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学生作文网,您身边的作文指导专家!

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六数下册教案

小学作文 zuowen 1浏览

【 – 小学作文】

【篇一】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015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12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紧接着认识多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认识计算器是使用计算器的前提,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探索规律为计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 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或除法的一步计算

例2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计算为主)

例3探索计算里的规律

(一) 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功能键 计算器在人们的家庭里已经相当普及,大多数学生都见过计算器。所以,教材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这句话也在告诉学生,遇到大数目的四则计算,不必列竖式笔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就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习计算器计算的兴趣。 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主要是按键,认识计算器应该知道它的常用功能键。教材图示了计算器的开关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和消除键,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这些功能键。学生一旦了解这些键的功能,能正确找到这些键,就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了。 指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开机和关机,了解计算器的开关键;让他们在开机状态下按动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显示得数的等号键,了解这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让学生尝试使用消除键,了解这个键能修改输入的错误。

计算器上还有其他功能键,不要求学生都认识和使用。这些功能键安排在“你知道吗”里作简单介绍,不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二) 由易到难,使用计算器计算

例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编排的38+27和38×18都是较小数的计算。这里选择较小数的运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较小的数能很快输入计算器,不容易输错数字,不会因输入错误而影响例题的正常教学。二是这些题都能方便地算出得数,把口算或笔算结果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相比照,可以验证计算器的计算是否正确,从而对计算器产生信任。

用计算器计算的关键是输入算式,应及早培养良好的输入习惯。如,默读算式的习惯。

即看算式,要边看边读,把算式“读”进脑子,短时记住它;按数字键,要边读边按,依次逐个输入计算器。又如,及时检查的习惯。输入一个加数(或被减数、乘数、被除数等)以后,应立即查一查,输入的数对不对,有没有输入错误。

“练一练”第1题都是一步计算的题目,参加运算的数稍大些,包括以前没有算过的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题,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时,不要过分追求算得快,而要力求算得对,让学生体会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符号的重要性。

例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是40000-165×182,属于较大数的运算。考虑到学生的计算器功能不完全相同,有些计算器能够识别运算顺序,有些计算器不能识别。例题立足于使用没有识别运算顺序功能的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指导学生按运算顺序在计算器上分步计算:第一步先算式题里的乘法,输入165×182,得出积是30030并记录下来;第二步按消除键消去计算器上前面的积,接着算题里的减法,输入40000-30030,得到最后的结果。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25120÷(449-289),安排在“练一练”第2题里,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计算。也应该按运算顺序分两步计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得到差并记下来;再消除计算器上的差,计算减法,得到最后结果。

对于能够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教材通过“你知道吗”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完整输入算式(包括算式里的括号),就能得到结果。 需要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如果使用不能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一般按运算顺序分三步进行。学会了计算两步的混合运算,就能进行三步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第二步、第三步计算,要按消除键消去前一步计算的得数,但保存和重新输入消去的得数比较麻烦,还容易出错。所以,本单元只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 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严格讲是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往往会形成个性化的思考,产生创新的火花。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重视推理能力的提升。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某些相同点,猜想它们还有其他相同的。类比推理的结论有或然性,需要证实。

例3里安排两个教学内容,一是用计算器进行一组大数的四则运算,二是发现一组算式及其得数里的规律。前一个内容已经在例1和例2里教学,后一个内容是例3的教学重点。例题的呈现和进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先给出三个算式,26640÷111 26640÷222 26640÷333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分别是240 ,120,80。第二段比较上面三题的商和除数,

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得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规律。第三段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出26640÷444 26640÷555 26640÷666 26640÷888的商,并用计算器检验得数写对没有。显然,例题里的发现规律和利用规律,含有丰富的推理成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很有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增加用计算器计算是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计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适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时安排

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1课时

一亿有多大""""""""""""""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计算器计算(1)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树木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计算器、例题图

课前让学生每人都准备好一个统一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1、指名说说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

有显示器(统一购买的计算器显示器上有两排,上面一排是输入的算式,下面一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生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用途:说说你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人们用计算器?

你自己去小店里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

指出: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都是算一些比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口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例1:计算38+27、30×18

用计算器算完后,问一问:和口算的结果一样吗?

