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xx小学2015年科技节活动方案》
学校小学2015年“速度与激情”科技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的
以“活跃校园文化,培养创新人才,推进素质教育”为主旨,以“恬静、善思、关爱、景行”为主线,以主体参与式为方式,开展贴近儿童生活、发展儿童兴趣的科技活动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散思维和实践能力。 二、组织机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科技老师和各班班主任 三、活动主题:
速度与激情 四、活动时间
2015年5月4日-5月15日 五、主要流程
六、比赛规则
(一)“速度与激情”奥迪四驱车轨道竞速赛规则 (1)参赛对象:三、四年级同学,每班不超过10人;
(2)器材准备:四驱车竞赛模型指定型号——奥迪双钻(AULDEY)四驱车模比赛特供专用套材(愤怒火焰,产品型号:86903T),比赛前一天拼装好后带到学校参赛,不得改装,电池自备,不限品牌型号;
(3)竞速赛比赛2轮,取最快1轮为竞赛成绩。在比赛中零件掉落、翻车、倒开、停车等现象即取消本轮成绩。如发车后未经过起跑线,可重新发车1次。 (4)人员安排:
裁判长: 副裁判长: 工作人员:模型社团学生
(二)“冲上云霄”纸飞机投靶比赛 1.具体比赛规则:
①学校统一提供A4打印纸二张。
②参赛选手必须在10分钟内,现场制作二架纸飞机,并在自己的纸飞机上写上自己的班级和名字。
③纸飞机只能通过折叠而成,不能粘贴、切割、装订或填装其他物品。 ④制成的纸飞机必须是典型的飞机造型,至少有双翼,是否符合典型飞机造型由裁判确定。
⑤选手必须在投掷区内投掷,投掷时,双脚在任何时候不能越线或踩线;且至少要有一只脚没有离地。
⑥分数由飞机任何一个部位最先碰到靶上的区域决定。
⑦手掷纸飞机放飞2轮,可任选其中一架飞机比赛。起点线有2条,2米线和3米线,如选择3米线,在靶上得分的基础上,再加2分。 ⑧纸飞机投靶成绩取最佳一轮为最好成绩。
⑨如成绩相同可参看其他轮次成绩好坏决定名次,若仍然相同则加赛决定。 2.参与人数及其录取名次
每班在班级评比的基础上选拔10人参加比赛。个人名次按总人数的10%、15%、20%评为一、二、三等奖。 3.工作安排
裁判长: 副裁判长及记录成绩:
“冲上云霄”纸飞机投靶比赛报名表
(三)“地心引力”护送鸡蛋任务赛规则 1.前期准备
①要求将一枚普通生鸡蛋由高楼上抛到水泥地面上的指定范围内,在蛋壳不破裂的前提下,辅助机构质量越轻、下落时间越短、着陆越准确、装臵外观越完整、美观得分越高,得分最高者为胜。
②比赛用鸡蛋不能经物理或化学方法处理。每个班最多派出两个参赛队,每个参赛队只能上报一个作品。
③鸡蛋及其辅助机构自行设计和准备。辅助机构的任何部分不许事先臵于着陆地点以及下落路线中。
④不许使用炸药、高压气体、利器等危险装臵!不得使用可以黏着到地面的装臵(如胶带,胶水等)。一经发现,直接淘汰。 2.抛掷比赛阶段流程
①所有参赛队将自己的作品放于前面,有评委为每个装臵评美观分;
②比赛队伍接收到“准备比赛”指令后,选手带着作品到“过磅处”称重量,工作人员记录重量M1;
③称重后,当比赛队伍接收到“开始比赛”指令时,由选手携带作品到指定位臵(教学楼4层)做好抛出准备,等待吹哨,哨声响时,选手应立即将作品抛出,开始计时,不得提前抛出,否则直接淘汰。每个队伍只有一次机会,请好好把握; ④作品着陆第一次接触地面的瞬间,停止计时,工作人员记录时间t,并在停稳后,比赛工作人员测量实际着陆地点距规定着陆低点的距离L,然后由工作人员将作品送到比赛检查台,有评委给出完整性分,再由比赛选手将鸡蛋从装臵中取出,交到检查台检查,并称量鸡蛋重量M2。
④当被告知比赛结束后,比赛队伍方可入观众席继续观看比赛。
3.得分
比赛得分=创意综合10分+重量30分+落点中靶30分+安全完好30分=100分(总分)
① 鸡蛋是否安全(30分):无蛋内组织外流,即可认为鸡蛋安全,得30分;破裂但蛋内组织未外流者,得20分;蛋内组织外流者,该项活动失败,不得分。
② 落点是否准确(30分)。实测静止位臵距圆中心的距离,按排名得分。距离最近者得30分,次近者得20分,此后递减10分,低于10分者得10分。(如下图)
③装臵(不含鸡蛋)质量大小(30分) 实测装臵质量,按排名得分。质量最轻者得30分,次轻者得20分,第三得15分,此后递减5分,低于10分者得10分。(一般装臵可在实验演示后取出鸡蛋测量,在实验中会破碎的可在实验演示前测量。)
④创意综合印象(10分)。创意新颖、外观设计美观者得10分,其次得5分
4.人员安排
称重、测量距离:电子百拼社团成员;美观评分:周淑婷;落点中靶和安全完好:黄薇。
(四)科技小论文竞赛活动
活动目的: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充实学生的写作知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科学小论文主题:亲历科学探究。 参赛对象:三至六年级学生。
论文内容:可以是对自然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报告;可以是自己设计的小实验;可以是对生活中的科学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得出的解释;也可以是自己的奇思妙想。
具体要求:1.科学老师负责组织学生撰写小论文,学生将所写论文发送至邮箱。2.论文是学生自己的作品,凡抄袭者,取消评奖资格。
奖项设臵:各年级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若干。
篇二:《淮安市实验小学第十届科技节活动方案10.30》
淮安市实验小学第十届科技节活动方案 ——“快乐探索 走近科学”科技主题运动会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努力营造浓郁的科学氛围,及早做好2016年省和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组织参赛工作,激发少年儿童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推动我校科技创新教育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能力获得进一步发展,科学文化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活动主题: “快乐探索 走近科学”
三、活动宗旨
1.面向全体,重在参与。积极宣传科普知识,增强学生科学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品质。
2.以渗透为引导,以活动开展为强化推进,形成科技教育长效机制。
3.以身边的事物为出发点,突出科技创新,突出动手实践,积极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扩大普及面。 四、活动时间:2015年11月
五、活动对象:全体学生 六、活动内容: 第一阶段(11月1日——11月5日)启动宣传阶段{小学生六年级科技节论文}.
