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20首必背古诗评价表》

20首必背古诗评价表

学校: 班级: 姓名:

篇二:《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八年级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

出题者:梁球容 审题者:陈艳辉 班别: 姓名:

(一)文征明习字《书林纪事》

【原文】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书遂大进 ②平生于书 ..

③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④或答人简札 ..

2. 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

译文:

3. 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

答:

(二)范仲淹有志于天下

【原文】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 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

①啖粥而读 ②辄以水沃面 ..

③食不给 ④乃至被谗受贬 .

2、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3、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岳阳楼记》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了 的作用。

答:

(三)颜回好学《史记》

【原文】

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①发尽白,蚤死 ②今也则亡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①孔子哭之恸 ②门人益亲 ..

③弟子孰为好学 ④不贰过 ..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不迁怒,不贰过。”

译文:

4. 颜回好学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用原文回答)

答:

(四)学弈

【原文】

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秋侮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 .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使弈秋诲二人弈 ②非然也 ..

③思援弓缴而射之 ④为是其智弗若与 ..

3.翻译:惟弈秋之为听

译文:

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小事,作者意图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答:

八年级古诗词鉴赏练习题

出题者:吴玉娟 审题者:陈艳辉 班别: 姓名:

(一)江南春绝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为了突出江南春色,诗人选取了哪些具有江南特色的风光景物?(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2.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3.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 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二)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 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的意思。(70字左右)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三)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 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2、 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

(四) 绝句

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 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2、 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五)赠柳

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

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

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有临别赠柳的习俗,一个原因是“柳”谐音“ ”字。此诗描写的对象是:

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

3、 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秋”字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2.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诗人“今夜”的心境。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七)登飞来峰 王安石

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1.这首诗中,“浮云”一词的寓意是什么?

2.诗人善于把抽象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这首诗揭示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三:《高考诗歌鉴赏 (1)——河南 淡淡清风》

高考诗歌鉴赏

一、诗歌常见题材及其情感

一般来说,按内容可以把诗歌分为:送别抒怀诗、羁旅思乡诗、思妇闺情诗、山水田园诗、怀古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人生感慨诗、民生疾苦诗、哲理诗及其他。(在评价思想感情时要注意区别。)

★诗歌的情感

忧国忧民之感慨 自由悠闲之恬淡

国破家亡之痛楚 秀美山河之热爱

游子迁客之凄凉 友情之真挚

征夫思妇之幽怨 归耕隐居之乐

怀才不遇之寂寞 黑暗官场之苦

报国无门之激愤 蔑视权贵之高洁

建功立业之豪迈 离别思念之情

昔盛今衰之感伤 贬官谪居之恨

时光易逝之感慨 愤世嫉俗之绪

例如: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人生感怀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怀古咏史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羁旅思乡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边塞征诗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送别抒怀 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思妇闺怨

医得眼前疮,挖却心头肉。 民生疾苦

待到重阳日, 还来就菊花。 山水田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哲理

★诗歌内容鉴赏“七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

7.看朝代猜测主旨

1. 欢聚离散皆是缘——送别抒怀诗

★鉴赏要点:送别抒怀诗是古诗词中的一个大类。他们一般按时间、地点来描写景物、表达离愁别绪,从而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类诗歌大多缠绵凄切,充满感伤情调,如柳永的《雨霖铃》。这类诗歌在艺术手法上大多是采用触景生情、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塑造形象。

★常见感情:

A.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

B.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常见特征

①折柳送别 ②饮酒饯别 ③唱歌送别

例如: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这首诗作者所要表达的基本情感是什么?请结合具体诗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明确:离愁。首先,作者选取了大量象征离愁的景物借景抒情:“杨柳”、“杨花”、“风笛”、“离亭” 。末句直抒胸臆表达了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和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

2.何人不起故园情——羁旅思乡诗

★鉴赏要点:

①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漂泊在外;贬官异地;雁归故乡;逢年过节。

②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

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③表达思乡之情方式。

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伤春悲秋;日暮思归。

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因梦寄情: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妙喻传情: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

例如:

旅次寄湖南张郎中 ——戎昱

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问题: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明确:同意。

①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②“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触景生情。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

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所以可以说“归

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3.悔教夫婿觅封侯——思妇闺情诗

★常见情感

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

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常见情感有两大类,一类是妇女对丈夫的思念,一类是对易逝青春的哀怨,对自由自在生活幸福生活的向往,以及歌