你觉得口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

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示器上的输入算式是否正确。

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65+4698 589×76 41600÷128

1438+2576 380×426 765+469-296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3028-2965 625÷25 816÷68×27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老师报算式,学生听之后再算一遍,检查学生的听力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18+493 2800-1798 6848-579+386

2191×35 3363÷57 126×7÷18

学生算完后,指名交流一下得数。

2、(第2题)交流两种算法:(1)算完一个后“清0”,然后再算;(2)直接算。 试一试,两种按法出现了什么新情况?(asn)指出: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3、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在黑板上画一画:

让学生参照板书,再来认识各题得数的规律。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吗?比如说?

让学生尝试着在计算器上算111111111×111111111,在算之前说说按规律,它的得数是多少?

再看看计算器上显示的,你有什么疑问?

(不能全部显示)

指出:你们以为拿计算器计算一切都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请大家课后可以参照说明书,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以及还有哪些新的知识。 四:作业:43页练习七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1)

【篇二】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四下数学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材分析

【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

数学课程标准把整数加、减法限定在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范围内,把整数乘、除法限定在三位数乘或除以两位数的范围内。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如果遇到更大数的四则计算,提倡使用计算器。计算器是人类发明的计算工具,能够十分便捷地得到计算结果,而且价格便宜,已经相当普及。数学教学合理使用计算器,既不会降低学生的计算能力,又能把学生从繁琐、沉重的笔算负担中解脱出来。鼓励学生有条件地使用计算器计算,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一项内容。

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紧接着认识多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认识计算器是使用计算器的前提,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探索规律为计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 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或除法的一步计算

例2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计算为主)

例3探索计算里的规律

(一) 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功能键

计算器在人们的家庭里已经相当普及,大多数学生都见过计算器。所以,教材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这句话也在告诉学生,遇到大数目的四则计算,不必列竖式笔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就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习计算器计算的兴趣。

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主要是按键,认识计算器应该知道它的常用功能键。教材图示了计算器的开关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和消除键,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这些功能键。学生一旦了解这些键的功能,能正确找到这些键,就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了。

指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开机和关机,了解计算器的开关键;让他们在开机状态下按动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显示得数的等号键,了解这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让学生尝试使用消除键,了解这个键能修改输入的错误。

计算器上还有其他功能键,不要求学生都认识和使用。这些功能键安排在“你知道吗”里作简单介绍,不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二) 由易到难,使用计算器计算

例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编排的38+27和38×18都是较小数的计算。这里选择较小数的运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较小的数能很快输入计算器,

不容易输错数字,不会因输入错误而影响例题的正常教学。二是这些题都能方便地算出得数,把口算或笔算结果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相比照,可以验证计算器的计算是否正确,从而对计算器产生信任。

用计算器计算的关键是输入算式,应及早培养良好的输入习惯。如,默读算式的习惯。即看算式,要边看边读,把算式“读”进脑子,短时记住它;按数字键,要边读边按,依次逐个输入计算器。又如,及时检查的习惯。输入一个加数(或被减数、乘数、被除数等)以后,应立即查一查,输入的数对不对,有没有输入错误。

“练一练”第1题都是一步计算的题目,参加运算的数稍大些,包括以前没有算过的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题,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时,不要过分追求算得快,而要力求算得对,让学生体会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符号的重要性。

例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是40000-165×182,属于较大数的运算。考虑到学生的计算器功能不完全相同,有些计算器能够识别运算顺序,有些计算器不能识别。例题立足于使用没有识别运算顺序功能的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指导学生按运算顺序在计算器上分步计算:第一步先算式题里的乘法,输入165×182,得出积是30030并记录下来;第二步按消除键消去计算器上前面的积,接着算题里的减法,输入40000-30030,得到最后的结果。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25120÷(449-289),安排在“练一练”第2题里,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计算。也应该按运算顺序分两步计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得到差并记下来;再消除计算器上的差,计算减法,得到最后结果。

对于能够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教材通过“你知道吗”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完整输入算式(包括算式里的括号),就能得到结果。

需要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如果使用不能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一般按运算顺序分三步进行。学会了计算两步的混合运算,就能进行三步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第二步、第三步计算,要按消除键消去前一步计算的得数,但保存和重新输入消去的得数比较麻烦,还容易出错。所以,本单元只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 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严格讲是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往往会形成个性化的思考,产生创新的火花。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重视推理能力的提升。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某些相同点,猜想它们还有其他相同的。类比推理的结论有或然性,需要证实。

