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国外著名诗人经典诗歌》
冬天的早晨
普希金 (俄 1799——1837)
冰霜和阳光,多美妙的白天!
妩媚的朋友,你却在安眠。
是时候了,美人儿,醒来吧!
快睁开被安乐闭上的睡眼。
请出来吧,作为北方的晨星,
来会见北国的朝霞女神!
昨夜,你记得,风雪在飞旋,
险恶的天空笼罩一层幽暗。
遮在乌云后发黄的月亮
像是夜空里苍白的斑点。
而你闷坐着,百无聊赖——
可是现在啊,请看看窗外:
在蔚蓝的天空下,像绒毯
灿烂耀目地在原野上铺展。
茫茫一片白雪闪着阳光,
只有透明的树林在发暗。
还有枞树枝子透过白霜
泛出绿色:冻结的小河晶亮。
整个居室被琥珀的光辉
照得通明。刚生的炉火内
发出愉快的劈啪的声响。
这时,躺在床上遐想可真够美。
然而,你是否该叫人及早
把棕色的马套上雪橇!
亲爱的朋友,一路轻捷
让我们滑过清晨的雪。
任着烈性的马儿奔跑,
让我们访问那空旷的田野。
那不久以前葳蕤的树林,
那河岸,对我是多么可亲。
1829 年 查良铮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普希金是19世纪伟大的俄国诗人,他的诗形式多样,韵律丰富,具有优美、细腻、轻快、明朗的风格。 水仙
华兹华斯 (英 1770——1850)
我独自漫游!像山谷上空
悠悠飘过的一朵云儿,
蓦然举目,我望见一丛
金黄色的水仙,缤纷茂密;
在湖水之滨,树荫之下,
在随风摇弋,舞姿潇洒。
连绵密布似繁星万点
在银河上下闪烁明灭,
这一片水仙,沿着湖湾
排成延续无尽的行列;
一眼便瞥见万朵千株,
摇颤着花冠,轻盈飘舞。
湖面的涟漪也迎风起舞,
水仙的欢悦却胜似涟漪;
有了这样愉快的伴侣,
诗人怎能不心旷神怡!
我凝望多时,却未曾想到
这美景给了我怎样的珍奇。
从此,每当我倚榻而卧,
或情怀抑郁,或心境茫然,
水仙呵,便在心目中闪烁——
那是我孤寂时分的乐园;
我的心灵便欢情洋溢 ,
和水仙一道舞蹈不息。
(杨德豫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华兹华斯是英国“湖畔派”浪漫主义诗歌的主要代表。他的诗感情醇厚,诗语平易。这首《水仙》浅显易懂,但诗情洋溢。
(2001年2月6日 星期二 )
稠李树
叶赛宁 (苏 1895——1925)
馥郁的稠李树,
和春天一起开放,
金灿灿的树枝,
像卷发一样生长。
蜜甜的露珠,
顺着树皮往下淌;
留下辛香的绿痕,
在银色中闪光。
缎子般的花穗
在露珠下发亮,
就像璀璨的耳环,
戴在美丽姑娘的耳上。
在残雪消融的地方,
在树根近旁的草上,
一条银色的小溪,
一路欢快地流淌。
稠李树伸开了枝丫,
发散着迷人的芬芳,
金灿灿的绿痕,
映着太阳的光芒。
小溪扬起碎玉的浪花,
飞溅到稠李树的枝杈上,
并在峭壁下弹着琴弦,
为她深情地歌唱。
1915年 (刘湛秋、茹香雪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苏联俄罗斯著名诗人。他的诗主要以农村自然景色为题材,具有强烈感染力。
窗边的树
弗罗斯特 (美 1874——1963)
我窗边的树呵,窗边的树,
夜幕降临时我把窗关闭;
但永远不要拉上窗帘吧,
以免将你我隔离。
你是地上崛起的朦胧梦影,
你像浮云一样飘忽不定,
你轻巧的叶舌高声宣讲的一切,
并非一切都情理至深。
但树呵,我曾见狂风将你摇撼。
假如你窥见我在这屋中睡眠,
你会看到我也曾猛烈地被激荡,
几乎被暴风席卷。
那天命运出于它的儿戏,
把我们两个联系在一起:
你受的是外界气候的影响,
而我是内心风雨的荡激。
(顺子欣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罗伯特.弗罗斯特,20世纪美国最负盛名的诗人。他的诗主要以牧场和农村事物为题材,语言清晰、质朴、细腻而含蓄。这首诗写窗边树,主题落在内心的荡激。 (2001年2月20日 星期二 )
聪明的星{外国现代短诗}.
