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常用潮汕话大全》
常用潮汕话大全
前面为潮汕话
钱葱=马蹄! 卖想=不懂事! 示油=酱油! 烧骂=吵架!
亚=辩解、争论! 亿房=浴室! 唔北=不知道(不懂)!
肚困=肚子饿! 脚车=自行车! 面布=毛巾! 月娘=月亮!
厚隐=蚯蚓! 姿娘=女士! 走仔=女儿! 老公=曾祖父!
飞龙=波菜! 痴膏=好色! 莲闹=莲藕! 白仁=白痴!
禾埠=男人! 走起=起床! 木仔=(番石榴)芭乐[也叫那拔仔
或拔子,是台湾产的番石榴】! 嘀嗒=逝世! 龟及=逝世!
够生孬=有够丑! 堵你唔兑=受不了你! 死起吕睇=死给你看!
通街市无=世界上没有! 食酒=喝酒! 拍字=打字! 易=睡觉! 厚硬、浪险=厉害! 歌历=包菜! 迈哩=不要!
好食=好吃! 臭相=人品不好 胶己=自己! 外埕=院子!
煮食=做饭! 地块=哪里! 地个=谁! 胶那=橄榄!
绑人=别人! 牙工=蜈蚣! 胶纸=蟑螂! 门床=床!
帝政=该死的! 讨债仔=骂人的粗话! 呸诺=吐痰!
小够堆=疯子一群! 生莫=长得丑! 我是领父=我是你父亲!
散哭父=乱说话! 耐果=荔枝! 唔珍对=不正常!
雷同天时=雷电交加! 修=游泳! 味=潜水! 胶炉罗=还要很久! 喉搭=口渴! 讨探=赚钱! 食饭=吃饭! 鸡母皮=鸡皮疙瘩! 四散旦=乱说! 猛猛=快快! 姐/紫船=现在! 日暗=天黑! 熏仔蒂=烟头!
欢唔知=还不知道! 悦着伊=爱上他! 猎街=逛街!
出日=出太阳! 卤=恨! 烧拍=打架! 目镜=眼镜! 分碟=烟灰缸! 怪浪=希奇! 试仔=流氓! 假矮=多事!
短帐=倒闭! 过衰=很倒霉! 无影无迹=不可能!
安=老公! 亩=老婆! 滴汤=笨! 在你=随你! 爱作泥=要怎么样! 脑莫=脑袋坏掉! 唔北=不懂!
滚水=开水! 除人=顽皮! 激血=淤血! 找讨探=找工作! 抽死=笑死人!散物=乱来! 烧护=帮忙!倒返=回来!钓妮=泡妞! 地豆=花生!散抽=胡说八道!绑回=以后! 锯弦=拍拖!锯怕弦=闲聊 珀/浮景=谈恋爱! 咸涩=小气!迈淡=不要说!康课=工作! 闹仔=小孩!小姿娘=疯婆子!鞋拖=拖鞋! 工同=土豆!安者=夫妻!胶刀=剪刀! 头家=老板!洗亿=洗澡!手扶=拖拉机! 赢老爷=游神!罗哩=汽车!根招=香蕉! 无变=没办法!目涩=眼困!
