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优秀教学实录

小学作文 zuowen 4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3.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

细心揣摩、领会关键词句的深刻含义。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预习:

1.朗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

2.自主查找《黄河颂》的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介绍。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歌手高枫在《大中国》中这样唱道:“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家里盘着两条龙,是长江与黄河……”是的,黄河,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哺育了一代代的炎黄子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里,滚滚东去的黄河浪涛见证了古老中国的兴衰荣辱,黄河澎湃的惊涛,恢弘的气势和那奔腾不息的精神,也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华儿女为之拼搏奋斗。在抗日战争那段血雨腥风、民族危亡的日子里,一首深沉豪迈的黄河赞歌传遍了大江南北,激励了众多爱国志士保家卫国的万丈豪情。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豪迈的黄河赞歌――《黄河颂》。

二、介绍《黄河颂》的时代背景以及词、曲作者

1、学生互相交流自主查找的《黄河颂》的创作背景,以及词、曲作者的介绍。

2、教师补充,明确重点。

光未然,原名张光华,1913年出生。1935年8月创作的《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悲愤,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而广为流传。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朗读

1.学生听范读。

2.学生分组自由朗读,交流朗读体会,相互评价。

3.指读。

教师指导: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③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④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4.齐读。

四、整体感知

提问:请划分出全诗大层次及小层次,并概括出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

明确: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

第一节(朗诵词):这是诗的序曲,作者以呼告的手法,直接称读者为“朋友”,开宗明义地说出了要“歌颂黄河”的主题——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坚强。

第二节(歌词):这是诗的主体。由“望”进入“颂”的阶段,赞颂黄河,并号召学习黄河精神。此节可分为三层次。

第一层(从“我站在高山之巅”到“劈成南北两面”):写“望”黄河。既有写实的部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有近景,有鸟瞰;有纵向,有横向。着眼于黄河形象的展现。

第二层(从“啊!黄河”到“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写“颂”黄河。先歌颂黄河对中民族的伟大贡献,然后赞颂黄河是我们民族的屏障,最后歌颂黄河泽被众生,激励着中华民族。

第三层(从“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到结尾):写“学”黄河。这是诗的尾声,诗人代中华儿女发出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誓言。

五、深入探究

1.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

① 点出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为全诗奠定了豪壮的感情基调。

② 引出下文的颂歌

2.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黄河图?是怎样描绘出来的?

明确:“望”字引领

3.作者“望”到了怎样的黄河?

明确:气势磅礴

4.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5.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伟大的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的法宝。

6.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明确:黄河是世界第五大河,中国第二长河,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一条重要的水系,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教师导析:据中国历史记载,黄帝、炎帝曾在这一片土地上激战,大禹曾治理黄河,中国的七大古都有五座在黄河流域,历代王朝在黄河流域建都达3300多年。“中华”就是指中原与华夏族。黄河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政治、经济、军事都有重大的影响。到北宋之后,中国经济重心才逐渐从黄河流域南移。

抗日战争(1937-1945年)时期,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又是中共中央所在地,也是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场之一。当年,中华儿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采用“地雷战”、“地道战”等多种战斗方式,狠狠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因此诗人说:啊!黄河!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围扮演!

7.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明确: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体现了黄河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8.最后一段就是尾声,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号召我们学习黄河精神

9.诗人借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明确:《黄河颂》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六、课外拓展

(一)积累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5.九曲黄河万里沙。——刘禹锡《浪淘沙》

6.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二)阅读《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你向东海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

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

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

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

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

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

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

七、作业

1.背诵全诗。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序曲黄河伟大坚强

主体望——颂

尾声学习黄河精神

封志莉

【篇二】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七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设计

第6课 黄河颂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

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体验感受并背诵诗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诗歌蕴含的中华民族顽强的奋斗精神与不屈的意志,培养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教学难点】

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体味诗歌浓烈的爱国热情。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点燃激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多少仁人志士为它抛头颅、撒热血;多少浪迹天涯的游子对它魂牵梦绕。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了解作者,明确背景

1.作者介绍:光未然,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13年出生在湖北光华县。1927年在中学年代就参加革命工作。1935年创作了《五月的鲜花》歌词,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背景简介: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黄河大合唱》是著名诗人光未然(张光年)为配合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而写的组诗,《黄河颂》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

四、朗读课文,把握情感

1.播放录音范读,学生听读。在听读的过程中感受诗人的感情。(配乐《黄河颂》)

要求:(1)标出读不准的字,不理解的词。(2)注意诗的节奏,语气,情感.