例3里安排两个教学内容,一是用计算器进行一组大数的四则运算,二是发现一组算式及其得数里的规律。前一个内容已经在例1和例2里教学,后一个内容是例3的教学重点。

例题的呈现和进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先给出三个算式,12345679×9、12345679×27、12345679×63,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分别是111111111、333333333、

777777777。第二段比较上面三题的乘数和积,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得数之间的关系。从12345679×9到12345679×27,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3”,原来的积111111111也“×3”,变成333333333;从12345679×9到12345679×63,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7”,原来的积111111111也“×7”,变成777777777。这些就是三个算式中存在的规律。第三段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填出12345679×18、

12345679×45、12345679×72的积,并用计算器检验得数写对没有。学生仍然要应用积的变化规律,从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原来的积也乘几,推理出这些算式的得数。显然,例题里的发现规律和利用规律,含有丰富的推理成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很有价值。

“练一练”与例题很相似。先用计算器计算6×37037,得到222222;再直接写出3×37037、18×37037、27×37037的得数,并用计算器验算。这组题也是应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推理,根据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口算出另外三道算式的乘积。

(四) 对练习七的简单说明

练习七里的题目大致可以分成三类。

第一类是用计算器计算式题,如第1题和第5题等。编排这些题的目的是促进学生使用计算器计算,培养遇到大数目计算就使用计算器的意识与习惯。

第二类是解决实际问题,如第2、3、4、9题等。这些题中,有的已知速度与时间求路程,有的已知单价和总价求数量,有的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学生能够把握这些题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不会有困难。所涉及的计算比较麻烦,都需要使用计算器。需要适当指导的是第9题:在一张发票里给出了四种商品的单位、数量和单价,要求用计算器分别算出各种商品的金额和四种商品的总价,看看2000元买这些商品够不够。学生在数学课程里首先接触发票,应帮助他们理解“单位”“数量”“单价”“金额”等栏目的意思,联系常见数量关系理解金额的算法,弄懂“人民币(大

写)”的含义,明白这是所有商品金额相加的总和。还要向学生介绍壹、贰、叁""玖等大写数字的写法。

第三类是探索规律,如第6、7、8、10、11、12题等。其中,有些规律比较容易发现,有些规律较难看出。尤其是第6题和第11题,要帮助学生读懂题意,了解算式是如何组成的。根据题目的规定写出算式并算出得数,能享受探索规律的乐趣。前面

曾经说过,学生发现规律的过程是开展合情推理的过程,要仔细观察,认真比较,寻找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趋势;要归纳提炼,进行总结规律的思维活动,由表及里地抽取规律性的数学内容。发现的规律可以在交流中讲出来,也可以通过再写出几个符合这样规律的算式表现出来。如果让学生讲述发现的规律,要求不宜过高,大致说清楚就行,并且要给予必要的帮助。因为纯粹用语言讲清楚一组算式的内在规律是很不容易的,教材一般让学生再写出几个具有同样规律的算式,表达自己对规律的认识与把握。

【篇三】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015年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计算器

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2)学生尝试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计算38+27。 操作过程:

3 8 + 2 7 = 输入:,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8”,然后输入“+”再输入“27”,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65”,就是计算结果。

②计算30×18。

输入:3 0 1 8 =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

入“30”,然后输入“×”再输入“18”,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540”,就是计算结果。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2: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2)思考:算式里有两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后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4)汇报交流。

3.回顾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归纳: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有: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按键的步骤。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组织练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按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和题目中的数字是否相同,避免按错键;二是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运算顺序。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今天,我们要用计

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4.运用规律。

(1)提问: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练习七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检验。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交流:

(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功能键。

(2)计算器的功能。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追问:你知道哪些数学算式中的规律?

