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爱莲说教学反思

小学作文 zuowen 3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教学反思

《陋室铭》教学反思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一、想出新颖的导入方式吸引学生对文章的感悟。

刘禹锡的《陋室铭》运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达了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安贫乐道的情趣。这与今天学生的生活相去甚远,如果学生不知道刘禹锡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写了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我在导入部分以做选择题的形式介绍了本文的写作背景,让同学们了解到这是一篇不畏权势的战斗檄文,从而带着对刘禹锡铮铮傲骨的佩服学习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发学习兴趣。

二、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讲完背景故事后,学生已有了学习本文的兴趣,我于是让学生听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

出文章的韵味。

三、培养学生主动质疑,大胆发问的习惯和能力。

在疏通字词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采用教师抽查的方法,检查学生掌握的情况,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但可惜的是这个环节安排的时间太少了。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我因害怕设计的内容上不完,有意缩短了这个环节,使很多重要的字词没有得到解答,学生没有很好的理解,感到遗憾。

【篇二】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设计说课稿反思

《陋室铭》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作者刘禹锡等背景资料和文体等文学常识;

2、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识记重点的文言字词(实词的意义和虚词的用法),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译。

能力目标:1、能够当堂成诵;3、理解文章的主旨,领会作者托物言志的写法;4、学习并了解文中对偶等修辞。

德育目标:结合作者的写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学习作者安贫乐道、伟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养学生高洁的情操。

二:教学重点 1、朗读与背诵;2、文章的主旨;3、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教学难点:“调素琴”和“丝竹乱耳”之间不矛盾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录音、课件的使用和重点内容的手写板书相互配合,以多媒体调节课堂气氛、加大课堂容量,以板书提醒学生重点知识。多有感情地诵读,在客堂上力求可以背诵。把课前的预习带入课堂的学习中,提高课堂效率。”一课时教学。

【课前预习】

1、生字注音;2、《评价手册》第一题找出本课的韵脚;3、搜集作者的相关背景知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有没有自己的座右铭?(请学生说说自己的座右铭。)大家写这些座右铭是有什么用的呢?(用来激励自己的。)那可以看出“铭”里面的内容应该是激励警戒自己。(ppt课件展示“座右铭”的含义,提醒学生注意“铭”)

其实“铭”最早是我们古代的一种文体。除了有我们今天的“激励警戒”之意外还可以称述功德。一般是铭刻在器物之上。铭的一大特点是要用韵。(ppt课件展示“铭”的文体知识,“用韵”二字加色标注,引起学生注意。)

二:指导朗读

1、铭是用韵的,韵脚是哪几个字?(学生说。)韵脚读的时候要清晰响亮。2、放配图录音,学生跟读。3、请一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加以评论,教师点评。4、集体朗读。 三:疏通字词,文意串讲(配合板书与课件)

1、文章写的是陋室,那我们就来看看这个陋室。(教师板书,画一屋子,引起学生好奇心。) 教师自语:我把孔子放在屋顶。为什么?因为孔子是圣人,他的话就是真理。所以我们把它放在最上面,屋子是陋或者还是不陋就用他的话给屋子定性。

孔子说了什么?(孔子云:何陋之有?)“何陋之有”怎么翻译?(宾语前置句,现代语序“有何陋”,有什么简陋的呢?“之”,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此句孔子的意思是屋子是简陋的还是不简陋的呢?我们来看看原文。(ppt展示《论语·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教师解释此段话。) 孔子认为陋还是不陋(不陋)。为什么不陋,用孔子的话来说?(君子居之)。

此句肯定了陋室不陋,那么我们读的时候就不应该是疑问的语气,而是带有肯定语气的反问。(学生自由读)

2、用刘禹锡的话来说,屋子为什么不陋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请同学来翻译这一句话,同时注意把省略的部分补出来。(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简陋了)。)

这句话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主旨,提挈了全篇大意)主旨如此重要,我们要读得铿锵有力。(学生自由读)那你们认为我应该把这句话画在这个屋子里的什么部位呢?(顶梁柱的部位,屋子的中心关键部位。)(板书)

3、在作者的眼中陋室缘何不陋呢,文章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

(1)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居住环境优雅。优雅的环境我们读得就要显得有美感,仿佛你已经看到了如此清幽的环境。(学生自由读)

你们认为此句话我应该放入房子的哪一部位?(台阶处,和室外相连。)(板书)

