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中国经济现状2015》
编者按:《人民日报》可谓用心良苦,以问答形式,宣示政策倾向。报道的神秘性和特殊性,更使得其具有解读价值。该权威人士一定身份特殊,对宏观决策具有影响力,这篇报道实际是在向外界传达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
《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机关报,是中共喉舌,因而其一版报道,主要传递中共中央的政治意图。5月25日,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一篇经济报道,引题是"本报独家专访权威人士,解析当前我国经济大势",主标题是"正视困难保持定力前景光明"。报道五问权威人士,对宏观经济做出总体判断,并对未来政策做出指引。
新闻报道一般至少包含三个要素,即什么时间,在哪里,发生了什么。这是一篇头版头条文章,是当天最重要报道,但被采访的权威人士未具名,新闻要素明显不全,在如此重要位置出现这种情况,显然不是编辑部犯了低级错误,而是不便透露人物身份,这凸显报道的神秘性和特殊性,更使得报道具有解读价值。从中国政治逻辑看,该权威人士一定身份特殊,对宏观决策具有影响力,这篇报道实际是在向外界传达中共中央对经济大势的分析与判断。
这篇报道提出了问题,总结了成绩,揭示了困难,给出了对策,并对前景充满信心。读懂这篇报道,即可看懂决策,也就知道大势,明白市场。
五问五答,传递了重要信号,将影响市场和私人决策。
信号一,经济不会出现断崖式下落,中央有定力。
尽管一季度经济增速下降,但权威人士认为,符合预期,既有"面子",也有"里子",经济增长质量得到改善,即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加速增长,需求结构方面消费相对稳健,收入增长方面农村增长快于城市。
这样的变化可以看做是结构调整出现了正面成果,也可以说是另一面成绩不佳的表现。不过从长周期角度看,这样的变化是积极的,应该得到肯定。
权威人士强调,经济并未出现断崖式急速下滑,基本面是好的。强调中国有世界最高居民储蓄率,这在暗示,一旦需要,中央政府可以启动刺激政策,将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和消费。
信号二,调结构要主动,谁不主动谁吃亏。
经济增长出现分化,地区之间有差异,产业之间有差别,企业之间有分化。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结构调整是否存在主动性。权威人士称,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这种说法是在传递中央要求,即地方政府要主动调整结构,不能为了几个点的经济增速而纠缠于老产业老产品。谁能主动调整,中央就会支持谁。当然,政策如何支持调结构,仍然需要具体化。除了政绩考核不应有GDP增速外,还要对地方结构调整予以财政和金融的实际支持。
信号三,投资仍是主力军,消费要有新政策。
权威人士强调,稳增长要"三结合",一是近期和长期相结合,二是发展和改革相结合,三是国内和国际相结合。这种表达就是,判断中国经济走势要放在国际经济框架内,要看到中国经济调整是全球再平衡的一个过程,因而宏观决策既要考虑短期反周期,更要顾及长期调结构。而稳增长不能影响改革,改革应该为增长创造制度条件。
这样的决策思路决定了,短期反周期措施仍是要靠投资,只不过现在更强调钱从哪里来,投到那里去,要注重投资效率。由于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从宏观调控看,政府投资仍是主要手段,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
但中央认识到消费对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因而为刺激消费,就要增加居民收入,改善社保制度,让居民敢消费。可以判断,未来政府将通过国有资产变现来改变社保困境,并
通过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来刺激居民消费。最好的办法是提高居民社会服务均等化水平,包括减少医疗支出,改变中小学入学办法等,让居民减少储蓄,增加即期消费。
中央政府意识到居民到境外消费产生的负面效应,因而很可能近期在国内增加"免税区",增加进口商品供给,通过降低关税或免税,"形成巨大的增长动力,留住宝贵的消费资源"。这样做的办法实际可以起到经济和政治一箭双雕效果。经济上,扩大居民在国内消费。政治上,缓解香港矛盾。
信号四,牛市是长期需要。
"我国经济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能不能把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是支撑稳增长的关键。目前居民储蓄率很高,海量资金无处可去,人们难以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可另一方面,实体经济和重大建设项目缺乏资金保障。所以,财税、金融、投融资体制改革必须整体推进,特别是要打通投融资渠道,挖掘民间资金潜力,让更多储蓄转化为投资"。