篇二:《潮州方言》
潮州方言
潮州方言,即潮州话,属汉语方言八大语系之一的闽南语系。它的词汇丰富,幽默生动,富有极强的表现力,并保存着很多古汉语的成份,因而为越来越多的语言学家所重视。潮州方言有自己的字典《潮州字典》,以及《潮语十五音》等研究地方语言的专著潮州话。 潮州话,是全国八大方言区中闽南方言的次方言,潮州人的方言,也是现今全国最古远、最特殊的方言。古朴典雅,词汇丰富,语法特殊,保留古音古词古义多,语言生动又富幽默感。因此,引起海内外语言学家的关注,研究潮州话的人很多,有关潮州话的专著、字典、词典也很多。对潮州人来说,潮州话是维系感情的纽带,有巨大凝聚力。尤其在异域他乡。乡音相同,胜似“自己人”。
潮州方言的形容词
形容词在文学上的重要作用,这是无须多费唇舌阐述的。然而这里所要举述的,则是潮汕老百姓在日常语言交际中所惯用的形容词透过它,可以窥见我们潮汕老百姓的语言才华和文学素养。
在形容人体状貌方面:
悬(高)过天 乌过铁佛 雅过花旦 肥(胖)过水獭 健过羚鹿
在形容物体性状方面:
粗过擂钵 滑过琉璃 咸过卤胆 涩过薯莨粕 阔过开元(寺) 重过棺材 轻过纸钱
在形容事物情态方面:
凶过竹铳 穷过着火烧(屋子财产遭火劫) 易过食碗水 惊过遇着鬼 俏(势强)过王莽 走到支辫 直过箭 猛(快)过纸影(皮影戏)担竹椅
以上举的都是“××过××”的句格,但已可略见一斑。
潮州方言中的佛教用语
唐代,佛教在中国开始盛行。即使是地处省尾国角的潮汕地区也受到影响,唐玄宗开元二十六年(即公元728年)在潮州市区中心的甘露坊建起了开元寺。开元寺的建成,标志了佛教在潮汕地区的正式传播。
佛教文化的传播,对潮汕文化的影响颇大,不仅从思想意识、风俗习惯对人们产生影响,
甚至从潮汕方言中,我们不难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试举数例。窥斑见豹。
心地,指心肠。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八云:“众生之心,犹如大地。”唐释齐已的《移居西湖》诗:“只待秋声涤心地,衲衣新洗健形容。”后来就引申为心肠了。
人相,指人的面貌、品质、能力等诸方面。在佛家用语中偏指人的相貌、风度。《维摩诘经·讲经文》:“好个聪明人相全,忍教鬼使牛头领。”宋·陈善《们虱新话·读》法华经得相法《:“鼻修高直,面貌圆满,眉高而长,额广平正,人相俱足。”
众生,潮州方言是指牲畜。但佛家却用这个词来指一切有情欲生命的人和物。佛经中提到:“众生本体,即为法身。法身流转五道即为众生……”《法华经·序品》说:“六道众生,生死所趣。”潮州方言的这个义项是词义缩小。
功德冥斋,民间遇到丧事,都要请和尚来诵经,超度亡灵。法事做一天的称为“做功德”,半天的叫“做冥斋”。这些都是佛家用语。
潮汕熟语典故的文化内涵
潮州方言的熟语典故,是潮汕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是潮州方言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也是潮汕文化领域中灿烂的艺术结晶,它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潮汕地区历来是人杰地灵,物华天宝。因此,在熟语典故中有不少是反映潮汕地区的风土人物。如“到广不到潮,白白走一遭;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场。”反映了潮汕迷人的风光。“阔过开元寺”“潮州厝,皇宫起”反映了开元寺的雄伟壮观以及潮州宅居的富丽堂皇。“沉东京,浮南澳”则记录了潮汕地区自然地貌的变迁。