(2)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交往之人高雅。“鸿儒”、“白丁”各做何解释?(博学之人和无学问的人)此句话是在屋中的来往之人,我们把他放在屋子里面。(板书)。此句中“无”的一句要读得比“有”轻。(学生自由读)

(3)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生活之事雅致

丝竹指什么?这是什么修辞?(音乐,借代)案牍指什么?(官府的官文)。为什么作者不喜欢音乐呢?他自己不是也喜欢调琴吗?这二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呢?(学生讨论,得出答案。素琴之音时自己所弹奏的高雅音乐,而丝竹之音是哪些官僚富豪们在灯红酒绿的生活中所听的庸俗之音。)此句的背后隐含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呢?(对奢靡生活和官场的厌恶之情.) 这也是在屋内的生活,我们也把它画在屋子里面。(板书)。此句也和上句一样“无”的部分要读得轻一些。(学生自由读)

4、除了对陋室的描写外,文章还写了什么内容?集体读一下。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在这里,作者把山水比作什么,仙龙又比作什么?(山水比作陋室,仙龙比作居住陋室的君子品德高尚)教师讲解“比兴”:以比喻起兴,先言他物再咏所咏之物。是我国诗歌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

(2)“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类比)

此处类比有什么作用?(学生讨论得出结论:以古贤人居住的屋子来证明陋室不陋,同时作者也以古贤人自况,表明自己也追求他们那样的精神境界。)(教师板书)

5、集体朗读课文。

6、作者写陋室不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课前让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的背景资料来谈,学生讨论明确: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向。教师板书)这是托物言志的写法。

7、此课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对偶)

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我们最常见的运用到对偶的是什么地方,(对联)。课本翻倒练习三,学生自己读读画画,看看对偶有什么特点(结构相同、字数相等、意义相关、两个短语或句子) 找找文章中哪些句子是对偶。

四:拓展延伸

1、即兴小对(学生练习对偶的修辞)

教师:雨、下雨、下小雨、窗外下小雨、坐看窗外下小雨

2、幻灯片展示网络搜集来讽刺某些学生的《教室铭》,要求学生也仿《陋室铭》写自己的卧室,注意“铭”的特点,立意要高。作为家庭作业。

五:集体背诵

学生对照黑板板书背诵全文。

六:作业布置

评价手册中22课《陋室名》的练习题。

【板书设计】 雅

孔子云 斯是陋室(主旨)惟吾德馨 类比 素琴金经(生活)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山水(比兴)

苔 (环境) 草谈笑往来(交往)托 物 言 志——高 洁 傲 岸、安 贫 乐 道

《陋室铭》优质课说课稿

紫薇中学 郑金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陋室铭》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2、 教学目标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背诵并翻译课文,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2)技能目标: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并尝试在写作中使用;

(3)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正确确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3、教学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1)教学重点:多形式的诵读及当堂背诵

确立依据:课文的篇幅短小,骈散句结合,韵律十足,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的兴趣浓,在多次诵读之后能基本了解课文大意,所以把多形式诵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确立依据: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写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这对正在形成自己正确的人生价值取向的初一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因此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及写法定为教学难点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上学期的学习,已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阅读训练,学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独特之处,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背诵、解说、创作等学习活动中来本单元的所有课文都要求背诵,因此不断激发学习兴趣及成就感很有必要

三、说教法

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本课我主要采用诵读法、提问法、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另外还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利用游戏、比赛等方式巩固背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1、诵读法:“三分诗七分读”, “诵读是解读文言文的敲门砖”从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中将朗读教学贯穿到课堂始终,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按要求听读,帮助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情感意蕴,到交替运用轮读、个读、齐读和散读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真正学会读书,欣赏、领悟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藉此落实教学目的

2、提问法:为了在课堂教学中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对短文整体的把握能力,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在学生反复朗读中适时抛出,有利于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最后又通过互动设计板书表现出来

3、练习法:控制论告诉我们,“要实现有效控制”就必须“要有反馈”,而且反馈越及时越好因此我设计一些课堂练习,运用练习教学法及时反馈课堂教学效果

4、多媒体及游戏、比赛的运用主要是起到一个激发学习兴趣的作用

四、说学法:

通过教学应使学生能当堂背诵短文,能运用已有的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进行自主的学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习为此我设计的学习活动有:

1、多形式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2、一对一互译课文;

