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做人的楷模,父母的形
象、做人原则、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孩子现在已是三年级的学生了,我在享受为人母亲快乐的同时,也在努力做一个合格的母亲,教育培养好孩子是我的责任。下面是我通过家庭教育得到的一些感想。
1、积极营建和谐幸福的家庭环境。
要想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首先要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
氛围。我作为儿媳,这么多年以来一直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对待,从未红过脸,嘘寒问暖,和睦相处。这一切也会影响到儿子,所以他从小也知道尊老爱幼,有时候还像小大人似地关心长辈。
2、从小事做起,锻炼孩子的意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融入社会,要独挡一面,因
此我认为素质教育中孩子的自理能力也相当重要。从儿子很小起,我就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脸、刷牙、洗脚每晚必须要做的,适当地干点扫地、倒垃圾的家务劳动,现在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做饭,所以上学以后整理书包这类小事我从没有操过心。我觉得做父母的不要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适当的让他吃点苦,做点事,会大有裨益的。
3、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我一贯主张要教孩子成才先成人,首先要有健康的心理和健
全的人格,因此我对儿子的整体把握是注重情商的培养,充分尊 1
重和理解,做孩子的朋友。儿子因为不熟悉而拒绝和别人玩耍,我就鼓励他和别人一起玩,你就能体会到很多快乐,学到你所不具备的见识,“学人之长,补己之短”等。有时儿子闷闷不乐,我就耐心引导:有什么事情就告诉妈妈,妈妈是最关心你、疼爱你的人,是你永远的朋友。就这样,儿子慢慢敞开心扉吐露了心事。所以,要走进孩子心灵,做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4、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能否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也是衡量父母自身教育素质高低的一个尺度。孩子自上一年级起,学习还跟得上。即使平时严格要求孩子,但是我始终坚持一个观点:我只要求你把你该学的掌握好,至于分数那是次要的,因为你所学的全部掌握了,成绩自然就上来了。但是前提是你要认真学,要细心。所以遇到不满意的成绩,我并不抱怨他,而是同孩子仔细分析失分的原因,从哪里跌倒从哪里爬起来。
4, 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鼓励教育。
对于孩子的每一点成绩、进步,我都适当进行语言鼓励……慢慢地我发现儿子成熟长大了不少,还能独立做不少事,更重要的是做事比以前有信心多了。
我期望能尽力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把他培养成一个让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具有坚强的毅力,有爱心的男子汉。
2
篇二:《家庭教育小故事》
小孩长到十岁了, 已经成为一个半大不小的人了。突然说让我们写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小故事,心中感慨万分。让我们做家长的可以在几个方面可以写。 但看着标题,想想就觉得每个方面都有遗憾。总结一下, 养孩子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如果可以再养一个孩子, 我们就不会这么溺爱孩子,会帮助孩子更懂得感恩,培养更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
我们家这个小男孩有点野蛮的, 那是因为我们放养的关系。从小就把他当个大人看待, 平等的对待他,平等的跟他对话。所以就培养了他独立思考的能力,特立独行的能力。平时,包括一些学习方法之类的问题,他自己都会做个总结,然后按照自己想好的方法去做,并且基本都是卓有成效的。关于这点,我们做家长的也是蛮佩服他的。并且他对自己的优缺点都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经常有邻居或朋友碰到我说我儿子很能干, 问我怎么培养的。 我自己都想不明白。因为我和他爸都是做事一板一眼,老实本分的人。后来我才慢慢明白一个道理,小孩的潜力是无穷的,有时我们大人要在小孩面前装的弱势些,甚至是我们的懒惰造就了孩子的能干。记得儿子大约三岁时,他要我帮忙拿一下冰箱上的某样东西。然后我因为在看电视,懒得挪动一下,就不去理他。 然而过了一会儿,儿子就很高兴的说拿到了。我很惊讶,跑过去一看, 儿子居然自己想办法,挪动了很重的一把椅子到冰箱前,并且自己爬上椅子,伸手拿到了他想要的东西。后来随着孩子的成长,小孩在作业中,会遇到不会做的题目。 我就明确跟他说,我不会做的。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这样的结果就是他要先自己思考,或者求助字典,或者求助网络,或者求助同学。总之,他总要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的。我这样做,不会养成他依赖我们大人来完成作业的习惯。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从来都不过问小孩的作业的。做作业是他自己的事,他有责任把作业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并且也因此享受到了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的益处。再说个例子,儿子很挑嘴的。有时满满一桌菜,他居然说没菜,吃不下饭。 这时,我就懊恼不理他了。然后,他就会自己去做个蛋炒饭,端上来两中口味的蛋炒饭, 一红一白,一碗加了番茄酱,一碗原味的。 然后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 看着他,我们是又好气又好笑。