颂真挚爱情。

另有宫怨诗,专写古代宫女嫔妃因其失宠而生怨情的诗歌,表达盼幸承欢、失宠被弃、孤寂善感、渴望爱情与自由的情感。

例如 :

蝶恋花 ——欧阳修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在怨女诗中,一些诗歌中女性意象淡化,政治性较为突出。主要通过男女的

恋爱关系比喻君臣关系。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

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

等。如:张籍《节妇吟》

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良

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

未嫁时。

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瑶瑟怨 ——温庭筠

冰簟①银床梦不成,碧天如水夜云轻

雁声远过潇湘②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注:①冰簟:凉席之美称。②潇湘:两个水名,在今湖南省。

问题:批注说:“通篇布景,只‘梦不成’三字露怨意。”请你结合全诗,简

要分析诗人是如何通过写景来表现思想内容的。

明确:全诗用冰簟、银床、碧空、明月、轻云、南雁、潇湘,以至于月光笼

罩下的玉楼这些景物组成一组凄凉的秋夜图来表现女子的悲怨之情。

4.煮酒把盏话桑麻——山水田园诗

山水诗源于南朝(宋)谢灵运,田园诗源于晋代陶渊明,以唐代王维、孟浩

然为代表。

★鉴赏要点:

意象特征: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村景物农家,以及安逸恬淡

的隐居生活。

情感特征:或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或表达生对宁静平和活的向往、或表达自

己从容闲适的生活态度,以及热爱自然、向往自由、向往归隐的情怀。

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语言特征:清丽洗练,清新自然、质朴。

(08天津)阅读下面一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问题:(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明确:(1)“遍”字表现松树多,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

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

5.古今多少兴亡事——怀古咏史诗

后代作家临古迹、思古人、叹古事,因现实的原因或借古讽今、或因古抒怀、

或感慨今昔。

★常见感情:对历史作冷静的理性思考,史实和现实扭和在一起,感悟昔盛今衰,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统治者昏庸和社会时弊,只抓住历史的影子,故意借题

发挥。

★常见技法:或借古讽今,有古今对比的,有用典的。

★鉴赏要点:

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②分析写法,领悟感情。

例如:

汴河曲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杀人。

汴河怀古 ——皮日休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

问题:阅读上面两首诗,说说两诗在内容和表达技法上的异同。

明确:两首诗都是咏史诗。《汴河曲》借咏史来抒发昔盛今衰之情,通过古{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

今对比的景物描写,曾经“无限春”,而今“已成尘”,满堤的杨柳让回顾昔日繁

盛的行人满腹愁绪。《汴河怀古》借咏史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对隋炀帝开通大运

河的与众不同的见解。诗歌以议论起笔,从通常所说“隋亡为此河”说开,认为

如果排除隋炀帝南巡的奢华行为,单就开通大运河而言,他的功劳不次于治水的

大禹。

6.任尔东西南北风——咏物言志诗

★鉴赏要点

咏物言志诗是通过对独特事物的描绘或赞赏,来表达自己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追求。(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表现手法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正面描写、侧面烘托的手法。

★常见感情;

(1)表达不愿媚俗、不愿同流合污,坚持个性、保持清白的高尚情操;

(2)表达报国无门、怀才不遇的伤感;

(3)表现自己的某种人生感悟、生活哲理;

(4)抒写自己悠闲舒适、不慕富贵的心境。

★常见意象:如松、竹、梅、荷、芳草、精卫等。

★鉴赏方法

(1)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2)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神

似)

(3)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08安徽)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

小孤山① ——[宋]谢枋得②

人言此是海门关,海眼③无涯骇众观。天地偶然留砥柱,江山有此障狂澜。

坚如猛士敌场立,危似孤臣末世难。明日登峰须造极,渺观宇宙我心宽。

[注]①小孤山:位于安徽宿松县城南65公里的长江之中,四无依傍,地势险

要,是南宋军事要地。

②谢枋得:宋弋阳(今属江西)人,以忠义自任,曾率军抗元。兵败后隐

居福建一带,后被元人胁迫至燕京,绝食而死。

③海眼:急流遇阻所形成的大漩涡。

问题:问诗中小孤山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此诗托小孤山以言志,表达了诗人尽管身为孤臣,时处末世,也要勇敢坚毅、杀敌报国的壮烈情怀,以及自己能力挽狂澜、取得抗元胜利的坚定信念。