1.举行科技节开幕式
时间:11月2日
(科技主题动员讲话,举行航模飞机特技表演)
2.听科普讲座,观看科学实验演示 活动时间:德育处另行通知
参与人员:选一个年级,其他年级看直播 第二阶段(11月6日——11月28日)活动开展阶段
普及活动
1. 读科普书籍——参与人员:三—六年级
活动时间:截止到11月11日
活动要求:专题阅读:每个学生至少带1本科普类图书或杂志(报纸)到班级图书角,也可新购科普类图书带到班级交流阅读。每人读一本科普图书或杂志,联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或读书笔记。每班上交3篇电子稿,以年级为单位,打包 1
发到158309017@qq.com。
2. 纸飞机飞远比赛——参与人员:一、二年级
活动时间:11月2号-11月20号
要求:①现场提供A4打印纸一张,10分钟内折叠好飞机,飞机的样式可自定,听裁判口令将纸飞机飞出,飞的距离远者获胜。
②班级先进性选拔赛,选出3人参加年级的比赛,各年级保存活动过程资料,并于11月23日统一把活动的展板展出(每个年级一块),展板内容包含活动内容介绍、比赛的现场照片、获奖学生名单。
3. 高空坠蛋——参与人员:三、四年级
要求:① 3人一组,可以借助任何工具,将一枚生鸡蛋从四楼自由下落,以鸡蛋不坏和下落时间最长为获胜。
②班级先进性选拔赛,选出一组参加年级的比赛,各年级保存活动过程资料,并于11月23日统一把活动的展板展出(每个年级一块),展板内容包含活动内容介绍、比赛的现场照片、获奖学生名单。
4. 小车快快跑——参与人员:五、六年级
活动时间:11月2号-11月20号
要求:①用矿泉水瓶做车身,瓶盖子做车轮,气球做动力,制作一辆反冲力小车(小车长宽高不小于:22cm×8cm×7cm)。
②在小车身上,最多只能使用3个气球,其余2个气球作为备用。
③在塑胶操场规定的起跑线上,释放小车,除气球的反冲力之外,不能使用其他任何外力。测量小车行驶终点与起点两条平行线间的直线距离为比赛成绩。 ④各年级保存活动过程资料,并于11月23日统一把活动的展板展出(每个年级一块),展板内容包含活动内容介绍、比赛的现场照片、获奖学生名单。
提高活动
1. 科技幻想画比赛——参与人员:一至六年级
活动时间:截止到11月27日
要求(见比赛通知)
2. 科技小制作——参与人员:五、六年级
活动时间:截止到11月27日 要求:①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制作出解决问题的工具。例如:有同学发现了做作业不注意坐姿,就很容易近视,她就发明了防近视的小台灯,主要原理,利用一个距离传感器控制台灯电源,你在看书时,如果眼睛离桌面很近,距离传感器感应到你头和桌子的距离太近,就会关闭台灯,等你头抬起来,达到安全距 2
离时,台灯才会亮。还有很多优秀的小发明,“遥控电源开关”、“履带式残疾车”、“新型苍蝇拍”、“新式钓杆”、“防溅水花盆”等。
②分年级进行初评,每班上报年级三件科技小制作,由各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年级制定标准按获奖人数给每个班加分,加分纳入期末班主任考核。每个年级选取优秀的15件作品交到鲁德峰老师处,有学校组织人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按年级的获奖情况给予相应加分。
3. 科技小论文——参与人员:三–六年级
活动时间:截止到11月27日
要求:①科技小论文没有太多限制,给大家一些获奖作品题目供大家研究,“中小学生应对自然灾害方式方法的研究”、“日食是怎样产生的”、“对淮安市民捐献器官困境的探索和困境分析”、“青晏园现状调查和未来发展分析”、“对学校门口上放学交通拥挤现状的研究”等。
②分年级进行初评,每班上报年级三篇科技小论文,由各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年级制定标准按获奖人数给每个班加分,加分纳入期末班主任考核。每个年级选取优秀的15篇传到158309017@qq.com,有学校组织人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按年级的获奖情况给予相应加分。
4. 优秀科技实践活动——参与人员:三–六年级
活动时间:截止到11月27日
要求:①以文字的形式,把整个科技实践活动记录下来,文章中要有活动过程的照片,明确的选题目的。所设计的活动,主题应根据当地的条件和可行性,有利于推动青少年科技活动的普及;有利于青少年通过活动学习科技知识、科学方法,培养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对当地教育、生产、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其中一方面或几方面的发展有一定的意义。
②完整的实施过程。活动在实施时,有系统完整的活动计划、进度安排、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总结评价。
③完整的活动内容。包括活动计划、活动记录(时间、地点、内容、参加人、参加人数)、活动照片、新闻报道等。
④确切的实施结果。由活动负责人(或主要参与者)以文字的形式,将活动结果叙述清楚。文字应简练,可根据实际情况辅以必要的图片加以说明。在上报之前,各地应对该结果的可靠性加以确认。对于学校以上的实施单位,参加活动的学生应占学生总数的30%以上。
⑤实际收获和体会。包括青少年参加活动的体会、活动的宣传教育覆盖面,活动体现的社会效益,对今后有关工作的建议等。
例如:“远离白色污染,红领巾在行动”、“高空坠蛋挑战赛”、“纸张的循环 3
利用”、“低碳生活的小窍门”、“如何节约用水”等。
⑥分年级进行初评,每班上报年级三篇优秀科技实践活动论文,由各年级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年级制定标准按获奖人数给每个班加分,加分纳入期末班主任考核。每个年级选取优秀的15篇传到158309017@qq.com,有学校组织人员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学校按年级的获奖情况给予相应加分。
5. 市航模比赛——参与人员:校航模社团
活动时间:11月8号
要求:分木质飞机比赛、橡筋飞机比赛、模拟飞行比赛三类,比赛规则参照市航模比赛。
6. 机器人比赛——参与人员:机器人社团
① 创意赛
活动时间:11月下旬
要求:比赛主题:“我身边的机器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形形色色的机器人。如果说上世纪末期世界上的机器人大多在繁忙的生产线上默默地劳动,今天很多机器人已经走到我们身边。如智能社交机器人、机器人教师、乒乓球机器人、绘画机器人。请你以此主题设计一款机器人。优胜者将推荐参加江苏省机器人大赛。
② 拔河赛
要求:制作一个带垂直的可以套蝇索的机器人进行拔河比赛,规则类似于我们日常的拔河。 第三阶段(11月29日)活动总结表彰阶段
1.总结各年级科技节中的亮点。
2.宣布科技创新成果和优秀科技实践活动的校级获奖名单。
3.邀请专家领导来校参加活动。
4
篇三:《小学科技论文》