我现在经常总结说是我的懒惰造就了儿子的能干。
篇三:《家庭教育小故事》
清大学习吧家庭教育小故事
有这样一位妈妈
第一次参加家长会,幼儿园的老师说:“你儿子有多动症,你最好带他去医院看一看。”
回家的路上,儿子问她老师都说了什么,她鼻子一酸,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级30位小朋友,唯有他表现最差,唯有他,老师表现出不屑。
然而,她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宝宝原来在座位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的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全班只有宝宝进步了。”那天晚上,她儿子破天荒的吃了两碗米饭,并且没有让她喂。
儿子上小学了。家长会上,老师说:“这次数学考试,全班50名同学,你儿子排名第40名,我们怀疑他智力上有些障碍,你最好带他去医院查一查。”
回去的路上,她留下了泪。然而,当她回到家里,却对坐在桌前的儿子说:“老师对你充满了信心。他说了,你并不是个笨孩子,只要能细心些,会超过你的同桌,这次你的同桌排在第21名。”
说这话时,她发现儿子黯淡的眼神一下子充满了光,沮丧的脸也一下子舒展开来。她甚至发现,儿子温顺的让她吃惊,好像长大了许多。第二天上学,去的比平时都要早。
孩子上初中,又一次家长会。她坐在儿子的座位上,等着老师点她儿子的名字,因为每次家长会,她儿子的名字都在差生的行列中被点到。然而,这次却出乎她的预料——直到结束,都没听到。
她有些不习惯,临别去问老师,老师告诉她:“按你儿子的成绩,考重点高中有点危险。”
她怀着惊喜的心情走出校门,此时她发现儿子在等她。路上,她扶着儿子的肩膀,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甜蜜,她告诉儿子:“班主任对你非常满意,他说了,只要你努力,很有希望考上重点高中。”
高中毕业了。第一批大学通知书下达时,学校打电话让他儿子到学校一趟。她有一种预感,她儿子被清华录取了,因为在报考时,她给儿子说过,她相信他能考取这所大学。
她儿子从学校回来,把一封印有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的特快专递交到她手里,突然转身跑到自己的房间里大哭了起来,边哭边说:“妈妈,我知道我不是个聪明的孩子,可是,这个世上只有您欣赏我""”
这时,她悲喜交加,再也按捺不住十几年来凝聚在心中的泪水,任它打在手中的信封上"" 编后语:
有人说过,每个孩子都是天使,家长和老师是把天使引领到人间的人。孩子没有错,如果孩子有错,那是因为我们的教育方法不妥当!
篇四:《父母必读:三个小故事 折射家庭教育大道理》
父母必读:三个小故事 折射家庭教育大道理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中最重要的一环,天下父母都渴望给孩子最好的家教,却或多或少采取过错误的方法。下面这三个教育小故事,简单却内涵深刻,揭示了家庭教育中应该遵循的几条原理。各位爸妈看完之后,是否有所启发?
故事一不要轻易给予孩子,那是不尊重孩子
卢旺达的贫寒场面可能对于一般人只能想象,义工A下了卡车以后,看到一位瘦骨嶙峋,衣不蔽体的黑人男孩朝他们跑来,那个男孩很少看到这样的大卡车。顿时,义工A动了怜悯之心,转身就去拿了车上的物品向小男孩走去。 “你要干什么?”义工B大声呵斥,“放下!”
义工A愣住了。他不知道这是怎么了,我们不是要来做慈善工作吗?
义工B朝小男孩俯下身子,“你好,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车上有很多东西,你能帮我们搬下来吗?我们会付报酬的。”
小男孩迟疑在原地,这时又有不少孩子跑来,义工B又对他们说了一遍相同的话。有个孩子就尝试从车上往下搬了一桶饼干。
义工B拿起一床棉被和一桶饼干递给他,说:“非常感谢你,这是奖励你的,其他人愿意一起帮忙吗?”
其他孩子也都劲头十足一拥而上,没多久就卸货完毕,义工B给每个孩子一份救济物品。
这时又来了一个孩子,看到卡车上已经没有货物可以帮忙搬了,觉得十分失望。
义工B对他说:“你看,大家都干累了,你可以为我们唱首歌吗?你的歌声会让我们快乐!”
孩子唱了首当地的歌,义工B照样也给了他一份物品:“谢谢,你的歌声很美妙。”
义工A看着这些若有所思。
晚上,义工B对他说:“对不起,我为早上的态度向你道歉,我不该那么大声对你说话。但你知道吗?这里的孩子陷在贫穷里,不是他们的过错,可如果因为你轻而易举就把东西给他们,让他们以为贫穷可以成为不劳而获的谋生手段,因而更加贫穷,这就是你的错!”
这天,来自义工A度过了不寻常的一天。
启示 从事家庭教育以来,很多家长问过我同一个问题——“我家孩子不会独立思考怎么办?”
每当这时,我也会问家长“你家孩子做作业不会问你的时候,你是怎么给解决的?”{小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家长们大都很爽快地回答“告诉他答案啊”
这时我接着问家长“你给孩子独立思考的机会了吗?你引导孩子独立去思考了吗?”
其实,家庭教育也像义工给卢旺达的贫穷孩子发救济一样,那些东西即便是免费给他们的,也要让他们通过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得到,而不是轻易的给予。还有家长给我说,在孩子还没上大学时就把孩子买房子的钱给准备好了,然后又说孩子没有上进心。我说,你连房子这样的大件都给孩子准备好了,孩子还需要上进心做什么啊?!
故事二“静”下来才会有“结果”
有一个木匠,在自己家的院子里干活,他的生意非常好,每天从早到晚,院子里锯子声和锤子声响成一片,地上堆满了刨花,堆满了锯末。一天晚上,这个木匠站在一个很高的台子上,和徒弟两个人拉大锯,锯一棵大树。拉来拉去,拉来拉去,一不小心,他手上的机械手表表带甩断了,手表就掉了地上的刨花堆里了。
当时手表可是贵重物品。这个木匠赶紧下来找。可是地上刨花太多了,怎么也找不到。当时正是晚上,他的很多徒弟也过来打着灯笼帮他一块儿找,大家伙儿一块儿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那小小的一块表。木匠一看,也没办法,算了算了,不找了,锁上门,等明天天亮了再找吧。这个木匠就收拾收拾,准备睡觉了。{小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过了一会儿,他的小儿子跑了过来:“爸爸,你看你看,我找到手表了!”木匠很奇怪:“我们这么多大人,打着灯笼都找不到一块小小的手表,你怎么能找到的呢?”