7.古来征战几人回——边塞征战诗

★鉴赏方法

篇四:《01 诗歌的情感、观点》

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二、古典诗歌鉴赏的基本步骤

鉴赏诗歌一定要通过阅读标题、作者、诗歌本体以及可能有的注释,先对诗歌有个整体认知,然后再读题目,按照题目的要求从某个角度鉴赏诗歌。具体说来,可分为三步: 1、诵读,根据标题、作者、意象、注释等,整体认知诗歌,体悟情感

例如: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 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①对杜甫的生平思想我们比较熟悉,故完全可以“知人论诗”

②杜甫晚年漂泊他乡,年老多病。杜甫一生忧国忧民,始终关注国运民生,希图能为国建功立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一生在仕途上很不得志。

③ 此诗既有自我的评价(或者说是自嘲),如“乾坤一腐儒”;有心志的抒发,如“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④抓住几个典型的意象,如“片云”“孤月”“落日”“秋风”,意象中有实有虚,有的既是实景的描写,又有喻义。

2、审题要细化。

审清题目命制的角度,是思想内容的理解,还是艺术技巧的鉴赏。根据要求寻找答题思路的切入点。审题时要特别注意,题目要求是涉及诗的整体呢,还是只涉及某一联、某一句或某一词呢。但是也要注意,不论如何要求,答题时必须建立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 如上例题目的要求是这样的:

⑴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

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

⑵有人认为这首诗洋溢着诗人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认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怨愤之情,你同意哪种看法?请说明理由。亦可另抒己见。

我们看第一题,是对诗歌“意象”“意境”的赏析,涉及诗歌鉴赏最基本的常识。第二题,涉及对诗歌思想的评价,无论同意哪一种观点,都要有理有据,必须结合诗歌内容分析。 3、答题要条理化

理解了全诗,审好题,找准答题的切入口,最后就是要组织答案了。答案一定要扣紧诗句,适当摘录诗中词句作答,才能条理清晰又全面周到。

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忧国忧民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2、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3、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林升《题临安邸》:“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4、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建功报国

1、保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豪情。如:“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陆游《书愤》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怀才不遇的寂寞,报国无门的激愤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3、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思乡怀人

天涯羁旅的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温庭筠《商山早行》

思亲念友的孤独: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边关征夫的思乡: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闺中怨妇的怀人: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李白《乐府》(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送别感怀

依依不舍的留念: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赠汪伦》。

情深意长的勉励: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坦陈心志的告白: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评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构思新颖,淡写朋友的离情别绪,重写自己的高风亮节。首两句苍茫的江雨和孤峙的楚山,烘托送别时的孤寂之情;后两句自比冰壶,表达自己开郎胸怀和坚强性格。全诗即景生情,寓情于景,含蓄蕴藉,韵味无穷。

●超尘脱俗的田园情怀

寄情山水的悠闲,退隐田园的淡远: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厌离官场的险恶,归耕隐居的自在:陶潜《归园田居》。

●生活杂感

1昔胜今衰的沧桑,时事变迁的感慨: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2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4、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苏轼《水调歌头 赤壁怀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二、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在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要般是固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风格之外的创作。

三、检测练习

下列诗词中均有“愁”,请分析每一首诗中“愁”的具体内容。

1、长相思(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2、菩萨蛮(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4、武陵春(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5、南乡子(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6、蝶恋花(柳永)

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7、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8、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阑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9、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10、对雪(杜甫)

战哭多新鬼,愁吟独老翁。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飘弃樽无渌,炉存火似红。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

附答案:

1、闺中怀人之愁;2、国破家亡之愁、报国无门之愁;3、思友之愁、失意之愁;4、伤春之愁、家国之愁;5、昔胜今衰之愁;6、思念情人的孤独之愁;7、羁旅之客愁;8、亡国之愁;

9、人生失意之愁;10、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之愁

第三部分 古典诗歌鉴赏分类

古典诗歌的内容纷繁复杂,很难完全分类,为了讲解和训练的方便,也为了让学生能对诗歌内容有个大纲式的认识,现大致把古典诗歌分为边塞诗、送别诗、思乡怀人诗、怀古咏史诗、山水田园诗、咏物诗和即景感怀诗等七大类。