如何在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摘要:新课程改革,使得科学课堂教学走上了生活化、活动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它是自然科学课堂教学真正贴近自然、贴近经验、贴近生活,充满生活的活力。正因为种种原因,对教师的工作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时代和民族发展、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素质的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科学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科学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承担科学启蒙任务的这门课程,如何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情感,真正体验科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视角去理解科学的成果,这是摆在每一个小学科学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我认为,良好科学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新精神对小学生至关重要,它将为后继科学学习、为其他学科的学习、为终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良好的观察品质
观察是科学探究的开始,是外界信息输入的窗口。观察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学生良好的观察品质需要有意识的进行培养,“看见了”不等于“观察到了”,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往往归功于科学家细致的观察结果,如:牛顿就是从大家熟视无睹的苹果落地现象,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傅科由简单的单摆现象得出了地球是自转的。所以,良好的观察品质的养成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十分重要。良好的观察品质主要包括:
(一)观察的客观性:“求实、客观”是培养科学过程技能的基础,更是科学精神的精髓。应使小学生从小养成对待科学实事求是的态度,观察时说实话,说真话,不伪造结果和编造数据,真实反映自己所观察到的现象。
(二)观察的持久性:有价值的科学发现绝不是“走马观花”的结果。如:著名科学家竺可桢通过24年的物候记录,发现了太阳黑子活动周期和植物花开花落等物候之间的关系。达尔文也是经历了几十年含辛茹苦的观察与实验,写出了著名的《物种起源》。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能够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分析,要培养学生耐心持久的观察品质,从而培养他们一丝不苟和持之以恒的科学态度。
(三)观察的敏锐性:科学上的成功往往在于能否把握住“稍纵即逝”的机遇,以及能否从细微处捕捉事物的本质,伽里略就是从教堂吊灯摆动现象,得出了单摆的等时性。因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随时保持对事物发展变化的“高度警觉”,这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的关键之处。
(四)观察的全面性:要引导学生全面地、多角度地对事物进行观察,把零碎的,看上去并不关联的孤立事物放在整体中去感知,如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
下册中对古代《受水型水钟》的观察,要将漏斗、水筒、浮标、齿轮、刻度盘、刻度尺等综合起来,进行全面地观察,才会发现它们之间的关联。同时,要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来观察同一事物。如对一个苹果的观察,如果同时使用味觉、嗅觉、视觉、听觉、触觉去感觉,其观察效果显然更全面。
(五)观察的选择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经常抓不住观察的重点,注意些不该注意的东西,如:用酒精灯加热物品时,本该观察被加热物发生的现象,但有些学生却只看到了酒精灯的火焰在跳动。因此,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只有带着明确具体的目的去感知,才能观察的准确、全面、细致。所以要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方向,养成有意识、有目的的观察习惯。
二、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
小学科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探究又是科学学习的核心,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然而,不少学生没有养成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尽管他们从学会说话开始,就可能提出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很少有父母会有意识地引导孩子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会毫无保留地将答案告诉孩子,惟恐孩子听不明白。进入学校后,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也是“绞尽脑汁”地将知识通过语言、演示实验等方式传授给学生。或者学生只是机械地照着教师指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地依样画葫芦,没有探究性思维活动的参与,久而久之,孩子们习惯于从老师或家长那里“省时省力”地获取知识,缺乏主动探究的精神。所以,小学科学教育应首先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不依赖老师,自觉主动地去探究,自主去寻找问题的答案。如植物的根是否在喝水?怎样证明?物体的滚动摩擦大于还是小于滑动摩擦?怎样证明?遇到这些问题,学生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如何设计实验去探究问题的答案,而不是寻求老师的帮助和解答。当然老师并不是要游离学生探究学习之外“袖手旁观”,教师的引领和指导作用是必不可少的。那么教师怎样适时适度地发挥作用,才能使学生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从而使探究活动持久、有效的进行下去?