小孩说:“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就在院子玩。没人干活了,这院子里静下来了。我忽然听到嘀嗒、嘀嗒、嘀嗒的声音,我顺着声音找过去,一扒拉就找到手表了。”{小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启示 一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急功近利的浮躁、赶鸭子上架的攀比、不动脑筋的盲从""
这些现象在一些家长中越来越突出,形成一股可怕的社会风气。但是,孩子的成长是有“花期”的,教育孩子一定要心静,就像找手表的那个孩子,会动“脑筋”,只有“静”下来才能得到了想要的“结果”。
故事三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错过便不再有
1920年10月,一位印度传教士辛格在印度加尔各答的丛林中发现两个狼哺育的女孩。大的女孩约8岁,小的1岁半左右。据推测,她们是在半岁左右时被母狼带到洞里去的。辛格给她们起了名字,大的叫卡玛拉、小的叫阿玛拉。当她们被领进孤儿院时,一切生活习惯都同野兽一样,不会用双脚站立,只能用四肢走路。她们害怕日光,在太阳下,眼睛只开一条窄缝,而且,不断地眨眼。她们习惯在黑夜里看东西。她们经常白天睡觉,一到晚上则活泼起来。每夜10点、1点和3点左右发出非人非兽的尖锐怪声。她们完全不懂语言,也不发出人类的音节。她们两人经常动物似地卷伏在一起,不愿与他人接近。她们不会用手拿东西,吃起东西来真的是狼吞虎咽,喝水也和狼一样用舌头舔。吃东西时,如果有人或有动物走近,便呜呜作声去吓唬人。在太阳下晒得热时,即张着嘴,伸出舌头来,和狗一样的喘气。她们不肯洗澡,也不肯穿衣服,并随地便溺。
她们被领进孤儿院后,辛格夫妇异常爱护她们,耐心抚养和教育她们。总的说来,小的阿玛拉的发展比大的卡玛拉的发展快些。进了孤儿院两个月后,当她渴时,她开始会说“bhoo(水,孟加拉语)”,并且较早对别的孩子的活动表现兴趣。遗憾的是,阿玛拉进院不到一年,便死了。卡玛拉用了25个月才开始说第一个词“ma”,4年后一共只学会了6个字,7年后增加到45个字,并曾说出用3个字组成的句子。进院后16个多月卡玛拉才会用膝盖走路,2年8个月才会用两脚站起来,5年多才会用两脚走路,但快跑时又会用四肢爬行。卡玛拉一直活到17岁。但她直到死还没真正学会说话,智力只相当于三四岁的孩子。
启示 印度两个狼孩从发现到死亡的故事说明——万物都有自己的季节特性,错过这个季节就很补救与改善了。
孩子更是这样,一个孩子是绝对没有两个1岁年龄的。3-12岁就是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的最好季节,这个时期的好习惯养成了就很难改变,如同我们从孩子几个月就教孩子喊“爸爸”、“妈妈”,孩子一旦学会了叫“爸爸”“妈妈”,并长到二三岁,再想让孩子叫别人“爸爸”、“妈妈”,孩子是不会同意的,因为孩子已经养成习惯了。如果让孩子在早期把德、智、体等方面的良好习惯养成了,以后的成长就是顺水推舟、水到渠成的事。但是,如果这个时候的家庭教育出了问题,以后对孩子所费的工夫就如逆水行舟,非常困难,有时还会无效。
(来源:母亲大学)
篇五:《那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那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小故事
1.校长画画的故事说有48位校长参加北京清华大学“现代教育管理”校长培训班。培训班结束时,人人踌躇满志,个个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回到学校一定要好好干一场。
这时,他们的教授组织了一项考试:教授让每个校长拿出一张纸,用简笔画,画自己未来的学校,让大家互相学习学习。校长们没有异议,埋头作画,很快作画完毕。教授把校长们的画认真看了一遍,什么也没有说,当时只提了四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画到人的请举手?48位校长中只有12位举手,大多数画的是学校的大楼、树木、花坛、设备等,就是没有人。接着,教授问第二个问题:画出了学生的请举手?只有4人举手,其中有一位校长在图中画了两排人。他解释说:第一排画的是学校领导,第二排画的是老师,但没有画学生;接着,教授问第三个问题:画出了学校所在社会环境的请举手?举手的人很少。第四个问题是:画出了学校特色的请举手?基本上没有人。
四个问题提问了,教授当时没有作什么解释,但校长们震惊了。这是个真实的故事。去年刊登在《中国教育报》上,题目就是《画学校,画出了震惊》。请大家思考一下,是什么让校长们震惊了?
当前现代教育管理的核心是“学校要以人为本”、“学校要办出特色”等。这些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培训课上,校长们早已耳熟能详,烂熟于心,在理论认识上一点都没有障碍,然而落在一幅画上时,却很少体现出来。这说明什么?这说明:观念理解容易,转变行动困难,如果要把观念变为自己血液中的东西,那就更是难上加难!
