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小学作文】
【篇一】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词五首》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课文导读
本文内容包括五首词,都是流传千古、脍炙人口的名家名诗中形容阳光微弱。
塞下:边地。
边声:马嘶风号之类的边地荒寒肃杀之声。
嶂:像屏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长烟:荒漠上的烟。
勒:刻石记功。
报倾城:报,告、语。倾城,指全城观猎的士兵。
会:当。
尘香:尘土里有落花的香气。
拟:准备。
舴艋舟:小船。
麾下:部下。
炙:烤熟的肉。
翻:演奏。
塞外声:雄壮悲凉的军歌。
三、语句解读
1.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
从“希望是”到发现“不是”,写出了女子一次次从希望到失望的过程,让人为之心碎。夕阳余晖斜拂江面,绿水悠悠而去,人不见,景依旧。
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直道将军战士之感伤,并点出他们彻夜无眠、鬓发染霜、泪下如雨的感伤之情,表现边地的荒寒和将士的劳苦,流露出师老无功、乡关万里的怅恨心声,
3.“鬃微霜,又何妨”,此豪一也;“持节云中”,此豪二也;“会挽雕弓”,此豪三也;“西北望,射天狼”,此豪四也。
4.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词人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愁重得连船都载不动。一叶轻舟难载山重之愁,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是描摹愁思的绝妙好辞。
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前一句抒写词人一生中的事业和抱负,后一句抒发无尽的感叹。表达了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悲愤之情。与曹操“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相比,同写久经军旅的老者,英雄之心尚在,不同的是,辛弃疾哀伤较重。
四、作家作品
温庭筠,原名岐,字飞卿。晚唐太原祁人。是花间派的重要作家。
范仲淹(980—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苏州吴县人。苏轼,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我们学过他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同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他密州作太守时,表达了政治上不得意的感情。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属山东)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明诚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本词是她后期的作品。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著有《稼轩词》,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
☆一显身手
一、基础知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斜晖脉脉()白蘋洲()
人不寐()右擎苍()
锦帽貂裘()鬓微霜()
舴艋舟()麾下炙()
2.解释下列加点字。
老夫聊发少年狂()
千骑卷平冈()
会挽雕弓如满月()
也拟泛轻舟()
五十弦翻外声()
马作的卢飞快()
3.将相对应的项用线连接起来。
《望江南》范仲淹南宋
《渔家傲》苏轼唐
《江城子》辛弃疾唐
《武陵春》温庭筠北宋
《破阵子》李清照北宋
4.默写填空。
⑴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
⑵老夫聊发少年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风住尘香花已尽,______。物是人非事事休,______。
⑷醉里挑灯看剑,______。八百里分麾下炙,______,______。
5.请指出下列分别是哪位作家的号。
⑴青莲居士()⑵东坡居士()
⑶柳泉居士()⑷易安居士()
⑸六一居士()⑹香山居士()
二、整体感知
1.《望江南》中表达作者盼望之且、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什么?
2.《渔家傲》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3.作者“日晚倦梳头”的原因是什么?
4.由“也拟泛轻舟”可联想到词人《如梦令》中写泛舟的词句是什么?《武陵春》中作者泛舟的目的是什么?
5.《破阵子》一词的最后一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谈谈你的理解。
三、课内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怎样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怎样的豪情壮志?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3.写出猎时装束威武和气势之盛的句子是哪句?
4.用孙权射虎的典故抒写自己出猎时的豪情壮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借用典故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句子是哪句?(3分)
6.表明自己的坚定信念和报效国家的宏愿、伟大气概的句子是:
四、拓展阅读
渔家傲
记梦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这首词开头展现了夜空中的景象,写出了,___。这境界具有一种朦胧的美。
2.这首词由实入虚,你认为词中的梦境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情绪?
3.词中用了《楚辞》和《庄子》中的“路长嗟日暮”“九万里风鹏正举”,你是如何理解它们的含义的?