三、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
新课程中小学科学教育倡导“做中学”,其实质是通过科学学习养成“动手动脑”的学习习惯,在“做”中发现,在“做”中体验,在“做”中感悟,“动手”只是一种手段,会“动脑”才是真正的目的。然而小学生往往是乐于动手,但不善于动脑,面对眼前的各种实验器材,往往盲目地急于操作,实验中也只顾“热闹”,看不到“门道”。所以科学教育要养成学生动手与动脑结合的学习习惯,引领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动手之前要明确动手操作的目的,弄清要解决的问题,预测可能获得的结果,制定实验方案,即动手之前先动脑。活动中要提醒学生手、脑、眼、鼻、耳多种器官的并用,要及时捕捉事物的细微变化,善于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从直观形象中抽象出事物的本质。 如:在探究《电磁铁》的性质时,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他们对于电磁铁感兴趣的问题,诸如:电磁铁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制作电磁铁?电磁铁能吸哪些物品?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有关?电磁铁有没有南北极?若有极性与什么
有关?电磁铁与磁铁有什么区别?然后,让每个研究小组对本组感兴趣的问题,先提出预测,再根据多种实验材料,提出实验方案,最后动手实验寻求问题的答案。同时在活动中,要使学生养成勤于做科学笔记的习惯,要及时记录下自己瞬间闪现的智慧火花,把观察的现象、发现的问题、预测的结果、对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活动的感悟,都要及时记录下来,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动手又动脑的学习习惯。这样才是真正意义的探究,才能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技素养。
四、养成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
学生在科学探究的过程中,常常得不到预期的结论,甚至得到的结论是偏谬的,对此,教师既不要指责学生,使之失去进一步探究的兴趣和信心,也不要急于否定和纠错,因为得出了与众不同的结论,是给探究者提供反思认识的好机会,学生在探究中经历失败未必是坏事,如果老师能用赏识的眼光积极评价学生的探究精神,并耐心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审查反思,认真分析失败的原因,反复实验,重新成功,学生会收益很大。如:学生在进行电路的连接时,经常会出现小灯泡不亮的情况,这时老师不要急于帮助学生查找线路故障,要激励学生合作讨论、自主分析,都有哪些因素可能导致小灯泡不亮,学生会饶有兴致地分析出很多种原因,诸如:电池没电了;线路某处没接好断路了;小灯泡的灯丝断了;两节电池接反了;开关连接不对或开关接线处松动;连接灯泡的两根导线接到一起短路了等原因,然后,根据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对线路进行检查,找到问题所在。这样对待“失败”,学生收益非浅,因为强烈地自发地反思过程,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实干的胆略,处事的机敏,思索的睿智。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反思的学习习惯,正确看待“失败”,使之成为获得锻炼和发展的契机,通过总结反思,使学生在成败中皆受益。
五、养成善于开发利用科学资源的习惯
小学科学具有丰富的课程资源,而教材只是课程实施的一种文本性资源,它不是课程的全部,教师要引领学生到家庭和生活中去学科学用科学。然而现实中,大多数小学生是独生子女,家庭舍得为孩子的学习投入,在家长看来,支持孩子学习科学,就是大量地购买课外科技读物或科技音像资料,而开发孩子智力,就只会采用购买智力玩具的途径。长此以往,孩子们养成了唯书本而学,唯现成用具而用的被动学习习惯,不会从生活中发现科学,更谈不上去开发生活资源学科学。
因此,小学科学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以敏锐机警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的科学资源。如:探究居室养花的学问;浇花喷水器的原理;家庭线路的设计;天气、气温、风向的观测和记录;食物霉变的研究;探究水壶除垢的方法等。同时,要引导学生善于收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变废为宝,使之成为可利用的科学实验资源,如:废弃的饮料盒罐,可以做土电话、可以做听诊器、可以做小昆虫观察盒等很多实验。还有小药瓶、饮料吸管、导线、铁钉、小磁铁、小木片、泡沫塑料板、螺丝、螺母、食品包装盒、袋、绳等,都可以用来做出精彩的科学实验。因此,科学教育要使学生养成善于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习惯,而课程资源的
重要价值正在于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发展机会、发展条件、发展时空和发展途径,而这正是科学教育的内涵。
总之,担负科学启蒙任务的小学科学教育,养成小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比获取知识的多少更为重要,它将决定着学生后继的科学学习,追求科学甚至会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篇四:《六年级科技小故事》
科技小故事
鲁班的故事{小学生六年级科技节论文}.{小学生六年级科技节论文}.