现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新观念很多。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老师、家长们,不仅要勤于学习新课改,更要勇于实践新课改。学校要以学生为本,家庭要以孩子为本!2.学生答题的故事
↑有一位著名的节目主持人,在一个谈话节目中设置了这样一个情景,一架飞机满载乘客,飞行途中没油了,可飞机上只有一个降落伞,他问参与做节目的孩子,你看这伞给谁用?孩子几乎不假思索回答:“给我自己用”。这时,台下一片骚动,很多观众想:多么自私的孩子啊?可是主持人没有急于下定义,而是蹲下来,耐心地问孩子“为什么呢?”孩子满脸泪水,清晰地说道:“我要跳下去,找到油后,回来救飞机上所有的人”。
这位主持人是一个善于倾听者,由于他的细腻,让大家听到了一个幼小躯体里高尚灵魂的独白,也让那些当初急于评定孩子的人感到惭愧。
这个故事讲的是:我们真该常常光顾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而不是拔苗助长似的牵引,总急于把孩子引向成人的世界。其实,生活中,孩子有很多方面比我们大人要纯洁得多、可爱得多、强得多。孩子的同情心比大人强,孩子的神圣感比大人强,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要比大人强。 有这样一个调查:北师大一位教授问参加会议的师生:树上有五只鸟,猎人开枪打死一只,还有几只?结果被调查的师生中,99%回答一只也没有了,因为都吓跑了,但有一名小学生作了精彩的回答,还有三只,因为五只鸟是一家人,打死了爸爸,吓跑了妈妈,还剩下三只不会飞的鸟宝宝。
新课改明确规定:教师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学生,倾听学生,向学生学习,要和学生一起成长。
“蹲下身子”是优秀老师成熟的标志;“蹲下身子”是聪明家长睿智的标志。你只有蹲下身子,你才能真正看到孩子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真正感受到孩子的心是世界上最真、最善、最美。我们的家长,一定要善于蹲下身子欣赏孩子,倾听孩子,向孩子学习,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3.家长孝心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家里有五口人,三代同堂,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一个儿子。爷爷、奶奶七、八十岁了,老了,走不动了,爸爸妈妈很讨厌,觉得是一个包袱。两人一商量,决定把爷爷奶奶丢进大山里去。一天晚上,他们把爷爷奶奶装进一个大竹篮里,两人把他们抬进大山。当他们正准备把爷爷奶奶扔下不管时,他们的儿子在旁边说话了:“爸爸妈妈,你们把爷爷奶奶丢在大山里,这个大篮子就不要丢了。”爸爸妈妈感到很奇怪,问儿子,为什么要把篮子带回家。儿子回答:“等你们老的时候,我也要用这个大篮子抬你们进山,把你们丢进大山里。” 爸爸妈妈听了,心里慌了,赶紧把爷爷奶奶抬回家,好心侍候,再也不敢不孝敬父母了!为什么要讲这个故事?“言传身教”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其实,新课改并不是一味求新,更多的继承了中国教育的优秀传统。我们知道:在学校,学生是老师的镜子,教师要为学生师表;在家庭,孩子是父母的镜子,家长要为孩子师表! 设想一下:
一对父母,如果事事认真,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认真;
一对父母,如果事事马虎,他们的孩子肯定事事马虎。
你迟到,他肯定迟到;
你撒谎,他肯定撒谎;
你爱发脾气,他肯定爱发脾气;
你不认真填反馈表,他肯定不认真写作业;
你今天骂孩子,日后孩子肯定会骂你;
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握手,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握手;{小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今天你主动与孩子打招呼,明天他肯定会主动与你打招呼。
新课改有两句话,说得非常好:“字写得不好,不能怪纸笔;孩子没教育好,不能怪孩子”。{小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教育孩子需要言传身教啊!4.上海修地铁的故事↑上海地铁一号线是由德国人设计的,二号线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的。两者初看上去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是运营一段时间后,二号线运营成本却远远高于一号线。原因在哪里?原来二号线忽略了一些细节。
比如: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室外入口,都设有三级台阶。要进入地铁口,首先必须上三级台阶,然后再往下进入地铁站。地铁二号线没有这个设计。结果,一号线从来没有发生过雨水倒灌的现象;而地铁二号线却发生过雨天被淹的惨剧。
再比如:地铁一号线的每一个出口都会转一个弯,而二号线却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结果,这一个小转弯,使得一号线的空调电费大大小于二号线。
再比如:一号线的站台最外边采用金属装饰,里面又用黑色大理石嵌了一条边。而二号线地面全部用同色的地砖铺成。结果是,二号线站台,乘客稍不注意,就
会过于靠近轨道,造成安全事故。二号线站台不得不安排工作人员经常提醒乘客。
这个故事其实说的就是:生活是由很多细节组成。谁关注细节,谁就有很大成功的把握。地铁如此,教育也是如此~!
