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刚解决了一个困难,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用成语怎么表达 形容遇到困难的成语

小学作文 zuowen 2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一年级必会成语大全》

成语归类大全 含有动物名称的成语

万象更新 抱头鼠窜 鸡鸣狗盗 千军万马 亡羊补牢 杯弓蛇影 鹤立鸡群 对牛弹琴 如鱼得水画龙点睛 抱头鼠窜 虎背熊腰鼠目寸光 盲人摸象 画蛇添足

含有两个动物名称的成语

鹤立鸡群 鸡鸣狗盗 鹬蚌相争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车水马龙 指鹿为马 兔死狐悲

含有人体器官的成语

眼高手低 目瞪口呆 胸无点墨手疾眼快 手疾眼快 耳闻目睹口出不逊 手无缚鸡之力

鸟语花香 守株待兔 蚕食鲸吞 龙骧虎步 鸡犬不宁 头重脚轻 头破血流 为虎作伥 鹤发童颜 蛛丝马迹 龙潭虎穴 心猿意马 手足轻深 眉清目秀 黔驴技穷 狗急跳墙 龙争虎斗 龙跃凤鸣 狼吞虎咽 口是心非 袖手傍观

含有昆虫名称的成语

飞蛾扑火 金蝉脱壳 积蚊成雷 蟾宫折挂 蚕食鲸吞 蜻蜓点水 螳臂挡车 蛛丝马迹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含有一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察言观色 高瞻远瞩 左顾右盼 调兵遣将 粉身碎骨 狂风暴雨 旁敲侧击 千辛万苦 眼疾手快 生龙活虎 惊天动地 七拼八凑 胡言乱语 改朝换代 道听途说

含有一组反义词的成语

千呼后拥 东倒西歪 眼高手低 口是心非 头重脚轻 有头无尾 前倨后恭 东逃西散 南辕北辙 左顾右盼 积少成多 同甘共苦 半信半疑 大材小用 先人后己 有口无心 由此及彼 天经地义 弄假成真 举足轻重 南腔北调 声东击西 转危为安 东倒西歪 反败为胜 以少胜多

多字格成语

九牛二虎之力手无缚鸡之力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人不可貌相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天时地利人和习惯成自然 一年之计在于春久旱逢甘露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静如处女,动如脱兔;

急来抱佛脚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宁为鸡首,无为牛后 三人行必有我师 化干戈为玉帛

描写情况紧急的成语

千钧一发 刻不容缓 迫不及待 十万火急 火烧眉毛 燃眉之急

描写人物神态的成语

心旷神怡 心平气和 目不转睛 呆若木鸡 眉开眼笑 愁眉苦脸 愁眉紧锁 目瞪口呆 垂头丧气 嬉皮笑脸

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

一身正气 临危不惧 光明磊落 堂堂正正 大智大勇 力挽狂澜 急中生智 仰不愧天 镇定自若 化险为夷

描写春天美好的成语

春光明媚 万紫千红 春雨如油 生机勃勃 春色满圆 春意盎然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百花齐放 和风细雨

“想”的成语

苦苦地想(苦思冥想)静静地想(静思默想)想得周全(深思熟虑) 想得混乱(胡思乱想)想得厉害(浮想联翩)想得很多(左思右想) 想得荒唐(痴心妄想)想得离奇(异想天开) 想了又想(朝思暮想)

“多”的成语

观众多(座无虚席)贵宾多(高朋满座)人很多(摩肩接踵) 人才多(人才济济)兵马多(千军万马)事物多(林林总总) 色彩多(五彩缤纷)类别多(千差万别)困难多(千辛万苦) 话儿多(滔滔不绝)读书多(博览群书)见识多(见多识广) 变化多(千变万化)走得多(走南闯北)颜色多(五颜六色) 花样多(五花八门)