3、以答问形式背诵课文,以帮助学生巩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设计板书表现课文,理解文章寓意

五、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采用情景导入,出示陋室图,让学生将图中的居室与自己的居室相对比,说说对其居室的看法,那么身居陋室的人是如何认识的呢?由此引出课题《陋室铭》以及作者简介

(二)诵读:

1、示范背诵 教师背诵全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教师用语言激励学生,请学生给老师挑刺(教师故意读错某个词),欢迎学生与教师竞争,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听读中,同时又能激起学生要当堂背下短文的兴趣与信心

2、学生朗读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要引导学生采用轮读、个读、听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5分钟内至少读3次

3、学生背诵 学生在经过反复的听读与朗读之后已基本能做到粗知课文大意,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即时背诵,教师可以以答问的形式引导学生背诵相关的语句随后采用游戏接龙背诵,此环节可保持学生高涨的热情,便于短时记忆的发生与巩固

(三)学生翻译 为了让学生积极参与和互相学习,采用两人小组讨论翻译的形式,要求学生一对一,一人读一人译,互相帮助指正,教师适时的指导与归纳总结

(四)思考阅读 此环节要求学生完全不打开课本(作笔记除外)

1、作者为什么要为陋室作“铭”通过多媒体展出

2、再次背诵全文,鼓励学生大胆指出自己认为是文章主旨的句子,并阐述理由;引导学生讨论,在讨论中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抱负和情操

3、师生互动设计板书,要求学生抓住中心句,在板书中体现文章是如何“表现中心”——即从哪些方面表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句的为此我又设计了4个问题按序抛出,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带着学生深入课文力求让学生在每一句课文理解中都绽放出思维的火花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2)作者从哪些方面写了“陋室”?

3)结尾引用孔子的话有什么作用?

4)本文引用历史典故的作用?

经过的讨论与教师的指导,学生完成了学习“创作”,用多媒体展示师生的板书:

【篇三】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教学反思

《陋室铭》教学反思

青原区思源实验学校 曾茶香

《陋室铭》是唐代刘禹锡所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来表现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结合本文的教学过程我有几点反思:

一、注重朗读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口,因此在学习本文前,我就要求学生先背诵。课堂上,又注重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我设计了几个朗读环节:1、进行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短文的优美语言和意味,产生阅读的欲望。2、学生自由读,这是初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初步进入文本。3、指名朗读,要求读出情感。读后学生带着对文章的理解进行点评,对什么地方应该重读,什么地方应该轻读,什么地方应该停顿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读课文,就不仅读出了情感,更读出文章的韵味。

二、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翻译句子和文段这个环节,我改变了以往以老师串讲为主的方法,而是采用让学生自己先在小组内翻译,再以小组为单位给全班同学进行分析和翻译,最后是下面同学大胆提出问题,然后同学们互相解答。对于重、难点教师适当点拨、强调。

三、不足之处

文言文毕竟是一种与现今实际使用的活的语言相去甚远的古代书面语,学习时会有一定的难度,如果学生连字面意思都还没有搞懂,就很难理解此文的深层含义了,因此掌握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应该是本文的学习重点。可是,上完了我才发现自己还有很多做得不够的地方:不如“苔痕上阶绿”中的“上”我就没有引导学生指出它是词类活用;“何陋之有”我也没有重点强调它是倒装句的一种。

2012年9月28日

《陋室铭》教学反思

八年五班 赵盛

公开课结束,颇有所感,随即反观自己的课,觉得其中漏洞百出,亟需加强努力。鉴于此,我试着梳理自己杂乱的思维,总结出两点很深的感悟。

首先,是读的进一步贯彻和自身技能的提高。《陋室铭》是一篇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名篇。课堂上无论是范读、齐读,目的都是让学生从读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更有益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边读边品,注重品味文章的语言文字。本文授课虽注意以读为主,但是我并未对学生进行恰当的范读。在自主学习环节,在教学中除了利用多媒体课文朗读课件,还需要注意,对学生适时的点拨,有层次进行朗读指导,不仅让学生读好,还要读出韵味,真正融入文章中。在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以提升,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第二点,就是在时间预设的把握上,我虽然知道本堂课的重点落在结构之美的分析上,但是在开始的一些小环节上,比如读出节奏上,就浪费了不少时间,没有很好地把握住课堂。在此方面,亟需加强。同时,自己的教学经验不够丰富,有时对知识点的把握没有那么地恰到好处,所以就什么都不想落下,什么都要讲,形式有些多,反而不利于学生的吸收。以后上课,我应该关注在学生的领会理解上,关键是教师所授能否走进学生心里的大问题。