2.导入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完成教材“练习七”中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3、4、5、9题。

这四道题都是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第3、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要求出每队的总身高,再求平均身高。由于数据比较多,要求学生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特别认真,不能按错数字。

第9题:(1)先组织学生对购物发票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各个项目。

(2)根据购物发票上的信息,用计算器算出各种物品的价钱,再计算出所有物品的总价,将购物发票填写完整。

(3)介绍发票上“人民币(大写)”那一栏的填写方法。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6、8、10题。

(1)第6题。

【篇四】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015新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X k B 1 . c o m

一、谈话引入

1.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840。 出示第三题:6987×学生看到题目后,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板书课题)

1.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篇五】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2015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内容分析: 本单元在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整数四则计算的口算、笔算和估算的基础上,紧接着认识多位数而编排,是极好的时机。教学内容包括认识计算器、进行较大数的计算,并且探索计算中的一些规律。认识计算器是使用计算器的前提,用计算器计算是基本技能,探索规律为计算教学增添思维含量。全单元编排三道例题,具体内容的安排如下表: 例1 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或除法的一步计算

例2 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计算为主)

例3探索计算里的规律

(一) 在“玩”中初步认识计算器上的一些常用功能键 计算器在人们的家庭里已经相当普及,大多数学生都见过计算器。所以,教材开门见山,直接指出“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这句话也在告诉学生,遇到大数目的四则计算,不必列竖式笔算,可以用计算器计算。这就引出了新的教学内容,也激发了学习计算器计算的兴趣。 使用计算器的方法主要是按键,认识计算器应该知道它的常用功能键。教材图示了计算器的开关键、数字键、运算符号键、等号键和消除键,要求学生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这些功能键。学生一旦了解这些键的功能,能正确找到这些键,就可以使用计算器计算了。 指导学生认识计算器的常用功能键,可以让他们尝试着开机和关机,了解计算器的开关键;让他们在开机状态下按动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以及显示得数的等号键,了解这些键的功能与使用;让学生尝试使用消除键,了解这个键能修改输入的错误。

计算器上还有其他功能键,不要求学生都认识和使用。这些功能键安排在“你知道吗”里作简单介绍,不是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二) 由易到难,使用计算器计算

例1用计算器进行加、减、乘、除一步计算,编排的38+27和38×18都是较小数的计算。这里选择较小数的运算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较小的数能很快输入计算器,不容易输错数字,不会因输入错误而影响例题的正常教学。二是这些题都能方便地算出得数,把口算或笔算结果与计算器计算的结果相比照,可以验证计算器的计算是否正确,从而对计算器产生信任。

用计算器计算的关键是输入算式,应及早培养良好的输入习惯。如,默读算式的习惯。

即看算式,要边看边读,把算式“读”进脑子,短时记住它;按数字键,要边读边按,依次逐个输入计算器。又如,及时检查的习惯。输入一个加数(或被减数、乘数、被除数等)以后,应立即查一查,输入的数对不对,有没有输入错误。

“练一练”第1题都是一步计算的题目,参加运算的数稍大些,包括以前没有算过的四位数除以两位数。希望学生通过这些题,初步学会使用计算器计算。教学时,不要过分追求算得快,而要力求算得对,让学生体会正确输入数据和运算符号的重要性。

例2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题目是40000-165×182,属于较大数的运算。考虑到学生的计算器功能不完全相同,有些计算器能够识别运算顺序,有些计算器不能识别。例题立足于使用没有识别运算顺序功能的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指导学生按运算顺序在计算器上分步计算:第一步先算式题里的乘法,输入165×182,得出积是30030并记录下来;第二步按消除键消去计算器上前面的积,接着算题里的减法,输入40000-30030,得到最后的结果。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25120÷(449-289),安排在“练一练”第2题里,让学生独立操作计算器计算。也应该按运算顺序分两步计算: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得到差并记下来;再消除计算器上的差,计算减法,得到最后结果。

对于能够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教材通过“你知道吗”告诉学生,可以根据算式的书写顺序按键,完整输入算式(包括算式里的括号),就能得到结果。 需要三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如果使用不能识别运算顺序的计算器,一般按运算顺序分三步进行。学会了计算两步的混合运算,就能进行三步的混合运算。需要注意的是,进行第二步、第三步计算,要按消除键消去前一步计算的得数,但保存和重新输入消去的得数比较麻烦,还容易出错。所以,本单元只进行两步计算的四则混合运算。

(三) 通过探索规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 归纳推理(严格讲是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推理都是合情推理。合情推理往往会形成个性化的思考,产生创新的火花。数学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应该重视推理能力的提升。类比推理根据两个对象之间的某些相同点,猜想它们还有其他相同的。类比推理的结论有或然性,需要证实。

