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化学九上第六单元 答案详解〔人教版〕》

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配套

基础训练(含单元评价卷) 化学 九年级 全一册

参考答案

课时练习部分参考答案

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

第1课时

1.(1)无 正八面体 硬 (2)金属 细鳞片 软 ①石墨具有导电性 ②石墨很软 ③石墨具有润滑性 (3)疏松多孔 吸附 活性炭 (4)存在 原子排列方式 (5)60个碳原子 (6)碳 单质 2.D 3.D

4.C 【解析】金刚石和石墨是两种不同的物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5.(1)导电性 (2)耐高温 (3)润滑性

6.红棕色变浅至消失 木炭具有吸附性 7.B

8.D 【解析】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有金刚石、石墨、C60等,可能是它们的混合物,也可能是某一种纯净物。 9.D

10.A 【解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而石墨没有,b中活性炭吸附NO2气体后气压变小,a中气压无变化,所以b中颜色消失,水往b试管流。

11.(1)作润滑剂 (2)60 (3)不是

12.(1)排列方式 (2)构成 (3)质子数 (4)钠原子和钠离子: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5)氧气和氮气:组成元素不同

13.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具有吸附性,可用来吸附色素和异味。

第2课时

点燃

1.(1)不活泼 不容易起变化 可燃性 还原性 (2)碳 CO2 C+O2=====点燃高温高温

CO2 CO 2C+O2=====2CO (3)①C+2CuO=====2Cu+CO2↑ ②3C+2Fe2O3=====4Fe+3CO2↑

2.C 【解析】炭条能画像是因为它为深灰色(物理性质),易于保存,化学性质稳定(化学性质)。 3.D 4.D 5.D

点燃点燃

6.C 【解析】碳充分燃烧时①C+O2=====CO2;碳不充分燃烧时②2C+O2=====点燃

2CO。若有质量相等的碳则把方程式①变为2C+2O2=====2CO2,与②相比消耗的二氧化碳质量比为2∶1。

7.(1)提高火焰温度 (2)刚开始的气体是试管内原有的空气 (3)C+高温

2CuO=====2Cu+CO2↑ (4)防止石灰水倒流入①中,防止高温的铜被氧化 (5)CuO C 冶炼金属 8.B

高温

9.D 【解析】C+2CuO=====2Cu+CO2↑,在此反应中,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二氧化碳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

10.C 【解析】除去炭粉而不能使氧化铜发生反应,A中炭粉和氧化铜反应了,B中炭粉和氧化铜都不能溶于水,无法通过过滤而除掉炭粉,C中氧气与炭粉反应生成二氧化碳逸散而留下氧化铜,D中氢气具有还原性与氧化铜反应。

△高温

11.O2 Cu C CuO CO2 2Cu+O2=====2CuO C+2CuO=====CO2↑+2Cu 12.(1)加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分解放氧气的速度加快 (2)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3)碳与氧气反应,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氧气不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13.解:设需要碳的质量为x。 C+2CuO===2Cu+CO2↑ 12 2×80 x 80g

12/(2×80)=x/80g x=6g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

MnO2△MnO2

1.(1)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2KClO3=====△2KCl+3O2↑ (2)铁架台 试管 集气瓶

2.(1)稀盐酸 大理石 碳酸钙 CaCO3+2HCl===CaCl2+H2O+CO2↑ (2)发生 收集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条件 密度 溶解性 (3)可溶于水和密度比空气大 向上排空气 澄清石灰水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 木条熄灭 3.C 4.C 5.C

6.C 【解析】D中错误,不能把燃着的木条放进瓶内。

7.C 【解析】集气瓶内是空气时,收集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时应该长进短出,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时应该短进长出。

8.(1)锥形瓶 长颈漏斗 集气瓶 水槽 (2)①漏斗下端导管没有插到液面以下 ②导管伸入锥形瓶过长 ③反应物用稀硫酸 ④用排水法收集二氧化碳 (3)装置漏气 药品量不足 9.B

10.A 【解析】右侧导管不能伸到液面以下,否则产生的气体无法收集;长颈漏斗伸到液面以下,主要原因是防止产生的气体从长颈漏斗的导管逸出。

11.C 12.A 【解析】甲烷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易溶于水。

MnO2加热

13.(1)①试管 ②集气瓶 (2)2H2O2=====2H2O+O2↑ 2KMnO4=====K2MnO4+MnO2+O2↑ (3)A 把导气管从水槽中移出 熄灭酒精灯 (4)BC CaCO3+2HCl===CaCl2+CO2↑+H2O 制气装置(或B装置)中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未插入液面以下(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14.因为浓盐酸具有很强的挥发性,如果用浓盐酸制取二氧化碳会使生成的气体中混入氯化氢气体。