权威人士的这个说法很明确,一方面居民需要获得可持续的财产性收入,另一方面要为实体经济提供资金。要达到这个目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增加直接融资。要打通投融资渠道,让海量储蓄转化为投资,只能通过资本市场实现。让居民储蓄直接进入包括股票一级市场、股票二级市场和债券市场,才能在将储蓄转化为投资同时,让居民获得财产性收入。因此,维持一个健康的牛市,应该是中央政府的战略决策,非权宜之计。
中央还希望实现稳增长和降杠杆的双效果。要达到双击,办法还是增加直接融资。增加直接融资,降低信贷比例,即可一举两得。可以认为,目前管理层对股市融资杠杆的降温并不是要打压股市,而是希望避免泡沫快速膨胀快速破裂。如果政策调控得当,这轮牛市至少应该维持三年时间。
信号五,防风险是一盘棋,打破刚性兑付,杀鸡给猴看。
此前笔者判断,政府为达到防风险目的,可能避免出现局部支付危机,维持刚性兑付局面。但权威人士认为,"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这意味着政府可能有选择的打破刚性兑付局面,在不产生系统性风险前提下,杀鸡给猴看。一方面让老债务人积极去库存,积极去产能。另一方面让市场树立契约概念,抑制融资冲动。
信号六,房地产还是不好卖。
权威人士说,"楼市正面临痛苦的去库存化阶段,有效消化房地产市场库存是一个现实问题,既关系到启动需求,又关系到化解风险"。
这表明政府对房地产认识非常客观,房地产应该尽快去库存。政策方面会刺激住房需求,但开发商更应该降价销售。降价销售才可以尽快去库存,才能既可以启动消费,也可以避免支付危机。实际上,只有房地产调整到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才能减缓。只有房价调整到位,才能真正启动住房需求,才能启动新一轮住房投资。权威人士的说法进一步验证了房地产长周期拐点出现的判断。
信号七,宏观调控要玩平衡。
"今年的宏观政策主要注重两点:一是用多大力度,二是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措施"。这是在强调,宏观调控要玩好平衡,要用巧劲。所谓巧劲就是一要力度合适,二要效果明显。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会更加积极,但积极的表现点不一样。
财政政策除了增加支出,更会积极减税,特别是避免向企业征收"过头税"。如果要做到两头平衡,也并不容易。政府一方面缺钱,另一方面还要减税,左右为难。不过正如权威人士所言,中国有制度优势,因此很可能通过政策性银行来提供投资性贷款,变相实现财政货币化。
货币政策仍然会继续宽松,降息降准还是一个都不能少。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显著,市场存在资金外流可能性,为避免外汇占款下降,央行一定会通过多次降准来对冲基础货币
供给不足。这样做也是一箭双雕,既可补充流动性,也可以稳定股市,从而对热钱增加吸引力,避免大规模资金外流发生。
信号八,政策不会变,鼓励发财致富。
"当前社会心理预期处于敏感阶段,稳定预期至关重要"。要稳定预期,就要有政策宣示,要保持政治稳定,社会和谐,不能偏左,也不能偏右。因此中央政策是"党和政府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方向是明确的,对企业家的支持是一贯的。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央坚持国有企业改革方向没有变,保护民营企业产权方针没有变,坚持对外开放和利用外资政策也没有变"。
这是对民营企业家喊话,也是对外资喊话,告诉他们,反腐不是反对私有产权,反垄断不是打击外资。
《人民日报》报道可谓用心良苦,以问答形式,宣示政策倾向。既给民众信心,还要让民众有所期盼。
北京气温在逐渐升高,而宏观调控政策也会逐渐加码,股市还会牛下去。
本报北京5月24日电(记者龚雯、许志峰)今年以来,我国经济走势备受国内外关注。对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新趋向、新情况、新问题,如何理性看待、正确认识、保持定力、有效应对?近日,权威人士接受本报独家专访,聚焦重大经济问题,回应社会各界关切。 目前增速回落是否合乎预期?权威人士认为,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要用历史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我国经济基本面是好的,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
经济运行为何出现走势分化?权威人士表示,这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怎么办?权威人士说,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投资对经济增长具有关键作用,这就要求投资本身有可持续性,解决好投什么、钱从哪里来的问题。消费对经济增长具有基础性作用,适当调工资、增收入、完善社保制度都是必须的,同时要立足我国基本国情,有针对性地挖掘消费潜力。总需求收缩的局面短期内很难改变,靠熬是熬不过去的,靠刺激也不可能完全克服。走出困境,化危为机,归根到底要靠创新,靠转方式调结构。
如何看待经济运行风险?权威人士指出,从一定意义上讲,防风险就是稳增长。当前经济风险总体可控,但对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仍要引起高度警惕。实现今年经济发展预期目标,要把握好稳增长和控风险的平衡,特别注意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底线。