在训练时,学生可以借助诗歌的内容更准确地理解诗歌,但在具体应答时,还应仔细审题,辨清题目是本文第二部分“解题技巧”中的提示规范、全面的答题。

一、边塞诗

从先秦就有了以边塞、战争为题材的诗,发展到唐代,由于战争频仍,统治者重武轻文,士人邀功边庭以博取功名比由科举进身容易得多,加之盛唐那种积极用世、昂扬奋进的时代气氛,于是奇情壮丽的边塞诗便大大发展起来了,形成一个新的诗歌流派,其代表人物是高适、岑参、王昌龄。

边塞诗的内容大体有:边塞风光;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抱负;边疆战士的艰苦生活,边塞战争的残酷;;思乡念亲或征人思妇的愁苦思情;统治者穷兵黩武,对战争的不满和控诉;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感伤。而且风格雄浑豪放、慷慨悲凉。

鉴赏边塞诗要结合作者的生平思想和诗歌创作的具体时间,体味诗人在诗中写的是什么,抒发的哪一类型的情感。

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乐景哀情,对比衬托,动静结合、虚实相生。

风格:慷慨雄奇,或悲凉伤感

鉴赏示例:见附录1(06年天津卷)

学生训练题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

答案:①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学生训练题2:读下面的诗,完成题目。

从军行 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注】牙璋,指代携皇命出征的军队。

⑴“牙璋”“凤阙”“铁骑”“龙城”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

答:

⑵最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现了怎样的现实和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 答:

答案:⑴借代的修辞手法。

⑵直抒胸臆的表达方式;举国上下尚武好战的一往无前、战无不胜的民族心态;忠君报国和建国立业的思想。

二、送别诗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 ,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主要内容有:依依不舍的留念;情深意长的勉励;借以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有的,有的重在写离愁别恨,有的重在劝勉、鼓励、安慰,有的兼而有之。

如李白《赠汪伦》直接书写离情别意;王昌龄的《别刘胥》(“身在江海上,云连京国深。行当务功业,策马何骎骎。”),抒发自己“天生贤才”,却终未被用的激愤;高适的《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则重在对友人的劝勉;而柳永的《雨霖铃》则重在抒发离愁别恨。鉴赏这类诗必须仔细体味诗人在诗中蕴含的思想情感的类型。

送别诗中常用的意象:长亭、杨柳、夕阳、酒、秋等 。

技巧:直抒胸臆,借景抒情;以物喻人,心理刻画

鉴赏示例:见附录1(06年安徽卷、湖北卷、江西卷)

学生训练题1:读下面一首词,完成题目。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 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⑴ 上阕前两句用 的手法,三四句用 句的形式说明了行人将去的地方。下阕借惜春表达了 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

⑵这是一首送别诗。“眉眼盈盈处“四个字有两层意思,试作简要分析。

答:

答案:⑴比喻 设问或双关 惜别 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篇五:《语言学概论3第三章 测试题》

第三章 测试题

第三章

解释下列术语 (共 个小题,每题2分,共 分。)

1、语音 2、音节 3、音位 4、元音 5、音质 6、音高 7、音强 8、音长 9、辅音 10、语音四要素 11、国际 音标 12、音位变体 13、音素 14、音标 15、语流音变 请用国际音标给下列汉字注音:(本大题共10分)(该题必考)

1、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偷生长避地,适远更沾襟。(杜甫《南征》)

2、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闻道船中病,似忧亲弟兄。信来从水路,身去到柴城。(贾岛《寄李存穆》)

4、楼倚霜树外,镜天无一毫。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杜牧《长安秋望》)

5、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李商隐《登乐游原》)

6、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孟浩然《宿建德江》)

7、稍怜公事退,复遇夕阳时。北朔霜凝竹,南山水入篱。(贾岛《酬鄠县李廓少府见寄》)

8、小树开朝径,长茸湿夜烟,柳花惊雪浦,麦雨涨溪田。(李贺《南园十三首》)

9、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卢纶《送李端》)

10、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李膺《隐逸》)

11、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李频《渡汉江》)

12、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维《杂诗》)

{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

13、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

14、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15、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李白《秋浦歌》)

16、水面细风生,菱歌慢慢声。客亭临小市,灯火夜妆明。(选自王建《江馆》)

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宿建德江的推荐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