带有“看”的近义词的成语

见多识广 望而生畏 察言观色 一视同仁 一览无余 高瞻远瞩 坐井观天 举世瞩目 管中窥豹 左顾右盼

带有“龙”字的成语

生龙活虎 龙争虎斗 龙马精神 龙飞凤舞 龙腾虎跃 龙骧虎步 画龙点睛 龙潭虎穴 龙跃凤鸣 车水马龙

源自于寓言故事的成语

鹬蚌相争 刻舟求剑 鹏程万里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抱薪救火

源自于历史故事的成语

安步当车 暗渡陈仓 按图索骥 三顾茅庐

首尾同字的成语

微乎其微 神乎其神 天外有天 人外有人 防不胜防 忍无可忍

带有鸟类名称的成语

欢呼雀跃 鸦雀无声 鹏程万里 鹤发童颜 鹤立鸡群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守株待兔 程门立雪 痛定思痛 闻所未闻 一箭双雕 掩耳盗铃 班门弄斧 数不胜数 风声鹤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亡羊补牢 兵不厌诈 举不胜举 鹤发鸡皮

篇二:《成语难点大全》

成语大全

1. 醍醐灌顶:比喻灌输智慧,使人彻底醒悟。

2. 坂上走丸:形容形势发展很快,就象斜坡上滚弹丸一样。

3. 宵衣旰(gàn)食: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务。

4. 杳如黄鹤:比喻一去不见踪影。

5. 濯濯童山:光秃秃无树木的山。濯濯,光秃秃的样子;童,秃。

6. 披沙拣金:比喻从大量的事物中细心挑选,去粗存精。也形容工作的繁难。

7. 望其项背:可以赶上。只用否定形式。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错。

8. 敬谢不敏:谢,推辞;不敏,无能。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婉辞。错用于拒绝别人的要求。

9. 人满为患:强调人多的坏处,贬义。错用于表示人很多的情景,如“柜台前人满为患”之类。

10. 鸾飘凤泊:原来形容书法潇洒,毫无拘束。也比喻进修生夫妻离散。

11. 牛郎织女:喻指夫妻分离。

12. 挈妇将雏:带着妻子,领着儿女(挈、将:带领;雏:幼小的鸟,喻指儿女)。

13. 春蚓秋蛇:比喻书法拙劣,像春天蚯蚓和秋天蛇的行迹那样弯曲。

14. 剑拔弩张:形容形势紧张,一触即发。后也比喻书法雄健,有气势。

15. 鸾翔凤翥:翥:高高地飞起。比喻书法笔势飞动的姿态。

16. 入木三分:原形容书法笔力强劲(相传晋?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墨汁渗入木板有三分深),现多形容分析、描写、议论的深刻有力。

17. 信笔涂鸦:信笔:随便书写。涂鸦:比喻字写得很拙劣,随便乱画。后用“信笔涂鸦”、“涂鸦”形容书法拙劣或胡乱写作。也作“信手涂鸦”

18. 鞭辟入里:形容言辞或文章说理透彻,也形容领会深刻。(鞭辟:鞭策;里:里层)。辟读“pì”。

19. 闳中肆外:闳:内部宽大的样子;肆:放纵,不受拘束。形容文章的内容丰富,文字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20. 金相玉质: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很完美。

21. 旁征博引:广泛搜集依据,大量引用例证。形容说话写文章引证广博,材料丰富。

22. 平易近人:指态度谦和,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章、讲话)浅近易懂,使人喜欢看,喜欢听。

23. 奇文共赏:新奇的文章共同欣赏。现常用于贬义。

24. 千锤百炼:千百次地打铁炼钢除去杂质。比喻经过多次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比喻文章、作品经过多次过细的修改。

25. 曲终奏雅:雅:雅乐。乐曲到终结处奏出了雅正的乐音。原来是说不够完美,后转形容文章或艺术表现在结尾时显得特别精彩。

26. 索然寡味:索然:枯燥无味的样子;寡:少。形容文章的内容空洞,文字枯燥。也作“索然无味”。

27. 提要钩玄:语出韩愈《进学解》“纪事者提其要,纂言者民必钩其玄。意记事的史书一定要作出纲要,说理的文章一定要探索它的深奥道理。

28. 汪洋恣肆:气势宏大磅礴。多形容气度或文章。

29. 味同嚼腊:味道像嚼蜡一样。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30. 文不加点:文章不用涂改,一气呵成。形容文思敏捷,写作技巧高超。