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第1课时

1.没有 没有 大 1 固 干冰

2.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点燃

3.①C+O2=====CO2 ②CO2+Ca(OH)2===CaCO3↓+H2O H2O CaCO3 4.C 【解析】雪碧中的CO2溶于水生成碳酸使石蕊变为红色,碳酸不稳定,受热又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石蕊又变为紫色。 5.D 6.B

7.B 【解析】用CO2制干冰是CO2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8.C 【解析】制备Ca(OH)2时产生二氧化碳,再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时不能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9.CaCO3 CO2+Ca(OH)2===CaCO3↓+H2O 不能 用稀盐酸除掉 CaCO3+2HCl===CaCl2+H2O+CO2↑

10.Ⅰ中小花变为红色;Ⅱ中小花不变色;Ⅲ中小花不变色;Ⅳ中小花变为红色;此实验结论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产生了酸。 Ⅰ的作用是验证石蕊遇酸变为红色。 11.D 12.C

13.C 【解析】①②④⑤的原理都是CO2+Ca(OH)2===CaCO3↓+H2O。 14.产生气泡 CaCO3+2HCl===CaCl2+H2O+CO2↑ 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15.(1)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森林乱砍滥伐 (2)①CO2+H2O===H2CO3 ②CH4 (3)①C ②随手关灯(或双面用纸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第2课时

点燃{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1.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2.①蓝 2CO+O2=====2CO2 ②黑色固体变为红△

色 CO+CuO=====Cu+CO2 ③血红蛋白

3.B 【解析】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常作还原剂。

4.C 【解析】一氧化碳有毒,用排空气法收集容易逸散到空气中。 5.C 6.A 【解析】煤气的特殊气味是加进煤气中的乙硫醇,使人们警惕煤气泄漏。

7.(1)没有处理尾气 将尾气点燃或收集 (2)先通一氧化碳再加热 防止△

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加热时发生爆炸 (3)黑色固体变为红色 CO+CuO=====Cu+CO2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4)先停止加热 防止石灰水倒流或高温的铜被氧化 8.C

9.B 【解析】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CO+CuO=====Cu+CO2,反应物是两种化合物,不是置换反应。

10.A 【解析】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从而除去一氧化碳。 11.分子的构成不同(或每个分子中氧原子的个数不同等)

12.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Ca(OH)2===CaCO3↓+H2O 黑色的氧化铜变为△

红色 CO+CuO=====Cu+CO2

点燃点燃

13.(1)H2和CO的混合物 (2)2H2+O2=====2H2O;2CO+O2=====2CO2 【解析】浓硫酸吸水质量增加说明有水生成,即反应物中有氢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二氧化碳生成,即反应物中有一氧化碳。

第六单元复习课

1.Ⅰ.疏松多孔 Ⅱ.吸附 Ⅲ.干冰 Ⅳ.向上排空气法 Ⅴ.将燃着的木条点燃点燃高温

放在集气瓶口 ①C+O2=====CO2 ②2C+O2=====2CO ③C+2CuO=====2Cu+CO2↑ ④CO2+H2O===H2CO3 ⑤H2CO3===CO2+H2O ⑥CO2+Ca(OH)2===CaCO3↓+H2O 高温

⑦CO2+C=====2CO ⑧CaCO3+2HCl===CaCl2+H2O+CO2↑

2.(1)长颈漏斗 集气瓶 (2)2KMnO4=====K2MnO4+MnO2+O2↑ 防止水倒流到试管底部引起试管炸裂 (3)CaCO3+2HCl===CaCl2+H2O+CO2↑ B C

(4)解:设得到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80g x

100/44=80g/x x=35.2g

V=m/ρ=35.2g/1.977g/L=17.8L 3.A 4.C

5.B 【解析】低碳的含义是尽量减少含碳物质的排放和浪费。 6.D 【解析】炭雕的主要成分是木炭,具有木炭的性质。

7.B 【解析】粗铜丝向下移动使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向上移动则反应物不接触,反应停止。

8.(1)①试管 ②集气瓶 (2)B C (3)A 生成物中有氨气,制得的CO2不纯

9.B 【解析】CO和CO2都是无色气体。

10.A 【解析】CO2能灭火是因为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11.C 【解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氧原子。 12.A 13.D 【解析】混合气体通过石灰水后留下N2、CO、H2O,再通过灼热CuO后留下N2、CO2、H2O。