篇六:《中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中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夏日的一个晚上,我们全家像平常一样吃完晚饭到公园去玩。公园里大人孩子好不热闹。上小学的女儿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玩伴——一个和她年龄相仿的小女孩。“妈妈过来帮我摘果子好吗?”循着女儿的声音望过去,只见两个孩子正站在冬青树旁摘着什么。走过去才发现原来冬青树上长着许多有棱角的小豆豆,煞是可爱。女儿见我过来赶忙向我展示她们的发现:“妈妈,你看,这是树的种子吧?我把它们种在土里能长出小树来吗?”我看着女儿那认真的样子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说实话,我觉得这可能很难实现,但我又不想浇灭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于是我灵机一动说:“你可以试一试呀。”“那你和我们一起多摘一些回家种好吗?”“当然可以。”我爽快地答应着就和两个孩子一起把我们正摘着,她的那个小伙伴悠悠地说了一句:“你妈妈真好!”我和女儿同时诧异地看着她。她接着说道:“因为我妈妈可不会这样跟我一起玩。”正说着一位年轻的母亲走过来冲小女孩喊道:“平平,回家去。”这时小女孩赶紧跑过去,从兜里掏出一把种子对她妈妈说:“妈妈,你看,我们回家把它种在土里好吗?”“什么破东西,赶快扔了。”那年轻妈妈连看都没看一眼就不耐烦地说道。小女孩回过头了冲我们说了句:“你看我妈妈就是这样。”然后就悻悻地跟着妈妈回家了。眼前的这一幕使我想起了一些“问题学生”家长的抱怨:“孩子越大越没意思,小的时候多好玩,什么话都跟我说,现在可好,和大人就是没话说。”“这孩子我可管不了了,总是跟我对着干,说什么他也不听。”类似这样的抱怨如今在我国许多家庭普遍存在着。家长认为孩子大了,和父母疏远了,出现了不可逾越的代沟。难道孩子真的是讨厌父母和父母没有共同语言了吗?有教育专家指出,在缺乏有效的语言沟通的背后,其实是父母无法探知孩子的内心世界的苦恼。孩子越大越与父母没话说,其根本原因是家长先主动跟孩子疏远了。孩子小的时候喜欢跟父母喋喋不休的时候,有些父母往往觉得他们幼稚可笑甚至烦人,他们说的都是些孩子间鸡毛蒜皮的小事,从而对他们的话不屑一顾。而正是这种做法大大伤害了孩子。等到孩子稍微大些时,有了自己的独立的思想、意识,渴望得到父母的尊重与理解。而这时父母又往往对孩子的想法、做法抱以不尊重、轻视甚至呵斥,这又一次刺伤了那些正在长大、渴望成熟的心。天长日久父母的这些态度就造成了与子女间不可填补的鸿沟。这时父母才发现孩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和自己无法沟通了。如何预防或消除父母与孩子的这种鸿沟呢?首先,父母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朋友,每天留出与孩子相处的时间,让自己变成孩子然后和孩子一起游戏,一起聊天,倾听孩子的声音,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一旦打开与孩子心灵沟通的渠道,父母与孩子间的信任与理解就会变得非常容易,孩子也会敞开心扉接受你的忠告。其次,父母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孩子在不断地长大,社会在不断地进步,做为父母,要想成为孩子永远的朋友,必须和孩子一起成长,走进孩子的世界,接触新鲜事物,了解孩子新的兴趣、新的焦点话题和孩子谈话的兴奋点,从而使孩子感到你永远是他可以无话不谈的朋友。这样父母就不会觉得与孩子沟通是一件很难的事了。
本市今年高招专科(高职)批次录取分数线昨天公布,其中文科290分、理科300分,文理两科分数线同时降至近八年来的最低点。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录取线的高低和高职院校招生计划、报考人数和考生成绩分布直接相关。
篇七:《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
育贤实验学校小学部 陈丽香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做人的楷模,父母的形象、做人原则、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这一句至理名言,孩儿时代就已经萦绕耳边了,可是,那时候还小,只知道听了就算,现在出来工作了,我终于理解到这句话的内涵了。准确一点来说,我是从我姑姑对孩子的教育上,领悟到这句话的深层含义的。、
在我的记忆中,姑姑和姑父都很忙,可是,他们却没有因为忙而丢下自己的母亲和孩儿不管,相反,还亲力亲为地做好了父母这一份工。
我的小表弟由于出身时缺氧,以至于现在读五年级了,最基本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不会算。作为人民教师的我,多次辅导无效,我决定放弃,甚至脑海里出现过这么一个念头:姑姑,您再要一个小孩吧,这孩子长大可没有多大的出息的!可是,当我看见姑姑和姑父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照顾和不唾弃以后,我脸红了,也深深地震撼了""
由于小表弟身体上的缺陷,所以他对“孝顺”一词没有一个明朗的概念。从小到大,姑姑给他讲的人生道理可以编写成一本书了,可是,小表弟却不以为然,总是做一些要出人意料的事情或者烂摊子让姑姑来收拾,有时还会去抓弄自己的爷爷奶奶。为此,姑姑不只一次偷偷拭泪,可转念一想,这孩子可是自己怀胎十月生的呀,不管他多难对付,也一定要好好的管养才行啊!于是,姑姑从营造一个幸福和谐的家庭氛围做起,不管工作上的事情有多忙,作为儿媳的她,一下班就为公婆洗衣做饭,一直把公婆当做自己的父母对待,嘘寒问暖,和睦相处。久而久之,这一切影响到小表弟,慢慢地,小表弟也知道尊老爱幼,有时候还像小大人似地关心长辈——给爷爷奶奶端水洗脸。言传身教,姑姑用自己的切身行为告诉孩子,尊老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优良品德。