31. 文山会海:形容人整天到晚忙于写作文章与会议,精力不能集中。

32. 下笔成章:章:文章。一挥动笔,就写成文章。形容写文章很快。

33. 口碑载道:称颂的声音充满了道路(口碑:众人口头称颂跟文字刻在石碑上一样)。

34. 龙吟虎啸:龙、虎的吼叫,形容人歌啸或吟咏声音的嘹亮。

35. 轻手蹑脚:手脚动作声音很轻,尽量少出声音。

36. 山鸣谷应:声音在山谷中引起回响。多比喻彼此投合、互相呼应。

37. 石破天惊:原形容演奏箜篌,声音激荡,奇特,出人意外。现多比喻诗文、议论、演唱或事件使人

震撼。

38. 铁骨铮铮:铮铮:金属器皿相碰的声音。金属敲起来当当响的材料。比喻出色人物。

39.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相近的声音互相应和,相同的气味互相融合。比喻志趣相同的人互相呼应,

自然结合。

40. 无声无臭:没有声音,没有气味。比喻默默无闻,也比喻对外界没有什么影响。

41. 鸦默雀静:非常静。形容人们的安静或人群聚集、活动的场所的安静。

42. 音容宛在:声音和容貌如在眼前。多用于对死者的怀念,吊唁。

43. 怨声载道:怨恨的声音充满道路。形容人民群众普遍的强烈的不满和怨恨。

44. 胝足而眠:脚碰脚地睡眠。形容双方情谊深厚。

45. 山高水长:原来比喻人的崇高风度或名誉像山和水一样永久流传。现在有时比喻恩德情谊的深厚。

46. 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愉快的事情。

47. 身心交病:交:一齐,同时;病:损害。身体和心情都很坏。

48. 声情并茂:声:指唱腔或语言的音乐性;并:(两方面)都;茂:草木丰盛的样子,引申为美丽而丰

盛。形容演唱时的唱腔或语言的音乐性有很深的造诣,所表达的感情又很充沛而动人。

49. 束缊请火:缊:乱麻;请火:乞火,讨火。搓乱麻为引火绳,向邻家讨火。比喻为别人说情或引荐。

50. 水性杨花:水任意流动,杨花随风飘荡,多比喻女子用情不专。

51. 丝恩发怨:细丝那样的恩情,头发那样的仇怨。形容极小的恩怨。

52. 谈虎色变:原指曾被虎伤的人才知道虎的厉害。比喻有过亲身经历,才有真知。现多比喻一提起自

己害怕的事物,脸色就变了,情绪就紧张起来。色:脸色。

53. 天高地厚:比喻恩情深厚;也形容事物艰巨复杂。

54. 痛定思痛: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追思当时所遭的痛苦,更感到伤心。

55. 投袂而起:投袂:拂动衣袖。甩动衣袖,站立起来。形容决心奋发的情态。参“屦及剑及”。

56. 徒乱人意:徒:徒然;意:心情。徒然扰乱人的心情。

57. 推涛作浪:作:兴起。推动波涛向前,兴起浪头。比喻助长坏人坏事,煽动情绪,制造事端。

58. 文情并茂:文采感情都非常丰富(茂:丰富、旺盛)。

59. 心潮澎湃:心思像潮水一样激荡(澎湃:大浪相激)。形容百感交集,心情激荡。

60. 心荡神驰:心神摇荡,向往之情不能自持。

61. 行色匆匆:临出发前的匆忙的神情和心境。

62. 哑然失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哑然:笑声;失笑:禁不住笑起来)。

63. 怡情悦性:使心情舒畅愉快。

64. 怡然自得:形容和悦并自鸣得意(怡然:和悦的样子)。

65. 倚门倚闾:闾:里巷的门。形容父母盼望子女归来的殷切心情。

66. 义形于色:伸张正义的情绪从脸色上表露出来。

67. 溢于言表:指思想感情从语言中充分显露出来(溢:水满外流,引申为充

68. 直情径行:任凭自己的意思做下去。

69. 自惭浅薄:自己羞愧在学识或知识方面不如别人。浅薄:①缺乏学识或修养;②(感情等)不深,

微薄;③轻浮。

70. 总角之交:总角:古代儿童把头发梳成小髻,指童年时代。总角时结下的交情。指童年就很要好的

朋友。

71. 走马观花: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后来用以形容得意、愉快的心情。现在用来比喻大略地观察一下。