自己需要改正的还有很多很多,似乎如团乱麻,但在一次次的锤炼下已经摸索出了些许头绪,有了点滴的感悟,希望这一点点都能为我将来的蜕变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四】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应当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教学中,教师应

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同

时在教学中要渗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人文素养。

本设计根据新课程标准以上的要求,针对铭文用韵和称扬道德的特点,通过诵读

和翻译,使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感受铭文的音韵之美。教学中,注意扣住“德

馨”,引导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操之美,领略文章文法之妙。在此基础上,促成学

生完成对本文的背诵任务。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

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

通过对居室情景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一种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

乐道的情趣。本单元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养成自觉诵读的习惯,熟悉一定数量的

常用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初步培养文言文的语感;让学生自主地学习,用探究

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有很强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望,所以教师要采取鼓励机制,激发

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探究热情。并且初一是学生开始形成自

己的审美观、价值观的时期,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适时引导学生们正确的人生

态度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与探究能力的要求,我设计了三

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一些文言词用法及“铭”

的体裁特点。

2、过程与方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作技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安贫乐道、淡泊名利、高洁傲岸的高尚品

质,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志趣追求。

【重点】体会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现

手法。

确立依据:本文的写作意图就是要通过描述自己的陋室环境,来表达高洁傲

岸的节操,这种崇高的精神追求也正是当代青少年缺失的一笔精神财富,因此将

体会本课主题思想最为本课教学的重点。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难点】托物言志的写法。

确立依据:对于七年级学生而言,“托物言志”这一概念比较抽象,理解起

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把如何很好地掌握“托物言志”手法定为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1.教法:诵读法:阅读不仅可以锻炼朗诵能力,更可以感受文章的语言之

美,从而获得语感的训练。

启发式教学法:用此法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情境教学法:给学生以直观感受,激发兴趣,增强教学效果。

2.学法指导:

预习法:初步了解文本,破除与文本的陌生感,可有效地进入文章学习。

评点阅读法:在阅读过程中圈圈点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合作探究法:训练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有利于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培

养学生评论与争辩的能力,激发创造性思维。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营造美

古代诗人被称为诗豪的是谁?刘禹锡

刘禹锡因参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至安徽和州县当一名小小的通

判。按规定,通判应在县衙里住三间三厢的房子。可和州知县故意刁难,先安排

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写下两句话,贴在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

州思争辩。”和州知县知道后很生气,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县城南门迁到县城北门,

面积由原来的三间减少到一间半。刘禹锡仍不计较,并见景生情,又在门上写了

两句话:“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那位知县见其仍然悠闲自乐,满

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县城中部,而且只给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

椅的小屋。半年时间,知县强迫刘禹锡搬了三次家,面积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

是斗室。想想这位势利眼的狗官,实在欺人太甚,遂愤然提笔写下这篇超凡脱俗、

情趣高雅的《陋室铭》,并请人刻上石碑,立在门前。

千百年后,这篇铭文则成为“天下第一铭”名垂千古。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这篇铭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对新课的学习,

并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

二、 解题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

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铭有深刻地了解,具体地对古代文

体有正确的理解。

三、走进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洛阳(现在属河南省)人,著名诗人。

唐顺宗时,曾参加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运动,不久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后

又连任连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阳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作品

有《刘宾客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作者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有此思想境界

的根源。

四、初读课文品味美

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熟读课文。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1、圈出文中你所不熟悉的字词。

2、划出朗读的节奏。

3、小组朗读。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通过朗读体会课文的节奏,感受文章

的音韵美,并读懂课文大意,掌握文中重点实词的意思,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 质疑探究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四、合作探究文意: 读课文,小组合作解决以下问题:

1、作者怎么样引出陋室的?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明确;以山水比喻起兴来引出陋室。

2、第一、二句与第三句有什么关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山 仙

水 龙

陋室 德馨(中心)

3、在作者看来,陋室真的简陋吗?

明确:陋室不陋

4

景——环境之雅

人——交友之雅 陋室不陋

事——生活之雅

5、诸葛、子云分别指谁,他们是怎样的人?

明确: 诸葛亮,杨雄,淡泊名利,品德高尚之人。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们有何作用?