某些熟语典故,是由一些人物传说而衍生出来的,我们从中可以了解到潮汕历史上的人物逸事。例如:“个脾孬过丁盛发”,说的是清末潮州名医丁盛发的轶事。“前门夏秀才,后门夏雨来”、“早出日头晤成天”分别出自潮州秀才夏雨来和潮州状元林大钦。
某些熟语典故反映了曾经发生的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既有潮汕本土的,也在非潮汕本土的。例如“赶你去狗卵山烙日花”反映的是唐朝陈元光带兵到潮州镇压畲族人民的暴动,结果被畲族人民围困在一个山头的历史事实。“识字掠无蟛蜞”则反映了清朝初年,清统治者为了防御郑成功,下令将沿海居民内迁的历史事件。“所断手指头”则出自唐朝将军南霁云为讨救兵,抗击安史之乱。而“荆州借久成已业”则反映了三国时期吴国、蜀国矛盾的根源。
从一些流行的熟语典故中,我们可以看到潮汕地区的一些人文历史。例如“澄海无客,大埔无福”。“潮州福建祖”,反映了潮汕地区的移民史。由于北方战乱,从中原逃难南来的有不少先在福建定居,后又辗转迁入潮汕,如潮汕前七贤之一的王大宝,其先世就是唐末五
代初,史称“俭约好礼”的闽王王审知。王审知的玄孙王坦由泉州迁漳浦,再迁饶平,最后定居海阳。又如明代潮籍学者薛侃,他的先祖薛兰也是“闽之廉村人”,宋淳熙末年“始迁于潮”,“卜居凤陇”。其它的如海阳著姓林氏,迁自泉州;澄海林氏,迁自福州;潮阳肖氏,迁自龙溪等,故有“潮州福建祖”之熟语。“澄海无客,大埔无福”,反映了客家人和潮汕人在潮梅各地互为杂处,而只在大埔纯客家县,澄海纯福老县。
熟语典故中有一些反映了潮人的过番史,如“无可奈何桩甜踩”,“荡到无,过逞罗”。过去,不少潮汕人因为生活所迫,飘洋过海移居国外。而侨居国外的潮人,则把辛辛苦苦赚来的钱财、寄回家乡赡养家里人,家里人则坐享其成,所以熟语说:“番畔钱银唐山福”。 有些熟语直接反映了潮汕民间流行民俗活动,如“盐灶神欠拖”、“做鬼爬晤上施孤栅”。前者反映澄海盐灶,每年游神时总是把神像放在地上拖行。后者反映了七月十五潮汕的施孤活动。
熟语典故是人民群众以精练生动的语言,概括反映了潮汕人民的智慧和爱憎感情,是潮汕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潮州方言为何有八个声调
一个字(即一个音节)声音的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就叫做这个字的声调。这古今都一样。如“竹”字,古代汉语语音读为“张六切,人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为“zhu”,是阳平声,潮州方言读为“多英(4)”,是上人声,这就是声调。可是,古代汉语,普通语和潮州方言的声调却不同,这是为什么?
古代汉语语音是平、上、去、入四个声调,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也是四个声调,但却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没有入声。而我们潮州方言却有阴平、阳平、阴上、阳上、明去、阳去、阴入、阳入8个声调。这8个声调是从哪里来的?
原来,古代汉语的四个声调中每个声调的声母有清声和浊声之分,演变为现代汉语普通话主要是浊音清化,入声调消失,入声字派入其他三声了。而在潮州方言中则是根据古声母的清浊,每个声调都变成两个:清变为阴调(阴平、明上、阴去、阴入):浊变为阳调(阳平、阳上、阳去、阳入)。这样,古汉语四声,在潮汕话中就变为8声了。其对应规律如下表: 古代汉语四声 古声母 例字 潮州方言八声