例3里安排两个教学内容,一是用计算器进行一组大数的四则运算,二是发现一组算式及其得数里的规律。前一个内容已经在例1和例2里教学,后一个内容是例3的教学重点。例题的呈现和进行分两段进行。第一段先给出三个算式,26640÷111 26640÷222 26640÷333用计算器算出得数,分别是240 ,120,80。第二段比较上面三题的商和除数,发现算式之间的联系以及得数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规律。第三段根据发现的规律,直接

填出26640÷444 26640÷555 26640÷666 26640÷888的商,并用计算器检验得数写对没有。显然,例题里的发现规律和利用规律,含有丰富的推理成分,对发展学生的智力很有价值。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增加用计算器计算是近几年来小学数学教材改革的趋势之一,计算器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学生适时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可以提高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计算,并通过计算探索与发现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到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优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到使用计算器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通过大数目的计算探索与发现简单的数学规律。

课时安排

认识计算器及计算方法"""""""""""""1课时

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1课时

一亿有多大""""""""""""""1课时

第一课时 认识计算器计算(1)

教学内容:教材第40—41页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器,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树木的一两步连续运算,并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体验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便与快捷。

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培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计算器在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会使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一步和只有同一级的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通过计算探索发现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

教学准备:

计算器、例题图

课前让学生每人都准备好一个统一型号的计算器,对照说明书,简单了解计算器的各部分。

教学过程:

一、了解计算器的基本功能

1、指名说说自己对计算器的了解:

有显示器(统一购买的计算器显示器上有两排,上面一排是输入的算式,下面一排是算出的结果)、键盘(要让学生识别主要的键盘: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等)。

2、试试开机和关机。

3、了解计算器的用途:说说你一般在什么地方可以看见人们用计算器? 你自己去小店里买东西要带计算器吗?为什么?

指出:用计算器计算一般都是算一些比较复杂的,很简单的计算我们可以直接用口算。

二、用计算器计算:

1、例1:计算38+27、30×18

用计算器算完后,问一问:和口算的结果一样吗?

你觉得口算和计算器算哪个更准确?

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指出:计算器虽然算得很准,但要注意千万别输错了数据。所以检查的时候要看显示器上的输入算式是否正确。

2、试一试: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765+4698 589×76 41600÷128

1438+2576 380×426 765+469-296

3028-2965 625÷25 816÷68×27

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老师报算式,学生听之后再算一遍,检查学生的听力和按键的准确性和计是否正确。

说说你觉得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三、完成想想做做:

1、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218+493 2800-1798 6848-579+386

2191×35 3363÷57 126×7÷18

学生算完后,指名交流一下得数。

2、(第2题)交流两种算法:(1)算完一个后“清0”,然后再算;(2)直接算。 试一试,两种按法出现了什么新情况?(asn)指出:两种方法都是可以的。

3、先用计算器算出下面各题的积,再找一找有什么规律。

142857×1= 142857×2= 142857×3=

142857×4= 142857×5= 142857×6=

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在黑板上画一画:

让学生参照板书,再来认识各题得数的规律。

4、先用计算器算出前四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两题横线上的数。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11111×11111=

像这样的算式你还能写吗?比如说?

让学生尝试着在计算器上算111111111×111111111,在算之前说说按规律,它的得数是多少?

再看看计算器上显示的,你有什么疑问?

(不能全部显示)

指出:你们以为拿计算器计算一切都很简单,其实还有很多的问题,请大家课后可以参照说明书,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的?以及还有哪些新的知识。 四:作业:43页练习七第1、2题

板书设计: 用计算器计算(1)

数字键、运算键,开机键、第二功能转换键

【篇六】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最新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一) 第 1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名称和功能。

2.学会计算器的基本操作方法,并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

3.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在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计算器,掌握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利用计算器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三道乘法计算的题目,同学们想算一算吗? 出示第一题:20×5。

学生很快口算出结果是100。

出示第二题:24×35。

学生不能口算出结果,但能通过笔算也能比较快地算出结果是840。 出示第三题:6987×9876。

学生看到题目后,一定会感觉很麻烦,即使笔算也要花很长时间,并且很容易出错。

2.导入:当我们遇到这种比较复杂的计算时,除了用笔算外,还可以借助一些计算工具。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计算工具是计算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用计算器计算。(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一)认识计算器

1.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

师:在进行比较复杂的计算时,人们通常使用计算器。关于计算器,你知道些什么?