2.检查学生字词

(1)给下列字注音。

巅(diān) 峰 屏障(píngzhàng) 狂澜(lán) 哺(bǔ)育 澎湃(peéngpài) 磅礴(páng bó)

流泻(xiè) 宛(wǎn) 转 九曲(qū)连环 气魄(pò) 浊流(zhuó)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澎湃:波涛相击,激流澎湃,涛如雷鸣。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起遮挡、护卫作用的东西。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源地。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4.学生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诗歌。

学法指导:朗读提示:(1)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2)诗歌分为朗读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3)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4)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五、走进文本,整体感知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明确:“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那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博大的血脉和精神。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雄的儿女,向着黄河发出了颂歌。

2.请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诗的层次。

明确:绘黄河(序曲)——望黄河、颂黄河——学黄河(最后四句)。

3. “颂黄河”之前,作者望到黄河什么景象?由哪一个字统领?统领了哪些内容? 这些景象分别从哪些角度去观察、描写的?表现了黄河怎样的特点?

明确: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望”字统领,“望”字一直统领到“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岸。” 所望的内容,既有写实的成分,也有雄奇瑰丽的想象,选择不同的立足点,对黄河全方位进行描写: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婉转/结成九曲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4.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每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明确:以“啊!黄河!”为标志分为三层,主要内容依次是: 歌颂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的历史贡献;其次是像一道天然屏障保卫着中华民族,指出黄河的地理优势;最后由实到虚,歌颂黄河流域宽广,泽被众生,并且代表中华儿女发出要向他学习的誓言。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诗人借歌颂黄河,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六、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评价反馈。

二、深层探究,合作释疑

1.诗歌中黄河的惊涛澎湃的磅礴气势。为什么最后一段要与中华儿女联系上呢?

明确:号召中华儿女学习黄河精神,抗日救国。诗歌最后道出的是作者的写作目的。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的主要内容和作用是什么? 明确:朗诵词提纲挈领的概括出黄河的性格,内容是了解黄河精神:伟大坚强。作用是引出下文的颂歌。

3. 作者从哪些方面去颂黄河的?突出黄河对中华民族有哪些贡献?

明确: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历史贡献;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地理优势;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精神价值。

三、研读探究,赏析语言

1.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明确:“啊!黄河!”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2.怎样理解“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这句话的含义?

明确:黄河的流经长度、流域面积、流经区域博大,而且又与人类的发源、发展息息相关;黄河九

曲十八弯,百折不回奔向大海,性格坚强,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的象征。

3.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明确:把黄河比作“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把黄河比作“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4.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明确: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品析下面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⑴(黄河)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明确:】用“劈成”能够渲染出黄河贯穿于中原大地的宏大的气势。 ⑵啊!黄河!你一泻万丈,""

明确:用“泻”字可以形象地表现黄河水滚滚奔腾,不可阻挡的气势。

6.“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将要学习你的榜样,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这个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它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明确: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强调了人们对黄河的敬仰,更表达人们对黄河深情的依恋,表达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7.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吗?

明确: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处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四、拓展延伸,开启思维

1.请以“啊,黄河”为开头,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歌颂黄河。

明确:啊,黄河,你用有力的大手,推动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向前奔腾。 啊,黄河, 你用滔滔河水,清洗了一代又一代不屈的中华魂。啊,黄河,你用浑厚的歌声,唱响着炎黄子孙勇往直前的进行曲。

2.你知道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有哪些?请说给大家共赏。

明确:有关黄河的著名诗句: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王之涣《登鹳雀楼》

九曲黄河万里沙。 ——刘禹锡《浪淘沙》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

3.黄河流域有许多古战场,你能举出几处吗?你能举出沿黄河各省区一些著名的石窟吗?

明确:牧野古战场、巨鹿古战场、官渡古战场等,云冈石窟、龙门石窟、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主旨: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语言特点:歌词语言明快雄健,节奏鲜明,音节洪亮。歌词长短句结合,自由奔放并且错落整齐,韵律自然和谐。

六、布置作业:研讨与练习2题。

【篇三】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 河 颂》教学设计

黄 河 颂

湖北省石首市文峰中学 张慧莲

【教学依据】

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的目的之一。《黄河颂》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文章。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一、联系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了解中国现代国情(如五四运动、九一八事变、抗日战争),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和语言文化的爱国主义情操。二、要细致分析、细心揣摩课文中的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汉语言丰富、优美的表现力,饶有兴趣地锻炼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三、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很好的朗读课文,教学时应继续注重朗读训练,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出感情,通过反复朗读,自行领会文意,培养语感。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说出对课文的整体感受,通过师生互动、交流,进一步把握课文内容。