海涅 (德 1797——1856)
花儿容易碰到人的脚,
大多数都会被人践踏;
不管它是羞怯或者是胆大,
人们走过时总会踩碎它。
珍珠藏在大海宝箱里,
可是也会被人们发现,
给它们钻孔,把它们扣住,
牢牢地扣在丝绳上面。
星星很聪明,它们有理由
远远地避开我们人寰;
星星挂在天幕上面,
像世界之灯,永远安全。
(钱春绮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海涅的这首诗,写的特别有趣:大自然被人类破坏很多了,连小草、珍珠都没有了安全,只有星星高高挂在天幕上,人类想破坏它也无能为力。诗写的非常幽默,对人类破坏大自然,是一个警告。这个诗的主题,诗中没有直接讲出来,让读者自己体会。像这样的诗,让读者好似是自己的发现,特别觉得有诗味。
(2001年2月20日 星期二 )
聪明的星
海涅 (德 1797——1856)
花儿容易碰到人的脚,
大多数都会被人践踏;
不管它是羞怯或者是胆大,
人们走过时总会踩碎它。
珍珠藏在大海宝箱里,
可是也会被人们发现,
给它们钻孔,把它们扣住,{外国现代短诗}.
牢牢地扣在丝绳上面。
星星很聪明,它们有理由
远远地避开我们人寰;
星星挂在天幕上面,
像世界之灯,永远安全。
(钱春绮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海涅的这首诗,写的特别有趣:大自然被人类破坏很多了,连小草、珍珠都没有了安全,只有星星高高挂在天幕上,人类想破坏它也无能为力。诗写的非常幽默,对人类破坏大自然,是一个警告。这个诗的主题,诗中没有直接讲出来,让读者自己体会。像这样的诗,让读者好似是自己的发现,特别觉得有诗味。
森 林
赖 特 (澳大利亚 1915—)
当我刚认识这一座森林,
它那些花朵真使我惊诧。
它们不同的形体和面孔,
随着季候的变化而变化。
镶上紫色的白色紫罗兰,
野生生姜的小小的花枝,
地上又小又孤独的兰花,
使得我整个白天都入迷。
还有厚实的紫红色百合,
凤凰树上面鲜红的花瓣,
和小溪浅浅流过的地方,
孔杰沃伊的碧绿的树冠。
当我刚认识这一座森林,
有的是可以消磨的时候。
而时间重新带来的收获,
永远也不会有一个尽头。
现在它那些藤蔓和花朵,
都被人命名被人知道了,
就像早已实现了的愿望,
当初神奇的欢乐消失了。
但是我还要进一步寻觅,
除了我采集的这些鲜花,
还有尚待命名和知道的,
那一朵永不调谢的鲜花—-
那产生所有鲜花的真实。
(邹 绛 译)
【老人曹树厚赏析】 全诗的重点在最后面一段,诗人还要进一步寻觅那产生所有鲜花的真实。那“所有鲜花的真实”是什么?诗人没有明说,这就让读者有余地去分析,去想像—帮助诗人想像。诗人对森林的描写,也达到了一定的艺术水平,使读者对森林有一种美的感觉,从而喜欢这首诗。
给爱恩丝
篇二:《外国诗歌精选一百首》
外国诗歌精选一百首由 《诗印象》诗歌论坛 徐凝 选编
(美)布洛茨基 一首
阿赫玛托娃百年祭
书页和烈焰,麦粒和磨盘,
锐利的斧和斩断的发——上帝
留存一切;更留存他视为其声的
宽恕的言词和爱的话语。
那词语中,脉搏在撕扯骨骼在爆裂,
还有铁锹的敲击;低沉而均匀,
生命仅一次,所以死者的话语更清晰,
胜过普盖的厚絮下这片含混的声音。
伟大的灵魂啊,你找到了那词语,
一个跨越海洋的鞠躬,向你,
也向那熟睡在故土的易腐的部分,
是你让聋哑的宇宙有了听说的能力。
刘文飞 译
(美)雷蒙德·卡佛 一首
河 流
我蹚水,越来越深,在黑暗的河里。
夜晚,河水涌动,
回旋,当它裹住
我的双腿,紧紧抓住。
小鲑鱼冲破水面。
幼鲑冲向一边,三龄鲑另一边。
随着挤压,沙砾在靴下翻滚。
大鳞鲑狂暴的眼睛注视着。
它们巨大的头部慢慢地转动,
眼睛燃烧着愤怒,浮游
在深流里。
它们在那儿。我感觉到它们在那儿,
我的皮肤刺痛。但是
还有些别的什么。
脖子上的风让我浑身紧绷。
感觉头发竖起来了,
当某样东西触到我的靴子。
越来越害怕看不见的事物。
然后是充斥在眼里的一切——
那枝桠累累的河对岸,
身后山脉深暗的边缘。
以及这条陡然间
已变得黑暗和湍急的河流。
不管怎样,吸一口气,撒网。
祈祷不要有什么来袭。
(美)罗伯特·勃莱 一首
圣诞驶车送双亲回家
穿过风雪,我驶车送二老
在山崖边他们衰弱的身躯感到犹豫
我向山谷高喊
只有积雪给我回答
他们悄悄地谈话
说到提水,吃橘子
孙子的照片,昨晚忘记拿了
他们打开自己的家门,身影消失了
橡树在林中倒下,谁能听见?