虽然小表弟在智力上不如其他同龄的小朋友,可是他的意志却不比任何一个小朋友差。记得小表弟还很小的时候,可是我知道姑姑却坚持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脸、刷牙、洗脚每晚必须要做的,适当地干点扫地、倒垃圾的家务劳动。所以尽管小表弟在学习上不如人,但已经学会了简单的做饭。有时周末,小表弟还会开小灶请我这个大姐姐去尝试他的手艺。其实,姑姑家的生活条件在我们老家算得上是小康,可是她却不会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还适当的让孩子吃点苦,做点事。我知道这也是姑姑的良策之一,因为她不想小表弟以后长大还需要别人的照顾,她要的
是一个健康独立的好孩子。
其实,让我感到脸红的是姑姑在对待孩子的分数这一环节。作为老师的我,或者是受到了学校一系列竞争机制的影响,所以把孩子的分数看得异常重要,不管是对待自己的学生还是对待自己的亲戚。每年暑假,我都会回老家待上一段时间,自然而然我就成了小表弟的免费家教老师了。于是,我会用在学校里教育学生的方式方法来指导表弟写作业,当他不会时我会发怒,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可是,从不求人的姑姑却一把鼻涕一把泪地求我,希望我能好好地教育好表弟,我记得姑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分数多少不要紧,我要的是我的孩子跟其他的孩子一样能够坐在明亮的教室里接受知识就好了。是啊,能否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也是衡量父母自身教育素质高低的一个尺度啊!姑姑没有什么文化,可是她却能坦然地接受孩子的一切。
今年暑假,我本想帮小表弟补习补习,减轻姑姑的负担。可当我回到老家时,我却发现,文化不高的姑姑为了孩子却拿起了课本自学,她还说要亲自辅导孩子。这不,一大早,姑姑利用上班前做早饭的时间,背起了乘法口诀;下班了,第一时间跑到我家来咨询相关的知识要点。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不知不觉我发现姑姑头上又添了不少因操劳过度而增生的银丝。你看,姑姑又在挑灯夜战了,她捧着小学五年级的数学书,一点一点地告诉小表弟,这道题应该这样算,那样想,一次不行,再算第二次,错了不要紧,只要用心,一定能算对的!经过姑姑的悉心辅导,这不,小表弟的成绩的确进步了不少。这,或者又一个言传身教吧!
姑姑对孩子的教育故事,或许只是普罗大众的其中一个。可是,这对于那些发现孩子有问题就扔福利院,又或者因为自己有几个钱而请一堆家教、陪读来说,强得多,我被姑姑的教育故事深深地打动了!
篇八:《我的家庭教育故事(原创)》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学校:朝阳区石佛营小学 孩子姓名:谷笑影
孩子年级:六年级 家长姓名:王俊红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转眼女儿已经从嗷嗷待哺的小毛Y头,长成了一个乖巧懂事的六年级学生。从我第一眼看见女儿那稚嫩的脸庞,想到要把这个小小的生命哺育成人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心里就无限的激动。从那一天起我就时刻提醒自己,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形象、做人原则、思想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在享受为人母的乐趣的同时,也在努力做一名合格的母亲,教育好孩子是我的义务和责任。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有了自己的思想,问题也就跟着出现了,她会经常因为一些事情没有达到她的心理需求而哭闹,比如她会没完没了的看动画片,不让她看就哇哇大哭;想买她看上的一件东西,也会没完没了的要求,直到把这个东西拿到手。这些问题我们头痛了好久,经过几天的考虑,我和她爸爸达成共识,一个不曾受失望和拒绝的孩子,她的受挫能力是很低的,而且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不能及时被制止,则有可能形成多种不良习惯。因此,适当的约束孩子、拒绝孩子,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利的,于是我们制定了一个计划:
1、做事之前先讲规矩,比如看电视的时间要半个小时,玩玩具以后要把玩具收回原处,去超市里面除了必须品外只能买一样喜欢吃的小食品,当然了,让孩子遵守的同时,我们做家长的也陪孩子一起执行,这也是尊重孩子的体现,也能使孩子更好的了解父母的想法,
孩子做起来就更主动,也会更符合父母的想法。
2、陪孩子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比如当孩子无理取闹的时候,除了语言的告诫外,要用其他有意义的事情来吸引她的注意力,比如引导她做一些手工,如折纸翻绳类的益智游戏,让孩子找到乐趣的同时,还锻炼了她的动手能力。
3、不要心疼孩子的哭闹,当孩子使出她的杀手锏—哭的时候,要平静的面对,不要一味的哄她,要她自己发泄,当她平静下来的时候,再陪她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要她明白哭闹是没有用的。
4、面对孩子无理的要求时,直接告诉她拒绝的理由。例如,孩子想买玩具时,就直接告诉孩子:玩具多了也没什么意思,这个玩具也没什么价值,不值得买,我们不乱花钱。这样会帮助孩子慢慢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并成长为一个理智消费的人。
这几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是很困难的,作为父母最难的就是将态度坚持到底,面对孩子的眼泪也曾心软过,可一想到为了孩子的未来,也就狠狠心坚持下来,没想到效果还真的出奇的好,女儿越来越听话,懂事。
有很多人问过我:“你家孩子的学习怎么那么好,那么聪明,你用了什么方法?”说到这一点,我也感到无限的自豪和骄傲。也许是有了在幼儿园工作的经验,在孩子一岁的时候我就教她认字,背诗,数数,当她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我都会毫不吝惜的使劲夸她,因为我记得一句话,就是:“你希望你的孩子什么样,就把她夸成什么样”。孩子三岁以后,我就利用她爱听故事的特点来教她加减法,比如:树
