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游首都博物馆作文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参观首都博物馆有感

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增长我们的文学知识,.我们玉桥中学初一年级于11月19日前往首都博物馆参观.

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完善的功能、先进的技术、丰富的展览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文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其经典建筑已成为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进馆后,我们便来到了瓷器馆.

来到展馆首先看到的,是定窑白釉童子诵经壶,北宋时期, 以童子手捧经卷为壶流,体空为壶腹。构思巧妙,胎质精细,展现定窑瓷器之美.随后我们来到北宋磁州窑白釉划花枕前,它是磁枕,是古代大户人家夏天枕的.随后映入眼帘的,是元代的水月观音菩萨像, 菩萨像头戴宝冠,宝冠上有小化佛,已残。额头宽阔,双目微闭,端庄慈祥,气质高雅。右腿支起,左腿下垂,右臂放在右膝上,神态优美。观音上身穿袈裟,下身着长裙,胸前及衣裙上饰联珠璎珞,手腕戴臂钏,全身装饰十分繁缛。通体施青白釉,釉色白中泛青,胎质洁白细腻。将观音菩萨自在安详的宗教气质和内涵表现得淋漓尽致,体现了元代景德镇高超的瓷塑水平.这里还有景德镇空青花凤首扁壶, 白地蓝花,色彩鲜艳壶的图案,是一只飞舞在花丛中的凤凰,它是由48个碎片修复而成的,但丝毫看不出裂缝,可见现代修复水平.然而我最喜欢的,是粉彩镂空花果纹六方透瓶,它是乾隆八年,督陶官唐英和其助手共同研制成夹层玲珑瓶九种,呈献给乾隆皇帝,套瓶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件套瓶内为青花瓶,外为粉彩,腹部雕刻六组镂空花果纹。成型工

艺非常繁复,需多次上釉多次入窑烧制而成,烧制成功极为不易。乾隆粉彩繁缛华丽,工艺精致.

看到了这么多中国古代的瓷器,我不由的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篇二:《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小学生作文)》

走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2012年4月12日,学校组织全校同学进行了本学期的第一次走进博物馆活动,我们五、六年级的同学兴高采烈地参观了著名的北京首都博物馆。同学们一下汽车,就看到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悬挑的屋顶气度不凡,玻璃幕墙晶莹透亮,而一个绣迹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墙而出,斜倚在幕墙上。没错,这正是北京首都博物馆。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牌楼左右两边的展厅别具一格,一个像长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个简直就是青铜鼎,刚才那个破墙而出的怪物,原来就是那巨大展厅的一角。老师说:“青铜鼎是圆厅,“木匣”是方厅。”在它正对面,有着用花坛包围着的两条金色的巨龙,在两条巨龙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颗用花束围起来的“龙珠”。

我们乘着电梯来到圆厅的六层,这里正在展出“玉器精品展”。进入展厅,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这里有用来求雨的玉猪龙、盛酒的樽和挠痒痒的如意。最吸引我的还是翠扳指,它浑身闪着翠绿无暇的光,有瓶盖大小,是清代大太监李连英珍藏的,是皇家才能拥有的珍品。

走到五层,我们参观了“书房珍玩精品展”。在这里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样样齐全,还有著名的湖笔端砚,但我的眼睛却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为这小小的墨盒里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去京城赶考,妻子觉得他背着砚台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装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倒进棉花,书生写字时,只要沾上一点水,就能写字了。这样就发明了中国第一个墨盒。 参观完圆厅最后一个展厅“青铜器精品展”,我们又来到方厅参观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传统老北京的牌楼,小胡同、四合院的场景也随处可见。三个体现老北京习俗的场景:结婚习俗—洞房花烛美姻缘,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

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生子习俗—降龙诞凤添人丁,祝寿习俗—古稀大寿福如海。我们置身于这些场景中,充分体味着北京深邃和厚重的文化,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

中午,老师安排我们在地下一层进行分小组解散活动,在解散活动中,我们在不破坏室内环境的情况下吃午饭,并适当地挑选一些有纪念价值的纪念品,在解散活动前,老师告诉我们,地下一层新开了一个展览,叫“龙行天下”,我们可以去参观。

