比较苏轼的《水调歌头 中秋》与李白的《把酒问月》、《月下独酌》中的写月之名句,说说你更喜欢哪些句子,尽量表明观点,谈出理由。
7.背诵文本。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苏轼曾评论过自己的文学创作:“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这篇字唯其少、意唯其多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二、背景介绍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文时的背景。
2.教师介绍: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作者被贬黄州期间。当时,苏轼罹文字狱,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近乎流放,心情忧郁。文章仅84字,却创造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艺术境界,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1.正音
(板书)遂 寝 荇
2.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文章的意思。
〔学情预测〕本文仅84字,在注释的帮助下,学生基本能理解文章的大意。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统一指导。
3.教师明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打算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十分美好),我高兴地起来走到户外。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错的藻、荇。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啊。
四、再读课文,揣摩文意,精读把握。
1.学生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仔细研读课文,揣摩作者在字里行间所表达的深意。
〔学情预测〕本文辞约义丰,字字都有其深意,学生可能只能了解大致的情节,而对情节背后如何用字措辞不能很好地把握。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教师给予引导,务必使学生明白本文的精妙之处。
2.教师明确: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起笔就扣住了“夜游”的“夜”字,径入题旨。“解衣欲睡,月色入户。”作者正欲入睡,忽见月色清凉,窥入窗户。这样,便把前面提到的“夜”具体化了。更重要的是,点出了“夜”的特点是月色融融,而非月黑风高。作者就抓住这个特点,铺展文墨。“月色入户”,如此良夜,如此月光,激活了作者的情思,于是“欣然起行”。这一行动的发因是循着“月色入户”的夜景而来的。“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里,交代了夜游的地点、同游者等等。“至”“寻”“步”等词,精约简洁,把连贯性的过程交代得清楚明了。“至承天寺”又一次点题,但是,到承天寺的一路经过,因与主题无关,就略而不提。“寻张怀民”是什么情景,又因与主题不相关涉,也付之篇外。这样,为“记游”所必须交代的人、事,仅用最简略、经济的语言加以表述,其余的,就不再添枝加叶。尤其是夜游的景色描绘,更富特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明,先写了水色,继写水中诸物:“藻、荇交横”,纵横交错,摇曳生姿。写了庭下诸景后,跳出这样一句:“盖竹柏影也。”文意陡然一变,用语出奇制胜。作者初写庭下积水、水中藻荇,都是为了写竹柏投影,是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形成文字的波澜、节奏。而竹柏所以能投影庭下,作者不施一笔,这正是用墨高明、精妙之处。全句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月光临照,庭下如积水空明,可以推见到月色之明了;“水中藻、荇交横”,可以推见月光之清了。月光透过竹叶柏枝,投影地上,才会形成如此奇妙的景象。而积水空明和藻荇交横,相映生色,互相烘染,就平添了月夜夜游的三分美景了。苏轼在此文中处处扣住个“月”字写夜游,这是特点之一。他写月,只是轻点几笔,则境界全出。这是特点之二。苏轼写月夜景,不是明写,而是暗写,别具匠心地从竹柏影入手,使之推见到月色清朗空明,这是特点之三。由于抓到了特点,整个描述就显得精约而传神了。
五、三读课文,品读鉴赏,理解文中蕴含的作者感情。
1.学生思考讨论问题:文中“闲人”的含义。
〔 学情预测〕经过以上的学习,学生对作者写作时的背景及其心境有一定的了解。但学生多只能从字面层次理解“闲人”,即清闲或有闲情逸致的人,而对作
者内心的难言的情感体会不足。教师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本进一步深入引导。
2.教师明确:
“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豪——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只有此时此地的月夜才是最幸运的,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在内心深处,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寥寥数语,意味隽永: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种种难言的感情尽在其中;语言凝练,含蓄深沉,精美传神。当时作者虽遭贬,抑郁不得志,但是,他仍然有进取之心,他月夜游寺正是消释抑郁的具体行为。在政治漩涡中损伤了的心灵只有在清凉的无所挂碍的月夜中才得以恢复,从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精神的寄托。何夜无明月临照,何处没有竹枝柏影,却很少有“闲人如吾两人者”。广袤的时空对“吾两人”的以大衬小,不言情,而其情自见,情感深蓄在语词之中。而这种感情有其特定性,表现为旷达。作者不是沉溺于感情的深渊中,而是寻求解脱。这种旷达情绪反映了这个时期苏轼的思想状况,也使这篇散文显得潇洒、隽雅。
六、四读课文,拓展延伸,学会运用。
1.研读描写月光倒影的片断,学会用自己的笔触描绘出心目中的月色之美。 〔学情预测〕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给他们一个适当的提示,他们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出较美的文字。课堂上,教师仅做一些引导,具体的习作训练留作课外作业。
2.教师提示: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中“积水空明”写月光的清澈透明,“藻、荇交横”写竹柏倒影的清丽淡雅。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发挥想像,把“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扩写成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片段。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上的描写片段练习。
2.背诵本文。
3.反复诵读《水调歌头 中秋》,了解其大意。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大自然的景物里,月亮是很有浪漫色彩的,她很能启发人的艺术联想。一钩新月,会让人联想到初生的萌芽的事物;一轮满月,会让人联想到美好的圆满的生活;月亮的皎洁,又会让人联想到光明磊落的人格。在月亮身上集中了人类许多美好的理想和憧憬。月亮简直被诗化了!苏轼是一个性格很豪放、气质很浪漫的人。当他在中秋之夜,大醉之中,望着那明月,他的思想感情犹如长了翅膀
一般,天上人间自由地飞翔着。反映到词里,遂形成一种豪放洒脱的风格。前人曾有论:“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苏轼的这阕词中有许多名句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我们刚学过苏轼写月夜的散文,今天接着学习他的著名的中秋词《水调歌头 中秋》。
二、背景介绍。
1.学生展示搜集到的材料,明确苏轼写作此词时的背景。
2.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