平声 清 崩东工冲 1(阴平声)
浊 朋同红农 5(阳平声)
上声 清 巧取景纸 2(阴上声)
浊 妇上市旱 6(阳上声)
去声 清 镜窍票记 3(阴去声) 浊 侵漏示用 7(阳去声)
入声 清 八泣怯驳 4(阴入声) 浊 日逆泽域 8(阳入声)
篇三:《潮汕方言大全之潮语谐音》
潮汕方言大全之ζ 潮语谐音
潮语谐音诙谐奇妙;-)
日常生活用语中充满着大量的谐音(或近音)字词,无论是全国性的汉语还是我们域性的潮语,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处不在大量运用着。它有着双关语义,既富有幽默色彩,诙谐奇妙,能增添生活中的情趣,又饱含哲理,闪烁着聪明才智的火花,余味无穷。
<P> 潮汕的先人善于运用谐音字为图吉祥而自圆其说。</P>
<P> 如潮安县彩塘镇金砂一村(砂陇陈),全村几千人都姓陈,以有个别户姓蒋。据说此地属“船地”,船须有奖才能行驶,船地才能变成活地,于是他们的创乡始祖就去请一户姓蒋人家来插居,是取其“蒋”与“桨”的谐音。</P>
<P> 潮人更善于运用谐音字的吉祥字眼大做文章,如过年时家家户户都必须吃一道“鲤鮕鱼炯大蒜”的菜,寄托全年有钱财可“沽”(鮕),有大笔收入可“算”(蒜)的美意。新生入学第一餐要吃龙箭鱼、豆干、猪肝,意味着望子成龙、鱼跃龙门和孩子长大能做官(“官”与“干”、“肝”谐音)。 </P>
<P> 谐音字常被用到政治生活方面来。如古时候百姓痛恨贪官,巴不得贪官快死,就有这么一则笑语:某任潮州知府,是个外省人,说着“官话”;其管家则是人,跟着他讲着不准确的“潮州官话”。知府是个大贪官,终日提心吊胆上司来究罪。一日外出,管家急急跑来对他说:“上面文凭倒下,你死我也死,太太拿去杀了!”知府极其慌张地跑回府宅一看,原夹是门框上的问匾(谐了“文凭”,即官府文件)倒下来,砸死一只猫(谐音弥——你)和一只鹅(谐音俄——我),鹅被太太拿去杀血拔毛熬来吃了。知府闹了一场虚惊。</P>
<P> 谐音在人名上闹出的笑语更多。潮汕某工厂一位姓管名叫江仁的行政干部,一次接电话几番向对方自报“我是管江人”,对方大发火:“谁不知道厂部的人是管工人的?你太傲慢了!为什么不说你的具体姓名?”只因江与工、仁与人谐音,使他讨了一场没趣。</P>
<P> 有句形容做事不按顺序的俗语叫“未烧香先点烛”,其源出自某村祭祖时主祭人大声叫外面的老辈两叔进厅准备行祭,负责烧香点烛的人以为主祭是叫他点烛,那人便违背先烧香的次序而先点了烛,因“两叔”与“点烛”谐音而乱了套。 </P>
<P> 还有很多口头语也把谐音用上去。如潮语把肮脏称为“凄夷”,有人转说成“老婆妹”;有人自叹身世凄凉,说是“老婆落水—一妻凉”;人们说误会,总 爱说为“吴厝闹热”,吴与误近音,“闹热”即游神赛会,取个会字,这比直白表述更为生动。 灯谜中的谜音格就更为司空见惯并引人人胜了。如谜面为“注意”,谜底为汉代人“刘晨”,是由字义“留神”谐音而成的;谜面为“应一心为公”,谜底 为称谓“技师”,字义则是“忌私”;谜面为“风展红旗”,谜底为“标志”,字义则是“飘帜”
潮语谐音诙谐奇妙,幽默易懂,令人喜爱。 </P>
zero 2006-2-28 14:23
<P>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P><P>————————————————</P><P>一、惯用语:
无脚蟹(孤立无援的弱者)