下午,我们恋恋不舍地结束参观离开了首都博物馆。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着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首都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民俗,是展现北京的一个新窗口。通过参观我们真正立体全方位地了解了我们的首都。

我不禁想到:首都博物馆真是一个北京历史的长廊,让我们穿越了老北京古老的历史岁月,又回到了现在。

篇三:《首都博物馆 游记》

11月26日,中学全体师生来到“首博”参观游览。博物馆总共为5层,分为东西两区。

首先我来到的是“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厅”,这里陈列的是明清绘画作品。我清晰地感受到了文人画家通过笔墨丹青,挥洒出的那种意境深邃、飘逸的精神世界。接着,我来到了三层的“明清书法艺术精品展”,以收藏或流传于北京的明、清时期的名家墨书精品为主线,展示北京书法艺术的特色。四层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以反映燕国青铜器文化面貌为主线,从铸造技术、造型、纹饰诸方面展示北京最早的青铜艺术。

(此处为班簋介绍)""

依依不舍的离开了四层,来到了五层。五层是“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分为新石器至南北朝时期、隋唐至辽金时期、元明清时期三大部分。本展览从展现北京玉器文化的角度出发,反映了北京地区的玉器发展史和艺术特色。我非常喜欢青白玉,看上去非常的纯净,有些可以说是晶莹剔透,看了就让人喜欢。五层还有“老北京民俗展”,在这个展厅随处可见用小泥人模仿当时婚庆热闹喜庆的场面,透露出当时纯朴的民风民情。

时间就这么匆匆过去了,没办法,我依依不舍的离开了首博。它留给我的是太多惊奇,太多的震撼,我真想再来一次首博啊!

篇四:《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参观国家博物馆有感

今天阳光明媚,春风佛面,我们前门外国语初一年级全体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位于天安门东侧的国家博物馆参观。参观完了博物馆,我真是感慨万千。

展览分几个部分。“为了一个民族的梦想”,我们从1840年的海面出发:“为了一个不变的追求”我们在岁月深处写下光荣。全球视野下展现中国道路之抉择:全景历史中浓缩民族复兴之经历。《复兴之路》围绕着千年巨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等六大主题,来反映自1840年以来中国艰难曲折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以前,我一直认为,现在我们拥有的幸福生活是理所应当的,是垂手可得的,稍有不悦就怨天尤人。但是通过这次观看《复兴之路》后,我的想法完全变了。当年帝国主义来侵略中国,人民都没有饱饭吃,但没有人低头,而是先起革命。让帝国主义侵略者知道中国人民是不能欺负的。当日本鬼子入侵时,当中国人民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时。中国国人民更没有放弃,日本侵略者大肆屠杀中国人民,想魔灭中国人民的意志。可是我们的意志不但没有被磨灭,反而变得更加坚强。我们的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不屈不饶的精神,历尽磨难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懈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论

遇到什么,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将会不断发展、进步!中华民族已经屹立在世界东方了!我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骄傲。

通过参观我懂得了许多,明白了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意志换来的。所以从现在起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前门外国语初一五班 李思琦

篇五:《走入首都博物馆初一(1)班》

主题:走入首都博物馆

班级:初一(1) 主持人:刘欣畅 班主任:张爱军

班会目的:通过讲座和参观丰富学生对北京历史文化知识的了解。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能力,观察、获取知识能力。认识到珍惜和爱护文物重要性,增强人们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活动准备:在首都博物馆主页学习,分配任务;学生分组。

活动过程:

一、展馆简介

1.展馆名称:北京市首都博物馆

2.开馆时间:2006年5月

3.展馆规模:面积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用地面积248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63390平方米. 布展面积约为一万平米。

4.地址:西城区复兴门外大街16号

5.展馆简介: 首都博物馆是一座拥有最先进设施的现代化综合性博物馆,属中国省市级综合性博物馆,是北京市政府投资兴建的面向21世纪的大型现代化文化设施,新世纪北京市标志性建筑之一。展览陈列以首都博物馆历年收藏和北京地区的出土文物为基本素材,吸收北京历史、文物、考古及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借鉴国内外博物馆的成功经验,形成独具北京特色的现代化展陈。{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第二层C厅)以两人一组负责一个时期的图片与介绍{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第一篇章:中国历史文化篇

a、展区面积约为800㎡

b、展区内容:该展览以深厚的北京文化为主线,以时代演进为顺序,展现了北京从原始聚落到形成城市,从北中国的政治中心跃升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都城、人民共和国首都的历史进程。“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与“古都北京·城建篇”共同构成了首都博物馆的基本陈列,形成了首都博物馆展陈的灵魂。 “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的展陈内容分为“北京历史文化”与“世界文明概览”两部分,分别位于展线的内圈(展柜)与外圈(展厅四壁)。