4.比较这首词和《武陵春》给你的不同感受。
☆写作小练笔
试将其中的一首词,运用联想和想像的手法,扩展为一个200字以上的片段。
一、1.mópìnmèiqíngqiúbìnzéhuī2.姑且、暂且/一人一马称一骑/定将/打算/奏/像……一样3.略4.⑴斜晖脉脉水悠悠;⑵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⑶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⑷梦回吹角连营;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5.⑴李白⑵苏轼⑶蒲松龄⑷李清照⑸欧阳修⑹白居易二、1.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2.展露了词人功业未成和思念家乡的复杂心境。3.物是人非、国破家亡。4.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为解国恨家愁。5.可叹壮志无法实现,只能听任白发增生,抒发了词人的伤感和悲愤之情。三、1.密州出猎渴望报效国家2.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表达上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3.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4.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5.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6.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四、1.云海迷茫,闪烁着星星的星河斜转。2.写出了词人既为自己的才华自负,有乘长风高飞的豪情,但才能难以施展,只有在梦中寻求精神寄托之情。3.“路长嗟日暮”写出了实现理想之艰难,“九百里风鹏正举”写出了自己的才华和豪情壮志。4.这首词运用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方法,运用丰富的想象,体现了豪放的风格。《武陵春》细腻的刻画了内心的浓重哀悉,描写具体形象,体现了凄婉的词风。
谭义专
【篇二】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观沧海》教案(人教版七年级必修)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了解景、人、情之间的关系,准确把握意象和意境的含义。
2、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奋发向上建功立业的情怀。
3、技能目标:学会通过意象的赏析来鉴赏古诗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1、借助丰富的想象力和日常的情感积累,考察“意”与“境”是如何合理的融合在一起的。
2、通过对作者、写作风格、写作背景的了解来把握诗歌的所抒发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1、通过把握意象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教学。2、讲读教学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
课时安排
一课时
一、导入:
通过学生背诵所学过的古诗,引出对诗歌赏析的三个层面: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同时通过骆宾王的《咏鹅》来讲解意象与意境的概念(出示《咏鹅》图片)。
个体整体
意象意境
情景交融的景和物整首诗的意象构成的境界和氛围
二、在朗读和想象的基础上把握诗的意境
1、播放录音(听朗读谈感受)
2、学生集体朗读,找出诗中意象以及象征意义。
高耸的山,辽阔的沧海,动荡的水波,耸立的山岛,丛生的树木,茂盛的花草,洪波海浪,秋风,日月。
作者对这些意象寄托了什么样的情思呢?这些意象的组合能形成一种什么样的境界呢?
3.背景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心情愉快,自信乐观,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更加强烈,
4.风格
在继承汉乐府民歌“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提出了“缘情”的文学主张。他们以质朴刚健、清新自然的语言、比兴的手法真实地再现现实,抒发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出鲜明的个性色彩和时代精神形成了慷慨悲凉的独特风格。后人称这种文风为“建安风骨”。
(出示板书)
自信乐观雄心勃勃
背景
打完胜仗
登高望海
雄浑阔大,气势不凡
意境
风格
慷慨悲凉
质朴刚健
充满生机气吞万里
意象
大海高山
草木日月
他的雄心勃勃正与大海的气吞万里的磅礴气势相契合,他的奋发乐观正与草木的生机勃勃相吻合,情景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三、检验对意境、意象和主观感情的把握。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这首诗中有哪些意象?
答:舟、烟渚、客、旷野、低树、江、月。
2、这首诗的意境是什么?
答:孤寂、悲凉等。
四.总结
通过观沧海的学习,我们知道要鉴赏古诗词的意境美,我们应该从意象,作者风格,写作背景,或者诗眼的角度去分析,其中意象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把握意境。
[教学反思]
上完《观沧海》这一课后,我觉得自己收获颇多,在反复的修改调整中,我就自己教学中的不足总结出如下规律:
1、讲解知识要从形象到抽象
这节课我的教学目标为了解“意象”和“意境”这两个概念,同时学会鉴赏古诗词的方法,一开始我是从抽象到形象来讲授这一知识点的,结果学生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知道记笔记,后来在大家的建议下我改动原有方式,授课的效果就大大提高。
2、要把握好时间
在上完课后,我感觉这次课最不尽任意的地方就是有点头重脚轻,前松后紧,前半部分花的时间太多,结果到最后该解决的问题没完成,只能放到课后完成。
3、备课要充分
充分的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观沧海》这首古诗,从传统的观点看,认为都是抒发作者的雄心壮志,但是我在备课时,在翻阅背景材料时,感觉这种说法有点偏颇,不过我想可能学生不会提到,也没仔细考究,结果在上课时思维活跃的同学却想到了,此时我凭借自己已有的历史知识给了这位学生适当的合理的引导。
4、要激发学生积极性
说的激发学生积极性,这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但在实际中怎么做,做得如何等等,就又另当别论了。此次开完课后我对这一问题起先也没考虑,直到有一天一位同学气乎乎的跑到我办公室,跟我说那次上课打击了他回答问题的积极性,当时我莫名其妙,后来才知道原来那天他准备好了问题我没问他,由此事情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上课的时候我的眼光应该跟同学进行不时的交流,与学生进行互动,从而及时的收集反馈学生的信息,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5、练习要有针对性
每一节课都有固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这一目标要有可检测性,此次开课中我也设置了一些小练习,但是在上完课后,我才发现我的练习与目标有点距离,练习稍稍高于目标,练习中涉及的内容过宽过多,结果却使的目标有点淡化,在教学中出现了第二个难度高峰。
此外,整个教学过程还应该讲究结构的完整,重点的突出,难点的强调,内容的连贯。只有这样才能将一节课上好。
【篇三】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圆柱体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
2:通过操作独立推导并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中解决问题。
3: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收获,体会合作的愉悦
教学重点:动手操作展开圆柱的侧面积
教学难点:圆柱侧面展开图的多样性,并能够将展开图与圆柱体的各部分建立联系,并推导出圆柱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公式。
教具准备: 圆柱表面展开图
学具准备:纸质圆柱形茶叶罐、长方形纸、剪刀、圆柱体纸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起兴趣。
出示:牛奶盒,纸箱,可比克。
提问(1)这些东西我们很熟悉吧!谁来说说它们是什么形状的呢?(指名说)
(2)制作这些包装盒,至少需要多大面积的材料?(指名说) 师:谁能说说上一节课你学过圆柱体的哪些知识?