一肚火(一肚子气)
大细目(偏心眼)
大细胆(胆子小)
半桶屎(半桶水,指知识浅薄)
半路债(喻事情只办至一半而停辍)
老在行(很内行)
有和算(划得来 </P>
<P>二、成语:
枭过鲎母(枭情绝义)
俏过王莽(蛮不讲理)
心不在马(心不在焉)
人群百众(成千上万人)
三人四姓(人心不齐)
土直硬性(梗直不阿)
大声百喉(嗓门大)
大头好脸(好出风头,极爱面子)
小微末节(小节,鸡毛蒜皮的事儿)
天光大昼(天已大亮)
四亲二情(泛指亲戚)
亡魂丧胆(魂飞魄散)</P><P>三、谚语:
假力洗茶渣(指不该干的事情去干了,结果是吃力不讨好)
乌燕配青脚(形容夫妻一高大一矮小,经常用)
脚皮欠路债(做事情总是没考虑清楚,总比别多走一趟)
老实终须在(老实人终有好结果)
平安当大赚(人有疾病,医病养病要花去很多钱,再加上不能做工,损失颇大)
大人弯,奴囝直(指大人说话讲究守口,小孩子天真无邪,想什么就说什么)
未学行,先学飞(讽刺学知识没有先打好基础,想一步登天者)
三斗油麻倒无粒落耳(指把人家的话当耳边风,听不进去)
父母斗咬,奴囝相捞(指父母如常吵嘴、打架,孩子也北朝鲜学会斗殴)
一人主张,唔如二人参详(指人多智慧高)
新正如意,橄榄粒来试</P><P>四、歇后语:
青夜学手电:各人各人善(各有所好)
六月大菜:假有心(指虚情假意)
刀截蕹菜:二头空(指两头都落空)
秀才读弦诗:渌渌淖(指境况糟透了)
脚仓绑蛤丩:惹蛇(指自惹麻烦)
鸭仔跳东司:赶伙(喻盲目跟别人做)
竹叶包沙母:假壮(粽)(指天很冷还不穿冬服,硬充身体健壮)
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指食物要亲自尝尝,才知道滋味如何)
东司头老石部:愈老愈臭(指愈老愈坏)
兴衰饭:散捞(指碰碰运气)
和尚摸头:无发
青夜看镜:无望</P>
<P>身体动作、数量、程度</P><P>——————————————–</P><P>头毛——头发 曲毛——卷发
面——脸
鼻空——鼻孔
目眉——眉毛
须——胡子
肩头——肩膀
身顶——身上
身肝头——胸膛
手底——手心
胶只——背
脚仓——屁股
目眯眯——眯着眼睛
嘴阔阔——张大嘴巴
摇头伴耳——摇头晃脑
比脚划手——指手划脚
达头——点头
灰转头——回头
肉脚尖——蹬脚
相拍——打架
相骂——吵架
相好——要好
唔见——丢失
个镜——一面镜子
只飞机——一架飞机
只狗——一条狗
门枪——一支枪
支灯——一盏灯
条题——一道题目
尾鱼——一条鱼
粒球——一个球
求葡萄——一串葡萄
领被——一张被子
正十——不到十
十外——十多
欢喜——高兴
激心——伤心
惊死——怕
艰苦——辛苦
老热——热闹
孬看死——很不好看
有架势——有派头
雅死——漂亮
力落——勤快
活头——灵活
猛——快
四直——整齐
<P>生活俗语</P><P>———————————-</P><P>“缶开嘴,大富贵” 大凡在举办喜庆的婚 、寿宴时,或者逢年过节,有不小心而摔破盘碗锅钵的,总被认为是一种不祥的
预兆,往往使主人家在喜悦中,心里蒙胧上一层阴影,变成一种心理压力,精神负担,而这时候,有长者(大多为老妇女当
众高声说了一句:“缶(在潮汕对陶瓷器皿的统称)开嘴,大富贵”,这样,把“不祥之兆”转化为好兆头。主人家即可去
篇四:《古汉语的活化石–潮州方言》
古汉语的活化石——潮州方言
由于潮州的特殊地理位置,虽然中原经历几次语言大变化(特别是北方少数民族语言的融化)但对其影响不大,故而潮州话至今仍保留不少古汉语。因历史的变迁,这些古汉语有的以谐音或保留原音而成为地方方言,故被有关语言学者称为“古汉语的活化石”。