《黄河颂》是著名的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与歌颂,同时也表达了一个炎黄子孙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文章语言和抒情方式浅显易懂,情绪慷慨激昂,是初中一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因此调动学生情感是上好本课的首要条件,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歌词主体部分是深入理解课文的关键。

新课程中强调教师教育理念的变化、教学中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互动,合作交流,从而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健全的人格。根据《黄河颂》的特点,设计本课的教学时,可从朗读训练,培养语感,整体领会文意的角度出发,激发并强化学生的朴素的爱国情感。

本案例设计了四个活动层次,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首先以“黄河知识知多少”,调动学生知识积累,了解黄河历史,同时可调动起学习情感;然后以“吟诵黄河诗作”完成本课的朗读训练任务,借助音乐的力量,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反复体味诗歌中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第三个板块中,注重从学生的理解感悟入手,让学生探究黄河精神的实质所在,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的各抒己见,更是富有时代气息,学生虽没有诗人的生活体验,但仍可从自己所处年代

出发,明确新时代的青年应持一种怎样的人生观念;最后以“咏唱黄河歌曲”作结,强化了课文的情感,深入了学生的心灵。

诗歌教学中,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引导学生在动态中思维,以多媒体课件作为烘托气氛,渲染情感,提供感性认识的载体,以读为主线,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体味文章的独特内涵,把握作品的意义和价值。通过对作者人生经历与写作经历,以及作者写作的人文背景的研究,独立思维,在自己的心目中得出独特的阅读体验。《黄河颂》的设计就是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为契机,来唤起学生的高昂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增强其探究思考的信心,使其智力得到最好的发挥和发展。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注意节奏,提高朗读诗歌的能力。

2.记诵自己喜欢的句子,积累词汇、语句。

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4.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的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朗读,探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象)

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勤劳、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二、话说黄河历史。

1.课前准备:通过查阅图书资料、网上资源,收集关于黄河的历史史实、地理文化、诗词传说等等。

2.课堂活动:话说黄河——你对黄河文化知多少。

通过交流,了解黄河与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深远关系,更好的了解诗人对黄河的“歌颂”是源于深深的爱国情怀,并可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当联系诗句,加深理解诗歌内容。

三、吟读黄河颂歌。

了解黄河历史能让我们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来一起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正音正字。

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的朗读,读出气势,引起学生心灵共鸣。

2.学生练习读。

要求: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或一节诗,说一说应怎样读。老师指导如何读出诗歌的感情基调、节奏层次、气势韵味。

3.师生合作配乐朗诵。

要求:老师读朗诵词,学生读歌词。

四、探究黄河精神。

诗歌的韵味,伴着我们的声音、我们的情感,敲打着我们的心灵,让我们进一步走进诗歌,探究黄河精神。

1.你认为全诗是写一种气势,还是写一种精神?

2.你认为作者描绘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歌颂它伟大坚强的精神,是要表达什么情感?

3.你能用一个相似的短语来替换诗歌结尾的“伟大坚强”这个词,发出自己的誓言吗?

五、咏唱黄河歌曲。

师生齐唱《黄河大合唱》,强化诗歌情感。

六、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里,伟大的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英雄的儿女,维持了祖国尊严,我们为民族自豪,为祖国歌唱。今天我们仍然要以黄河为榜样,学习

它的伟大和坚强,团结奋斗,振兴中华,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世界强国之林而奉献自己的力量!

【教学实录】

师:大家知道“中华儿女”又被称为什么吗?

生:华夏儿女。

生:炎黄子孙。

师:不错。我们身上都流着同样的血。那大家知道我们的祖先最早起源于哪儿呢?

生:我们是炎黄子孙,炎帝、黄帝部落在黄河流域群居,所以应是黄河两岸。 师:你说得非常正确,(多媒体播放黄河照片和录像)早在80万年以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粗犷、勇敢、勤劳、坚强的风骨,纯朴、踏实、热情而真挚的风度,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体会吟诵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师:课前已要求大家通过各种方式查阅黄河的历史,请同学们尽展才华,让我们“话说黄河”。说一说你对黄河知识知多少。

生: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长5464公里,流经我国九个省区。

师:你真是黄河的优秀儿女,了解了黄河的概貌,正如诗中所说:“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生:中国现在的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城市:咸阳和西安、洛阳和郑州、安阳和开封、商丘等地都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师:你是从城市的角度来说的,很好,这能体现诗中的哪一句呢?