14.(1)光合 呼吸 (2)C2H4 (3)①③

15.(1)CO CO2 CuO C (2)CO+CuO=====Cu+CO2

16.解:反应后固体的质量减少是因为产生了气体CO2。 设原混合物中参加反应的氧化铜的质量为x。 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g-7.8g=2.2g 高温{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C+2CuO=====2Cu+CO2↑ 2×80 44 x 2.2g

2×80x

= x=8g 442.2g答:略。

篇二:《初三化学第六单元测试题附答案》

九年级化学单元测试题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化合物

(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学号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本题有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石墨导电 B.金刚石切割金属

C.用铅笔写字 D.用焦炭冶炼

2. 含硫煤如果发生不完全燃烧,会排放出污染空气的有毒气体是 ( )

A.二氧化硫 B. 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C. 硫和二氧化碳 D.一氧化碳

3.下列表示二氧化碳的几种用途,其中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的是( )

4. 金刚石、石墨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化学性质相同而物理性质不同的原因 ( )

A.同种元素组成,但原子排列不同 B.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C.都是碳元素组成 D.原子的相对质量相同

5. 某化合物4.6g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该化合物中 ( )

{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A.只含碳、氢两种元素 B.只含碳、氧两种元素

C.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无法确定

6. 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可使混合气体通过 ( )

A.石灰水 B. 灼热的碳层 C.水 D. 灼热的氧化铜

7. 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CO2,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

A. 将混合气体点燃 B.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C.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盐酸溶液里 D. 将混合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

8.“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于谦的《石

灰吟》蕴含着一定的科学知识,诗句“烈火焚烧若等闲”形象地描述了化学反应:

CaCO3 高温该反应的类型是 ( ) CaO十CO2↑,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 为了控制温室效应和改善生存环境环境,下列措施中切实可行的是 ( )

①减少煤等燃料的使用;②禁止使用煤等燃料;③禁止乱砍乱伐;④开发氢能源;⑤利用

水力发电;⑥种植花草树木。

A. ①③④⑤⑥ B. ①②③④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10. 试管中盛有黑色粉末,将其加强热,粉末变为红色,同时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能使澄

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该黑色粉末可能是 ( )

第 1 页 共 6 页

A.木炭粉 B.四氧化三铁 C.氧化铜 D.木炭粉和氧化铜

11. 已知实验室制取气体D的表达式为:A(固)+B(固)C+D↑,气体D易溶于水,D的相对

分子质量为17,则应选择下列何种发生装置和收集方法 ( )

A. 制CO2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B.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下排空气法

C.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排水集气法 D.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和向上排空气法

12. 实验室制取CO2有以下几个步骤:①按要求装好仪器;②向漏斗中注入盐酸;③向反应器中加入块状石灰石;④检查装置气密性;⑤收集生成的气体。以上操作正确排列顺序为( )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③②⑤ D.①②④③⑤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8分)

13. (6分)5月13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为了鉴定该烟雾中是否存在CO2和CO,在对香烟燃烧产生的烟雾进行适当处理后,依次通过足量的以下试剂:①澄清石灰水;②浓硫酸;③灼热的黑色氧化铜粉末;④澄清石灰水,发现①、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试回答:

(1)①中的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烟雾中是否存在CO?____,做出此判断所依据的实验现象为 。

14. (8分)石灰石、生石灰、熟石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右图中转化的化学反应,并在括号中说出其反应类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6分)选择氧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化学式填空:

(1)有毒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用于灭火的气体是______________;

(3)对环境保护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______;

(4)不能燃烧,但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

(5)只能用向上排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只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是_________。

16.(8分)把下列各物质与其对应的主要用途用线连接起来。

A、石墨 ⑴ 填充滤毒罐、用于冰箱去味剂

B、金刚石 ⑵ 可作电极材料

C、活性炭 ⑶ 用于冶炼生铁

D、焦炭 ⑷可用于裁割玻璃

三、简答题(共12分)

17.已知A、B、C、D、E、F六种物质间有如下的转变关系(发生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其中A、B、C在通常情况下是三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且C为化合物,D是一种无色的液体氧化物,F

第 2 页 共 6 页

(1)请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式:A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

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_ F___________

(2)写出下列变化的化学方程式:

A + B → D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 B → E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 E → F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24分)

18. (12分)今有A、B、C、D、E五种装置如右图所示。

按下列要求回答问题(所选装置用其代号字母表示)

(1)实验室用高锰酸钾的加热分解来制取氧气时,发

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装置制取氧

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选用_____,收集装置选用_____,该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硫化氢是一种无色且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能溶于水,可形成一种酸溶液——氢硫酸。实验室用硫化亚铁跟稀硫酸反应制取硫化氢气体。试回答:

①硫化氢气体具有臭鸡蛋气味,这是硫化氢的___________(填“物理”或“化学”)性质。 ②硫化氢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_________色。

③实验室制取H2S气体时,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收集装置应选用_________(填仪器编号)。

19.(12分)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成员甲、乙、丙三位同学在学习了木炭还原氧化铜的实验后,提出如下问题:“木炭与一氧化铅(化学式为PbO)反应生成铅的同时产生的气体一定全部为二氧化碳吗?”请你和他们一起对产物中气体的成分进行研究,并回答有关问题。

(1)[猜想]:甲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二氧化碳。

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全部为一氧化碳。

丙同学认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既有二氧化碳又有一氧化碳。

(2)[设计实验]:根据各自的猜想,他们共同设计了实验(如图示),(他们在实验中进行了规范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3)[现象与结论]:(提示:CO会使新鲜鸡血变色)

如果甲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丙同学猜想正确,装置B、C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3 页 共 6 页

(4)此实验装置有不足之处,请你对该装置进行改进,具体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根据上述实验及学习的木炭与CuO、Fe2O3的反应,请你归纳出单质碳的一项重要用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2分)

20.以下是小意和小思两位同学解答一道计算题的实录。请你一起参与研究并完成相关问题。(计算结果精确到0.01) MnO2 [题目] 已知: 2KClO3 === △ 2KCl + 3O2↑,将10g氯酸钾和2g二氧化锰混合后放入试管中加热,收集所需量的氧气后,停止加热让试管冷却,称得试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2g。求生成氯化钾的质量。

(1)小意很快得到算式:(10g + 2g –7.2g),该算式所得结果是 (填化学式)的质量,反应中生成KCl 的质量是多少?

(2)小思依据上述计算结果发现题目数据有问题。请你通过简单的计算,论证他的发现。

(3)如何才能更正该题呢?小意和小思认为有许多方法,例如将题目中“10g氯酸钾”改为“ag氯酸钾”,其它物质的质量不变,则a的取值范围是 。

五、附加题(10分)

21.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固体混合物质量为120g,将其高温煅烧至碳酸钙完全分解,称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84g,则原固体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第 4 页 共 6 页

第六单元检测题

13.(1)燃烧产物(烟雾)中有CO2 (2)存在 因为④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解析:在①中,烟雾中的CO2已经被澄清石灰水吸收,所以④中被澄清石灰水吸收的CO2是烟雾中CO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后生成的CO2所致。)

14.①CaCO3高温CaO+CO2↑ ②CaO+H2O=Ca(OH)2 ③Ca(OH)2+CO2=CaCO3↓+H2O

15.(1)CO(2)CO2(3)H2(4)O2(5)CO2(6)CO

16、A-(2) B-(4) C-(1) D-(3)

三、简答题

点燃点燃17、(1)H2 ,O2, CO, H2O ,CO2 , H2CO3,(2)2H2 + O2 2H2O 2CO + O2 2CO2

CO2 + H2O === H2CO3

四、实验题

18、 (1)A ; C或E ; 2KMnO△KMnOMnOO (2)B; C;42422

CaCO32HClCaCl2H2OCO2 (3)①物理 ②红 ③B; C

19.、(3)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不变;

石灰水无明显变化,鸡血颜色发生变化;

石灰水变浑浊,鸡血颜色发生变化;

(4)在装置C的出气口接一个尖嘴玻璃管和燃着的酒精灯(或在装置C的出气口用气球

或塑料袋收集尾气)。

四、计算题

2、 (1) O2 7.45g

(2)所剩固体的质量=7.45g + 2g =9.45g >7.2g

所以题目有错误。

(氯酸钾质量= 7.454g + 4.8 g = 12.25g > 10g 所以题目有错误。

或根据化学方程式求出 ){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3) 5.2g < a ≤8.55g

五、附加题

21. 解析:方法一,因为反应后减少的是二氧化碳,钙元素全部转化为CaO中的钙,则只要计算出所有CaO中的钙元素即可求出。84gCaO含钙元素的质量为84g×(40/56)=60g,反应前混合物中钙元素的质量也为60g,则Ca%60g100%50% 方法二,利用生成的120g

二氧化碳(120-84=36g)来计算参加反应的碳酸钙质量,同时也计算出混合物中氧化钙的质量,再分别计算这两种物质中含有钙元素的质量就能求出。

第 5 页 共 6 页

篇三:《课堂练习册-九年级上册A版-化学 答案》

篇四:《九年级化学上鲁教版配套练习册答案》{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篇五:《人教版九年级上化学练习册答案》