潮州方言具有八音(当代汉语为四音),较古老的字典有《潮语十五音》,此后又有《潮汕字典》,近代又有潮语十八音以及各种研究的著述。
据有关专家学者研究,潮州方言在保留古汉语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语音。目前在潮州方言中仍保留着半鼻音和粘唇音以及舌头音、双唇音等古汉语的语音,特别是半鼻音和粘唇音,是与方言为正确字音有很大关系,如“山”如不用半鼻音就变成“沙”,“圆”不用半鼻音就成“移”;“袜”不用双唇音就成“月”;“心”不加粘唇音就成“身”……等等。
二是语汇。据考证,在现今潮州方言语汇中有不少是见之于秦汉或唐宋的古籍中,如“东司”、“翘楚”、“姿娘”、“腰佝”、“书册”、“眠起”、“滂沛”、“起厝”……等等。
三是语法。在潮州方言的日常用语中不少语助词、形容词,在古籍中也是常见,如“绝”(好绝、雅绝)、“正欲”(正欲食、正欲去)、“抑”(潮音读亚,欲抑勿,是抑唔是)、“勿”(勿睬、勿去、勿管)……等等。
此外,在潮州方言中也与古汉语一样,有着一字多音、一字多义的特点。
正是潮语中的古汉语,因此用方言朗读唐诗、宋词,较之现代汉语更有韵味,琅琅上口,平仄分明。反之以方言朗诵现代诗文,则觉得不顺畅,节奏、强弱变化不大。 此外,在汉字间化上由于读音不同,因此在方言中也出现笑话,如“食麦面”与“食面”,“无须”与“无须”,“天后”与“天后”等。当然,作为全国统一语言,文字是重要的,普通话要推广,但决不能因此而视方言为“土音”,其所包含的文化内涵,远非现代汉语可比,也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语言文化的丰富以及其演变的历程。因此,潮方言也是潮州文化古老性的重要体现。
潮州方言是很美妙的,包涵着丰富的唐宋古音,我有时也在思考着,灵感的一现使我有这些猜想,不知道是否正确。写出来,
请大家一起研究:
一、安
潮汕人以前是不把自己的丈夫称为老公的,因为老公有另一种意思,我说出来,你以后一定不会叫你丈夫为“老公”了。潮汕人叫父亲为“叔”、“爸”,叫祖父母为“公”,叫外祖父为“外公”、然后叫上一辈的都加上一个“老”,比如,叫父亲的叔父为“老叔”,叫父亲的伯父为“老伯”,这样一来,叫父亲的爷爷,一定就是“老公”。我也不知道女人为什么会把自己的丈夫叫为“老公”,真的是乱伦了。朋友,如果你知道这样的事,你还会叫你丈夫为“老公”吗?
那潮汕人怎么称呼自己的丈夫的呢?告诉你,你就会知道潮州方言的准确与美妙。潮州女人在向别人介绍丈夫时说“这个是我的安”,就是这个“安”,在这里就是指丈夫。你看看,
多美妙,一个有家有女人的男人,不就是大丈夫吗?一个“安”字,代表着人类生存发展的最基本的组成单元,丈夫太过生硬,“老公”太过嗲,还有乱伦的嫌疑,朋友,学学潮州方言吧,叫你的丈夫为“安”,一定比你叫“老公”来得更美妙。
二、蔚
在潮州方言中,蔚一字我知道的有二个意思,一个是杂乱,一个是传染,在第一种意思中,主要在说一条路二边的杂草很多时,就说“这条路很蔚”,这主要是在凤凰山区一带,别的地方我不知道是不是这样说的。第一次听到这个声的时候,还以为怎么说的那样老土,等到我明白这个声的写法时,就觉得潮州方言的美妙,原来那是文言文的说法:蔚然成风。《成语词典》中蔚然解释为:草木茂盛的样子,引伸为荟萃、聚集。对于第二个意思,“传染上”在潮州方言中,一般用蔚。比如,某某地的某病传染开来,潮州方言说“某某地蔚上某病”,某人感染上什么传染病,潮州方言说“某人蔚着某病”,这个蔚字,就是蔚然成风中蔚的意思。你能说潮州方言土吗?不是古!是文言文!