宏观调控应当从何处着力?权威人士强调,宏观政策要把握好分寸,不过头,也避免不及。如果采取大规模强刺激和拼投资等老办法,可能会积累新矛盾。因此,既要加大力度稳增长,又要坚定不移调结构、防风险、化解过剩产能、治理生态环境、努力改善民生,正确处理好这几者之间的关系。积极财政政策要名副其实,在增加公共支出的同时,加大降税清费力度。稳健货币政策要把好度,疏通货币政策向实体经济的传导渠道,把钱花到实体经济上去。明确的政策信号是稳预期的关键。
一问:经济增长速度回落
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既有"面子"又有"里子"。总的看,今年以来的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问:年初以来,我国经济增速出现进一步回落。4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一季度经济增长与预期目标相符"。对当前的增长速度究竟应当怎么看?
权威人士:增速回落是经济进入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征。今年以来,在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下,中央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创新宏观调控方式,以全面深化改革促发展、调结构、惠民生,赢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总的看,经济增速符合《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预期目标,当前经济运行在意料之中,仍处合理区间。
以一季度为例,虽然增速有所回落,但这是一个让人"不难受"的速度,用老百姓的话讲就是既有"面子"又有"里子"。从主要经济指标看,一季度GDP增长7%,合乎预期,在全球范围是很快的,而且在基数较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增量也较大;城镇新增就业324万人,就业形势平稳;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同比增长8.1%,各项民生指标继续明显改善。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相继出台,一些新增长点破茧而出。经济金融风险总体可控,社会大局稳定。 尤其要看到,在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发展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出现了新的积极变化。产业结构方面,服务业跑出了"加速度",经济结构由工业主导向服务业主导转型的趋势更明显。需求结构方面,投资增速虽有放缓,但消费增长比较稳健。收入分配结构也在持续改善,农民收入增速继续快于城里人,城乡居民的收入倍差在缩小。一季度单位GDP能耗同比降了5.6%。一些新主体、新产业、新业态、新产品、新动力在加快孕育。
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问:对于目前的增长态势,社会反应总体上还比较从容,但也存在一些担忧和疑虑。如何判断中国经济前景?
权威人士:分析经济形势,要用历史的眼光,坚持短、中、长期结合,才能得出正确结论。"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把一件东西摆近了看,往往会感觉很大,把它放远些看,就会显得很小。经济发展中的一些问题,短周期看可能是严峻的,需要认真对待,但从更长周期看,它们又是不可避免的阶段性现象。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不小,但并未出现断崖式的急速下滑,历史上曾出现过的经济波动幅度也比现在大。我国经济发展基本面是好的,有世界最高的居民储蓄率和最大的宏观经济政策空间,经济韧性大,制度优越性明显。只要把握好,就出不了大问题。
经济增长说到底是为了让人民生活更美好,"有活干,有钱挣",人民群众能够对当前增长态势充分理解,这是中国经济发展最大的底气。我们既要看到光明的前景,又要正视眼下的困难,一方面坚定信心,顶住压力,一方面积极应对,抢抓机遇,持续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二问:经济运行走势分化
"几家欢乐几家愁",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问:今年经济运行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走势分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权威人士:当前确实存在经济运行走势分化,可谓"几家欢乐几家愁"。为何会这样?因为全球供求格局变化了,国内又进入"三期叠加"阶段,调整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的,调整必然带来分化。