72. 乱箭穿心:好多箭射穿心窝,喻指内心极端痛苦。

73. 别具匠心:匠心:巧妙的心思,常指文学艺术方面创造性的构思。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构思。

74. 匠心独运:创造性地运用巧妙的心思。多形容文艺创作上运用独特的艺术构思

75. 别有天地:另有一种境界。形容景物或艺术作品引人入胜。

76. 不登大雅之堂:大雅:旧时指对文学、艺术有一套“雅正”标准的人;堂:厅堂。意思是粗俗的文{刚解决了一个困难,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用成语怎么表达}.

艺作品是不能拿到大雅之人的堂前去观赏的。有时也指没有见过大场面的或不配参与大场面的人。

77. 工力悉敌:敌:相当。双方用的功夫和力量都不分高低。常用来形容两件优秀的艺术品不分上下。

78. 光彩照人: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美好或艺术成就辉煌,令人注目、敬仰。

79. 呼之欲出:叫他一声仿佛就会出来。形容文学艺术作品塑造人物形象逼真、生动。

80. 良工心苦:良工:手艺高明的工匠。优秀的艺术家,都要经过一番苦心的经营(才能创作出好作品)。

81. 龙飞凤舞:如龙飞腾,似凤飞舞。原形容气势奔放雄壮。现多形容书法笔势活泼,形容灵活熟练地

书写,也形容栩栩如生的龙凤造型艺术。

82. 门户之见:由宗派关系而形成的成见。多指学术、艺术领域里的派别成见。

83. 沁人心脾:渗入到人的内脏。多形容吸人芳香、凉爽的空气或饮进清凉饮料,使人感到舒适,也形

容文学艺术作品美好、动人,使人深受感动。

84. 丝丝入扣:织布时每一根丝都从扣齿中通过。比喻诗文或艺术品紧密严合,准确细致,一一合拍。

85. 哀感顽艳:顽:愚笨;艳:慧美。原来形容一个歌童唱的歌悲恻动人,使愚笨和慧美的人都为所感

动。后来转用以评述某些抒情的文艺作品,意义也转为哀怨、感伤、古拙、绮丽同时具备。

86. 镂月裁云:镂:雕刻。雕刻月亮,剪裁云彩。比喻手艺很精巧。

87. 取法于上:效法于高超、精深的学识,技艺等。

88. 丝丝入扣:织布时每一根丝都从扣齿中通过。比喻诗文或艺术品紧密严合,准确细致,一一合拍。

89. 惟妙惟肖:惟:语气助词;妙:手艺巧妙;肖:相似,逼真。形容刻画描摹得非常逼真。

90. 因难见巧:因:由于;巧:巧妙。由于难度大而显出技艺巧妙。

91. 绝少分甘:指自己刻苦,待人优厚。

92. 风餐露宿:形容行旅生活的艰苦。也作“风餐露宿”、“餐风露宿”。

93. 幕天席地:把天当作幕,把地当作席。本来形容胸襟旷达。现在也形容野外生活中不畏艰苦的豪情。

94. 任重道远:负担沉重,道路遥远。比喻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又要经历长时间的艰苦奋斗。

95. 深稽博考:稽:查考。深入地稽核广泛地考查。形容苦心钻研学问。

96. 停辛伫苦:停:停留;伫:久立,储存。辛苦缠身,长期不去。形容备受辛苦。

97. 推燥居湿:意思是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孩子便溺后的湿处。形容育儿的辛勤劳苦。