生(齐说):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

生:根据中国历史的记载,中国几代帝王建都均在这黄河流域。平阳(今山西临汾)是尧的都城,舜之都为蒲坂(今山西省永济具西蒲州),禹的都城是阳翟(今河南禹县)。

师:你对历史颇有研究的。

生:西安的大雁塔、秦始皇的兵马俑、开封的铁塔、龙亭,洛阳的龙门石窟、白马寺,天水的麦积山石窟,银川的海宝塔,刘家峡的炳灵寺石窟,等等,宏伟壮观,技艺高超,造型优美,不仅当时举世罕见,也是当今世界之奇作珍品。

师:这都是黄河给我们带来的宝贵财富啊!

生:在抗日战争时期,黄河两岸活跃着广大军民,万山丛中、青纱帐里,到处都有敌后游击队英勇斗争。

师:黄河发出了怒吼,华夏儿女正在为保卫黄河、保卫祖国而战。

生:老师,可我从一则资料上看到,黄河经常给我们带来灾难和痛苦,如决堤、泥沙淤积等。

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生:我还知道一句诗: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师:谁写的?

生:不知道。

师:著名诗人李白写的。滚滚黄河东逝水,又怎不令人诗兴大发呢?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再一次感受到黄河的雄壮、博大与深厚的文化底蕴。歌颂黄河就是歌颂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无论在哪个时代,黄河都象征着中华民族伟大的血脉和精神。

师:诗人光未然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站在高山之巅,代表英勇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颂歌。我们来一起吟诵诗作,感受那澎湃激昂的黄河情、爱国心。

师:首先听老师读,同学们将你听到的语气旁批到书上。听完后,选择你最喜欢的一句诗或一节诗,说一说应怎样读。

(师配乐范读,生作批注)

师:哪位同学将你听到的感受说出来?

生:我听出“我站在高山之颠,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最有味道,这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奔”“劈”的重读,且四句应该越读越激昂,表现黄河的气势。

师:你与老师真是不谋而合。

生: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篇四】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 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一、 导入

1、

2、 课前播放歌曲《黄河颂》 导入语:

刚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黄河颂》,它诞生于抗日战争这个特殊的时期,它的传唱曾激励了一代中华儿女为祖国浴血奋战,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我们民族的尊严。而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歌,一起去体会黄河带给我们的力量之美。

二、 授新课

(一)

1、 了解作者光未然:

原名张光年。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1936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2、 检查预习 澎湃( )( ) 气魄( ) 高山之巅( ) 狂澜( ) 哺育( ) 浊流( ) 屏障( )

3、 朗读诗歌

接下来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用你认为最好的方式来读一读。

出示朗读指导。

4、 听读诗歌,感知课文。

其实想读好这首诗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想请大家来欣赏一段视

频朗读,边欣赏黄河壮阔的景色,边体会诗歌的感情。来听听朗读者是否把黄河的力量之感展现出来了呢?

(二)赏析诗歌

1、整体感知

(1.)标题“黄河颂”中哪个词最为关键?

“颂”字,表达了对黄河的热爱和歌颂。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2.)文章从结构上共分为哪几部分?

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诵词可以看作是一个序曲,它歌颂黄河的英雄气魄和伟大坚强,引出下文的颂歌。

2、小组合作,赏析探究

出示问题,小组内合作完成

3、全班交流

A 歌词部分并没有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这一部分,应该是哪个字?统领到哪?

1、出示这部分内容,找出统领的字“望”

2、指导朗读 要读出黄河奔流的力量,就要抓住关键词进行重读,哪些词体现黄河的力量?

奔 、澎湃、掀、万丈、劈 (用高吭的声音)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

说明黄河在奔流过程中历经坎坷,它的奔流是艰辛的,可是,黄河并没有因此停下来奔流的脚步,这体现出了黄河的坚韧,所以,我们在读时,应该用低沉而缓慢的声音。

B、歌颂黄河的部分能分为几个层次?分别是从那些方面对黄河进行赞颂的?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

1、第一层次

你怎么理解摇篮这一词

摇篮——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指导朗读:

由摇篮想到了谁?(母亲),对母亲的歌颂应该怀有什么的语气来读呢?