林里有两只小鹿在快乐的做游戏,有一只小鹿看他们玩的高兴,也来和他们一起玩,你知道现在有几只小鹿一起玩吗?她就会认真的想后回答三只,我就会接着问,有一只小鹿的妈妈来叫小鹿回家吃饭去了,现在有几只小鹿在玩啊?每次讲的小动物不同,故事也不同,女儿就特别喜欢这种形式,学习起来也就不费劲了。她也就很自然的喜欢上了学习。有了这样的学习经历,自从她上小学一年级起,我们每天只问她几句话:今天的作业都做完了吗?你今天过得开心吗?老师今天讲课的内容你都听明白了吗?如果她是肯定回答的话,我们都会表扬她:表现不错嘛!让她很高兴,让她觉得很有成就感。如果是否定回答,我会鼓励她说:相信明天你会更好一些。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不断鼓励孩子,孩子有了兴趣,有了信心,学什么都会变得容易起来。
我期望能尽力配合学校、老师的教育把她培养成一个让身心都得到健康发展的具有坚强的毅力,有爱心的孩子。
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对待事物有了自己的主见,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她们,让她们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公民。
篇九:《我的家庭教育故事[1]1》
我的家庭教育故事
柳城县东泉中心小学 汤月娥
教育孩子,从来就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牵动着千千万万父母的心。因为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也是父母的希望之所在。生儿育女是人类的一种天然使命。每一位做父母的“生”是给与孩子生命;“育”则是教给孩子成长和发展的技能和本领。父母生下孩子就有“育”的义务和本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孩子做人的楷模。
前两天我和一些家长一起观看了《小孩不笨2》这部电影,这部电影以小见大,通过对杰利、杨学谦、成才的成长故事的描述,折射出了现实生活中家庭教育及学校教育存在的种种问题。影片中,一个个经典的画面,一个个经典的对白,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那么熟悉,不管是作为学生、孩子、家长或老师,我们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因此,我想谈点学校教育外的家庭教育的一些感想,总结如下几点同大家交流一下。
1,努力营造家庭的好学上进氛围。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家庭有上进的氛围,对孩子的教育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的良好效果,可达到育人“润物细无声”之境界。我是一名教师,或许职业的习惯和需要吧,白天忙碌了之后,晚上还经常要看书学习,家庭中我们俩夫妇经常和孩子一起读书,学习,孩子自然而然也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平常孩子做作业时我们从不开电视,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学习榜样。家庭好学上进的氛围使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2,架一个逾越代沟的心桥。
进孩子的心灵,不是靠怀疑,监视,而是靠沟通。良好的沟通能使我们在家庭中建立亲密的父母子关系。
从女儿出世后,丈夫很少在家,因为要创业嘛!所以很少顾及咱娘俩,自然而然女儿对其的感情来说是比较淡,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少。以至于到了女儿来柳州读书的阶段,他们之间还存在一些隔阂。记得去年9月份,女儿因为不习惯在柳的生活和丈夫的教育方式,每每双休日我去看望她的时候,女儿都伤心的哭了。我把女儿拉到阳台,让她坐下来,再一五一十的告诉我缘由。原来丈夫要求她6点起床,参加体育锻炼。(因为女儿的体育较差,丈夫可谓是望女成凤吧,于是制定了一系列的计划),但丈夫没有考虑到女儿刚到一个新的环境的不适应,加上她的压力挺大的。在一时之间难以适应,压得女儿喘不过气来。她委屈呀,可爸爸一直都不肯听女儿的诉说。我听了,忙把她爸爸拉到阳台,开了一次家庭会议,让丈夫面对面的坐下来与女儿交流。经过交流、沟通,他们达成了一致,并在一片欢笑声中结束了这
次家庭会议。私下,我还与丈夫讨论,如何教育孩子以及网上的一些方法,丈夫也欣然接受。此后,丈夫工作之余,几乎利用所有的闲暇时间与她一起玩耍,像朋友一样和她谈她喜欢的话题,谈学校里的趣事,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她。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慢慢地感觉到他和女儿之间再不像以前那样了疏远了,有时他父女俩可以像亲密的朋友一样聊一两个小时,而且是那么的投机。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不光是我,就连丈夫也都意想不到的收到了女儿送给他的小礼物——同心结! 我俩开心极了!孩子真的长大懂事了!
所以说:多和孩子沟通,实在是太重要了。我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够多关心孩子,不仅在学习上,物质上,更要在心理上的抚慰,让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真正拥有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在孩子与父母之间建立起一座逾越代沟沟通心灵的桥梁。
望子成龙”乃普天下父母的共同心愿。可是,当父母们为子女“成龙”而不惜一切地付出心血与辛劳的时候,儿女是否都感其诚而心领呢?事实上,不尽然。因此,要使主观愿望与客观效果达到一致,促进孩子健康成长,其前提是要加深对子女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最后才能达到找出解决的办法来。可见,家庭教育这“三解”是连接父母与子女心灵相近、不可缺少的通行,是保证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3、分数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标准.