98. 拖儿带女:带领着儿子和女儿。多形容生计艰难或旅途辛苦。

99. 胼手胝足:形容长期的辛勤劳动(胼胝:俗称“老茧”)。

100.冰壶秋水:比喻民地纯洁,品德高尚。

101.光风霁月:雨过天晴,风清月明。比喻太平盛世,也比喻胸怀坦白,品德高尚。

102.怀瑾握瑜:瑾、瑜:美玉。比喻人具有美好而纯洁的品德。

103.金声玉振: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众音之大成。比喻德行高尚,才学卓绝,也比喻文辞优美。 104.南风不竞:南风:指南方的音乐。竞:强劲。南方的音乐不强劲。原来比喻楚军的士气不振,战斗

力差。后泛用以比喻竞赛失利或竞赛的一方力量不强。

105.噤若寒蝉:噤,闭口。寒蝉,寒天里不再鸣叫的蝉。比喻不敢说话。也指默不作声或没有声息。

篇三:《难倒十二亿中国人的七大成语》

难倒十二亿中国人的七大成语!(图)

【看中国2013年09月13日讯】中国成语,历史悠久,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人们难免望文生义,生吞活剥,结果,弄得这些词汇大大背离了原始意义,甚至驴唇不对马嘴,乃至出现成群结队的“拦路典故”、“傻瓜成语”。

1、七月流火

本指“天气转凉”;后人竟望文生义,愣说成“盛夏时节,天上下火”——为啥天太热?原来“太有柴”了。

语出《诗经国风豳风》“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历的七月;“流”,指移动,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大火星”是一颗著名的红巨星,能放出火红色的光亮,每年夏历的五月黄昏,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夏历的七月黄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渐西降,“知暑渐退而秋将至”。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作“七月流火”。由此可见,“七月流火”的真实意思,是说在夏历七月,天气渐渐转凉,每当黄昏的时候,可以看见大火星从西方落下去。《豳风》里这两句话说:“天气越来越凉了,该做棉衣服了。”

2、始作俑者

原指做坏事,引领歪风邪气的“第一人”,现在,居然摇身一变,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英雄”,起码也是开先河的任务——看来,“屎盆子”完全可以扣在正面角色脑袋上。尝尝鲜儿吧您呐。

出处在《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俑,古代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根据孔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这句话,后人将“始作俑者”引为成语,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这是理所当然的贬义词。

3、空穴来风

原指有根有据的事儿,结果被篡改成了捕风捉影的意思——真是“瞪眼说瞎话”。

这个成语源自楚国人宋玉的《风赋》,文中有“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句子。此语是宋玉引用他的老师屈原的话:因为枳树枳、弯曲句、,树枝上常招引鸟儿筑巢;由于有空的洞穴,才引来了风呢。白居易诗中准确使用过此语:“朽株难免蠹,空穴易来风。”说腐朽的树木难免招来虫子蛀咬,空的洞穴容易引来风吹。按此解释,“空穴”和“来风”是一因一果,若做比喻,应比做说法有根据、有来由。所以,以“空穴来风”比喻不存在和没影儿的事,是不够妥当的;若比喻事出有因,确有来头,则比较恰当。

4、床笫之私

床笫zǐ、,是个迷人双眼的“马甲”,很容易误作“床第”。虽然两者模样酷似,可惜,后者根本不是中国话——对不起,俺眼神儿不好。

床,好解释;笫读作“子”、,指“垫在床上的竹席”。“床笫”也就是床铺。引申为夫妻之间的语言或房事。但换上“床第”这套“马甲”,就什么“讲儿”也没有了。

5、明日黄花

指“过时之物”。或许有人觉得,“明日”哪里不过时?“昨日”才过时哩,便想当然地篡改成了“昨日黄花”——谁下的命令?凭啥愣改呀?

这个成语的出处,源自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黄花,也就是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6、美轮美奂

只形容建筑之美,如今,被滥用到所有事物上。尤其是电台、电视台那些自我感觉良好的半吊子主持人,往往是张嘴就来,出口成错——错了也不改,脸皮就是厚。

这个成语出自《礼记檀弓下》:晋文子赵武家里新落成一所房屋,晋国大夫张老去祝贺说:

“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轮,是古代的一种圆形高大的谷仓。这个成语指高大的意思,专门形容房建筑屋高大华丽。现在?连唱歌跳舞、喝酒吃饭都“美轮美奂”了,上哪儿说理去?