明确: 自比古代贤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们一样因为自己的高雅脱

俗获得别人的尊敬与景仰。

7、“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为什么只引用下句?

明确:前面直接用诸葛亮与扬雄自比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问点题。

小结:作者通过对___的描写和赞颂,抒发了作者甘居陋室、____的

思想 感情,表现了不慕___、不与世俗_____的高尚节操。

程中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在内容的设置上体现出分层次

由浅入深的过程,很自然地引出课文的主题思想,从而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

重点问题。

五、拓展延伸

1、刘禹锡通过写陋室,表达了自己高尚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这种通

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写法称为“托物言

志”。例如我们在本册书第一单元中学过的《石榴》、《海燕》等文中都用了托物

言志的手法,请同学们体会下列事物中托物言志所言的志向:

“岁寒三友”松竹梅→

蜡烛→ 鸿雁→ 蜜蜂→

2、通过学习刘禹锡的《陋室铭》,我们看到了作者身居陋室却不混迹于世俗之间的人生态度,体会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怎么看待外在条件的好坏对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

“托物言志”的写法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又是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为了使学生对这一抽象的概念更好的理解,本环节列举了古诗文中几个常见的典型意象,帮助学生掌握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其二《陋室铭》中体现的思想和情怀,七年级的学生要做到深刻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我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提出了一个“你怎么看待外在条件的好坏对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影响?”这样的问题,学生可以打开思路,举自己生活中的事例或是身边人的种种表现,畅所欲言,加深对本文主题的理解,从而实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和正确引导,很好地解决了本课的教学难点问题。

六、课堂检测

结合课文内容,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相关问题。

现知识迁移,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说说我们都掌握了哪些知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脉络梳理,形成知识体系。

八、学习反思:

想想本节课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之处。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反思这一环节,学生对学习过程中收获的经验和方法能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对自己学习过程中不足之处进行反思,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

十二、作业布置:

A. 做本课练习题。

B .背诵重点字词解释,默写课文。

C. 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篇习作,大约100字。(提示:粉笔、石子、落叶等)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为了更好的突出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因此我在结束了课堂教学活动后布置了以上的作业内容。

【板书设计】

设计意图:

【教学反思】一.分层次的朗读教学贯穿文章的始终。这篇课文篇幅短小,读起来琅琅上

口,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学习本文时,让朗读贯穿整堂课,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在读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发挥文章的巨大感染力”。

二.巧妙的设计提问,引导学生逐步走入文本。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发散思维,在寻找答案的同时,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内容串联起来,挖掘其意义,使学生在深入的过程中理解全文。

三. 课外延伸采用了小辩论的方式,进行情感价值观的引导。通过辩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态度。

顺应教育体制的改革,遵循新课标的教育理念,我会沿着“以生为本打造高效课堂”的教育改革思路,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打造出真正高效的课堂!

【篇五】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教学设计

《陋室铭》教学设计方案

南康市大岭中学 朱六香

教学课题:《陋室铭》——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22课 教材分析:《陋室铭》是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时,感慨官场的人心势利,愤然提笔写下的一篇超凡脱俗、情趣高雅的铭文。文章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不陋,由此托物言志,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和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学情分析:八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已经学习过部分文言文,并且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对本文内容的理解问题应该不大。但是,当代中学生处在物质条件优越的今天,他们对精神超越物质的观念缺乏认识,学习本文对他们的思想意识的提升是有很大帮助的。

设计理念:根据由浅入深的认知规律安排教学步骤。在学生预习了课文的基础上,先在导入部分以故事的形式交代文章的创造背景。再由尝试性学习到体验性学习,逐步把握文章内容、主旨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并品析文章写作上的技巧。充分尊重学生,体现师生平等、课堂民主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设计思路:

1、采用故事导入法,不仅为即将教学的内容交代了背景, 并且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视线,还给学生拓展了知识。

2、数学等式的引进,不仅形式新颖,而且让课文内容变得浅显易懂,学生一下子就抓住了文章主旨,轻松地理解了课文内容。

3、由浅入深地设置问题,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回答,在不经意间就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任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生字词,认识“铭”这种文体,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学习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