从区域看,东部地区调结构动手较早,开始企稳向好,有的甚至较为乐观,对在新常态下爬坡过坎信心更足了;而部分地区,包括一些能源资源大省、前些年主要靠投资拉动增长的地区,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有的也知道要转方式,不转不行了,但还要一个过程。从产业看,产能过剩行业和"两高一资"行业用电、生产、投资、效益等指标下降,而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的增长相对强劲。从企业看,一些技术含量低、产品缺特色、调整不及时的企业生产经营普遍困难,有的已停产半停产;而善于捕捉市场机会,重视满足个性化需求、有品牌价值、搞技术创新的企业,日子比较好过。
走势分化,本质上是结构调整正逐步深化。综合看,凡是主动适应新常态,注重调整结构、需求分析、创新驱动和质量效益的,努力走向产业中高端的,发展势头都不错;反之,压力都比较大。
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问:目前,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的进程在继续,其间也伴随着痛苦,这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
权威人士:结构调整是新常态更本质的特征,调结构必然带来阵痛,需求结构、生产结构、企业组织结构、产品结构、商业模式等目前都在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产业重组加快。同时,部分领域、产业和地区经济风险有所加大。必须看到,结构调整是一个需要不断往前推的过程,也是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过程,这一关我们不得不闯过去。结构调整等不得、熬不得,也等不来、熬不起,只能主动调、主动转。早调早转就主动,晚调晚转必然被动。这么多年来,我国经济就是在一次次闯关夺隘中发展壮大的,一年有一年的问题,不可能都一马平川、一帆风顺。经济发展总是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我们要扭住调结构不放松,不必太纠结于一两个百分点的起落,更不能以焦虑心态稳增长,结果事与愿违。 三问: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有其必然性,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即近期和长期相结合、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国内和国际相结合
问:目前的经济下行压力备受关注,不少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有的问题还在发酵。您认为该如何应对?
权威人士:当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要看到其必然性。这里面有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新旧增长动力尚未完成转换的因素,也有外部需求收缩、内部"三期叠加"多种矛盾聚合的因素;有经济环境变化等客观因素,也有一些主观因素。从现状看,总需求低迷和产能过剩并存还会延续一段时间,对此要有充分的准备,拿出给力的措施。
我们要高度重视应对下行压力,但也不必惊慌失措。宏观政策要保持定力,稳字当头,并注重"三个结合":
一是近期和长期相结合。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老路子行不通了,继续加大对产能过剩行业投资、增加未来调整压力的增长也要不得,近期采取的稳增长政策要有利于长期发展政策目标,有利于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避免引发更多矛盾,调结构、促升级的政策也要有利于短期增长,二者应当结合起来。不能为了眼前刺激增长就不顾结构、质量和效益了,对调结构有好处的促发展措施也要该出手时就出手。
二是发展和改革相结合。发展政策要符合改革目标要求,也要通过改革举措来落实,改革举措要以发展为导向,多出台一些有利于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改革举措。有一些改革措施可以提早出台,有一些改革措施从长远讲是好的,但当前可能会加重企业负担或者产生一些负面影响,需要慎重权衡。
篇二:《2011—2015年全国卷作文》
2011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美国全球语言研究所最近公布了21世纪全球十大新闻,中国作为经济和政治大国的崛起排在第一位,是新世纪的最大新闻。该所跟踪全球75万家主要纸媒体、电子媒体和互联网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有关中国崛起的新闻已经播发了3亿次。
对于中国的巨大变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变化又是什么呢?据《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对中国公众的调查,得票率依次是“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开放程度”。