隔着千里的沉寂
他们这样紧紧挨近地坐着
好像被雪挤压在一起
郑敏 译
(美)詹姆斯·赖特 一首
开 始
月儿投到田里一两片羽毛。
黑森森的麦苗凝神谛听。
此时,
万籁无声。
那儿,月儿的幼雏正试
它们的羽翼。
林间,一位苗条的女子抬起她可爱的
面影,轻盈地步入空中,轻盈地升上去了。
我独自站在一株老树旁,不敢呼吸
也不敢动弹。
我屏息倾听。
麦苗向它自己的黑暗倾身。
而我也倾身于我的黑暗之中。
张子清 译{外国现代短诗}.
(美)桑德堡 四首
雾
雾来了,
踮着猫的细步。
他弓起腰蹲着,
静静地俯视
海港和城市,
又再往前走。
赵毅衡 译
夕 阳
有一种低声道别的夕阳。
往往是短促的黄昏,替星星铺路。
它们均匀地踱过草原和海的边缘,
睡眠是安稳的。
有一种舞着告别的夕阳。
它们把围巾一半投向圆穹,
于是投上圆穹,投过圆穹。
耳朵边挂着丝绢,腰间飘着缎带,
舞着,舞着跟你道别。睡眠时
微微转侧,因为做着梦。
邢光祖 译
思绪之束
我想起了海滩,田野,
眼泪,笑声。
我想起建造的家——
又被风刮走。
我想起聚会,
但每一次聚会都是告别。
我想起在孤单中运行着的星星,
黄鹂成双成对,落日慌乱地,
在愁闷中消隐。
我想要越过茫茫宇宙,
到下一个星球去,到最后一个星球去。
我要留下几滴眼泪,
和一些笑声。
申奥 译
也 许
也许他信任我,也许不,
也许我会嫁给他,也许不,
也许草原上的风,
海洋上的风,也许。
某个地方某个人,也许会说出。
我会把头搁在他肩上,
当他问我,我会说:好的。
也许。
申奥 译
(美)兰斯敦·休斯 二首
黑人谈河流
我了解河流,
我了解河流和世界一样古老,比人类血管中的血流还要古老。
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
当朝霞初升,我沐浴在幼发拉底斯河。
我在刚果河旁搭茅棚,波声催我入睡。
我俯视着尼罗河,建起了金字塔。
当阿伯·林肯南下新奥尔良,我听到密西西比河在歌唱,我看到河流混浊的胸脯 被落日染得一江金黄。
我了解河流,
古老的,幽暗的河流。
我的灵魂与河流一样深沉。
爱的原因
正因为我爱你——
就是这个原因
我的灵魂像蝴蝶翅膀一样
五彩缤纷。
正因为我爱你——
就是这个原因
当你走过时
我的心像白杨叶一样颤震。
申奥 译
(美)罗伯特·布莱 一首
牡丹盛开之时
当我临近红牡丹花
我颤抖像雨水附近的雷鸣
像地球板块移动的涌流
或树上当五十只鸟同时飞离
牡丹说因为我们拥有一种天赋 但不是这世界的礼物
在牡丹叶子后面
那里一个平静很暗的世界,有许多供给
李建伟 译
(美)默温 一首
詹姆斯
一个远方友人快要死了的
消息传来
我仰望又看见细小的花朵
出现在窗外的春草中
又想不起它们的名字
篇三:《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中西方诗歌的比较
诗歌被誉为一个民族文化的结晶和最高体现,同时诗歌也是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中西方诗歌迥然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对中西诗歌进行比较既是文化交流的客观必要,也是研究和发展我国诗歌的主观要求。
中国的诗歌历来受到世界的关注,精炼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是其标志特征,西方的诗歌同样的耀眼夺目,我们可以从数量浩大的诗作中发现许多不朽的传世之作。中西的诗歌虽然有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但我们从中还是可以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中国的诗歌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的诗歌或多或少都受到中国诗歌的影响。中外、古今之间虽自成体系,但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关联,并非完全隔绝。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以下几个相同的地方.