①文明曙光 北京是人类发祥地之一。距今约50万年前“北京人”的出现标志着北京历史的开始。为生存而聚居的北京原始人类创造了聚落组织和文化,在拓展生存空间的同时,与各种文明发生着交流与碰撞。

②燕蓟神韵夏商周时期的中华大地,呈现出文化融合交汇并逐渐走向统一的态势。中原王朝或与当地邦、族结盟,或直接派重臣守护,表现出对其北面门户——北京地区的重视。公元前11世纪中期周武王灭商后,即分封了燕、蓟两个诸侯国,从此,北京的历史迈上了“方国都邑”的新台阶。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燕国成为“七雄”之一,燕都蓟城一跃而为“富冠海内”的名城。

{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③千年蓟城秦汉魏晋北朝 随着秦(前221—前206)、汉(前206—220)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北京地区成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军事重镇和交通枢纽。朔漠草原和白山黑水广袤大地上北方民族的崛起和南进,造成中国政治中心的东移。魏晋北朝时期,尽管政权更迭纷繁,北京地区却处于相对安定的环境,为文化的融合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幽燕风云

隋唐五代(公元581年—公元960年)

隋朝(581—618)统一后,幽州成为中央政权向东扩张的军事基地。起于幽州地区的“安史之乱”改变了唐朝(618—907)的统治格局,而幽州的局面相对安定,地方经济得以发展,为辽代南京城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⑤都城序幕 (公元916年-公元1125年)938年,契丹(辽)升幽州为南京,拉开了北京都城历史的序幕。辽南京是在唐幽州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其社会发展程度、繁华富庶居辽五京之首。而以南京为代表的燕云农耕区,不仅是契丹“番汉分治”的统治中心和贸易中心,也是契丹人汲取汉族文化,南下逐鹿中原的基地。

⑥帝王之都——金

公元1115 年-公元1234年

女真族建立的金朝在海陵王(1122-1161)时迁都燕京,定名中都,北京自此成为一代王朝的都城。{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⑦国际都会 ——元 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

从元朝开始,北京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

⑧:日下积胜—–明{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

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成祖朱棣于永乐十九年(1421)正式迁都北京。从此,中国的中央王朝数百年来定都于此,北京的都城文化日益走向成熟与繁荣。

⑨落日余晖——清

公元1644年—公元1911年 满族入主中原,建立起空前大一统的专制帝国,北京成为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政治中心,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中心。康雍乾时期的北京是当时闻名世界的富庶、繁华、壮美的大都市。 鸦片战争后,列强势力侵入,北京逐渐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统治中心。辛亥革命结束了二千余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⑩民国

(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民国时期是古都北京从封建统治走向民主共和的重要历史阶段。1912年北京成为中华民国首都。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北京改名“北平”。1912—1937年,工商业发展,教育事业繁荣,巩固了北京作为北方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日本侵略者占领的八年,古都经济遭到掠夺,文化饱

受摧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北平外围开辟了广阔的农村抗日根据地。和平解放后的北平,成为中

篇六:《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作文》

我和博物馆的故事

北京育才学校小学部 四年级5班 李泽一

北京之宏大,拥有的博物馆之众多,令人叹为观止,但在众多的博物馆中,令我最欣赏的就是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

我对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的记忆是从孩儿时开始的,记得小时候因为博物馆离我们家近、环境又好、而且人员稀少,妈妈经常带着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去那里玩,博物馆院子里的大树,大石台,石台边上的一片绿地,还有那与众不同的大建筑物都是我游玩时的参照物,然而那时的我对博物馆的内容全然不知。现在我已是北京育才学校的四年级学生了,这几年我还是依旧的像过去一样经常到博物馆里去玩,我已知道脑海中的大树是那六百年的松柏,大石台是那皇家的观耕台,石台边上绿地是那皇帝亲自农耕的一亩三分地,还有那与众不同的大建筑物是著名的北京先农坛。