三、打
其实,北方方言的动词不多,可能性我的知识不广,反正,打人的打字,在潮州方言里,不同的打法有不同的读音,好多我写不出。比如,从上向下,手指伸直的,叫拍,象拍蚊蝇。手指伸直的用手心,从水平方向打在脸上,叫(靴)hia,用手背打的,叫(哲)。握紧拳头,直拳时手心向下与向上有不同的叫法,就是“蔡”与“long4”,不知道是否准确。还有好多不同的打法,大家知道的说说。
四、猴
在《红楼梦》,有几处用了猴,一: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贾宝玉路谒北静王”中,凤姐笑道: \"你请我一请,包管就快了。\"宝玉道:\"你要快也不中用,他们该作到那里的,自然就有了。\"凤姐笑道:\"便是他们作,也得要东西,搁不住我不给对牌是难的。\"宝玉听说,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说:\"好姐姐,给出牌子来,叫他们要东西去。\"凤姐道:\"我乏的身子上生疼,还搁的住揉搓。你放心罢,今儿才领了纸裱糊去了,他们该要的还等叫去呢,可不傻了?\"。便猴向凤姐身上立刻要牌里面的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秦鲸卿得趣馒头庵”中“凤姐儿因记挂着宝玉,怕他在郊外纵性逞强,不服家人的话,贾政管不着这些小事,惟恐有个失闪, 难见贾母,因此便命小厮来唤他。宝玉只得来到他车前。凤姐笑道:\"好兄弟,你是个尊贵人, 女孩儿一样的人品,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下来,咱们姐儿两个坐车,岂不好? \"宝玉听说,忙下了马,爬入凤姐车上,二人说笑前来。“别学他们猴在马上”中的猴,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在潮州方言中,这个猴就是与红楼梦的意思相同的,就是爬、跨的意思,象猴一样爬上树,在潮州方言中,爬是指四脚着地的,但一般情况下,潮州方言中,在平地中爬,就用爬,如果是向上的爬,一般用猴(动词),如猴树。猴在人的身上,一般情况下是睡在床上,一个人用一只手,一只脚放在另一个人的身上,就叫做猴,在这种情况下只可意会了,我就不多言。
五、我们
在北方方言中,表示人称的你我他她、你们我们他们她们,在潮州方言中,有得美妙且准确的表示,为什么这样说那是因为北方方言中在与对方说话进,“我们”一词含义不明确,比如我说:“我们潮州是个美丽的地方”,你不知道听话的人和潮州的关系,但如果用潮州方言一说,你一听就知道了听话的人与潮州有关系,如果听话的人也是潮州人,那么“我们”就是读为“nang3”(潮州音:人3),如果听话的人不是潮州人,“我们”就应读为“wun2”(读潮州音:稳),都是一个单音,就能表示复数,这也说明潮州方言的美妙。其实,潮
州方言在表示“我们”时的准确,应该说是具有很强的逻辑性的,不象北方方言那样无逻辑,广州市长说“我们广州是个国际大都市”。不是广州人的我都不知道我有没有份。但如果是用潮州方言一读,我一听他用了那一个我们的读法,就知道我有没有份的。
有一种情况,如果要与对方表示亲切,有时在“我们”时,就是对方没有份的,也可以用,这就表示更加亲切。但我一个情况是万万用不了的,但是在北方方言里经常用,这样可是要出笑话的。
比如说,你对一个女同事说:“我们夫妻俩春节回老家”,旁边的你如果不知道情况的话,你一定会产生了误会,以为他们二人就是夫妻,潮州方言就不会产生这个误会,一定应该说“稳”来表示听话的人与“我们”是没关系的。如果用了“人3”,那仅且只能对老婆说话才能用上,这样一来,不会产生了误会。
你看看潮州方言多美妙,准确!!!