生:………..
师:请同学们拿出你自制的圆柱体模型,动手摸一摸
生:动手摸圆柱体
师:谁能说一说你摸到的是哪些部分?
生:……….
师:你所摸到的圆柱体的表面,它的大小叫做表面积,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如何求圆柱体的表面积的大小。板书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导语:圆柱的侧面积是一个曲面,那么怎样才能把它变成我们熟悉的平面呢?(指名说)
提问:请大家猜一猜,如果我们将圆柱体的侧面(也就是这个包装纸)展开,会是什么形状的呢?
研究圆柱侧面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先猜想,然后说说,再操作验证。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 有什么关系?小组交流。(学生要说清楚展开的方法不同能得到什么不同的图形)
(展开的形状可能是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
1、独立操作 利用手中的材料(纸质小圆柱,长方形纸,剪刀),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验证刚才的猜想。
2.操作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茶叶罐的包装纸展开,看看得到一个什么图形?
(2)观察这个图形各部分与圆柱体茶叶罐有什么关系? 独立操作后,与小组里的同学交流
3.小组交流 能用已有的知识计算它的面积吗?
4、小组汇报。 (选出一个学生已经展开的图形贴到黑板上)
重点感受:圆柱体侧面如果沿着高展开是一个长方形。(这里要强调沿着高剪)
这个长方形与圆柱体上的那个面有什么关系?(长方形的长是圆柱体底面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体的高)
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 长 × 宽
↓ ↓ ↓
圆柱的侧面积 =底面周长× 高
所以,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S 侧= C×h
如果已知底面半径为r,圆柱的侧面积公式也可以写成:S侧=2∏r×h 师:如果圆柱展开是平行四边形,是否也适用呢?
学生动手操作,动笔验证,得出了同样适用的结论。
(因为刚才学生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剪开的,所以可能已经出现了这种情况。此时可以让已经得出平行四边形的学生介绍一下他的剪法,然后大家拿出准备好的圆柱纸盒用此法展开)
练习
求圆柱的侧面积(只列式不计算)
1. 底面周长是1.6米,高是0.7米
2. 底面直径是2分米,高是45分米
3. 底面半径是3.2厘米,高是5分米
研究圆柱表面积
1、现在请大家试着求出这个圆柱体茶叶罐用料多少。需要计算哪几个面的面积?需要什么条件?(指名说)
2、动画:圆柱体表面展开过程
3、圆柱体的表面积怎样求呢?
得出结论:圆柱的表面积 =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积×2
4. 一个圆柱形茶叶筒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它的表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反馈)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比较有盖,无盖,一个盖的圆柱物体的表面积计算的异同? 多媒体出示:水管,水桶,糖盒
提问:这些圆柱形物体在计算表面积时有什么不同?(指名说)
2、做一个没有盖的圆柱形水桶,底面半径是10厘米,高是40厘米,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得数保留整百平方厘米)
重点感受:没有盖,至少这两个词语。在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得到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整百平方厘米,省略的十位上即使是4或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3.一个圆柱形水池,直径是20米,深2米,在池内的侧面和池底抹一层水泥,水泥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根据板书总结:本节课你收获了什么?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够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制作出一个笔筒,送给你的好朋友,下课。
【篇四】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精品教案
一、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六年级下册13——14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题。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良好的推理能力。
3、能根据具体情境,灵活运用圆柱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公式,并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表面积。
四、教学难点:推导圆柱表面积计算的公式。
五、教法要素: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1、已有的知识与经验: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制作过圆柱模型的经验。
2、原型:若干圆柱模型,厨师帽子。
3、探究的问题:
(1)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
(2)展开后的圆柱侧面的各部分和展开前的有什么联系?