能否正确对待孩子成长中的挫折和失败,也是衡量父母自身教育素质高低的一个尺度。记得有次女儿拿数学单元测验的试卷回来,“88分!”孩子低着头,十分紧张。因为她的老师跟我可以说是好姊妹吧,她也许意料到,老师肯定已经把这分数老早就告知我了。对于这成绩,我自然十分的不满意,但我并没有马上抱怨他,而是一起仔细地看了一遍试卷,看完后同孩子仔细分析了失分的原因。看他仍然闷闷不乐,我对他说:“每一个人都要经历从无知开始学习,然后才到有知的过程,在学习中当然难免会有掌握不好的知识,考试正是检验知识掌握的程度的方法之一,通过考试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让你及时得到改正,如此你才能打好文化知识基础!对吗?”孩子点头了,紧张的表情明显舒缓开来了。我继续说:“人的一生中失败要比成功多得多。美国总统里根竞选失败了33次,直至83岁时才做上了总统,所以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对吗?勇敢面直挫折和失败,善于总结经验,才能真正走上成功之路,有一首你喜欢的歌正是这样唱的“不经历风雨,那见彩虹”对吗?”,孩子若有所思地点头了。“一次考试成绩不好不要紧,只要你有信心肯努力,妈妈相信你一定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你一定是最捧的!”功夫不负有心人,下一次的数学单元考试,她取得了100分的好成绩。 记得还有一次,时间应该是09年的中秋吧。我们夫妻俩带着女儿奔赴广州参加世界脑力锦标赛的中国区比赛。当时女儿看到这么多的选手,紧张得手都发抖了。嘴里还不听的念叨着:“妈
妈,妈妈,怎么办?我现在的脑子简直就是一片空白!”看到女儿这个样子,我们也紧张呀,可这紧张不能让孩子看见呀。得想个办法才行!于是我俩开解道:“女儿呀,得不得奖是另外一回事,咱就是来见识的!纯粹就当是磨练吧!“女儿听了,心才慢慢放下来。因为此次比赛,要有足够的定力和耐力,一旦紧张就什么也记不住了。接下来的比赛,女儿都能以平常心态完成,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更为可爱的是后来她面对着采访时说的一番话。郭传威老师问她:“寒假有什么计划?”她说:“先做寒假作业,然后老师布置了一大堆的日记,还有作文。”突然,她仰天长叹:“唉!这哪是小学生过的生活啊!”引起全场工作人员的大笑。 郭老师再问:“可以告诉老师你的梦想吗?”她说:“我的梦想是去美国,住五年,拿绿卡。”接着还说:“我要成为亿万富翁,爸爸要这个,我就给他;妈妈要那个,我就给她。”
看,哇!多么有梦想和孝顺的孩子!
我们作为家长的一定要明白,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他们更需要的是父母的关心和帮助。
4, 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鼓励教育。{小学生家庭教育小故事}.
女儿能按时按质完成作业,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我赞扬她:孩子,你真捧!她遵守纪律,我就赞扬她:孩子,你是个好公民!她喜欢养小动物,我支持她说:你是个很有爱心的孩子!""慢慢地我发现孩子在我们不在家时懂得如何照料自己了,还能独立做不少事,更重要的是做事比以前有信心多了。
我还经常鼓励她锻炼身体比如打跳绳,跑步。教她学做家务如做饭等,还与我们一起到野外游玩,让她接触大自然""
我期望能尽力配合学校的教育把她培养成一个让身心都得到良好健康发展的具有坚强的毅力,有爱心的好学生。
看着孩子一天一天长大,开始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了,我想我们做家长的在教育孩子的同时,更要理解孩子,尊重孩子,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茁壮成长,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好公民。每一个孩子不是一生下来就绝对聪明,也不是天生的笨材料。孩子的成才方面,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我们的家长多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环境,多留意孩子的一举一动,最多的还是要费点心血。我们应从孩子对家长的期望中去悟出其中的道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校正自己的角色行为,做孩子心目中的好家长,做个合格的父母。
那么,作为孩子,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他们真正需要的又是什么呢?其实,他们需要的都很简单,那就是: 了解、信任、宽容、赏识!
教育感悟:
家教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家教是父母对孩子最直接、最生动的教育,孩子能否健康顺利成长、成人,家教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正如陶行知所说:“教人要从小教起。幼儿比如幼苗,必须培养得宜,方能发荣滋长;否则幼年受了损伤,即不夭折,也难成材。”真心地希望父母们都能找到一种最好的、最适合自己孩子天性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十:《家庭教育故事征文–我的育子故事》
家庭教育故事–我的育子故事
作为一名家长我觉得正确的爱可以让孩子受益终生,错误的爱也会耽误孩子正常的成长,父母应该孩子的第一个老师,而且也是孩子终生的老师。
我的女儿现在已经快是二年级的小学生了,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我看到了她的成长与进步,但是也看到了许多不足的地方。
孩子是每个家长心中的宝贝,每个父母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出人头地、不管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是最好的,但是我们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正常健康的成长呢?
我坚持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说洗完脸和手一定要及时地关闭水龙头,节约用水;出房间一定要及时关灯,并且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也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学习榜样。
我的育子故事 – 听雨 – 温馨小屋
有一次,我们全家都围在桌子旁吃饭,女儿也是边吃饭,边跟我们眉飞色舞地说着学校的事情,一会儿女儿说是吃完了,就去看电视去了,但是我低下头一看,桌子上、地上洒上全是饭粒,并且碗里面也还有没有吃完地饭粒。我赶忙把女儿叫了过来,让她看了一下桌子上、地上的饭粒,并跟她说:“虽然桌子上、地上的一点饭粒就一点,但是长年累月这样的话,便会积少成多,想想农民的辛苦,这一粒粒的饭米,都是他们每天面朝黄土、背朝天用辛勤的汗水和劳动所换来的,你看一看爸爸妈妈并没有在桌上、地上洒那么多的饭粒,这每一粒的粮食都是来之不易的。”女儿听了以后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
从那以后女儿总能在吃饭时把饭吃地很干净,桌子上、地上再也没有洒着的饭粒了。
虽然这是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情,但是从小事做起,这是我教育孩子的一点小心得,希望孩子能慢慢改掉自身的一些坏习惯,培养良好的好习惯。
在学习上,女儿还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以后多多努力,加强对她的监管力度,使她成为各方面都优秀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