现在我每当走进古代建筑博物馆,就好像回到了几百年前的北京。当时没有起重机来搬动沉重的石头和砖头,也没有汽车来运输建筑材料,只有马车、人力车运送石头和砖块。那时也没有现代化的电脑来设计建筑方案和图纸,当时只有毛笔在羊皮纸上一笔一划地画出来。当时的窗户不像现在一样用玻璃和纱窗制

成,只能用羊皮纸来代替。但是,勤劳的中国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建造出许许多多宏伟的建筑,正如在博物馆里所展示出的照片:北京皇家颐和园、紫禁城和北京平民居住的四合院,这些都是北京经典的古代建筑。

感染我的不仅是博物馆的环境,还有它向世人展示的内容。我认识北京也是从这里开始的,这几年我所参观过的北京古代皇家园林如天坛公园,故宫博物馆,颐和园等都能够在这小小的博物馆里体现出来。我对那古建筑上的彩绘,雕刻,和各种各样的吉祥物的问题都能够在这里找到答案。

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的环境和它向世人介绍的丰富的古代建筑文化的内容是独一无二的。这里不如首都博物馆现代化,也不像北京科技馆那样人流涌动,古代建筑博物馆给我的是宁静,而她的宁静仿佛让时光倒流到百年前的北京,使我更加了解、更加热爱北京的建筑了!

篇七:《首都博物馆游记 王佳絮 初一(3)班》

走进首都博物馆

看了看天空,深深地吸了一口新鲜空气。我和妈妈一起踏上了今天的路途:北京首都博物馆。看到一座气势恢弘的建筑物呈现在眼前,悬挑的屋顶气度不凡,玻璃幕墙晶莹透亮,而一个绣迹斑斑的巨大“怪物”竟然破墙而出,斜倚在幕墙上。没错,这正是北京首都博物馆。

走进首都博物馆一楼大厅,迎面便是一座红柱绿檐,高大敞亮的牌楼,上面刻着三个金光闪闪的大字“景德街”,一下子营造出浓浓的老北京味道。牌楼左右两边的展厅别具一格,一个像长方形的巨大“木匣”另一个简直就是青铜鼎,刚才那个破墙而出的怪物,原来就是那巨大展厅的一角。老师说:“青铜鼎是圆厅,“木匣”是方厅。”在它正对面,有着用花坛包围着的两条金色的巨龙,在两条巨龙靠近嘴部的位置,有一颗用花束围起来的“龙珠”。 我们乘着电梯来到圆厅的六层,这里正在展出“玉器精品展”。进入展厅,我立刻被那些精美的玉器吸引住了。这里有用来求雨的玉猪龙、盛酒的樽和挠痒痒的如意。最吸引我的还是翠扳指,它浑身闪着翠绿无暇的光,有瓶盖大小,是清代大太监李连英珍藏的,是皇家才能拥有的珍品.

走到五层,我们参观了“书房珍玩精品展”。在这里古代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样样齐全,还有著名的湖笔端砚,但我的眼睛却盯在了一件件精美的墨盒上。因为这小小的墨盒里还有一个美丽{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的传说呢。相传古代有一个人去京城赶考,妻子觉得他背着砚台太重了,于是就把自己粉盒里的粉到掉,装上棉花,再把研好的墨倒进棉花,书生写字时,只要沾上一点水,就能写字了。这样就发明了中国第一个墨盒。参观完圆厅最后一个展厅“青铜器精品展”,我们又来到方厅参观具北京文化特色的“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

最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传统老北京的牌楼,小胡同、四合院的场景也随处可见。三个体现老北京习俗的场景:结婚习俗—洞房花烛美姻缘,模仿的婚庆场面洋溢着热闹喜庆,也洋溢着纯朴的民风民情;生子习俗—降龙诞凤添人丁,祝寿习俗—古稀大寿福如海。我们置身于这些场景中,充分体味着北京深邃和厚重的文化,仿佛把我们带回到遥远的过去。