7、振聋发聩

本意是声音很大,令人警醒;竟被误作听力下降,像个呆头呆脑的聋子——把醉汉弄醒?把醒汉弄醉?甭管怎么说,先把意图闹清楚;否则,干完活儿,准挨大嘴巴。

这个成语的出处在清代大才子袁枚那里,他写过《随园诗话补遗》,卷一中有句话:“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聩,耳聋。“振聋发聩”,即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

2.不足为训:不值得作为典范或法则。

3.久假不归:长期借用不归还。

4.侧目而视:意为敢怒不敢言,内心畏惧的样子。

5.马革裹尸:用马皮将尸体包裹起来,形容英勇杀敌,战死疆场的无畏气概。

6.危言危行:讲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7.万人空巷: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

8.目无全牛:技艺达到了极度纯熟的地步。

9.望其项背:能够望见脖子和背,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

10.火中取栗:受人利用冒了险,结果白吃苦头自己还没得到好处。

11.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

12.美轮美奂:形容房屋多而又高大华丽。

13.如沐春风:在不知不觉中受到长辈或良师的恳切教诲。{刚解决了一个困难,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用成语怎么表达}.

14.举案齐眉:形容夫妻之间相敬相爱,关系融洽。

15.首当其冲:最先受到攻击和遭受灾难。

16.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变形式,不改变内容。文章关键字:成语、七月流火、炙手可热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古典诗词常用典故

1、投笔:《后汉书》载:班超家境贫寒,靠为官府抄写文书来生活。他曾投笔感叹,要效法傅介子、张骞立功边境,取爵封侯。后来"投笔"就指弃文从武。如辛弃疾《水调歌头》:莫学班超投笔,纵得封侯万里,憔悴老边州。

2、长城:《南史檀道济传》,檀道济是南朝宋的大将,权力很大,受到君臣猜忌。后来宋文帝借机杀他时,檀道济大怒道:"乃坏汝万里长城!"后来就用"万里长城"指守边的将领。如陆游的《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3、楼兰:《汉书》载;楼兰国王贪财,多次杀害前往西域的汉使。后来傅介子被派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以后诗人就常用"楼兰"代指边境之敌,用"破(斩)楼兰"指建功立业。如: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疆域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折腰:《宋书隐逸传》载,陶渊明曾作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而弃官归隐。"折腰"意为躬身拜揖,后来喻指屈身事人,而诗人常反其义用之。如李白《梦游天姥岭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刚解决了一个困难,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用成语怎么表达}.

5、化碧:《庄子外物》载,苌弘是周朝的贤臣,无辜获罪而被流放蜀地。他在蜀地自杀后,当地人用玉匣把他的血藏起来,三年后血变成了碧玉。后来人们就常用"化碧"形容刚直中正

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冤受屈。

6、鸿雁:《汉书苏武传》,匈奴单于欺骗汉使,陈苏武已死,而汉使者故意说汉天子打猎时射下一只北方飞来的鸿雁,脚上拴着帛书,是苏武写的。单于只好放了苏武。后来就用"红雁""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贫乐》:"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红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7、尺素: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尺素"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秦观《踏莎行》:"驿寄梅花,鱼传尺索,砌成此恨无重数。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8、青鸾:《仙海经》载,西王母每次出行,都先让一只青鸾报信。后人便用"青鸾""青鸟"借指传递书信的人。如李商隐《无题》:"彭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9、双鲤;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童烹鲤鱼,中有尺素书。"后来"双鲤"就用作书信的代称。如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蒿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10、五柳:陶渊明《五柳先生传》载:宅边有五柳树,因以号为焉。后来"五柳"就成了隐者的代称。如阅读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回答问题: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倚仗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11、东篱: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后来多用"东篱"表现辞官归隐后的田园生活或娴雅的情致。如李清照《醉花阴》:"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12、三径: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句子,后来"三径"就用来指代隐士居住的地方。如白居易《欲与元八卜邻先有是赠》:"明月好同三径夜,绿杨宜作两家春。"