怀着对母亲的感激,用温柔的深情的语调把这一小节读一读(声音降下来,语速缓慢一些),下面大家读一读,希望在你们的朗读中,可以听到你们对母亲河流的深情之感。

2、第二层次

黄河不止是母亲的形象,还以另一种形象(巨人)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在读的时候,就应该读出巨人的力量来,同样就要找出显示力量的词语 伟大坚强、巨人、英雄的体魄、屏障

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精神支柱。

指导朗读:

对黄河的感激及有了黄河的骄傲的心情读出来

3、第三层次

在原来的基础上,读出这部分内容

C、黄河以它的伟大坚强养育着我们的民族、保卫着我们的民族、激励着我们的民族,这让我们想到了作者在写这着诗的背景:

1938年的中国,是怎样的一个中国,我们的同胞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正随意地践踏在我们的国土之上,而这时候的诗人他站在高山之上,遥望着波涛滚滚的黄河,难道他只是为了赞颂黄河吗?他的目的你能在诗中找到吗?

指导朗读:同学们要注意,诗人是代表所有的华夏儿女面对着我们的黄河发出的誓言啊,所以发出誓言时应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

重读:伟大坚强 坚定有力的誓言。

升华主题

诗人写这首诗的目的就是要把黄河伟大坚强的精神变成我们的民族之魂。正是因为有了这种民族之魂,我们才可以在抗日战争时期渡过一次又一次的艰难,让我们的祖国依然屹立在东方。

拓展延伸

今天,我们已经幸福地来到和平年代,这种黄河精神我们还需要吗?在当今社会,你见过这种精神吗?

出示课件

融情朗读,

在我们的身上依然在延续着黄河的精神,所以,老师希望所有的同学对着黄河,用我们时而高吭,时而深情,时而坚定有力的声音,唱出我们这一代华夏儿女的赞歌,

【篇五】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篇自读课文,是著名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的歌词,同时,也可当作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来读。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了黄河的形象,展现了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体现了诗人激越的爱国情怀。全曲由三个乐段构成。第一乐段音域宽广,气息深长,旋律起伏流畅,深情地歌唱了黄河的英姿。第二乐段以稍快的速度,热情的音调讴歌了中华古国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赞颂了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第三乐段以情景交融的手法和激越的音调,展示出我们伟大的民族

像黄河一样,永远向着胜利前进的形象。

【学生分析】学生是13—15岁的少年,已经具备初步的自学能力,对文中的生字词有能力通过自学就解决;但是,对于分析、体会诗歌内在的感情还不是很好,尤其是学生的总体朗读素养还不够,可利用诗歌教学的契机对他们进行必要的良好的朗读训练,提高他们地朗读素养。

【教学设想】《黄河颂》旋律激昂,气势磅礴,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教学时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通过直接诉诸视觉、听觉的画面和音乐来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教学语言诗意化,环节紧凑,学生激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通过多种形式的反复诵读,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

【教学突破】鉴于作者是借黄河的英雄气概来歌颂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所以首先应引导学生从感悟和认识黄河入手,进而引导学生将黄河的英雄气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相联系,结合本文创作的背景,从更宽广更深刻的层面去理解黄河和中华民族。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通过各种方式的朗读感知诗的内涵,合作探究诗歌所表现的强烈爱国情感和伟大的民族精神。 3、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为中华之强盛而努力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方法 诵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 一课时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

上课前,播放与课文有关的音画资料,渲染烘托气氛。

一、导入

早在8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黄河流域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黄河以其坚强的风骨、博大的胸怀、奋进的精神造就了中华民族的性格。黄河就是中华民族的魂。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一篇赞颂黄河英雄气概的诗歌——《黄河颂》。

二、话说黄河历史,奠定情感背景

学生随背景音乐,朗读学习有关黄河、黄河历史的知识。

三、吟读黄河颂歌,感受赞美之情

学生自由朗读

生生互读。

学生代表朗读,老师指导,学生学读。

全班齐读。(可配乐,教师点评)

分角色朗读。(可配乐) 教师范读。(可配乐)

全班齐读。(可配乐)

四、探究黄河精神,深入理解主旨

学生换词,深入理解诗歌。

五、咏唱黄河歌曲,深化情感教育

全班高唱《保卫黄河》。 附:《黄河颂 》 光未然

(朗诵词)

啊,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

(歌词)

我站在高山之巅,

望黄河滚滚,

奔向东南。

惊涛澎湃,

掀起万丈狂澜;

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浊流宛转,

结成九曲连环;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 把中原大地

劈成南北两面。

啊!黄河!