整个参观过程中,总在感受着首都的名胜古迹之美,现代建筑之美,自然风光之美,北京的美无处不在。活灵活现的皮影儿和面人儿,独特的传统服饰和民间剪纸,享誉世界的京剧文化,神秘高雅的篆刻和书法,首都北京的文化艺术之美更是魅力无穷。首都博物馆向世人展示出了北京悠久的历史风貌、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色民俗,是展现北京的一个新窗口。通过参观我们真正立体全方位地了解了我们的首都。我不禁想到:首都博物馆真是一个北京历史的长廊,让我们穿越了老北京古老的历史岁月又回到了现在。

王佳絮 初一(3)班

篇八:《首都博物馆社会大课堂活动》

首都博物馆社会大课堂活动

一、活动名称:参观首都博物馆

二、活动对象及课时:北京市丰台区东高地第三小学五年级全体师生 课时:上午四节课

三、背景分析:

首都博物馆于1953年开始筹备,1981年正式对外开放,原馆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北京孔庙。作为北京市“十五”期间重点文化建设工程,首都博物馆新馆建设项目的立项申请,于1999年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批准,2001年经国家发改委报国务院批准实施,2001年12月正式奠基兴建。

首都博物馆新馆于2005年12月开始试运行,2006年5月18日正式开馆。首都博物馆以其宏大的建筑、丰富的展览、先进的技术、完善的功能,成为一座与北京“历史文化名城”、“文化中心”和“国际化大都市”地位相称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并跻身于“国内一流,国际先进”的博物馆行列。

基本陈列有《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是首都博物馆展陈的核心,表现了恢宏壮丽的北京文化及不断递升并走向辉煌的都城发展史,成为创建国内一流博物馆的品牌陈列。

精品陈列有精品陈列有《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书法艺术精品展》、《古代绘画艺术精品展》、《古代玉器艺术精品展》、《古代佛教艺术精品展》、《书房珍玩精品展》。这七个馆藏精品展览和《京城旧事——老北京民俗展》是对北京文化展现的补充和深化。

四、活动目标:

通过带领学生参观首都博物馆对学生进行生动深刻的爱国注意教育以及树立优良品质和民族自豪感。使学生感悟生在首都,长在首都,认识首都,了解首都,热爱首都,感悟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艺术、感悟民族精神、民族审美情感,以活动促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

五、涉及方法:

参观法

六、活动准备:

1、实地了解首都博物馆位置、场馆情况。与场馆负责人联系。安排好参观路线以及导游工作。安排好参观所用车辆以及带队老师情况。{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2、参观安全工作:参与外出参观活动,下发“参观首都博物馆活动通知”,让家长了解此次参观活动的目的和安排,并经家长同意方可带学生外出。由学校和教师统一做好学生的安全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参观途中的安全。参与带队教师认真负责。对学生进行乘车安全、场馆参观纪律等一系列的安全教育。

3、针对此次活动布置活动任务:感言、小报、绘画、摄影作品(学生任选其一完成)

七、活动过程:

1、早晨七点到校,各班带队教师对学生进行活动前再教育,乘车出发。

2、各班学生在带队教师和讲解员的带领下有序地参观首都博物馆。

3、参观结束后组织学生上厕所同时清点人数。

4、组织全体学生在首都博物馆门前合影留念。

5、坐车返回。

八、预期效果:

1、在整个参观活动中学生的文明礼貌、遵守几率、集体荣誉感得到充分体现。

2、学生了解首都的人文风貌、历史、文化、建筑特色等。

3、体会到了首都发展所带给我们的民族精神和顽强拼搏的精神。

五年级:初琦

篇九:《博物馆观后感》

自然博物馆观后感

今天,我们利用休息的时间参观了首都博物馆。但是由于我们首都博物馆观后感 住的地方距离首都博物馆较远,时间有限,我不能全面参观,但这依然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都博物馆有两个展馆,方形展馆和圆形展馆。由于时间有限我只参观了方形展馆的一部分。其实这也是必然的。即便,我有足够的时间,我也不可能参观所有的地方。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同样值得参观思考的地方数不胜数。