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F级。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在原来设定的E级基础上,又加上了F级。F级,根据新课标考试大纲的说明是:“F. 探究:指对某些问题进行探讨,有见解、有发现、有创新,是在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发展了的能力层级。”针对目前考生应试作文模仿、套作严重,评卷员在“发展等级”上的评分多评在“有文采”上,今年在写作的能力层级中明确补上F级,以期考生和评卷员重视“发展等级”中的“深刻”、“丰富”和“有创意”,与重视 “有文采”一样。写作能力与探究能力密切相关。重视写作中探究能力的培养,符合新课标语文课改的要求,也体现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在命制试题时,对两处试题用语作了修改。一处是在题干中,“选准角度”改为“选好角度”。一处是在评分标准关于“题意”项说明中,“选择中心角度和重要角度的属于‘符合题意’”改为“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属于‘符合题意’”。这两处修改都是有关角度的,意在拓宽选择角度的包容性。
“中国崛起”,这个试题材料来源于报刊和网络上有关中国发展状态的评价,是当今时代的重大事实,内容涵盖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材料范围视野十分宽阔,几乎与人人都有关系。这就给考生一个公平的机会,这个内容不会是这部分考生熟悉,另一部分考生不熟悉;这个内容应该是人人都有话可说,有文章可写的。
试题材料由两段文字构成,第一段交代的是有关“中国崛起”这一评价的来源及其可信度,其中的“21世纪”是时间的定位,“全球十大新闻”是范围的定位,“排在第一位”是名次的定位,“75万家”和“3亿次”则是中国崛起的影响力的定位。这些关键信息的概括表述对于考生来讲很重要,读懂了这一段就能准确把握该题的大方向,也有助于在材料内容及含义涉及的范围内选择角度和立意。能否达到评分标准中基础等级所强调的“符合题意”,对这一段材料的信息筛选及综合领悟很重要。
材料的第二段给出的是辅助性的信息,是针对“中国崛起”这个世界级的宏观评价做出分流式的引导。面对“中国崛起”这个大题如何使考生有话可说,材料坚持让事实说话,因此选择了《中国青年报》和新浪网的调查。这个调查依据得票率列出了“经济成就”、“国际影响”、“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进程”和“开放程度”六项。这样这个调查材料就将考生对“中国崛起”的认识相对的具体化了细分化了,这也就体现出了新材料作文所提倡的在合乎题意的范围内尽可能“多角度”、“多样化”的特征。调查材料开列出来的这六项,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崛起的六个观察视角,考生无论选择哪一项都可以认为是“在材料内容及含意涉及的范围内选择角度”,同时,如果有考生选择将上述六项一一列入写作范围或选择其中的两项、三项来写作,当然也可以。还有,在这六项之外,考生另外选择某一项,只要能够显示中国崛起的,也无不可。总之,第二段材料在聚焦一个大主题的同时,更多的是为了起到对选择角度、搜索素材、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作分流式的发散式的引导作用。
试题材料第一段亮出了“中国崛起”的主题,第二段辅助以六个含有大量事实的视角,最后在试题要求中提出:“对于中国的这些变化,你有什么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这句话,给试题的事实材料与考生的构思作文搭起了一座桥梁;这句话,向考生提出了要求——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也就是说,写中国崛起,要联系个人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感受到的具体内容,考生的作文应该写的是,中国崛起的见闻,中国崛起的感受,中国崛起的思考。
2012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写作是表达应用,当属E级。为了引导对学生在写作中探究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将F级也放在这里。
【试题解析】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新材料作文题型始终坚持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等原则,并通过题干的具体要求,将立意的自主权、文体的选择权和标题的拟定权交给考生。经过六年来的不断尝试与完善,到目前为止,作为高考作文题型比较而言,新材料作文题型还是优于其他题型。
本试题提供的是修船工顺手补船洞救人的事实材料。这种好人好事,古今中外都极为赞赏,在今年作为试题推出却有时代的意义。自从2006年“彭宇案”、2011年“小悦悦事件”发生以来,社会上对于中国现在的社会公德,对于做好事,有种种的议论。今年3月全国各地掀起了学雷锋热潮,5月“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成为舍己救人的新英雄。在这种形势下,把“补船洞”的材料放到考生面前,估计考生是容易理解和有话可说的,甚至是可以进一步感悟到现实意义的。