教学重点;疏通文意,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掌握比兴和类比手法的应用。理解文章如何通过描写景物和陋室的生活来表现作者的人生志趣。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诵读品味法 创造性学习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讲读课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预习课文,解决字词问题,查阅刘禹锡的资料。 教师:准备好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ppt展示背景故事)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刘禹锡因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得罪了权贵,被贬为和州通判。按规定,应住衙门里三间屋子。知县是势利小人,见刘禹锡被贬,便多方刁难。先安排刘禹锡在县城南门,面江而居。刘禹锡见房子面对大江很高兴,特撰写一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他的举动气坏了知县,又把刘禹锡的住房调到城北门。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这房子在河边,附近还有柳树。刘禹锡因景生情,又写一副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知县见他悠然自得,又把刘禹锡调到城中,且只给一间仅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于是愤然提笔写下《陋室铭》。

那么,《陋室铭》一文有什么精彩的内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了解作者,简介课题 (ppt展示作者和课题简介)

1、关于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诗人,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人。曾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他热心拥护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官降职多次。晚年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他著有《刘宾客集》或称《刘梦得文集》。

2、关于“铭”: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一种文体,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是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三、初读课文,疏通文意

1、自由朗读(把握节奏,读准字音)

2、读准字音(ppt展示字词)

德馨 xīn 苔痕 táí 鸿儒 rú 案牍 dú 西蜀 shǔ .....

3、辨析字形(ppt展示形似字)

馨 磐 磬 罄 儒 蠕 孺 濡 犊 读 渎 椟

4、教师范读

5、翻译字句 (学生举手抢答,ppt展示字句)

斯是陋室:这 。这是简陋的屋子。 .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只是我的品德好。 ...

苔痕上阶绿:长到。苔痕碧绿,长到阶上。 .

草色入帘青:映入。草色青葱,映入帘里。 .

谈笑有鸿儒:博学的人。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 ..

往来无白丁: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 ..

无丝竹之乱耳:指琴瑟、策管等乐器,这里借代奏乐的声音。 ..

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

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官府的公文。劳形:使身体劳累。 ....

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之”的倒装句,有什么简陋的呢?

6、齐读译文(ppt展示译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了仙人就成了名山。水不一定要深,有了龙就成为灵异的水。这是简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草色青葱,映入帘里。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的没有浅薄的人。可以弹奏素朴的古琴,阅览珍贵的佛经。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累身心。南阳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四、整体感知,合作探究(ppt展示思考问题)

1、矮山 + 仙 = 名山 (不再显得矮了)

浅水 + 龙 = 灵水 (不再显得浅了)

陋室 + ? = 名室 (不再显得简陋了)

请大家齐声朗读课文,找出答案。 明确:德馨

2、正如矮山有了神仙就成了名山,浅水有了龙就成了灵水一样,陋室有了主人高尚的品德,就会成为名室,因而不再显得简陋了。这里文章开篇运用了什么样的写法呢?这样写有何好处?

明确:运用类比、比兴的写法,以山水引出作者要写的陋室,而且使作者陋室不陋的观点显得很有说服力。

3、以上式子要陋室主人是真的品德高尚才能成立,那么,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主人确实品德高尚呢?学生找出文中句子齐读并理解概括。 明确: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景幽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友贤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事雅

4、为了进一步表明陋室不陋,作者在证明了主人品德高尚之后,还举出了与陋室相似的“诸葛庐”和“子云亭”,它们有何共同的特点?意在说明什么?

明确:因住有古代名贤而著名。以古代名贤自比,意在说明自己也有古代名贤的志趣和抱负。

5、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你怎样看待作者的生活态度? 明确:安贫乐道、高洁傲岸 托物言志

五、播放朗诵,学生齐背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陋室铭》这篇精美的古文,进一步认识到品德高尚的重要性,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努力锻造自己,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2、布置作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仿写一篇或几句情趣高雅的《铭》,或反面讽刺,或正面赞颂,通过某事物表达出你的情操和志趣。 (为提高学生仿写兴趣,老师提供参考铭文一篇,ppt展示《教室铭》)

教室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琢磨下围棋,寻思看电影。可以画漫画,写书信。无书声之乱耳,无作业之劳形;虽非跳舞场,堪比娱乐厅。学子云:“混张文凭!”