我参观的地方主要有北京文物精品展厅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 其中北京精品文物展又分为很多类。“温温玉色 照瓷瓯”——龙泉窑青瓷艺术展,展示了龙泉窑这个古老窑系的整体发展脉络,展示了各个时期龙泉窑青瓷所呈现的不同艺术特点。古代瓷器艺术精品展,分宋辽金、元、明、清四个展厅该展览充分展示了北京各历史时期出土及传世瓷器精品,反映了我国古代陶瓷发展史各阶段及北京历史的发展轨迹,集中体现了中华瑰宝——中国古代瓷器艺术的历史风貌。古代佛像艺术精品展,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全面系统展示了我国汉藏佛像艺术的历史风貌及北京地区佛教文化的历史底蕴。还有燕地青铜艺术精品展、古代家具艺术精品展、古代文房四宝艺术精品展等等。而古都北京·历史文化篇分为十个部分:文明曙光、燕蓟神韵、千年蓟城、幽燕风云、都城序幕、帝王之都、国际都会、日下积盛、落日余晖、民国风云。该展览以北京文化为视角,表现了北京从原始部落,经过封建王朝,走向民主共和的历程。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一些文物中,据我估计有些物品运用现今的技术也不一定能制造出来。而有些东西,则体现出了古代人独具匠心。如,其中一样东西——七星铁剑,虽然现在是一把锈迹斑斑的破铁剑。但当初用X光照射剑身时会在其中看到北斗七星的形状,这是多么的神奇啊!

时间总是短暂的,我还没有满足,我是多么的希望故地重游,再好好的品味一番啊!

电信11-1班

110204115 樊 荣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观后感

一段岁月,波澜壮阔,刻骨铭心。一种精神,穿越历史,辉映未来。

2014年11月我们利用休息时间参观位于丰台区宛平城内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活动。虽然,只有短暂的两个多小时的时间,但馆内一幅幅照片、一件件文物和一处处复原景观重重地撞入了我们的内心,丰富的史料真实再现了中国人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与艰苦卓绝的抗战之路,这些都使我受益匪浅。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展出了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抗战胜利这14年间的珍贵历史文物和照片达5000余件,以重大事件、重要历史人物的有关遗物和文稿为主,其中有些文物已成孤品。馆藏抗日战争时期重要文献、书刊、档案、资料数千件。

展览分为“综合厅”、“日军暴行厅”、“人民战争厅”和“抗日英烈厅”四部分,陈列形式采用巨幅照片、形象图表及现场复原等形式,利用文物及塑型结合的方法组成立体空间,使观众产生强烈印象,如“地雷战景观”、“地道战景观”、“水上游击队”等立体模型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半景画的陈列采用声光变景技术,使半景画的陈列艺术达到了当前的先进水平,再现了“七.七事变”的战斗场面。英烈厅中的主题雕塑更达到了震撼心灵的效果,意喻着英烈不屈的精神。

近代以来,中国人饱受了过多劫掠和沧桑,失去了太多尊严与自信。只因我们一时的落后,列强便用血与火来教会我们认识什么叫屈辱,什么叫残忍,什么叫蹂躏,什么叫不平等。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大规模入侵我国东北地区,妄图灭亡中国。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毅然捐弃前嫌,从民族大局出发,全力促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开始国共第二次合作,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全面抗战开始。农历一九三七年十一月十一日军进占南京城,在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师团长谷寿夫等法西斯分子的指挥下,对我手无寸铁的同胞进行了长达6周惨绝人寰的大规模屠杀。超过30万无辜平民在这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文明史上最黑暗的屠杀中被残害致死。虽然在此之前,我已通过电视、报纸和网络看到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许多报道及照片,但当再次看到这些照片和血淋淋的历史时,我依然悲愤难忍。心中对侵略者的痛恨更加深了。经过

14年中华民族的宏伟抗战,8年艰苦卓绝的全面抗战,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3日,日本正式签下投降书。这场正义最终战胜邪恶的战争,是经过中华儿女的英勇斗争,用无数人的流血牺牲换来的伟大胜利。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损失达6000亿美元。悲壮的历史告诉我们,我们现在的和平稳定来之不易,非常珍贵。