试题材料“补船洞”虽然只有“修船工”和 “船主”两个人物,情节和对话也十分简单,但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也有比较多的写作角度可供选择。例如:
可以选择“修船工做好事”的角度进行写作。修船工称“补洞”“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因为他是临时被雇来给小船刷油漆的,补洞不是他的责任,所以说“顺手”;因为他意识到小洞的高度危险,迅速地默默地补好了,没想邀功,不要报酬,所以说“小事”。修船工是好人做了大好事,他的高尚品德值得所有人学习。
可以选择“船主知恩必报”的角度进行写作。船主专程来到修船工家里道谢。船主这种知恩必报的思想行为值得许多人学习。联系我国现在一些不懂感恩的人物和现象,知恩图报也是一个好角度。
可以选择“做好事有好报”的角度进行写作。船主来到修船工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送上一个大红包”,这是可以引发开来议论的角度。过去,提倡做好事不求回报,这当然很高尚,但是更现实一些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做好事有好报,做坏事受严惩,会鼓励更多人做好事,不做坏事。这可能是一个有现实意义的新角度。
还有其他可选择的角度,这里不再举例。因为考生的知识积累、能力程度和人生修养不同,在考试现场所投射的眼光不同,因而产生和选择的角度就会不同,这是很自然的。正如《作文等级评分标准》在“说明”中所指出的,只要所选择角度符合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的就属于“符合题意”。这也正是新材料作文所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的特征。
以上说的是考场作文初始阶段审题构思的事情,其实,要写好一篇高考作文,审题构思、选择角度、确定立意、选用材料、明确文体、表达方式、篇章结构、语言运用,哪个环节都不能忽视。考生要完整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评卷时要全面评价考生的写作能力。
2013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一位商人发现并买下一块晶莹剔透、大如蛋黄的钻石。他请专家检验,专家大加赞赏,但对钻石中有道裂纹表示惋惜,并说:“如果沿裂纹切割成两块,能使钻石增值;只是一旦失败,损失就大了。”怎样切割这块钻石呢?商人咨询了很多切割师,他们都不愿动手,说是风险太大。
后来,一位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答应试试,他设计了周密的切割方案,然后指导年轻的徒弟操作。当着商人的面,徒弟一下子就把钻石切成两块。商人捧起两块钻石,十分感慨。老切割师说:“要有经验、技术,更要有勇气。不去想价值的事,手就不会发抖。”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两个能力层级。
【试题分析】作文试题继续采用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一题型的优势在于: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第二,理解上不设阅读障碍;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第四,有利于规避模仿、套作现象;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尝试与完善,到目前为止,这一题型在测试考生写作上是否具有探究能力方面,其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试题材料来源于一段编译的国外材料。情节是一位商人在南非买了一块价值不菲的钻石,中间有一道裂纹,他找了好多切割师帮忙切割,他们都不敢冒险。后来阿姆斯特丹的老切割师答应帮忙并做了周密计划,在他的指导下,徒弟用锤子准确地沿裂纹把钻石击成两块,每一块的价值都超过原来那块。试题材料的文字少但内涵丰富,事件的经过包含了不同的立意角度。
从人物类型看,考生可选择的立意角度比较多。商人代表发现,专家代表知识,切割师代表技术,年轻徒弟代表勇气。选择他们中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组合角度去写,都可以发掘出材料内含的意义。
从事件的过程来看,材料中隐藏的关键词一是发现,二是检验,三是经验和技术,四是勇气。本题的立意可以从这几个点生发开去。其立意的引导是积极的,其内涵的相关性也是不容忽略的。
如果从事件经过和各行各业人物的配合去探讨如何创造的问题,值得思考的是:一块有瑕疵的钻石,变成两块无瑕疵的钻石,价值成倍提高。最大的价值是怎样创造出来的?或从“发现——知识——技术——勇气”的整个过程看,眼光精明的商人的发现,知识渊博的专家的检验,技艺高超的老切割师的技术,勇气十足的年轻徒弟的操作,是他们的完美结合创造了更大的价值。由此产生的立意角度可以是“合作是成功的保证”,“技术与勇气的配合”,“师徒合作成功的启示”。