板书设计:

陋室铭

刘禹锡

名山类比 斯是陋室景幽 托物 安贫乐道 友贤

灵水比兴 惟吾德馨事雅 言志 高洁傲岸

【篇六】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公开课优秀教案

陋室铭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陋室铭》是一篇语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间住的简易的房子,作者为它作铭,托物言志,主要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抱负和志向和情操。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文言实词,翻译全文。

2、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

理解“铭”这种文体,学习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学习,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教学重难点

1、 掌握文中重点文言实词。

2、 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1、 问题导入法

2、 诵读教学法

3、 合作讨论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在上课之前,请大家先来做个选择题:A、假设有一栋富丽堂皇的大厦,要得到它,必须说一辈子违背良心话,做尽伤天害理的事;B、有一间简陋的屋子,那里风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选择哪个呢?(学生回答:选择B,因为)

很好,你的选择与一位诗人一样,他是唐代刘禹锡。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铭》很出名。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他的《陋室铭》吧!(板书题目)

适时解题目:陋室,意思是简陋的房子。那么“铭”怎样理解?请一个同学读书下注释,了解“铭”的特点: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作者在什么样情况写下这篇文章呢?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1、作者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有《刘梦得文集》。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2、背景

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当时他热心帮助一个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对宦官势力。失败后,他被贬到安徽和州县做了一名小官。按规定,他应得到三间三厢的房子。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故意刁难。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对大江居的三间毛屋。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非常快乐,于是就写下了《陋室铭》表达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负。

三、诵读课文并翻译

读一读:

1、学生自读,标出难读的字词。

2、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3、学生齐读,读出感情。

翻译全文:

1、 学生合作翻译。

2、 教师点拨重点字词:

名:动词,出名

灵:灵验,神奇。

斯:指示代词,此:这。惟:只。

馨:这里指品德高尚。 上:长到,蔓到。

鸿儒:知识渊博的大学者。鸿:通“洪”,大。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什么学问的人。 调:弹奏。

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金经: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

案牍:官府的公文。

劳:使……劳累。形:形体,身体。

四、分析课文、品析语句

1、 提问:同学们对陋室总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 作者怎样来描写陋室?

(1)陋室的环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在我们的眼中台阶上已经长满了绿苔——可见房子很久没有人住过,补修过,极为简陋;窗前门旁长满青草——居住的环境荒凉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简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写环境采用什么修辞方法呢?

回答:对偶、拟人。

教师讲解:“上、入”采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苔藓、草色以人的灵性,“苔藓”也想从台阶爬到陋室,听听主人在说些什么;“草”也想从窗户窥视主人在干些什么。这样把苔藓和青草写活了。这样,我们就不觉陋室的环境凄凉、荒芜,而感觉一种生机盎然、春意正浓的幽雅的环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悦之情。

陋室的环境——清幽(板书)

(3)过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在这个陋室里.常与学识渊博、才华出众,

高谈阔论的人交往。

适时提问:为什么要写这些人?

教师讲解:因为通过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话说,欲知其人应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这就是说,要想知道他的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们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这两句在于衬托主人德才兼备,表明主人高雅脱俗的情怀。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学(板书)

(4)过渡:当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样的呢?

回答:“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说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弹弹古琴,看看佛经,没有不健康的音乐扰乱,也没有繁冗的公文劳累身心。 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闲适、安贫乐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贫乐道(板书)

(5)作者明明在赞颂自己的陋室不陋,为什么又写“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教师讲解:诸葛庐、子云亭都是最简陋的屋子。诸葛亮是政治家、扬雄是西汉的文学家。虽然他们居住的房屋很简陋,但由于他们的主人德才兼备而房屋闻名天下。作者用诸葛亮和扬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说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证明我也要像诸葛亮、扬雄一样从政治上,文学上干一番事业被后人所敬仰。已隐含着自己远大的志向。

人生抱负、志向远大( 板书)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这句话是一个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对他说,那个地方十 分简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类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态度正如孔子一样安贫乐道。陋室不陋,关键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 强调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简陋。

总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实不陋。正因为主人道德高尚,名声远扬,陋室才见其不陋。

五、探究

1、作者要写的是陋室,为什么开头却先说“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这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龙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对陋室的吟咏。

这种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的方法叫“起兴”。

课堂小结:作者先运用起兴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龙”引出“德馨”,点出文章中心;再运用类比,将自己的陋室和诸葛庐、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诸葛亮、杨雄相提并论,陋室才见其不陋。

这种通过描写客观事物,寄托、传达作者的某种感情、抱负和志趣的这种写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五、作业布置

1、背诵并默写课文。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陋室铭教学设计及反思 陋室铭爱莲说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