不知道林伦伦教授有没有研究这个问题。
六、音比字多
在汉语言中,一字多义是常见的,但由于潮州方言的9个音调(8个正常音加一个中在特殊情况下的轻音),比北方方言多出了5个调,所以,潮音音调比北方方言丰富了55.56%,潮音的声母为16个(波、颇、毛、无……),歆母40个(亚、窝、余、……………),全部的潮州方言有16*40*8.5=5440个音(不包括不同的县有不同的读法)。北方方言的声母为21个(b、p、m、f……),歆母35个(a、o、e、i、u……),声调4个,全部的北方方言有21*35*4=2940个音。则潮音比北方方言多出了73.5%的读音,如此一来,用潮州方言来演译汉字就显得了较大的优势,丰富的读音来表示不同的字与义,顺便说一下,在潮州方言中有些拼出了读法的,倒是无字可对,哈,音比汉字还多,哈,你不信,比如《潮州音字典》中的“鹅欧”就对无字了!!!!。好多在北方方言中同字不同义的读法是相同的,但在潮州方言中,这样的情况就少了好多,同字不同义就有不同的读法。
比如:行。
北方方言:1、hang2,①行列②职业③商店④兄弟姐妹的次序
2、xing2、①走②流通③流动性的、临时性的④进行⑤品质的举止行动⑥可以⑦能干⑧将要⑨乐府或古诗的一种体裁。
潮州方言:1、(京5)、①走②流通③实际地做④可以⑤能干⑥将要
2、(幸)、⑤品质的举止行动,如品行,德行……
3、(杭)、①行列②职业③商店④兄弟姐妹的次序
比如:陈
北方方言:只有一个音,chen2,不管是陈列,陈旧,陈世美,都是读chen2。
潮州方言:1、(多安5,读同),是只用于姓
2、(胎因5),陈列、陈旧、陈述、陈设……
比如王,北方方言中,国王、大王与姓名中的姓是没有分别的,但是潮州方言中,国王(汪
5),但做为姓,王应该读为(形)。
七、动物雌雄的称呼
在潮州方言中,与北方方言一个非常不同的,也就是外地人想学潮州方言能以理解的,就是对动物雌雄的叫法了,这里有二个不同:
第一,是语法的不同,普通话都是公、母在前,再加上一个动物名,如:公鸡、母鸡,公马、母马,雄虎、雌虎等,但潮州方言却是动物名在前而雌雄在后,如母鸡叫为鸡母,母鹅叫做鹅母。其实这样的叫法我们不能说是语法错误,什么才是正确的?我认为这样叫
更能体现潮州方言的美妙!
3 美妙的潮州方言
第二,对雄性的叫法有多种多样,就象中文的量词之于英语一样,你们说北方方言的也难以理解潮州人的这样叫法,就象说英语的人不能理解中国人为什么有那么多的量词,一条、二根、三块、四台……等等,潮州方言也有说北方方言的不能理解和掌握的,那就是对雄性动物是称呼:
公鸡叫做“鸡安”(安的意思见第一贴),
公鸭、公鹅叫做鸭王、鹅王(国王、大王的意思),
公猪的叫法最特殊,叫做猪哥,那是潮州人对公猪一尊称了,从这里可以看出农耕社会对于猪的重视。
公狗叫狗牯(古的意思就是公的)
母牛叫牛妈,公牛叫牛牯,把母牛叫做牛妈,也看得出农耕社会对牛的重视。
对于不常见的动物,一般是动物名加上母来表示雌性,用动物名加上牯来表示雄性。狮母、狮牯,等等。
对于外地朋友,你会觉得奇怪吗,你会觉得潮州方言的美妙吗?
八、集约化发声
这也是潮州方言的美妙所在,好多情况下,北方方言要二三个字才能说明的,潮州方言一个音就搞定了,如果,当然北方方言也有,比如不好称为孬,但潮州方言还有更多更丰富的这种写法和读法:
不好=孬,读音为不的声母+好的歆母
不要(不欲)=(打不出,上是不下为要,读普通话的“买”,不的声母加欲的歆母)
足够=足用。该字写为足在上用在下,读(拉2),主要用于女性人名,特别是生了太多女孩的人家,所以一看那个女孩用上这个字,就知道她是老三或者老四以上的。
不用=(写不出字,读min4),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