鲁班,姓公输,名般,鲁国人,由于“般”和“班”同音,古时通用,因此人们常称他为鲁班。鲁班大约生于周敬王十三年(公元前507年),卒于周贞定王二十五年(公元前444年)以后。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时期,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历史时期。当时,城邑建筑和水利工种都有了相当的规模,铁器已经逐步推广到各个社会生产领域,大大推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奴隶主贵族的统治日趋没落,奴隶起义和暴动此起彼伏。奴隶主控制的官府手工业被冲破了,很多手工业奴隶获得了解放,于是独立的个体手工业者出现了。据说鲁班就是这个时期得到解放的奴隶工匠,并且因此有了游走各地、到处做工的自由。 锯的发明
大家可能还熟记着小学课本中的那篇关于鲁班发明锯的文章吧。传说,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很大的任务——建筑一座大宫殿。这需要很多木料,但是工程限期很紧。鲁班的徒弟们每天都上山砍伐木材,但是当时还没有锯子,只有用斧子砍,效率实在是太低了,而且徒弟们每天累得精疲力竭,可是木料还是远远不够,耽误了工程的进度。那个年代,完成不了奴隶主的任务是要受重罚的,鲁班心里非常着急,就亲自上山察看。上山的时候,他偶尔拉了一把长在山上的一种野草,一下子手就被划破了。鲁班很奇怪,小小的一根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他把草折下来细心观察,发现草的两边都长有许多小细齿,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齿划破的。既然小草的齿可以划破我的手,那带有很多小齿的铁条应该可以锯断大树吧。于是,在他的想法加上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把锯——一把带有许多小齿的铁条。他用这个简陋的锯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不管这个故事是真是假,从这个故事都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每个人的成功都是有着内部和外部的影响的。鲁班工艺的不断进步离不开自己的努力和家人的帮忙。鲁班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从小就跟随家人参加过许多土木建筑工程劳动,逐渐掌握了生产劳动的技能,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苹果与万有引力 ——牛顿的故事
依撒克·牛顿(1642-1727)英国科学家。他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建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光学、热学、天文学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在数学方面又是微积分的创始人之一。 三百多年前的一天晚上,一位青年坐在花园里观赏月亮。他仰望那镶着点点繁星的苍穹,思索着为什么月亮会绕着地球运转而不会掉落下来。忽然,有个东西打在了他的头上,这并不很重的一击,把他从沉思中惊醒。他低头一看,原来,是一只熟透的大苹果从树上掉落下来。他捡起苹果,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为什么苹果不落向两旁,不飞向天空,而是垂直落向地面?这一定是地球有某种引力,把所有的东西都引向地球。青年眼睛一亮:苹果是这样,月亮也是如此,月亮一定是在地球引力的吸引下做高速运转。因为有引力,使它不能远离地球;因为速度,使它不会像苹果一样掉落下来夜渐渐地深了,青年手中拿着苹果,开心地笑了。他就是发现万有引力的英国科学家牛顿。这一年,他才24岁。牛顿,1642年12月25日出生在英国。他爸爸是个自
耕农,在他出世前两个月就死去了。他两岁起就跟着年迈的祖母过着贫困孤苦的生活。牛顿在12岁的时候进入格兰镇小学读书。他从小就非常热爱科学,经常制造一些灵巧的小机械。他自己制作了一个小巧的水钟,是仿照沙漏的作法制成的。用一个小水池,使池中的水缓缓流出,水面逐渐降低,水面上的浮标就跟着逐渐下降,于是带动指针转动,指示时刻。放风筝,是孩子们都喜爱的游戏。聪明的小牛顿更玩出了新花样:一天晚上,他把一只纸灯笼系在了风筝上放到天空。许多看见了空中风筝的人,都叫起来:“彗星!”当人们知道天空中闪亮的是风筝上的灯笼,才恍然大悟了。
牛顿是个意志坚强的孩子。在学校里,当他受到大同学的侮辱时,他总是拼命反抗。他常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肯努力奋斗,是没有不成功的。”正是这种顽强的精神,带领牛顿登上科学群山那一个又一个巅峰。
牛顿在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时,常常会忘记自己和别人的存在,陷入一种“痴迷”的状态。有一次,他请朋友到家里做客。当他走出房门去拿酒时,忽然想起关于月球轨道的运算,于是就把请客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自顾自地忙着计算起来。朋友知道牛顿的脾气,只好自己吃掉了盘子里的鸡,把骨头吐在了桌子上。牛顿终于计算完了,这才想起请客的事。走回桌前一看,鸡只剩下了骨头,他恍然大悟地说:“我以为我还没有吃饭呢,原来已经吃过了。” 尽管牛顿在科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却仍然十分谦虚。他曾这样说过:“如果我所见的比笛卡尔(法国17世纪著名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要远一点儿,那是因为我是站在巨人的肩上的缘故。”在英国乌尔索普牛顿老家的花园里的那棵苹果树,一直被精心地保护着。1820年,这棵树死后,被分成好几段,分别在英国皇家学会等处保存了起来。这棵与科学结缘的苹果树,不仅留有牛顿严谨学风的印记,更流传着牛顿谦逊的美德。