你是我们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千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发扬滋长!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篇六】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公开课教案

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巅、澎湃、狂澜、屏障、哺育、九曲连环”等词语的读音、词义、并学会运用

2.感受黄河的悠久历史与波澜壮阔的形象,理解黄河所凝聚着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颂扬黄河、赞美民族伟大的内涵,体会作者炽烈的爱国情怀

2.引导学生美读诗歌,感受其韵律美、画面美、修辞美

●教学难点 揣摩意蕴丰富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 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著名的民族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大型民族交响乐《黄河大合唱》曾感动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华儿女为祖国而战斗。 今天,让我们吟诵着《黄河颂》,走进它的词作者——著名诗人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作者、作品及背景、简介

1.关于作者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

2.关于作品

本文选自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黄河大合唱》是一部大型合唱音乐作品,由著名诗人光未然作词,著名音乐家冼星海谱曲作品由八个乐章组成,这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河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它以丰富的艺术形象,壮阔的历史场景和磅礴的气势,表现出黄河儿女的英雄气概,反映中华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

3.关于背景

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造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光未然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三、美读诗歌,体味黄河雄壮的气势

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1、黄河印象:多媒体播放黄河的壮阔画面

2.学习生字词

3、学生初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基调。(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正处于危机之中的悲壮情怀,读出热血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

4、教师播放示范朗读,学生听读;学生各自吟诵诗歌,反复练习朗读

4.请学生选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

5.学生一齐随配乐朗读

四、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本文的题目是《黄河颂》,哪个字是关键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全诗分成朗诵词和歌词,歌词可以分为几部分?

第二课时

一、激情导入: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和自豪。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用手中的生花妙笔挥洒激情赞美过它, 毛泽东同志也曾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黄河。

今天,让我们继续吟诵着《黄河颂》,体会光未然那充满强烈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的心灵世界。

二、品读诗歌,体会情感

1、播放朗诵视频,生合作朗诵,师生合作朗诵(朗诵词、歌词);全班齐诵。

2.这首诗由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组成,这部分朗诵词写了什么内容?(点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黄河的性格)

诗人以黄河英雄的气魄表现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坚强

3.所以由此发出了内心的赞歌,那么,从全诗来看,你认为朗诵词这部分所起的作用是什么?(概括黄河的性格,点明中华民族的精神,引出下面的歌词)

4、悟读诗歌——歌词部分

诗歌着眼于“歌颂”,诗人作为时代的歌手出现在我们面前,他站在高山之巅,代表祖国的英雄儿女,向着黄河唱出了气势恢宏的颂歌。

(1)这部分颂歌共分为哪几部分?(绘黄河、颂黄河、抒壮志)

(2)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认真研读“绘黄河”这部分,思考:这部分采用了什么样的观察顺序进行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不同方位观察,由近及远,由局部到整体;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即“望黄河滚滚”所统领的四句先是近镜头特写——“惊涛湃/掀起万丈狂澜”,再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浊流宛转/结成九曲回环”,然后是纵向描写黄河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的流向——“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最后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3)这样的黄河令人称奇,读到这里相信同学们也被我们祖国的壮丽河山所折服,溢美之词早已涌上心头。诗人光未然与我们一样,早已用生动的语言歌颂了黄河,那就让我们紧跟他的脚步,看看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试着分析总结。 (从三个方面赞颂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即历史贡献——黄河哺育了中华民族,地理特征——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激励作用——黄河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①历史贡献有哪些?(体会比喻的修辞)

②地理优势具体是什么?(体会比喻“民族的屏障”,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生生不息的伟大坚强的精神更成为中华民族精神上的城防。)

③黄河有什么样的气势和力量才能激励着中华民族?(一泻万丈的气势和锐不可当的力量)诗中哪些词句给了我们如此气势?(一泻万丈、浩浩荡荡、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图片展示 )

是啊,这气势和力量足以激发我们民族的精神和信念,让我们更加坚定的发扬滋长!

(4)正是如此,诗人才会情不自禁的反复咏叹–“啊!黄河!”,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三个句子将歌词的主体部分成了三个层次,分别写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地理特征、激励作用;表达了诗人以及中华民族对黄河的感激和赞美之情。)

(5)的确,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它不仅哺育了中华民族, 保卫了中华民族,它还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民族勇往直前!你看,诗人早已向我们发出了号召,他希望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齐读最后四句)

(6)最后的两句重复有什么作用?(反复,强调了中华儿女向黄河学习的誓言和决心)

(7)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

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8)小结:

①由此可见,在诗人的心中,黄河有着非凡的象征意义,你认为诗人心中的黄河象征着什么精神? (伟大坚强的民族精神)

②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思考:这首诗有什么历史和现实意义?