13、劳歌:本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劳劳亭旧址在南京,是古代著名的送别之地。"劳歌"后来成为送别歌的代称。

14、长亭:古代驿站路上约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15、南浦:屈原《楚辞河伯》:"送美人兮南浦。"南浦"指南面的水滨,古人常在南浦送别亲友,后来常用来指称送别地。白居易《南浦别》:"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16、阳关: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后来就把送别时唱的歌曲称作"围城"、"阳关"。

17、柳岸:古人送别有折柳的习俗,后来就用"柳岸"指送别的地方。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18、风骚;原指《诗经》的《国风》和《楚辞》的《离骚》,后泛指优秀的文学作品或指文采。如毛泽东《沁园春》:"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19、雕虫:语出汉代杨雄《法言》:"童子雕虫篆刻,状夫不为也。"后来比喻微不足道的技术,多指文学技巧。

20、鸿鹄;《史记陈涉世家》载,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陈涉少有鸿鹄之志,后揭竿起义大泽乡。后来就以"鸿鹄"比喻有远大志向。如吴潜《八声甘州》:"矫首看鸿鹄,远举高飞。"

21、杜鹃:俗称布谷,又叫子规、杜宇、望帝。望帝传说是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苦啼,以致口中流血。后来多用"杜鹃"来渲染哀怨悲凄的气氛或思归的心情。如辛弃疾《定风波》:"百紫千红过了春,杜鹃声苦不堪闻。"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22、鹧鸪;鹧鸪的鸣叫声似说"行不得也哥哥"后多用来衬托处境的艰难或心情的惆怅。如辛弃疾《菩萨蛮》:"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2l、黍离:《诗经黍离》中有"彼黍离离"的句子,是说东周大夫经过西周故都,看到长满禾

黍,由此悲叹宫室宗庙的毁坏。后来常用"黍离"表示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如许浑《登洛阳故城》:"禾黍离离半野蒿,昔人城此岂知劳?"

24、桑榆:《淮南子》:"日西垂,景在数端,谓之桑榆‘"桑榆"指日落时余光所照之处,后比喻垂老之年。如王勃《滕王阁序》:"东榆已失,桑榆非晚"。

25、商女;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即歌女,后以此为不顾国家存亡而醉生梦死的典故。如王安石《桂枝香》:"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26、杜康:《说文解字》中说:古代的杜康(也叫少康)发明制作了箕帚和高粱酒。后就用"杜康"作为酒的代称。如曹操《短歌行》:"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27、瑟瑟:愿为绿色宝石的名称,后来借指绿色。

28、红豆: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29、鸡黍:《论语》载,子路随孔子出游时落了后,遇见一位正在劳动的老人,就向他打听,由于子路的态度非常恭敬,老人就留子路住宿,还杀鸡做黍米饭厚待他。后来就用"鸡黍"专指招待客人的饭菜。如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篇四:《最新成语之最大全》

成语之最

最大的胆量是什么成语

胆大包天!天都能包上还能小么?

最宝贵的话: 金口玉言

最无奈的事情: 无可奈何

最大的浪费: 暴殄天物

最危机的时刻: 千钧一发

最孤单的人: 孤家寡人

最符合情理的: 至情至理

最吝啬的人: 一毛不拔

最好的作品:奇文瑰句

一掷千金 挥金如土

骄奢淫逸 穷奢极欲

最爱学习的人——如饥似渴 最爱工作的人——废寝忘食

最昂贵的稿费——一字千金 最贵的话语——一诺千金

最值钱的话——一诺千金 最宝贵的话语——金玉良言

最宝贵的时间——一刻千金 最长的寿命——万寿无疆

最长的腿——一步登天 最长的时间——千秋万代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刚解决了一个困难,又遇到了更大的困难用成语怎么表达 形容遇到困难的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