(3)如何计算圆柱的表面积?
(4)如何灵活运用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六、教学过程:
(一)唤起与生成。
1、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指什么?
2、圆柱的表面积指的又是什么?
(二)探究与解决。
探究一:圆柱的表面积
1、 提出问题,启发思考:如何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呢?我们在求长方体
的表面积时怎么做的?(生回想是把长方体展开后求出它的表面积
的)
2、 知识迁移,动手操作:
可以先让学生想像:“圆柱的表面展开后是什么样的?”然后让学
生将制作的圆柱模型展开,看一看展开的面是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它们标出来,使学生了解到圆柱的表面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组成的,(板书: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底面的面积)
3、 实践操作,分析推理:
提出问题:“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重点是要求出那个面的面积?”“你
会计算圆柱的圆柱的侧面积吗?”让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让学生利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观察思考“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实际上就是计算什么?”“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相当于的圆柱的什么?”把这些问题交流好,再引导学生推导出圆柱的侧面积计算公式(板书: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全班交流,公式归纳:
师引导学生总结:刚才我们是怎样推导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计算公式的?怎样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师板书计算公式。
5、 运用公式,演绎规律:
出示例4,先让学生读题,找出条件,并说说实际是求什么问题。让学生想像(或实际操作)圆柱形厨师帽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再独立进行计算。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计算步骤比较多,教师应注意组织学生反馈、交流。使学生明确每个步骤是计算什么,用到了什么条件,及时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及时纠正。在取结果的近似值时,师要说明实际使用的材料往往都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所以这里不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而是用“进一法”取近似值。并说明“四舍五入法”只是一般的取近似值的方法,怎样取近似值要根据具体问题来确定。
(三)训练与强化。
1、基本练习。
14页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订正后可将它与例4比较:同样是求表面积,为什么这题要求侧面和两个底面的面积之和,而例4求侧面和一个底面的面积之和?使学生明确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求表面积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教师还可以举出一些圆柱形实物:有的只有侧面;有的只有侧面和一个底面;有的有侧面和两个底面,让学生分别说出,在计算它们的表面积时,要计算哪些面的面积之和。通过这种练习,进一步培养学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公式计算表面积的能力。
2、变式练习。
练习二第7题,可用圆柱形纸筒代替压路机前轮滚动一周,使学生看到
所压路面的面积就是前轮的侧面积。
第8题要求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实际就是求圆柱的侧面积。可借助实物演示给学生看。
3、综合练习。
第9题和第10题都是求圆柱的一个底面积和侧面积的和。注意让学生读懂题。
4、提高性练习。
18页练习二第20题,是已知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半径,求圆柱的高,部分学生会有困难。教师辅导时可以提示学生列方程解答。
(四)总结与提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我们是怎样求出圆柱的表面积和侧面积的?你觉得自己表现得怎么样?
【篇五】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篇六】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2016版人教版六年级数学《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的表面积》教学设计
XXX
课题:圆柱的表面积
课型:新授
备课时间:2016年3月20日
授课时间:2016年3月22日
学习目标
1.理解和掌握圆柱体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2.会运用公式计算圆柱体的侧面积、表面积,会解决有关圆柱的实际问题。 学习重点
掌握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人教版圆柱表面积教案
学习难点
明确求圆柱形物体的表面积实际是求哪几个面的面积和。
教学具准备
圆柱展开图、制作好的硬纸片圆柱模型、剪刀等
学习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能说说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2、我们上节课进一步认识了圆柱,圆柱有哪些特征?它各部分的名称叫什么? 师: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出示学习目标
让学生朗读,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三、合作探究新知
1、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例3)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圆柱的展开图。(侧面展开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和2个底面都是圆。)
2小组讨论: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刚才大家讨论两个底面面积和侧面面积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底面是圆形,侧面展开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是圆柱的高。
小组讨论,圆柱的表面积怎么计算?
总结发言:两个底面和侧面合在一起就是圆柱的表面,所以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底面积×2
3.圆柱的侧面积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圆柱的展开图(沿着圆柱的一条高剪开,圆柱的侧面是一个长方形)
师: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小组讨论:
问题:①这个长方形和圆柱体有哪些关系?②你能推导出圆柱侧面积的计算方法吗? 师板书: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4. 圆柱的表面积
(1)推导公式
同学们已经学会求圆柱的侧面积,那么如何求圆柱的表面积呢?
根据学生汇报过板书: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2个底面面积的和。
四、课堂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21做一做 ,师引导学生独立完成。(可让学生板演)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之后,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自由发言)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1—6题
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