(这首歌曾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对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推动作用;在今天,这首诗仍激励着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建设祖国的豪情)

(9)同学们,你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让我们把黄河的这种伟大坚强也铭记在心,用我们的豪情壮志去创建绚烂的未来。(全体起立,齐诵诗歌)

三、品读诗歌,赏析诗歌的美

声音洪亮,气势如虹,读得很棒,看来你们已经深深的喜欢上了这首诗。那么你能说说你欣赏这首诗的理由吗?(出示:“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

1:我欣赏这首诗优美的旋律,因为它汩汩而下,让人读着读着,不觉低声吟唱,从心里流出音符,流出诗情,真可谓“黄河之水心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2:我欣赏这首诗的语言美,特别是修辞的运用

3:我欣赏这首诗的韵律,因为它有雄浑奔放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洪亮的音节、错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奋进

4:我欣赏这首诗的画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近远结合,纵横相接,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雄浑的美、壮阔的美、蜿蜒的美),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黄河的磅礴气势、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这足以激发每一位华夏儿女的民族精神和信念

美是多元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同学们以个性的眼光发现诗歌独特的美美在旋律,美在语言,美在画面,美在风格,美在意象,美在情感""真是美不胜收!让我

【篇七】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板书课题

播放并跟唱歌曲《保卫黄河》,教师再通过饱含深情的语言歌颂黄河,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导入词:课前请大家欣赏了《保卫黄河》这支歌曲。提到黄河,眼前不禁浮现她“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的磅礴气势;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华儿女的骄傲。她与我们有着血浓于水的深情,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赞美过她,战争年代有多少仁人志士为她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歌颂黄 河的诗篇——《黄河颂》。(板书课题 黄河颂)

我们不但要领会它的内涵,还要学会朗诵,像诗人一样热情地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二、了解写作背景 听读课文

1、了解作者及写作年代(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答)。 ①同学们这首诗是我国著名诗人谁创作的?

板书作者 光未然

②他写于哪一年?(1939年)

③当时我国处于哪一历史时期?(抗日战争时期)

2、了解写作背景(大屏幕出示写作背景,教师激情讲述激发学生情感。)

教师激情讲述:1938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了我国的华北地区,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也积极地投入到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来,他们通过自己创作的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我国著名诗人光未然跟随抗日队伍来到了黄河岸边,看到这气势磅礴的景象感慨不已,于是写下了歌颂黄河母亲的豪迈颂歌《黄河颂》,1939年诗人来到延安,把此诗改写为歌词,编入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本文就是组诗《黄河大合唱》第二部《黄河颂》。

大屏幕出示课题

这些歌曲不仅唱出了黄河雄浑悲壮的气势,更像战斗的号角,激励者中华儿女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不屈不挠的抗争。它们为何如此振奋人心呢?让我们带着好奇,怀着真情来听读课文,欣赏黄河、感悟作品,接受激励。

3、学生听读课文,同时大屏幕出示课文内容及相应黄河图片,学生通过听读及观赏图片感悟作品。

三、朗读交流

同学们听了这慷慨激昂,大气磅礴的朗诵,你的心情激动不激动,你想不想大声地朗读来抒发对黄河的赞美之情。很好,下面请看大屏幕。

1、大屏幕出示语言卡片正音:刚才的朗读很有气势,但也小有瑕疵,请看大屏幕,读准这些字音。

2、示范朗读、分组朗读。

(1)大屏幕出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饱含深情。

(2)点拨技巧,示范朗读。

请问同学们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呢?下面咱们举例来感受一下。请同学们看尾声部分,即最后四行。

①首先我们要找出重音,读时不仅要重读,语速也要有变化,应有更长的停顿,和相应的声音的延长。

②第二是最后两句字面相同,我们也要读出变化,后一句要比前一句感情更强烈,“你一样的”和“伟大坚强”都要比前一个语气重,“伟大”的“大”和“坚强”的“强”都要采用拖音。

教师示范朗读第一遍,学生跟读第二遍。

(3)小组中的成员进行朗读交流,相互做出评价。(教师及时提醒学生:投入感情才能读好诗歌。朗读技巧的指导不必过多过细,尽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来体会。老师视情况适当的范读。)