如果从年轻徒弟成功切割钻石的角度去构思,可能产生战胜“风险”需要“经验”“技术”和“勇气”及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的立意。围绕“年轻人”的立意选择可能会成为主要的关注点,因为,钻石的切割最后是由年轻人来完成的,他需要尊重老切割师的经验,他需要接受老
切割师的技术指导,他需要排除“价值”因素的干扰,他还需要有冒着风险实施切割的勇气。所以,考生选择以“勇气”为题,选择以“‘不去想’造就平常心”为题,选择以“接受的是经验,展示的是勇气”为题等等,都会是不错的立意角度。
2014年高考新课标卷作文解析
“山羊过独木桥”是为民学校传统的团体比赛项目。规则是,双方队员两两对决,同时相向而行,走上仅容一人通行的低矮独木桥,能突破对方阻拦成功过桥者获胜,最后以全队通过人数多少决定胜负。因此习惯上,双方相遇时,会像山羊抵角一样,尽力使对方落下桥,自己通过。不过,今年预赛中出现了新情况:有一组比赛,双方选手相遇时,互相抱住,转身换位,全都顺利过了桥。这种做法当场就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
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和F级两个能力层级。
【试题分析】写作试题继续沿用新材料作文题型。这一题型的优势在于:第一,内容上贴近时代生活;第二,理解上没难度有空间;第三,立意上具有多种选择;第四,有利于规避套作、宿构及抄袭现象;第五,有利于评价上的分项分等和对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的区分及判断。经过近年来的不断尝试与完善,这一题型在测试考生写作上是否具有探究能力方面,到目前为止,效果也是颇为显著的。
试题提供的是一个贴近学生生活体验的故事。讲述了一所学校进行“山羊过独木桥”这一传统的团体项目比赛时发生的“新情况”。材料所叙述的体育活动是较熟悉的学校生活内容,有助于考生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认知图式来阅读材料。以叙事体来呈现的材料,在内容的表述上明确、平易而符合考生的认知能力,既在文字理解上没难度、易进入,又有个人化的想象与移情;在材料的叙述中不知不觉“埋下”若干立意的关键词,如植入其中的“传统”“团体”“规则”“胜负”“习惯”“新情况”等关键词,有利于激发考生的解读热情和创造性思维,也足以启发考生对立意和角度选择的方向;而“引发了观众、运动员和裁判员的激烈争论”一句,更貌似在引导考生选择“观众”“运动员”或“裁判员”的角度来加入争论,也增强了辨识核心角度、重要角度、次要角度以及沾边角度的功能,既可体现立意的多样性,又可落实评分的层级性。
其实,无论选择“观众”还是“运动员”中的哪一个角度,都会认为材料中给出的“新情况”就是赞成与否这两派。否定派将批判“新情况”的出现,其反对的主要理由可能有:改变规则的组,第一,违背了“传统”和“习惯”,第二,违反甚至破坏了“规则”,第三,更有违“比赛”的公平与公正原则,胜之不武。认同派将赞同改变规则的组,并为“改革”行为辩护,为“新情况”欢呼,而赞成的主要理由可能在:第一,勇于打破“传统”和“习惯”,第二,善于也敢于利用“规则”来创新以赢得胜利,第三,比赛的最终胜利是最重要的,竞赛可以双赢出线而不必你死我活。考生如选择“裁判员”的角度去写,则可能表达出相对比较超然的态度,可能会更多地反思以下方面:第一,规则漏洞的无穷危害,以及规则之于比赛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性,第二,“传统”和“习惯”在当下面临着巨大挑战,第三,如何才能实现“比赛”的公平正义?什么是“团体比赛”的最高价值?等等。
总之,考生可以选择上述角度的任何一个,也可以综合多个角度来确定立意,只要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并在立足于材料的基础上恰当地联系到当代社会生活,做到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那么,都将能在立意上达成重要角度乃至核心角度。比如,以“规则”为第一关键
词,讨论“无规矩不成方圆”、“完善的规则是公正的必要条件”等命题,或联想到“法治”社会建设的重要性、“法无禁止皆可为”等话题。比如以“传统”或“习惯”为第一关键词,探讨“传统的力量”“习惯的守成”“传统与创新的关系”等命题,或联想到“文化传统的继承与创新”“传统习俗的当代活力”等话题。又比如以“比赛”为第一关键词,研究在什么条件下竞争可以双赢、比赛可以双赢、对于比赛来说什么最重要、对于比赛参与者来说又是什么最重要等话题,并提炼出“公正是前提,规则是关键”“胜负诚可贵,荣誉价更高”等命题。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本材料最终给出的是一个争论的情境,所以,要将上面任何一个问题讲清楚、讲到位,讲得有分寸、合情理,都需要在充分正面论述的同时,自觉考虑到对方的理据和逻辑,或吸纳或辩驳,从而使自己的论述更辩证更完备。这也是该试题在往年材料作文命制基础上的一个小小发展和推进,目的是强化高考命题对进一步提高高中生的论述能力、提升思维品质方面的引领作用。事实上,这也是材料最后一段设置“事后,相关的思考还在继续”的用心所在。
在侧重用故事性或描述性内容传达命题意图的传统做法上,通过材料的文字表述凸显其内容和含意的广度与深度,以利于不同学习风格和思维习惯的考生发现所给材料的多义性和多层级性,进而按照个人的表达愿望做出选择,一直是这类写作材料创编和试题命制追求的效果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