学生交流对计算器的认识,预设如下:

(1)计算器是一种计算工具。

(2)计算器有很多计算功能。

(3)日常生活中使用计算器很普遍。

2.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

(1)让学生取出自带的计算器进行观察。

提问:你认识计算器上常用的按键吗?

组织学生先自己认一认,再在小组内交流。

(2)组织全班交流。

集体汇报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投影来进行介绍。

①开机键、关机键、消除键。

按“ON”键,打开打开计算器;按“OFF”键,就关掉计算器;按“AC”键,显示屏上的数字就会全部清除为0。

②运算符号键、数字键、等号键、小数点键。

(3)认一认:在自己的计算器上找到上面学习的这些键。

(二)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40页例题1:用计算器计算38+27、30×18。

(2)学生尝试独立用计算器计算。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组织汇报交流。

①计算38+27。 操作过程:

3 8 + 2 7 = 输入:,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8”,然后输入“+”再输入“27”,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65”,就是计算结果。

②计算30×18。

输入:3 0 1 8 = ,可以按照算式的先后顺序,先输×入“30”,然后输入“×”再输入“18”,最后输入“=”,这时屏幕上呈现“540”,就是计算结果。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例题2:用计算器计算40000-165×182。

(2)思考:算式里有两种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交流后明确:应该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3)学生独立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把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4)汇报交流。

3.回顾交流:用计算器计算有什么优点?

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归纳:用计算器计算的优点有:计算速度快、计算正确率高""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用计算器独立计算,把结果填写在教材上,再组织汇报交流,交流时可以让学生说说按键的步骤。

2.完成教材第41页“练一练”第2题。

组织练习时教师可以提醒学生注意两点:一是按键过程中要时刻关注屏幕上显示的数字和题目中的数字是否相同,避免按错键;二是混合运算的练习要注意运算顺序。

3.完成教材第43页“练习七”第1、2题。

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用计算器计算(二) 第 2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2.在探索的过程中,体会探索数学知识的方法,感受数学的形式美。

3.在有趣的探索活动中,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索的兴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体会并掌握探索数学规律的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归纳算式的特点和蕴含的规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课件出示题目: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1236-564= 546×25=

1548÷43= 326+1856÷29

2.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认识了计算器,学会了用计算器进行计算。今天,我们要用计算器来探索一些算式中蕴含的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42页例题3。

2.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将计算结果填写在教材上。

3.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展示学生完成的作业。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教师:将下面两题分别和第一题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观察,独立思考。

小组内和同学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组织全班交流。

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发现:被除数相同,除数乘2,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2,除数乘3,得到的商等于原来的商除以3。

4.运用规律。

(1)提问:根据发现的规律,你能直接填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吗?(课件出示题目)

(2)让学生独立进行填写。

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学生填完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

(3)组织汇报交流。

交流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42页“练一练”。

让学生先用计算器算出前三题的得数,再直接填出后面几题的得数,最后引导用计算器验算所写的得数是否正确。

2.完成教材第44页“练习七”第7题。

(1)引导学生观察题目左边的算式,说说算式中的规律。

(2)根据左边算式中的规律,直接写出右边算式的得数。

(3)用计算器进行验算。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第四单元 用计算器计算

课题:练习七 第 3 课时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加深对计算器的认识,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2.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熟练运用计算器进行相关的计算和检验。

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计算器给计算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发现算式中蕴含的规律,并能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知识再现

1.说说你对计算器有哪些了解?

从以下几个方面启发学生交流:

(1)计算器上各种常用的功能键。

(2)计算器的功能。

(3)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追问:你知道哪些数学算式中的规律?

2.导入练习。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完成教材“练习七”中的练习。(板书课题)

二、基本练习

1.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3、4、5、9题。

这四道题都是巩固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方法。

第3、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第4题:先要求出每队的总身高,再求平均身高。由于数据比较多,要求学生在用计算器计算时要特别认真,不能按错数字。

第9题:(1)先组织学生对购物发票进行观察,了解购物发票上的各个项目。

(2)根据购物发票上的信息,用计算器算出各种物品的价钱,再计算出所有物品的总价,将购物发票填写完整。

(3)介绍发票上“人民币(大写)”那一栏的填写方法。

2.完成教材第43~44页“练习七”第6、8、10题。

转载请注明:中小学优秀作文大全_作文模板_写作指导_范文大全 » 苏教版四数下册用计算器计算教案 苏教版六数下册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