下面请同学们分组练习,互相品评一下如何才能读得更好。我强调的是要声音洪亮、感情充沛。一会儿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

在班上朗读,形式上可以一人独立来读,也可以两个或几个同学齐读。比一比看哪组读得好。

3、朗读比赛:请学生们选取自己喜欢的部分在全班上朗读,比一比看哪组读得更好,更能读出感情。

(以下几点供参考:

①诗歌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大部分,朗读时应该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②“我站在高山之巅,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一句总领下文,因此停顿要稍长。后面的四个分句注意重点词语“掀”“奔”“劈”的重读,且四句不妨越读越激昂,以表现的黄河的气势。

③ 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稍稍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明在歌颂。

第一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母亲对中华民族的养育,所以要读的舒缓。

第二个“啊,黄河”一节由于在赞颂黄河作为屏障对中华民族的保护作用,显示她的伟大和坚强,所以读的要高亢、激昂些。

第三个“啊,黄河”一节是借用黄河的伟大和坚强来激励中华儿女保卫黄河,保卫祖国,感情达到高潮。所以,读的更要高亢、激昂,感情应完全迸发。

④ 最后的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充满了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而且,要读出变化,后一个要比前一个感情更要强烈,“你一样的”和“伟大坚强”都要比前一个语气重,“伟大”的“大”和“坚”的“强”都要采用拖音。)

四、整体感知

抢答(把学生分两大组展开对抗、大屏幕出示问题后,学生抢答,答对一题加100分。)

同学们都读得很有感情,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也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有三个问题请同学们回答。

大屏幕出示——南北对抗赛之抢答。

说明抢答方法及得分情况:我们有三个抢答题,答对一题得100分,请同学们集中注意力读题,如果会,不用举手,站起来抢答,我们看谁答得最快、最准。

大屏幕依次出示问题,学生抢答,教师评分。

1、本课题目《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

2、课题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3、请根据诗歌的内容,试用的四个字概括黄河精神。

(1、颂;2、歌颂黄河。3、伟大坚强。)

板书:歌颂黄河 伟大坚强

五、合作探究(大屏幕出示问题)

我们通过初步的阅读已经体会到诗歌抒发了对黄河伟大坚强精神的歌颂,那么诗人到底是如何描绘黄河、赞颂黄河的呢?下面两个问题增加了难度,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大屏幕出示合作探究的问题,请同学们分组研讨,注意答题要求。

1、诗歌分为序曲(100分)、主体(200分)、尾声(100分)三个部分,概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

2、主体部分作者描绘了黄河怎样的特点(300分),突出了黄河哪些历史贡献(300分)?

要求:回答正确并能从文中找到依据,说明理由才能得分。 (学生分组研讨,教师巡回指导,可提示学生主体部分抓住关键词“望”“啊!黄河!”来分析。研讨后学生继续进行对抗,两组轮流回答,答对加相应的分数。)

回答第一题,南队答序曲、尾声部分,北队答主体部分答对各得200分,答错或答不完整,同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共三次机会,再答不上,对手队的同学可以作答并适当加分。

回答第二题,南队答“望黄河”部分,北队答“颂黄河”部分,答对各得300分。

颂黄河部分分析:

养育——摇篮——中华民族的祖先是在黄河的怀抱中繁衍生息的,中华文化也是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所以作者把黄河喻为摇篮,生动、形象地表达了黄河养育中华儿女的巨大贡献。

保卫——屏障——黄河天险横跨在亚洲平原之上,在地理上可以作为军事屏障,她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

激励——铁的臂膀——体现了黄河勇不可挡的气势,足以激励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

大屏幕展示

序曲 主体 尾声

黄河伟大坚强 望黄河颂黄河 学习黄河精神

望黄河:气势磅礴、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颂黄河:养育中华民族、保卫中华民族、激励中华民族

教师评定分数,再次展示课文结构,小结本部分。

作者通过望黄河描绘了她气势磅礴、九曲连环、绵延万里的自然和地理特征,又通过颂黄河歌颂了她养育中华民族、保卫中华民族、激励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来突出黄河的英雄气魄。

但作者的创作意图并没有止于此,而是进一步表达了要学习黄河精神的思想。(展示下一张幻灯片——课文结构,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文章主题)

3、主题探究: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小结: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板书:学习黄河 热爱祖国

六、课外延伸

我们现在还需要黄河精神吗?试联系不同行业举例说明和平年代人们是如何发扬黄河精神,建设我们的伟大祖国的?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黄河颂优秀教学设计 黄河颂优秀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