化学·九年级上·人教版

绪言 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1.D 2.D 3.D 4.B 5.D 6.D 7.C 8.A 9.B 10.C

11.(1)② (2)③ (3)①

(4)④

12.(1)②⑤ (2)④⑥⑧ (3)③⑦ (4)①

13.(1)对环境无污染的清洁能源的开发 (2)对可降解塑料的开发 (3)利用化学 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14.(1)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2)可以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B 2.A 3.B 4.D 5.B 6.D 7.C 8.A 9.B 10.C 11.C 12.(1)化学变化 (2)物理变化

13.(1)电灯在通电时发光是物理变化

(2)电灯在通电时发热是物理变化(或者 电熨斗在通电时发热等) (3)用涂料刷墙 属于物理变化 (4)干冰升华产生气体属 于物理变化 (5)食盐水蒸发有固体产生 属于物理变化

14.(1)①②③ (2)④⑦ (3)⑦ 15.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看一下身边的

化学:(1)衣:化学纤维(人造纤维或者合成 纤维)、聚丙烯无纺布、塑料、橡胶的生产等, 改变了人们的衣着,提高了生活的质量。

(2)食:化肥、农药的研制,使粮食、蔬菜、水 果等生产大丰收,不仅解决了人们的温饱问 题,还改变了饮食结构,使人们的饮食朝着 有利于健康的方向发展。(3)住:钢铁、铝、 水泥、塑钢门窗等建材的大量生产,带动建 筑业的蓬勃发展,使人们的居住条件大大改 善。(4)行:石油加工、高速公路的建设、合 成橡胶的生产、汽车的制造以及轿车进入家 庭等,使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5)医: 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器材的研究、医院设备 的更新、医疗条件的改善,使人们的健康状 况有很大的改观。(6)用:人们日常所用的 计算机、电视机、冰箱、洗衣机、手机、各种黏

合剂、不粘锅、铅笔、尺子等等,无不体现化 学带给我们的种种改变。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C 2.C 3.D 4.C 5.C 6.A 7.A 8.C 9.C 10.A

11.氧气 二氧化碳 左

12.将集气瓶装满水,盖好玻璃片,拿进 山洞后倒掉水,再盖好玻璃片拿出洞外即可 13.(1)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更

浑浊

(2)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3)燃着的火柴在呼出的气体中燃烧

时间缩短

14.(1)① 蜡烛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

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2)水蒸气

(3)③ ①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1.C 2.C 3.B 4.C 5.A 6.D 7.C 8.C 9.D 10.D

11.(1)量筒 (2)胶头滴管 (3)集气 瓶 (4)试管 (5)坩埚钳 (6)铁架台的 铁夹 (7)石棉网 使烧杯受热均匀 (8) 镊子 药匙 纸槽

12.(1)压破容器 (2)失火 (3)损坏 实验台

13.100mL量筒量程比较大,读数时误 差会较大;100mL量筒表面积较大,残留在 量筒壁上的液体较多

14.(3)

白色固体,中间有灯芯熔点高于常温;有可燃性 燃烧、有火焰、放热、有部

分蜡烛熔化

蜡烛有可燃性,燃烧放热,

火焰说明是蜡烛蒸气在燃

烧,蜡烛受热熔化

杯壁上有水雾生成水

石灰水变浑浊生成二氧化碳

底部变黑可能是炭黑

蜡烛火焰熄灭

氧气被逐渐消耗,而生成

的二氧化碳又不支持燃烧

有白烟蜡烛蒸气冷凝的结果

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

课题1 空气

1.B 2.C 3.A 4.D 5.B 6.D 7.B 8.D 9.D 10.C

11.(1)物质能够在空气中燃烧(食物

在空气中容易变质、金属在空气中生锈等) (2)干脆饼干在空气中会变潮(冰箱里拿 出的东西表面出现水珠,冬天窗户上结霜等) (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澄清的石

灰水放置在空气中会变浑浊等)

(4)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

12.氮气 氧气 氮气 氧气

13.(1)产生大量白烟 放出大量的热 磷+氧气→ 点燃

五氧化二磷 (2)15

(3)保

{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

证将氧气消耗完,使实验结果准确 (4)不易 溶于水 不支持燃烧 (5)红磷的量不足;烧 杯中的水不够多;未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其他 合理答案均可) (6)防止伸入燃烧匙时集 气瓶内的气体泄漏;该装置的密封性好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化学九上配套练习册的答案第六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