哥白尼的故事(天文)
沃德卡是哥白尼少年时期最敬重的一位老师。一天,哥白尼去沃德卡家作客, 老师不在。他顺手从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打开一看,老师在折了角的地方写了一条批注: “圣诞节晚上, 火星和土星排成一种特殊的角度,预示着匈牙利的皇上卡尔温有很大的灾难。” 正在这时,沃德卡推门走进来。他见哥白尼在家里看书,高兴地说:“孩子,又看什么书了?”哥白尼毕恭毕敬地把书递过去,老师边接书边关切地问:“能看懂吗?”哥白尼认真地回答说:“老师,我看不懂。火星也好,土星也好,都是天上的星星,他们与卡尔温毫无关系,怎么能预示他的祸福呢?”“怎么不能呢?”沃德卡反问道,“命星决定一切!”哥白尼当仁不让,大声反驳说:“如果是这样,写真照片(20张)那人还有没有意志?如果有,人的意志和天上的星星又有什么关系?”对于哥白尼尖刻的反驳,沃德卡并没有生气,他明白,信不信天命是关系到天文学命运的重大问题。对这个问题,他对传统的偏见有过怀疑,但又说不出道理。他踌躇再三,深情地对哥白尼说:“孩子,天命决定一切,这是几千年以来的一条老规矩,我不过是拾前人的牙慧罢了。至于你提的问题,确实很有意思。但我没有能力回答你,你如有毅力的话,以后研究吧!”老师的希望,不久就变成了现实。几十年后,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的伟大理论,宣告了“天命论”的彻底破产。
达尔文的故事(生物)
达尔文小时候并没有特殊的天才,他只是自小有一种喜欢大自然的天性,善于观察事物。在父亲安排下,达尔文先后在爱丁堡大学和剑桥大学攻读医学和神学,但他真正感兴趣的是自然科学。所以,达尔文在剑桥大学时,经常与生物学教授为伍,讨论有关自然科学的问题。1831年到1836年间,达尔文进行环球航行,到处采集动植物和地质方面的资料,为他后来的科学研究奠下了基础。 达尔文曾先后出版〈物种起源〉和〈人类起源〉等巨著,提出关于生物进化的问题。书籍出版后,他的学说立即轰动全球,引起一番激烈的争论。达尔文的进化学说,在当时可说是一种创见,对后世影响尤为深远。
有一天,达尔文走进一家大赌场,观看斗鸡比赛。他伏在栏杆边上,手托腮帮,屏息凝神,目不转睛地直盯着追逐扑打的大公鸡。他是那样专心致志,以至对周围许多人的叫骂、起哄和吹口哨的嘈杂声一点也没有在意。赌场的老辟见达尔文如此专注,心想这肯定是一个大赌客,便立即走到达尔文身边招揽生意说:「先生,你要押宝下赌注吗?如果你是幸运者。嗨!你能捞一笔巨款呢!」
达尔文没有听见似的,动也不动。赌场老板又凑近他的耳朵,重复了好几遍,达尔文这才察觉到。他终于不解地开口了:「我是在察看公鸡的头冠、羽毛和两足,琢磨牠们的体态。」
一天,又患了病的达尔文坐在藤椅上晒太阳,面容憔悴,精神不振。一个年轻人路过达尔文的面前。当他知道面前衰弱的老人就是写了著名的〈物种起源〉等作品的达尔文时,不禁惊异非常。年轻人问道:达尔文先生,你身体这样衰弱,常常生病,怎么还能做出那么多的事情呢?
我从来不认为半小时是微不足道的、很小的一段时间。达尔文回答说。的确,达尔文极端珍惜时间,他曾在给苏珊﹒达尔文的信中说:一个竟会白白浪费一小时的人,就不懂得生命的价值。年轻人听了达尔文的话,点点头,若有所思的走了。1661年,他进入剑桥大学的三一学院学习。
1665至1667年间,牛顿已在思考引力的问题。一天傍晚,他坐在苹果树下乘凉,一个苹果从树上掉了下来。他忽然想到:为什么苹果只向地面落,而不向天上飞呢?他分析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和开普勒的三定律,进而思考:行星为何绕着太阳而不脱离?行星速度为何距太阳近就快,远就慢?离太阳越远的行星,为何运行周期就越长?牛顿认为它们的根本原因是太阳具有巨大无比的吸引力。 经过一系列的实验、观测和演算,牛顿发现太阳的引力与它巨大的质量密切相关。牛顿进而揭示了宇宙的普遍规律:凡物体都有吸引力;质量越大,吸引力也越大;间距越大,吸引力就越小。这就是经典力学中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根据牛顿的发现,可测定太阳和行星的质量,确定计算慧星轨道的法则,说明月亮和太阳的引力造成地球上的海洋潮汐现象,并推导出克服地球引力、飞向太阳系和飞出太阳系所需的最低速度,它们分别为每秒7.9千米、11.2千米和16.6千米,并依次命名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宇宙速度。牛顿不但验证了前辈们的成果,而且为未来空间运载工具的最低推力或速度下限值,提供了精确而权威的科学依据。 牛顿将其一生的成就写在《自然哲学与数学原理》一书中。他发现了物体运动的三大定律,创立了微积分数学。他后来在谈到自己所取得的成就时说:“如果我比其他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727年3月20日凌晨,牛顿于久病不医中去世。据说在生命即将停止的时候,他的心情是坦荡而平静的。英国诗人波普为他写的碑铭说:“自然和自然的规律,都藏在黑暗的夜间;人帝说让牛顿降生,使一切变得灿烂光明。”
莱特兄弟发明飞机的故事:
圣诞节这天,爸爸从外地赶回来,给小莱特兄弟带回一份圣诞礼物。兄弟俩迫不及待地把礼盒打开,看到一个怪怪的玩具。他们拿在手上摆弄着,不知道怎么玩。这时爸爸过来给他们做展示,他把上面的橡皮筋扭紧,一松手,只见前面像风车一样的东西转了起来,随着那个玩具就飞到了空中。 “啊,真是太有趣了,它能像鸟一样在空中飞!” 从那以后,莱特兄弟就对飞行产生了兴趣,并且一直在想:如果人能飞上天就好了!长大后,他们开了一家自行车商店,一边经营自行车一边研究飞行的事。几年下来,他们掌握了大量的有关航空方面的知识。然后就开始动手制作他们的飞机了。 他们先是伏在山坳里观察老鹰是怎么飞的,然后把它一步一步画下来。按照老鹰飞翔的样子,兄弟俩在1900年10月,终于制成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他们在飞机上系上一根绳子,然后带着这架飞机来到野外没有树木没有房屋的空地上,像放风筝那样放飞飞机。他们的飞机真的飞起来了,虽然只有一米多高,但是莱特兄弟很受鼓舞。接下来,莱特兄弟对飞机进行多次改进,慢慢地,他们的飞机能飞到离地100多米的高空中了。 但是这种飞机有个缺点,就是只有风天才能起飞,如果没有风,它就飞不起来。而且它在空中飞时,只能像老鹰那样滑翔,所以人们给这种飞机起了个名字叫滑翔机。 有一天,一辆汽车停在他们的自行车店前。司机说车的发动机坏了,向他们借工具用一下。看到汽车上的发动机,莱特兄弟一下来了灵感:如果把发动机装在滑翔机上,是不是就不怕没有风了呢?可是,滑翔机最多承受90公斤的重量,要是人太胖了都飞不起来,怎么把190公斤重的发动机装上去呢?莱特兄弟又想出用了一个好办法。他们找人帮忙,订做了一个只有70公斤重的轻型发动机装在飞机上,然后在飞机前装了一个像风车一样的螺旋桨。因为只有发动机带动螺旋桨转动,飞机才能飞起来。他们带着这架飞机到海边试飞,可是,不是发动机有毛病,就是螺旋奖有毛病,要不就是驾驶技术有问题。一直都不能成功。三年过去了,飞机的事一点进展也没有。
这天,莱特兄弟忽然在报纸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有个叫兰莱的发明家,也发明了一架飞机,在试飞的时候坠入大海了。莱特兄弟立刻去进行调查,并仔细研究兰莱飞机的部件,从中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他们又开始了自己新的试验,这次他们在地面上安置两根固定的木头轨道,把飞机放在上面,弟弟维尔伯坐上去,发动飞机。飞机在轨道上滑行后,就嗖地一下升上天空了。
“啊,终于飞上天了,终于成功啦!”哥哥奥维尔对着天空挥手,大叫。话音还没落,飞机突然坠落下来。“到底什么原因呢?”兄弟俩又开始思考起来。他们试着把轨道从斜坡上拿下来,放在平地上,再次试飞。这回飞机一下子飞到三米多高,而且能水平向前飞。飞机飞行了30米左右后,稳稳地落到地上。莱特兄弟别提有多高兴了。“我们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他们抱在一起,笑得眼泪都出来了。莱特兄弟从收到爸爸的怪礼物到研制飞机成功总共用了26年,失败了无数次,试飞的时候,莱特兄弟也多次摔伤。看来,任何事情都不是轻而易举成功的呀。当时,连他們自己也没有想到,人类的千年梦幻,將会在他們手中变为现实
张衡的故事:
公元78年,在河南南阳县一个破落的地主家庭里,一个孩子出生了,他的母亲为他取名叫张衡。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孩子会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树起一座巍
巍丰碑。 张衡从小聪敏过人,他对瞬息万变的大自然充满了兴趣,日月星辰更让他着迷。有一次,他和妈妈去挖野菜,太阳刚从东方升起,张衡发现自己的影子比自己要长好多,而到了中午,妈妈带到回家时,自己的影子却缩成了一团了。
以后,每当他发现自己的影子缩成一团时,就催妈妈赶快回家做午饭。 他还喜欢听妈妈讲有关自然界的故事。白天,阳光普照,母亲给他讲后羿射日的故事;晚上,月亮的银光堆积如水时,母亲便把小张衡抱在怀里,给他讲嫦娥奔月的故事;星星洒满天空时,妈妈告诉他天上文曲星的传说、二十八星宿的神话。有一次,母亲给他讲完故事,良久不见他回应,于是拍拍他的小脸蛋,问道:“张衡,你在干吗?”“我在数星星。”母亲奇怪了:“天上的星星动来动去,你怎么能数得清呢?”“可是,我发现这些星星并没有乱动啊。它往西边移动,而它旁边那些小星星也跟着移动呢。”母亲一看,果然是张衡说的那样。这样一边观察一边数,他可耀数一千多颗星星呢。张衡不仅聪明,读书也非常仔细用心。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也不羞于向人请教。到了10岁的时候,他就能熟读《诗经》,还阅读了很多其他的书籍,对其中的天文、历法知识非常熟悉有一次,私塾先生给学生们讲《诗经》中的句子“七月流火,九月授衣”,把“流火”解释为“落下的、一晃而过的大火星”。
有个学生很好奇,问先生:“大火星是指天上是的哪一颗星星呢?”先生含糊地回答:“就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流星。”张衡觉得先生讲的有矛盾,站起来说出与先生完全是不同的解释:“先生,那流火是二十八星宿中的萤惑星(即火星),流是萤惑星偏西向下的意思,而不是指落下。”接下来,他以引证《史记·天官书》、《淮南子·天文训》等书中有关论述,一口气说出星宿和北斗星的区别。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在空中比画,声情并茂的解说让同学们听得入了迷,先生也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张衡说是凭着对外界事物的兴趣和探索,最终成为远近闻名的少年学问家。