相同点一:中国古典诗词用词凝练,意境含蓄,诗画合一,形象生动的特点在交流中融入了英美现代诗人的诗歌创作中,我们先来比较下面的两首诗:
饮酒
(晋)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茵纳斯弗利岛
(爱尔兰)威廉〃巴勒斯〃叶芝
我就要动身去了,去茵纳斯弗利岛;
搭起一个小屋子,筑起泥巴房;
支起几行云豆架,一排蜂蜜巢,
独个儿住着,荫阴下听蜂群歌唱。
我就会得到安宁,它徐徐下降,
从朝雾落到蟋蟀歌唱的地方;
午夜是一片闪亮,正午是一片紫光,
傍晚到处飞舞着红雀的翅膀。
我就要动身去了,因为我听到,
那水声日日夜夜轻拍着湖滨;
不管我站在车行道或灰暗的人行道,
都在心灵深处听见这声音。①
从上面的两首诗我们可以看出,两者的意境和用词是非常相似的,“结庐”与“造屋”如出一辙,“采菊”与“种豆、养蜂”异曲同工,“山气”与后一首的中间四句的意境完全可以互相补充。两位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都是要离开这个充满痛苦的红尘世界,去过世外桃源般的生活,表现了宁静致远的思想和远离尘嚣的真意。从写作手法上看,两者都用了近乎白描的艺术手法,没有加入主观色彩,客观真实地描写景物,直白地道出胸臆。体现出的是一种飘逸,洒脱的意境。这样的例子在中西方十个人中屡见不鲜。
相同点二: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中国古典诗词最大的特点是含蓄,生动凝练。气氛只用寥寥数字便可烘托,意境只需片言只语就可表达。英美现代诗歌的创作显现出含蓄、凝重、集中、富有感情的特点跟他们的诗歌理论受中国的影响有很大的关系 ,甚至一些表达方式也基本相同。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 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
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而作为时代、历史文化沉淀的结果,诗歌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呈现不同的特点。中西方诗歌的不同,分别体现了中西方的文化、艺术、美学、文论的综合成就。总的来说,中西方诗歌的差异表现在发展传统,表现形式,语法运用以及语言风格这四个方面。现在分别就每个方面进行概述。
不同点一:中西方古典诗歌发展的传统的不同之处在于中国以抒情短诗开头,形成了强大的抒情诗体系,而西方则以史诗为首建成了强大的叙事诗系统。具体的来说,中国古典诗歌的抒情传统,是从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开始,经过《楚辞》、《离骚》、汉魏乐府、唐诗、宋词直到元曲都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西方的叙事诗传统要从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说起,再经古罗马的《埃涅阿斯纪》到中世纪的四大史诗和但丁的《神曲》,17世纪弥尔顿的《失乐园》,18世纪拜伦的《唐璜》,歌德的《浮士德》,雪莱的《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等均是规模宏大的叙事诗。但中西方的叙事诗与抒情诗传统只是相对而言,中国存在诸如《孔雀东南飞》《木兰诗》这样的叙事佳作,西方同样有像雪莱《西风颂》这样代代称颂的名篇。
之所以会有发展传统的不同,还要归结于中西方社会历史背景的影响。中国总体来说体现的是一种静的文明,以安息为本。中国在古代本质上是以农业为根本的大国,农业社会的根深蒂固以及地理环境的相对隔绝让中华民族在安贫乐道中追求宁静和谐,向往和平。中国以农民为主题的汉族“重实际而黜玄想”,重视的是现世生活而不爱做抽象理性的思考,从而抑制了其好奇心,想象力与创造精神的发展,不利于诗人把富有传奇性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加以想象与再创造,从而形成有神话色彩的史诗作品。与之完全不同的是,西方社会体现的是一种动的文明,是以战争为本。古希腊的海上冒险经历为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素材,这也为叙史诗的最早出现奠定了基石,西方商业化的社会特征促成了西方人以自我为中心,追求个人主义,崇尚个人奋斗与享乐,敢于冒险与战斗的精神。民族间的不断征战,社会的不断变更以及民族迁徙催生出中世纪一大批的英雄史诗。
不同点二:表现形式上的不同体现在中国诗歌尚写意,语序灵活,词语组合多变,西方诗歌则重视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上相对来说比较严谨,但不如汉语灵活。同时,中国诗歌听觉与视觉长度一致,诗型整齐,对偶普遍而且严整;西方诗歌相反,诗行长短错落不一。少对偶而且往往不严整。这种差异归根结底与汉语与印欧语的使用原则有密切联系。汉语是一种意合语言,主要讲究语义上的搭配是否合乎义理,很少受语言的形态成份的约束。同时汉字是表意文学,象形文字,使汉字本身就独具形象感,对于强调意象的诗歌创作,汉字独其优势。印欧语是表音文字,没有这种长处。
不同点三:语法运用上,中国诗歌语言中的词汇不依靠任何词形变化,仅凭其所处的位臵与前后联系,便可易换各种词性,从而使一个词增加数倍表现力,同时也产生一种模糊含混的表现效果。西方的诗歌难有这种效果。另外,汉语诗歌经常省略人称及主语,由此造成一种客观的非个人的抒情效果,使个人体验上升为普遍的或象征的意蕴,从而使读者也能臵身其中,产生更大范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