在这场展览中,我感受了在那个危难时刻,中华民族一致抵御外敌的那种“团结”的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四万万同胞在爱国主义旗帜下团结起来,汇成浩浩荡荡的抗日洪流。从国民党数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的奋起抵抗: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保卫武汉""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让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海洋:平型关大捷、百团大战、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再到台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华侨认购国债回国参战,不同党派和团体捐弃前嫌,共赴国难""“到了这个最危险的时刻”,整个中华民族聚合了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空前的团结精神,形成了真正战胜日本侵略者的无坚不摧的力量源泉。

历史充分证明,中国人民之所以创造了弱国战胜强国的伟大奇迹,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全中国人民的意志,领导和推动了伟大的抗日战争,浴血奋战于抗战最前线,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电信11-1班 110204115 樊 荣

军事博物观后感

在大学课余休息的时光里我们决定到北京军事博物馆参观,来更深刻的了解解放战争这一历史时期。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段最耻辱的历史,我们希望同过这次参观活动来使我们能够更加沉入这段历史时期,永远不会忘记这屈辱的历史。以此来敦促我们能够发愤图强,将来能够为祖国做出贡献,让我们的祖国永远不会在有如此屈辱的时刻。

我们定在了11月,我们如约,一起坐着地铁来到了北京军事博物馆。一出了地铁站,便见一座巍峨的高楼伫立在不远处,‘军事博物馆’这几个大字就高高的镶嵌在高楼之巅,我的心神都被动摇了,仿佛已经听见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轰轰炮响,仿佛我就置身于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不再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此时的我只是一个兵,一个八路的兵。炮火轰隆,榴弹纷飞,手握长刀,凛冽的目光愤怒的看向对面的鬼子兵,我的血液沸腾了,再也控制不住满身的杀意。啊!觉醒吧,我的中国魂!在这阴阳逆乱的时刻,我只愿一位满身热血染满青天。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不知为何,突然想起了徐志摩的这首《再别康桥》。缓步移像不远处的军事博物馆,我的心却越加的趋于平静,谁说中国没有历史,这就是活生生的历史。我就站在历史的面前。

领了免费的参观票,走进了军事博物馆的大门,十几辆真正上过战场的坦克稳稳的立在这宽大的院子里面,仿佛就是那忠诚的护卫,护卫我祖国的无数的土地。而这些坦克与飞机都是我们应用的解放军与八路军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缴获而来的,这是我们解放战争的光荣的历史。时刻的预示着中华民族正在不断的强大起来。那好像战场上的一幕幕,就像3D电影,让我置身其中。看着坦克车上面无数的弹孔,我被深深的震撼了,仿佛看到了我无数中华儿女的尸身,但,他们没有白死。他们的死亡换来了我们如今的安定与和平。

接着我们进来了军事博物馆一层。这一侧的大厅展览了无数的优美风景画,看着这些美丽的风景画,顿时,所有的言语都便成了空白,一切的一切都是无声的眷恋,迷恋我这美好的中华,泱泱中华的美景又只是这么几幅。在一层展厅的出口处,在留言薄前,我忍不住的写

下了这么几句话——酒不醉人人自醉,看着这些美丽的画面,我已然自醉三分。

紧接着,我们上了军事博物馆的二层,这层展馆都是无数的枪,包括着无数的国内外的枪支,这些历史的记忆让我们真心的被感动了。 馆内展示了从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过程中使用过的各种兵器和兵器的介绍、逼真的战争模拟现场、还记载了各时期涌现出的革命英雄烈士的光荣事迹,从博物馆出来以后,大家都感触良深,这次参观不仅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一部分,更让我们仿佛亲身领略了多少千年来炎黄子孙反抗侵略和压迫, 为争取生存权利、人民民主和民族独立而进行的英勇斗争的历史和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光辉历程, 感受了他们感天地泣鬼神的盖世功勋。

走出了这伟大的军事博物馆,我的心潮依旧澎湃,再也无法静止,来到了这里,我看到了历史,看到了那一个峥嵘的中华,看到了那一个不屈的中华,更看到了,那永远不会被打败的中华。这就是历史的积淀,是一个民族的荣耀。我再也不会相信,中国只剩下历史,在这生命的长河中,我们无数的英魂时刻都在谱写着历史的乐章。历史已经过去了,还有无限的将来在等待着我们,作为一个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时刻记得自己伟大而艰难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电信11-1班 110204115 樊 荣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北京首都博物馆的作文 游首都博物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