蔡伦造纸
蔡伦:秦蔡伦从小就到皇官里去当太监,担任职位较低的职务——小黄门王,当时,蔡伦看到大家写字很不方便,竹简和木简太笨重,丝帛大贵,丝绵纸不可能大量生产,都有缺点。于是,他就研究改进造纸的方法。
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带领工匠们用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原料来造纸。他们先把树皮、麻头、破布和破鱼网等东西剪碎或切断,放在水里浸渍相当时间,再捣烂成浆状物,还可能经过蒸煮,然后在席子上摊成薄片,放在太阳底下晒干,这样就变成纸了。
用这种方法造出来的纸,体轻质薄,很适合写字,受到了人们的欢迎。东汉元兴元年(公元一0五年),蔡伦把这个重大的成就报告了汉和帝,汉和帝赞扬了他一番。从此,全国各地都开始用这样的方法造纸。
焦耳小时候的故事
英国著名科学家焦耳从小就很喜爱物理学,他常常自己动手做一些关于电、热之类的实验。有一年放假,焦耳和哥哥一起到郊外旅游。聪明好学的焦耳就是在玩耍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做他的物理实验。他找了一匹瘸腿的马,由他哥哥牵着,自己悄悄躲在后面,用伏达电池将电流通到马身上,想试 一试动物在受到
篇五:《小学第三届小学生科技节比赛规则》
第 三 届 小 学 生 科 技 节
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比赛规则
一、活动主题:体验、创新、成长
二、活动目的:进一步在学生中弘扬科学精神,宣传科
学思想,传播科学方法,倡导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少年儿童的动脑、动手能力,我校特举
行科技小制作比赛。本次活动本着“科学性、趣味性、实践
性、自主性、创新性”原则举行,由学生自由选题、发明、
制作。在班级评选的基础上推荐作品参加校级评比。
三、活动参加对象:三——六年级学生
四、活动时间:4月1日——4月30日
五、活动内容及作品要求:
(一)活动内容
小发明:指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工作中,对那些感
觉到用起来不称心、不方便的物品,运用学过的科学知识或
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创新,设计、制造出目前还没有的更称
心、更方便的新物品。它同“大发明”比较起来,选择的范
围比较窄,解决的问题比较单一,使用的材料比较好找,所
花的经费也不多。
小制作:指一件作品从无到有或从半成品到成品,完全
由学生根据想象和思考、自备原料完成的,包括手工艺品、
科技制作、模型制作等。
科技小论文:在参加科学探索与研究活动中,对问题的
探讨、研究及表达研究成果的文章。必须是作者自己在青少
年科学探索活动中发现的;支持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
通过观察、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科学小论文
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
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
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
得出结论。论文必须是作者自己撰写的。
(二)作品要求
学生的作品必须是学生应用科学原理,根据已有的科学
技术知识和实际能力,对于日常学习、生活、工作和劳动中,
那些使用不方便、不称心的用品和工具加以改进、改革和创
新,或者是利用身边普通的材料、物品、废品或新材料、新
产品加工制作成有新价值的实物。参赛作品要求:
1.创新性。作品立意要新颖,是原创的或在原有基础
上有所创新和改进的实物。作品应体现动手能力,体现作者
的想像力和创造性。
2.科学性。作品的构思、设计、制作和成果符合科学
原理,使用无损于健康和道德;体现一定的科技含量;材料
上更节省,性能上更优越,使用上更方便,副作用更少;有
的作品虽然没有同类物品可比较,但可以从技术原理体现出
更简单,更美观,更省料,更方便使用;充分利用新方法、
新技术创作作品。
3.艺术性。作品应该是小学生身边的科学,是改进日
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东西,作品在选题、设计、制作、美
工上要有一定的艺术性,可视性强。
4.实用性。作品的目的是为了应用更方便,作品应尽
可能接近生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要求
1、参赛作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集体,集体人数不
得超过三人。
2、凡参赛的作品都要贴上标签,写明作品名称、作者
姓名、班级、指导教师,并写出作品简介,小制作、小发明
要写清制作原理及制作过程,详细填写作品登记表(另附)。
3、各班科技小发明、小制作、小论文在班级评比的基
础上各挑选3件,以班级为单位于4月20日以前将作品上
交参加学校评比。
七、评比标准
1、科技小发明
(1)自己选题:选题必须是作者本人发现、提出、选择
的。
(2)自己设计和研究:设计中的创造性贡献,必须是作
者本人构思、完成的。主要论点的论据必须是作者通过观察、
考察、实验等研究手段亲自获得的。
(3)自己制作:作者本人必须参与作品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